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超级学霸-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强强厘清了经济学的东西。陈主任,您也是搞学术研究的,您觉得学术研究的跨行是那么容易的?”
苏娇杨把摊开的本子一收,塞进包里,起身道:“简部长,刚刚您的提议,我觉得有些抬举我了,我不适合搞这些工作,您找别人来做吧!”
“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批的,是独立于国防科大的一个单独个体,虽说同国防科大的关系最紧密,但实际上是两套体制。国家信任我,教育部相信我,把这项重任交到我手里,我就肯定得做好,不能辜负了国家和教育部的信任!”
“行政上的工作不适合我,您重新考虑别人吧,如果陈校长对我的研究工作有意见,我也可以辞去数学系的教职工作,我在重点实验室内同样可以做研究。重点实验室不是国防科大的从属部门,国防科大的领导还没资格对我们重点实验室的研究项目指手画脚。”
在场的领导都没想到苏娇杨会这么刚,新来的校长想要拿一个年轻的人开刀,没想到这年轻的人可不是软柿子,而是手榴弹,轻轻一捏就炸了。
这个国重是教育部批下来的,同国防科大的关系相当微妙,平时两者看似亲如一家,实则苏娇杨挑的刺不假,国重与国防科大是两个体系,想要拆开的话,随时都能拆开。
国防科大的领导就算胳膊再长,那也管不到国重的事情上来。
陈润之急眼了,“小陈,别说气话!你在国防科大都好几年了,这感情是说分开就能分得开的?”
苏娇杨可是发起脾气来连自己都敢淹死的主儿,哪里会顾及在国防科大这三年培养出来的感情?
“什么叫气话?你们就是看着我性格好,好说话,使劲儿压人!今天这儿有事喊我去支援,明天那儿有事喊我去搭把手,我自己没压力?我自己没事做?”
“刚开始的时候,一个个的,说的比唱的好听!什么叫下面有人帮忙跑腿,只要在大事上拿个主意就好,可结果呢?一堆一堆的活儿往我身上压,我国重内还有几千万的项目没做呢!”
“鹏城、羊城、沪上、杭城这些城市的领导亲自委托过来的项目,年底前就要交付详细的发展规划,涉及到千万人口的城市规划问题,稍微走错一步,就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鞭尸挨骂的,谁能来替我做?”
“国防部的超级铁路项目是我喊着口号揽下来的,五年内要完成项目验收,最后的验收成果是要修一条横贯东南至西北的超级铁路,从鹏城修到拉萨去,我们不得留出三年的时间给国建局那边开展工程?只有两年的时间进行技术突破,谁能替我做?”
“什么叫国防?前线研究是国防,后勤研究就不是?为国家搞石油地质,研究石油开采工程,这叫开采战略资源,和国防没有关系吗?如果真出了事情,开采不出石油来,飞机怎么上天,潜水艇怎么下海,坦克怎么翻山越岭?”
“超级高铁横贯东西,将国家运输的主动脉打通,万一出了事,一天之内就能将军力进行全国部署,各种物资都能在二十四小时内稳定供应到位,这不属于国防?”
“国防科大的所有老师都得去研究飞机大炮,那才叫国防?搞笑!这都什么破会,之后别喊国重来参加,国重的事情忙到上天,没空听人瞎指挥!”
苏娇杨拎起包来就走,她直接回了国重内,坐在办公室喝了一杯茶才缓过气来。
什么叫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谁规定国防科大的老师只能做国防领域的研究项目了?
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要求的话,怕是国防科大有一大半的老师都得被清退!
苏娇杨仔细想了好一会儿,得出一个结论来——这新上任的校长有毛病。
想通这个结论的苏娇杨捂住脸差点笑出声。
既然校长有毛病,那就不要搭理他好了,安安心心做自己的研究,他还能追上门来咬?
*
当初在美利坚的时候,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组委会为了展现自己雄厚的国力以及领跑全球的科研水平,带着苏娇杨等人见识了很多高科技设备。
本来是想给各国的青年人才来一个下马威,可那些人哪能想到有苏娇杨这么一个异类?听听那些设备运转的声音,就能分析出那些设备的结构构造来……
苏娇杨翻出自己回国后画出来的那些设备图来,挑出一些典型的图纸,直接把课题四的人召集起来开会。
课题四的研究目的是提升火车的运载能力以及运行速度,在不损伤现有运载能力的基础上,将最大运行时速从一百二十千米提升到三百五十千米,将稳定运行时速从八十千米提升到三百二十千米。
课题四的负责人是苏娇杨从长安交大挖过来的,名叫唐书环,是一个十分精明强干的老太太,当年出国学的就是铁路,在德意志做了六年的铁路工程师,后来响应国家的号召,回国做建设。
那充满萧瑟的十年李,唐书环教授干了十年的铁路工人活儿,全国各地跑,对各地的铁路情况再熟悉不过,简直如数家珍。只可惜国内的铁路研究一直都未曾得到重视,唐书环教授心中痛惜,却又无可奈何。
在听说国防部拨款设置了一条超级铁路的项目后,唐书环教授主动联系了苏娇杨,没一周的时间,她就带着自己在长安交大的团队过来了,她还召集了一片跟着她学习过的学生,一群人重返轨道交通设计研究的一线岗位上来。
课题四是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内唯一一个不用苏娇杨挖墙脚就顺利组建的团队。
苏娇杨带着图纸来找唐书环教授时,唐书环教授正忧心忡忡地出门准备去找她。
见苏娇杨来了,唐书环教授开门见山地问,“苏老师,我听说你和新来的校长闹掰了……会不会影响到咱的科研经费问题?”
苏娇杨笃定地说,“不会,科研经费是中央财政资金专项独立拨款的,咱之前是自己不愿意设置财务处,所以借着国防科大的渠道走个过程,顺带着给国防科大交一些科研管理费,如果国防科大财务部那边不愿意收咱这科研管理费,咱就自己设置一个部门!”
第61章 痛并快乐!
像唐书环教授这种几乎将大半辈子都贡献给了科学研究事业的人,她们才不会管杂事琐事。
甭管外面是天崩了还是地震了,只要不影响到她的科学研究,她都懒得操那闲心。
听苏娇杨说科研经费不会受影响,唐书环教授心中绷紧的弦立马就松了,她问苏娇杨,“你有空没?我听说课题一那边的项目推进程度已经过半了,我们课题四的研究速度也不慢,大致有了一个想法,要不咱开个会?”
“行,十分钟后,大会议室见。”
*
哪能用得了十分钟,唐书环教授回办公室内一喊人,整个课题四的人马就都出动了。
唐书环教授当年在德意志学习进修的时候,深受日耳曼民族的严谨作风影响,笔杆子上的工夫出神入化,她们团队展现出来的图件据说都是她亲手绘制的,理由是嫌弃别人画的不好……
真是一个有脾气还有追求的老太太。
苏娇杨看了看唐书环教授画的图,心服口服,不过站在项目长的角度上,她还是提了一些问题出来。
“唐教授,我之前了解过一些铁路方面的前沿研究,也大概有一些构想,看了你们的设计之后,就勉强挑一点东西出来说,希望不会犯外行指点内行的忌讳。如果我哪儿说错了,你们直接提出来就成。”
“首先,我需要提出一个设计形式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我们要设计的铁路是需要打破原有界限的,所以我不太建议你们沿用原先的设计方案,在原先的设计方案上进行小修小补。”
“我当初在国防部汇报的材料给你们看过,我有用数学的方法预估过那种设计的极限,是时速一百六十千米,换言之,在原先那种设计方案上做的话,结果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
“你们的思路很好,有很多闪光的地方,但距离我想要的成果,其实还差那么一点点。”
“我想要的高速铁路以及高速列车,不是说单纯地将现有的火车提速,所以我们要进行的工作,不仅仅是在发动机上做文章。我想要的,是与日本新干线铁路相类似,但性能要远远超过日本新干线的高速铁路以及高速列车。”
“如果仅仅是应用于民用领域,那我们可以采用‘国外引进为主、自主研发为辅’的路线,但我们这个项目是国防部的,为了确保所有技术的安全性,我们需要精确到毫厘。”
“唐教授,你应当知道,目钱国际上关于高速列车的分类有三种,动力集中式电力摆式、四轴准高速式以及交流传动动力分散式,我先画几幅图,您看一下,我想听听您的主管看法,更看好哪种高速列车。”
苏娇杨提笔就画。
她已经刷了数年《工业——复兴的摇篮》,绘画技能并不比唐书环教授差,甚至于说,她对于尺寸的把握、三维图件的绘制,要胜过唐书环教授好几筹。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唐书环教授一看苏娇杨画图,就知道苏娇杨是不是真懂高速铁路技术以及高速列车技术。
苏娇杨边画边说,“我们要将火车速度提升三倍,相应的,火车控制系统、牵引制动系统、车体外型、系统集成等都要火车速度的翻倍提升而做出质的改变。”
“首先,是车型的设计。空气阻力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的最主要因素,出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考虑,我们设计的车头形状,必须是流线型,这里面有个细节需要注意,列车外表必须光滑,并且玻璃窗与外部完全齐平,稍微有一点设计不达标,空气动力型式就不是最优的。”
“其次,我们设计的火车必须拥有足够的加速力。众所周知,在火车告诉运行时,粘着系数会降低,因为我们设计的列车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火车行驶的粘着系数。”
“常用的提升粘着系数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提高轴重以达到动力集中的效果,其二是增加轴数以实现动力分散的目的。这两种方法完全不同,各有利弊,我不是很明白这方面,所以还需要唐教授来做决定。”
“最后一点,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我们不仅得把火车的速度给提升上去,还得能让它自如的减速降速,不然车开起来了却停不下来,或者是停止减速不受控,那麻烦可就大了。我建议对所有的动轴实施制动,所有的从轴也必须安装制动装置。”
“电力制动、盘形制动、车轮踏面制动、涡流钢轨制动,这四种制动装置,什么合适用什么,不过这四种制动装置都必须研发出来,到时候我们需要根据高速铁路路段的地形特征以及所需速度来甄别确定最终方案。”
唐书环教授不停地点头,等苏娇杨将全部图都画完,她回答了苏娇杨之前的疑惑。
“苏老师,我现在就可以回答你那个关于‘动力集中与动力分散二选一’的问题,这个不用考虑,我们能且只能采用动力分散的方法来提升粘着系数。”
苏娇杨疑惑,“为什么?据我所知,动力集中的成本更便宜一些。”
唐书环教授笑着用手比划,“没想到苏老师你连成本都考虑进去了,看得出来,你对轨道交通领域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动力集中的成本虽然低一些,但轴重过大会增加对线路的破坏作用,列车的报废速度更快,同修轨道以及换新列车的钱比起来,应用动力集中而省下的那点钱算什么?”
苏娇杨在脑子里飞快地算了一笔账,果然如此,当下就冲唐书环教授竖起了大拇指,“唐教授果然是专家,一语道破关键之处。只是不知道这列车的设计,唐教授有没有信心带领团队按时完成?”
唐书环教授指了一下苏娇杨画在黑板上的那些图,笑着说,“你都把话说得那么明白,把图画的这么明白了,我就算再没有信心,现在也变得信心满满了。”
“苏主任你放心,一年之内,我们研究组绝对能够完成新式列车全列的设计,不管是列车内部的装饰还是列车的外表,亦或者是列车的动力核心,除去由课题五负责的系统集成之外,车控制系统、牵引制动系统、车体外型,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从‘苏老师’到‘苏主任’,虽然仅仅是称呼上的一个小改变,却不难看出,在唐书环教授心里,苏娇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科研经费充裕的学者了,她还是一个具有领导能力的科研带头人。
一个研究数学出身的人,能够将轨道交通的现状研究得这么透彻,唐书环教授是真的服气。
等苏娇杨走了之后,唐书环教授还同她手下的那些研究员说,“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这苏主任搞应用数学出身,转去研究石油工程的时候,能拿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转去研究经济学的时候,能在困扰经济学界大几十年的发展经济学中取得突破,不知为何,突然转来研究轨道交通,我本以为她就算准备的再充分,那也就是一个比半吊子稍微强点的水平,没想到……啧啧,看看人家画的这图,你们这些跟着我做了好几年研究的人都比不上。”
唐书环教授带出来的得意门生说,“搞研究果然是看天赋的,这苏主任一直同旁人说自己并不怎么聪明,靠的全是努力与汗水,可笑的是有人还会信。别人只知道苏主任为了解决发展经济学的问题闭门两年不出,几乎断绝了所有的社交,可怎么就不想想,换做别人来,就算闭门十年二十年不出,也不一定能做出人家那丰硕成果的十分之一皮毛啊!”
另外一个研究员则是一脸幻想地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和苏主任一样,手里拿着几千万的项目,想和校长拍桌子就和校长拍桌子。”
唐书环教授一脸同情地看着满脸幻想的那个研究员,语重心长道:“做梦的时候。”
话锋一转,唐书环教授指着黑板上的图与文字,同那个研究员说,“不过你现在先别做梦了,赶紧将苏主任画在黑板上的图抄下来,让所有人都准备一下,明天早上八点,就在这个会议室,所有课题四的成员全部做汇报。”
“汇报内容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汇报结束后,每个人的研究内容都会做出调整,让大家都有个加班的心理准备。苏主任已经把大方向给我们指明白了,接下来就是细节上的把握与突破,这些我们都擅长。”
*
苏娇杨从课题四出来,转头就去了课题三。
高速轨道交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是高速铁路,第二是高速列车。
顾名思义,高速列车即那些能够快速提速并且保持很高的速度行驶的列车,而高速铁路则是那些允许高速列车通行的铁路。
课题三研究的是高速铁路,课题四研究的是高速列车。
相比起孤军奋战的课题四来,课题三容易多了,李党育教授带领的团队专门解决高速铁路的铁轨材料问题,算是为课题三打基础。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课题三同样有。
课题三的研究成员痛并快乐!
在苏娇杨那计算材料学的指导下,课题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课题三的研究进度水涨船高,直接进入了后期攻坚设计阶段。
按理说课题三应该高兴的,可课题三的研究院哪能想到,李党育教授带领的团队瞄准了他们的饭碗,带领着课题二的研究员来抢饭碗了!
李党育教授抢的哪是课题三的饭碗?他抢的是课题三的成果啊!
如果课题三无法按照任务合同书中约定的内容完成任务,所有科研人员到手的科研绩效都会大打折扣,那可都是钱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会出现一个故人,安排了很久才出场的故人,大家在书评区里猜一猜呀!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天空已微蓝、陈园135790 10瓶;mua果酱 6瓶;箬雪 5瓶;26079278 3瓶;九哒、荷塘花开、大黄猫咪、龙女晓澜、Vivian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旧友重逢?
高速铁路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被苏娇杨一一解决,压在心尖儿上的那块大石头都变得轻省了许多。
再加上苏娇杨把压在心头这么久的郁气都撒了出去,她更是觉得神清气爽,连日益燥热的风吹在身上,苏娇杨都觉得温柔了许多。
她是舒服了,刚刚来上任就被打了个没脸的陈泽之却是气得病倒在了家里。
陈泽之的夫人叫顾淑梅,南京人士,因为陈泽之走马到国防科大上任的缘故,她也跟着来到了国防科大,她的年龄与陈泽之一致,只不过她没有像陈泽之一样,到了退休的年龄还被返聘回去,所以她已经退休赋闲在家多年。
顾淑梅见陈泽之病歪歪地倒在沙发上,头上还垫着一块毛巾,又是心疼又是想笑,道:“我怎么劝你的?”
“既然你儿子都说的明明白白,这辈子非人家不娶,你就甭去试探,好好同人家相处。也别管人家的性格好赖,反正是你儿子相中的,又不是和你过日子,你管人家脾气好坏干什么?”
“只要人家姑娘的心正,是一心一意地待咱儿子,你就别掺和。人家小两口想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哪怕你儿子天天都给人家跪搓衣板,那也是他自找的,你管他干啥?”
陈泽之老先生气得把头上捂着的毛巾往茶几上一摔,“男儿膝下有黄金,怎么能随便跪?我不讲那一套老封建的男尊女卑,男女平权起码该有吧!”
顾淑梅‘切’了一声,翻白眼道:“还男儿膝下有黄金,你跪的搓衣板还少吗?咱结婚时买的那个搓衣板,我嫌那木头不好,上面有木头刺扎手,是谁给我跪平的?现在再看那搓衣板,锃光瓦亮的,就和抛过光一样!”
“再说了,男女平权,说的简单,可要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甭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手里掌了钱,拿捏住对方的弱点,那就是尊,没有钱的就是卑,脊梁骨就挺不起来。自个儿手里没钱,想买点水果蔬菜都得从别人手里抠钱花,气势就矮人一截,脊梁骨能挺起来才怪!”
陈泽之‘垂死挣扎’,“我儿子有工作,还用得着从她手里拿钱花?”
顾淑梅笑了,“就天浩那点儿工资,能和人家比么!天浩现在出门还骑着鸽子牌自行车呢,人家已经开上小汽车了!你自个儿也和我念叨过,那小姑娘做完国防部的项目,提走百分之三十的科研绩效,手里头能攒下七百多万,这还不算其它课题的钱。天浩得干几辈子,才能赚到人家轻轻松松搞搞研究的钱?”
“我觉得,你儿子的眼光挺好的。润之不是也说了么?那小苏老师脾气好,人也精干利索,待人也算和气,如果人家愿意进咱老陈家的门,那绝对是老陈家上辈子烧高香了。问题就怕人家看不上咱家天浩……”
陈泽之听得直翻白眼,“她脾气好?润之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就她那狗脾气能叫好?还待人也算和气,和气个屁啊!刚见面就把我顶撞得鼻血都快喷出来了,她要是进了老陈家的门,怕是我得提前二十年去找老陈家的列祖列宗报道去!”
顾淑梅直摇头,她抛出一个杀手锏,“行,既然你看不上人家,那你就给你儿子找一个更好的。咱俩就这么一个儿子,他要是打了光棍,你老陈家可就断香火了啊!”
一听这话,陈泽之立马就闭嘴了。
顾淑梅在屋子里擦擦抹抹,新搬进来的屋子,哪怕她已经擦擦抹抹了好几遍,依旧觉得遍地都是灰,怎么擦的都擦不干净。
过了七八分钟,顾淑梅发现陈泽之以一个相当诡异的姿势躺在沙发上一动也不动,定睛看了一眼,这么一看,顾淑梅就被吓到了!
陈泽之的脸已经青了,虽然肚皮起起伏伏,看起来还有呼吸,可人脸都青了,这绝对不是啥好兆头啊!
顾淑梅赶紧出门去喊人,住在他们家隔壁的陈润之就是被喊的第一人选。
陈润之敲开了几家的门,让年轻人跑去校医院喊医生,他亲自去找了苏娇杨,打算让苏娇杨开车送陈泽之去平沙市第一人民医院去看诊。
苏娇杨听到陈泽之昏迷不醒的消息,整个人都是懵的。
虽然她猜这新上任的校长有毛病,可她猜的是人家脑子有毛病,可没有诅咒过人家啊!
怎么上午还好好的,吃个中午饭,人家就昏迷不醒了?
人命关天,苏娇杨不是那种小气巴巴的人,她赶紧开上车去把国防科大校医院的医生给接了过来。
陈泽之是从国防部空降到国防科大的,背景深不可测,校医院的医生战战兢兢地给陈泽之做了详细细致的检查后,说道:“陈校长这是脑梗塞,大喜大悲大怒大怨等情绪波动变化的时候,都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目前来说,没有明确的治愈方案。”
顾淑梅听过‘脑梗塞’这个名字,当下就吓得腿都软了,她哆嗦着问校医,“那老陈他……是不是之后就瘫痪了?大夫,我们转院行不行?去那些大医院看病,有没有康复的可能?老陈身子骨向来好,怎么会突然就得这种病呢!”
校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