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恶毒女配奋斗日常-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跑什么,大热天的。”
  “我一中午跑了好几家,正好看到你来了,过来歇会儿。”姜秀秀站的歪歪斜斜的,然后凑到她耳边低声道:“青青姐要嫁人了。”
  “……”
  姜瑜懵了!
  “嫁人,嫁给谁?”不对啊,杨青青要嫁人?剧情怎么跑偏了。
  按照原着,杨青青是在明年秋天才嫁人的,这怎么提前了一年多?
  姜瑜不认为是自己的记忆出现了混乱,毕竟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她可是头天晚上才看完那本小说的,而且这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可无数次的回忆书中的情节,或许小细节记得不清楚,可绝大部分剧情肯定不会弄错。
  尤其是女主前期知青期间做的几件事,杨青青这件事她可是重点赞扬了一下,毕竟是女主帮助对方追求自由恋爱的。
  她的到来破坏了剧情的完整?
  这个想法,姜瑜自己都不信,来到河西公社快一个月了,她压根就没有见到过杨青青本人。
  她自身除了工作以外的时间,就是个宅女。
  而杨青青差不多,平时就是在家里帮着坐坐家务,或者是做点针线活,其余时间几乎不出门,她的母亲刘婶是个坚韧能干的,女儿主内她主外,再加上杨青青的父亲是个残疾人,她也就更不愿意出门了。
  连面都没碰到,她怎么影响对方甚至影响剧情?
  又不会隔空打牛。
  “还能有谁,当然是县供销社的那位啊,就是我五婶做媒介绍的。”
  “怎么就突然同意了呢?”姜瑜问。
  姜秀秀摇摇头,“我哪知道,说是明天男方会来咱们公社,在我五婶家里讨论订婚的事情,你去不去?”
  她本想摇头拒绝,不过看到姜秀秀的眼神,犹豫片刻才点点头答应下来。
  反正在家里没事,明天就当是看个热闹。
  约好上午去姜秀秀家里汇合,姜瑜就和大姐一块过去领粮食了。
  虽说仓库这边围着不少人,可里面有不少上午就领了粮食的,这时候过来不过是饭后遛弯,顺便看个热闹。
  公社会计员找到姜烟的工分账本页,冲姜烟笑道:“你们家今年是82斤小麦。”
  姜烟点头,“谢谢乔叔。”
  乔叔,本名乔梁,在河西公社做了十三年会计了,姜五爷做大队长时候提拔上来的,然后是姜翰,现在是姜长海,算账记账是一把好手。
  他和姜翰共事时间最长,也算是看着姜家三个孩子长大的,姜翰夫妇去世的时候,丧礼一事,乔叔在其中帮衬不少,乔婶对他们仨也很关心,不过现在乔家大嫂去年生了个儿子,乔婶在家里帮忙带孩子,忙的转不开身。
  姜瑜见过乔婶两回,都是来他们家送吃的,是个身材很富态的大婶子,笑起来很有亲和力。
  虽说是82斤小麦,但是里面是新麦和陈麦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这个没人在乎,反正都是麦子,有的吃就不错了。
  姜家三姐弟来到旁边,负责分发粮食的是村里的几个青壮年汉子,其中就有姜国良。
  三人喊了人,姜烟把手里的蛇皮袋子递上去,两个男人把称好的小麦倒进去,然后帮忙将袋口扎紧。
  “大妮二妮能扛回去不?”姜国良问道。
  两家是隔房的同族,在村子里是关系最近的族人了,平时也颇为照顾。
  姜烟冲他笑了笑,“二哥别担心,我和小鱼就抬回去了。”
  姜瑜的力气并不大,可当着村子这么多人的面,该撑着还得撑。
  只是还不等她们姐妹俩抬起来,一个青年大小伙子就走了过来,拎起扎进的袋口,直接将那袋麦子,甩到肩膀上。
  “我帮你们送回去。”
  来人是姜长海的三儿子姜国光,穿着一件靛蓝色的短袖衬衫,衬衫的料子在姜瑜看来很普通,甚至有些粗糙,可在村子里的条件来说,算是个文明人。
  “三哥回来了。”姜烟没拒绝,领着弟妹跟在他身后。
  事实上姜烟自己也能扛回去,只是还没行动,就被姜国光抢先了。
  “饭前才回来,刚打算睡会儿,秀秀说你们在这里分粮,我来看看。”姜国光长得不错,虽说称不上多帅,至少很耐看,且透着一股灵活劲儿。
  在村子里其实有不少大姑娘心里存着心思,再加上他还在县运输队上班,每次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不知道引来多少大姑娘的爱慕。
  之前她们不敢坦白心思,之后姜长海成了大队长,虽说追逐的眼光更热切了,却也更加的不敢开口。
  前段时间他回来,还带来一个长得很文静的女孩子,听说是他对象,还是城里的,村里的几个大姑娘才无奈歇了心思。


第017章 三转一响
  “三哥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姜烟问道。
  姜国光笑道:“怎么说也得明年,我在城里看了一套房,主人家得明年春天才能搬走,算上收拾房子,再加上结婚前的一些准备,明年国庆前后就差不多了。”
  姜瑜不禁好奇,“三哥,你在城里买的房子多钱啊?”
  他们口中的城里,实际上就是县城,不是所谓的XX市,而是XX县。
  姜国光咧开嘴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瞧着就让人心情舒坦。
  “三哥买的房子不大,也就三间,小七百块钱呢。”说罢,低头看着走在旁边的姜瑜,“咋着,小鱼也想买房子啊?”
  姜瑜咋舌,真便宜啊!
  可是再联想这个年代的物价,又觉得不便宜。
  七百块,得农村家里不吃不喝的养七年猪才买得起。
  什么?你要问为什么不多养几头?
  都想多养猪多赚钱,可关键是你家里得有粮食喂猪,难道光给猪吃猪草?那一年能长几斤肉,还是得拌着粗粮喂着才行。
  这年头人吃饭都得精打细算,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养猪。
  能养一头已经不错了,更何况村子里养猪的并不多,不到三百户人家,养猪的撑死有三十户左右,也就差不多十分之一的数。
  这个年代可没有私人经济,更没有所谓的投资,因此农村人家都喜欢把钱揣在口袋里存着,而不是跑到县城里去买套房,家里有住的地方,跑县城里买房是有多傻,去了你靠什么吃饭?
  “我们家有六间呢。”姜川伸出六根手指头,冲着姜国光比划着,“才不去县城里。”
  姜国光哈哈大笑,“是,你们家的房子漂亮。”
  他们家的房子的确很好,不说当年刚建成时,惹来村子多少羡慕,就是现在也是村里最好的房子,如今村子里不少人家住的还是草灰房、茅屋顶。
  将粮食帮忙送到家,姜国光拿起院中大水缸上面的葫芦瓢,舀了半勺水咕咚咕咚喝下去,一抹嘴道:“行了,我也该回去睡觉了,你们该干啥干啥。”
  姜烟也没留对方,不过还是从院中的菜畦里摘下两根黄瓜塞到他手里。
  “帮了一顿忙,怎么能让你空手走,给你两根黄瓜。”
  “得嘞!”姜国光接过来,用手搓了搓表面的刺,“咔嚓”咬了一口,冲三人挥挥手,慢悠悠的走了。
  等人走远,姜烟才看着妹妹,“小鱼想去城里住?”
  “我不在乎这个,你们住哪里我就住哪里。”她是真的不在乎。
  虽说在生活的年代,几乎大部分人都是房奴,但是她没压力。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地道的京城人,两家的条件都不错,当年父母结婚,京城的房价虽说在他们那个年代不便宜,可绝对不会说多遥远,因此父母住的房子可是全款买的。
  后期京城相继进行拆迁,再加上父母都是各自家庭里的独生子女,在她大学时期,家里已经有十三套房产,分别是两家老辈的房子拆迁的,根本就住不完,余下的都租出去了,只靠着每月的房租,四位老人完全不需要任何养老金,更别说那丰厚的拆迁款,日子过得别提多逍遥了。
  当时奶奶还说,等她结婚的时候,卖掉一套房子,那笔钱给她贴身带着。
  事实上她后期住的房子也是自己花钱买的,虽说背着贷款,可对每年百万年薪,平时只知道工作或者宅在家里的她来说,完全没压力。
  若不是考虑想住在离单位近的地方,她连房子都不用买。
  想到这里,她眼眶有些泛酸。
  无数次劝自己避开的问题,还是不免浮现在心头。
  不知道她自己的身体怎么样了,是死了还是昏迷,有没有被人发现,父母若是知道,该多么伤心。
  次日上午,姜瑜等家里没人,她才锁门去了姜秀秀家里。
  过来的时候,家里只有她和姜国光。
  看到姜瑜,姜秀秀冲姜国光招呼一声,拉着她就跑出家门,往五婶家里去了。
  “县里那人家刚来没多大会儿,我妈和我二嫂都过去了,咱们也别晚了,听说这次过来订婚,东西都带来了,三转一响呢。”姜秀秀的语气里都是羡慕。
  姜瑜则是懵懵然,三转一响是什么?
  跟着她来到村中五婶家里,还未靠近,已经看到这边聚集了不少人,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婆娘,叽叽喳喳的低声讨论着,好不热闹。
  两人顺着人群来到院子里,姜瑜一眼就看到放在庭院里的一辆系着红绸带的自行车,还有一个纸箱,上面写着春琴牌缝纫机,同样缠着红绸带。
  她恍然,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三转一响啊。
  这是两转,还有一转是手表,一响则是收音机,那都是小物件,自然是带进屋里。
  而这两样大的,则是放在庭院中,让来往的人都过过眼,知道娶媳妇不是回去亏待的,好让女方本族的人看到能放心。
  被姜秀秀拽进屋,两人只是待在厨房这屋,炕间则是四婶五婶,杨青青一家三口和县城里的那位在供销社坐办公室的。
  这也是姜瑜第一次见到杨青青,长得的确是很秀丽,可却比不上她大姐好看,皮肤有些粗糙泛黄,却也超过同村的同龄姑娘不少,而且瞧着就是个手脚利索的,若是按照这个年代的眼光,杨青青算得上是鸡窝里的凤凰,好模样好身段。
  也难怪能被县城里的这位男人看中。
  “姜瑜,从这里看。”姜秀秀扯了扯她的衣襟。
  她探头过去,从这边的方向,能看到一个身穿中山装的男人,带着一副金丝边眼睛,看上去有些斯文。
  只看了一会儿,姜瑜就没兴趣了,留下姜秀秀,自己出了五婶子的家。
  看今天这阵仗,亲事应该是成了,就冲那么丰厚的彩礼,杨家也会将杨青青嫁过去的。
  千万别小瞧这个,这可是七十年代的结婚最高标准,就如同后期的车子房子等同价值。
  只看院子里这些羡慕的眼神,就知道这婚事多令人垂涎了。
  刚离开这边没多远,就看到贺勋骑着自行车过来,看到姜瑜后,贺勋笑着停下自行车。
  “贺公安怎么来了?”看到车把手上那大包小包的,姜瑜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她很想直接开口问问,他是不是对自己大姐有想法,若是没有的话最好别来了,免得让大姐整日里惦记着。
  “上次过来,你不是说想在家里自学吗?正好我家里弟弟妹妹的课本都用不上,连同复习资料都给你带过来了。”贺勋拍拍后座放着的一个大纸箱,“不要?”
  “要!”姜瑜露出开怀的笑容,“谢谢贺公安。”
  见她喜欢,贺勋也不算是白忙活一趟,推着自行车,和她一块往姜家去了。
  至于身后有人指指点点的,他们俩人根本就不在乎。
  ------题外话------
  我看网上说的,50年代结婚只需要两个人卷着铺盖卷就可以。
  60年代是72条腿,大概是床,桌椅等凑齐72条腿的意思。
  70年代三转一响,咱们这章说了。
  80年代三大件是冰箱电视洗衣机。
  90年代三大件是摩托彩电空调之类的。
  虽说看着便宜,可联系当时的工资和社会情况,也是不小的费用。


第018章 别来我家了
  到了家,姜瑜招呼贺勋进门喝口水,帮着他把东西取下来。
  “贺公安单位忙吗?不忙的话就留下来吃饭吧。”
  贺勋本不打算留下的,可是看着姜瑜的态度,却最终点头答应了下来。
  “你有话要和我说?”他问道。
  “有!”姜瑜也没藏着掖着,“我就是想问问你,是不是对我大姐有想法。”
  贺勋是真没想到,这小姑娘说话如此的不客气。
  虽说是个大男人,可面对感情这种事情,心里还是比较矜持的,年代不同,观念也就不同。
  姜瑜不是这个年代的人,她更习惯那种直面感情的方式,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也就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有想法的话我不说什么,没想法的话,贺公安以后还是别来我们家了,免得让我大姐心里存着念想,对谁都不好,你说呢?”
  这小姑娘简直不得了啊!
  “你对村子里别的男青年也这样吗?”贺勋好奇的问道。
  姜瑜摇头,“当然不会,关键我姐对他们也没兴趣。”
  “你姐知道你和我说这些吗?”
  “她不知道,我也不会让她知道。”
  “那就好。”贺勋点头,“所以你就在旁边慢慢的看着,我和你姐慢慢的发展不好吗?”
  姜瑜这才露出一抹笑,“可以,所以我才说要留贺公安吃饭,毕竟连我没要求的书本,都帮我带过来了,想来贺公安也不是那种喜欢没事找事的人。”
  贺勋不由笑出声来,“你这小姑娘,心眼可不少。”
  “我姐是个好姑娘!”姜瑜眼神宁静的看着贺勋,“我想说,万一以后我姐遇到麻烦,还希望贺公安能出手帮一把。”
  贺勋倒是不觉得姜烟能遇到什么大麻烦,不过真有麻烦,他肯定会帮忙的,遂点头答应了姜瑜。
  姜瑜也相信贺勋的人品,原着中贺勋也是要帮助姜烟的,却被姜烟拒绝了,这才让贺勋心灰意冷,毕竟喜欢的姑娘执意要嫁给一个鳏夫,他能如何。
  可那时候姜烟已经被设计失身于那个鳏夫,对于深爱贺勋的她来说,怎么可能再和贺勋在一起,以姜烟的性格,也注定了她的悲剧。
  姜烟的死不是苏音音设计的,却是被她的“信徒”,以讨好苏音音的名义做下的孽障。
  她并不惧怕苏音音来到河西公社,毕竟这部小说里的手段都只是那种很粗浅的,不过就是毁掉你的名声,打击你的自信等等,这些比起见惯职场无数勾心斗角的她来说,都只是小菜一碟。
  她不会去招惹苏音音这个女主,同时也希望苏音音别把自己当做地球中心,来找他们的麻烦,不然姜瑜可不敢保证,不会对苏音音做什么。
  中午回到家的姜烟和姜川,看到贺勋都很高兴,一个是图人,一个是想看看贺公安这次来又带了什么好东西。
  姜川并非是个看中物质的坏孩子,他年纪还小,再加上这个年代的特殊,物资匮乏下,孩子们对吃的东西,也就格外关注。
  其实并不仅仅是孩子,就连大人也不例外,不过大人善于隐藏伪装,孩子们则不会,高兴或者沮丧都会表现在脸上。
  这次贺勋来,带了不少的点心,甚至还有大白兔奶糖,这种糖可不仅仅是有钱就能买到,毕竟如今的生产水平不高,每年的产量有限,一线城市都无法供应开,何况是他们这种乡村。
  每年年底,公社都会发放一年的票据,其中会有糖票,而且并不是几斤,是二两。
  只是想想就知道了,二两的糖票,能买几块糖,这些糖块还都是水果糖,几乎没有别的种类。
  姜瑜倒是会做很多种甜品,比如蛋糕、布丁、蛋挞等等,多种多样,却架不住没条件。
  除了这款国际知名的大白兔奶糖,还有桃酥,红豆馅小甜饼等,姜瑜倒是可吃可不吃,姜川这小子差点没高兴疯了。
  贺勋和姜瑜对视一眼,看到小姑娘眼里那清凌凌的光,心内感觉好笑。
  明明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却格外的有主见,也有行动力,以后应该是个小辣椒,至少他不在这边的时候,这小丫头能替他护住这个有好感的姑娘。
  他现在不知道对姜烟算不算爱情,却也是第一个被放在心上的姑娘。
  就算他们三姐弟生长在农村,可受着姜老爷子的荫蔽,并非谁都可以欺负,至少在京城,有不少姜老爷子的旧识,就连姜翰,也是在京城长到十八岁,友人不少。
  因此,没人可以拿门不当户不对来压着他。
  其实年幼时,贺勋是见过姜烟的,不过那时候她还是个小娃娃,连走路都是磕磕绊绊的。
  这点贺勋没什么印象,是前段时间给家里打电话时,母亲提起来的。
  或许是从中听出了一点苗头,母亲并未说什么反对的话,他却得知姜瑜这小丫头已经有了未婚夫,居然还是顾家的顾宵,听母亲的意思,是这小丫头还在她母亲腹中的时候,就和年幼的顾宵,被两家的老爷子指腹为婚的,信物倒是没有。
  不过既然母亲能说给他听,那就是他们这个圈子里的人心中都了然,自然不是随口一说的。
  今年过年他没回家,遇到姜翰夫妇的案子,留在了这边。
  去年倒是在过年时见过顾宵,长得仪表堂堂,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
  知道这次贺勋过来,是给姜瑜送课本的,姜烟表示感谢。
  “辛苦贺公安跑一趟,劳你挂在心上。”
  “也是为了来蹭顿饭,说真的,所里的饭不好吃。”
  姜烟被逗笑,心知他不过就是随口这么一说。
  所里的饭好吃不好吃这个姜烟不知道,可却知道贺勋的身份很不俗,若真的想换口味,县城里的国营饭店,他可以天天去吃,自家的饭菜哪里能比得上国营饭店里呀。
  她以前倒是偶尔跟着父母一块去县城饭店里吃饭,里面的饭菜价格不算多贵,可分量却很足,肉包子很大,咬一口能流出肉汤,全部都是肉,几乎没有掺杂别的,还有很多的菜品也都是大海碗,绝对能让你吃的肚儿圆。
  现在家里条件这样,她倒也不想国营饭店的饭菜了。
  没用。
  ------题外话------
  贺勋:尤记得当年我若不娶你,小姨子就不让我进门。
  姜烟:不娶我,你还敢往我家里跑断腿?
  贺小宝:爸爸不走,小姨走。
  姜瑜一个眼神儿过去。
  贺小宝:o(╥﹏╥)o爸爸,小姨凶。


第019章 她不配
  墙角菜畦,姜瑜蹲着摘茄子,摘的是大小合适的,其中有几个茄子被姜烟在根茎处系上了白色的线,是不能摘来吃的,要留着它们一直长留着取种子。
  “你们已经是成熟的茄子了,应该学着把自己炒熟,你们说呢?”她神经病似的念叨了一句,攥着两个茄子走到院子里水缸旁边洗干净,然后回了厨房。
  虽说年纪是挺大,可不少网络语以及有趣的梗,她还是看过不少的。
  她相信贺勋是真心的,不然也没必要和他们一家玩心眼儿,贺家的地位不俗,完全可以不把姜家三姐弟放在眼里,既然连自己这个姜烟的妹子都考虑到了,至少现在他对姜烟是有好感的。
  至于以后,谁也说不准,不能因为怕分手,就不谈恋爱了吧。
  姜烟面对着贺勋,依旧是那种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丝毫不晓得她已经被自己的亲妹妹给卖了。
  其实姜瑜倒是很喜欢看这种状态的姜烟,很有趣,时不时的会眼神飘忽,双颊泛红,简直让人错不开眼。
  书本送到了,她想着这两天,准备点吃的,请茅屋那边的几位老人指导一下自己的学业。
  这辈子她想走一条与上辈子不同的路,比如可以做个老师,律师,医生或者科研人员等,至于从商,目前还不确定,毕竟跟着老板一年有差不多三百天的时间到处飞,也真的很疲累了。
  这边饭还没做好,就听到姜秀秀喊着她的名字跑了进来。
  “姜瑜,给你送一把香椿芽。”虽说是一把,可分量瞧着很扎实。
  进门后,探头准备去和姜烟打招呼,却看到坐在炕上的贺勋。
  她也是认识贺勋的,毕竟去年年底姜翰夫妇过世,他三天两头的往河西公社跑来调查情况,次数多了,村子里好多人都认识这位长得很英俊的贺公安。
  “姜烟姐,家里来客人啦。”姜秀秀笑眯眯的和贺勋打了声招呼,然后缩回头,“贺公安怎么来了?”
  “我爷爷和贺公安的爷爷认识,他偶尔会来我家走动走动,看在两家老人的面子上。”她并没有说贺勋对她大姐有好感,毕竟这年代就算是国家提倡自由恋爱,可也自由不起来,家里不允许。
  她家爹妈不在了,就算贺公安是体系中的人,这一个大男人来他们家走动,也难免会被人说闲话。
  姜秀秀根本不在意这个,指着这把香椿芽道:“我三哥上午去山里闲逛摘回来的,摘了不少,给你家送一把。”
  “谢谢啊。”难怪呢,村子里也有香椿树,不过这个季节吃起来已经老了,山里气候和湿度都比村子里的好,这时候虽然不见得多嫩,至少还是能吃的。
  正好今天中午爆个鸡蛋!
  “要不中午留下来吃饭吧。”贺勋带来了不少的好吃的,这两天家里又能过个瘾。
  看到锅灶上拜访的菜,有鸡有鱼,姜秀秀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