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七零之小甜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奶的威名着实太响了,他们不敢质疑和有疑问。
最重要的是她奶现在这表情,分外认真又严厉。
他们被唬得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便斯斯文文地咬到嘴里,不像以往似的,一口吞进去,只嚼几下。
正吃着,陡然有人发现嘴里有异物,便皱着眉头,从嘴里拿出东西,尔后兴奋地叫起来,“我……我吃到铜板了,吃到铜板了。”
“吃到铜板有啥好叫的,聒噪。”王晓梅瞪了一眼满脸激动的王芸芸。
王芸芸哼了一声,不理她。
拿着铜板就向她爸爸炫耀了一下,证明她心里所想之事一定如愿以偿,那她能不惊喜?
随后又有王晓悦大哥王成义,以及王晓悦她亲爸王一国,还有她和四爸王一生都吃到了铜板。
说明今年大家都能讨到一个好彩头。
果不其然,今年高中毕业的王成义去报名参军,体检报告出来,他一切都合格。
可以在明年的三月份,正式入伍参加新兵训练。
全家都为他欣喜和由衷的祝福。
甚至宁爷爷给王晓悦她爸王一国写信,确定王成义训练完之后,被安排到北京。
这么做,不光是王老爷子的原因,还有他很看好王成义这个孩子,非常适合侦察兵。
他眼光独到狠辣,多年经验,告诉他,王成义很贴合这个兵种。
有些部队,非常缺这样的人才,他要是下手晚了,让王成义调到其他部队,他还真不好意思拉下脸,去跟自己的部队下属要兵。
他就先提前跟手下人说了一句,只不过这是初定,最终要不要调派,还得看王成义够不够努力,够不够勤奋,或者说他必须要在新兵训练中,达到优异以上的标准。
不必藏锋,新兵嘛!不服气和嚣张轻狂是有的,他们能容忍,能改变。
而这个安排,王一国没有告诉王成义,他只是让王成义跟随自己的心,努力在部队训练,完成自己的梦想。
他也不想给自己大儿子太大的压力。
最怕什么都为他想好,他能力跟不上这样的选择,那就太丢脸了。
因而什么都不说是最好的结果,王成义他也不想自己变成那种能力平庸,被上面安排到某个地方的人,然后被大家说是靠关系。
这样的话,谁都不会服他。
他希望用自己的勤奋训练,向部队战士,还有领导证明,他这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绝对过关,甚至他还想达到最高水平。
他给自己定下的信条,就是当兵要当最好的兵,有任务时,要竭尽全力完成,有困难时,要自己解决。
要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不能太自私,不能太自我。
王晓悦还亲眼见过他大哥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些,当时她看见,没什么特别感受。
而今大哥要走了,真要去当兵了,她才蓦然生起了几分感动。
她大哥一直在为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奋斗,只是他要实现这些,恐怕得用自己一辈子去完成。
所以,当兵的人最可爱。
她大哥也是光荣的一员。
大家喜悦的同时,还担心王晓悦二哥王成远,明年能考上什么大学?
虽然他学习成绩很好,可最怕他在关键时期落下来。
为此,她妈李华兰每晚都盯着王成远,坐在一旁一边批作业,一边看着他写考卷,写作文,时常还要给他讲解任何不懂的问题。
王晓悦和洋洋却不会因为她妈妈没盯着他们,就懈怠练字的任务。
要知道他们从一年级迈到了三年级,这么大的跨度,不努力练字,写东西跟写毛毛虫似的,不惹人笑话吗?
第54章 胆子真大
今年; 也是很重要的一年; 王晓悦她爸王一国与王家村大队队长王连业商量了一下,打算悄悄把田地分出来,各家按人口划分。
他们家山上圈养的那些动物越来越多,已经有村民发现这事儿了。
幸好有十几头野狼守着; 村民就不敢轻举妄动; 有些心思不好得却在背地里说,这些动物应该上交国家,或者干脆大家一起分了,怎么能私人圈养?
不过碍于王一国个人的悍名远扬; 他们还没那个胆子敢跑到县城举报。
或者这匿名信刚写出来; 就被截胡了。
原因就是王一国为防止会出现此类事情,专门还跟他妹夫莫东林做出担保; 以及透露了他计划的一大半,绝对会保证明年粮食增产到几十吨,这样的诱惑; 让莫东林不得不考虑。
真实现了; 他肯定就能受到上面的表扬; 甚至还关系到他的升迁。
要是实现不了; 还被人举报到省里,那他们都得完蛋。
这种危险与机遇并存的选择,莫东林犹豫半天; 才答应王一国; 关于他所做的任何决策; 莫东林都能表示支持和帮助隐瞒。
而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划分田地,是为了堵住那些眼红又嫉妒的小人之嘴。
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王一国继续圈养那么多动物,他们又分不到半点好处。
人心是贪婪的,谁不想分一杯羹。
肉就摆在眼前,他们吃不到嘴里,就只有想办法毁了或者逼迫王一国服软。
王一国却不会轻易被他们摆一道,他反要把那些人都拉下水。
各家划分田地,代表以后这地自己想种啥就种啥,积极性绝对比以前高。
以前是谁干得多,拿得多。
事实上,这种方法,看着效率高,时间长了,各人心思多得很,这工分也不是每月拿,是到年底了,拿出记账本结算,大家干着还有啥动力。
一旦这地到了自己手里,那他们不拼命干,来年吃什么,喝什么?
虽说是王一国兵行险着,但他想全国这么多人,肯定不止他这么一个人做。
大家这思想有时候是相通,为了更好生活,胆子大的人,绝对会先行别人一步。
也为了让大家不继续惦记他圈养的那些动物,他自动放弃划分田地。
他就要他们家那座后山,那座后山是老林子,平时很多村民上山捡柴,也不敢往深里走。
就怕熊瞎子和野猪蹦出来,咬他们一口。
这东西要是要是咬住你,那一条胳膊就没了。
他们还听过野猪吃人的传闻,就更不敢在树林子瞎窜。
便在半山腰砍棵小树回去当柴烧,或者结伴成群地去打猪草。
这么一来,王家村的所有村民都傻眼了,都在心里纳闷和谩骂这王一国是不是太蠢了。
你不要田,不要地,就要一座山有啥用。
哪怕他在山上养那么多东西,那卖了能换多少粮食,这还吃得饱吗?
有些脑子转得快的仔细一想就明白,王一国他不要田没关系,他们家现在都是工人,是上县城的粮店买粮,那他要那么多田,有啥用。家里就他和王老爷子两人,这得忙活多少天,才能把所有地都插上秧。
当然他们惊叹王一国敢做出这样的大胆决定,也并不敢效仿或跟随。
他们没王一国那样会打猎的本事,充其量就是设个陷阱,等哪只比较倒霉的兔子或野鸡被野兽夹夹住。
他们也不能放太多野兽夹,而且就算做了标记,万一一下雨,把标记都给冲没了,那不就看不到,容易误伤。
最重要的一点是,王一国圈养那么多动物,居然还有野狼这玩意儿。
野狼啥东西,他们太清楚了,那东西长得凶,还喜欢成群结队袭击人,比野猪还要可怕。
因此这王一国的危险程度,又在他们心中提高了一截。
猛人啊!想常人之不敢想,做常人之不敢做。
他们除了敬佩和羡慕之外,有再多的想法,都被王一国这接二连三地大动作,给搞得必须老实憋着,一点怨言都没有。
后山要承包,还得向村里交钱。
即使王连业是他从小到大的铁哥们,也要公事公办,不能轻心大意。
他还自己制定出了几份合同,选了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见证,双方进行签字和盖章。
等这事儿终于尘埃落定,没什么幺蛾子之后。
王一国就在山上搭了一个棚子,有时候动物生崽,他就住在山上,方便照顾它们。
家里大人和孩子谁有空,也可以上山给动物们喂食,打扫卫生,轮流帮忙。
不过大家都没想到,一直在备战高考的王成远,居然想留在家里帮王一国做生意。
不想去读大学了,这……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众人都惊呆地站在原地,看着他。
“成远,你是不是担心考不上?没关系的,你去试一试,不成咱再另说,好不好?”李华兰语气温柔地开口,想要尽力说服他。
陈老太这次倒没急着出声,她先听听其他人的意思和建议。
“是啊!成远,你妈说得对,你总得去试过才下决定。”徐春花嫁进老王家的时候,王成远已经两岁,算不上多白嫩可爱,可好歹是一说话流利,讨人喜欢的小团子。
她还帮着李华兰带了好多次成远。
自然感情深刻,不得不说几句,让王成远考虑清楚。
王成远不为所动,坚持道:“妈,二妈,我真的想好了,考大学对我来说,只是一道门槛,我不想迈进去,我想跟着爸干,我不想在大学里面白白浪费时间。”
“傻孩子,什么叫在大学白白浪费时间,这大学的知识丰富着呢!当年我和你爸都没那个机会和条件可以考上,我们遗憾了这么多年,你不能跟着我们遗憾?”李华兰是真觉得自己没上大学,是一件特别让她可惜的事情。
她当年成绩不弱,想考大学,无奈她当时已经被学校分配到工作单位,工作单位不放她去参加高考。
王一国不考大学,是约好了跟他三弟王一民一起去当兵。
到时在部队考军官大学就行。
宁将军都把他的规划给做好了,结果陈老太不同意。
这事儿就没成,再加上当时王一国年纪不小,再不结婚,他的三个弟弟都要被耽误。
无奈之下,王一国就放弃考大学,专心走人际关系,打点这,打点那,就是想将来孩子长大了,能多个朋友多条路。
“妈,您别说了,我心里有数,我不是读书的那块料。”王成远其实心思真不在考大学上面。
哪怕他成绩很好,很有机会考上大学。
他都不想再逼自己,他发现大学里的生活,他一点都不期待。
反倒在山上看着那些动物,照顾它们时,他才有了真正为自己将来的设想和画面。
很久之前,巧巧问他想干啥的时候,他嘴上是说先考大学,心里咋想的他很清楚。
他想做生意,当老板。
听起来是挺可笑,目标和愿望远远不及他几个堂弟实在。
然而他真的都想好了,再加上他爸王一国今年做出了让村里人都咋舌的举动。
他就全身上下,热血沸腾,恨不得和他爸王一国立马做出一番大事业。
至少现在他可以确定自己想做什么生意,从哪开始,从哪起步。
不像原来那样,没丝毫头绪。
“噗~”王成远这话说完,王和仁和王和川两兄弟就忍不住笑了。
徐春花和王一伟恨铁不成钢地给他们一人一个白眼。
这俩不省心玩意儿,笑什么笑。
王成远说自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是谦虚,他们俩说这话才是真正让人可信。
咋有脸笑他们堂哥?
王和仁和王和川被父母使了一个闭嘴的眼色后,互相对视了一眼。
他们突然笑出声,还不是因为觉得王成远在睁眼说瞎话,他们两兄弟拼命学习,成绩都上不去。
王成远上课态度那么散漫,都能拿高分。
说这话,难道不是故意惹他们发笑,或者膈应他们两兄弟天生蠢材。
可不管咋样,他们是真考不上大学,到那时就不用担心会被三堂会审。
弄不好他们连中专都搞不进,那就丢他们父母的脸了。
李华兰真没料到自己儿子为了找借口不上大学,连这种鬼话都说得出来。
他从小成绩咋样,她都看在眼里。
根本不存在他说自己不是块读书的料,分明就是他想逃避,随意编造的谎话。
“成远,你要想清楚,我们这么劝你,你不听,将来你后悔,那你怎么办?”李华兰这些日子为了能督促和监督王成远学习,花了多少心血和时间。
大家又不是看不见,自是最气愤王成远做出这种让人无法理解和不能挽回的决定。
旁人瞧着,都感觉这王成远不理智,太冲动。
他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吗?
但也有人支持王成远,比如他四爸和四妈,他们想得开,就算孩子不上大学,只要肯奋斗,不待在家里游手好闲,那他们没意见,保持中立。
王成远晓得他妈为自己操心和付出太多,她一直都想自己考上大学,为他们圆梦。
现在他做出这样的决定,着实很伤他妈的心。
他只能愧疚地低着头,坚持己见,尽力安慰道:“妈,我不会后悔的,您别劝我了。还有巧巧她成绩那么好,将来一定能考上最好的大学,为您和爸,还有爷爷奶奶争光。”
王晓悦正默默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想让话题扯到她的身上。
最后还是没逃过她二哥的嘴,尤其她二哥用一种可怜巴巴和祈求的眼神看着她,她就没办法继续站在一边看戏。
反倒要满脸自信心十足地站出来,大声说道:“爷,奶,爸,妈,我会和洋洋考上大学,我们不会像二哥那样骗你们,我们发誓。”
说着,她还牵着洋洋的小手,一起抬起胳膊,攥成拳。
表示自己有多么坚定,有多么不可动摇!
“好,乖孙女,乖孙子,你们有这个志向,爷爷心里高兴。”王老爷子一向尊重儿女后辈自己的决定。
他不开口,是因为王成远的这个想法,并没大碍,他只是不上大学,又不是做出啥大不了的举动。
而此刻王晓悦和洋洋有这样的目标,他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支持和鼓励。
陈老太责怪地斜睨了王老爷子几眼,这老头子,该让他开口时,他不出声。
眼下大家都为王成远这件事着急,他就把重心转移到她小孙女巧巧和小孙子洋洋的身上。
真是狡猾!
李华兰被自己小闺女和小儿子这一番动作,给感动得十分欣慰。
她大儿子去当兵,二儿子不想考大学,想帮他爸做生意。
目前能指望的就是小闺女和小儿子,他们俩的学习天赋确实是与生俱来。
入学至今,从未考过九十九分以下的成绩。
王家村谁不晓得她小闺女和小儿子是神童,将来注定是要比他们小姑王美丽出息。
两个金疙瘩,押谁都是宝。
“巧巧,洋洋,那你们说得话都要记住了,别跟你二哥学,他就是一个脑子犯抽的人,有好前途他不走,非要跟着走那么危险的路子。”李华兰不是不清楚王一国做得那些事儿。
只是单独拎出来,哪一件不让人担心。
万一王家村明年的粮食没增那么多产,那她男人不就完了,是要被抓起来审判。
她这心里无时无刻不再担忧,虽然王一国不做没把握的事儿,可到底是有风险,没太多保障。
王一国听这话,就知道自己媳妇不仅对他们二儿子有抱怨,对他也是有一定小意见。
他必须得给自己媳妇吃一颗定心丸,让她别老是为他各种担心,免得他心里过意不去。
“华兰,孩子这决定没啥问题,你放心吧!我走这条道,也是跟宁叔通过气的。他告诉我,其实上面已经有人决定这么改革,只是还需要时间,需要有人做出成绩和鼓舞,他们才敢实行。”王一国不是愣头青,不是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
首先,他得为这个家,为自己爹妈,媳妇和孩子着想,不能一味地想干什么,干什么。
不能以一己之私害了大家不是?
李华兰侧过头,认真又埋怨地看着王一国,“那你这话不早说,你是不是不知道我们到底有多为你担心?”
“不是,华兰,我错了,我对不起大家。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我做的那些决定绝对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和机会能成功。”王一国掷地有声。
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力量和信心。
让人听了,能马上卸去心中部分忧愁。
王成远越发笃定自己做的没有错,机遇已经摆在他眼前,再不抓在手里就要溜走了。
陈老太对大儿子做出的每个举动,都心中有数。
他们要是不这么做,麻烦会更大。
万一被村里人举报成功,那他们家不得受一些影响和议论。
以前的一举标语说得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到真下定决心做出决定的时候,千万不能退缩,一退缩,那真是把所有的满腔热忱都给抛弃了。
“老大媳妇,别说了,先让成远跟着他爸干呗!万一干不好,嫌累得慌,还是有机会选择去考大学,时间来得及,让他折腾去。”陈老太一发话,李华兰什么意见都没了。
她听婆婆的,婆婆咋说,她咋整。
不能把嘴皮子磨干,还要劝她二儿子,那样的话,倒激起了他的反叛之心。
王晓悦和洋洋自从说了这话,那真是半点余地都没了。
他们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还要考最好的大学。
这是奶给他们下得死命令,他们家目前有把握能考上大学的除他们两个小家伙,还有王学彬和王学飞这对双胞胎。
说句实话,王学彬和王学飞才是真正的书呆子。
他们爱读书,爱学知识。
不然王学飞咋会有当教授的愿望。
想当教授,必须要成绩好,上大学之后,还要参加课题研究,以及准备考研等等,不是一句话就能轻易决定。
今年年关节还没到,大家都要忙着准备春耕时,心里都有些慌里慌张,但还有一丝明显洋溢在脸上的喜悦之意。
虽说这个瞒上不瞒下的举动太大胆了,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
可对他们这些农民来说,绝对是利大过弊。
他们唯一能靠的就是种地,地种得好,粮食就多,他们也就有想头,有干劲。
“一国,你真不打算要那田了,不然我把我家那地分你一半。你说你不种地,光养兔子,我这心底都不踏实。”王连业一边赶着黄牛去耕地,一边碰上要去山里看王成远的王一国和王晓悦他们姐弟。
忍不住心中顾虑的开腔,想要帮他一把。
王一国对王连业这人还是了解的,每次被他逼着下决定,这顾忌就接踵而来,生怕担心他没地种,吃不了饱饭。
他就不跟他开玩笑,一脸严肃,“连业,咱们都是哥们儿,都说好了,我不要田,你咋还把这事儿记在心上,你是不是成心让人抓你的小辫子,说你办事儿不公道。”
王连业使劲摇头,“不是,这话不能这么说。我就是老观念,觉得干啥再强,也比不过种地。”
好歹挣不到钱的时候,还能从地里刨食儿。
“行了,今后你这话就别说了,让人听到,你这个队长还怎么当?”王一国说出去的话,决不食言。
他不要田地就是不要,他如今就准备着搞养殖。
他有好几个朋友是开饭店,还有一个是做拖鞋生意,需要用到的就是兔子毛。
他和人家都商量好了,他提供货源,他们只需负责买卖。
其他事儿都不用操心。
况且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将来还能再扩展,再联系其他生意人。
“大不了我不当了,我就跟我爹一样做个老农民。”王连业脑子一抽,当着王一国他们的面,说了一句气话。
王一国和王晓悦他们装作什么都没听到的朝他打声招呼,接着往山上走。
他这个当队长的心理压力肯定大,这几天,他们都瞧见,一批接一批的村民往他们家跑。
又是借黄牛,又是借种子,没话找话。
跟他一样都想图个心里安稳。
明明王一国和王连业搞田地划分的时候,跟大家说过,出了事儿就他一人担着。
不关他们的事情。
显然,他们不能完全相信王一国说得话。
如此,王一国又抽了一个时间,把王家村村民都聚在一起,跟他们当众发誓,还有谈话,和解决各种疑问。
甚至年过节前几天,他从山上打了两头野猪回来,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一点野猪肉。
在年关节这天,吃得满嘴流油。
半点慌乱也没,大家都充满蓬勃朝气和实打实干的劲头。
大概是肉吃饱了,肚子里有油水,心跟着躁动,没有那么前怕狼后怕虎。
大半年过去,王家村的形式一片大好。
王成远跟着王一国干了将近一年,期间,遇到过很多次熊瞎子和野猪的袭击。
好在他身旁有几头野狼跟着,上去就围住它们,咬着不放。
他才每次都能脱险,还把野狼咬死的野猪肉跟野狼分一半,他拿一半扛回家。
相处时间久了,野狼们都能让他趴在它们身上睡觉,渐渐听得懂他的口令是什么,也会按照他说的执行。
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忠诚。
李华兰也没坚持要王成远继续考大学,她就是心疼儿子,跟着他爹每天早出晚归,或者有时候不回来,干脆住在山上,又或者到外地联系生意,半个月才回来。
这出去见过的世面多了,人倒没有以前那般懒散,反而勤快得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