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7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宗学琰道:“那就好。不过……为了刺激李文鹰以及景国读书人,我想提前透露消息,说你要力压李文鹰,不知可否同意?”
  “只要能逼李文鹰作诗,一切皆可!”纪安昌道。
  宗学琰轻轻点头,但心中却是暗叹,当年李文鹰给纪安昌留下的心理创伤太严重。纪安昌虽然凭借天赋和努力晋升大儒,但若不彻底击败李文鹰洗刷耻辱,到二境齐家已经是极限,绝对无法达到治国之境,毕竟文战之前被李文鹰吓得逃跑,是极大的污点。
  纪安昌此次回来,与其说是荣归故里,倒不如说是为更高境界不得不如此做。
  在两人聊天的时候,李文鹰已经说完开场致辞,他一侧身,就见那如墙壁般整齐排列的杏树缓缓向两侧移动,最后露出杏林之中完整的小杏坛。
  那小杏坛,便是当日方运为象州百官讲学之地,地面还留有当时的各种蒲团,除此之外,便是两株格外高大的杏树。
  十六丈的杏树。
  每棵杏树之上,都挂满金灿灿的圣杏。
  在杏坛打开的一瞬间,浓郁的圣杏芬芳扩散,传遍全场。
  众多读书人拼命地吸气,希望可以多获得一些圣杏香气。
  即便这香气远远不如圣杏本身,普通人若是吸收之后,晋升童生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在场的部分景国读书人或官员全力吸收圣杏吸收,但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喜色。
  当时方运在文院讲学,这些人表明立场,不追随方运,但随后小杏坛形成,那些站在方运一边的官员直接吸收大量的杏花花粉,实力全都获得提升,日后的前途也不可限量。那些没有参与讲学的,失去了此生最容易晋升文位的机会。
  自从小杏坛形成后,象州便堪称铁打的方党势力范围,甚至比密州都更甚。朝廷几次想在象州重要官衙安排非方党官员,都遭遇象州官员联合其他方党官员对抗,而朝廷又不敢与方运撕破面皮,只能收手,避免矛盾激化,以致于一直无法往象州安插钉子。


第2308章 神州十亿颂一人
  许多人痴痴地望着圣杏,那代表着圣道有望,代表着文位更高,代表着光宗耀祖,代表着几乎一切。
  许多人忘记听李文鹰说什么,只是在最后清醒,听到李文鹰宣布祭拜圣庙。
  随后,以李文鹰为首,在场的所有人都起身,先祭拜圣庙。
  之后,便是按照礼仪,开始奏乐并配舞。
  礼乐之邦,不可懈怠。
  待乐舞完毕后,李文鹰便宣读此次文会的流程。
  本次文会的主题便是“咏方运”,只要是咏诵方运的正面诗词,都可以入选,而且无论诗词作者是否在场,只要是人族,只要作出的诗词位列前两百,都可以获得一枚圣杏。
  圣杏三千,但大都由方运提前决定归属。
  五百余颗会在此次圣杏文会上分配,其中两百颗由诗词高低决定,五十颗奖励给现场各种文会活动的胜利者,其余两百五十颗则是当众赠送给为人族立功之人,以此激励人族读书人。
  由于文会主题在很早之前就传遍人族各地,许多读书人在等李文鹰宣布文会开始后,便提笔书写。
  不仅现场有读书人书写,人族论榜之上也出现数不清的诗词,因为有许多读书人无法来岳阳,只能通过论榜来参与文会。
  由于这里是文院之内,诗词形成的才气可见,于是众人见到了人族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壮观景象。
  就见文会现场橙光闪耀,一张又一张诗页上升腾才气,连绵不绝,从一尺到数丈不等,整体数量冠绝人族历代文会。
  才气光芒之盛,甚至还在现场的灯光之上,连天空的月亮与文曲星光都被数不清的才气光芒冲得暗淡。
  突然,全场的所有才气轻轻一震,然后所有才气光芒汇聚到天空之上。
  有些诗词还未完成,才气不断形成,也不断向上升腾。
  天空的橙色才气越来越多,慢慢凝聚成一个巨大的光球。
  不仅文院的才气飞向光球,其他地方因为咏方运形成的才气,都在向这里聚集。
  文会刚刚开始,就被这奇特的一幕推上了高潮,现场顿时炸了锅,所有读书人也顾不得这里有没有大儒,议论纷纷。
  “那是什么?难道是再造文曲星?”
  “才气之光,浩然磅礴,闻所未闻!”
  “诸位,谁知道那是什么?”
  “书籍并无记载!”
  “难道是才气烈阳?那不是半圣的才气力量吗?”
  “应该是一种少见的异象!”
  “哈哈哈哈……我花费一年积蓄来此,有人骂我蠢。可谁能想到,文会刚刚开始,就遇到异象悬天,值了!太值了!”
  “谁知道这是什么异象?”
  在场的读书人不断询问,但是,没有人能得出答案,最终得出一个大家都比较认可的答复,或许等文会结束,所有人的诗词作完,这异象才能正式成形。
  奇特的异象激发了人族的热情,并在论榜之上传播。
  于是,一些原本不想参与咏方运的读书人,也开始提笔书写。
  景国大儒席位上,姜河川突然笑道:“老夫本不想参与此次咏方运,唯恐落一个与年轻人抢圣杏的骂名。不过,如此盛世,老夫岂能缺席?此次咏方运,老夫也参与,若有幸进入才气排名前两百,则放弃排名,奖励依次后延!”
  “既然河川先生都参与,那曹某也献丑了。”曹德安随后道。
  接着,众多景国人纷纷表示参与。
  一些人看得明白,其实这些景国人大半早就准备参与,现在突然如此说,定然是为了刺激那些不想书写咏方运的。既然此次异象是由数量众多的诗词引起,那参与人数越多,则异象越强。
  整场文会,便是景国高层读书人想争取极为渺茫的机会帮助方运,自然要用尽一切手段。
  主持文会的李文鹰突然舌绽春雷道:“方运临行前说过,无论圣杏结出多少果实,留十中之一备用。此次圣杏三千,有三百之数未定归属。李某便妄代虚圣,将两百五十颗圣杏划归本次文会奖励。但此番奖励与之前略有不同,只奖励给无文位者、童生、秀才、举人与进士。除却总排名两百之人,每个文位前五十,皆可得一枚圣杏!”
  这个消息一出,会场再次炸锅。
  许多读书人之所以不参与竞夺圣杏,是知道自己文位低,难以与那些成名已久的读书人争,干脆看热闹。
  但是,现在有两百五十颗圣杏根据文位奖励,所有人都动心了。
  与景国对立的庆国读书人看到这一幕,已经无力生气,只能感慨景国人才辈出,有方运已经了不得,这个李文鹰更是果断得令人震惊,两百五十颗圣杏,就这么送了出去,庆国无人能做到。
  按文位奖励,看似对高文位的读书人不公平,会引发部分读书人不满,但是,那些高文位的读书人连千分之一都不到。
  论实力,论文章,高文位的读书人有碾压性的优势,可论诗词,高文位的人优势的确有,但并不那么明显。
  一旦调动无数的低文位读书人书写赞美方运的诗词,形成更强大的异象只是其次,最可怕的是,几乎所有读书人都会为了圣杏说服自己称赞方运,即便他们以前反对方运或只是保持中立。
  于是,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宣布参与此次文会。
  文会现场还没什么,论榜则几乎沸腾,因为人族大多数读书人都没来现场,只能利用论榜来发表诗词。
  论榜文章如同瀑布般倾泻。
  在文曲星没有异变、人族科举没有增加名额的时候,人族已经有数以千万有文位的读书人,这几年名额增加,有文位的读书人几乎破亿。
  但是,不只有有文位的读书人参与,那些没文位的读书人也会参与,他们会请读书人代发,这就导致在文会结束前,论榜上称赞方运的诗词总量会远远超过一亿,甚至可能达到十亿。
  十亿人称颂方运一人!
  很快,负责诗词排位的景国官员蒙了,不得不硬着头皮请教李文鹰如何去辨别那数亿的诗词。
  李文鹰想了想,请圣院出手。
  最终,东圣阁无奈宣布,东圣宗莫居的化身会负责计算论榜上的诗词,而且为了方便非读书人传递诗词,文会结束前,论榜向所有人族开放,凡人族各地文院或官印附近,心中默念论榜,人人都可直接进入。
  事情一经传扬,再度掀起轩然大波,一场文会,半圣负责清点诗词,这是何等荣耀!
  圣杏文会,蒙上神圣的光辉。


第2309章 奇葩诗
  于是,人族出现一场全民写诗的壮观场面,出现在论榜上的诗词数量飙升,许多人甚至写一首不过瘾,还不断书写。
  很快,景国一些读书人发现有庆国读书人在暗中捣乱。
  有的庆国读书人故意把方运吹上天,就差指名道姓说方运力压众圣。
  还有的庆国读书人故意评说那些连童生都不是的人的低劣诗篇,嘲笑吹捧方运的人都是何等可笑。
  不多时,景国方党的一些人把这些消息传递给景国高层。
  李文鹰正在主持文会,得到这个消息后,目光扫过庆国读书人席位,发现那些大儒或大学士倒好,那些低文位的读书人已经在嘲笑方运或景国读书人。
  李文鹰先是正常主持文会,在间歇时间,话锋一转,微笑道:“此次文会,遍及天下十国,人界内外,难免良莠不齐,那么,在场的诸位便充当大浪,淘一淘那些泥沙。接下来,我会从论榜之上选取一些奇葩诗词,诸位评选出奇葩之首,李某将出纹银百两,资助他重新回学堂读书。”
  许多人一听这种事似乎有趣,于是起哄请李文鹰快点念出那些奇葩诗词,供大家一乐。
  李文鹰轻咳一声,道:“我方才分神看了一眼论榜,看到一首让在下几欲捧腹的诗,这就念给大家听。请听……”
  “方运真是好,和山一样高;我要吃圣杏,马上会变吊!”
  李文鹰最后一个字,故意没有说清,用江州方言诵出,但在场的读书人立刻知道原字是加上尸字头的“屌”。
  现场先是一静,然后哄堂大笑。
  一些正在喝酒喝茶的读书人没能控制住,一口喷了出去,会场之上,噗噗声不绝于耳。
  “人才啊!”一众读书人笑骂。
  有兵家读书人低声骂道:“这人就算吃一万颗圣杏,也变不成吊,只能变成根毛!”
  在李文鹰念诗词期间,许多方党读书人开始找各种奇葩诗词。
  待众人笑完,李文鹰又道:“接下来,我来诵读第二首奇葩诗。请听……”
  “方运一声吼,大家跟着走;方运不理你,你就是个球!”
  众多读书人拍着桌子大笑,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球和那个吊,完全相连,在如此高雅的文会上听到堂堂大儒念这种诗句,形成极大的反差,让人忍不住大笑。
  实际上,在私密或小规模文会上,有很多粗俗的段子或诗词,众人一笑了之,没有人会喊打喊杀,此次文会突然有这种段子,众人也只是跟着笑。
  李文鹰摇着头,哭笑不得道:“李某今天是长见识了,我圣元大陆,真是人才辈出。不过,既然是全民赋诗,才学有限,愿意参与已经是难能可贵,大家便不要过度苛责。他们学艺不精,我们也不能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好,我再选一首奇葩诗词……”
  许多人还以为这是此次圣杏文会的固定节目之一,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明白,李文鹰说出这些,便断了某些人想要借机嘲讽攻击方运的念头,不然就是小题大做,是借题发挥。而且,那些因为这些诗句笑的人,被李文鹰很巧妙地纳入己方阵营,大家都笑了,就是觉得无伤大雅,若是谁用这些奇葩诗词来攻击方运,那等于在指责笑过的人。
  许多景国读书人陆续知道这件事,分外敬佩李文鹰,李文鹰在大庭广众之下诵读粗俗的诗句,很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甚至史官记录下此事,成为小小的污点。
  但是,李文鹰毫不在乎。
  李文鹰化解了潜在的危机,文会继续进行。
  突然,大学士宗学琰起身,先是向四方抱拳,然后舌绽春雷道:“圣杏因方虚圣而成,此次文会以咏诵方虚圣为主,天经地义。不过,我发现诸位进入了一个误区,吟诵方运,为何一定要吹捧?只要是中肯的评价,也算属于正面。方虚圣自己也说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见方虚圣是愿意接受批评的。所以,宗某恳请诸位莫要一味吹捧方虚圣,一旦吹捧过度,便成了捧杀。适当地指出方虚圣的一些不足,也是为了他好,若他能改正,必然更进一步,是人族之福啊!”
  宗学琰说完,大大咧咧坐下。
  文会现场顿时静了下来,少数读书人则不客气嘲讽宗学琰,但都不便用舌绽春雷,毕竟宗学琰的话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得并没有错。
  许多维护方运之人并没有立刻出口,一来是避免被抓到把柄,二来是要见机行事,想看看宗家或者庆国那些人到底要做什么。
  这时候,庆国读书人中有年轻的进士舌绽春雷道:“剑眉公,您倒是给个话,这文会是只准夸方虚圣,还是说可以允许我们公平评价。若是您说这文会只允许夸方虚圣,那我就不留在这里了。”
  许多人看向那年轻的进士,这人竟然是去年的庆国状元,封沫。
  李文鹰目光冷然,缓缓道:“这位年轻进士,若令尊大寿之日,我送一副棺材,说人终有一死,一定用得上棺材,你会如何?这圣杏文会因分杏而起,大部分圣杏都是方运无偿分给人族读书人。如此慷慨之人,如此仁义之士,在家里写个文作首诗,你们这些人都能跑到方家墙头说三道四,简直都是读着《论语》骂孔圣,用着才气骂仲尼,没有家教,没有教养!这圣杏文会,本就是方运之文会,他念在同为人族,没有禁止庆国人进文会,反倒给了你们指手画脚的理由?我李文鹰便在这里说,既然你不想留,滚出圣杏文会,我李文鹰不欢迎你!我给你百息时间走出这里,百息一过,我李文鹰便要斩尽不速之客!”
  哗啦啦……
  数不清的景国读书人起身,死死盯着那庆国状元封沫。
  一道道强大的战意在文院上空升腾,那是景国读书人万众一心的标志。
  在岳阳楼文院,李文鹰便是此地之主,操控圣庙力量,若想斩人,即便所有庆国人合力也无法阻止。
  众多庆国人面色铁青,一些庆国人跟着站起来,怒视李文鹰和那些景国人。
  “我庆国读书人,不输天下人!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封沫说完,起身向外走。


第2310章 域空镇国!
  许多庆国读书人跟着起身,跟着封沫向外走,最后有一般的庆国读书人离开,声势浩大。
  剩下的庆国人或者面露无奈之色,或者面带微笑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或者面无表情,不得而知何意。
  临近大门,封沫正要开口,突然,心中升起一丝警兆,感觉一把无形之剑正抵在自己喉咙之上,若是自己敢再说一句话,必然会被就地诛杀。
  封沫背后冷汗直流,直到迈出天地贝,都不再说一句话。
  离开天地贝,离开文院,那种感觉消失,封沫眼中闪过一抹恼怒,方才竟然被李文鹰的杀意吓住,连早就准备好的诗词都没有说出来。
  封沫回头看了象州文院一眼,深吸一口气,舌绽春雷。
  “昔日人族无外敌,庆国无奈取象地;今日妖蛮列门外,有人相煎有人泣!”
  封沫的声音传遍岳阳城和文院。
  一些庆国人立刻称赞。
  “好诗!”
  “不错!借用曹植《七步诗》的典故,抨击内斗之人,当属好诗。”
  “说的不错,当年本就是庆国见景国治理无方,才接管象州,而且是在和平时期。现在景国倒好,竟然在临近第二次两界山大战时内讧,并非明智之举!”
  但是,许多景国人也开始反唇相讥。
  文会陷入短暂的混乱。
  李文鹰神色淡然,望着文院正门,道:“门外之诗,何足道哉?”
  那些正在争辩的景国人恍然大悟,纷纷嘲笑庆国状元封沫胆小怕死,既然想攻击方运,却又被李文鹰一句话吓得只敢在外面大放厥词,在李文鹰面前连个屁都不敢放。
  一些庆国人被激怒,可都不敢书写贬低方运的诗词。
  突然,有人朗声道:“该死,竟然有人在论榜上书写指责方虚圣的诗词,大家一起去批判!”
  说话之人,竟然是庆国读书人。
  许多人虽然对庆国人这种行为很不屑,但还是忍不住暗中前往论榜,果然,庆国各地的读书人开始利用诗词指责方运。
  有的指责方运在外敌入侵的时候攻击庆国,是窝里斗的典型。
  有人攻击方运手段残酷,屠杀人族。
  有人称方运阴险狡诈,欺骗人族,让众多庆国读书人文胆蒙尘,减弱人族力量,就是在资敌。
  各种各样有关方运的负面诗词出现的论榜之上。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在文会现场攻击方运。
  李文鹰平静地看着在场所有人。
  在场的庆国人越坐心中越是憋闷,因为这让他们仿佛回到多年前,回到李文鹰文战庆国力压庆国读书人的时代。
  但是,在场的庆国人不甘心,暗中串联。
  突然,庆国文相起身,轻声一叹,道:“老夫虽为庆国人,却看不惯某些人的行径。方虚圣高洁清雅,文采武功,天下未有人能与之相提并论。老夫便厚颜献诗一首,赞颂方虚圣,抨击宵小!”
  说完,庆国文相迟前峰扫视全场,即兴赋诗。
  “纵使方运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众人听后,面色各异,一时间竟然无人出声。
  这首诗,从字面上理解,是说方运的诗词文章,纵然不如汉魏时期读书人那般接近《诗经》和《离骚》的境界,但若是比作马匹,也是像龙文那样少见的骏马,马毛如虎纹,只有国君才配乘坐,这样的骏马奔跑速度极快,穿过城市如同跃过一块土,而那些指责方运的人,犹如劣马,被方运轻松超过。
  仅仅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是在称赞方运,指责那些人。但是,若是细细品读,却别有意味。
  他说方运的文章不如汉魏时期的文章,显然是在说方运的文章并没有多么好。
  他说方运的这样的骏马只有国君才配,却又提出“过都”,好似在说越过景国都城,很可能在影射景国国君只是名义上驾驭方运,实际上已经驾驭不了。
  “好诗!”李文鹰轻轻点头。
  众人一看,便明白李文鹰的态度,不是李文鹰真的飞扬跋扈不准人批评方运,是允许有水平的批评,比如这首诗,根本没有半个字说方运的不好,但实际就是明褒暗贬。不要说李文鹰,就算方运在这里,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这便是文人气度,书生胸怀。
  “惭愧!”那大儒迟前峰诵完便坐下。
  许多人轻叹,堂堂大儒,夹在两国之间,不得不为庆国出力,只能用一句“惭愧”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而且,这首诗非常不错,但迟前峰故意没有提笔书写,不显现才气,明显是不想争夺圣杏,也生怕才气太高,对方运的负面影响太大。
  以羞耻之心,行无奈之举,也不算辱没大儒之身。
  在场的读书人意识到,此次文会,终于开始真正的高潮,既然庆国读书人出手,景国读书人必然会反击。
  但是,谁也没想到,第一个开口反击的不是景国人。
  方运好友颜域空,缓缓起身。
  当年那个稚嫩少年,已经成长为挺拔英武的青年,身穿白衣墨梅翰林服,目光如峰岳,坚毅稳重。
  颜域空微微拱手,表示谦虚之意,然后昂首道:“前峰先生咏诵方运,珠玉在前,末学不敢争锋,但与方运为友多年,不能弃之不理,便厚颜赋诗,以赠方运。”
  说完,颜域空一边口诵,一边提笔书写。
  方运诗词今时体,
  轻薄为文哂为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当整首诗写完,纸页上才气升腾,最后停留在四尺!
  三尺为鸣州,四尺为镇国!
  镇国诗成,文墨飘香,声传十里,才气跃动!
  许多读书人都被这首苍劲有力的诗词震撼,不断反复咀嚼。
  这首诗在说,方运的诗词文章是现如今人族所能达到的最高峰,可现在有人轻视嘲讽方运的文章,至今没有停止。那些嘲讽轻视方运的人,身体会腐朽,名声会消亡,但是,无论这些人如何,都不会影响方运,正如同这些人无法阻止江河长流,万古不息!
  方运之名,如江河万古!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雄壮至极,铿锵有力!


第2311章 擎鲸游海
  颜域空写完,双手拿起自己的镇国诗页,轻轻点头,道:“多年前已有咏诵方运的念头,不过每每打腹稿,皆不如人意。今日听闻迟先生之诗,便如心中开窍,才思上涌。如此一来,也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
  坐在一旁的宗午德问:“你有什么心愿?”
  “让方运看着我的诗词,诚诚恳恳、认认真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