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超级学霸-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距离高考恢复已经有两年余的时间,国内百废待兴的学术界突然受到政策扶持,有如久旱逢甘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或许新的人才还没能培养出来,但之前蛰居十年的老学者却是耐不住寂寞了,纷纷摩拳擦掌,施展拳脚,国内学术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国内学术界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好兆头,国防科大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高校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底蕴,艳压群芳,一枝独秀。
  只不过国防科大的领导目前还没有底气嘚瑟。
  国防科大的数学系和地矿系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可这两个院系并非国防科大的‘嫡系’,这两个专业飞速发展,但国防科大的主营特色专业却稳得一批,虽说一直都在稳步前进,但同地矿系与数学系这两个大踏步前进的队友比起来,那几个主营特色专业就有点不够看了,就和踩着小碎步跳舞一样扭扭捏捏。
  国防科大是要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他们也为地矿系与数学系的苏娇杨赶到高兴,该贴的宣传标语一张都没少贴,可说到底,还是没有特别高兴。
  不是苏娇杨拿了这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不好,而是如果那些带着国防科大特色的专业能够拿下这个奖,他们会更高兴。
  孙主任知道校领导的真实想法,可他会把这种说出来就势必会打自己脸的话说出来吗?
  不会。
  国防科大的优势专业都在国防领域,可他一个搞地质的,如果盯着国防领域的地质去做,怕是系里的人都会揭不开锅,倒不如扮演一个高高兴兴赚钱的傻子,校领导心里不舒服就不舒服呗,地矿系好歹还给国防科大挣了一个奖项,那些被校领导重视的专业可是一点拿得出手的成就都没有拿到。
  孙主任把这些弯弯绕绕想得明明白白,通通透透,等苏娇杨上台领奖以及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他把手都给拍红了。
  管别人怎么看地矿系,他只需要把地矿系的项目给做红火就够了,等同东北油田合作的新项目达成,他还得把苏娇杨绑在地矿系的大船上,别人都说地矿系是文科专业,同数理专业的结合不够紧密,可只有他们这些内行人才知道,不是地矿系的研究与数理专业没关系,而是一旦涉及到数理专业的知识,他们这些人就集体抓瞎了。
  数理专业就是他们研究的顶板,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愿意帮他们搞定数理知识的,绝对不能撒手!
  谁说地质不是理工科的?他一定要借着苏娇杨的‘金巴掌’,把说这话的人的脸给打肿。
  领奖台上,苏娇杨正在说获奖感言,那叫一个感人肺腑。
  “十二年前,那时候的我还在津大读书,接到国家的号召之后,当下就决定响应国家政策,去广阔天地中做建设。后来,我到了北河省的一个农村,开始十年知青生涯。”
  “两年前,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回城,为祖国筑造科研的城墙。我当下便响应国家的号召,重新参加高考,有幸得到国防科大的赏识,寻找到了一个能够容纳我为祖国做贡献的平台。”
  “感谢国家政策,让我在广阔天地中开阔了胸襟与视野,感谢国防科大,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平台,感谢石油工业部,能够容纳我这个外行人,让我为祖国的石油事业贡献自己微博的力量。”
  “我,苏娇杨,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今年的我才刚过三十岁,往后还有四十年五十年的时间,我愿意将自己的毕生都献给祖国的科研事业,希望能用自己的精力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领奖台上的苏娇杨讲的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下方听众台上的人则是心中百味杂陈。
  大领导手中拿着的赫然就是苏娇杨的资料,这份资料不算详细,但苏娇杨父母什么工作,小学在哪儿念的,知青去了哪里,回城前被夫家抛弃还险些以死明志等等,全都记录在案。
  苏娇杨口中开阔眼界与胸襟的十年,没人敢轻易下结论,有人认为那十年值得,是春天到来前的凛冬,有人认为那十年不值,是对生机的摧残与扼杀。
  那十年,稳住了汹涌暗流横生的局势,亦卡住了国家快速发展的车轮。
  一个政策,折射到寻常人身上,可能是生离死别,可能是用往后余生都无法再填补的黑洞……最难能可贵的,是在经历了那十年之后,依旧愿意保持一颗赤诚的心,就如同苏娇杨所说的,十年前的她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十年后的她依旧没有退缩。
  “这十年,当真把这个姑娘的胸襟给撑开了,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用自己的不幸来封闭自己,掩埋自己的才华。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总是能够挺身而出,哪怕她的这份勇往与赤诚曾经伤害过她,让她过了十年的苦日子。”
  “人的一生,能够有多少个十年?六个?七个?还是八个?”
  “就算有十个,那十个中的每一个都是无比重要的。”
  老领导一句话都没有说,心中却已经涌过了千重大浪。最后,他看着纸上那一行‘被丈夫抛弃,被婆婆逼得投江自尽’,轻声说了一句,“过去的都会过去,更好的就在来的路上。国家欠你一个好的丈夫,好的配偶,国家会给你补上的。”
  颁奖大会结束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苏娇杨同孙主任一起回到了石油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的大领导再次设宴,款待苏娇杨这位‘功臣’。
  那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共就三枚,一枚赠予医疗领域,一枚赠予农业领域,剩下的一枚,就被石油领域收入囊中。
  石油领域和煤炭领域看似亲如一家,实则都盼着对方不好过,石油领域这次夺了先机,那叫一个扬眉吐气,煤炭领域的大领导却是险些把鼻子给气歪。
  石油工业部的领导心里美得就像是刚踏上花轿的大姑娘,乐颠颠地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国酒,亲自端着找上了苏娇杨,杯酒敬功臣。
  这么大的领导来敬酒,苏娇杨哪里敢受?
  有系统傍身的她当场就回敬了三杯,以表达自己对领导的尊敬。
  那可是三杯国酒茅台啊……还是石油工业部的领导珍藏多年的,一滴酒的价值都快比得上一克黄金了。
  看着苏娇杨对着这等珍馐佳酿胡吞牛饮,懂酒的人心中惋惜不已,他们也都想尝尝那美酒来着,可惜国酒茅台就那么一小瓶,苏娇杨一张嘴就是三杯,小半瓶都没了,哪里能轮得到他们?
  苏娇杨不是很懂酒桌上的人情世故,她只知道,酒杯越满,敬酒越勤,就显得自己越有诚意。
  于是乎,自带系统的苏娇杨上了酒桌,就如同狼入羊群,端起酒杯来那叫一个豪气万千。
  石油工业部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被苏娇杨的酒量给惊到了,他们常年在各地油田混,自问酒量不小,上了酒桌就没认怂过,面对苏娇杨这情况,有人跃跃欲试,想探探苏娇杨的酒量深浅。
  半刻钟后,想探苏娇杨酒量深浅的人都一团烂醉地趴在了桌子上,任凭别人再怎么喊他都醒不过来了。
  苏娇杨在石油工业部一战成名。
  有些领导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大好,遵医嘱不能喝酒,便有幸见到了苏娇杨独自一人端着酒杯征战四方的大场面。
  国酒茅台早就没了,后来又换上了本地相当有名的西凤酒,再后来有人说这些酒不如京城最有名的二锅头够劲,又上了好几大瓶二锅头,扬言要上酒的人都没能清醒地走下酒桌,反倒是别人拿什么酒都敢受着的苏娇杨一直都保持这高度清醒,见众人醉了,她一个人就吃了大半盘切好的水果。
  石油工业部的领导惊为天人,他喊来人把酒桌上横七竖八趴着的人都一一清走,又目送苏娇杨步伐矫健如同带风地爬上了楼梯,回到了下榻的酒店,这才放心回去。
  第二天,苏娇杨是‘千杯不醉女酒仙’的名气就传遍了整个石油工业部。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油田的人都收到了消息,那个为石油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女科学家喝酒海量,爱酒如命……这直接导致后来的很多年里,苏娇杨只要一同石油系统的人打交道,绝对会大发神威。
  见证过苏娇杨酒量的人更是神奇,主动替苏娇杨宣传酒量,以至于苏娇杨险些成了石油系统中行走的网红打卡点,甭管是谁,都想同苏娇杨喝上一杯,仿佛这就能给自己涨资历一般,要是有人能陪苏娇杨喝到最后还清醒,这也变成了一种酒量的证明与体现。
  当然,这都是后话。
  苏娇杨在酒店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晨吃早饭时,她就被人给请走了。
  请苏娇杨的人正是之前翻看苏娇杨的那位大领导,也是国内最大的领导。
  “娇杨同志,早上好。”
  一大早就见到了这位昨天才在领奖台上见过的大领导,哪怕苏娇杨在路上已经猜到了,可她依旧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仅说话结巴了,走路都同手同脚了,直到坐在椅子上,她的心都‘嘣嘣嘣’地跳个不停。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两更,更新不会少于万字的。


第37章 你最优秀
  苏娇杨强压下内心的激动,面放红光地同大领导打了招呼,然后就安安静静地坐到了一旁,听大领导给她讲一些过去的故事。
  有当年长征的苦,有建国时的欢喜,还有十年中的痛心……
  大领导平静而客观地叙述着这些东西,偶尔也穿插着讲一些国际形势,多数都是苏娇杨不知道,也从来不曾考虑过的东西。
  听大领导讲了大半个小时,苏娇杨始终没能参透大领导话里的玄机,最终,大领导的话语落在了石油上。
  这个苏娇杨懂,她立马聚精会神地去听!
  大领导说,“很多搞石油勘探与开发的人都说不上来石油的重要性,一说石油,他们就提民生,实际上,这都低估了石油的重要性。诚然,民生离不开石油,但石油有更重要的作用,应急。没有石油,飞机飞不上天空,装甲车无法奔驰在旷野上,火车也无法在原有的轨道上奔驰,交通一旦被卡了脖子,我们就危险了。”
  苏娇杨听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她有些犹豫地说,“这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短时间内该不会有第三次了吧……”
  大领导笑着挑起了眼皮,“这叫居安思危。不管会不会来,我们都不能受制于人。自己手里的底牌多一张,心里的底气就会硬三分,将来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就会少求几次人。另外,娇杨同志,我给你一张图,你就不会这么乐观了。”
  大领导从桌上拿起一张卷好的地图来,递给了苏娇杨。
  苏娇杨拆开捆住地图的线,缓缓打开,仅仅是扫了一眼,脸色就变得惨白一片,拿着地图的手都忍不住开始发抖。
  这不是她所了解到的情况!
  大领导仰靠在椅子靠背上,道:“这些事情都不用你操心,我只是想给你一点压力,让你继续努力。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事情也都与你有关,毕竟你是国防科大的,你在石油领域做出了成就,不知道这份成就能不能复制到国防领域中去?”
  “我知道这很难,也很不现实,但我想在你身上试试,因为昨天你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我看着你,恍惚中竟然觉得,你可能会给我带来奇迹。”
  “我调查过你的研究方向,也找你们学校了解过一些情况。在做出石油领域那个成果的半年前,你根本不懂地质,可半年后,你带着我们国家的石油领域翻开了新篇章。同样是半年时间,如果放到其他人身上,可能只是一百八十个一模一样的日子,可放到你身上,你为石油领域点燃了火把,照亮了前路。”
  “你学的是数学,看似冷门无用,实际上却是最有用的一门学科,因为数学是所有理工类学科的天花板,也是打开所有领域向上之路的钥匙。你的数学能力强,所以不管你想进入哪个领域,只要你愿意投入精力去做,去深耕,去研究,你都能触碰到那个行业的天花板,你可以触碰到锁住那个行业的门,并且你手中就掌握着打开那扇门的钥匙。”
  苏娇杨还没从那张图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她问老领导,“这些标记过的地方……都是他们的军事基地?”
  老领导点头,“你看这盘围棋,下得妙不妙?不过你也别担心,我们国家也掌握着杀手锏,没人敢乱来。因为杀手锏一旦祭出,这个世界就疯了,想想咱老邻居,这都三十多年过去了,之前被杀手锏打击过的那两个城市依旧一蹶不振,各种各样的后遗症频频出现。”
  苏娇杨的心渐渐定了下来,确实如此。
  现在的华国虽然依旧羸弱,可手中却掌握着一个能够带着巨人同归于尽的大杀器,巨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苏娇杨的心还没完全落入腹中,大领导就又说话了。
  “可是兵不血刃的方法太多了,世界正在飞速地交融,将来的世界格局势必会变得丰富而多极,每个国家都只需要将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发挥出来,在国际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为历史洪流这个大车轮上的一份子,团结多国力量,就能飞速发展下去。”
  “而那些无法融入国际社会的国家,只能独自摸索,在被人抛弃的暗夜中踽踽独行。单打独斗的勇者定然会被淘汰,哪怕成就了史诗,也是悲歌。唯有积极进取,”
  “每个国家都有长板,也有短板,那个结成联盟的国家只需要贡献出自己的长板,就能拼出一个容量远胜于原先的木桶,每个国家都能从这个木桶中分一杯丰盛的羹肴。而被排除在外的国家,只能用自己的短板去挑战人家的长板,差距也会变得越来越大……直到处在劣势的一方被完全淘汰。”
  “有些人的目的,是将我们孤立,让我们无法发展下去。所以同样的图,看着就如同围棋一般,我们看到的危机是不一样的。”
  “周边这一个个圈圈点点将我们围了起来,并不是想要释放出獠牙老虎来吞并我们,因为我们有杀手锏,能够同归于尽甚至带着周边一大圈人都陪葬的杀手锏,这些圈圈点点只是防着别人与我们交朋友,想要把我们彻底孤立出来。”
  “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全了美国,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未发生,谁都不知道会发生在哪儿,我们能错过吗?”
  “原先我们错过,是因为前人闭关锁国,可现在我们不想闭关锁国了,我们迫切地想要打开国门拥抱世界,可外面的虎狼拿着枪拼命地想鼓励我们,我们想要谋生机,谋复兴,就必须破掉这僵局,而想要破掉这僵局,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两条路。”
  “第一条路,外援破局。我们迫切地与其他国家恢复邦交,为的就是主动融入这即将到来的发展大潮中,我们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要汲取他们的养分。我们要借着他们的养分来迎头赶上,不再落后于世界。”
  “另外一条路,自强自立。纵然我们真的无法破局,真的被世界孤立了,我们也不能停下发展的脚步,说不定我们会闷头超过世界呢?趁现在的局面还没有闹僵,我们必须尽快了解全世界的发展进度与发展速度。”
  “只有这样做,假使某一天我们真的被孤立了,依旧可以奋发图强。我们占据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不会比他们差到哪里去的。四个文明古国,我们靠一个‘熬’字就能熬走三个,只要我们用心、用脑、用力,这世上不会有我们过不去的坎。”
  苏娇杨就如同是被打了一剂鸡血一样,鸡皮疙瘩一轮又一轮地起,到嘴边的话又囫囵地咽回了肚子里,她明明是个直肠子的人,却因为大领导的话而变得千回百转,最终憋出一个问题来,“需要我怎么做?”
  大领导哈哈大笑,“你说你感谢国防科大给你提供了一个平台,那如果我能给你提供一个更大的平台,你会怎么回报国家?”
  苏娇杨愣住,她听懂了大领导的深意。
  大领导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拍了拍苏娇杨的肩膀,宽慰道:“你不用有太大的压力,全力以赴也好,尽力而为也好,我可以给你一个准话,你的能力能够配得上多么大的平台,我就给你提供多么大的平台。你放心,国家虽然困窘,但支撑你们这些功臣搞研究的钱还是有的,你给国家种太阳,国家替你遮风挡雨!”
  苏娇杨满脸皆是动容,她最后问了大领导一个问题,也是她最想问的问题。
  “为什么选中了我?”
  大领导眨眨眼,“因为你最年轻,展现出来的潜力最好啊!别人用了一生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被你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解决了,他们是功臣,你也是功臣,可他们这一生,立的大功可能就那么一个两个,你却能给国家难以计数的惊喜。”
  “从你为北河省带出那么多尖子生开始,你就已经在给国家惊喜了,另外,我听闻你在国防科大一直都狠抓教育,教授出来的学生水平比有些老师还要高,我希望这些学生都能学到你的本事,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也好。”
  “我不奢求太多,如果他们人人都能用一生来专注一个难题去解决,我们的发展就会提速,原先我们只是从马车换成了小汽车,可如果能有很多个像你这样的人,我们的发展速度就会像乘上火箭一样快。”
  “小苏老师,陈润之老友曾同我说过,你说身为老师,教书育人是本分,我希望你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己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多为我们国家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才。以星星之火,点亮漫天星辰,为巨龙引路,照亮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河山!”
  苏娇杨身上的鸡皮疙瘩又开始一轮又一轮地起起消消,她觉得自己真的没救了,十年前如此,十年后还是如此。
  不过仔细想想,这样也挺好的。
  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做事只为了自己,那必须得有满心奉献家国的仁人志士来守护河山,不然这世界未免太薄情,太冷清了些。
  有些东西,是刻画进骨血里的,只要这些东西不害人,就没必要去克制,更何况,苏娇杨觉得自己骨子里沸腾的热血挺好的。
  家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体的,国破了便是亡国奴,是人下人,就算再有权有势,也不过是卑微的走狗两三只,纵使人前显贵,人后也得夹着尾巴做人。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永远热血,永远赤诚,永远捍卫自己心里的乐土呢?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wjmlty 10瓶;蔚蓝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8章 第38章飙车车神
  同大领导的对话给苏娇杨带来了相当大的触动,在返回国防科大的途中,她就想了很多东西。
  回到国防科大没几天,国防科大就迎来了假期,苏娇杨暑假就没有回津市老家,原本打算寒假回家看看的,怎知苏爸爸和苏妈妈认为南方比北方暖和,同苏娇杨通了电话之后,老夫妻俩直接乘火车跑到湘南省来过年了。
  与去年的情形不一样的是,去年苏爸爸和苏妈妈是撇下苏白杨一家来的,为此,苏白杨直接被儿子与老婆给孤立了,大过年的,一个人过得冷冷清清,好不凄凉。
  而今年苏白杨学聪明了,等船舶厂一放假,小夫妻俩立马打包好行李,带上儿子,又买了许多津市本地的特产,直奔湘南省平沙市而来。
  苏白杨家媳妇儿提前就想好了理由自家儿子太长时间没见过姑姑,整天都念叨着要见姑姑,因此她是特意带着儿子来看望苏娇杨的。
  至于苏白杨,这家伙没皮没脸惯了,明明已经二十大几马上就要奔三的人了,见到自家姐姐还能像小时候一样皮个没边,需要理由吗
  苏白杨锁门来湘南省平沙市前,特意给苏娇杨打了通电话,同自家姐姐通了通气,然后便欢欢喜喜地过来了。
  苏娇杨兜里有钱,原先就想买个小汽车,可是她不会开车,买了也没人教她怎么开,也没办法把车给开回来,这才克制住了剁手的冲动,迟迟没买。
  如今苏爸爸这个在船舶厂常年跑采购的老司机来了,没人帮忙把车开回国防科大以及没人教她开车的问题通通不再是问题了,苏娇杨当天就拉着苏爸爸和苏妈妈去平沙市中心唯一的一家汽车店里喜提新车,第二天就让苏爸爸开着新车去平沙市火车站接了苏白杨一家。
  苏白杨一家纯粹就是来闹腾苏娇杨的,今天盘算着去这儿转转,明天盘算着去那儿看看,苏娇杨也觉得让自家弟妹和侄子出去转转挺好,就让苏爸爸和苏妈妈带着苏白杨的老婆孩子去市区玩了,至于亲弟苏白杨,她给安排了一个重任教她学车
  国防科大的学生都已经放假回家,学校里本来就没几个人,再加上寒冬腊月,家家户户都猫在家里不出门,国防科大的校园里一片清冷,正好适合苏娇杨学车。
  苏娇杨先是在体育场空地上将驾车的基本技术学会了,然后才上路慢慢开,这个慢慢只是苏娇杨个人认为的,苏白杨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