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农家哥儿-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秋过后,有了几天好太阳。
  陈老爹想着晒点菜干,冬日里没什么菜,拿出来换换口味。
  家里有老盐水,陈玉平想着晒点老坛酸菜,炖鱼吃特别开胃下饭。
  灶屋里的事琐碎又繁多,每天一样的忙乎,成了习惯后也就觉得不怎么累。
  早起蒸馒头,张罗红烧肉卤猪蹄,有这三样在,早饭反而简单多了,有时候是面疙瘩,有时候是包子,偶尔煮些粥,或是偷懒直接啃虾酱馒头,心血来潮也会做点费劲些的,比如酥香肉饼,韭菜鸡蛋饼,饺子或馄饨等等。
  红烧肉和卤猪蹄费时间,好在不用一直守在灶前。
  家里有了牛,卤猪肠也该张罗着。
  近来要晒菜干和酸菜,陈玉平想着往后推几天,屋里的杂事忙全了再说。
  陈原秋陈原冬兄弟俩得了空就会进山砍竹子,拖回家削竹签,家里攒了好大一捆,趁着太阳好,先在锅里煮沸消毒,然后搁太阳底下暴晒一整天。
  进镇买猪肠时,陈玉平又买了好几百文大料,早先二百文大料,已经用了个七七八八没剩几样。
  这回买大料,他并没有避着阿爹,陈老爹看着也没说什么,这么些日子看在眼里,他早就知道三儿子吃食做得味美鲜香,这些大料可是大功臣。
  “以防万一,你不要在一个铺子里买,多换几个铺子。”陈老爹还小声地提醒儿子:“咱们家的生意,算是很红火了,也没见谁家在自个屋里摆个摊能人来人往,也怕有人起坏心思。”
  陈玉平早就防备着,听阿爹说起,很乖的点点头:“还好有阿爹提醒。”
  “你啊,还小,经得事少,防人之心不可无。”
  家里有牛车就是方便,这头牛正年轻,走得还不慢,从村里到镇里一来一回也就半个时辰,比走路要快多了。
  陈原秋陈原冬兄弟俩进山取鱼笼,也会套个牛车,取了鱼笼,又能带回好几捆柴禾,竹子也能捎上两根,一举三得方便。
  陈家买了牛,乡亲及村邻们同样很是兴奋激动,这代表着不久摊子上就能卖卤猪肠。
  等啊等,盼啊盼,脖子都伸长了一小截儿,总算等来了准信,八月二十二摊子上开始卖卤猪肠。
  一文钱一串的卤猪肠,吃着可比红烧肉卤猪蹄实惠多了,不仅麻辣爽口份量还不少,够两三口了,一文钱一串超值!
  卤猪肠的生意,陈玉平一点都不担心,昨儿进镇买猪肠时,镇里有多少他全都收了。
  父子俩吭哧吭哧的收拾着猪肠,陈原秋也在旁边帮忙,三个人忙了足足两个时辰才收拾出来。
  要不是猪肠便宜,压根就不想卖一文钱一串,清洗起来实在麻烦,数钱的时候就爽歪歪了,哈哈哈哈哈,痛并快乐着。
  “二伯摊子上有卤猪肠卖了?我老远就闻着了香味,给我来两串。”
  是三弟家的大儿子,陈老爹清楚这个侄子,好意提醒着:“卤猪肠味重,是麻辣口,你肠胃弱可得悠着点。”
  “二伯不是我吃,清哥儿念着想吃。”
  顺子今年年初成的亲,清哥儿是他的阿郎,怀孕将将满三个月。
  陈玉平也晓得堂哥要当阿父了:“顺哥卤猪肠里面搁了大料,解解馋还行,怀孕了不能多吃。”
  “还有这事?”顺子挠挠额头,有点纠结。
  “你去沈家屋问问沈大夫就知道了。”
  沈家屋的沈大夫是有真本事,比镇上好些医馆的坐诊大夫都要厉害,周边村子的乡亲们生了病都喜欢上沈家屋去,贵是比镇里的医馆贵了一点,但效果快,小毛小病一剂药,稍严重点的也就三剂药,就没见过有失手的时候。
  要不怎么说沈家子弟阔气,整个沈氏家族,有会做生意的,有会读书的,会酿酒,会医术等等,反正比普通人要有本事。
  顺子是今个儿的开张生意,他走后没多久,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波人,都是听说有卤猪肠买,特意过来买卤猪肠。
  虾酱馒头搭着买了不少,五香茶叶蛋其次,红烧肉和卤猪蹄有点儿被冷落。
  “还是一文钱一文钱的卖起来快。”摊子前没人时,陈老爹瞅了眼钱匣子,笑得眼角起了层细细的笑纹:“就铺了浅浅的一层。”
  柳桂香笑道:“卖得快好啊,早点买完早点收摊,还能去串门说说话,阿爹有好些日子没出门走动了吧。”
  “确实,这摊子绊脚,累倒不累。”
  俩人说着话又来人了。
  一个上午过去,卤猪肠卖完了,虾酱馒头也卖完了,五香茶叶蛋还剩几个,红烧肉和卤猪蹄卖得慢,但份量少,也成功卖完了。
  村子里飘起了浓浓的饭香,眼看就要吃午饭时,匆匆忙忙的来了个人。
  “还有卤猪肠吗?我要买二十串。”
  “没有了,只剩下六个五香茶叶蛋。”陈老爹出来招呼着,他认得这人,苦竹村下边有个村子叫平原村,村里开了个小小的赌坊,经常有赌坊里的人过来买吃食,前面还闹了回,有好几个人,浑身酒气,看样子喝得有点多,搁摊子前耍横想吃白食不付钱,他都没出声,就让村邻给怼了个正着,付了钱灰溜溜的跑了。
  “这么快就没了?”
  “没了。”陈老爹懒得搭理这些赌徒。
  “下午还有吗?”
  “没有。”
  “你这开门做生意,怎么不多做点?”
  “只剩下五香茶叶蛋你买不买?”陈老爹有点不耐烦。
  赌徒许是看出来了,犹豫了下道:“行吧,鸡蛋全给我。”付了钱,接过鸡蛋,只听见他不满的嘀咕着:“老子好不容易挣了点钱,偏偏没买着卤猪肠,也真是晦气,我呸!”
  出来的陈玉平正巧看见这人往地上吐痰,拧了拧眉头:“阿爹,镇上不管赌坊?”
  “管,管得不严而已,官差过来,他们早得了信收拾了个干净。”
  “你别看他过得潇洒,家里人可就惨了,就靠着个哥儿撑家,上有老母下有两个孩子,旁人要管也管不上,这样的人呐,就不应该成亲。说起来,咱们村的二山子和树娃还算好的,至少不赌钱不祸祸寡妇家里,尽捡着弱小可怜人欺负,上回来咱们这闹事,没让闹成,这才学老实了,要是让他们得逞一回,往后没完没了。”
  陈老爹说着,郑重了脸色:“平哥儿,往后碰着这群赌鬼,你千万别给好脸色。”
  “阿爹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有没有觉得很意外!
  哈哈哈哈哈哈


第22章 
  卤猪肠引来了不少人气,越来越多邻村乡亲来买卤猪肠,有些人顺便还会买点虾酱馒头或五香茶叶蛋,就连红烧肉和卤猪蹄也有了回春趋势。
  摊子上的生意呈直线上升,眼见的红火又稳定。
  近来攒了几罐虾酱,虾酱馒头加了份量,五香茶叶蛋也加了份量,红烧肉和卤猪蹄又回归到了以前,各二十斤肉和两对猪蹄。
  在家里摆摊,生意也挺好,逢七的赶集日便没有再去,几个月下来,名声也彻底打出去了,周边几个村子都知道陈家摆了个摊子卖吃食,去不去赶集无所谓了。
  每天清晨陈原秋会赶着牛车去镇上买猪肠,碰着有买虾子的,价钱划算他会买些回来。
  虾酱馒头生意好,光靠自家的鱼笼,快要支撑不住了。
  买上几回,大伙儿都知道他每次来旁的不看就买虾子,手里有鲜虾,就便宜几文买给他得了,还能早早的回家。
  进了九月,早晚空气里泛着微微凉寒,夜间睡觉得盖薄被子。
  陈老爹给草哥儿把了尿,将他放到了窝箩里:“得开始置办厚实点的秋衣,咱们草哥儿里外上下都要买齐。”
  “咱们下午去趟镇里?”陈玉平看了眼摊子:“午饭前应该能卖完,吃了午饭去,傍晚前回来。”
  “我看行。”
  陈老爹赶的牛车,他也是近两天才学会,牛车赶得稳稳当当。
  陈玉平怀里抱着草哥儿,草哥儿是个乖巧的奶娃子,特别省心好带,也就饿了或尿湿了才会张嘴哇哇哭,哭几声,引来了大人的注意,他就不哭了,小小的人儿,仿佛知事了般,更惹得家中人怜爱。
  “咱们这生意看着不大,一文二文三文的卖,这才几个月,竟攒了不少钱。”陈老爹拿钱时才发觉,短短小半年家底就见丰厚了,都赶上往年一整年的攒银。“这中间咱们还买了头牛。”
  “阿爹这就满足了?”
  陈老爹瞧着三儿子满脸的笑意,乐呵呵的说:“阿爹没出息啊,还真就觉得很满足。”要是三儿子和四儿子能成个亲,这日子,可就彻底舒坦了。
  “我还想着建个三合院,我看村长家的院子就不错,住着肯定舒服。”
  “你可真敢想,三合院得费不少银子。”
  陈玉平挑挑眉头:“阿爹,就冲咱们摊子上的好生意,明年不行,后年肯定可以。”
  “这话倒真不错。”陈老爹粗粗估摸了下:“你想建就建,咱们屋旁就有块不错的地,足够宽敞,你真想的话,咱们提前和村长说一说,让他帮忙留着。”
  “我还真就看中了咱们老屋旁的空地,和家里离得近,我喜欢。”
  说了通房子的事,畅想了下未来,父子俩又开始叨起家里琐碎。
  陈玉平道:“阿爹,阿父和阿弟要穿多大的衣裳你心里有数吧?一会进了镇,咱们全家都买,衣裳鞋袜各买两套,挣了钱就要花,光挣不花太没意思了。”
  “刚还说想建三合院,这就大手大脚花钱了?就冲你这心思,摊子上的生意再好,想建个三合院也难。”
  “不难,阿爹你相信我,八成明年就可以动工,趁着冬日农闲一口气给建成。”
  陈老爹笑他:“你就吹吧,草哥儿看着呢。”
  “草哥儿,你说阿爹说得对不对?”陈玉平低头逗着草哥儿。
  草哥儿一听他说话,见他脸上带着笑,也跟着笑了起来,眉眼弯弯宛如浅浅的月牙。
  “阿爹你看,草哥儿他相信我,瞧瞧笑得多好。”
  “傻儿子。”
  最后陈老爹拗不过傻儿子,到底还是给全家置办了新衣裳,不过,每人只有一身,草哥儿除外,小家伙可买了不少物什。
  今天任务不重,买完衣裳鞋袜,还早的很,父子俩慢慢悠悠的逛起镇子,平时都是来了匆匆回也匆匆,都没怎么好好逛过。
  一圈儿逛下来,说是镇子其实远比一般的小镇要繁华热闹。
  逛得差不多,临近傍晚,赶着牛车往家回。
  想着明年冬闲建三合院,陈玉平对挣钱这事又上心了不少,现在摊子上生意不错,有虾酱馒头,红烧肉卤猪蹄,五香茶叶蛋卤猪肠,五种吃食也还算多。
  九月的天,不太热也不太冷,温度刚刚好。
  陈玉平以前喜欢吃红方腐乳,特意看了不少视频学着做,口味各有不同,算是很有经验了,有经验再加上宛如开了外挂般的金手指,他能想像红方腐乳出来后,也能卖得十分火热。
  村里就有豆腐卖,先去买板豆腐,搁通风口放几天。
  陈老汉随口问:“又琢磨新吃食?准备放摊子上卖吗?”
  “嗯,如果做得出来,就打算放摊子上卖。”
  “这样的话,咱们自己做豆腐,这个不难我年轻时学了阵。”
  “阿父会做豆腐?”
  “你阿爹不知道吃过多少,都吃腻味了,挣不了几个钱,就没有再张罗。”
  陈阿爹夸了句:“你阿父做豆腐的手艺很不错呢,不用置办物什,家里都有,明儿拿出来洗洗晒晒收拾收拾,就可以开始做豆腐。”
  “三哥又要开始做新吃食了?这日子太有盼头了!”最高兴的就属陈原秋,吃货的世界啊,有美味就是幸福。
  陈老汉看着小儿子:“回头你来磨豆子。”
  “完全没问题!”
  陈玉平喜欢吃的腐乳有两种口味,一则是细腻柔绵,醇香味美,此腐乳偏清淡,二则是麻辣鲜香,细嫩爽滑。
  一板豆腐,做两种口味。
  腐乳不比其它吃食,它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慢慢发酵,一点点的成就出独特的迷人风味,爱吃的人欲罢不能心心念念无法忘却,受不住味的则觉得特别臭。
  陈原秋眼巴巴的看着三哥将腐乳装进坛子里,封得严严实实,有点儿失落:“多久才能吃?”
  “得等,至少这个月是吃不上。”
  “哦。”过了会,陈原秋又跑过来问:“三哥,会是什么味道?”
  “我也不知道,得到了时间开坛尝了才知道。”
  陈原秋砸巴砸巴嘴:“肯定好吃,三哥做得吃食就没有不好吃的,这回肯定也特别好吃,唉,就是想像不出来。”舔舔嘴,还得一个月,突然觉得好漫长。
  深觉日子漫长的还有陈玉春,安哥儿着了寒,眼看快三天了,依旧不见好,而大壮也跟着有点咳嗽了。
  张志为又一次和他说起:“春哥儿,咱们把大壮放陈家去呆几天,再这么下去,大壮也跟着生了病可怎么办?”
  “你怎么不说把大壮放老屋里去?”心情焦躁的陈玉春说话带着火气。“当初我说要把新屋建到陈家旁边,是他们俩个死活拦着不让,说什么相互好有个照应,我呸!”
  “你要是舍得,我这就把大壮放老屋给他阿爷阿公带。”
  陈玉春沉默了,半响半响没有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翼子夜殿扔了1个地雷
  康康扔了1个地雷
  康康扔了1个手榴弹
  么啾~
  宝贝们都在问小攻,小攻在第24章出场


第23章 
  刚来陈家,草哥儿由陈老爹带着睡,陈玉平想着是自己非要养草哥儿,就慢慢学着怎么照顾婴儿,一点点的将草哥儿的琐碎事都接到自个手里。
  夜里带着他睡觉,刚开始有点不习惯,好在草哥儿乖巧,他这个新手爹当得也颇为轻松。
  小奶娃醒得早,醒来后不哭不闹,睁着大眼睛,或啃手或抱着自己的小脚脚啃,非常的安静。
  陈玉平有时醒得早,有时太累就会睡得比较沉。
  今个他醒得早,是被外力干扰,硬生生的从沉睡中醒来。
  草哥儿会翻身了!
  一个翻身压在了陈玉平的脸上,柔软的小身板捂着他的脸,他有些喘不过气。
  人清醒过来的瞬间,旋即吓得脸皮子发白,赶紧将草哥儿抱在怀里,检查他有没有什么事。
  啥也不懂的草哥儿被阿爹抱着,还觉得很开心,咧着嘴笑得特别好,扑腾着小胳膊小腿儿以为阿爹在和他玩儿呢。
  “傻儿子。”虚惊一场,陈玉平亲昵的点着草哥儿的额头:“你说你哪来这么大的本事?小身板是怎么回事?竟然可以压着阿爹的脸,你是怎么做到的?几个月大的娃儿,能耐了啊你,以后可不能这么做,太危险了知不知道……”一张嘴叭叭叭。
  草哥儿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想不通。
  吃早饭时,陈玉平问出自己的疑惑。
  “这很正常。”陈老爹淡定的回答:“别看奶娃儿小,一个个本事都大着,就没你想不到的。俗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你可得悠着些,他月份大了手脚灵活有了力气,只会越来越活泼,稍有不注意,指不定能出什么事。”
  陈玉平看了眼老老实实呆在窝箩里的草哥儿:“我晚上睡觉可得警醒点。”
  “对,白天有我帮忙看着,晚上可就只有你一个。”
  “都会翻身了?”陈老汉稀罕的瞧了又瞧,眯着眼睛笑得一脸乐呵:“刚来家里时,又瘦又小丑兮兮,现在白白胖胖好看多了。”
  陈原秋也凑近看了好一会:“我觉得,草哥儿眉心的孕痣是不是有了一点点颜色?”
  “咦,还真是。”陈老爹仔细打量着:“不说还没什么,这孩子的果粉没白吃,看情况去,真有改善,咱们就给他吃到五岁。”
  平哥儿当年,果粉也吃了不少,一直吃到三岁,可惜没什么用,后来家里出了点事,实在是拿不出钱这才无奈停了。
  陈玉春牵着大壮过来,听见灶屋有说话声:“阿父阿爹,还在吃早饭呢。”
  “刚吃完。”
  大壮小声的喊着人,挨个喊了个遍。
  牵挂着家里生病的安哥儿,陈玉春刚坐下就说了来意:“近来家里事多,我想把大壮放这边呆几天。”
  “有什么事?”陈老汉问。
  陈老爹看出大儿子很见憔悴,大外孙瞅着比前阵见清瘦了些,眼下不是农忙,心下便有了猜测:“安哥儿呢?还好吗?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小孩子容易着凉受寒,你得多注意点,才几个月大,病了太遭罪。”
  若非真没了法子,大儿子哪会轻易把人送过来,他最怕的就是给家里添麻烦。
  “挺好的。”陈玉春忍住内心的酸楚,略略的低了低头:“就是,老屋那边又起幺蛾子,我嫌闹腾,把大壮放这边呆几天。”
  不说就算了,陈老爹也没主动再提起:“孩子放这边你放心,草哥儿和巧妞儿都喜欢大壮,三个小娃儿处得也好。”
  “嗳,那,阿父阿爹我先家去,屋里还有一堆杂事没给拾掇整齐。”
  陈老爹送着他出门。
  “安哥儿真没事?”走了几步,陈老爹到底还是又问了句。
  这孩子打小就懂事,说来也怪他们小时候没养好,养成这么个倔性子。
  “没……”
  “就咱们父子俩在,有什么是不能说的?”
  陈玉春顿时就红了眼眶:“就是,夜里着了寒,总不见好,大壮也有点咳嗽,我担心俩孩子都病着。”
  “几天了?”
  “今个第四天。”
  “去沈家屋找沈大夫没?”
  沈大夫本事大,药到病除,就是诊费收得稍高了点,但这都不算事,乡下农户能忍住的就不会去医馆,真忍不住了才想着找大夫,往镇里去还不如直接找沈大夫看病,沈大夫贵是贵,却见效快,能利利索索的给治好病。镇里的医馆稍便宜点,运气好碰着了喝了点药也能全愈,运气不好没碰着得喝好几天的药,钱也花了病还没好利索,还不如上沈家屋找沈大夫。
  一见大儿子抿着嘴没说话,陈老爹就很生气:“你这脑子想什么?安哥儿生病这么大的事,你不带他上沈家屋去,你是怎么当阿爹的?钱不够不知道回家来说?是孩子重要还是你的自尊心重要?平时也就算了,这么大的事你还硬扛,真是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镇里回春馆的大夫对小儿生病看得也很准,都说他家好,也,也,也实惠。”面对阿爹满眼的指责,陈玉春有些心虚,声音越说越小,恨不得把脑袋直接藏进胸膛。
  “我看你是越活越回去了,赶紧带安哥儿去沈家屋,等着,我去套牛车。”
  陈老汉见着气呼呼的老伴,见怪不怪:“你去拿钱,我套牛车。”
  “平哥儿你看着草哥儿和大壮,我随你大哥去趟沈家屋。”
  “好。”
  陈老汉本来想下地,老伴不在家,他得留下来帮衬着家里,又要看孩子又要守摊还得进灶屋忙,平哥儿哪儿忙得过来。
  柳桂香坐在自家屋檐下,正给孩子洗尿布,见着老屋对面的动静,看了两眼,待忙完手头的事,她抱着巧妞儿过来了老屋。
  “阿父,我看着孩子你去守着摊子。”
  在灶屋里忙进忙出的陈玉平,见缝插针的对二嫂说:“草哥儿今个早上翻了个身,压着我的脸,把我给硬生生的憋醒了!”眉眼喜滋滋,有点儿小得意。
  “草哥儿会翻身了?”柳桂香看了眼在竹榻上玩儿的三个孩子,笑了:“将将要满四个月了吧,兴许满了四个月也说不准呢,也是该翻身了,草哥儿如今养得好,小胳膊小腿肉乎乎,有劲儿呢,三弟可得注意,往后只会更活泼。”
  叔嫂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起了孩子经,陈老汉在外头听着,嗒吧口旱烟,眼里透出暖暖的笑,显得惬意又轻快。
  陈原秋提着小木桶回来,昨儿鱼笼子放在河里,山里放了几个月,得歇歇,往山里去得太深又不安全,不如放河里,左右家里虾酱也攒得挺足。
  “阿父你没下地?”
  “你阿爹有事,你回来了正好,守着摊子顺便给你三哥搭搭手,我去田间地头看看。”
  “哦。”
  约摸着过了一个多时辰,灶屋里飘着浓郁的香味,红烧肉卤猪蹄都快要出锅了,陈老爹才驶着牛车回来。
  “阿爹。”陈原秋正无聊,见着阿爹回来,喜上眉梢:“我下地去帮衬阿父。”他还真闲不住。
  “去吧去吧。”
  陈玉平端着红烧肉和卤猪蹄出来,放在摊子上用轻薄的纱布盖好。
  “阿爹,安哥儿没什么事吧?”
  “孩子太小,沈大夫说最好先在他家呆一天,你大哥没回来,我下午再去看看,问题不大。”
  柳桂香道:“是着了寒吧,最近不少小娃儿着了寒。”
  “额头烫手的很,本来只是小病,说是在回春馆开了药,一会退烧一会发热,眼看就要好了,回头又不见利索,你大哥也是蠢,安哥儿病情反反复复,就不知道赶紧往沈家屋送,硬生生的给耽搁了几天,安哥儿本来就不见壮实,今个一看,就剩轻飘飘的一团儿了,这么一病,不知道得养多久才养回来。”
  向来温和的陈老爹许是气狠了,说了好多话,陈玉平柳桂香两个就安静的听着,都不敢往里搭话,怕他越说越气愤。
  好在,很快摊子上来了人。
  陈老爹忙着招呼生意,一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