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斗铠(老猪)-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象现在这样,两个统御万军的霸主就象小孩子打架输了不服气一样吵架拌嘴——看着孟聚如此大失水准和品味,就连在场的部下都看不下去了。
徐浩杰干咳一声:“大都督,蛮夷狄酋不知死活,此等顽冥不化的狂徒,一刀宰了也就是了。您身份尊崇,与他计较反而失了地位。”
众将纷纷附和:“正是,败军之将如何言勇?狄酋不过嘴硬罢了。大都督不必理会他就是。”
对骂了一通,孟聚也清醒过来了:自己跟这个二愣子较什么劲?
他挥手示意亲兵们将可汗拖出。后者却不肯走。高声嚷了一通,通译及时地翻译了,原来那可汗说的是“大都督若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就该放了他。大家各自重整兵马,亮明阵仗再打一场!”
通译话没说完。大伙嘻嘻哈哈地笑成一团:“这狄酋倒是想的美事啊,耍耍舌头就能逃得活命了。真当咱们是傻子吗?”
“喂,可汗啊。咱们跟你再打一回倒是不惧——可你的兵马都躺满青山谷了。你怎么把他们叫起来啊?你叫不起他们,难道要咱们跟鬼魂打吗?”
孟聚瞪着那可汗望了好一阵,弄不清这家伙是真傻还是装傻,他恼怒地喊道:“拖出去,拖出去斩了!”
听到孟聚下令,可汗的脸色陡然变得惨白。他大声地嚷道:“大都督。你……不能杀我……你该把我送给皇帝……”
孟聚一愣:“你会说我们的话?”
此时,可汗已经急得满头大汗。方才那泰然自若的镇定早已消失无踪。他叽叽呱呱地嚷了一通,通译翻过来说:“可汗说,大都督你不能乱杀他。他是一国之君,草原的王侯,按照往常的规矩,你该把他献给大魏的皇帝,让皇帝来处置他。大都督您是北疆武将,无权擅杀他这种身份的王侯……这是越权了,您要挨皇帝处罚的。”
孟聚环顾左右,笑道:“瞧不出,这大个子对咱们的规矩还挺熟悉的哇!”
一战歼敌数万,灭其族,执其王问罪于前,放在大魏时期,这是了不起的军功了,按照正常程序,孟聚确实应该奏报洛京,将这可汗献俘京城,皇帝献祭太庙,于朝廷上问罪狄酋——从这个角度来说,可汗说得没错,抓到他这种王侯身份的战俘,作为前线将军的孟聚确实是无权处置的,只能交给洛京,而皇帝最后为了显示天朝宽大为怀的气度和雍容,多半也不会杀他的。
但可汗没有搞清楚,现在已是特殊时期,洛京朝廷已经名存实亡了,孟聚也早封侯伯爵,官至一品,已是升无可升了。可汗是死是活,对大伙来说根本就无所谓了。
方才,因为知道自己并无生命危险,可汗才能显得如此镇定。但现在,碰到这么一帮不按常理出牌的魏军军将,可汗顿时慌了手脚。生死攸关之时,什么王侯的尊严,枭雄的气度全给可汗抛到了脑后,可汗挣脱了军士的手,匍匐跪倒,冲着孟聚连连磕头。
“可汗说,他愿缴纳百万赎金,他愿称臣纳贡,他愿担当大都督最忠诚最卑贱的奴仆,只求大都督能饶他一条性命。请大都督原谅罪人无知的冒犯!”
看到可汗前倨后恭的反差,众将都是一愣,然后轰然爆笑:“方才瞅着倒还象条汉子的,怎么一转眼就变成磕头虫了?敢情刚刚是在充大尾巴狼装好汉啊!”
既然乎赫可汗已经服软,孟聚倒也懒得杀他了,唤人将他带出便是——这趟出征,抓了不少俘虏,多带一个突厥可汗倒也不费什么事。
~~~~~~~~~~~~~~~~~~~~青山谷之战的杀伤实在太大,光是追击败敌和收拢战场就足足花了孟聚三天时间。因为缴获的战利品实在太多了,金银、营帐、辎重等各式财物堆积如山,光是羊群就数以万计。
为此,孟聚不得不下令各路兵马停止杀戮,改为生擒敌俘——并非孟聚发了善心,实在是战利品实在太多了,若不能抓些苦力帮忙,实在运不回去了。经过三天三夜的搜索,各部兵马抓获俘虏多达两万多人。
击败青山谷的王帐主力,孟聚本来还想出去找默寒部的麻烦,但青山谷之战后的第二天,孟聚就得到消息,默寒族已经仓惶地逃离了——没错,是逃离,而不是撤离,他们甚至都来不及带走自己的营帐和羊群,整族上万的牧民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孟聚私下揣测,默寒部逃得那么仓惶。连营帐和羊群都来不及收拾,一个固然是因为他们摸不清魏军的底。恐慌之下反应过度——拥兵数万的王帐都在瞬间覆没了。那他们这只有数千兵马的小部族自然更不是对手了;二来,这也未免不是默寒族有意为之的:留下了营帐和羊群,趁着魏军收拾战利品的功夫,他们就可以逃得更远了。
默寒部既然已经逃脱。因为随军携带的战利品和辎重众多,孟聚也懒得去追逐他们了。收拾完默寒族的遗留物品后。带着两万多人的俘虏群和庞大的辎重马队,东平兵马开始班师南下。
连日来阴霾的风雪天也转了脸,一路天气晴好。众军都是心情欢喜。12月10日。孟聚所部在骆河原上遭遇了王北星亲自统领的接应兵马,后者是听闻大捷消息,生怕孟聚归途有失,亲自出塞来接应出征兵马——这是王北星的说法,但这家伙见面时不是先拜见孟聚而是先跑去查看缴获的羊群和辎重,一边啧啧赞叹着。这让孟聚很是怀疑他的动机不良。
12月15日,孟聚携带着庞大的辎重队伍进入边墙。进抵扶风郡。在扶风郡城门口,孟聚在迎接的人群中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靖安陵署总管、守备旅旅帅肖恒、东平陵署廉清处督察欧阳清……
孟聚很是惊讶,扯住欧阳清到一边问:“你们不在靖安好好帮我看家,怎么都来了?”
“镇督,您一举击破突厥王帐,歼敌数万的大捷的消息早已传开了,咱们在靖安如何还坐得住?大伙商议了下,都说该过来迎接镇督您,顺便看看有些什么可以帮忙的。”
“这样啊,倒也好——欧阳,咱们从草原上带了些战利品回来,后续处理就交给你了。好好干,加油干,小伙子,我相信你!”
看着那堆积如山的辎重和成千上万脏兮兮的俘虏,欧阳清欲哭无泪,开始深深后悔这个决定了。领着廉清处的上百吏员,欧阳清马不停蹄地忙活了三天三夜,才凑合着将胜利品做了个清点,那单子足有十几页纸那么厚。
孟聚粗粗看了下,光是缴获的羊群就有两万三千头、马匹六千多、男女战俘两万一千人、银子十七万两、各式兵器近十万件、粮食一万多斗、斗铠一千多件……
“镇督,缴获的金银、兵器物品倒也罢了,我们征发民夫运回靖安就是了。牛羊也好料理,我们可以分配给各旅兵马加餐,多余的可以卖给商人换取军费。但是两万多的胡人战俘——这么多的战俘,即使把靖安的监狱塞爆了都装不下的,这么多战俘聚在一起,其中兵民混杂,一旦闹事就是大事了。如何处置,还要请镇督定夺示下。”
“战俘目前是王北星的扶风旅在看守着,他已经跟我说过此事了。问题是这帮魔族崽子实在太大、太多,野性未脱,长久聚在一起确实有生变的危险……”
孟聚沉吟着,他问欧阳清:“欧阳,既然说两万人难看管,一万人就该好处理多了吧?你说,要不我们把他们宰上一半如何呢?”
欧阳清吓了一跳:“镇督,在草原上征战时候,这帮蛮子与王师为敌,咱们杀了也就杀了。但既然把他们带回来了,这个——镇督,恕卑职斗胆说一句,杀俘不祥啊。卑职历读史书,发现自古以来,杀俘之将皆无善终,岂不见武安君、楚霸王之前鉴?杀戮过多必遭天谴,镇督您身负六镇百万子民重任,还望……”
孟聚摆摆手,打断了欧阳清:“好了,我跟你开玩笑的,莫要当真了。”
欧阳清惊魂未定,他看着孟聚,心脏怦怦直跳:方才,镇督说话时候的表情和神态,那可一点不像在开玩笑啊。
两人商议了好半天,最后才得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既然魔族俘虏聚在一起难处理,那就干脆把他们打散了分配给各镇。
“东平本镇就不用说了,我们吸收八千胡族奴隶是没问题的,修路、修城、挖矿、放牧,这些活计都需要大量人手。几千奴隶,分配到东平的七府中,每府吸纳个几百奴仆,看管起来应该不为难。
剩下的,你通知赤城的李将军,武川的吕都督,还有朔州的孙巡抚,让他们各自派人来领取五千奴隶回去。这是不要钱的劳力,修边墙修城池修路最是好用了,弄死了也无妨,他们应该会很高兴的。
欧阳,回靖安以后你就放出公告,就说官府发卖奴仆,让本地的大户人家速速来购——这应该也能消化掉一些。剩下的,你找些牙人贩子,让他们想办法把这些奴隶贩到外镇去,也好帮我们弄点银子回来。”
孟聚说得很快,欧阳清拿着笔在记着,听着孟聚说完了,他才说:“镇督,有人跟卑职提建议,说俘虏中不乏身强勇健者,建议我们可以挑选其中强健,把他们招募成军,这个意见,不知镇督意下如何?”
招募魔族士卒入伍成军,这个提议听起来很有点匪夷所思,但孟聚却知道,这并非异想天开。这是个家国和民族观念相当淡漠的时代,这时代的主流观点是“有奶便是娘,谁发饷就给谁卖命”因为有着亡国的惨痛记忆,南朝还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正统理念,但北魏这边对华夷大防却是看得很淡,尤其是北疆这里,胡汉混居,连孟聚的手下大将王虎本身都是胡汉混血儿。
草原上更是如此,各个部族之间互相征战,胜者吞并败者、大族吞并小族,败者被吸纳进胜者的部族里充当奴隶或者士兵,很多胡人甚至连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到底算哪个部族的。吸收异族士兵为兵,这在草原上是普遍的事,甚至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比如说汉、唐的西域都护府,宋的横山番兵、元的新附军、明的朵颜三卫、清的汉八旗和绿营。而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在自己手上拥有一批来自草原的士兵,这也有助于自己下一次深入草原作战。
“这个提议,可以考虑。”
孟聚顿了下,他严肃地对欧阳清说:“但是欧阳督察,你需得知道,军队是我们的根基,此事关系重大,操作起来可得谨慎了。”
就是孟聚不说,欧阳清也清楚此事关系重大。他向孟聚详细汇报了方案:派出军官到俘虏营中宣讲我军政策,募集自愿从军的俘虏。愿意从军的俘虏,他本人和家人都可以获自由。有这个巨大的诱惑,估计愿意报名的人不会少,从自愿报名的俘虏中,再精选出一千名身强力壮的,经过半年整训以后,待这帮俘虏兵汉化以后,再将他们打散补充到各部兵马中去,弥补缺员。
孟聚听得颌首:“听起来不错,就这么办吧。”
为料理战利品处置的事,孟聚在扶风郡呆了五天。然后,他便带着得胜兵马直奔靖安而回,十二月的二十五日抵达靖安入城。
消息早已传开了,大都督此次出征,一举击破突厥王帐、擒获可汗,听闻捷报当天,靖安全城欢呼,鞭炮连天。现在,得胜的魏军凯旋而归,这更是把欢庆的气氛推向了顶点,数万居民倾城而出,夹道欢迎王师凯旋,“大都督万岁”之欢呼响彻云霄。
当夜,阖城居民张灯结彩欢庆大捷,靖安通城明亮,与天上星月争辉。
就在这喜庆欢乐的气氛中,一个小道消息便在城里不胫而走:大都督准备要迎纳才艺双全的靖安第一美女欧阳青青姑娘为妾。
一直不曾婚嫁的孟大都督要迎纳欧阳青青姑娘为妾,这实在是靖安乃至东平的一件大事了,消息传出,靖安阖城轰动。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八十四
在孟聚看来,自己纳个小妾,这算不得什么大事,找媒婆挑个好日子说媒下聘,雇张花桥将欧阳青青抬回来,再请上几个亲近的朋友和部属过来吃喝上一顿,大家说上几句恭贺的好话,事情也就办完了,自己也可以搂着美人进洞房了。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是简单的事越会出岔子。这天,孟聚还在宅里休息,欧阳辉噔噔地上门了。廉清处督察扯了一通风牛马不相及的公务事来请教,最后才仿佛不经意地提起:“大都督,有件事说来也好笑的,这两天靖安城有个谣言,都传遍了,说是大都督您要迎纳欧阳姑娘为妾,署里同事们都听说了,很关心这事。”
“这倒不是谣言,我确实有这个打算。本来一年前,我跟青青就商量好要纳她进门的,只是那时边军大兵压境,实在不便办喜事。打退了边军,又要救援赤城,接着又是南下,回来时候又得出兵塞外——这两年来,打仗一直没停过,我也没得过空,事情只好搁到现在才办。欧阳,你到时若有空的话,过来喝上一杯水酒吧。”
欧阳辉肃然道:“事情原来是真的?这真是太好了,大都督年纪也不小了,身边也该有个女人帮着铺床叠被了。镇督您公而忘私,报国忘家;欧阳青青姑娘深明大义,聪明贤惠,支持镇督,二位都是吾辈楷模。镇督您是当世豪杰,也只有欧阳姑娘这样美人才配得上您啊,真是天作之合。大都督方奏捷报,又纳小星,双喜临门,卑职先提前恭喜了,到时少不了过来叨扰的。”
恭贺了两句,欧阳辉又问起办喜事的日子,酒宴定在哪里。孟聚随口说:“暂定下月初吧。具体操办事情都是小九在跑,我也不清楚。”
“这个……镇督且容卑职啰嗦一句,小九办事确实很能干,但这种婚嫁之事,他一个毛头小子还没成亲呢,没有经验,如何办得妥当?镇督您要纳妾,这不是您个人的事。也是咱们东平署的大事,消息传出去了,肯定各方恭贺宾客云集的,这么大的场面,让小九来主持,倘若出点什么娄子,怕会失了镇督您的体面啊。”
孟聚楞了下,他不动声色地瞄欧阳辉一眼:“说得也是。欧阳,你说该怎么办呢?”
“这,不是卑职自夸。卑职家有一妻四妾,俗话说的好。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路啊,对纳妾这事情,卑职经得多了,熟悉得很。倘若镇督不嫌弃的话,卑职愿襄助小九先生操办此事,帮着拾遗补缺也是好的。”
“这个……怎好意思呢?欧阳你是陵署的大管家,平时要料理署里公务已经够辛苦了。还让你来为我的私事操心,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啊。”
看到孟聚拒绝的态度不甚坚决,欧阳辉便知道事情有门了。他是深知此等道理的。署里的公务,累死了也不如帮镇督操办上一件私事,何况是纳妾这等私密事,倘若自己能帮着操办的话,这便意味着自己挤进了镇督关系最密切的私人圈子里,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欧阳辉以更坚决的态度表示,署里的公务不忙,自己闲得都快发霉了。他今生今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帮人家操办婚礼了,半个月不干这活他就会腰酸腿疼浑身不舒服,镇督千万要给他机会,让他可以施展这门手艺。
孟聚失笑道:“欧阳你都这么说了,那这事就辛苦你了。你也知道,我事忙顾不上,具体的事,你去跟小九商量就是了。我就两个要求,第一个,现在还是战乱时期,咱们东平还不宽裕,所以操办起来莫要太铺张了,不然让将士们看着也不好;第二个,呃……也不要太委屈了欧阳姑娘,中规中矩就好了。”
“是,卑职知道了,一定遵办!镇督您放心就是,事情一定给您办得妥妥当当!”
从孟聚那里出来,欧阳辉调头就在外宅找到了王九:“小九兄弟,来来,哥哥有桩事情要跟你说的。”
东陵卫的督察,陵署的高级军官,跟一个小仆佣称兄道弟,欧阳辉真是毫无压力。他亲热地揽住王九的肩,简单地把事情说了:“兄弟你也知道的,老哥我事忙啊,署里面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事,老哥我忙得是脚步不沾地,都要飞起来了!可有什么办法呢?镇督既然差遣了,老哥我能有什么办法?就是不睡觉不吃饭也要办好镇督大人的事啊!兄弟,这趟咱们就要受累了,想想该如何同心协力,帮镇督大人把事情办好了。老弟啊,都跟哥哥说说,这事你是打算如何操办的呢?”
王九狐疑地望着欧阳辉,目光中带着警惕:堂堂陵署管家插手镇督纳妾这种私密事,这其中很有些蹊跷。尽管他说不出什么不妥,但还是本能地感到了威胁,就像雄兽在自己地盘里发现了另一头雄兽一般。
但欧阳辉是带着孟聚的指示来的,王九不愿也没办法,他勉勉强强地把自己的准备说了——其实也就是请上一抬花桥把欧阳青青抬回来,请上几个亲朋好友来吃喝庆贺一番——总的来说,还是孟聚的本意,简单操办。
但这显然不是欧阳辉的本意。倘若这么简简单单地把事情办了,如何显得出他东陵卫高级军官、陵署大管家的高明呢?
“小九兄弟啊,你的法子不是不好,不过……”
欧阳辉摇头晃脑地说:“这个,你未免太帮镇督省钱了吧?欧阳姑娘是镇督迎进门的第一个女人,以镇督大人今日的地位身份,到时候来贺的各方贵宾定然不少的,但小九兄弟你却只订了三桌席面,到时来贺的宾客若是无席可坐,那岂不是显得镇督失礼?”
“啊,欧阳大人您提点得是,我险些误了大事。我这就去通知他们,增加个十桌二十桌席面,宁可备下了吃不完也不能到时不足。”
“且慢!小九兄弟,你若是摆个几十桌酒席。那镇督的小院子又如何摆得下?若是让贵宾们到院子外的空地上喝喜酒,那岂不是又怠慢贵客了?”
“这……”
王九想了一阵,一拍大腿:“这样的话,我干脆就把酒宴摆到天香楼去,让天香楼帮我们操办……”
他话没说完,看欧阳辉那木然的表情,王九已隐隐觉得不妥了:“呃,欧阳大人。这样是否又有什么不妥?”
欧阳辉淡淡说:“倒是没啥不妥,只是镇督大人纳妾而已,小九兄弟你就安排到天香楼那么铺张的地方去,搞得声势那么大,礼数好像稍微逾越了,对镇督大人的名声有碍吧?镇督大人也是想简单操办的,未必会喜欢——呃,只怕镇督大人将来明媒正娶的夫人也未必也会高兴这事吧?”
想到自己竟然会无意中得罪上镇督未来的大夫人,王九吓了一跳,额上冷汗直冒:“欧阳长官您说得很对……在下考虑不周。险些犯下大错。”
这时候,王九这才意识到。这件自己本来以为是轻而易举的迎纳小事里,其中隐藏着多少险恶的陷阱——幸好镇督大人派欧阳长官来帮忙啊,真不愧是署里面的长官,考虑问题周到又细致,倘若不是他,自己真是要闯下大祸了。
想到这里,王九顿时抛下戒心。他诚心诚意地说:“欧阳长官,小九我没读过书也不懂事,险些误了大事。镇督大人纳娶欧阳姑娘这事。您可得帮我想想办法啊。”
欧阳辉轻笑道:“这是自然。小九兄弟,咱们什么交情?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咱们齐心协力,把镇督的大事给办好办妥了。照我看,王九兄弟你原来的法子就不错,在镇督家中摆上五六桌,请上亲朋好友们过来,既亲切又体面。万一,有些不请自来的客人,家里坐不下的话,咱们就在署里的伙房那里也备上二十桌,那些不是很重要的客人,咱们就请他们到那边就坐用餐,不也是可以吗?这样既不铺张,镇督也不至于没了面子,岂不是两全其美?”
王九连连点头:“还是欧阳长官您思虑周到。还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您不吝指点。”
欧阳辉倒也真不客气,指点着王九考虑不周的地方:纳娶安排在什么吉时?翻看黄历书了吗?
该安排谁在门口迎宾?不要小觑这细节,若是迎宾的人不够机灵,得罪贵宾还是小事,若是把一些想浑水摸鱼的盗贼或者意图不轨的刺客也迎进来,那就麻烦了。所以,得安排一些聪明又机警的人去,甚至王九自己就亲自坐镇门口甄别。
众宾云集,到时肯定有人要送礼的,谁负责收礼?谁又负责登记礼物?要安排可靠的人,防止让小人趁机上下其手。这件事,该交给苏雯清和江蕾蕾两个小姑娘来办。
镇督没有长辈在东平,到时候谁来坐上首席?要知道,来的很多宾客都是镇督麾下的武将和军官,这些人都是沙场上生死厮杀出来的丘八,喝上酒就疯的。镇督是新人,不好来管他们,最好是请上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来代为坐镇,比如蓝正长官、肖恒都将,他们都是镇督的好友,应该会来的。有这些德高望重的老将坐在首席,那些闹酒的军官们都要收敛几分……
王九听得是心悦诚服:不愧是陵署的大人物,考虑问题就是要比自己周全多了。好在镇督派欧阳长官过来协助,不然很多诀窍和门道,未经婚嫁的自己还真是不清楚。
“欧阳长官,不知还有哪里不妥呢?”
“还有一件事,却是委实不好办。”
虽然现场再无旁人,欧阳辉还是尽量压低了声量:“小九兄弟,你也是知道,镇督的如夫人欧阳姑娘以前曾是天香楼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