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上,请抽卡-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子真等人瞬时偃旗息鼓,几乎不再有人听他们的鼓吹。人人都以获得皇帝的表彰为荣,期望皇帝下一个发掘的人是自己。
刘曦的威望上去了,却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烦恼,他一回到长安就面临着三件麻烦事。
战争过去了,原本不怎么出声的文官集团突然开始跳出来争夺自己的利益了。其实文武之争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究其原因就是在战争和和平状态下占据主要地位的官员不同。就目前看,大焉在将来一段时间内都不太可能再发生大战,因此管理统治天下就成了主流需求。文官们巧舌如簧,举着公理道义的旗帜,试图窃取功劳,武将们则拥有百姓的支持,一个个吹胡子瞪眼,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双方矛盾的焦点在于到底谁才是战胜匈奴的主要功臣,而文官尤其擅长抹黑对手。
于是乎,曾一度屡战屡败后撤一千余里的司马承被拿出来当了反例。文官们可不管什么战略后撤,将军就应当战死沙场,一面打一面退算什么意思?皇帝被处罚他的过错,还要嘉奖他,这像什么话?司马承此人最多算是功过相抵吧?在双方和谈期间偷袭敌军的义勇军统率赵云也被点了名。皇帝都已经答应了要和谈,他一个将军怎么可以让皇帝背上不遵守信用的骂名?更有甚者,交战中身陷敌营的龙阳君被指责没能以身殉国,靠着谄媚匈奴苟且偷生,是大焉的国耻。
这些奏折让刘曦出离愤怒,将士们尸骨未寒,就有人在质疑他们的忠诚,如果做皇帝的都不站出来说话,这不是让人心寒吗?
在沉寂了七天之后,皇帝颁布了对此次战争中表现卓越的将士的封赏。此次封赏采取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形式,内容十分透明,每一个有功之人首先将获得朝廷的一份证明,证明他在战争中做出的具体贡献。然后根据贡献的等级不同,他和他的家人、后代可以领取到相应的奖赏。因为国库空虚,这些奖赏有很大一部分是长期的是荣誉上的,等于是国家对于这些人的一份承诺。和封赏同时宣布的还有纪念祠堂的修建,以及对某些在战争中出卖国家之人的处罚。刘曦希望通过这次的事为今后的赏罚定下基调,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至于那些个恶意指责,皇帝直接下了一份罪己诏,把一切罪名都揽到自己身上,文官们再大胆也不敢追究皇帝的过错。皇帝在朝堂上不痛不痒地自嘲了几句,然后又找了其他理由把带头攻击武将的文官收拾了一番,顿时堵住了那些成天冒坏水的嘴。
刘曦面临的第二件麻烦事是匈奴大王子希望大焉能尽快履行承诺,将公主下嫁给他。大王子可以说是在这场战争中获利最多的一方。他在朔方抢了一票就走,如今单于身亡,草原上以他的实力最强,是新单于强有力的角逐者。这个时候要是再有大焉的支持,获得单于之位简直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刘曦倒是想扶持四王子上位,但是这个四王子的德性他亲眼见过,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敌得过大王子的,就是推出去迟早也会被大王子干掉。现在曾经雪中送炭的债主找上门了,他总不能说大焉的公主还没出生,把人家打发走吧?他这头还没动静,听到了风声的王公贵戚们已经开始悄悄托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平原君向他求情了,都希望皇帝不要头脑发热把自家的女儿认做干妹妹、干女儿。毕竟嫁到匈奴去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个鬼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就要被弟弟或儿子继承,哪是皇家千金可以去的地方。
刘曦还在考虑该怎么办,范蠡却突然托人给他带来了一封书信。刘曦打开信,发现信不是范蠡写的,而是出自西施的手笔。这位四大美人之一主动请愿,希望能嫁给大王子,为维持两国之间的和平做贡献。
刘曦一惊非小,当天就出宫去了范蠡府上。他一问之下才知道,西施的确是心甘情愿的,范蠡虽然吃惊且痛苦,却尊重西施的选择。西施可不仅仅是一个舞姬,她更是一个出色的间谍,她的政治眼光比寻常男子都要高出许多。
“我也是皇上抽到的神牌,难道就不可以为皇上效命吗?”月下美人目光决绝地问。
“这……”刘曦有些为难。
“皇上可是在为我惋惜?我却不觉得有哪里值得惋惜。能和陶朱公厮守一年,这在从前我想都不曾想过。要不是因为有皇上,我不可能有这样一段幸福的时光。爱过、活过,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难道皇上认为,我个人的情爱得失要重于千千万万百姓的生死吗?我心意已决,甘愿用余生为皇上守护这片天下,请皇上不要因为我是女子就拒绝我的一片心意。”
刘曦将目光投向范蠡,希望他能劝劝西施,后者却叹了口气道:“既然是我种下的因,就不能后悔。你去吧!范某此生不会娶妻。”
嘉禾三年五月,西施被封长公主,赐国姓,以皇帝长姐的身份下嫁匈奴大王子。十里红妆,震惊天下。后来大王子顺利当上单于,对西施宠爱有加,虽然有野心,却终其一生不曾进犯大焉边境,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说战后刘曦面对的最后一件麻烦事——王巨臣上书三千字,建议重建长城,以长城烽火抵御外敌。
在现代刘曦去过长城,领略过万里长城的雄伟壮丽,也曾想象过在千年之前,古代人民是怀着怎样心情一点点修建起这样一道屏障。
然并卵!
皇帝一巴掌把重建长城的呼声拍进尘埃里,冷冷地举出了一系列例子,证明长城根本阻挡不了入侵者的脚步。
“大焉能够战胜匈奴,依靠的是不怕死的将士,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靠着一道城墙把自己围起来,在城墙里做千秋万世的白日梦,只能让大焉亡国!朕不建长城,朕的后世子孙也不建长城,朕要让大焉之外的国家看到大焉的强大,不敢来侵扰我们,主动来依附于我们。朕要让千千万万的子民看到,如果自身不强大,有的是豺狼虎豹要来吞噬我们。长城长城,爱国之心方为大焉之长城!”
就因为元帝的这句话,大焉一朝再也没有人提出过修建长城。数年后元帝封匈奴四王子为顺义王,命他在北方吸引匈奴人归附大焉,成功分化了匈奴,也使得大焉的国土得以北扩。渐渐的,原本古长城的地方成了大焉腹地,人们登长城观赏景致,却不再慨叹长城内外之别……
素手把芙蓉
第69章 花自飘零水自流
五月初五万寿节——
和以往两年相比,嘉禾三年的万寿节办得尤为隆重。一来皇帝过了这个生日就年满十六了,虽然还没进行过冠礼,却已经可以被视作是成年。二来大焉才刚刚取得一场大胜,举国上下都想要好好庆祝一番,皇帝的生日自然是最好的时机。
因为刘曦不喜欢“祥瑞”,万寿节各地献上来的祥瑞比以往少了一半,剩下那些大多也被刘曦亲自主持《走进科学》给破除了。万寿节当天,民间纵情欢歌,皇宫里也是笑声不断。皇帝办了整整一百桌宴席,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长寿老者,都在受邀者之列,那场面当真是热闹非凡。
平原君曹氏因为是皇帝的亲祖母,坐了比较高的位置,一整晚耳朵里都是赞美之声,有些得意洋洋。
另一个在酒宴上炙手可热的人物是新任内阁首辅周瑜。周瑜凭借着战功,一跃成为百官之首,多少有些令人感到意外。不过皇帝目前的威望正隆,皇帝的知人善用也是有目共睹,没有人敢跳出来说皇帝的不是,只好让周瑜坐上了这个令人眼红的位置。
内阁首辅虽然不管任何一部,却可以统领六部尚书,向皇帝提出全局上的建议,其权利之大,堪比从前的丞相。只不过首辅没有独断权,他必须会同六部尚书,和皇帝委任的内相高力士一起,才能代替皇帝在一定范围内处理国事。
对周瑜百官不是不眼红的。武将那边还好,毕竟连同兵部尚书韩仪在内,大焉重要的武将都对周瑜有所了解,对他的才能十分佩服,还不至于做出当面驳他面子的事来。文臣这边就不同了,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周瑜被传得再厉害从前不过是一个小小太医,一下升了十七八级,这是蛊惑了皇帝呢,还是蛊惑了皇帝呢,还是蛊惑了皇帝呢?
因此巴结奉承周瑜的人不少,明里暗里讽刺中伤他的人就更多了。
对此周瑜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大都督何许人也?年纪轻轻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经历他上辈子就有过一回,哪里还在乎这些人的嘴脸?他倒是对皇帝偷偷让米团塞给赵云的字条很感兴趣,可惜左右围绕着他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一时间竟也抽不出身去查看。
包大人的婚期因为战争的缘故延后了,前不久才刚刚成完亲,因此成了一干同僚调侃的对象。饶是他摆出一副黑脸,都没能阻挡群众心中八卦的火焰。最后还是皇帝给他解了围,赐了块“持家有道”的匾额给新娘子才算作罢。
这么一来那些原本有些看不上包拯娶寡妇为妻的人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皇帝欣赏嫁娶自由,他们也早就对隔壁的小寡妇出手了。哦不,家有猛虎,还是算了吧!
刘曦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推说不胜酒力先回未央宫休息了。反正宴席上向来有“天子不久坐”的传统,虽说今晚是他的寿宴,他出来露个面意思意思也就够了。
“东西交到白马将军手中了吗?”皇帝一面走一面压低了声音问。
落后半步的米团赶紧点头:“皇上放心,是奴才亲手交给赵将军的。”
“那他看了吗?”刘曦紧张起来,毕竟人约黄昏后这种事,他两辈子这还是头一次。
米团老实答道:“奴才瞧见赵将军展开字条看了一眼,然后放进袖子里了。”
“那子龙看了之后是什么表情?”
“这个……奴才说不好。大约是十分高兴的吧!”其实赵云看完字条的表情完全可以用哭笑不得来形容,但是米团不知道字条上的内容,拿捏不好回答的尺度,说高兴总是没错的。
“那就好……那就好……你快些回去,朕去御花园逛一逛。”
“哎?皇上,这个时候御花园里没有灯啊!”
“朕早就让人点好了,你快走快走!把朕的仪仗也带走。”
“这……皇上身边总得留下几个人伺候啊!要不,让奴才留下吧?”
留下人还叫人怎么谈情说爱?当皇帝就是这点不好,总是没自由!
刘曦早就打定主意,要趁着生日这个十分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向偶像表白,怎么可能让米团三言两语动摇。他把脸一板,米团只得乖乖带着皇帝仪仗回未央宫。可怜那些举着灯笼的太监宫女,不小心瞄到皇帝正站在路旁目送他们离开,一个个吓得同手同脚,好半天都没缓过来。
刘曦甩掉了“包袱”,熟门熟路地溜到御花园最隐蔽的角落。他早就让人在这里点好了红色灯笼,只要摸黑走过一段,剩下的路都可以朝着烛光的方向走。等他一脸激动地走到池塘边,却发现要等得人早就来了。
“子……子龙?你怎么那么快?”刘曦突然紧张得不知道怎么站才好。
赵云含笑道:“一接到皇上的旨意,末将马上就赶过来了。”
刘曦连忙摆手:“这哪是什么旨意?朕就是有些话想单独对子龙说。”
“皇上的御笔,哪怕是写草纸上也是圣旨哩!”
赵云开了个小玩笑,刘曦却有些郁闷。他抿了抿嘴唇道:“朕有的时候不想是朕。”
这样你就不会只把我的话当成是圣旨了。
赵云摇头道:“在末将眼中,皇上始终是皇上。哪怕末将用不一样的方式喜爱皇上,皇上也依旧是皇上。”
刘曦一惊,随即大喜。赵云的话明显是有所暗示,他再听不出来那就可以直接买块豆腐撞死了。他原打算动之以情,今晚无论如何都要表白成功,却没想到还没开口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当即笑嘻嘻道:“子龙,你怎么抢朕的话来说?那天你误会了,朕虽然一开始是想拿你当个挡箭牌,但后来朕是真心仰慕子龙,朕就怕自己入不了子龙的眼。”
赵云的目光向边上移了移:“皇上过谦了。”
刘曦越发笃定自己很有机会拿下偶像,虽说多半是托了皇帝这个身份的福,但只要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又何必在意这么多?
“子龙说过谦是什么意思?是朕想的那样吗?”
赵云扭过头不看刘曦,低声道:“末将认为,不一定什么事都要说得那么清楚。若是有心,自当用行动表达。”
“朕恨不得天天用行动表达!”刘曦话说出口才觉得好像不妥,连忙补上一句,“朕从回到长安就想着怎么才能跟你解开误会。你当初留下的那张字条,害朕一连做了几个晚上的噩梦。朕都不知道是该罚你,还是该罚自己。”
刘曦言罢想起那段担惊受怕的日子,不禁有些惆怅,叹道:“子龙,你到底为何愿意接受朕的感情?朕并不打算胁迫与你。”
赵云看出刘曦心情矛盾,决心开解一下他。赵云本身是个极简单的人,有些理想化,却不会钻牛角尖。他指了指面前的池水道:“皇上,你看这里的景致如何?”
刘曦选的这片地方毗邻池塘,背靠假山,四季花木环绕,虽是夜晚,却被烛火照亮了一小片,与远处的萤火遥相呼应,端的是宁静秀丽,生机盎然。
刘曦点头道:“此处自然是美的。”
“末将也这么觉得。皇上问我为何仰慕皇上,我其实并不知道原因。那一日我杀了左贤王,在河中洗枪,只觉得胸中的闷气一扫而空。我这一生从未做过一件对不起天地良心之事,就算仰慕皇上,也如同此处的美景一般,是顺应自然而生的,没有求过任何回应。我又何必因为自然而然的感情自苦?所以自那时起,我便不再觉得自己的做错了什么。虽然碍于身份,不能对皇上表白,但能为皇上效死也算是达成了心愿。”
刘曦已经知道赵云对他的感情特殊,此时听赵云说不会争取,心中不由一痛,伸手拉住赵云的手掌道:“是朕的错。”
赵云摇了摇头,刚想开口反驳,却被刘曦抢先一步吻了上来。虽说他久经沙场,到底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顿时呆若木鸡,任由刘曦啃了个遍。
“皇上……”
“嘿嘿,朕心里高兴,朕今日十六了呢!”
“恭喜皇上。”
“子龙,朕让上林卫依旧驻守上林苑,除了上林卫的统领,朕打算让你再兼一份差事,回来当未央宫的廷尉可好?龙阳君要养伤一年。”
刘曦这个安排是有些私心的。凯旋而归后,赵云“最佳女婿”的呼声越来越高。按照惯例,刘曦应当给赵云在长安赐下一座宅院,但是一旦有了府邸,媒婆就会立即踏平门槛,所以刘曦迟迟不颁这道赏。赵云住在军营里,媒婆们再有胆量也不敢闯上林苑。不过这会儿既然他们心意相通了,分隔两地也不是个办法,倒不如重新给赵云在宫里安排个地方,避开无所不在的媒婆大军。
赵云沉吟片刻道:“上林卫的训练已经步上正轨,倒是皇上的安全需要多加注意。末将还是住回宫里吧!”
“好!”
红色灯笼下,刘曦笑得像一只偷到腥的猫。
第70章 香风微醺留美人
龙阳君因为受伤太重,不能移动,比其他人晚了一个月才回到长安。他回来的时候那些恶意中伤他的人早就已经被皇帝狠狠收拾了一番,因此整个长安城几乎是万人空巷。连同皇帝在内,文武百官和寻常百姓全都跑到城门口等待英雄归来。
刘曦觉得,其实这些人里想看美男的占了绝大多数。君不见人群里女扮男装的特别多吗?只可惜这些姑娘不知道,龙阳君那是弯得不能再弯,本身就是弯得代名词!
龙阳君还不能骑马,他坐在马车上坦然地接受了群众的围观,期间还不忘换几个姿势好让大家欣赏到他360°无死角的美貌。刘曦不确定这天之后长安城里会不会又多了几万基佬,他站在观察角度最好的位置迎接龙阳君,心里暗暗高兴龙阳君的到来能为赵云分担一些媒婆大军的火力。要问他是否也对龙阳君产生过兴趣,刘曦只能说,任谁都不能在贞操危机中培养出恋爱的火花。
此前御医估计,龙阳君的伤至少需要调养两年,两年后是否能恢复武功还是个未知数,不过大体上应该不至于落下什么残疾。让刘曦感到高兴的是,他终于抽出了一张神医卡牌——“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可不是寻常人,光从卡面看,这是一张五星卡,足见他的本领非凡。药王一生醉心医术,是历史上论述“医德”的第一人。他淡泊名利,多次拒绝入朝为官,留下医学巨着《千金方》,创立妇科、儿科两科,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极大地发展了针灸术和养身理论。
刘曦见这位神医鹤发童颜,样子十分慈祥,当即请他为龙阳君疗伤。孙思邈也不推辞,诊过脉后又问清了受伤的经过,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让龙阳君恢复如初。孙思邈思考了半日,才为龙阳君开出第一副药方。他提议让龙阳君找个安全的地方静养,这样的话多则一年半,少则一年,他一定可以把龙阳君的内外伤都治好。
刘曦想在长安城郊赐龙阳君一座宅院,不料龙阳君却婉拒了这份恩赏,说自己在长安城里有适合养伤的地方可以去。刘曦好奇地问龙阳君打算去哪里。龙阳君笑了笑说:“皇上,我暂寄在你那里的剑也是时候该还给我了。”
刘曦一怔,大约猜到了龙阳君想去哪里,不由嘿嘿笑了起来。刚好孙思邈也想在长安城开医馆,刘曦便买了一座靠近长安府衙的院落送给孙思邈,当做是救治龙阳君的诊金,开业后也好就近治疗龙阳君。孙思邈觉得皇上这个送宅院的名目十分有趣,便收下了来到大焉朝后的第一份诊金。
孙思邈告辞离开后,刘曦告诉龙阳君未央宫廷尉一职会暂时交由赵云代替,龙阳君因为战功显赫特赐侯爵的爵位,至于官职要等他伤好了再行决定。
龙阳君对这倒是没什么异议。他现在连走动都难,更别说是当差了,的确需要一段时间好好养伤。没有见孙思邈之前,他虽说神色如常,其实心里也有过隐隐的担忧,担心自己不能恢复武功。现在这个担忧虽然没了,但他觉得也是时候稍稍放松一下,也不能总把自己心里那条弦绷得死紧。
龙阳君天性好强,本来一心想要赢得皇帝的信赖,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经历了这番生死之后,他却有些淡然了,觉得能维持现在这个样子也不错。
“皇上,我出宫之后你知道该去哪里找我。要是在子龙那边有什么疑问,不妨来找我聊聊。怎么说我也算是阅人无数,皇上若是感兴趣,教皇上两招也未尝不可。”龙阳君笑得高深莫测。
刘曦没想到龙阳君才刚回来就能看出他和赵云之间的小小猫腻,当即清了清嗓子道:“这种事朕早就无师自通了。”
“喔?是吗?皇上那么有自信,难道不怕到时候‘通’的是皇上自己吗?其实早些时候,子龙看皇上的目光里就带着几分怜爱,皇上那时看起来也十分可口呢!”
刘曦一惊,一句“尼玛”梗在喉头,龙阳君却翩然离去,走的时候还不忘加上一句——
“皇上可别等被人从头到脚吃了一遍再来找我哭诉啊!”
“龙阳君!”
刘曦气得想掀桌子,无奈他桌子上的东西为了防止鳌拜喵捣乱全都是固定的,连桌子本身也做了加重处理,实在是掀不起来,只得悻悻作罢。
不过龙阳君说子龙从前看朕的眼神就带着怜爱?是真的吗?
可怜刚刚还在生闷气的皇帝,此刻恨不得让米团出去采一朵花回来,好让他数一数花瓣……
*
王鸩完全没有想到,他早晨远远看了一眼的人,才过了几个时辰竟出现在了他家的后院里。
按理说迎接龙阳君回长安这件事情,因为有皇帝出席,组织工作是轮不到长安府尹身上的,不过王鸩却想去看一眼。他没往人多的地方凑,毕竟他压根没想过要趁此机会巴结皇帝。他只是站在衙役堆里最不起眼的地方,指挥衙役们维持秩序。
在衙役们一脸“感激小王大人亲临现场指挥工作”的表情中,王鸩远远地看到了那个人。瘦了,脸色也苍白了许多。那人没有佩剑,不知道是因为收起来了,还是因为那把剑已经不在了。王鸩想了想,觉得自己有些矫情,谁也没规定,他送的剑对方就一定要时刻带在身上。他因为了解那人的武功,看对方行动不便的样子,觉得格外心疼。
会伤成这样到底是吃了多少苦头?那人的骄傲想必也大受打击吧?
当然这跟王鸩都没有关系。皇上为了表彰龙阳君的功劳特别赐予他侯爵的爵位,如此年轻的侯爷,还是凭借自身功勋所得,整个大焉朝都找不出第二个来。那人将来想必会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交际的圈子里压根就不会有他一个小小的长安府尹。其实也不需要侯爷的光环,光是那张脸摆在那里,就不知有多少人想要去结交他,自荐枕席的人估计都可以排满长街了。
这样想着的王鸩处理完一天的公务回到家,却看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