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被你们生生骗得聪明了,以至于宁可多花点钱买纸,也不想不明不白死于造纸工坊的废水!”
  “我……”阎霄正要说话,却被方运打断。
  “就在今天,我已经找工殿的朋友查了一下赵氏商行的造纸工坊,赵氏商行的确很有良心,他们的造纸工坊在造纸技术方面不如庆国,但在减少污水方面,远强于庆国。那座造纸工坊建在巴陵城外,的确不会对百姓的生活有负面影响。若那座造纸工坊真的有大问题,我岂会坐在这里喝茶?”
  众官疑惑不解,实在不清楚方运的心思。
  “我再次问一句,百姓上街的根源是什么?”方运道。


第1635章 怎样不是狗官
  见方运已经把话说到这里,在场的官员便已经明白,这位方虚圣来象州,不是和光同尘当总督的,而是有远超官员的追求。
  官场上那些手段在方运面前都不适用。
  许多官员都看向董文丛,这种时候,他们只能期待一州之长来说话。
  州牧董文丛轻咳一声,道:“既然方虚圣想听实话,那下官就如实回答。百姓上街的根本原因,是对我象州官员失去信任。”
  “不够。”方运道。
  董文丛无奈道:“少数百姓因为被当地官员豪强欺压过,所以对象州官府已经彻底绝望。”
  其余官员额头直冒冷汗,身为高级官僚的一员,谁都知道这些,但问题是,这些话不能说,因为这等于扒了所有官僚的皮。
  “不错,并非是他们愚昧,并非是工家人不行,甚至连那些奸商都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你们这些官僚无耻无能。不过,百姓失去信任或绝望,除了你们为官不正、不明、不公,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方运道。
  “请大人指教。”董文丛略感诧异,其余官员也露出好奇心。
  方运缓缓道:“不去考虑众圣的力量,从西周东周到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交替,一旦民不聊生,必然会有人揭竿而起,陈胜吴广甚至不如童生,却载入史册,与公侯重臣、大儒虚圣地位相仿;刘邦不过是举人,仅仅是亭长,尚不能掌一县之地,可他最后却成为大汉开国皇帝。在那些时代,百姓若是活不下去,就敢跟君王官员拼个你死我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他们即便对官员失去信任,也不会绝望。当年,除了项羽,除了陈胜,恐怕有许多人敢眺望咸阳,想取而代之!”
  在场的官员隐约明白方运的意图。
  “但是,现在已经很难出现民不聊生,至少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民不聊生,最重要的是,当年百姓揭竿而起,即便不能推翻暴政,也可以动摇其根基,从而有天命义士取而代之。但现在,百姓与官府掌握的力量差距越来越大,百姓赫然发现,现在即便揭竿而起,也不会有多少人响应,即便响应,也无法动摇官府的根基。换言之,百姓已然知道,自己失去了约束官员的力量!现在的官员,不要说敬畏百姓,甚至不把百姓当人看。”方运道。
  在场的官员愕然,即便他们身居要职,也没想过这个问题。
  “所以,当他们不再信任官员的时候,又无法真正约束官员,只能抱团取暖,通过上街怒吼来宣泄自己的愤怒。一个真正的好官,会在他们上街前,化解他们的怒火,而不是像你们这般,要么清楚他们不敢造反所以毫不在乎,要么认为他们愚昧无知懒得去教化。”
  董文丛苦着脸正想说话,方运一摆手阻止,道:“我知道,你们会说你们有苦衷,有难处,有无奈,但永远不要忘记,你既然是知府,既然是州牧,本就应该解决这些问题。那些普通的差役,普通的吏员,普通的兵士,他们没有真正的决定权,所以他们可以抱怨,可以诉苦。但,没人逼你们这些官员去教化百姓去帮助百姓,是你们自己选择了现在的位置,所以你们必须去做!否则,要你们做什么!”
  在场的官员无不惭愧。
  “大人教训的是。”董文丛心悦诚服。
  “下官知错!”众官老老实实认错。
  方运冷哼一声,道:“现在,给我一个答复,如何解决造纸工坊的问题。”
  董文丛坚定地道:“既然百姓反对,那我们就立刻取消。”
  “哦?百姓反对你们就取消,那以后你如何治理一州之地?造纸工坊本来能给巴陵带来数千人的工作机会,本来能让象州大量读书人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纸张,这些好事也没了。权衡一下,似乎取消造纸工坊的损失更大。”
  董文丛苦笑着,完全不知道如何作答,也弄不清方运的意图。
  巴陵知府阎霄忙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巴陵官员在接下来的几天,全部去工坊那里,去化解百姓心中的疑惑和愤怒,只要我们以诚待人,只要我们说到做到,百姓必然会支持我们,最后让此事皆大欢喜。”
  “你们拿什么让他们相信造纸工坊没问题?”方运问。
  阎霄沉默片刻,道:“我们会全力以赴去做,用尽一切手段。”
  “阎霄,文丛,还有在场的诸位官员,告诉我,你们是否确信这造纸工坊是对巴陵对象州有利,同时,对周围的破坏并不足以影响百姓健康?”方运扫视众人,神态严肃。
  阎霄最先道:“下官敢以项上人头和前途担保,造纸工坊绝对对象州有利,也绝不会破坏周边的水域,更不可能伤害到附近的百姓。”
  董文丛犹豫片刻,道:“下官的想法与阎知府相同。”
  “下官亦是如此!”在场的所有官员纷纷表态。
  方运微笑点头,道:“好!这才是我大景国有担当的官员,这才是做实事有抱负的男儿,与那些只为升官发财、只为满足私欲满脑子都是钱权色的卑劣官员不同!我方运,能与诸位同在象州为官而感到自豪!从今日起,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可以骄傲地对所有人说,我方运曾在象州当过官!”
  方运说着,激动地站起来。
  在场的官员也激动起来,能被堂堂虚圣如此夸奖,实在是莫大的荣幸。
  “不过……你们还是没有解决这事的具体方法吧?”方运面带和善的微笑。
  众官无奈点头。
  “本官倒是有一计,不仅能解决此事,还能展现诸位的官品和仁德。”方运道。
  “请总督大人指教!”众官齐声恭敬请教。
  方运微微一笑,道:“很简单,从今日起,把巴陵城的官衙全部搬到造纸工坊附近,或者,把七品或以上官员的住宅搬到那里!这样,你们用实际行动宣告,这座造纸工坊没有问题,用事实证明,你们没有欺骗百姓,你们都是有良心有抱负的好官员!你们,和那些狗官不一样!”
  所有官员愣在原地,怪不得方运之前把他们捧到那么高,现在低头一看,自己正被方运架在火上烤。


第1636章 什么是好官
  “怎么,不说话了?”方运突然阴着脸看向众官。
  众官吓得面色骤变,不敢直视方运。
  “阎知府,你说说看。”方运道。
  阎霄为官多年,自然知道这时候说错话就等于站错队,同意方运,便等于出卖巴陵城同僚,反对方运,那自己以后的官路也走不长。
  “下官愚钝,不知说什么……”阎霄含含糊糊道。
  “为何你敢用项上人头和前途担保,但就是不敢和百姓一样住在工坊附近?”方运说完,看着众官良久,带着浓浓的失望之色,转身离开。
  “你们不曾走进百姓中,所以永远不知道我们对你们有多失望。”方运说着,消失在夜色里。
  在场的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无一人敢说话。
  沉默许久,阎霄道:“此事……当如何处置?”
  董文丛叹了口气,道:“让赵氏商行满意简单,让百姓满意难,让方虚圣满意更难。”
  “此事……终究要解决。”
  “我看,干脆一了百了,既然这些百姓反对,那就让他们继续过着买昂贵纸张的日子。”
  “这种赌气的行为,在今天之前行得通,现在总督大人已经知情,我等再如此做,你们就不怕他给我们的考评全部定为‘下下’?一旦考评为下下,轻则贬谪,重则追责。”
  “方虚圣他,不至于如此吧。”
  “别人不敢说,他还真说不准。当然,他就算如此,也是磨砺我等,之后必然会让我等起复。”
  “唉……令人头疼。”
  “问题在于,总督大人一口咬定是我象州官员的责任最大,至于百姓的质疑、工坊的安全与否和在暗中鼓动的庆江商行,在他看来都不重要。”
  “是啊,他是总督,官大一级压死人,我们百口莫辩。”
  “唉,遇到这种一心为百姓着想的总督,不知道是祸是福。”
  “罢了,今日就到这里,明天再议。”
  众官纷纷离去。
  第二日,一个消息犹如响彻千里的巨大鞭炮在巴陵城炸开,然后以飞快的速度传遍圣元大陆,成为论榜上热门的话题。
  方运要把总督府改建在造纸工坊三里内。
  方运的院子里,站满了巴陵城的官员,不仅有景官,连一些庆官也来了,不过大多数庆官是来看热闹的。
  院子中有一张宽大的躺椅,方运眯着眼,面朝太阳躺着。
  众官围着方运。
  “离我远点,别挡着我的阳光。”方运道。
  “大人,请您收回成命!”
  “总督大人,请您三思,您是总督,不能如此赌气啊。”
  “此事,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众多官员心急如焚,方运却爱理不理。
  董文丛与方守业无奈地站在不远处,低声交流。
  方守业道:“不能阻止新总督府建造吗?”
  “他直接下发总督文书,命令象州工司重新选址建造,工司的人哪敢违逆?”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方守业的眉头拧成一股绳。
  “若是有办法,我何必来这里。唉,怪不得他的敌人都怕他,连咱们这些友人都拿他无可奈何。”
  “他若不是这样,也当不上虚圣。”方守业无奈地看着方运。
  董文丛突然以才气暗中传音道:“对了,方虚圣今早从我手里借了一批人,都是刑司的人,都是我和刑司司正贾和信得过的老景国人,不是象州本地的。”
  “这么巧?他也从我手里借调了五百士兵,这些士兵也都是江州子弟。这么说吧,即便方运没有官印,一旦我和他有冲突,那帮小兔崽子也只可能听他的而不是我的。我看,他是有大事要做。”
  “我大概猜到他要做什么。”董文丛道。
  方守业一愣,细细思索,很快露出恍然之色。
  董文丛道:“我先离开这里,看看北工坊区那里如何。”说完离开。
  北工坊区,数千人和昨日一样,照常来围堵造纸工坊,但不多时,所有人得知方运要把总督府建立在造纸工坊附近。
  同时,巴陵城的知县亲自来此,苦口婆心劝说,还说方虚圣之所以在附近造总督府,就是因为微服私访来过这里,是为了打消百姓的疑虑。
  方运文名如日中天,再加上这些官员态度诚恳,百姓们全都被方运打动。
  “妈的,象州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就算他们说破天,老子也不信一个字。但方虚圣不一样!不为别的,就冲方虚圣敢把总督府建在附近,我就服他!大凹村的乡亲们,你们要是把我刘三子当个人物,就听我的,回村!这么说吧,既然方虚圣知道了,还亲自解决,那这件事就不是事儿!”
  “是啊!看看方虚圣,一句话都不说,直接把总督府搬来,这就是告诉咱们,这造纸工坊没事!哪像那些狗屁官员,拿着大景国的俸禄,被咱们养着,连个工坊的事都解决不了!说句难听的,就算将来工坊出事了,我也不怪方虚圣,因为他是个爷们,和咱们百姓同甘共苦!”
  “这才是父母官,这才叫爱民如子!跟他比,象州那些人哪里像官,简直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妖蛮!”
  “嘿嘿,我看啊,象州的官员们傻眼了。造纸工坊没问题则罢了,若是有问题,就等于害了方虚圣。就算方虚圣能饶得了他们,太后能饶?就算太后能饶,圣院能饶吗?就算圣院能饶,老子也饶不了那群狗官!”
  “对!方虚圣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就不是上街这么简单,是要上房扒屋!刨了他们祖坟!”
  “既然方虚圣出面,这个面子得给!走,回镇里!”
  “走……”
  许多百姓好像完全不在乎造纸工坊会出问题,干净利落地转身就走。
  突然,有个人大喊:“乡亲们,别走啊!说不定是方虚圣跟巴陵城官员合伙骗咱们!方虚圣可是总督,也是官啊。官官相护,当官的可能为了百姓放弃自己前途吗?各位相亲,听我说……啊……”
  那人话说到一半,就见刘三子手持石头,砰地一声砸在他头上,一下把他砸晕。
  刘三子对着那人吐了一口唾沫,道:“老子说了,把我刘三子当个人物的都回家,你这是看不起我喽?还有谁!”
  再也无人反对。
  “走!”数千人四散离开,脚步无比轻松。
  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
  董文丛透过窗帘看着那些百姓,重重一叹,面色无比复杂。


第1637章 作死大赛
  董文丛坐在车上良久,随后手持官印进入论榜,讲述这两天发生的事,在最后,董文丛附加一句孔子的原话。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这句话诠释了孔子对当政者的理解,执政、当政,首先要自身端正、公正。若执政者言行端正、处事公正,作为表率,那天下的官民都会堂堂正正,不会走上邪路。
  很快,大量的读书人在董文丛的文章下回复。
  “两年前,老夫当他只是天资卓越的孩童,今日幡然悔悟,在方虚圣面前,老朽不过是鹤发匹夫耳。董州牧最后以孔圣之言结尾,大概是想说,方虚圣身正,自为表率,已然踏上儒家圣道!”
  “方运此人,不罚一官,不伤一民,以身证诸官之能,以行释百姓之忧,有大贤之貌!”
  “直到今日,才知何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方虚圣身正,即便没有亲自出面命令百姓离开,百姓却自行离去。象州官员其身不正,即便屡次下令,也无人离开。”
  “昨日上街,今日解决。当年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方虚圣今日作为,疾如雷霆,暗合孟子之道。”
  众人陆续以众圣的名言联系方运今日所作之事,赞誉满篇。
  也有一些人抨击方运沽名钓誉,引来众人批评。
  一位庆国进士怒而言:“若身居废水之畔是沽名钓誉,那天底下所有人都是贪婪无度的猪狗!”
  “若这种手段是沽名钓誉,那我真希望天底下所有官员都用这种手段来博取文名!”
  反对的声音很快被压下,在半个时辰后,孔城一个老举人的回复震动论榜。
  “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最开始,一些人觉得这是随便写的,毕竟有一些读书人没事就喜欢乱回复别人的文章,但是很快有人明白那位老举人的意图。
  “喂,上面那位,刑殿请你喝茶。”
  “为上面那位点蜡,默哀。”
  “似乎有人看不懂?在下画蛇添足说一句,此句乃荀圣所言,荀圣善评圣。”
  这下所有人都看出来,为贤者讳,所以那人说荀子善于“评论众圣”,实则是“批圣”,但大家一联系完整之言,恍然大悟。
  《荀子》中的原文是: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
  这句话的语意并不深奥:天地即便广袤无边,若不能至诚,也无法养育万物。圣人无所不知,若做不到真诚无妄,则不能教化万民。父子血脉相连,若不能坦诚以待则会相互疏远。君王尊崇高贵,若不能以诚待人,则会变得地位卑下。
  那老举人若是说完这一整段,自然是在称赞方运在以诚待人,能够管理好一方百姓,但他故意隐去后面的话,那就不仅仅在称赞方运,还在暗中指责庆国半圣不诚,竟然任由庆国压榨象州,竟然任由庆国人去鼓动欺骗民众上街反对。
  随后,众多读书人在这篇文章下面上演人族前所未有的“作死大赛”。
  揭开序幕的是那位老举人,很快有人仿效。
  “齐明而竭。”
  《荀子》中原话是“齐明而不竭,圣人也”,意为半圣能永远保持思维敏捷、智慧过人,现在去掉不,就是暗指某位半圣并非是半圣。
  “以人度己。”
  而《荀子》的原话是“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意为半圣是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推演事物的人,论榜之人反说,自然是说有的半圣做不到这一点。
  到后来,这篇文章下面已经完全失控,董文丛不得不锁定这篇文章,不让人回复。
  董文丛默默收起官印,望着车厢外。
  “虚圣移驾工坊边,不知丰州的那位是否会结庐长江畔……”
  董文丛心里想着,笑着摇头。
  宗圣居于丰州。
  当天傍晚,象州官员得到一个消息。
  就在今日,方运亲自调动人员展开追查,缉捕了一批去造纸工坊上街闹事的人。
  此事一出,掀起轩然大波。
  大多数人沉默,但有一小部分人开始在论榜抨击方运欺诈百姓,先劝走他们,然后再暗中下黑手抓人,非君子所为。
  几个象州的官员竟然跑到论榜上发表声明,表示反对这种不仁不义的总督,要求庆国内阁和太后给象州人民一个交代。
  很快,小道消息流传到巴陵各地,那些参与上街的人又愤怒又恐慌。
  大凹村有两百余户,是长江边的渔村,这里的人大都以打渔为生。在得知当年祸害了一代人的造纸工坊又出现在巴陵城后,村里上百人甚至不去打渔,前往巴陵城外反对工坊建立。
  现在,全村人聚集在村南,许多人要向外走,刘三子等人却拦住村民。
  “刘三子,你还是不是人?自家乡亲被方运那个狗官抓走,你却不让我们去喊冤?”
  “刘三子,你是不是收了狗官方运的钱了?当时我就怀疑,你平时那么冲动鲁莽,跟炮仗似的点火就炸,怎么方运连话都不说,你就让我们离开造纸工坊回家!”
  “操你妈的刘三子,你今天要是不把话说明白,老子用捅死你!”一个渔夫手持鱼叉,虎视眈眈盯着刘三子。
  刘三子年过三十,身体强壮,皮肤黝黑,嘴脸有道两寸长的伤疤,满面无奈。
  “我说各位乡亲,你们到底知不知道方运是大名鼎鼎的虚圣?那么厉害那么聪明的人物,会出尔反尔吗?先赶走我们再抓人,绝不会是他做出来的事!”刘三子苦口婆心道。
  “那为什么我侄子被抓走了?”
  刘三子道:“你们确定方虚圣知道这件事吗?说不定根本不是他做的,或者他没办法控制那些抓人的人。”
  “放屁,他是总督,怎么控制不了那些官兵。”
  “圣元大陆天天杀人,圣人能控制吗?不要把话说的那么绝。”刘三子道。
  “无论今天你怎么说,我都要救出我侄子!”耿老头道。
  刘三子道:“我说耿老头,我是看你这人不错,才跟你好说好商量,既然你不识抬举,我也就明说了。你那个王八蛋侄子是什么东西,难道你不清楚?在场的诸位乡亲,凡是认识耿老头侄子的,都站出来说说,他是个什么东西!我先说几个我亲眼见到的,骂六十岁老娘,摸寡妇屁股,被人追债抱起自己五岁的孩子砸追债人,一三五打孩子,二四六打媳妇……我就说到这里,你们谁还想补充?”


第1638章 捉拿
  “我来说!老子家的牛就是他牵走的,至今要不回来!”
  “还有我,我儿子就跟他因为小事争起来,也没说难听的话,结果他带了一帮流氓打上门,拆了我家家门,把家里的东西都砸烂了,还打断我儿子的腿!”
  “我也被他打过……”
  刘三子一开头,众多村民数落耿老头侄子的不是。
  耿老头哑口无言,蹲在地上抽着旱烟。
  那些本来和耿老头一起准备去巴陵城的人,犹豫起来。
  刘三子嘿嘿一笑,大声道:“各位乡亲,听到了吧?大家仔细想想,耿老头的侄子就是地痞流氓,为祸乡邻,怎么突然就成了好人,带领咱们村的人去反对造纸工坊?说到这里,我突然发现,以前他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这两天怎么穿得起绸袍、下得起馆子?啧啧……我听官差说,官府肯定要抓那些拿钱挑事的人,说不定……嘿嘿,反正我刘三子行得正坐得端,一文钱都没拿,不怕人说!”
  一旁有人应和:“咱大凹村什么时候变成傻子村了?你们好好看看,仔细瞧瞧,除了老耿的侄子,咱们大凹村谁被抓了?再说了,老耿的侄子也不常在大凹村,他可是常住巴陵城里。总督那么大的官,真要抓人,现在早就派人把咱们押进大牢了!”
  众村民突然哑巴了,没人再骂方运。
  刘三子笑道:“现在咱们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样吧,我在巴陵城也有几个要好的兄弟,我连夜去巴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