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农家哥儿-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琢磨你的铺子。”
  “阿爹,你不相信我的手艺?”陈玉平乐了,搬了个椅子往阿爹身边坐:“咱们在家里都能摆个摊子,买卖做得红红火火。这铺子位置确实不太好; 地方也不大,但我有手艺在; 阿爹你在担心什么?”
  陈老爹看了眼三儿子:“我不担心你的铺子。”他有点不太好意思; 低头去看怀里睡着的草哥儿,轻轻的摸了下他嫩嫩的脸:“我啊,就是觉得有点不真实。”
  “你可得习惯习惯。”陈玉平拍拍阿爹的肩膀,臭不要脸的夸着自己:“陈家注定要在我的带领下发家致富了; 成为咱们村的头一份儿!”
  三儿子突然的皮; 让陈老爹差点儿闪了腰,颇为哭笑不得。
  买了个铺子,这是置业了; 是桩大喜事,晚饭得好好拾掇拾掇。
  这么高兴的日子,小酒少不了。
  “阿爹,我去趟沈家屋,打点儿酒回来。”
  “少买点,最近经常喝酒,可不能喝太多,上了瘾会坏事。”
  陈玉平笑着应:“听阿爹的,就打二两,每人喝两口,应个景儿。”
  “成,去吧。”
  酸辣海带丝,虎皮青椒,腊肉炖萝卜,炖得相当入味,汤看着清清淡淡,却香得都不知道要怎么来形容,因着要喝酒,又弄了只酱碗,腊肉和萝卜沾酱碗吃,滋味儿也是特别好,最后一道是酱爆茄子,要说下饭,这菜真是贼拉下饭,什么都不用说,一碗接一碗的盛饭就是了。
  还有每顿饭都必不可少的,青菜小炒,今个晚上有汤,就简单的用猪油清炒。
  红油辣子鸡,红方腐乳。
  菜色很丰盛,看着没什么荤,在农家倒是常态了。
  “我也烧过腊肉炖萝卜,就炖不出平哥儿这味儿来,这汤喝着又鲜又香,可真够劲儿。”下午阿爹过来说,让他们小俩口晚饭别张罗,一道上老屋吃饭时,柳桂香满口给应了,高兴得不行。
  要说她每天最最期待的是什么,大概就是能上老屋蹭饭吃,是惊喜是幸福啊!
  陈老爹喝着这汤,也觉得很有滋味儿:“炖了一大锅,放了不少腊肉和萝卜,都少吃点饭多吃菜。”
  “腊肉炖得烂,不沾酱吃着也好,沾了酱就更美了。”
  “我觉得沾点儿红油辣子鸡更香更好吃。”
  陈原冬夹了几筷子菜,解了馋才有心思说话:“今个是不是有什么喜事?”连酒都给备上了。
  “有啥好事儿?”陈老汉也在琢磨着。
  陈老爹看了眼三儿子,笑了笑,端起碗喝汤。
  “这事儿啊,还得平哥儿自个说才成。”柳桂香笑笑嘻嘻,有点苦恼,酱爆茄子好好吃,就是太好吃太下饭,她都不敢伸筷子,饭吃多了容易胖而且肚饱,就吃不下桌上别的菜了。
  吃得满嘴油光的陈原秋瞅了眼大伙,然后,低下头继续津津有味的吃着酸辣海带丝,吃着清脆爽口,又酸又辣又够味儿。
  “是有件喜事。”陈玉平也不卖关子了,把买铺子的事仔细说了说,着重感谢了二嫂及二嫂娘家父母。
  说得柳桂香都有些小小的羞赧:“咱一家人,平哥儿用不着这般外道。”
  “铺子就买下来了?”陈老汉晃了两下脑袋,难不成今天喝了两口小酒他就有点犯糊涂?
  “买下来了。”陈老爹给老伴盛了碗汤:“你没听错,也没喝糊涂,趁热赶紧喝碗汤,这汤鲜香的很。”
  陈原冬有点懵,说话也是呆呆的:“三弟,买了个铺子?”说买就买着了?
  “对,待过完秋收,我就准备开张做生意。”
  陈玉平看向陈老汉:“阿父,过了秋收,田间地头的琐碎农活,你一个人能不能支应住?”
  “你要老幺给你搭把手?”
  “对,铺子里肯定得要两个人。”
  “这有什么,还有我在。”陈原冬说了句:“你把老幺带上,放宽心忙铺子里的事。”
  “家里的摊子还摆吗?”陈老爹问了句。
  陈玉平想也没想的就答:“肯定是要继续摆,摊子上的生意好,这个不能丢。”大哥家,二哥家,靠着这个摊子还能分点钱。
  “有需要我帮衬的也尽管开口。”柳桂香利索的接着。
  “往后,我和老幺管着镇上的铺子,家里摊子上的生意,还真得由阿爹和二嫂支应着。”
  陈原秋兴致勃勃的问:“三哥,镇上的铺子你打算卖什么吃食?”
  “这个我得想想,铺子太小,太费劲的吃食肯定不行。”其实陈玉平心里早有想法,他打算卖肉夹馍,反正家里每天都要卤猪蹄,往后卤猪蹄的同时再张罗些卤肉,卤肉剁碎了就放肉夹馍里,浇上点卤汁,一口咬下去,满满的全是卤肉香,吃着真是太满足了!
  五文钱一个,就值这个价儿!
  次日清晨,陈玉平就弄了个肉夹馍出来。
  “都来尝尝我新出的吃食,一人一个,尝尝味道。”
  柳桂香拿着肉夹馍,都快被浓郁的卤味给熏晕乎了:“这么大?我吃一个就够了。”
  “我一个也够了。”陈老爹不用下地干活,份量这么足,倒也够了。“你准备怎么卖?两文三两的有点亏。”
  陈玉平伸出一只手:“五文一个。”
  “这价格可以。”陈老汉点点头。
  “三哥,我还要吃!”大伙说话间,陈原秋已经吃完了一个:“太好吃了!卤肉配饼子咋这么好吃啊!饼酥肉香,一口吃进嘴里实在满足。三哥,咱们这买卖啊,开张后肯定会生意红火,到时候我在前面买你就在后面可劲儿的做饼,那钱呐,哗啦啦的全是响声了。”
  陈老爹道:“平哥儿,你这个得弄个烤炉出来,饼子太厚,光靠着一口锅灶太慢,里面熟不透。”
  “对。铺子里能不能整口锅和一个烤炉?”陈老汉问。
  “可以,就是有点挤,秋冬还好,春夏太热。不过,真到了春夏,我会换成别的吃食。”
  “你别自己找人,什么时候要,我给你喊人去,都是老手艺。”
  陈玉平笑的乖巧:“这事儿,还真得交给阿父,交给阿父我放心。”
  这话听得陈老汉心里舒坦极了,眉角眼梢全是笑。
  秋收过后,天气转凉。
  铺子里的装修和布置已经完成,就等选个好日子开张大吉。
  开张这事儿,暂时不着急。
  家里事情太多,人手有些紧巴,得先把方方面面的琐碎捋清楚了,才好张罗开张的事。
  首先是豆腐。
  前面刚忙完农活,次日清晨,陈老汉就带着小儿子着手做豆腐。
  家里又买来了十个大坛子,及五十个小坛子,这回需要很多很多的豆腐,得忙乎好几天。
  眼瞅着要进深秋,气温降得特别快。
  陈玉平让老幺买了不少虾子回来,一口气做了好几坛的虾酱存着。
  又补了回做卤味所需要的大料。
  菜地里的蔬果,有些能晒成菜干的就晒成菜干,再不摘长老了就没法吃,留种只需要一点点就够。
  如萝卜冬瓜窝瓜土豆等,这些可以久藏的便堆地窖里。
  然后是翻地,施肥,为种冬日里的菜做准备。
  田间地头的庄稼是收了,田地并不会空着,会种上一波麦子,来年开春正好可以收,虽说冬日里农闲,多少还是有点琐碎农活。
  陈老汉和陈原秋忙着做豆腐没甚功夫,这事儿,就是陈原冬在忙,冬麦不是特别赶时间,加上家里有了头牛,翻地耕田并不难,他一个人倒也撑得住。
  山里也还有几块零零碎碎的地,都是需要拾掇,陈老汉父子俩没空,只得陈老爹拾掇,他还得支应屋里屋外的琐碎,二儿子家里也一样。
  陈老汉父子俩可不单单围着豆腐转,他们的事也多着,冬日里的柴禾得拾足,如今家里摆了个摊子,镇上开了个铺子,张罗这些吃食需要很多柴禾,不趁着现在准备妥当,进了冬下雪封了山,到时候可就难了。屋顶门窗猪圈牛棚等,都要仔细查看,趁着天好有哪儿不妥当就要赶紧修。
  草哥儿月份渐大,愈发的见活泼,身边根本离不得人,得时时搁眼皮子底下放着。
  家里的摊子生意红火,陈玉平顾着灶屋的繁杂琐碎还得看顾摊子和草哥儿,幸好二嫂可以搭把手,帮着分担分担。
  忙是真的忙,每个人都很忙,忙得脚不沾地。
  日子进了十一月,这一圈儿繁杂琐碎才捋得差不多。
  忙忙碌碌的陈家人也能松泛松泛歇口气。
  “打算什么时候张罗镇上的铺子?”陈老汉问三儿子。
  陈玉平正琢磨着:“就这几天如何?看看哪个日子好,定了日子,别人过来买吃食时,再说上几句。”
  “这个月初六是个极好的日子。”陈老爹一直惦记着三儿子铺子开张的事,哪个日子好,他都搁心里放着,三儿子什么时候要,他一准儿就能说出来。
  “那就这个月初六。”
  柳桂香抱着巧妞儿过来,把她放到了竹榻上,玩着布老虎的草哥儿,麻溜儿的爬到了她身边,咧着嘴笑得一脸灿烂,把布老虎递给巧妞儿,俩孩子开开心心的扭一块儿玩着。
  “定了初六?”
  “对。”
  陈玉平和二嫂说着话,时不时的瞄瞄在竹榻上玩耍的两个孩子。
  外面陈老爹正在做生意,前来买卤猪肠的村邻,听他说起初六镇上铺子开张的事,有些惊讶:“是真的?前阵儿都在说,你们生意红火挣了不少钱,还在镇上买了个铺子,没见你们出来说什么,还以为是假的,没成想,真有这回事,那家里的摊子怎么办?”
  “摊子自然会继续摆,承蒙众乡亲邻里看得起,哪天镇上的铺子不开了,家里的摊子也依旧会摆着。”这是三儿子说的,陈老爹也没多问。
  陈家在南街街尾买了个铺子,初六正式开张。
  不到一天,十里八乡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摊子上已经没有吃食可卖,仍有不少人过来,买不到美味没关系,最重要的是问下外面说的事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这些日子平哥儿一直在准备着。”
  “准备卖肉夹馍,没听过?我也是头回听,不过味道很好,我个人很喜欢,有感兴趣的初六可以到南街街尾去瞅瞅。”
  “家里的摊子不会收,往后就由我守着,摊子上卖得吃食自然是平哥儿亲手做,他不住在镇里,家里有牛车清早去傍晚回,大伙儿不用担心,味道不会变。”
  面对前来问话的众乡亲,陈老爹一团和气,笑得温温和和,挨个儿仔细的回答他们的话。
  铺子随大流,简单粗暴:陈记肉夹馍。
  店里除肉夹馍外,还会卖红方腐乳,虾酱馒头,五香茶叶蛋,卤猪蹄。
  镇里各肉摊的猪肠,顾着家里的摊子已经很勉强,就不分给店里卖,红烧肉太费时间,摊子上他也不打算卖了,换成肉夹馍。
  猪蹄和猪肉搁一个卤锅里卤,摊子上放一对卤猪蹄,店里暂且先放两对试试看能不能卖得动。
  初五这天,陈玉平特意去了趟三大爷家,问问能不能供应足够多的猪肉。
  家里的摊子加镇里的铺子,估摸着得需要一百来斤的猪肉。
  三大爷应了这事,价格方面也是有所优惠,不需要陈家人来买,他会送上门,定个时间就成。
  也算是给他们省了桩事,陈玉平高兴的很。
  天刚蒙蒙亮,公鸡才起了一嗓子,陈家众人就醒了,各自开始忙碌起来。
  小会功夫,陈原冬也过来了,没什么多余的话,埋头帮着干活。
  “真不用我去?”陈老爹又问了句。
  陈老汉拧了拧眉头:“你留在家里支应着,我跟着去看看,难道还不放心?”又看向二儿子:“今个你们俩口子带着巧妞儿就在老屋呆着,吃饭也一道。”
  陈原冬点着头叠声儿的应好。
  时辰不早,还得赶往镇里,陈老汉没多罗嗦,驶着牛车往村口去。
  陈玉平笑得一脸轻松:“阿爹,二哥,你们进屋去。”
  “三哥手艺好,说不定用不着到傍晚,下午我们就回来了。”拢共也就百来斤卤肉,还得分摊子上二三十斤,剩下的七八十斤,在陈原秋看来,压根就不算事儿。
  辰时正,铺子开张。
  得了信儿的乡亲村邻,有离镇里较近的,早早地就来南街等着。
  店子开门后,全都靠了过去。
  “别着急,别挤着,排好队,今个份量足,一个一个慢慢来,肉夹馍五文一个。”陈原秋脸上堆着笑,热情的招呼着大伙儿,都是常上自家摊子上买吃食,都眼熟着呢,他还挺有心情闲磕两句:“我跟你们讲,这肉夹馍,吃着是真的很满足,刚出炉的饼子外酥里嫩,热乎乎还冒白气儿,里头夹的卤肉,一口咬进嘴里,酥软香醇肥而不腻,那味儿,简直了!满足啊!”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隨心所欲扔了2个地雷
  明天的更新挪到晚上九点,因为要上夹子啦。


第34章 
  “这小子是不是皮痒痒了?是不是欠打?大伙儿说!”
  “我看他就是故意的,咱们哪个不知道平哥儿做得吃食好吃; 还用得着他来形容?”
  “一肚水坏水儿!二叔啊; 你家这老幺; 得多训训他; 我瞅着他就是皮痒了。”
  “肉夹馍什么时候开始卖?”
  “这卤味咋这么香哩; 镇里也不是没有卤味店,就没这股勾人的香味。”
  “快点卖吧,我饿着肚子来的,就为了吃口肉夹馍。”
  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路过,瞧着这铺子的热闹,好奇的瞄了两眼,待浓郁的卤香飘进鼻间时; 脑子管不住脚,眼神儿直巴巴地朝店子里看; 都舍不得眨一下眼; 愣了会,才回过神来。
  “这是卤味店?今个好开张吧?”抬头看了眼招牌:“陈记肉夹馍?肉夹馍是什么?”喃语间,他往店门口去,伸直了脑袋想要瞧个仔细。
  “干什么; 干什么; 没看见都老老实实的排着队,插什么队,往后边去。”
  “老哥; 新来的吧?一看你这失了魂的模样就知道你是新来的,去,后面排好队,安心等着。”
  “这,这怎么卖的?要排队是吧?不好意思,我就是好奇,这味儿太香了。”他呵呵地笑,走到了后面排起队来。
  “五文钱一个肉夹馍,放心吃,别嫌贵,平哥儿的手艺杠杠滴!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第一炉饼子出锅,队伍已经排了很长,都快把街面给拦住,陈老汉赶紧把队伍分成了两队,他和小儿子站柜台前。
  铺子不大,垒了个灶台,又垒了个烤炉,门口放了个长长的柜台,余了个小口子,搁着只炉子,炉子上放着蒸笼,是热乎乎的馒头,没多少,也就百来个的样子,门口被堵了个彻底,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
  虾酱,红方腐乳,五香茶叶蛋都摆在柜台上,依墙挨着,不会碍着手脚。
  因着没放甚杂物,店子小归小,看着也还算宽阔。
  陈玉平在后头,管着烤炉和灶台,陈原秋立在前面守着柜台,陈老汉时不时的往后面帮衬大儿子,烧烧火啥的,前面忙了,他又来前面招呼着。
  卤肉从锅里夹起来,滚烫热乎,灼人的热气儿夹着浓郁的卤香,陈原秋麻溜儿的把卤肉剁碎,往饼子中间塞,最后淋上一小勺子卤汁,一个香喷喷热乎乎的肉夹馍就好啦。
  “得趁热吃,这味儿才够劲,从两边开始吃,小心卤肉卤汁往外流。”
  一口咬进嘴里,香就一个字!
  “我,我我还想买两个,再给我两个!”
  “想什么呢,你都走开了,想要买,重新排队去。”
  “对,重新排队去,有一个吃着你就满足吧你。”
  “我要三个,再加两个茶叶蛋。”
  “给我五个。”
  “都买这么多,我也要两个,不对,我要三个。”
  眼见前头买了一个肉夹馍的人,边啃着肉夹馍边往后面排队,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个,正排着队的人,心里门儿清,定是肉夹馍太好吃了!不成,一个太少,两个不多,至少得三个四个五个来,否则再排一回队,还不知道能不能有得卖。
  然后陈原秋和陈老汉父子俩就发现,再也没人出声说买一个或两个,一般都是三个起,多的都是四五个。
  本来有人想买一个或两个,看这热火朝天的架势,又闻着浓郁的卤味,嘴里口水泛滥心里馋得跟小猫儿挠痒似的,脑子控制不住嘴,一开口也是三个,付了钱,拎着肉夹馍走远了几步,恍恍惚惚的脑子才见清醒点,再回去瞧瞧陈记铺子,旋即打了个哆嗦,心想,这间铺子简直可怕!太可怕了!以后他得绕路走,本来只想花五文钱尝尝味,一下就花了十五文,要知道他今个出门时,是想着花三文钱买两个包子填肚的。
  当然,明儿大清早他依旧还会来。
  原因嘛
  真香!
  近八十斤卤肉,还没到午时,就卖了个干净。
  把陈家父子三人给累得哟,满头大汗四个字都不够来形容。
  “没卤肉了,肉夹馍没有了,只剩下红方腐乳,馒头和五香茶叶蛋,馒头不抹虾酱和腐乳一文钱一个,想要抹虾酱或腐乳三文钱两个。五香茶叶蛋一文钱一个,红方腐乳,一文钱两块,自个带碗,没碗可以直接一坛一坛的买,二十五文一坛子,耐放,能吃一个月有余,现在天冷,吃上两三个月也行。”
  “卤猪蹄?早就卖完了,卤猪蹄不多,想要吃的明儿请赶早哩!”
  陈玉平坐在小凳子上,身板儿靠着墙,捧着碗浓茶,懒洋洋地喝着,歇足了气才有力气说话:“阿父,这会不忙,前面由老幺看着,你去把猪肠猪蹄买回来,然后带回家,问下三大爷猪肉能不能多供应些,如果能,就不用来镇里,如果不行,阿父吃过午饭还得来趟镇里,对了,不用管我俩,中午我俩去巷子口吃鸡汤馄饨。”
  “成。”陈老汉今个上午说了太多的话,他嗓子有点累,还没缓过劲儿来。
  陈玉平看了眼依旧精神抖擞的阿弟,想着年轻真好:“这会没人,你坐着歇会,别总站着。”
  “三哥我没事,这算什么,跟农忙完全没法比。”陈原秋笑笑嘻嘻:“我就说咱们准备的卤肉太少,看吧,连午时都没到,咱们这肉夹馍就卖完了,馒头也没剩多少,五香茶叶蛋还有几个,咱们下午可以早早回家。”
  “明儿再多备一些,回头算下钱,挣得差不多咱们也别太累,今个是有阿父在,明儿阿父不过来,可就更忙了。”
  “这有什么,排好队就成,一个一个来,我撑得住三哥放心叭!”
  陈老汉回去后,没多久,陈老爹赶着牛车来了铺子里。
  “你三大爷说猪肉可着劲儿的供应你,想要多少他都有,往后啊,沾沾你的福气,他也能一天杀两只猪。”说话间,陈老爹把午饭拿了出来:“吃什么馄饨,累了一个上午,得吃好点,今个是你二嫂掌的勺,她手艺也很不错。”
  一汤两荤一素,味道确实好。
  在他们吃饭时,陈老爹细细碎碎的说起家里的事。
  摊子上的肉夹馍卖得也很火爆,还有好些没有买着,说是往镇里来,估摸着也赶不上趟。
  虾酱馒头卖不动,摊子上也余了些,幸好有想到这点儿,没蒸太多馒头,五香茶叶蛋卤猪蹄卤猪肠都卖完了,有人问起红烧肉,知道往后不卖了后,还挺失望。
  又说起草哥儿和巧妞儿这俩孩子是玩得真好,乖巧的很,都没怎么给他们添麻烦。
  俩儿子吃完了饭,陈老爹也没急着走,店里没剩多少馒头和茶叶蛋,索性卖完了,关了铺门一道儿回。
  将将未时过半,馒头和茶叶蛋都卖完了,剩下的红方腐乳耐放,完全不需要担心,搁店里明儿接着卖就成。
  “就准备回去?生意这么好,下午再卤一锅,肉夹馍也完全可以卖得完呢。”隔壁铺子里的老板有些疑惑,有钱不挣?
  陈老爹笑了笑:“家里事多,还得回去张罗着,不比住在镇上方便。”
  “就冲今个这生意,在镇上买房指日可待。”
  “承您吉言。”
  回到家里,柳桂香在守着摊子,竹榻上两个孩子睡得呼香,陈原冬坐在屋檐下修着破损的箩筐。
  “回来了。”起身进灶屋倒凉白开拿椅子。
  陈原冬搁了手里的事,帮忙解车套,将牛往屋后牛棚牵。
  “店里的吃食都卖完了?”
  陈原秋喝了口水,回着二嫂的话:“只剩下红方腐乳,别的都卖完了,咱们摊子上的呢?”
  “也快完事儿。”柳桂香笑得眉眼弯弯,生意好就成。
  陈老爹看了会两个孩子,问道:“你们阿父上哪去了?”
  “往田间地头呢,说是去看一眼,没甚事儿,他就往山里捡些柴禾回来。”
  “他还真是个闲不住的。”
  陈玉平觉得累,见时辰早的很:“阿爹,二嫂,我先睡会,补补精神。”
  晚上还有得事情要忙,现在的猪肉和猪蹄都是晚上卤出来,搁卤锅里浸一整宿,待次日清晨再烧起锅灶。
  也就天冷的时候能这么搞,天气热时,卤肉得当天卤当天卖。
  “去吧去吧,老幺也去睡会儿。”
  “我没事,我不睡。”陈原秋精神好的很:“猪肠洗出来了?”
  柳桂香回他:“你二哥给洗了,他笨手笨脚,洗得很慢,倒是干净的很,身上沾了臭味,两孩子都不乐意他靠近。”
  “我去山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