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世之炮灰反派复仇记-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锋便道:“小孩子嘛,随便送点什么就好。字画怎么了,期望小娃娃成才,寓意很好嘛。”
“义父说的是,那我便写福字送去好了。”吴培笑着点点头,道。
“手里缺钱就说,当官了,和念书时不一样了。”吴锋又道。
“那我就先谢过义父了。”吴培道。
两人又静了,吴锋盯着水面上的鱼漂,抿了抿嘴。
吴培若是真图他什么就罢了,他知道了方向,也能拟个对策出来。最怕的是,吴培对他无欲无求,就是单纯地过来跟他叙所谓的天伦之乐。
吴培不肯过继到他名下,于钱财上也并不贪婪,一到了江源县,便自动把他的田地、铺子纳到了自己的保护伞下,也没有向他讨半点好处。
吴锋看得出来,吴培对他手里那点产业是没什么兴趣的。吴培这些年做的这些事,都是感激自己当年举手之劳供养他念书考试,让他不用在地里刨土。
吴锋真的很想跟吴培说,自己不需要他的回报。他当年不过是为了提防、打压吴良,才顺手养了这么几个儿子。吴良已经不具什么威胁了,太多事情改变了,那个一身戾气、满眼锐意的年轻人已经死了,活着的是一个为了一日三餐奔波的平庸的人。
可是就算他说了,吴培也不会如他的意。吴培既然认定了要报恩 ,那就是要坚持贯彻一辈子不动摇。
郑熵两年前成亲,一个月前生子,吴培瞧着没有半点波澜的样子,更让吴锋看着心惊,觉得此人城府太深了些。若是换了他,嗯,他……
吴锋是向来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也没把谁放在心上过。若是他真的喜欢了谁,而那人竟然敢辜负了他,和别人成亲生子了……
为此生气、动怒、肝肠寸断、要死要活、立志报复什么的,想想就觉得心累。还是现在这样,为自己而活比较舒心呢。
别人结几次婚,生几个娃,又关他P事。
“郑岩也要成亲了呢,这半年他和吴良似乎也没什么往来了。”吴培突然道。
吴锋瞥了他一眼,没吭声。
说来也奇怪,他从来没和任何人提起过自己这些年针对吴良的计划,吴起是自己聪明,领悟到了他的意图,这些年一直在给吴良小鞋穿。另外俩虽和吴良不亲近,但也还算是兄友弟恭。
吴培一开始是没什么表示,自吴良和郑岩亲近起来后,便总是明里暗里在自己跟前提起吴良。
难道,自己有时候表现得对吴良太过关心,吴培也感觉到了?
头几年他的确很关心吴良的动向,上辈子的牢狱之灾刻骨难忘,他想不在意吴良也难。这两年他对吴良已是不上心了,倒是吴培,还三不五时地提起这个人,让吴锋时不时有一种“啊,这人还在啊”的感觉。
“说起来,吴良也十九了,义父怎么还不给他挑选妻子呢?”吴培问道。
“他亲生爹娘跳得欢,我就不插一脚了。挑的不如意了,又成我的不是了。”吴锋冷笑道。
吴培便笑了笑,专心钓鱼,不说话了。
吴良二十五岁终于中了举人,他自己给自己挑了个妻子,是个秀才的女儿,比他小了八岁。他的爹娘嫌那家人穷,闹着要去退婚,吴良不得已,求到了吴兰头上。吴兰便请族长出面,把吴良的爹娘骂了一顿,让他们不要插手别房的家务事。
吴二妞此时已经出嫁,她还指望着哥哥能娶个富家小姐,帮衬她夫家一把。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她和吴良大吵了一架,兄妹反目成仇,再没来往过。
吴培则接任了郑大人,成了青城新任知府。郑大人一家离开的时候,吴培礼貌地去送了送,送到城门外十里的长亭处,便回来了。
他依旧不曾娶妻,府里的内务,都交予了吴家小姑管理。
吴锋名下一个庄子出了些事,他亲自去了一趟,回来时淋了雨,病倒在了床上。
连着几日高烧,吴锋已经有些糊涂了,却还惦记着吩咐荣安,别让那些儿子们上门打扰 ,省得趁机害了他,让他步了吴九太爷的后尘。
吴兰吴起等人,荣安拦得住,但是吴培这个知府打扰,荣安只意思意思挡了下,就诚惶诚恐地缩到了一边去。
吴锋这晚终于把汗发了出去,睁开眼好半天,才瞧清了床边坐在脚踏上盯着他的人是吴培。
吴培一脸憔悴,胡子拉碴,吴锋自打认识他起,就没见过这么邋遢的吴培。
“你怎么了?”吴锋奇道。
吴培听了,无奈笑道:“义父倒问起我来了,我倒要问您,您怎么样了,还难受吗?大夫说汗已经发出来,再用几帖药就好了。”
吴锋活动了下身子,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继续躺着:“好多了,就是饿得慌。”
“我让厨房做点粥吧,您现在肠胃虚弱,吃不了别的。”
吴培出去说了一声,在旁边房间里洗漱了翻,换了身衣服,才过来陪吴锋用晚饭。
吴锋吃了两口粥,见吴培老瞧着自己,浑身不自在道:“看我做什么?”
吴培放下勺子,沉默了会,眼圈竟慢慢红了起来:“他们都说,我命硬,克父克母克兄克妹,连唯一的姑父都让我给克死了。义父不嫌弃我,愿意收我为养子,我,我怕辜负了义父的恩德,把义父也给克死了。”
吴锋听了,哭笑不得:“我命更硬,你还有个姑姑呢,你瞧我,有什么?就几个便宜儿子,几个老仆人了。”
“我请了一个擅做药膳的厨子来,人已经进府了,这粥就是他做的。”吴培闷声道,这次他是先斩后奏了。
吴锋只好道:“粥做的不错,收了收了。你去擦把脸,一把年纪还哭成这样,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吴培果真出去洗了把脸,再回来时,脸色已经恢复如常。
“让义父笑话了。”吴培有些腼腆道,见吴锋已经吃完了粥,便喊荣安进来,把餐具撤下去了 。
“哎,也难得笑话你一次。”吴锋唏嘘道,“我也快四十了,是该多注意下身子了。”
“义父还年轻呢,就是总喜欢做老人姿态。”吴培不客气道。
吴锋被冷不丁刺了下,有些不高兴了,便揣着手不说话了。
吴培便也不说话了,走到旁边把灯芯剪了剪,室内登时亮堂了许多。
明亮的烛光照在吴锋下瞥的嘴角上,吴培静静地看着他,只觉得心里一股暖意涌到咽喉处。
年少时在书院中,他偶然见着诗经里的一首诗,不知为何,念了一次,便似刻在了心里,时不时便要翻出来品味一番,仿佛着了魔般。
琴瑟在御,岁月静好。
恰如今晚室内这烛光,这宁静,吴培只希望时间就凝结在这一刻。仿佛人世间奔波这数十载,便只为这一刻。
☆、第九世(1)
蔡瑶嫁入霍家,已有十一年了。
她从小身子就弱,嫁人后求医问药,挣了命才生了个女儿,之后肚子就再没了动静。女儿满月没几日,蔡瑶便给丈夫纳了两个妾,又给屋里那三个通房说了人家,全都放了出去。
蔡瑶想着,外面买来的妾,出身虽是良家,但是娘家离得远,在府里也没根基,只能依附着这个主母过日子。屋里那三个虽然是丫鬟出身,但要么是老太太赏的,要么是太太赏的,要么就有着跟丈夫从小长大的情谊,爹娘亲人都是府里的老人,自己还真不好拿捏她们,还不如破费些银子嫁出去。
自然,蔡瑶对蔡家其他人的说话,是霍家大爷霍江的儿子,怎么也不能是奴婢生的。两个妾不仅是良家子,父兄还都是读书人,若不是家里为了供男丁读书穷得揭不开锅,也舍不得把女儿送到蔡家做妾。
霍江是一向不怎么过问内宅的事情的,三个通房年纪也大了,唯有一个从小伺候的藕荷还算有些情谊,但霍江也不会为了这点情谊,拂了妻子的面子。
新进门的王氏和刘氏都是清秀温柔、知书达理的,霍江自然想不到蔡瑶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只当妻子是真的在为自己、为蔡家的子嗣考虑,心里敬重、怜惜她都来不及,又怎么会为了一个通房和妻子起冲突呢。
事情也正如蔡瑶所想,两个妾从小读着女戒、女则长大,心里装的都是尊卑规矩,她们七岁后连父兄的面都没有见过,一举一行都不敢有半点违背。这样的两个人,可比之前那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奴婢出身的通房好处置多了。
霍江已经开始跟着老太爷处理霍家的产业,这几年时不时就拿些银子给蔡瑶收着。蔡瑶一直没动过,她陪嫁来的四个铺子、千亩水田一年的收益便有五千两,自然用不着霍江给的那些散碎银子。霍江此举,主要是代表着信任、尊重她这个妻子。
两个妾一入门,蔡瑶便每月单独另给她们发二两银子的月例,每季多发两套衣服,小厨房也日日做了补品送过去,时不时照拂这两人的娘家,嘴里只盼着她们能早日给霍江生个儿子出来。
两个妾自然更加感激、谦卑起来,深深觉得蔡瑶是可以被写入女则中的正妻典范。
一年后,王氏生了一个儿子,刘氏生了一个女儿,都被蔡瑶养在了自己名下。
又五年后,蔡瑶的身子开始不好了,她的母亲云氏来瞧她,在霍家住了两个月,一直到蔡瑶病逝,守完了女儿的头七才走。
云氏走前,终于说动了霍家,将蔡家还未出嫁的庶女蔡九娘定给了霍江做继室。
若不是要给霍江做继室,蔡家不会给蔡九娘准备两千两的嫁妆,比其他庶女足足多了一倍。云氏也不会把蔡九娘的同母弟弟蔡和记在名下,让蔡和成了蔡家的继承人。蔡九娘的姨娘也免不了年老色衰、被遗忘在蔡家后院的命运。
蔡瑶的嫁妆,是由蔡老太太和蔡九娘共同管理,日后是要平均分给她名下的一子两女的。这一举动,自然赢得蔡家满口称赞,让王氏、刘氏更加死心塌地对蔡大小姐好。
蔡九娘嫁进来后,一直活在蔡瑶的阴影下,蔡家人心里想着,嘴里念着的,总是那个曾经的大少奶奶。霍江的那三个儿女,也只认蔡瑶当亲娘,对着蔡九娘,抱着一丝天然的敌意。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蔡九娘有孕。蔡九娘给霍江生了次子,之后,又接连生下了五个子女。
蔡九娘生的孩子,一个顶一个的聪慧、懂事,尤其是次子霍灵,七岁时就得了平阳城一位大儒的赏识,收为弟子,亲自教导他读书识字。
在蔡九娘孩子们的比对下,曾经给霍江带来许多欢乐、被他寄予厚望的长子霍珉便显得逊色许多。一个父亲的精力和宠爱是有限的,蔡九娘是小娇妻,生的孩子也都聪明伶俐,经常出现在他膝下承欢。霍珉和他的两个姐姐,同后母和弟弟妹妹们并不亲近,霍江在蔡九娘那总见不着他们,慢慢地也就淡忘了他们。
而自从蔡九娘进门,霍江就几乎不去王氏、刘氏的屋里了。霍珉曾经同长姐霍南抱怨过蔡九娘这样做是否算是妒忌的一种,这话被蔡九娘的小女儿霍珮听到,学去说给了霍江听。霍江当时没说什么,转过头就把王氏送去了庄子里。刘氏因为一向乖巧,对蔡九娘一直很恭顺,得以留在霍家。
霍南的乳娘也险些被撤换,霍江总觉得是不是这些蔡瑶留下来的老人在,所以前头几个孩子都不肯亲近蔡九娘。可霍珉、霍南、霍郁都是蔡瑶名下的子女,从小一起玩耍,年龄也接近,他们是一个天然的小团体。蔡九娘的五个子女,因为同母的关系,自然而然地也成为了一个团体,他们本来就是竞争的关系,怎么可能真的亲密无间地玩到一起?
霍江自己还同弟弟们明争暗斗了好多年呢,如今他的孩子们,因为两个妻子的关系,将这争斗提前了而已。
再后来,霍家得罪了一位显贵,急需大量钱财打点关系。霍家各房互相推诿,公中的账也亏空数年,蔡九娘便同老太太提议,将自己和蔡瑶的嫁妆拿出来。老太太觉得蔡九娘深明大义,还安慰霍珉等人,说霍家好了,他们才能好,这嫁妆霍家日后会还他们的。
蔡九娘的嫁妆才两千两,不过杯水车薪。蔡瑶的嫁妆却足有两万两,解了霍家这次危难,成全的却是蔡九娘的贤名。
作为补偿,霍家送霍珉进京读书,结果霍珉在路上不幸遭到流寇抢劫,死在了河北。
又过了一年,霍南到了嫁人的年纪。霍家还未恢复元气,只给了她一千两的嫁妆。蔡九娘贴了霍南五百两,霍南心里冷笑,面上还要恭恭敬敬地道谢,她的婚事,可还捏在蔡九娘手里呢。
霍灵作为霍家年轻一代的希望,被寄予厚望,霍家拿出了五千两为他打点,将他送去东宫做了太子伴读。
霍南出嫁前,哭着对霍郁道,要好好孝顺母亲,给自己挣个好前程。
三年后皇帝薨了,太子继位,霍灵成了大周朝最年轻的状元郎。
新帝素来简朴,霍灵自然也是两袖清风、洁身自好的。霍灵的俸禄根本不够他花销,京里的人情往来、各色交集,还要霍家拿钱去贴补。霍郁因为有个年轻有为、深得帝宠的哥哥,被嫁到了一个诗书世家做长孙媳妇。而霍灵的三个同母妹妹,则都嫁给了显贵人家为妻,最漂亮的霍枫,还被年轻的皇帝瞧中,嫁到中宫当了皇后。
霍家越发炙手可热起来,他们也终于想起了曾经的承诺。银钱、铺子、田地,他们不好给,霍灵提拔了两个姐姐的夫婿。霍南的丈夫李崇也是个商家子弟,霍灵便给了他一个皇商的缺,管着宫里的绸缎供奉。霍郁的丈夫费安被调去了翰林院,做了个最清贵不过的文官。
霍枫生下太子后,请了娘家的女眷们进宫说话。
看着上面坐着的春风得意的霍枫,蔡九娘和她的女儿、儿媳妇们,霍南和霍郁交换了个眼神,咬碎了银牙忍着不露出半点不快。
怨恨什么呢?她们和蔡九娘并不亲近,难道要能奢求蔡九娘将她们当做亲生女儿对待吗?只是看着其他妹妹们嫁人后的日子,她们两个就忍不住想,若是蔡瑶还在,自己又会是怎样一个光景。
李崇生性风流,喜好吹牛,当了皇商后,更是几乎要上天,得罪了人,还要霍南出面,舔着脸到处去道歉求人。费安一家子都是读书读朽的,好好的家业被败得差不多还要拼命撑着架子。费安的俸禄根本不够他花,霍郁的嫁妆都填得差不多。霍家只会说,要跟着皇帝、皇后一样节俭,不可奢靡浪费,怎么可能再给出嫁女补贴银子呢。
霍江、蔡九娘为了儿女心甘情愿过节俭日子,霍家其他人虽然分了家,但依然可以借着霍灵、霍枫的名头捞钱,更不要说霍灵、霍如的妻子都是带着大笔嫁妆进的霍家,霍媛、霍珮也都是嫁到显贵人家做妻,他们长房自然是不会缺钱的。
最后还是霍南时不时送银子给霍郁,还不敢让李家人知道。
从宫里出来后,因着要到蔡瑶的忌日了,霍南、霍郁就回家住了几天。有一日午后,霍南在院子里一个人乘凉,偶然听到了霍媛、霍珮的交谈。
“大姐夫又惹事了,大姐也不管管她。我听到田家太太说的时候,羞得都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
“大姐哪里管得住他,成亲这么多年也没生个孩子,若不是因为二哥和三姐,李家早就容不下她了。”
“哼,她现在还能当她的富家太太,还不是因为二哥、三姐的原因,娘也一直对她好,可是人家不领情啊。你看她,每次对着咱们,都沉着一张脸。她不就是觉得,霍家偏心咱们,把她许给了一个商人么。可那时候霍家正是艰难的时候,她才貌也不出色,身体也不好,嫁妆只有一千五百两,还是娘到处求人,才让她加入了李家。霍家也是商家,蔡家也是商家,也就是二哥争气,当了状元,别人才不再小瞧咱们是商贾之家。”
霍南听了,浑身发抖,如坠冰窖。
她为什么会嫁入李家?若是娘给的嫁妆还在,她又怎么会嫁入李家?一万两的嫁妆,足以让那些缺钱的世家名门心动了,她完全有机会如同霍珮一样,嫁到世家做少奶奶的。毕竟这世上不少缺钱的世家为了填亏空会娶那些带着大笔嫁妆的商人之女为次子、庶子的媳妇的。
本属于她的嫁妆,又是怎么没的?
是霍灵的先生得罪了人,那人迁怒了霍家,霍家才卖了蔡瑶的嫁妆去赔罪的!
蔡瑶的嫁妆,她的婚姻,成全的是蔡九娘的名声,成全的是霍灵的鱼跃龙门,成全的是霍珮等人的锦绣前程。霍家谁也不会再记得蔡瑶,霍江心里,只有给他生出了争气儿女的蔡九娘,为他卖掉所有嫁妆的蔡九娘,和他恩爱多年的蔡九娘。
李崇再不好,也是霍家给她选的!选错了人,反而怨她没有管好丈夫么!
霍南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霍家,她茫然在街上走着,然后在路人的惊叫声中,被一辆冲过来的马车撞倒在了地上。
☆、第九世(2)
云氏坐在屋里,捧着刚刚逝去的女儿的衣物垂泪。
霍南怯生生走了进来,叫了一声:“外祖母?”
“南儿过来,吃过饭了吗?”云氏忙擦了泪,对霍南露出一丝笑意道。
“吃过了,外祖母吃过了吗?”
“外祖母也吃过了呢。南儿,外祖母明天就要走了,你要乖乖听太祖母、祖母的话,知道吗?”
霍南靠在云氏身边,半响才道:“我是不是要有一个新的娘了?”
“放心,她不敢待你不好的。那是你的亲小姨,你别怕。”云氏安慰道。
霍南心里苦笑不已,外祖母和她的娘一样,都是一样的天真。
蔡九娘嫁过来每半年,就收伏了云氏陪嫁过来监视她的婆子,哄得那婆子只认蔡九娘这一个主子。云氏死后没多久,霍枫当了皇后,蔡老爷把蔡九娘的姨娘扶了正。
其实细想想,蔡九娘做的一切并没有什么错,谁不会为了自己的血亲做打算,换了霍南在她的位置上,做的不会比她更温和。
只是,霍南并不在她的位置上,正相反,她和蔡九娘,是敌非友。
霍灵日后能那样出息,和霍家举全家之力扶持他脱不了关系。而这必然要牺牲掉长子霍珉,霍珉的死亡,到底是意外还是人为,霍南都不敢深想。
霍灵若不出生,他们家就不会和那位大儒扯上关系,自然也不会遭受那次劫难。霍家会继续当一个商家,自己的嫁妆也能保住。
“她若是有了自己的孩子,还会待我好吗?”霍南轻声道。
云氏皱了皱眉:“谁跟你说了什么吗?”
“我自己也会瞧啊。大姑出嫁时,霍家陪嫁了五百亩田,等到二姑,就只有两百亩了,不就是因为二姑不是太太肚里出来的吗。”霍南叹了一声,搂着云氏的胳膊道,“人心不足,有了一点,便会惦记更多。”
云氏沉默了,蔡九娘一向乖巧,她的弟弟姨娘也捏在自己手里,云氏一直觉得这几人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但是,若蔡九娘成了霍家少奶奶,蔡和成了蔡家的嫡子……
“你放心,外祖母心里有数。”云氏眯了眯眼,下定了一个决心。
回了蔡家,云氏开了床头盒子的锁,从里面拿出了两张药方。这还是她出嫁前,母亲暗地里给她的。
两张都是避子的药方,一张霸道些,几副就能断了女人生育的可能,另一张温和些,连着吃一年,可让女子至少三年内不会有孕,但之后效果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减弱许多。
云氏深吸口气,将第二张药方细细看了半天,才把两张纸都放了进去,重新锁好。
蔡九娘今年才十四,霍江还要给蔡瑶守一年孝,成亲的日子,定在了一年后。
蔡和被送到外院读书了,就在蔡老爷书房的边上。云氏自己习惯每天下午喝一碗羹汤调养身子的,蔡九娘被接到她屋里后,每天便也跟着她喝一碗。
蔡九娘再谨慎,也不会想到云氏会在她们两人共同的饮食上做手脚,而有云氏在一旁盯着,蔡九娘也只能把那汤喝得一干二净。
看着蔡九娘花瓣一样娇嫩的容颜,再想想女儿死前蜡黄枯瘦的样子,云氏便觉得心如刀绞。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老天爷还要带走她?为什么死的不是自己?为什么,死的不是蔡九娘?
对着这样一个年轻的小娇妻,霍江怕没几日,就要忘了自己的女儿吧。
云氏心里恨着,对给蔡九娘下药一事,再无什么心理障碍,反而加大了剂量。
蔡九娘喝了四个月药,葵水来的日子开始变得不准,每次来时都疼得躺在床上起不来。云氏请了大夫来瞧,大夫只开了温补的方子让静养。因为蔡瑶当年也是如此,蔡老爷听了也不当回事,蔡九娘虽然心里起疑,却也没想到云氏身上去,只因云氏一直也不把庶女当回事,不厚待却也不苛刻。蔡九娘只当时其他几个姨娘、庶妹们在做妖,在吃穿上更加防备了。
一年后,蔡九娘嫁入了霍家。
霍南带着霍珉、霍郁上前去给蔡九娘敬茶,蔡九娘满脸笑容地接了,给他们三人一人一个红包。
蔡瑶死后,他们三人就一直住在老太太院子里,一直到蔡九娘把自己和蔡瑶的嫁妆贡献出来,老太太才把三人送回蔡九娘身边养着。只是那时候,他们三人已经和蔡九娘不亲近了。
一开始,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