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超级学霸-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术圈是一个讲究拳头的地方,谁做出来的成果多,谁做出来的成果新,谁的拳头就大,谁就能在学术圈中占据山头。
这些学生万里迢迢跑来美利坚,就算那一个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奖回去,那又有什么用?
只是说起来的时候好听一点罢了。
国际数学界不会因为这些学生拿了金奖就高看华国数学界一眼,能决定他们如何看华国数学界的,还是华国数学界能不能做出领先世界的成果来。
如果华国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拿到了金奖,这些参赛者在若干年后却泯然众人,那只会让华国变成笑柄,被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组委会的人扣上一顶‘教育不当、埋没人才’的屎盆子。
苏娇杨想得通透,故而不愿意掺和这种事情,可教育部的人看重这个,还抬出‘国家荣誉’来捧这个奖,苏娇杨只能答应。
反正对于她来说,这只是一个需要时间就能摆平的小事,别人看重这些虚的东西,她也不好直接就打人家的脸,说人家不务实。
苏娇杨没想到的是,来美利坚一趟,还能有这样的意外收获。
她准备回去之后就到煤炭部坐坐,看能不能从煤炭部也争取到一些大项目下来做。
圣胡安盆地主要是富煤盆地,美利坚在这儿开采的天然气为非常规天然气中的煤层气,即在地上打钻孔,时的钻孔穿透煤层,并且利用高端压裂技术将煤层压裂出缝隙、裂隙来,那些赋存与煤层中的甲烷通过缝隙与裂隙运移到井筒,再抽采出来。
而在华国,富含甲烷的煤层太多了,在煤矿中,这些甲烷气体还具有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瓦斯。
一说某某某煤矿瓦斯含量高,可能发生瓦斯突出的事件,就算是老矿工来了,都会被这个消息吓得哆嗦几下。
而且华国在解决煤矿瓦斯的问题时,一直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直接排到空气中去。且不谈这些瓦斯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单单是出于经济价值的考虑,这些瓦斯就不能白白排放出去啊!
苏娇杨想借鉴圣胡安盆地的成功经验,在国内也把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搞起来。
生怕学生们表现出来的‘生无可恋’影响到了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组委会的安排,当天晚上回到酒店之后,苏娇杨就召集起她带来的那些种子选手,开起了动员大会。
“你们是不是觉得看到人家的科学技术特别厉害,心里有挫败感了?”
种子选手们有气无力地回答,“确实挫败,这都差太多了……”
苏娇杨痛心疾首,“这有什么好挫败的?我们当初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时候,他们还是原始人呢!我们国家有句老话叫‘知耻而后勇’,知道自己的不足,更要努力补足我们的不足,而不是因为看到了差距就整日消沉,明白吗?”
“你们都觉得美利坚这一招不安好心,是在挫败你们的士气,可我觉得这是好事。如果连这么点儿挫败都接受不了,你们未来的路还怎么走?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勇攀高峰的过程,难道你们只允许自己走在最前面,看到前面有人攀登的快,你们就知难而退了?”
“请你们记住,你们是做数学研究的,而数学研究是要改变整个科学的。只要你们能突破,整个科学领域就会出现突破的契机,你们不能倒下!你们是同龄人中,经过层层选□□的最优秀的人,如果你们都挫败了,是不是我们国家就没有发展希望了?”
“之前我们国家一直都有个口号,叫‘赶英超美’。我们现在才看到人家展现出来的冰山一角,你们就挫败不已,这怎么行?比起那些之前在国内选拔赛中就被淘汰下去的学生,你们肩上的责任更重!”
“努力记住你们这些天看到的东西,发现国内有哪些不如人家的地方,回去之后就朝着哪个方向努力发展!比起那些在国内满满足足生活的人来说,你们已经看到了世界的全貌,所以你们需要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争取能让国家赶上世界的步伐!”
“而且,我也劝你们不要太过悲观。换位思考,你们带人回家参观,肯定是要让人看你们家里最好的东西,美利坚也是如此。你们只看到了美利坚发达的一面,却没看到美利坚依旧难民横行,有很多很多的贫民窟,犯罪率远超我们国家。在这光鲜亮丽的华盛顿,几乎每一分钟,都会有数十起抢劫案件发生。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藏了太多的蛇蝎老鼠,只不过你们都没有看到罢了。”
有个种子选手懵懵懂懂地问,“苏老师,你怎么知道这些的?你之前来过美利坚吗?”
苏娇杨:“……”她胡诌的。
作者有话要说: 亲,这是补昨天的更新。
第54章 再挖墙角
苏娇杨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给了学生们当头棒喝,见学生们都差不多清醒了,这才开始循循善诱。
“我们能看到的,都是他们想给我们看到的东西,而不是全貌。你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拿华盛顿的水平来和我们国家那些二三线的城市比。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基础建设,鹏城、羊城、沪上等,都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用不了十年的时间,我们国家就至少能建设出三个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来,所以你们没必要气馁。你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站好自己的岗,让自己化身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颗合格的、优秀的螺丝钉,为这个国家的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你们记住,国家的未来在你们肩膀上担着,你们是自信的华国青年,我们就有自信的华国未来,你们是丧失信心的华国青年,我们就会有丧失信心的未来。”
“青少年强,国则强。你们是怎样的华国青年,我们就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种子选手们心中的颓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则是空前绝后的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
苏娇杨脑海中突然想到自己之前没有给这些种子选手们讲过的‘冷门题目’,与白天看到的那些机械类知识一结合,一个idea就这样产生了。
苏娇杨同种子选手们说,“大家现在赶紧回到自己住的房间去拿纸笔,我们来讲一道题,这道题在马上就要到来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考的可能性很低,但我觉得学会了之后对你们有好处,而且也不是说绝对不会考。大家都来听听,你们之后如果走上数学研究的岗位,多掌握一些应用数学的知识,就能多端一个饭碗。”
种子选手们来了兴致,长达四个小时的考前指导就这样开始了。
白天的时候,苏娇杨暗搓搓地偷师,到了晚上,她一边整理自己的思路,一边给学生们考前突击,就这样,转眼便到了正式开赛的一天。
学生们问苏娇杨要不要去陪赛,苏娇杨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该教你们的,我都已经教过了,接下来考场中怎么发挥就看你们了。我要去买点特产,你们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带的吗?”苏娇杨问。
绝大多数种子选手这次出国都是公费的,国家包他们食宿与来回的机票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怎么可能给他们买特产的钱?
苏娇杨就不一样了,作为被教育部‘请出山’的名师,苏娇杨不仅不用自己承担食宿与来回的机票,教育部还给了她一定的外汇,苏娇杨自己出国前,也兑换了不少外汇,为的就是能在回国前买买买。
一个人买的东西太多的话,容易被扣税,苏娇杨打算让学生们帮她分担一点儿,哪怕她买的多,人均下来也不可能达到扣税的标准。
苏娇杨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去逛街的时候,一点都没克制,愣是将口袋里的外汇给挥霍了个七七八八,这才扛着大包小包回了酒店。
见苏娇杨拎着这么多东西回来,那酒店的白人侍从立马就变了脸色,走到苏娇杨身边小声提醒说,“嘿,女士,你这样是不是太招摇了些?虽然这是白天,但依旧会有很多黑人出来抢劫。像你这种看起来瘦瘦小小的东方女人,还买了这么多东西,经济条件一看就十分不错,最受那些人的欢迎了!你应该感谢上帝保佑,还应该感谢我们的政府为了顺利举办这次会议,加强了这片地区的治安,投入了不少警力,不然你可能明天就会出现在华盛顿邮报的寻人启事上!”
苏娇杨:“……”
妈耶,吓死老娘了!
她下意识地想说自己并不算瘦瘦小小,可是想到站在自己身边的这位侍从的体格,到嘴边的话又咽回了肚子里。
她这一米七二的身高放到国内,已经算是很高了,可是同国外那动辄一米八几的女性比比,她确实瘦瘦小小。
接下来的两天,学生们都被领去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赛场,苏娇杨也没心情再出去逛街了,就安安分分地待在酒店里,拿着那本《工业——复兴的摇篮》认认真真地刷书。
她从系统中兑换到的这三本书都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书,更像是‘学术的游戏’,通过不断地打怪升级,全方位地提升她的能力。
通过刷《数学——上帝的语言》,她在数学领域小有成就。
通过刷《语言——沟通的密码》,她在语言学习上得心应手,几乎没怎么投入,英语就学的十分顺当,不管是写论文用的书面语言还是在华盛顿日常交流时用的口语,她都没感觉到太大的压力。
通过刷《工业——复兴的摇篮》,她得到了近乎于作弊器的东西,这个作弊器在东北油田就大发神威了,现在来到美利坚,又将圣胡安盆地中那些几乎等于涉密的技术给窃取了大半……苏娇杨表示,自己要再接再厉,等回国的时候,她还要再仔细听听那飞机的声音,看能不能将飞机引擎以及发动机的参数给窃取出来。
这三本书就像是三处宝藏,苏娇杨不知道这三处宝藏的尽头在哪儿,她只想一门心思的提升自己,挥着锄头去深入挖掘。
个人提升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
两日后,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顺利落幕,此次举办取得了圆满成功,华国学生以第二名的成绩无缘金奖。
这个结果让苏娇杨挺诧异。
与她同行的那几个教育部的老师有抄写下来各国的成绩,苏娇杨拿到成绩单之后瞅了一眼,就同种子选手们说,“回吧,这次竞赛,1你们必输无疑。拿到银奖已经相当不错了,没拿到金奖,不是水平问题。”
于苏娇杨同行的那个老师听苏娇杨似乎话里有话,连忙追问,“那是什么问题?”
苏娇杨一脸嘲讽,“前两天,我们的成绩都相当不错,各国的成绩虽然有高有低,但发挥都算稳定,怎么到了第三天,这么多国家的参赛者都发挥失常,取得了一个这么低的成绩,唯独美利坚的学生能拿到接近满分的成绩,靠着最后一场来力挽狂澜?所以我说,这不是水平问题,是政治问题,是地缘问题,是有些国家输不起。”
仔细想想,美利坚还真的输不起。
第一次邀请华国参赛,结果就被华国夺去了金牌,还是在美利坚的主场上,他们情何以堪?
就算搞数学的那些人能够接受这个事实,怕是美利坚的大领导也无法接受。
如果他们接受了,那岂不是说,拿了这么多年的金牌,都是因为没有华国人参加?
教育部来的那个人懂了,气得捏紧拳头,吐了一句经典国骂,“他妈的,老美不要脸!”
苏娇杨戏谑地看了一眼,“先别激动,这也仅仅是我的一个猜测,不一定是真的。我可没确凿的证据指责人家是修改成绩,说不定是人家的学生之前也参加过类似的辅导班,前面两天考察的题目内容都没有辅导到,这才被咱给压了两天的分数。而第三天的竞赛内容恰好就是人家辅导过的,这不就说得过去了吗?”
一听到‘辅导班’这三个字,跟在苏娇杨身后的种子选手就开始偷乐。
他们跟着苏娇杨学数学的这段时间,确实获益匪浅。可以说,苏娇杨为他们讲过的数学思维足以颠覆他们之前学数学时的方法,掌握了最基本的那些数学思维之后,再去看原先觉得相当困难的题目,都觉得有些小儿科了。
思维的差异决定了一切的差异,高级的思维决定高级的人生。
苏娇杨拍了拍教育部那人的肩膀,道:“本身就是一个比赛,并不能决定什么。这些学生的水平放在那儿,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七八年,都能崭露头角,到时候才会真正见分晓。如果我是他们,我就把这次压他们一头拿了金奖的那些人的名字全都记住,等三五年、七八年之后再比,看谁笑到最后。”
一个从津大来的学生比较大,壮着胆子问苏娇杨,“苏老师,还需要七八年这么久啊……”
苏娇杨挑眉,“很多人熬了一辈子都熬不出头呢,我说你们七八年能出头,那还得你们能找到一个不错的老师,愿意指点你们,也能为你们提供平台。你们现在可能还不懂平台的重要性,我给你们举个例子,你们这些人的资质都差不多,当初为什么会被跟着我做过一年研究的学生稳压一头?原因你们都知道,就是因为我指导了他们一年的数学思维、数学逻辑、数学方法,而你们没有。你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恶补,他们所掌握的思维与逻辑,你们也都掌握了,差距自然就减少了,甚至天赋高的人可能会出现成绩反超的现象。”
“另外,跟着我做论文做研究的学生,手中接触的项目都是国家级的大项目,比如从国防部拿到了两千多万的重大专项,从教育部拿到了四百多万的学科建设专项,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项目,诸如鹏城、羊城、沪上以及杭城这些颇具潜力的城市委托给我们的城市建设专项,当然,我们手里还有很多企业委托来的研究项目,可支配总经费超过四千万,学生们想要做什么研究,我们都能支持,不会因为经费不足而让学生束手束脚,更不会扼制学生的科研理想。”
“还有一点,那就是我是《数学纪年》的审稿人,在《数学纪年》《当代经济》以及《应用数学》上都发表过不少文章,跟着我做研究的学生,发表文章的门槛就是学术界的顶刊,我们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现在也开始向顶刊看齐。当然,我说这话并没有任何崇洋媚外的意思,我之所以推崇国际顶刊,是因为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成果将接受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们的检阅,成果更值得相信。”
“如果你们有兴趣跟着我做研究的话,可以在本科毕业之后来参加一下我们国重组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只要能通过考试,你们都可以享受到我们国重的平台与资源。欢迎你们的加入!”
苏娇杨挖人墙角的锄头再次高高举了起来,教育部来的那些人看得目瞪口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四更,一更还昨天,三更是今天的,请大家在书评区里表扬我。
另外,和大家解释一下,能站在科研领域顶端的人,绝对属于稀缺资源,这个人如果不在了,极有可能整个学科都会因为群龙无首而混乱不堪,国内各个领域的院士就等于是他们所研究领域的‘龙首’,负责替一整个学科把关。一个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抵得上千军万马,可以上网搜清华付林,有新闻能看到。女主的设定是一个学科带头人,她就是最顶端的,离了她就是不行。
别再说无人可用的问题……你买一堆美工刀,不买菜刀,最后要剁排骨,拿美工刀上?
第55章 课题遇到困难?
打死那些高校的领导都不会想到,他们费尽心思培养学生,让学生走出国门参加比赛,本想是让这些学生为母校争光的,没想到苏娇杨已经惦记上他们学校的人才了。
银奖这个奖项不算特别令人激动,但也能给国内一个交代。
毕竟银奖也算是一国之下、万国之上了,对于华国这样一个积贫积弱多年的国家来说,已然十分不易。
《百姓日报》十分正面地报道了这一则消息,报刊中展示的照片是苏娇杨带领的种子选手团队归国之后在教育部门前石碑下拍的,‘教书育人’四个字遒劲有力。
*
苏娇杨惦记着数学理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的事情,只能暂时将打算申请煤炭部课题的事情往后推一推,等她将手里的项目全部分配下去,争取取得一些成果后,再去找煤炭部。
而且苏娇杨还打算将她在圣胡安盆地偷师来的那一套技术先总结到纸上去,争取能够将一整套设备设计出来,届时再去找煤炭部,肯定比空手去更有说服力。
让苏娇杨惊喜的是,她才离开国防科大一个月出头的时间,留在国重中做研究的人就已经有了突破。
由孙主任带队的数学地质研究组根据苏娇杨当初在国防部汇报项目开题时提出来的方案,分段下去,让不同的小队出去跑野外勘探,已经采集到了足够全面的地质数据,开始分析铁路轨道选址的问题。
在国防部进行汇报的时候,苏娇杨已经确定了铁路轨道的大概位置,翻过哪个山,经过哪条沟,连通哪两个地方等……这些都是已经确定下来的,只不过这样选址还不够精确,需要实地考察那些地方的地质条件,进行精细选择。
地矿系的人都是吃苦小能手,在阳春四月天里翻山越岭,采集到了详实的数据,正按照苏娇杨提出的那一套‘数学地质’的标准来绘制图件。
有了这些数据,苏娇杨脑海中的地质模型就能再精细数倍,她用来模拟实际问题时,将会变得更精确。
然而好消息与坏消息总是并列前来的。
铁路轨道铺设地质条件选择属于课题一的内容,如今推行的一切顺利,可课题二在推动过程中却遇到了问题,即‘铁路轨道材料的优选方案’。
铁路轨道材料一直都沿用着那一套历史标准,即蒸汽动力的火车出现之后,初次设计出来的火车轨道材料。
因为传统的火车对于轨道的要求较低,所以哪怕火车已经出现了百年时间,制造铁轨的材料都没有发生变化,主要集中在耐用、耐磨、不易变形等特征上。
而苏娇杨要为国防部修建的是新型铁路,速度要提升到现有火车的三到四倍,首先要降低的就是摩擦阻力问题,其次才是火车动力供应问题。
摩擦过程主要发生在车轨与铁轨之间,故而车轨与铁轨都需要优选更光滑、更不易变形的材料。同时,高速连贯摩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而温度又会改变火车轨道的其它性质,故而导热性以及热固性与热塑性也是不能忽视的原料。
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原材俩?
在国重中,负责课题二研究的人是苏娇杨从京城理工大学挖来的李党育教授。
李党育教授爱铁路轨道胜过爱他妻子,为了做实验,经常待在实验室不回家,导致他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数月不归,导致有‘李党育教授在实验室搞起了师生恋,气得原配一怒之下回了家’的谣言传了出来。
这谣言把沉迷学术无法自拔的李党遇教授害得不轻,逼得李党育教授不得不站出来辟谣,他一直都待在实验室做实验,而他的实验室连个女生都没有,怎么可能搞师生恋?
当时还是不流行‘搞基’这种说法的,李党育教授这才逃过一劫。
可李党育教授没想到自家内人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为了逼他回家,他内人居然跑到京城理工大学的科研院去哭诉,说是科研院的人给李党育教授分配了太多的科研任务,导致李党育教授有家不能回,这是在逼他们夫妻俩离婚云云……将科研院的人吓得不轻。
科研院的人心里既冤枉,又委屈。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拆散人家的婚姻是损阴德的!
那些项目都是李党育教授自己申请下来的,科研院的人从没给李党育教授身上强压过丁点儿的科研任务,凭什么让他们背锅?
因此,李党育教授的内人这么一闹,往后李党育教授再想申请课题,那就变得难如登天了。
李党育教授原先还不知道缘由,以为是自己得罪了人,又是托人又是托关系,总算将这个事情给打探清楚了,得知真相的他回家之后就和妻子吵了一大架,第二天就去离了婚。
李党育教授的内人又换了一个套路,她每天都去李党育教授的办公室门口哭骂,哭李党育教授无情,骂李党育教授忘恩负义,硬生生将李党育教授周围几个办公室的人都哭没了……谁能忍受一个妇女天天在门口哭?
而且李党育教授这内人不仅哭,她还找人诉苦,拉着一个人叨逼叨逼一天,她自个儿抒发了心里的怨气,别人却被浪费了大好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被李党育教授家内人拉住诉苦的那些人心里难受,他们和李党育教授处了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李党育教授的性格和人品?
万一他们同李党育教授家这位内人聊天唠嗑还吐槽李党育教授的消息传出去,那他们还要不要做人了?
故而李党育教授的内人去了京城理工大学机械系哭了三天,就将一整个楼层哭成了空楼,大家都跑去别的地方办公了。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李党育教授手中的课题也被科研院给收了上去,科研院同李党育教授说,“你先解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