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路人甲日常-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正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架紫檀木嵌大理石的屏风,转过屏风,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两边穿山游廊厢房,皆是雕梁画柱,富丽堂皇。
院子里房子虽多,却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叫人见了也舒心。
一进正屋,苏苏几个才放松下来,只因这随安堂与扬州园子里的竟是一般模样,便是摆设家具也都是老夫人惯用的。苏苏几个佩服的看了看秦嬷嬷,不愧是老夫人身边第一心腹。
待老夫人坐定,大房、二房的媳妇、孙辈这才一一给老夫人正式见礼。
大夫人还不到四十岁,却远比在扬州时老得多,倒显得她身后跟着的月夫人越发娇艳了。月夫人虽不能再生,但大老爷觉得亏欠她,攒下大把的私房银子且不说,还将一个通房生的儿子记在她的名下,抱给她抚养,也就是八少爷。
如今月夫人有子有钱有宠,娘家因大老爷提携也越发给力,即使平妻在京城上不得台面,府里却没人敢小瞧了她去。八少爷如今才三岁,被月夫人教养的极好,苏苏冷眼看着,倒比二房已经四岁了的七少爷更灵透些。一口一个祖母,嘴甜的倒要把六少爷比下去了。
大房这几年,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八少爷,还有了一个排行第七的姑娘,是当日大夫人的大丫鬟琉璃生的,因着生了位姑娘,琉璃也从通房提了姨娘,称为梅姨娘。
七姑娘倒是有个好生辰,算起来今年也快五岁了,大姑娘出嫁后,七姑娘便被大夫人抱到身边抚养,支使的梅姨娘和月夫人斗得不可开交。
大夫人带着七姑娘给老夫人见礼,七姑娘小小年纪就十分会看人脸色。她与老夫人这个祖母不熟,却知道自己和姨娘的身家性命全捏在大夫人手里,自是大夫人指哪打哪。
见大夫人看着苏苏,便也顺着视线移到苏苏身上,天真可爱的道:“这个姐姐是哪里来的,比我姨娘和花姨娘还漂亮!”
她口中说的花姨娘便是四姑娘的生母,原是个别人送给大老爷的扬州瘦马,漂亮是必须的,才情也极好。便是如今年岁大了,大老爷每月里也总有那么三四日是去她院子里的。
花姨娘因着自己出身不好,便便极重视四姑娘的言行规矩,当年知道四姑娘可以抚养在老夫人身边,当下便发下重誓,原一辈子日日茹素,为老夫人和四姑娘祈福。老夫人也是个英雄不问出身的大方性子,先前在扬州时,还会时常招她到跟前说话,并没有因身份出身轻视她,叫大夫人更加气闷,私底下不知道说了多少难听的话。
大夫人正没地方给老夫人添堵,好在庶女知情知趣,拿眼角打量着苏苏,皮笑肉不笑的道:“可是叫苏苏不是……”(,膘姐也有套路啊!)
第十四章 大宅门(二)
“可是叫苏苏不是?几年不见,穿着打扮越发不得了,我倒不大认得了,先前还当是我们家又多了一位千金呢!”不等众人有什么反应,大夫人又道:“苏苏如今长得也越发好了,便是给我们清和做个屋里人也够格了!”
听到这话,除了不知道想什么的二夫人,屋里众人皆脸色一变,只独苏苏这个当事人进屋是个什么表情,听了这话依旧淡淡的。
苏苏恭敬的给大夫人行了一礼,开口道:“奴婢长得好是爹妈给的,倒担不起夫人夸奖,不过还是要谢谢夫人看中。只奴婢早求了老夫人,以后要出府的,如今倒是不好改口了,是奴婢没福分伺候世子和世子夫人了。”
滑不留手的苏苏叫大夫人败退。
轮到二房,三年未见,二夫人倒是没什么变化,给老夫人请安后便谁也不搭理的坐在一旁,便是三姑娘给她这个嫡母见礼,也表现的仿佛先前和这个庶女没什么过节似的淡淡的点点头。
如若不是苏苏了解她的为人,还真当她要出家清修去了呢。因为舍不得伯府的名头,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居然能舍下二老爷,从良家纳了一个妾室叫跟着去了东海沿子赴任,苏苏知道这件事后,真真是无了语。
如今大楚海域可没有什么倭寇敢侵扰,毕竟开国圣武皇帝可是差点打到倭寇老家。二老爷虽只是个正七品的海运监管,那也是富得流油的职位。给老夫人送的年礼就是比之大老爷准备的还要厚上几分。
听过来送年礼的管事婆子私下里和府上的老姐妹们八卦,二老爷不是个花心的,那位姨娘在府里管着大事小情,虽称呼上是个姨娘,但实际上就是当家夫人的做派。刚到那边就怀了身孕,虽生了位姑娘,在姐妹里排行第八,二老爷偏疼的很。下人们都道以后若是生下个儿子,没准又是一个平妻呢。
顺安伯府再出一个平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宋家丢不起这么大的人。
叫谁说,二夫人也纯粹是没事找事,二房有三房妻妾,她居然宁愿在外面另外正经纳进门一位“二房”,居然也不愿意叫其他两个妾室跟着去。要知道有正经妾书的妾室是不通买卖的。
二少爷和三姑娘的生母,虽然生了一儿一女,儿子还是庶长子,但只因为是丫鬟出身,熬了这么多年,才从婢妾提到良妾,在身份上还是低了这位正紧纳进门的姨娘一头。
这么一想,苏苏有点斯巴达了,合着二夫人真不是没脑子,而是干了一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而已,只为了给二少爷,三姑娘添堵。
二房里,二姑娘和七少爷是正室所出,三少爷的姨娘是个贵妾,新进门的这位姨娘也是有纳妾文书的良妾,只二少爷三姑娘的姨娘是婢妾出身,低人一等,便是生了庶长子又如何,三姑娘也做不得大门大户嫡子的媳妇。
想透了这些,如今苏苏再见到这位“高冷”二夫人,便感觉一阵寒风吹过,真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
老夫人到底年纪大了,连日坐船,身体和精神都有些吃不消,和久未见的孙儿们说了会话,便叫众人散了,只道晚上在好好聚聚,也算为老夫人接风洗尘了。
待人都走了,也到了午饭时间。
京城里的随安堂当然也是有小厨房的,光正经厨子就有四个:会做老夫人吃惯了的南边菜的是邢嬷嬷在扬州教出来的徒弟,人称柳大嫂子,她男人是管着随安堂小厨房采买的柳大,都是家生子;又有会做京菜的万妈妈,还有一个精通各式点心的面点师傅和一个会调制各种汤水药膳,以前在宫里尚食局当值的白姑姑。后两个皆是大老爷花了大价钱请来的。
对于老夫人来说,儿媳妇好不好她其实不在乎,也不指望,毕竟三个儿子都是孝顺的,自己又有钱有人,生那些个闲气根本没必要。
杨柳亲自去传了饭,没一会儿功夫,就有八碗八碟十六个菜摆上了桌,又有四道主食两道汤。等老夫人和姑娘们用了饭,很是满意的叫人赏了厨房上下。
吃了饭,四位姑娘下去安置,大小丫鬟的饭食却依旧不见个影子。秦嬷嬷这才道:“先前怕打扰老夫人和姑娘们用饭便没提,如今,府里每房都单设了小厨房供主子们吃喝,下人们却是要到大厨房领取饭食的。大夫人说京城开销大,不能再像在扬州时那样吃喝。不止饭食上,便是丫鬟们的衣裳首饰胭脂水粉如今都是公中采买。”
老夫人神色不变,端着茶碗的手却紧了紧,问道:“管着大厨房采买和公中采办的是谁?”秦嬷嬷低声道:“大厨房采买是二夫人的陪房林虎,不过大厨房管事是月夫**娘的儿媳妇。公中采办的大夫人陪房薛瑞,他媳妇是大夫人身边最得用的。”
老夫人听后冷冷一笑:“先不用理会这些,叫人先去大厨房领了丫鬟婆子们的饭菜。我进来时看咱们院子似乎已经有些粗使的丫鬟仆妇,一个个的都给我盯仔细了,偷奸耍滑的哪里来的回哪里去。杨柳,吃了饭,你回家一趟。”
杨柳笑道:“回家看看是要的,不过倒也不着急。”说着便从外面叫进来一个穿着鹅黄衫,绿绫裤,腰上系着一条石榴红汗巾子的小丫头,“春风,快来拜见老夫人。”
这小丫头不过七八岁的样子,看着虽一团孩气,规矩却极好,给老夫人磕了个头,道:“奴婢拜见老夫人。”老夫人笑道:“快起来,一看就知道是个伶俐的,这是你家的?”
杨柳回道:“这是奴婢二叔家的闺女,今年刚当差。爷爷说了,奴婢这个调皮的在老夫人身边都能耳读目染有点闺秀样子了,也求老夫人调教调教这个。”
宁翠听了这话,笑道:“见过夸自己的,没见过你这么夸的,快叫我看看闺秀是什么样的!”
苏苏在旁接口道:“杨柳笑春风,可真真是一家人。”
先前小姑娘还有些紧张,见屋里姐姐们十分和气,老夫人也着实宽和,才松了一口气,道:“奴婢爷爷说等老夫人安顿好再让大伯娘和奴婢娘进来给老夫人请安。还说院子里的丫鬟婆子都是大老爷亲自吩咐大伯娘挑上来的,便是外面买来的也筛了几遍,选进来的都是老实本分,规矩最好的。只今天一看,到底比不得常跟在老夫人身边的姐姐们。”
老夫人笑道:“看着小嘴甜的,比你姐姐强。”见小姑娘身上素净,没几样首饰,对苏苏吩咐道:“太素净了些,回头挑两朵宫里赏下来的花儿给你这妹妹戴。三等的例还差几个,便**风、宁香、梧桐补上。”
苏苏忙叫了宁香、梧桐进来,和春风一起给老夫人磕头谢恩。
别人老夫人是不耐烦见得,只杨柳秦嬷嬷见了这院子备下的丫鬟婆子,该升等的升等,该补缺的补缺。细算下来,光随安堂一处,就有丫鬟仆妇几十号人,加上前面服侍姑娘们的下人,搬家的动静再小也不可能悄无声息,老夫人听了头疼,赶紧叫秦嬷嬷出去主持压阵。
第十五章 安顿
饭菜领回来,苏苏等大丫鬟的还好些,只是从原来的四菜一汤变成三菜一饭,倒还热乎着,只粗使下人们的饭菜凉了不说,居然是一碗不知道什么原料的炖菜和两个馒头,味道怎么样那就更别提了。
老夫人原就不放心,特意看了看,当场便冷下脸来,“咱们家是什么人家,她们也不怕传出去丢人!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大连家都齐不了,还做什么官。”
苏苏几个忙劝道:“大老爷朝事繁忙,哪里知道这些个。您既来了,家里这些事自然是要料理清楚的。”
一个家三个人(大夫人、二夫人、月夫人)扯皮,谁都想往自己口袋里捞点,加上下人里也有不干净的,没闹出事端来只苛刻下人还算万幸的了。要是真如《红楼梦》里,王夫人和王熙凤放印子钱,那才是罪过。
苏苏想的倒好,只她还是小瞧了大夫人的胆子,她哪里知道,这印子钱大夫人不是没想着放,而是刚出手就叫大老爷知道了,这才有千求万求老夫人赶紧进京一事,只大老爷在信里没敢说,怕把自己老娘气坏了。
听苏苏这么一说,老夫人也知道自家大儿子那真是大事清楚小事不管。这府上的整顿迫在眉睫却也不差今天。午睡也睡不着了,便换了家常衣裳。
不一会儿,秦嬷嬷回了来,老夫人问道:“可是都安置好了?”秦嬷嬷接过云朵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汗道:“都安置下了,四姑娘、六姑娘住在东跨院,三姑娘、五姑娘住在西跨院,另有临街的一个精致小院,给教养嬷嬷和女先生住。院子里的厢房暂且空着,倒座房给粗使下人,后罩房分给二等三等的丫鬟。”
老夫人听后点点头:“可是有图纸?”秦嬷嬷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着的绢布画,打开一看,竟是顺安伯府的平面图和立体图,“这是老奴刚来时大老爷给的,要不,老奴绕的头都要晕了。”
老夫人看了看图纸,问道:“咱们后院有个花园子我倒是听清和说过,花园后的花厅戏台倒是不知道,新建的?”秦嬷嬷笑道:“可不是新建的嘛!大老爷说给您个惊喜,年前还采买了十几个小戏子,专请人教着。”
老夫人也笑道:“你就会为老大说好话,京城勋贵府里就流行这些个。”然后又问道:“正房两边的耳房做什么用?你在哪里安置?”
秦嬷嬷听主子先问自己在哪里安置,心里暖暖的,回道:“东边的耳房与正房通着,老奴就安置在那。西边的耳房因离着后院库房近些,便想着分给苏苏。正房后面还有三间抱夏,便给杨柳三个住。不过西耳房到底不如抱夏敞亮,倒是委屈了苏苏。”
苏苏一听这个忙道:“哪里就委屈了。既挨着老夫人又清净,你们可是别和我抢啊!”杨柳三个装作羡慕道:“真是什么好事都叫你得了,秦嬷嬷偏心呢!”
笑闹着,四人的住处就这么定下来了,老夫人便叫她们先下去安置,留秦嬷嬷说话。
苏苏四个出了正房,院子里也都是忙着安顿的丫鬟婆子,杨柳三个从东边回廊转到角门,苏苏则直接往西,不过几步路便是西耳房。
西耳房正对着西厢,前面是抄手游廊,门前还有一个小花坛。再西边是个月洞门,和东边角门一样,都连着后院。再旁边便是高高的院墙了。
苏苏在院子里中丫鬟仆妇羡慕的眼神中推开西耳房的房门。众人则私底下感叹,到底是老夫人身边最得宠的大丫鬟,这待遇就是不一样,便是杨柳也没住上这间屋子呢,不仅和老夫人离着近,瞧那窗户,可是用整块大玻璃镶嵌的。
玻璃在大楚不稀奇,皇家内务府就经营着玻璃厂。可以穿越者的经营策略和这个时代的制作水平,玻璃依旧属于奢侈品,没有在民间普及。
苏苏也没有理会身后那些复杂眼神,进了屋就把门关上了,然后观察自己未来至少五年的住处。
比在扬州时的屋子小了将近三分之一,不过该有的都有,而且家具摆设比先前用的还要好,不是红酸枝就是花梨木。只还不等苏苏细细打量,秦嬷嬷敲门进来了,将两串钥匙给了苏苏。
“这是库房各处的钥匙,与在扬州时是一样的。公中采买的东西不说也罢,你先去开了库房,缺的少的叫丫鬟们按在先前咱们院子里的份例领。那些新来的也都有。你们四个的行礼物品也都在库里。”
苏苏接过钥匙,拉着秦嬷嬷的胳膊道:“好嬷嬷,我这屋子叫您费心了!”
秦嬷嬷拍了拍苏苏的手:“原就是委屈了你,那点子东西算什么。你呀,最图清净,那后院大大小小住着百八十号丫鬟,便是叫你过去,没两日你就要烦了。如今一个院子不比先前,万事长点心眼,等杨柳、宁翠都嫁了,嬷嬷可不能叫你像现在这样躲清闲了。”
苏苏像小狐狸般笑了笑:“能躲一时是一时!”
苏苏换了身衣裳,这才出了门往西一拐出了月洞门就是后院,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后院中间便是个大花园子,又有假山清溪,远远见了已经是漂亮非凡。
苏苏先来到南边倒座三间小小抱夏厅,杨柳三个也正在收拾,见苏苏来了,道:“赶紧开了库房将箱笼给我们,屋子里竟是除了家具,连铺盖都没有。”
苏苏往里一看,虽比耳房大点,不过也空得很,便笑道:“想要箱笼可得先帮了我的忙才行,天知道东西都压在了哪里!老夫人说叫我先用小库房的东西发给下人们,办了这事就给你们找。”
杨柳听后,低声道:“你说那边那位脑子到底是怎么长得?真亏的她想得出来。刚才我问了春风,大丫鬟的份例还好些,其余发给小丫鬟的份例真真是没法看。”
苏苏淡淡一笑:“理她作甚!”
宁翠和云朵去了上房当差,苏苏拉着杨柳当了壮丁,连带着宁香、梧桐,在库房里整整忙了一下午,直到晚饭前才将东西都分下去,又将大家伙的箱笼找出来,各自搬回各自屋子,这才松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是哪个传话的干的好事,百八十号丫鬟婆子一起来领份例,一群女人聚在一起,无论年纪大小,都和菜市场似的。
晚饭前,大老爷也从户部“下班”了,不等换下官服便过来给老夫人请安,此时苏苏几个也刚收拾完正在上房给老夫人讲“菜市场”的趣事,逗得老夫人直笑骂苏苏几个促狭,大老爷就在这时进来了……
第十六章 幺蛾子
话说大老爷来了随安堂,进门便给自己母亲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只道:“儿子久未在娘跟前伺候,实在不孝。”老夫人忙叫秦嬷嬷扶他起来,笑骂道:“多大的人了,还跟自己老娘来这套。亲娘俩,也不用拐弯抹角,你先说说你媳妇又闹出什么事端来了吧!”
大老爷便是这么大岁数了,自己老娘这么直接,也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丫鬟婆子都在跟前。秦嬷嬷看着他长大的,他倒是不用避讳,只四个小丫头也在,这有点太跌份了,看了看自己老娘,又看了看四个丫鬟!
老夫人被他这幅样子倒是气笑了,讥讽道:“我先前给她留了多少脸面,可是你媳妇她要了吗?她能做得出来,我跟前的人还听不得?”
大老爷不敢再说,讪笑道:“娘,我不是那个意思!”然后支支吾吾的说了些话,虽不全面,但以老夫人的经历,只凭着这只言片语就整理出了个大概。
而苏苏也听明白了,不仅咋舌,大夫人的脑袋倒是怎么长得!
放印子钱先不说,还没出现什么恶果就被大老爷发现了痕迹抽了回去;管着家,大把捞银子,大老爷因着世子,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如今,大夫人居然把主意打到给世子夫人的聘礼上,不仅克扣了银子还私里换下来好几件古董器玩,以次充好。还是大少爷得了些信儿,叫乔大管家暗地仔细检查了已经装好箱子的聘礼,这才暴露出来。
连苏苏听了都想剥开大夫人的脑壳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脑子,可想而知世子当时的心情,世子可是她亲生儿子!
而老夫人也在想,这个儿媳妇是不是生来就是为了克他们宋家的?
老夫人连气都懒得生了,只淡淡的道:“她毕竟是清和和大丫头的母亲,禁足这话我也不说了,便叫她在院子里抄佛经吧,愿她能受些佛法夫人熏陶。等清和媳妇进门,管家的事便交给她,如今我就先接受。三丫头、四丫头都不小了,在扬州时便跟着你三弟妹学过些管理家务,让她们练练手也好。”
大老爷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只说起三姑娘,便问道:“说起三丫头,娘心里是什么章程?”
老夫人无奈一笑:“我原想着把她托付给你二妹妹,说一家地主也好,商户也好,只要人品能配得上三丫头,家室便罢了。只到底是自小在身边长大的,除了退亲一事外别的都是事事恭顺,不争不抢的。便是退亲,原也不是她的错。二小子是个得用的,没得为了一个脑子不清楚的伤了孩子的心。”
说到这,老夫人就是又一声叹,她们家这两媳妇一个太蠢拎不清,一个太精明却爱装相,她这是造的什么孽?想起这些,老夫人对先去的老太爷真是一点念想没有,那些年,多少情爱也都熬没了。
压下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老夫人又道:“我想着这次的会试也快到了,一甲咱们不惦记,从二甲的进士里挑个好的,寒门也罢,有大心思也不怕,以三丫头的性子手段,坐稳正室的位置那是不成问题的。”
说完三姑娘,又提起四姑娘,老夫人伤感的道:“四丫头不小了,仔细寻两个得用的嬷嬷,最好是懂医理的。你妹妹受的苦不能再叫你女儿受一遍。”
便是大老爷心里有数,听了这话也不禁红了眼。苏苏几个却不知,当年禧妃娘娘还在潜邸时是有过身孕的,不过那时年纪小,身边也没有得用的人,娘家也是鞭长莫及,五个月的时候叫人害了,之后被御医断定再难有孕这才保住一条命。再之后各种珍贵药材水似的从扬州送往京城,禧妃娘娘调养了十多年才怀上,生下了唯一的宝贝。
提起这些事,便是老夫人再心宽也恨得要死,那是她十月怀胎掉下来的肉。有万分法子,她也不想再送一个宋家女儿进那吃人的皇家,可是没办法。一朝天子一朝臣,宋家没有根基又是一块肥肉,就像抱着金元宝的小儿,必须寻求一个庇护,他们助当今皇帝登基,如今又将身家性命压在恪王身上,只能再送一个女儿进恪王府。
老夫人和大老爷都沉默不语,苏苏四个也不敢说话,还是秦嬷嬷拍了拍老夫人的手,安慰道:“咱们家大小姐是有后福的人,咱们家小公主更是个有大福分的,便是比个皇子还得圣上宠爱。没过几天便是初一,您就可以进宫去看娘娘和公主了,八月十五宫里有宴请,正好还可以给小公主庆生。”
老夫人这才笑道:“小公主生下来我还没见过呢,如今也有五岁了。”
大老爷也赔笑道:“儿子虽然不能进入内宫,但娘娘和公主不时就会赏下东西来,清和他娘也被娘娘召见了几次,说咱们家小公主生的和娘娘一个样。”老夫人听得仔细,仿佛只听着就能描摹出外孙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