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之恶毒女配奋斗日常-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过年的,咱们既要讲究好吃,也要讲究好看,一口一个饺子,吃起来也好玩不是。”她说道这里,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突然道:“大姐先别着急,我再去揉一块面。”
“这些面足够了。”姜烟不解。
姜瑜:“那算了吧,等大姐生日的时候再说。”
姜烟是三月八号的生日,正好是妇女节,倒是一个好日子。
“你要弄什么?”姜烟好奇。
“我是想着用菠菜汁和面,这样的面团就是绿色的,包饺子岂不是很好看?”
姜烟沉默片刻,然后笑道:“你还真是,想到一出是一出,没关系,送年的时候再包。”
“对对对,还有这个。”待会儿家里就需要迎年,说是迎年,其实就是去村口放一挂鞭炮,把姜家的祖宗迎接回家一块儿过年,然后在初二的下午送走。
这个是记忆中自带的,至少她上辈子活了三十来岁,是没有这种民俗的。
迎年是家中的男孩子去,毕竟男孩子是传宗接代的,也是家族的传承,女孩子去的话,在族中老人的眼里,那会不吉利,祖宗不会跟你一块回家。
总之这个春节,姜瑜听了数不清的民俗,每一种说法都让她大开眼界。
在她看来,这并非封建迷信,而是一种祭奠和怀念,并不是坏事。
毕竟人人心里清楚,人死如灯灭!
见她不再纠结,姜烟心里觉得好笑,她这个妹妹,让她喜欢的不得了。
即便以往在村子人眼里调皮顽劣,可姜烟依旧疼到心坎里,如今她变得如此懂事,欣慰的同时也觉得有些失落。
没有父母庇佑,她这是被迫成长起来了。
“小川去哪里了?”起来后就没看到那小子。
“找姜飞玩去了,过会儿就能回来,三哥会来领着他去迎年。”
大约在四点半左右,姜川从外面回来,估计是玩闹的厉害,进门不断的喘息。
“大姐,鞭炮呢?”
“在你房间炕头上呢。”
他跑到自己房间,抓起那串鞭炮就往外跑,“我去四叔家里,很快就回来。”
不等姐妹俩开口,那小子就跑出了家门。
往年姜川也会跟着姜翰去迎年,自然知道地方,可她们俩却不放心这小子自己去外面放鞭炮,还是有大人看着才放心。
来到姜长海家,姜国光已经站在家门口和秀秀聊天。
“三哥,咱们走吗?”姜川仰头看着姜国光。
“你姐呢?”姜秀秀问道。
“在家里包饺子呢,秀秀姐你不帮着四婶干活儿啊?怎么这么懒呢?”
“嘿,你这臭小子,敢数落我,看我不揍你。”
姜川灵活的躲在姜国光身后,一边躲避一边跟着往村口去了。
每家每户来迎年的时间不定,一般都是在下午三点以后,当然地点也不定。
村子里不少人都是在公社远处山脚下的坟茔边迎年,当然也并非必要。
姜国光用火柴点燃两挂鞭炮,就拉着姜川向后几步,待鞭炮燃放完毕,又取出两叠烧纸在路边点燃,这个年就算是迎回来了。
进村后,姜川和姜国光打过招呼,一路小跑回到家里。
下午和好朋友在外面疯闹了那么长时间,他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早点回去吃饭才行。
时间进入五点,天色暗下来,村子里也陆续想起了鞭炮的声音。
听到鞭炮声,就知道家家户户开始吃饭了,她们这边还有一点面没有包完,不过晚饭已经做好了,是姜川准备的。
中午的饭菜太多,他们姐弟三人根本就吃不完,或者说过年这三天能吃完也算不错了,好在天气冷,吃完后放在厨房里也不需要担心坏掉。
等包完饺子,姜瑜来到厨房,就看到姜川坐在厨房门口的马扎上,撑着下巴看着外面窸窸窣窣的飘雪。
“怎么了?”她上前蹲下身轻声问道。
姜川扭头看着她,眼眶微微泛红,“二姐,我想爸妈了。”
------题外话------
一年又过去了,我这个年是被大姨妈缠着过来的,真够焦心的。
好在今年的春节很暖和,不如往年那么冷,话说我们老家这边很多年前,过年的时候都是伴随着飘雪的,可如今已经好几年没下过几场雪了,怀念。
年味越来越淡,除了老了一岁,渣作者没别的感受。
不过却希望看文的小仙女们,一年更比一年软软萌萌美美哒。
第040章 长姐的责任
姜瑜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即便是继承了原女配的记忆,可对于姜翰夫妇的感情并不深刻,比起姜烟和姜川来说,差的不只是一星半点。
她可怜姜翰夫妇的离开的早,心里最多也不过是感慨,就算是有姜瑜本身的记忆冲击,可她自身到底是个年过三十的成熟女性,姜瑜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姑娘,再冲击也无法对她造成多大的影响。
一个小孩子的性格,左右不了她自身的思想。
“想爸妈很正常,晚上你不是要守岁嘛,到时候可以和爸妈多说说话。”
“他们能听到我说的话吗?”姜川很显然不是个好糊弄的小娃娃。
姜瑜勾唇安慰的笑了笑,“听不到,可你心里会舒坦些。”
“那好吧。”姜川沉默片刻后点点头,他真的有很多话要和爸妈说的。
晚上随便吃了点中午剩的饭菜,姐弟三人就坐在炕上闲聊,拜年需要等到下半夜,因此这个时候几乎没人在外面走动。
姜川干脆搬着马扎去了隔壁屋子,作为家里的男子汉,他要守岁一直到半夜。
看着供桌,姜川心里酸酸的,父母离开一年了,这一年大姐有多累,姜川都看在眼里,二姐那个比他还调皮的人,现在也成了家里的劳动力,每日里准备着一日三餐。
他作为家里的男子汉,目前能做的有限,却希望自己能够好好读书,长大后能为两个姐姐挡风遮雨。
这是姜瑜在七十年代的第一个春节,按照以往的习惯,这个时间应该是陪着父母和四位老人吃过年夜饭,要么是在京城闹市街头闲逛,要么是在家里看春晚,或者是去看合家欢电影,像现在这样坐在农家土炕上,和大姐大眼瞪小眼,在之前完全是想象不到的。
要想睡觉,就得等到凌晨三四点钟,村子里很多的大人干脆不睡觉,凑在一起喝点小酒吹个牛逼,或者打个扑克牌什么的,就算没有电视电脑,以及各种消遣,淳朴的村民也能找到乐子。
“我听秀秀说,今年正月里,三哥他媳妇要过来走动。”
“明年五一他们俩就要结婚了,再说也已经订了婚,大正月里肯定是要走动走动的。”
“咱们家……”姜瑜望着窗外,头顶一片繁星,“正月里也有人来吗?”
“往年是有,今年不知道。”父母不在了,来不来姜烟心里也没数。
人走茶凉,对姜烟来说,以往的人来不来都没关系,来的话也就是可怜他们三个没爹没妈的孩子。
可她不在乎,如今他们姐弟三人生活的也很好,能吃饱饭,有衣服穿,就足够了。
“你呢?希望他们来吗?”
姜瑜笑道:“来不来我都无所谓,其实不来也好,咱们家里也没多少东西能招待他们的,再说家里也每个大人招呼着,来了估计他们也不会留下吃饭。”
“这倒是!”
真要聊天,其实姐妹俩还是有很多话题的,从家里的饭菜聊到村子里的八卦,然后就是对未来的畅想。
说到未来,姜瑜干脆拿出课本,摊开在大姐面前。
“姐,跟我一块读书吧,之后咱们一起考大学。”
“我还是算了,万一我真的聪明考上大学,小川在家里咋办?”心里想,可现状却不允许。
她是长姐,必须要为了弟妹做出牺牲,听到父母去世的噩梦,这个想法就自然而然的浮现在心头了。
“那不考大学也还是得多认字读书的,没坏处不是。”马上就是七五年了,再有不到两年的时间高考就恢复了,她现在的知识已经利用半年的时间,将以往所学的都掌握了,按照几位老师的话,她如今完全可以大学毕业了,参加高考也是欺负别人。
姜烟想,反正时间还早,坐着也是无聊,既然她想教,自己就学点吧。
她的学历只有小学水准,这是姜瑜总结出来的。
虽说之前姜烟从公社中学毕业,可公社的教学水准姜瑜心知肚明,因此她直接从小学课本开始教授的。
姐妹俩一个教一个学,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十一点半。
“该煮饺子了。”姜瑜合上课本,来到隔壁屋子,就看到小家伙已经靠在墙壁上,裹着厚厚的小被子开始打瞌睡了。
上前在姜川的脸上捏了一下。
姜川打了一个哆嗦,睁开眼看到面前的人,抬起手背揉了揉眼睛,“二姐,几点了。”
“马上就要吃饺子了,这边也不用守了,去洗把脸醒醒。”
“嗯!”
姜川在这边嘀嘀咕咕的冲着供桌念叨了很久,后来念叨的困了,才靠着墙边睡着了,好在大姐怕他守岁挨冻,让他裹着小被子。
烧开了锅,袖珍可爱的饺子下锅,点了三盏水,全部都浮在了上面。
此时午夜的钟声也已经敲响,而姜川看到饺子出锅,去找来一挂鞭炮,拎到外面噼里啪啦的燃放起来。
“茅屋那边我和小川过去就行,你在家里等着我们。”姜烟把篦篮子拎在手里,招呼着姜川出了门。
外面的雪在晚上快九点的时候就停了,之前没人在村子里走动,因此也不用担心路滑。
姜瑜这边把饺子下锅,之前的那一锅都送到了茅屋那边,另外在炉子上也热着饭菜,晚上吃饺子她还想准备一份凉拌菠菜。
往年姜翰夫妇在世的时候,其他的堂兄弟等饭后都会来这边拜年,今年他们家里没有长辈,可那些堂兄弟应该还会早点过来磕头,因此还是要早点吃完才行。
饺子捞出来上桌,顺便还盛了三碗饺子汤,姜瑜上辈子从未喝过饺子水,也就是来到这里才知道,煮饺子的水是能喝的。
年夜饭都端上桌,姜烟和姜川也回来了。
“快点吃饭,再晚点人都该来了。”姜瑜赶忙招呼他们俩。
去年过年,他们三人身上都带着热孝,自然不能出门拜年,今年倒是能出去走走。
饭刚吃到一半,外面就听到一阵吆喝声以及杂乱的脚步声,听动静来的人还不少,一听就是来他们家的。
“姜瑜……”秀秀的声音从外面飘进来。
三个人还没动弹,房门就被推开,然后哗啦啦的进来十几个人,这都是姜家没出五福的堂兄弟姐妹,而且都是没结婚的,若是算上结了婚的,那至少也得四五十个人。
“过年好!”
------题外话------
诸位,过年好!【豪爽抱拳式】
第041章 定个小目标
屋内顿时就热闹起来了,一连串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
其中姜四叔家里的三个儿子都回来了,不过结婚的两个没有出来,这次姜秀秀倒是领着家里的侄子侄女出来走动。
“这谁包的饺子,这么好看?”姜秀秀站在炕边看着饭桌上的饺子,一个个特别的小,瞧着就可爱的不得了。
姜烟眉眼弯弯笑道:“你小鱼做的,要不要尝尝?”
“好好好!”姜秀秀连连点头,她在家里都吃得饱饱的,毕竟平日里可能会稍微节俭点,可但凡是年夜饭,只要家里实在不是穷的揭不开锅,都会包饺子,更何况这两年的日子也过得很舒坦。
姜瑜从自己碗里夹了一个饺子递到姜秀秀面前,送到她张开的嘴里。
一口咬下去,里面肉香味四溢,油渣被剁的粉碎,里面加入了清口的白菜,而且油渣在饺子里面加热,自带着浓郁的肉汁,虽然不多,却也让人赞不绝口。
“小鱼姨姨……”姜国良的女儿抬头望着姜瑜,眼巴巴的看着。
姜瑜也没吝啬,给每个孩子夹了一个饺子,看着他们吃的美滋滋的样子,她心里也高兴。
“好吃吗?”她问道。
几个孩子连忙点头,当然好吃,里面可都是肉渣,能不好吃嘛。
再说孩子们本来就馋肉,今晚能吃到这个,可是要高兴坏了。
把盘子里的饺子给几个小娃娃分了分,姜秀秀帮着姜瑜收拾碗筷,等他们换上外出的衣服,一大家子同族的人,这才浩浩荡荡的出了门。
第一家肯定是要去同族里年纪最大的长辈家中拜年,然后依次往下轮。
来到河西公社半年多,姜瑜除了去过有限的几户人家家里,再就很少串门。
作为一个现代人,住着钢筋铁泥的大厦丛林,说不准十年八年都不知道你对门是谁,她自然也有这种习惯。
因此来到河西公社,成为姜瑜,这种随便串门,且村子里人人相互熟悉的场面,对她来说是有些陌生的。
姜烟姐弟三人在拜年的时候,得到了不少族中长辈的问候,毕竟家中长辈都不在了,如今只剩下他们三个孩子,物质上谁家都不富裕,能帮衬的不多,至少该关心的还是要多关心一下。
姜瑜心里倒是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如今这个年代和后期不同,现在家家户户好几个孩子,且“半大小子饿死老子”的说法,谁家的余粮都不多,给了别人势必自家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况且他们三姐弟也没艰难到过不下去,能得到族中亲人真心的关怀和问候,对她来说就已经很不错了。
她也不觉得被人总是提起过世的父母有多么的难以忍耐,他们没有利益纠葛,况且姜翰夫妇的口碑在公社真的很好,这些关心她们只会接下来。
当然也有不喜欢他们的人,可那些人姜烟三人也不会去拜年。
转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来到了姜长海家中。
四婶见到姜烟姐弟三人,将炕头上的炒黄豆赶忙推过来,还有水果硬糖,抓起几颗就塞到姜川的手里,“大妮二妮,快点上炕暖和着,家里今天烧了不少柴,炕头热乎着呢,转了一大圈,是不是可冷?”
姐弟三人也不着急回家,再说姜翰在世的时候,和姜长海的感情很不错,因此他们也是乐意和姜秀秀家里来往走动的。
此时被四婶一招呼,她们姐妹俩就拖鞋上了炕,姜秀秀也凑在姜瑜身边,两人一块占据着一个热炕头。
“二奶奶,您冷不冷啊,我占了您的热炕头。”姜瑜冲旁边的老太太笑道。
姜秀秀的爷爷在兄弟中排行老二,他老人家和姜老爷子是一个父亲,因此两家的关系算是村子里最亲密的了,毕竟姜持膝下只有姜翰这么一个儿子,和姜长海是最亲的堂兄弟了。
姜翰的年纪比姜长海要大两岁,不过因为姜翰结婚晚,而姜长海在十八岁那年就生下了长子姜国荣,虽说姜长海现在已经是做爷爷的人了,可姜瑜还是要喊对方一声叔,而不是伯伯。
老太太崔氏露出一口整齐的牙,笑的慈爱,“二奶奶年纪大了,受不住那热炕头,你们年轻人抗的住。”
二爷爷不在家,这个点估计去了同族的老人家里下棋去了,如今休闲活动少的可怜,老人家的日常活动一般都是晒晒太阳下下棋。
姜秀秀抓了一把炒黄豆塞到姜瑜手中,对赵彩花道:“妈你不知道,我和三哥过去的时候,大妮姐刚吃完饭,饺子是姜瑜做的,包的可好看了,还好吃。”
“是嘛!”赵彩花看着姜瑜,“二妮做饭的手艺那么好了?”
姜烟自豪地点点头,“这大半年都是小鱼在家里做饭,我可是轻松不少。”
“就得这样。”赵彩花笑道:“一家人过日子,可不是得互相体谅着,能帮就帮,是吧二妮,不然光指望着你大姐,可不得把大妮给累坏了。”
姜瑜点点头,“四婶说得对,以前我年纪小不懂事儿,现在知道我大姐的辛苦了。”
“好孩子,以后有啥难处就来和四婶说,能帮的四婶肯定帮着。”
“好!”
在这边一直熬到凌晨四点钟,姜瑜才领着弟弟,和姜烟一块回家了。
这个年算是拜完了,白天家里应该也不会有人去,毕竟家中没有长辈,余下的时间可以在家里偷个懒,等过完年再去茅屋那边继续跟着几位老师读书。
姜川此时都在打盹了,回来的路上若非姜瑜搀着,估计这孩子直接能躺在街上睡着。
瞧着他这困顿的样子,之前又守夜,回到家里姜瑜把弟弟送回房间去,也没喊着他洗脚,想着大过年的这小家伙也累坏了,不差这一天。
不过她和大姐一块靠着泡了脚,才躺在暖和的被窝里睡着了。
这一觉睡到中午快十二点才起,身边的姜烟却呼吸清浅,没有苏醒的迹象。
姜瑜也没舍得喊她,之前的一段时间,姜烟整日都在家里忙的团团转,再加上父母的忌日也就在前几天,精神和体力双重压迫,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对姜翰夫妇没有多少孺慕之情,再者逝者已矣,她如今的目标,就是看着姜烟能嫁给喜欢的男人,姜川能出人头地,自己再做一份喜欢的事业,找一个合心意的男人,如此便也满足了。
第042章 金凤凰
初二这天,是下午送年,饺子也是在晚饭的时候吃的。
这顿饺子包的是几十年后的,所谓的翡翠饺子,饺子皮中间是白色的,周围是绿色的,特别的好看。
几位老师看到饺子的时候,可是喜欢的不得了,得知居然用菠菜汁活的面,纷纷说姜瑜脑子灵光。
送完年,公社的人就开始走亲戚了,他们家里没有别的亲戚,姜翰是独生子,姜妈妈是独生女,并没有别的姑姑舅舅之类的,因此家里倒也不需要忙碌。
不过在初三的这天,却从县里来了几位领导,拎着东西来家里慰问,带的几乎都是吃的用的,有鸡鸭肉和布料之类的,其中一位领导还给他们家送了一瓶花生油,这些年里在如今这个年代不可谓不丰盛。
原本姜烟是要请姜长海或者是姜家的老人过来,陪着几位领导一块在家里吃顿饭,来的几个人没答应,他们是带着东西来关怀几个孩子的,若是留在这里吃饭,带来的东西是给他们的,还是给孩子的,怎么看都不合适。
人家拒绝,姜烟也没强留,姐弟三人将人送走,把东西归置了一下,余下的日子就安静下来。
距离开春耕地还有点日子,至少也要出了正月里,不然泥土冻住,翻地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姜烟每日里的事情就变成了缝缝补补。
“小姜啊,其实以你的能力,以后可以专攻理科。”程老看到姜瑜的问题解答,说惊艳都不过分。
他们这不是正式的授课,可姜瑜这孩子聪颖,很多问题根本不需要翻来覆去的再三传授,说一次这丫头都能死死的记在脑子里,绝对不会忘记。
要说没有在家里温习,几位老人是不信的,可也正因为这点,他们几位在河西公社的这些年,察觉到唯有这半年才是最快乐的。
这个孩子简直就是一块超大的海绵,不断的以鲸吞般的速度,吸收着他们脑子里的知识,并且能举一反三,转化为自己所用。
郭老一听,顿时就不乐意了,“不是老程,小姜文科方面并不比理科逊色,怎么就非要专攻理科?”
“文科到底是不如理科正宗,你看看现在不都讲究科技兴国?”程老说了两句,瞧见郭老那眼珠子越瞪越大,赶忙解释道:“行行行,你也别冲我瞪眼,我也没说文科不好不是?只是相对的来说,理科更实际。”
“我不赞同。”郭老很显然是想和程老杠上了,“文科又不是只能摇动笔杆子,别想得那么狭义,退一万步说,人类的发展总不能摒弃精神层面吧?而且……”
“好啦好啦!”方老在旁边赶忙开口劝阻,“文理并进,这才是咱们的教导方针,缺一不可,而且你们在这里争得面红耳赤的也没用啊,总得问问人家小姜的意见吧?”
“……”
姜瑜一脸懵逼状!
不是,你们大神吵架,何必要殃及她这只小鬼呢?皮球就没有这么踢的。
瞧见几位老师的眼神,如探射灯似的投射到她身上,姜瑜后背都浮起一层冷汗。
她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勾起一抹笑,“就像方爷爷说的,文理并进,全面开花。我现在还年轻,有很多的时间来读书吸收知识,只要几位爷爷肯教导我,不管文理我都学。人生不易,咱们就得多才多艺才行。”
“哎,小丫头别看年纪小,想法倒是很成熟。”徐老冲着姜瑜满意的点点头,“说得对,人生不易,就得多才多艺,技多不压身嘛。所以,你们俩老东西就别争了,小姜现在学的好,咱们有多少教多少,要是她吸收的了,倾囊相授有什么不好的?非得挣个大哥二哥的,没意思。”
一番劝解,程老和郭老也不争了,开始正常授课。
虽说没有教科书,可几位老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即便没有教科书,还是能教导姜瑜。
若一般的孩子,他们可能得费些功夫,可姜瑜根本就没想着藏拙,因此几位老人最开始商量的授课方式根本没用得上,在脑子里做了很细致的讲义,结果被姜瑜不到三个月给打击的七零八落的。
这就是个被耽误了的金凤凰,而且好巧不巧的被他们几个遇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