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农家哥儿-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原秋端着碗,大口大口的吸溜白粥,一口气喝两个浅碗,捧着鼓鼓地肚子露出满足的笑。
  “阿爹,咿啊啊。”草哥儿白嫩嫩的小手,指向对面的四叔,不知道在说什么。
  “你还小,就得小口小口的吃。”
  “阿爹。”伸出小胖手,想去拿勺子。
  陈玉平端开碗:“就这么心急,等下个月,下个月就开始让你自己拿碗勺吃饭。”
  “我来喂?”崔元九吃饱了,来到草哥儿身边。
  “行,给你喂。”
  活泼的草哥儿到了崔元九怀里,明显就变乖了不少。
  让崔元九很是郁闷:“我也没怎么着草哥儿,就这么怕我?”
  “你气势足呗。”陈玉平咬了口葱油饼,笑嘻嘻地打趣。
  陈老爹说:“不是怕你,这孩子要是不喜欢你,一准儿不让你抱。”
  “咱们家的心肝宝贝,是个小精怪,知道哪个最不好惹。”陈原秋朝着草哥儿挤眉弄眼,一脸的怪样儿。
  成功的吸引住了草哥儿的注意力,然后,这孩子笑啊,笑得好开心,两只小胖手哒哒的拍着,再然后,就被粥给呛着了。
  最后……陈原秋被全家人骂。
  个倒霉孩子。
  今儿下雨,有风轻拂透着寒凉。
  起了卤锅没多久,寒凉的微风便将浓郁的卤香轻轻袅袅的送往整个村子。
  很快,有村邻打着油纸伞过来串门:“今儿开张做生意?是卤猪肠吗?还是卤肉馍?”
  “卤肉,没有馍,明儿开张做生意,今天先顺顺手。”陈玉平自灶屋出来,一团和气的说话。
  “卤猪肠也没有?卤猪蹄呢?卤肉怎么买?”
  “都没有,只有卤肉,卤肉的话,今儿不需要钱,想吃就拿碗过来盛点,也没卤多少,先到先得啊,这会还没卤好,再过半个时辰,火候够了才有滋味儿。”
  村邻瞪圆了眼睛,很是惊喜又有些不敢相信:“真不要钱?”
  “不要钱,不过就一锅,份量少,分完了就没了。”
  “行行行我知道了。”村邻喜滋滋地往外跑,差点儿把油纸伞都给忘记了。
  刚送走一人,转眼又来了人。
  小会功夫,陈玉平就招呼了好几波。
  这时,最先过来的村邻又来了,手里端着只碗,他身后跟着近十个人,眉开眼笑的和陈玉平打着招呼,问起卤肉什么时候好,其间各种夸赞,好话跟不要钱似的,一笸箩笸箩往外倒。
  卤肉将将要出锅,屋檐已经站了宛如长龙般的排队。
  免费的卤肉!
  错过了这村是再也没有这店!
  甭管是有活还是没事儿的,只要得了消息,都纷纷拿了碗往陈家跑,陈家的吃食,要花钱买去迟了都不一定能买着,更别提这不要花钱的卤肉,一个两个不得跟打了鸡血似的。
  “一人一块,尝个味,多了没有。就一锅,今儿先顺顺手,明天摊子才正式开张做生意,同时镇上的铺子也会开张。”陈玉平扯着嗓子说话:“还是老样子,卤猪蹄,卤猪肠,卤肉馍,五香茶叶蛋,腐乳,虾酱。新年伊始,明儿开张生意,买三送一,各位乡亲村邻还请帮着转说转说。”
  “没问题!”
  “平哥儿放心,我今儿什么事都不做,就往周边村子串门说话去。”
  “对啊,总不能白吃你做的卤肉。”
  “哈哈哈哈哈。”
  热腾腾香喷喷的卤肉,一块一块的分出去。
  一锅子卤肉很快就见了底。
  没分着的也不失望,腆着脸向相熟的人讨吃,抬头不见低头见,开了口,总不能说拒绝的话,得,给点就给点吧。一时间,陈家倒是热闹很,氛围也格外的欢乐温馨。
  眼看要到午时,陈家才彻底的恢复清净。
  陈玉平着手张罗午饭,让阿爹先歇歇,今儿的卤肉,他只是口头指点,全是阿爹在动手。
  至于味道,肯定是有点点细微的差别,却也是相当的味美香醇。
  “我就说容易的很。”
  “确实不怎么复杂。”陈老爹笑了笑,刚开始他有点紧张,就怕坏了三儿子好不容易保存的老卤,还好还好,今天的卤味很成功,他也是松了口气,懒懒地靠着墙,眉角眼梢带着笑。
  “店铺短时间内盘不着,我就给阿爹打下手,不出半个月,阿爹一准可以熟能生巧。”
  有了一回经验,陈老爹也有了点底气:“等我彻底学会,能撑住场面,南街的铺子和家里的摊子就不用你操心,你想盘个多大的店铺,做多大的生意,你放手尽管去做。”
  “还得看能不能盘着合心意的店铺。”
  “明儿开张做生意,也和乡亲村邻说说这事,让帮忙看着点。”
  陈玉平点点头:“慢慢来,草哥儿也还小,我多陪陪他。”
  “这孩子最粘你,你这阵儿天天在家,回头忙起来,没法顾上他,他可能会哭。”
  “会安排好的。”
  买三送一,新年初开张,可以预见的火爆场面。
  初八这天整个陈家都很忙碌,二山子树娃十里八乡到处跑收猪肠,陈原秋和陈原冬兄弟俩进山砍竹子,拖回来削成竹签。陈老汉寻思着,买猪肉不如直接买头猪杀了,现在天不热,两天总可以用完。
  崔元九就随着陈老汉去买猪,刚过完年,村里也好周边也罢,都没有壮实的成年猪,得去镇子西边买。
  说是买一头猪,回来时,却是赶着三头猪。
  三头猪,价格更便宜。家里有猪圈,多出来的两只猪先养着,也就是几天的事,不耽搁多少功夫。


第50章 
  初九。
  公鸡起鸣,初春时节; 这时辰屋外仍是伸手不见五指。
  空气里裹着冬日才有寒冷。
  陈老汉飞快的从被窝里爬起; 随手披了个薄袄子; 摸黑点了盏油灯:“你先别起; 我把衣服拿给你。”
  “没这么冷。”
  “你昨儿夜里咳了两声; 我听得清清楚楚。”陈老汉麻利的穿好衣裳,又把老伴的衣服搁床上放着。“年岁摆着,不比年轻那会,你自己上心点。我去生火,你等会再过来。”
  陈老爹无奈:“行吧。”眼里却有着浓浓的笑意。
  “油灯。”
  “留给你,我摸着墙走,几十年了还能摔着不成。”陈老汉嘀咕着,出了屋; 又随手关上门。
  来到灶屋,他将火塘的火生好; 接着才去点燃灶火。
  睡在火塘旁的阿灰阿黑; 听见动静,抬头瞅了眼,旋即又挤挨成团,继续呼呼大睡。
  “咯~吱。”
  非常细微的响声; 在安静的环境里; 就格外见明显些。
  陈老汉以为是老伴,头也没抬的道:“快过来,烤会儿暖暖身子; 今儿风有点大。”
  “二叔。”
  “是元九啊。”陈老汉笑了笑:“你起得真早。”
  崔元九坐到了火塘旁:“二叔起得更早。”
  “元九也起来了。”陈老爹推门走了进来:“风有点大,仿佛夹着雨丝,下雨呢?”天太黑,瞧不真切。
  “仿佛是飘着细雨。”
  有了热水,漱口洗脸。
  没多久,陈玉平和陈原秋也起来了。
  油灯只能堪堪笼住跟前的一寸地,加上火塘里柴禾燃烧的光亮,灶屋依旧很是昏暗。
  众人来来回回的忙碌着,轻声细语的交谈。
  屋外细雨成滴,顺着屋檐滴嗒落,一声又一声,透着几分清脆。
  “你们都醒了。”柳桂香小声说着话。
  陈原冬把严严实实裹在怀里的巧妞儿放到了竹榻上,细心的盖好被褥。
  “还是放床上和草哥儿一道睡,灶屋里气味浓,熏着她会睡不好。”陈老爹有点心疼,和二儿媳说道:“你不用过来也无妨,家里人手够,这天还下着雨,多折腾。”
  柳桂香笑了笑:“醒了,睡不着。”
  巧妞儿被送到了陈玉平的屋里,和草哥儿睡一个被窝。
  两小奶娃睡的呼香呼香。
  各家伙什及吃食都备妥当,陈老汉去套牛车。
  这时,陈玉春推门走了进来,带进一股寒风,满屋子的浓郁卤香争先恐后的往外钻。
  “就忙完了?”他满脸诧异,以为来的够早。
  身后是张志为,怀里抱着熟睡的安哥儿。
  “不是说好,到家门前接你。”陈老爹看着仍满脸困意的大壮,摸了把他的脸和手:“真凉,快过来烤会。安哥儿放床上去,和巧妞儿草哥儿一个被窝没关系吧?”
  陈玉平道。“大哥夫随我来,正巧看看两孩子。”
  “大壮就在竹榻上睡会得了,平哥儿的床上睡了三个孩子,大壮再去睡就挤了些。”
  “睡竹榻上挺好,被褥厚实,还烧着火塘有热乎劲儿,冷不着。”陈玉春给大儿子脱了衣服,让他上竹榻上。
  陈老汉提醒了句:“该出发了。”
  此时,屋外有了微弱天光,可以模糊的看见细蒙蒙的雨。
  考虑新年初开张,有买三送一的实惠。
  店里的生意应该会很好。
  故而,除陈老爹和陈玉春父子俩外,陈老汉与陈原秋父子俩也一道去帮衬着,省得手忙脚乱出差错。
  送走了他们四个,灶屋见宽敞了不少。
  这会没什么事,柳桂香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离天亮还有点时辰,二嫂去睡会。”
  “去睡会也好,今儿还得守摊子,可不能走了神。”
  陈原冬夫妻俩回了家,巧妞儿仍留在三弟的屋里,孩子睡得呼香,就不挪动了。
  “大哥夫要不要睡会?”陈玉平对着窝在角落里的张志为问了句。
  张志为摇了摇头:“没甚事,我就回去了。”顿了顿,又说:“家里还有不少琐碎活要收拾。”
  “大哥随阿爹去了镇上照应店铺里的生意,大哥夫得辛苦点顾着家里又要顾田地里的农事,需要用牛时,大哥夫过来说声。”
  “嗯。”张志为点点头,起身往外走。
  崔元九瞧着他出了灶屋,过了会,才收回目光,对着陈玉平笑了笑:“这阵儿,他要慢慢熬着了,熬着熬着适应了成了习惯,才能不觉得苦和累。”
  “从张家分出来时,大哥俩口子得到的田地并不多,才一亩良田,后来的两亩山地还是开荒开出来的。回头让阿牛帮着耕田翻地,家里的琐碎活,说多不多,熟练了也就三两下的事。只要他扛得住不往老屋送力气,日子还真不算难。”陈玉平想了想,又说:“若表现好,便是我不说话,阿爹和阿父也会提及让他来陈家吃午饭的事,到底是陈家的大儿婿,总不能太过了,还得顾及两个孩子的脸面。”
  “你大哥不会同意。”崔元九看的出来:“被你点醒后,你大哥开窍开得很彻底。”
  陈玉平笑他:“这回你猜错了,我大哥会适当的给点甜头,大哥想不到,我也会提醒他。有两个孩子在,和离这事,显然不可能。除非张志为犯大错,可这人,大错是不敢犯他没这个胆。说实在话,和大哥夫这人过日子,就不能奔着情情爱爱去,调1教好了,想要舒坦轻松也是可以的。”
  “我呢?”崔元九笑着问他,眉眼柔软含着丝丝缕缕的情意。
  “你啊……”陈玉平上下打量着,尾音仿佛含在嘴里,在舌尖转上了七八个弯:“也是可以调1教调1教。”
  左右屋里也没旁人,崔元九搬着小凳子挤到了他身边,笑得过份灿烂:“想怎么调1教?你来。”一脸任君撩的肆意姿态,颇有几分跃跃欲试。
  陈玉平忍俊不禁,捏着他的脸,扯了两下:“想什么?”这么迫不及待。
  “想看你会怎么调1教我。”
  “我看你脑子里装的东西有点多。”
  崔元九笑了笑:“想亲吻你的脸和额头算不算?想和你牵手算不算?还想……和你亲嘴。”
  “还真诚实。”
  “你,你想不想?”崔元九轻声问。
  陈玉平清楚的看见他眼底深处的紧张,少年眼眸明亮,还有几分纯粹,心蓦然有些微热:“想啊。”他说得坦然,侧身落下一个如蜻蜓点水般的轻吻。
  崔元九怔怔地看着他,愣了会,才缓缓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额角,仿佛触感仍在,心尖轻轻颤,有种说不出的痒意遍布全身。
  “傻了?”陈玉平在他跟前晃了晃手,本来他也有些紧张,见少年呆如木鸡,倒是瞬间放松了,还有心情调侃。
  呆懵懵的崔元九竟然真的点了点头!
  陈玉平被他这反应给逗乐了,哈哈哈的大笑起来,竟是无比的畅快欢喜。
  “我亲你一下好不好?”
  “你想亲我?”
  崔元九嗯了声:“亲你额头。”
  “行。”陈玉平这会心情极好,痛快的应了。
  崔元九看着他,目光灼热,像是炎炎夏日里的骄阳,可以直接烫伤皮肤。他缓缓地靠近,轻轻地,轻轻地在陈玉平眉心落下一个吻,停留了会,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平哥儿,我心悦你。”低沉沉地声音,隐隐含着撩人的虔诚。
  突然的告白,这下轮着陈玉平傻眼,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怦怦怦怦。
  大壮要尿尿,他揉着眼睛迷迷糊糊的醒来,下了竹榻,才发现这不是自己家,他呆住了,往灶屋看了眼,看见熟悉的舅舅时,他下意识的走了过来:“舅舅。”
  “大壮醒了。”陈玉平连忙拿起衣裳给他披上。
  “想尿尿。”
  “走,我带你去。”
  崔元九起身道:“还是我带他去吧,你去看看三个孩子。”
  陈玉平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大亮。
  走出灶屋,呼吸间可以闻着淡淡的饭菜香,耳边隐约能听见不远处孩童的嘻闹,也能听见有人在唤家人回家吃饭。
  雨停了,屋檐仍有雨水滴落,滴嗒—滴嗒。
  推门进了屋里,陈玉平抬眼就看见三个小奶娃,已经醒了两个,可能是刚醒,小脸仍红扑扑,人瞧着有点迷糊,乖乖巧巧的躺在被窝里,小身板捂得严严实实。
  “阿爹。”
  “三叔。”
  小奶娃兴奋的爬出温暖的被窝,咯咯咯地笑着,往床边爬去。
  把陈玉平给吓得哟,三步并两步冲到床前,一手一个将人往被窝里塞:“没穿好衣服,不能出被窝,一个一个来,乖点儿。”挨个摸摸发顶,又亲了亲额头:“草哥儿乖乖的躺着,我先给巧妞儿穿衣裳。”
  “阿爹。”草哥儿甜甜地笑,许是听懂了,还真乖乖的躺在被窝里。
  给两个孩子穿好衣裳,陈玉平让他们在床上呆会,他来到屋门口,朝着灶屋喊:“元九,过来抱孩子。”
  “都醒了?”说话的是柳桂香,恰巧从隔壁院子里出来。
  “安哥儿没醒。”
  说是没醒,再进屋时,安哥儿就醒了,有点呆头呆脑,小模样萌萌。
  “安哥儿也醒了。”陈玉平笑着给他穿衣裳。
  崔元九过来了,三个大人一人抱一个,把孩子往灶屋抱。


第51章 
  早饭大人们吃的是卤子面。
  小奶娃们吃的是嫩嫩的蒸蛋羹,大壮也有蛋羹; 考虑到卤子面口味较重; 做馒头时顺手给他做了三个葱香肉包。
  吃完早饭; 陈原冬和崔元九将小摊子搬到隔壁。
  为了能更好的做生意; 陈原冬特意花了两天时间在院里搭了个木绷; 吃食摊子就摆在里面,棚子外挂了个木牌,请村长帮忙写了陈记吃食四个字,字很大,特别显眼。
  陈原冬和崔元九忙着摊子的事,陈玉平和柳桂香拾掇家里的琐碎活。
  大壮则看着三个弟弟妹妹,有事他就喊一声。
  当然,陈玉平和柳桂香也会时不时的往竹榻方向撇两眼。
  辰时过半; 屋里屋外理的清清楚楚。
  柳桂香便去守着吃食摊子,陈原冬拿着农具往田间地头看看。
  崔元九和陈玉平两个则照看四个孩子。
  “可惜今天没太阳。”陈玉平瞅了眼屋外; 颇为遗憾。
  虽停了雨; 却也没出太阳,阴凉凉的天气,天光微微暗,仿佛随时会下雨。
  “你想晒太阳?”
  “自然是晴天比较舒服; 尤其是初春的太阳; 晒在身上暖洋洋,又安逸又享受。”
  “我没晒过太阳。”崔元九想像不出来:“什么时候出太阳,我陪你一起。”
  陈玉平看着他; 眉角眼梢全是笑:“好啊。”
  “平哥儿不是说今儿开张做生意吗?摊子怎么没摆出来?”
  “以后吃食摊子摆我二哥家,就在院里,你抬头就能看见院里的木棚,吃食摊子就摆在木棚里。”末了,陈玉平打趣着说:“今儿买三送一,难得的机会,可得抓住了。”
  “我都听说了,昨儿陈二叔一口气买了三头猪!这阵势也忒猛了些。”村邻说着话,哈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陈玉平便道:“买三头猪是因为价格会便宜些,今儿最多就是一头猪的份量。”
  “还好我来的早!”拔腿就往隔壁院里跑。
  “给我来三个卤肉馍。”
  柳桂香搁了手里的针线活,麻利的打包好四个卤肉馍,笑吟吟的递了过去:“买三送一,多划算呐。”
  “家里都没张罗早饭就等着这卤肉馍。”
  仿佛是一个信号。
  做成一桩买卖后,生意一下就起来了。
  柳桂香甚至有些忙不过来,陈玉平瞅着,立即过去帮衬。
  “平哥儿,都说陈家为了今天的开张,非常阔气的买了三头猪准备着,是不是有这回事?”
  “没有!买三头猪是因为价格会便宜点。”
  “买三送一,只有今天才有?”
  “对。只限今天一天,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终于排到我了,给我来二十串卤猪肠,十个卤肉馍,十个五香茶叶蛋。”
  听听这财大气粗的口气,不用猜就能知道,除了沈家子弟没旁人。
  陈玉平对他们还挺有好感:“一阵儿不见,愈发春风了,你点这么多,十个五香茶叶蛋当免费送你。”
  “怎么给他免这么多?”
  “你傻啊,买三送一,十个五香茶叶蛋不算钱,仔细说来还有点亏。”
  “我倒觉得一点都不亏。”
  “如果不想十个五香茶叶蛋免费,也可以送你十串卤猪肠。”
  “我选卤猪肠。”
  陈玉平麻溜儿的又打包好十串卤猪肠递给沈家子弟。
  “这是买的多送得多?”
  “看样子,似乎是这么回事。”
  “平哥儿买六个卤肉馍是不是可以得八个?”
  “对。”
  “给我包十二个卤肉馍,再送我四个没算错吧?正好,家里一人一个都尝尝味儿。”汉子嘿嘿嘿地笑着,又兴奋又激动:“白得了四个,足足二十文钱呐!”
  “这么一算,刚刚沈家子弟不得亏大了!”
  陈玉平摇摇头:“不能这么说,买三送一,沈家子弟买了三样吃食,十个五香茶叶蛋是里面最便宜的,或免费十文或再送十文。因着都是乡亲村邻,买三送一这事,我也没说太具体,本着回馈大伙儿,感谢旧岁对陈记吃食的热爱,新年初开张,图个红红火火的吉利,我今儿就没想着挣大伙儿的钱,大伙儿吃的高兴我也高兴。”
  “好!”
  “说得好!”
  也不知是哪个瞎起哄,噼哩啪啦拍手大声叫好。
  原就很是热闹的气氛瞬间又掀起一股高潮。
  柳桂香真心觉得,自家三弟就是个天生做生意的料,瞧瞧这话说得多好,她听着都心坎发热。
  “三哥!”
  陈原秋气喘吁吁的跑进院子:“店里的卤肉没剩多少了!”
  话音刚落,人群顿时就炸了。
  “怎么地?陈老四你不会想着把摊子上的卤肉拿镇上去卖吧?”
  “我不同意啊!”
  “不行,绝对不行!”
  “原冬媳妇,别发愣了,快点做生意,前面的轮到你,就赶紧买,要凑热闹一会站旁边凑。”
  “就没了?”陈玉平有点傻眼:“行,你来守着摊子,我去把剩下的猪肉给卤了。”
  陈原冬抹了把额头的汗:“快去快去,店里的卤肉最多还能撑半个时辰,每人限量只能买三个。”
  “三弟,摊子上是不是也搞限量?”柳桂香寻问着。
  “不能吧!”
  “我觉得可以,排了大半天的队,好不容易轮着我,没卤肉馍买了怎么办。”
  “我还想着多买几个……”
  “限量限量,平哥儿快搞限量,早就该这么整。”
  人群里七嘴八舌,声音最大都同意限量。
  陈玉平笑了:“成,限量,每人最多买三个卤肉馍,旁的吃食,也最多只能买三份。”
  “我的哥嗳!你快别说话,快去张罗卤肉!”把陈原秋给急得哟。
  “这就去,我走了。”
  老屋里,崔元九将剩下的猪肉,全部清洗干净切成了块,就差下锅卤。
  “还要不要杀只猪?这里可没剩多少猪肉。”
  “不杀。”陈玉平心疼,都是银子!“你上三大爷家,有的话,就买几十斤肉,没有就算了。”
  “我去看看。”
  崔元九很快拎了三十斤猪肉回来。
  “也是我没想周全,张嘴就说了买三送一,该更具体点。”陈玉平晃晃脑袋:“下回得长点记性。”
  “我帮你记着。”顿了顿,崔元九又说:“这事你圆得很不错,至少名声是赚了。”
  “也就赚了个名声。”
  阿灰阿黑两只小狗在灶屋里玩追赶,或嘻闹或咬尾巴,上跳下窜,发出稚嫩的吠叫,玩得开心极了。
  三个小奶娃挤窝在竹榻里,看着跑来跑去的小狗,咧着嘴咯咯咯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