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放开那个女巫-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夸张的是,他还看到不少荷枪实弹的武警,在项目部外立起了警戒线和哨卡,出入者都需要审核身份,车辆则一概不准靠近项目部大楼。
  验证完他和嘉西亚的证件后,武警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接着为两人打开了门禁。
  “天哪……”嘉西亚低声道,“你到底让协会干了些什么?”
  “老实说,我现在知道的不比你多。”罗兰无辜地摇摇头,“我还什么要求都没提呢。”
  两人走到大楼门前,嘉西亚脚步微微一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站在门外迎接他们的,正是她的父亲,三叶董事会成员之一的嘉德。
  “我等候你多时了。”对方先是朝女儿点点头,随后主动伸出手来,“罗兰先生,虽然第一次认识时我就知道你非同一般,但没料想到还是超乎了我的预期。从今天开始,这座工厂就是你的了。”
  嘉德明明说着恭贺之辞,语气里却并没有多少道喜之意——他的神情却颇为复杂,犹如矛盾的集合体。如果说初次见面时这名中年男子有着明显的轻蔑之情,到了第二次则因为镇守的关系换成了伪装出来的融洽,那么这一次的情绪流露恐怕才是他最真实的感受。
  “新能源汽车城原本是三叶集团重点开拓的项目吧?这样拱手送人真的好吗?”嘉西亚讥讽道,“之前不顾民意一心想要拆除筒子楼,我还以为三叶集团会表现得更硬气一点呢。”
  意外的是,嘉德并没有表现出愠色,而是苦笑了下,“武道家协会开出了家族无法拒绝的条件,我虽是董事会成员,却也无法阻止这一决定。另外,三叶集团也正式中止了筒子楼小区拆迁与改建的计划,之后便会在招待会上公布出来——你今后无须再为那些居民摇旗呐喊了,女儿。”
  嘉西亚猛地怔住。
  “拆迁……结束了?”
  “嗯,都结束了。”嘉德缓缓道,“我知道这事即便过去,你也不会轻易原谅我,不过我们至少不再是‘敌人’。以后如果想见你弟弟的话,随时可以来家里,当然……”他望向罗兰,“带上他也行。”
  将一脸错愕的两人送入大厅后,嘉德摆摆手,离开了项目部大楼。
  还没等两人回过神来,负责接应的秘书已经把他们带进了主会议室。
  近百平米的房间内围坐着四五十人,几乎每个人都穿着正装,全然不像一场开在工地里的会议。长桌首端一共摆放着四张椅子,除开镇守磐石外,还坐着另外两人——一个大约四五十岁,长着一张干练的脸;另一位虽头发斑白,眼神却充满活力。
  而剩下的那张椅子显然是留给他的。
  嘉西亚此刻像是从之前的迷惘中清醒过来,在背后轻轻推了他一把。
  罗兰点点头,稳步上前,坐在了磐石身侧。
  有过当国王的经历后,他自然不会对这种场合有怯场之意,心中反倒越发好奇起来——从此番做派来看,协会显然是打算给他个惊喜。
  不过在镇守秘书宣布会议开始并挨个将与会人物介绍完毕后,罗兰很快就只剩下咋舌的份。尽管知道武道家协会历史悠久,对政府层面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但这份“惊喜”仍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从冶金到材料、从机械设计到自动控制,在座众人几乎都是某一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其中既有来自国家科学院的学术大师,也有来自私人企业的技术领军者,更关键的是,这四五十人仅仅是代表,而他们每个人身后还有一支庞大的团队,完全可以包办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部过程。
  而坐在他右边的两人,则分别是技术总负责人吴院长和行政主管刘主任。前者统筹各项研究的进展,后者负责人事与资源的调配,整个体系的专业性可见一斑,绝非灰堡设计局原先那套小班子可以比拟。
  正因为如此,协会才会将这片地全部拿下——没有足够的地盘,根本没法同时展开这么多项研究工作。
  另外他们两人也都是政府代表,为会场内为数不多的知情者。
  整个项目被命名为“女娲工程”,将补天的传说用在对抗侵蚀上倒十分贴切,不过由于只有少数政府官员才知晓“另一个世界”的信息,因此在纸质文件上将该工程解释成了一场“复苏演练”,即假设人类文明最终毁于侵蚀,逃过一劫的幸存者利用战后资源在废墟上重建文明的推演。
  其中有一个关键背景便是,部分觉醒者在侵蚀的作用下发生了罕见的异变,进化出了与现有自然之力大相径庭的特殊能力,因此任何研究项目都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至于特殊能力具体是什么模样,则由协会的首席猎杀者罗兰全权定夺。
  看到这里,罗兰差点没把刚喝下的茶喷出去。
  换句话说,该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听他宣布能力以及探讨其用途,哪怕他信口胡编,众人亦必须认真考虑该能力会对重建文明带来何种影响。
  也多亏是武道家协会来做这种事情,如果由他自己宣布这种近乎儿戏的条件,只怕在场的专家立马就要走掉一半。
  “不知罗兰先生对这个方案是否满意?”磐石望向他笑道,“之前你向我提出那个要求时曾说到它对于这个世界无比重要,我还以为只是夸大其词的说法,如今才明白你话里真正的含义。考虑到两个世界的魔力表现形式并不相同,如此一来,无论你的要求有多么奇怪,他们也不好提出异议了。”
  罗兰挑了挑眉,“你相信……我所说的一切?”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他收回视线,“但只要我们能携手战胜侵蚀,以后总会有机会去验证它,不是么?而这座全新的设计局,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分叉点
  这场战斗来得快,结束得也快。
  当它把进化出来的尾钩刺入另一只分巢之眼的中枢时,胜负便已成定局。快速扩散的神经毒素将摧毁对方本就不多的那点意志,失去控制的“刃”和“足”也会四散而逃。
  望着分巢之眼轰然垮下的身躯,它满意地收回了尾钩。
  曾经它也和这些可怜虫一样,重复着漫无目的的收集,并等待主巢之母决定它们的命运。现在后者仍未有太多变化,而却它已成为了巢眼的猎杀者。
  相较最初的模样,它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利用一些深海鱼类的信息素,它将眼睛与脏器分离开来,附着在表皮上,同时在肋骨周围进化出了充斥魔力的甲壳。这使得躯体的防御能力大为提升,就算再次碰上那个可恶的两脚虫子,也不会被对方轻易侵入体内了。
  另外,远距离作战显然比近身搏斗更加安全,它如今可以在体内合成出剧烈的爆炸素,用来发射胆石与骨矛。虽然有借鉴另一类低等虫子的结构,但总体上要有效得多,至少进攻时不依赖魔力,也不会被神石干扰。为了容纳下这些器官,它的整个体形扩大了三倍不止,一般的“刃”拿它根本毫无办法。
  最后则是带毒的尾钩,既能给予大型目标致命的一击,又能保存下完整的躯体,以便夺取信息素,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利器。
  毫无疑问,它和那些分巢之眼已不能算作同一类生物。
  为了区分曾经的自我,它甚至学那些虫子的做法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噬”。
  吞噬一切,进化自身。
  而分散在大海各处采集信息素的分巢之眼,无疑是价值最高的猎物。
  接下来就是享用的时刻。
  “噬”张开甲壳,无数触须一涌而出,将对方一点点拉入体内。
  就在这时,它忽然感到了一阵极为异样的波动——
  波动产生的幅度是如此之大,就好像天地一同咆哮起来!
  它望向天空,除开密布的阴云和高悬的红月外,穹顶似乎毫无变化,但在它眼中,那灰蒙蒙的天际却如同掀起了涟漪,并不断向远方扩散出去。
  强烈的不安包围了它。
  无论是海底岩火的剧烈喷发,还是大地自发的震颤,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波动,但从来没有一种跟现在所感受到的一样。它太过纯粹,充满韵律,因此才显得可怖。
  涟漪很快消散于天际,但还未等“噬”从惊疑不定中回过神来,一股熟悉的味道通过触须涌入了它的体内。
  这是——主巢之母发布的进化指令!
  大量指令被分巢之眼的中枢所接收,又因为吞噬而搭建起了新的桥梁。与主巢失去联系这么久后,它没料到竟以此种方式重新听到了族群的呼唤。
  不仅如此,它的身体第一时间分辨出了这些信息素的内容,并下意识地想要遵照执行!
  不!
  它不再是普通的巢眼!
  它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吐出分巢之眼的躯体,“噬”左右翻滚,以对抗本能中残留的反应,守护在一旁的“刃”和“足”吓得一动不动,好几只直接被它横扫的尾钩拍成了肉饼,周围的海水也在搅动中激起了大浪。几乎是竭尽全力,“噬”才控制住心底的冲动,将变化的诱因强行压制下来。
  缓过气来后,它犹豫再三,最后还是让“足”将沉底的巢眼捞了回来。毕竟若能知晓族群的进化方向,往后狩猎其他巢眼时无疑会更加方便。
  它小心翼翼地将触须重新刺入对方中枢,感受着主巢的意志,并把饱含信息素的指令一个个记忆下来。
  最终的结果却让它震惊不已!
  这指令未免也……太多了点!
  要知道进化从来都是一件十分慎重的事情,任何重构都不可能在单项上完美无缺,就像灵活总是和坚固相对、高爆发则意味着低持续,想要实现完美,就离不开整体上的权衡。正是因为这点,主巢每次发布进化指令都是在反复分析与筛选后才做出决定,基本一次不会超过两条,且巢眼的优先级远高于次级附庸。
  然而这一回它却读取到了许多同时作用于巢眼与附庸的进化。
  例如“忍耐苦楚”“速凝血液”“快速繁殖”“尖锐甲壳”等等……甚至有部分信息素还是来自未经筛离的原生片段,这跟主巢之母此前的做法简直截然相反!不止如此,一些指令连提供突变信息素的原生兽都涵盖在内,完全是不计后果的做法!
  的确,这些进化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强族群的实力,但同样也是在断送族群的前途。它依稀还记得,那铭刻于血脉中的趋向——它们进化的最终目得并不是为了延续,而是飞向更高的天穹。
  可进化一旦完成,劣等信息素带来的缺陷将很难弥补,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巨大了一些。
  它无法理解,主巢之母做出此决定的依据。
  幸运的是,它的命运已和族群完全分隔开来,无论这变化意味着什么,都已与它无关。
  分解完巢眼后,“噬”朝着深海潜去,很快消失在波涛中。
  ……
  来不及了么……
  守望者站在平静的海边,遥望着北方。
  浅浅的波浪冲上海岛岸滩,发出单调而和缓的沙沙声。但她清楚,这恐怕是这片海域最后的宁静了。
  远处的天边被染上了一层浓郁的暗红色,时不时能看到魔力形成的弧光闪烁其中,宛若一片巨大的风暴云正在缓缓形成。要不了多久,这片血腥的红云就会抵达曙光境上空,成为命运之战的一部分。
  而在另一个更遥远的方向上,海面掀起了黑色的“浪潮”,它延绵数百公里,仿佛一座移动的岛礁。
  在神意的指引下,它们终将汇聚在一起。
  这样的景象她已目睹过无数次。
  但这一回,恐怕就是最后一次了。
  当然,那并不代表终结,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无非是一切重新开始。但那样的开始,不过是另一轮千万年的重复,而在此守望的人也不会再是她。
  不知道那个小姑娘顺利找到回去的路没有,她转身望向南边,如果以后能有再见的机会就好了。
  再快一点,她在心底默念道。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提升的基点
  “女蜗工程”的会议一开就是好几天,与会者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平让罗兰叹为观止,而更让他惊讶的是众人充沛的精力。
  整个会议期间争执与辩论接连不断,时间往往从早上九点一直开到晚上七点,遇到难以定夺的问题时,吵到十二点都不稀奇。虽然大部分人都穿着正装,但在技术领域上可谓寸步不让,白热化程度一点都不比赤膊上阵要低。不光是三四十岁的行业骨干,就连那些头发花白的老前辈也是如此。
  一般人到了这个岁数,口齿不清、思路迟钝乃是常态,但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模样以外几乎看不出老态,声音清晰洪亮不说,眼睛更是炯炯有神,辩论问题时经常还能压过后来者一头。这令罗兰不禁相信,大脑这种器官确实是越用越发达的。
  在梦境世界中,他还能依靠觉醒之力维持高度集中的精神,但醒来后就会明显感到倦怠乏力。为了应对会议中的内容,他不得不增加了睡眠次数,用现实中的时间来补充精力。
  当然,项目部里的气氛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的。至少在最初,大家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致来,争执的焦点则更多集中在罗兰的“设定”上。
  例如人类文明毁灭后由堕魔者退化而形成的另一类“竞争者”,以及明显和整体技术层次不相符的黑火、元素提纯等自然之力变种……虽然看在武道家协会和政府双方牵头的分上,没人公然去质疑这是否可能,但抵触与应付的情绪却时有出现,不是保持缄默,就是打着“为了方便工作”的幌子,反复质询细节,而这过程中所用的语气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如果不是罗兰向灵等人打了好几轮眼色,恐怕塔其拉女巫当场就要动起手来。
  直至第一天入夜总结时,双方的矛盾达到了顶点。
  一名机械控制相关专业的总师站出来直言道,就算讨论得再多,记不住也没用。光一天定下来的事情,就足够武道家消化好几周的了,下次不如早点散会。罗兰清楚地记得,一直沉默不语的书卷忽然一掌拍在了桌子上。
  接下来会议室便完全成了她个人主宰的舞台。
  不光是会上讨论的内容,就连谁开了几次口,从头到尾质疑了几句,又对该项目做出了多少贡献,全部一一列举出来。这种匪夷所思的超强记忆能力顿时震慑了在场的所有人,提出异议的总师更是哑口无言。有那么一瞬间,仿佛在座的众人都成了学生,而书卷才是唯一的老师。
  大概是她印证了协会关于“自然之力确实存在着无限可能,而不仅仅是强化四肢肌肉”的推断,又或许是工程精英们对高智力人士的天然亲近,加上书卷本身极为出众的气质与容貌,之后的情况陡然被扭转过来。
  次日开始,争执依然时有发生,但讨论重点已从设定部分转移到女蜗工程本身上。
  不只如此,在不缺钱又不缺人的情况下,会议上每出现一个“争论点”,都能立刻传达给研发队伍,在第一时间展开实物测试,以验证其可行性。
  这对于罗兰而言,无疑是在梦境中收获最大的几天。
  按照技术总负责人吴院长的建议,当前他的改进重点应放在“工具”上。
  对方的原话是:“明明拥有精度极高的加工手段,品质可靠的金属原料,却仍使用着如此简陋的机床,实在是一种浪费。哪怕缺乏电子控制技术,也可以用机械方式来实现半自动的精确调控。你如果早点提出来,也不至于忍受这些残次品到现在了。”
  对此罗兰哭笑不得,对方口中的“残次品”已是他用尽毕生所学设计出来的巅峰,不过对于院长的评价,他也完全认同。
  在电子技术普及前,纯机械设备曾一度发展到堪称“艺术品”的层次,例如机械式计算机,以及由此发展而来、但最终停留在纸面上的差分机。任何一个人看到那层层交叠的齿轮和互相联动的螺杆,都会感受到一股纯粹的美。但电子技术的进步如同一场洪流,转瞬间便将这些庞大而复杂的机械扫进了历史横沟之中,他就算翻遍教材,也不可能找到相关设备的设计知识了。
  现在有一支专门的团队为他改进生产工具,还原这些本已销声匿迹的机械装置,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一旦“工具”的水平提升上来,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上升,还能减少人员的需求,这意味着无冬城能用同样数量的工人来完成更多的活,对于总人口有限的王国来说意义非常。
  除开生产机床,行政工具新设计局也提供了不少,例如比较简易的机械计算器、打字机和自动印刷机等等……它们基本不需要用到电子元件,只需要少数几台,就能大幅提高行政办公的速度。
  而这部分内容,构成了女蜗工程的基础。
  建立在此之上的内容,则猛然扩大了许多。
  会场里的大多数人都认同,强化自身是保护人类不至断绝的首要任务,必须拥有抵御退化堕魔者的力量,才有谈下一步发展的资本,因此第二阶段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了武器上。
  考虑到罗兰给出的条件,与会者并没有直接抛出一个一步到位的方案,而是将其分成了三步——分别是季度计划、一年计划和五年计划。
  梦境世界的战争史固然给出了某些问题的最佳答案,但由于设定中的“幸存者”数量难以撑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全盘复刻历史显然不太现实,因此专家们更倾向针对敌方的情况,重点发展几个收益最大的项目,这也是前两个计划的初衷——即在三个月到一年内,为人类的战斗能力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最先被提到、也是最容易提升的项目,便是各种高性能炸药及发射药。
  这亦是无冬城目前最大的短板。
  如果说硝化火药还能从化学书籍中窥见制取工艺,那么TNT与黑索金等单质炸药能查到的资料就稀少了许多,更别提现代复合火药的成分和配比了。现在官方代表开了这个头,此处缺口终于能被填补上了。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齐头并进
  其次是更为先进的子弹加工生产线。
  罗兰所设计的生产线虽然也能算作流水工艺,但在军工专家眼里简直不值一提,直言不讳地称其为作坊水平。用对方的原话来说便是,这种结构和工序都相对简单的产品,完全可以用机器来取代95%以上的人力工作,并且依靠机械控制设备,基本能做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生产。
  按照军工口的方案,新的生产线前期投入不菲,但能节省下大量人力,同时将子弹的生产效率提高十倍以上。如果从事该项生产的人员数量不变,对于产能的提升将更为巨大。
  等女娲工程的“基石项目”到位后,新生产线所需要的设备已不存在理论上的技术难关。搭配上发射药的增强,枪械的准度和杀伤性都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望着这部分报告,罗兰只能叹服对方眼光之精准。
  弹药数量始终是困扰第一军的头等问题。
  从事相关生产的工人自打远征沃土平原后一直在增加,但弹药紧缺的问题并没有缓解的趋势,像空骑士这种消耗大户,光是训练都能打掉数量惊人的子弹,偏偏过程还不能省略,他已经不止一次听铁斧提到前线的埋怨了。
  如果弹药产能可以提升上去,魔鬼依靠数量优势来冲破第一军防线的可能性将进一步下降,或者说,将彻底失去正面相持的能力。
  至于相关轻武器方面,专家组没有再提出更多意见——不是不存在改进之处,而是认为提升的性价比不高,通用机枪和栓动/半自动步枪的组合暂时已够应付“退化堕魔者”的进攻威胁,至于战场上的攻势任务,还是应由火炮等重武器来承担。
  换句话说,只要先把敌人炸平,步兵就能轻而易举占据地盘。
  与其把资源用在改进枪支上,不如制造更多的大炮,一切行动皆由火炮开道——无论是进攻、撤退、增援、阻击,先打上几个基数的炮弹,将地面犁过一遍再说。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见效快、着重眼前的季度计划而言。
  到了五年计划里,单兵轻武器无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大项。
  对于罗兰来说,他最感兴趣的则是“一年计划”。
  它的收益略低于火药和子弹,需要投入的资源也相对较多,却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
  计划内容涵盖了无冬城现有的重装武器,其中包括两大改进项目和两个全新项目,其中陆军和空骑士各占其一半。
  首先是灰堡设计局的老课题——履带拖拉机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装甲坦克,这也是谢师傅唯一能露面的场合。意外的是,看过设计图后,专家们并未将其批判得一无是处,反而认为在低技术条件下,该方案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相较装备本身,他们更在意的是那个“核动力中枢”。
  而当罗兰拿出祭典魔方的实物时,整个会场的气氛完全可以用峰回路转来形容,就连两位知晓内情的政府代表也目瞪口呆。
  直到现在,他都清晰得记得当时的情景。
  面对那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石刻方块”,众人一开始面色颇为复杂,毕竟背景设定归背景设定,玄乎一点大家看在书卷的面子上也就认了,拿出一个石头说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