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妇产圣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杨看着躺在笼子里头的小兔子,十分忧虑:“余秋,咱们就不把它们拿出来吗?它们会不会冻死呀?”
小兔子生出来时身上光溜溜的,压根没长毛。今晚下过雨呢,会不会冻死了兔子?
余秋心里头也犯嘀咕,新生儿生下来的确得保温。可这会儿如果拿走小兔子的话,后面母兔会不会不认它们?
动物好像都是凭借气味来辨认自己的仔仔。
“拿新稻草过来吧。”刘主任反而是率先打破沉默的人,“拿那种没有怪味道的,闻着就香的稻草过来,给兔子笼挡风。”
余秋赶紧点头称是,的确,山洞里头之所以冷是因为有风。稻草堆起来可以保温还可以挡风。
几捆草捧上山之后,胡杨还是不敢走。今晚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得守着,省得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小兔子被吃了。
唉,活着可真不容易。
余秋也在他旁边的稻草堆坐下:“行了,咱们轮流守夜吧。”
田雨跟秀秀也要加入,两个人一组好歹有个照应。
“算了吧。”李红兵敲着手里头的长竹竿,眉头皱得老紧,“要真来蛇跟田鼠,你们是把它们赶跑呢,还是能做什么?”
都被他捏在手里头的田鼠,还能吓到这群女孩子哇哇乱叫。田鼠要咬兔子的话,估计它们自己先吓晕过去了。
田雨眼睛瞪得大大的,兀自强撑着:“谁说我害怕了呀?我可以用棍子赶跑老鼠跟蛇的。”
李红兵的眉毛跟眼睛往天上飞,直接鼻孔里头出气。
半大的小子还要说什么的时候,山下传来了宝珍焦急的喊声:“小秋姐,你在吗?有个大肚子情况好像不太好。”
余秋立刻抛弃了她的养兔场,急急忙忙往山下赶。
这回不用官员劝说,史蒂夫导演也扛着他的摄像机追下山去。
他觉得中国的赤脚医生可真有意思,前脚还在当兽医,指导兔子分娩;后脚就要变成产科大夫,去给人接生。
余秋三步并作两步,还没有跑到宝珍面前便追问:“怎么回事?”
哪儿来的大肚子?杨树湾最近没有快要临盆的孕妇呀。大晚上的,难不成又是船上人家?方英他们两口子这宣传效果未免也太好了点儿。
宝珍脸上掩饰不住的慌乱:“是石桥口的。”
那边的接生员觉得这人不好生,建议她去公社卫生院。
但是孕妇跟家属都不想进医院,坚持要到河对岸的杨树湾碰碰运气。
石桥口和杨树湾就隔着一条河,余秋的名气已经传出去了,大家都知道杨树湾有个很厉害的赤脚大夫,救过好几个人的命呢。
余秋微微皱眉,她谢谢孕妇跟家属的信任,但她并不愿意大肚子一家做出这样的选择。
分娩是件相当凶险的事。石桥口的接生员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人了。
临床经验很多时候比丰富的理论真实更有实际意义。老接生员认为不好生,十之八。九这大肚子自己生不下来。
不去卫生院,而是折腾到他们杨树湾来。要是中间耽搁的时间久了,说不定大人孩子都有风险。
“你查的怎么样?”余秋一边往知青点跑,一边追问宝珍。
宝珍摇摇头:“红霞宮缩很强,她疼的厉害,宮口已经开全了,但是胎头一直浮在上面。”
余秋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在宮缩足够的情况下,胎头下降不顺利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往往提示着头盆不称,孩子难以生下来。
还没有走进知青点,刚到山脚下,余秋就听见了传来的凄厉叫声。然后是她听惯了产妇的尖叫,这会儿她也忍不住心头发紧。
因为这个时代的女人实在太能忍了,而且他们认定的女人生孩子肚子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羞于发出声响。
如果不是实在疼得受不了,红霞应当不会如此尖叫。
余秋跑进医疗站,胡奶奶已经将家里头的两盏煤油灯都点燃了,屋子看着亮堂了一些。
昏黄的煤油灯下,红霞脸色惨白,两只眼睛直直地看着上头,因为过度疼痛,她已经有些发晕了。
床边站着的除了她的丈夫之外,还有石桥口的接生员。她正拿着听诊器给红霞听胎心。
余秋没跟石桥口的接生员打过交道,指点头同对方打招呼:“秀梅老师,怎么样啦?”
接生员倒是很客气:“我感觉红霞不太好生,估计够呛,最好去卫生院。”
红霞的丈夫却直接表示反对:“我们不去医院,小秋大夫,你给瞧瞧。”
医院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他们庄稼人这辈子都不想踏进医院的门。
余秋伸手摸了摸红霞的肚子,刚放到宮底部的时候,红霞就疼得“啊”的一声大叫,眼睛朝上翻了翻,几乎要当场晕厥过去。
余秋立刻变了脸色,情况的确非常不好。
红霞的宮缩太强了,但是胎头下降受阻,于是子宮体部肌肉收缩导致子宮上段增厚缩短,而下段肌肉逐渐拉长拉薄,宮体部和子宮下段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环行凹陷。
这在临床上有个专业医学名词叫做病理缩复环。如果不尽快纠正的话,子宮很快就会破裂。到时候胎儿会缺氧死亡,产妇本人也会因为大出血而丧命。
“拿硫酸镁过来。”
红霞的宮缩实在太强了,她必须得立刻想办法抑制宮缩,来争取抢救的时间。
余秋配好水给红霞挂上,当即有了决断:“现在你跟你的孩子都很危险,装娃娃的地方要被撕开了,你不能再等着自己生,必须得马上去卫生院开刀把娃娃拿出来,知道吗?”
红霞似乎疼懵了,眼睛直勾勾的,对余秋的话毫无反应。
她的丈夫在旁边可怜巴巴的:“大夫,红霞不能自己生吗?红霞身体很好的。”
“这跟身体好不好没有必然关系。”余秋拿着今天刚从县医院顺回来的听筒听大肚子的胎心。
宝宝的心跳明显有些快,她数了半分钟的心跳,就已经接近90次。
“立刻去卫生院,不要再耽误时间。”余秋放下听筒,直截了当,“我的建议是立刻开刀,赶紧把孩子拿出来。这事儿真的耽误不起。”
红霞的丈夫像是吓傻了,嘴巴张的老大,半晌说不出话来。
当地人结婚都早,红霞的丈夫也不过20岁上下,说不定跟胡杨差不多大,自己还是个孩子呢。
让这位准爸爸做决定,似乎有点儿强人所难。
余秋忍不住催促了一句:“你赶紧说句话呀。现在的情况真的很危险,搞不好就是一尸两命,你老婆孩子都活不下来。”
别说是缺医少药的现在了,即便在9012年,子宮破裂导致母婴都没人抢救回头的病例也不是没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红霞属于幸运的患者,起码她出现了病理缩复环,有先兆子宮破裂的典型临床表现。
余秋当初刚单独上夜班的时候,曾经接诊过一位肚子不痛,因为早破水来医院的孕妇。
本来她没有任何急诊手术指征,但因为是领导家的孩子,院长亲自打电话到妇产科来,所以余秋被迫大夜班上台按照良辰吉时给人开刀。
当时上手术台前检查的时候,余秋没有察觉任何异样的地方。结果后来开了刀,她才发现产妇子宮下段不完全破裂,只剩下一层薄薄的膜,孩子的头发都能看到了。
那一回,真是吓得上台的所有人都心惊肉跳。
“好了,医生说要开刀就开刀。”廖主任像是看不过眼,拍板做了决定,“磨磨蹭蹭的什么劲?我跟你讲,你老婆跟娃娃有哪里不好,你老丈人一家拆了你们家房子。”
廖主任转过头来,朝余秋点点头,“开刀吧,刚好也让史蒂夫导演看一看我们的针灸麻醉。”
余秋差点儿没晕过去,就在这里开刀?亏这位廖主任想得出来。这种环境开刀简直就是送死,根本就达不到手术室的无菌标准。
“不行。”余秋毫不犹豫地拒绝,“得去卫生院,这儿没有开刀的器械,我也不会什么针刺麻醉。”
事实上,余秋接触过的所有麻醉专业以及中医专业的医生都不认同针刺麻醉这个说法。
这两个专业的人普遍观点是针灸也许有效,但也只能作为麻醉的辅助手段,最多叫做针刺镇痛。完全不用任何麻药的麻醉手术,他们没有见过,自然也没办法认可它的存在。
况且在此前数千年都没有出现过针灸麻醉,突然间到了浮夸风盛行的年代冒出这么一项发明;就跟80年代气功热遍地都是各路大师能仁异士一样,可信程度实在需要大大地打折扣。
廖主任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一定要让杨树湾尽快通上电。
实在太不像话了,看看杨树湾知青的觉悟,完全跟不上中央的步伐。
伟大的针灸麻醉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骄傲,身为赤脚医生,居然不会针刺麻醉?
这是每一个医生都应该掌握的最基础的治疗方法。
余秋假装没有看到廖主任的脸色。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是廖主任非要让史蒂夫导演拍摄针刺麻醉的话,他完全可以自己躺上手术台。
别的复杂的手术也不用想了,开膛破肚太吓人,廖主任说不定吃不消。
诸事从简,就按照十人九痔的状况,她直接给他做一次痔疮手术得了,让他好好体验一把针刺麻醉的效果。
想必凭借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出身以及对主席的无限忠诚,他可以大声念诵主席语录来捱过整个手术过程。
经此一役,切身体会过的人最有发言权。
余秋扭过头招呼史蒂夫导演:“麻烦您,借用一下您的船,这位孕妇要立刻转去医院。”
※※※※※※※※※※※※※※※※※※※※
后台公告:根据大家的意见,我们已于2019。07。30把修改章节需要月石的功能下线,修改文章的限制已经取消,您可以任意修改文章。不过由于每次修改都要重新被审核,新提交的审核请求会自动排在审核队列的最后方,可能影响正常显示。由于待审核文本数量巨大,过审可能会比较慢,请耐心等待。
我看看我的错别字,算了,不改了,省得没审核完直接给我屏蔽了。
谁准你进来的?
雨后乡间夜晚; 夜风带着飒飒凉意; 余秋给红霞听完了胎心; 将人转移到板车上,直接往渡口推去。
板车上没有固定输液瓶的架子; 余秋只好自己伸手抬着。
原本这活她想交给红霞丈夫处理,结果那小伙子手抖的厉害,差点儿没直接摔碎了盐水瓶。
余秋可没有多余的药水给他浪费; 只好自己抓着。
暴雨过后; 夜色深沉,天上既看不到星星; 也不见月亮的影子。
马灯在夜风中摇摇晃晃,连手电筒发出的关注,也像是害冷一般瑟瑟发抖,只勉强照出一小块昏黄的地块。
廖主任再一次在心中发出咒骂; 杨树湾怎么能没通电呢?看看这样子,简直让他脸上无光。
好在知青点到渡口距离并不远; 众人跌跌撞撞的; 还是顺利将红霞送到了渡船边。
船还没来得及起锚时,河面上又迎来一艘船。
何东胜站在船头喊:“你们要去哪里?”
说话的功夫; 他人已经转移到史蒂夫导演的专用船上; 帮忙伸手拉板车。
余秋惊讶:“你怎么回来了?”
何队长不是说要在县城留一晚上吗?
何东胜避重就轻; 只追问大肚子的情况:“她怎么样呢?”
挂进去的硫酸镁起了作用; 红霞现在的宮缩已经明显放缓下来; 只是胎心仍旧快的让人心惊胆战。
余秋让红霞左侧卧位; 只可惜这儿并没有氧气袋可以让红霞吸上。
“先送医院再说吧。”她叹了口气,“红霞得开刀。”
红霞的丈夫明显瑟缩,惶恐而茫然地瞪大了眼睛。即使上了船,他也没能接受妻子必须得去医院开刀的现实,只惶惶然被迫跟着妻子走。
看着这年轻的准爸爸,余秋就在心里头叹气。
她穿越之前,有专家建议将法定婚龄调整到18岁。
他们产科骂成一片。18岁过来生孩子试试?父母跟孩子都是小孩,你让他们能做什么决定?生下孩子之后,小爸爸小妈妈又靠什么来养活孩子?真是不榨干父母最后一分养老金都不罢休。
没见过这么不要脸薅羊毛的。
何东胜点点头:“那就赶紧开刀吧。”
他目光扫过史蒂夫导演跟他的助手,还有那群陌生的官员;忍不住微微蹙额。
下午老成根夫妻返回县城渡口的时候,说了洋人要给小秋大夫拍电影的事情;何东胜就又气又怒。
开什么玩笑,都不知道这群洋人究竟是个什么来路,怎么能冒冒然地让小赤脚医生一个人就上了他们的船?
别说他们的身份存疑了,就算他们是被邀请来拍摄纪录片的,小秋大夫也不能就这么上。
枪打出头鸟,闷声发大财。这种事情搞不好就是个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间炸开,挨着的人别看前头烈火烹油红火的不得了,后面说粉身碎骨就粉身碎骨。
别看现在批。林。批。孔,往前再数几年,林副主席可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生产队长怕小赤脚医生吃亏。小秋大夫虽然业务水平没话说,但人家看的不是业务。
然而看现在这架势,廖主任虎视眈眈的,他们这边就是想要拒绝也拒绝不了。
余秋现在倒是非常庆幸自己跟着设置主的船回到了杨树湾,正因为如此,他们现在才有交通工具护送红霞去卫生院。
雨后河水涨了一些,但好歹还算风平浪静。快船突突突了不到10分钟就直接停在了红星公社的渡口边。
宝珍抱着医药箱跟上,她疑惑地回头看了一眼暗沉沉的江面,原来杨树湾距离公社这么近啊。
他们只是没有船而已。
廖主任在前头一路大喊着开道,板车推着红霞往卫生院跑。
王大夫正在一楼值班,听到动静跑出来看情况。
余秋说这人要剖腹产的时候,可怜的小大夫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啊?开刀!卫生院开不了刀啊。”
至于剖腹产,他只听说过,就连在县医院实习的时候,他都没见过。
余秋也傻眼了,她突然间反应过来卫生院好像只能做一些小手术。
可是现在怎么办?难不成在坐着快船,赶紧将人转送到县医院去?
妈蛋,她还不如一开始就把人送去县医院,说不定还能多一分机会。
“大夫,我肚子不疼了,我自己生。”红霞突然间叹了口气,像是如释重负一般。
余秋不假思索:“那是因为用药抑制了你的宮缩。”
她话刚出口,就忍不住脑袋一个激灵。
不对劲,余秋伸手摸红霞的肚子,在碰到的一瞬间,红霞就疼得大喊起来,然后整个人眼睛往上翻,像是晕死过去一样。
余秋浑身肾上腺素飙升,完蛋了,这肯定是子宮已经破裂了。
按照常规,子宮完全破裂瞬间,产妇常感撕裂状剧烈腹痛,随着子宮阵缩消失,疼痛缓解。
余秋一直关心着红霞痛不痛,但她千算万算漏算了一点,也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忍耐功夫完全不合常理。
红霞应该是经历了一阵剧烈的疼痛,但是她忍住了没有喊出声。
“快,立刻手术。”余秋嗓子都喊劈了,“马上手术。”
情急之下,她甚至来不及再听孩子的胎心,直接把红霞挪到了手术床上。
她现在真庆幸自己没有冒险将红霞转移去县医院。因为如果红霞在船上就子宮破裂的话,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宁。
妇产科的值班医生听到消息下来了,可她也不会开刀,只能抓着木质听筒去找宝宝的胎心。
然而她找不到,她只摸到了孩子的小胳膊小腿。
红霞脸色灰败,浑身湿冷,一动不动的躺在手术床上,已经没了任何反应。
搭班的老护士反而是反应最迅速的人,她将4条静脉通路全开放了,追问余秋:“全挂水吗?”
“都挂,充分补液。”余秋急着大喊,“赶紧打麻醉呀。”
卫生院没有专职的麻醉医生,既然他们不开展大手术,那么麻醉就是手术医生自己的事情。
被迫坚持充当麻醉医生的王大夫惶然不知所措:“打……打啥?”
“芬。太尼入壶,给我推进去。”余秋冲到旁边洗手,又招呼卫生院的产科医生,“立即给产妇的腹部消毒铺巾。”
这事儿不能等她来做了,红霞跟孩子的情况等不及。
事实上为了节约时间,余秋只来得及用肥皂水洗干净双上肢。
肥皂水碰到她胳膊肘的烫伤时,余秋痛得龇牙咧嘴。
如果她还在省人医,就冲着她胳膊肘上烫出的大水泡,这台手术她也不会上的。
可是现在她没得选择,她只能穿戴两件无菌手术衣并戴两副无菌手套,立即上手术台开始手术。
常规剖腹产使用的是腰硬联合麻醉,这样产妇本人是清醒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头也不容易窒息。
可是现在条件不允许,打硬膜外麻醉需要技术跟时间还需要红霞本人的配合。
这三个条件,他们一个都没办法满足。
只能直接上全麻,用最快的速度将孩子捞出来。
从切皮到取出胎儿,余秋最快的记录是两分半钟。
外头廖主任还在喊:“针刺麻醉,赶紧给她打针刺麻醉呀。”
余秋回过头冲着手术室外头大喊:“闭嘴,我听不到血压了。”
事实上护士已经完全量不出血压,大家肉眼可见地看着产妇的肚子又鼓出来一块。
芬太。尼刚推进去,也许都没有来得及起效,余秋的手术刀就划开了红霞的肚皮。
因为疼痛,原本已经近乎晕厥的红霞本能地开始挣扎。
余秋在红霞肚子上打了利多卡因做局麻,但局麻药起效也需要时间。
她额头上全是汗,因为麻醉药品有限,肌肉松弛效果不好,手术视野暴露的非常糟糕。
人肚子疼的时候上前硬得跟块铁板似的,何况是现在受到了手术刀的刺激。余秋简直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开刀的。
尽管这样,当手术刀突破进腹时,汹涌而出的鲜血跟羊水还是瞬间让她看见了大屠杀时的江面,血水澎湃。
“管子,吸引管。”余秋喊出声才发现卫生院手术室根本就没有什么负压吸引器。
他们不开展大手术呀,怎么会有这些东西?
余秋气得大骂:“赶紧配备呀,没有这些我怎么开刀?”
单纯依靠器皿直接从肚子里头舀液体当然不可能,好在护士直接拿了剪断的输液管过来。
管子一头放在产妇的肚子当中,一头被何东胜含在嘴里头,用力一吸,然后通过虹吸效应,产妇腹中的羊水跟血水源源不断地往外抽了出去。
红霞的子宮破了个大口子,与鲜血跟羊水一块汹涌而出的还有她的孩子。
余秋艰难地捞出了这个毫无反应的小孩,交给助产士下台处理。
2019年的医院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保大人保小孩现象,因为大家各司其职,剖腹产终止妊娠就是既保大人又保小孩。
产科医生在台上处理大人的情况,宝宝被剖出来之后有新生儿科医生接手抢救。
可是现在,没有新生儿科医生在场,余秋只能先完成产科医生的职责,挽救产妇的生命。
现在摆在余秋面前的问题是红霞在大出血,子宮软软的,卫生院现有的所有宮缩药物用上去以后仍然没效果。
血像是完全不凝固一样,花花往外淌着,浓郁的血腥味弥漫着整个手术间,让人心惊肉跳。
如果是其他情况的大出血,余秋最起码还能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利用盐水纱布过滤腹腔出血,然后回输到红霞体内。
可现在鲜血跟羊水混合在一起,这血要是流进红霞体内,万一发生羊水栓塞呢?这可是会要人命的。
事实上现在余秋就非常担心红霞会羊水栓塞,开放的静脉窦在羊水里头泡了这么久,想想都让人心惊胆战。
可是对于大出血的病人而言,能不能及时有效输到血是救命的关键。
血源紧张在2019年的基层卫生院仍然是掐着基层医生喉咙的魔爪,很多时候医生甚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去。他们知道怎么救病人,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血可用。
余秋喘了口粗气,终于下定了决心:“打肝素抗凝,用纱布过滤血,自体血回输。”
管不了羊水栓塞了,未必会羊水栓塞,羊水栓塞了也未必肯定会死。
可是她知道如果现在没有血输进红霞的血管当中,这个可怜的女人就会立刻死掉。
她身体里头的血已经快淌干了。
大失血休克病人抢救的原则是尽快止血,尽快输血。余秋没办法从手术台上下去自己用纱布过滤血,只能口头指挥王大夫进行操作。
“你去跟产妇丈夫说一声,他妻子现在情况很危险,我们正在想尽办法救她的命,但是有可能会导致其他致命的危险。”
说话的时候,她手上也没停下,她跟妇产科医生拼命地按摩子宮,试图让出血停下来。
助产士倒是在旁边喊了一句:“要不要三腔二囊管?”
她记得小秋大夫曾经用三腔二囊管挽救过一位大出血的病人,就是门口供销社的燕子。
旁边的护士喊着:“没有三腔二囊管了。”
前两天内科刚来过胃溃疡大出血的病人,用了三腔二囊管就转去县医院了。
卫生院还没有来得及补货。
“快去拿避孕套。”助产士一边拼命地拍小孩的脚底,一边大声喊自己的同事。
她记得小秋大夫说过,避孕套跟导尿管联合起来用可以治疗产后大出血。
余秋的脑海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其实现在最简单,效果最明显的止血办法是做子宮血管结扎+B…Lynch缝合术。
所谓的B…Lynch缝合术是对子宮血管和肌肉连续地施加垂直压力,阻止部分子宮动脉、卵巢动脉分支由子宮侧缘向子宮中央的血流分布,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这个手术简单快捷,止血效果不错。但有一个问题,子宮在收缩后宮体会变小,原本缝合紧的线就会松下来,然后导致二度出血。
可要是加上子宮动脉结扎术,结扎子宮动脉上行支、下行支及与卵巢动脉的吻合支,子宮坏死的概率又会增高。
余秋穿越前两个月就曾经碰到一例由下级医院转省人医的子宮动脉结扎术+B…Lynch缝合术后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