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成皇霸业-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动劝说牛力,对于国君邀请牛力加入到他们的宴席当中,她并没有反感,数次的宴席,让她觉得偶尔的欢闹,能让人高兴。
  周寒听到温太后的劝说,对牛力笑道:“正如母后所言,牛力,既然来了,就陪寡人喝喝酒,否则就是违命,王宫里有这么多的禁卫军,不需要担心这一刻会有人闯进来,真要有人闯进来,你在这不是更好保护我们。”
  “叮咚”【牛力学会技能誓死4级。】
  【誓死:武将在10分钟内提升全能力40%,十分钟后,能力下降80%60分钟。】
  周寒突然被提示,牛力学会了技能,他看了一下,这个技能虽然夸张,但副作用也大,属于拼命性技能,拼赢活,拼输死,这样的技能他不是很喜欢,但是有技能比无技能要好,而且学会什么技能也不是他能控制的,所以,他只能挑了挑眉头,哈哈大笑的举起酒杯道:“让我们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
  新年过后,周国再次陷入平静中。
  大殿内,周寒在位置上看着新抄录出来的《论语》,底下坐着顾子瞻。
  今日他正如往常一样要去书殿抄书时,被涂悦叫住,带来了大殿。
  “不知王上召臣来,所为何事?”虽然是这么问的,但是顾子瞻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推测了,他只是想从周寒那里确认一下。
  周寒慢条斯理的放下《论语》,看着顾子瞻问:“顾先生,寡人想向你了解一下,元国的派系。”
  顾子瞻犹豫了一下,想到自己目前的身份,叹了口气,说道:“回王上,臣所知皆是半年前的情况了,现在的元国是什么情况,老臣不知。”
  周寒挥挥手,说道:“无妨,将你所知,所了解的说出来便可,寡人也只是想了解一番。”
  “禀王上,在臣离开元国前,元国主要分为三派。”他喝了口茶,继续说道:“一派是以当时的元国右丞相钟令羽为首的一派,有半数官员支持他,在陛。。。额,元国国君遇刺时,他主张扶持元国国君不满一岁的幼子登基,由他来做摄政辅佐。”
  周寒听到这,沉思了一下,问道:“那现在应该是这钟令羽当政了?”
  “不然,时任元国大都督的梁伯玉,不满他专权,推举元国国君的表侄子宗元海继位,由于梁伯玉掌管全国兵马,所以有所顾忌的钟令羽才没有成功,而梁伯玉也顾忌钟令羽的势力,没有强硬的将宗元海推上去。”顾子瞻继续说明。
  对于元国的那些官职,周寒是听得头疼,他完全分不清那些官职的作用,只能大概听出是文武两边分家了,然后他又问:“那还有一派呢?”顾子瞻只说了两派在僵持,周寒算术还是好的,知道三减二等于一。
  “还有一派是皇后派,她想自己登上那位,做女皇。”顾子瞻说到这里,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在这个世界,可没有女人做皇帝的先例,所以那个皇后的说法相当大胆。
  周寒也听得蛋疼,这元国也太混乱了,先不说那个皇后得到了什么支持,胆敢和元国的文武两边相抗争,单说她明确提出自己要做女皇,就让周寒怀疑,这个女人不会是穿越者吧,要不怎么回在这样的世代有这样的想法,他相当怀疑,那个元国的国君是不是这个皇后派人刺杀的,只为了她能当上女皇帝。
  仿佛看到了周寒眼里的疑问,顾子瞻说明:“不知那元国皇后是如何说服的,许多元国巨商都纷纷向元国皇后出重金支援,而且由于皇后掌控着宿卫军,即元国的禁卫军,所以把持着皇宫,让钟令羽和梁伯玉不敢入内。”他也不知道那些元国的商贾们,是不是脑子坏掉了,居然支持三派中最弱的女流之辈。
  随着顾子瞻的说明,周寒脑袋里却更加被这元国的局势弄得一团乱,他不禁有些头疼的拍拍脑袋。
  “不过这些已是半年前的事了,如今是否有变化,臣并不清楚,此三人虽占有元国内大部分势力,但仍有许多人不服他们,如果王上占领了元国的国都,可以适当的任用他们,想来会容易一些。”他想到了在离开元国时,他的一些好友因不愿臣服三人,而全家遭到残杀的悲惨情景,不禁有些伤感。
  听到顾子瞻后面一句话,周寒仿佛被说中心中所想一般,打了个哈哈:“啊,哈,哈哈,寡人只是想了解一下敌对国罢了,顾先生你多虑了。”只是他那滴流乱转的眼神出卖了他。
  顾子瞻对周寒那毫无用处的遮掩,只是轻轻的一笑,没有说话。
  然后他又向周寒说了一些他所知道的元国的情况,以及周寒可能会用到的人,都介绍了一些,离开元国半年了,他也不知道这些人还有没有活着,或是是否还在元国。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周寒每日起床后,都会到大殿坐着,即便没有什么公文,他也不再向去年一样到处闲逛了,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似的。
  春季,正是播种的时候,农活很重,因此士兵们都会轮番放假回家帮忙,否则无法种下种子,秋季就无法收获足够的粮食,今年就会被饿死。
  但是今年不同,年后周寒便下令所有士兵们不间断操练,而对于种地,他下令召集闲散人员、乞丐,以一日三餐的代价去代替士兵们干活,人不够就让底层的官员们去顶上去,这条命令让那些官员们怨声载道的。
  可是诡异的是,周国的那些大臣们都没有为此出声,更是以宰相府带头,让各大臣家里的仆役下人们,去填补那些士兵们家里的空缺。
  整个周国都弥漫在一股凝重的气氛中,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那些怨声载道的官员们,仿佛得到了什么指示一样,也渐渐熄了声,老老实实的下地干活去了。
  而坐在王宫大殿的周寒,正拿着一本《老子》有一点没一点的看着,似乎丝毫不在意他发布的命令会引起怎样的议论。
  三天后,正在大殿里看着书的周寒,耳边传来了一道声音:
  【通告:向国未经宣战攻入虞国。】
  周寒一把将手中的书丢下,大喊道:“时机已到,涂悦、潘雄,召集寡人的将军士兵,为寡人配好武器。”


第八十三章 进攻元国

  周国王都城外军营处,当周寒带着涂悦潘雄等数人来到军营时,欧阳丰已经让所有的士兵们都整备好等待着了,欧阳武、涂泗几位千人将则是满脸兴奋。
  青龙军与白虎军清一色的铜盔、铜剑、镶着铜边的木盾,穿着轻便的皮甲,不同的是白虎军的皮甲上有个白字,青龙军的皮甲上有个青字,以此区分。
  辅军的装备与其余两军不同,除了铜盔皮甲外,辅军只配备了一把短铜剑和一只两米长的铜枪头的长枪,为了减少重量,没有配备木盾,他们也不需要木盾,他们的皮甲上,自然有个辅字,以便区分。
  周寒一身穿轻铁甲,铁甲内胸口处还塞了一块护心镜,腰佩锋利的铁质剑,自然是用皮质的剑鞘遮掩其锋芒,头戴一顶铁质头盔,不过周寒早已把他们涂上了铜色,让它看起来和铜盔一样。
  他站在木台上,看着准备好的将军和士兵们,心里充满了紧张和激动,他筹备了一整年的时间,就是为了这一刻。
  “大将军欧阳丰。”周寒叫道。
  “臣在。”欧阳丰向前站出一步,沉声应道。
  “今日,赐你宝甲一副,宝剑一把,望你能让他们绽放辉煌。”随着周寒的话声,在潘雄身后的禁卫军士兵捧着一副铁质甲胃和一把铁剑,来到欧阳丰的面前,正是周寒在王家宝库里拿出来的那些。
  欧阳丰激动的双手接过那甲胃铁剑,向周寒单膝跪下,大声回答:“臣,必将不辱没王上的重任。”
  “千人将,潘雄、卓远、欧阳武、池欣荣。”
  四人站出来,异口同声的应道:“臣,在。”语气中带着激动,他们没想到国君会在此时赏赐他们。
  “赐你等甲胃一副,铁剑一把,望你等能为周国带来胜利。”同样有禁卫军士兵捧着甲胃铁剑来到他们面前。
  四人接过装备,向着跪下同时高喊:“臣,必不负王上重望。”
  “千人将副将,牛力、涂泗、梁启隆、段戎。”
  四位副将同样也得到了一副铁质的甲胃,和一把铁质剑,让四人也是一阵激动不已。
  赏赐完毕,周寒让众将穿戴好装备,才在木台上,对着所有的士兵宣布:“诸位,元国筹谋我周国已久,让我周国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如今,我等兵精粮足,训练多时,是时候占领元国了,寡人今日,将亲自领军,让元国彻底消失。”他拔出自己的佩剑,指向天空。
  众将士高呼:“哦,哦,哦。”士气十分高昂。
  “潘雄,你带着禁卫军保护王都,王都就交给你了。”周寒叫住潘雄,交待他,并交给他一张纸条:“拿着这个,十日后打开看,照着上面的去做。”
  潘雄接过纸条,拍着胸口郑重说道:“王上请放心,就是死,臣也会保护王都的。”
  涂悦则担心的问:“王上,您真的要亲自前往吗?”
  周寒说道:“这一战,非寡人亲自前往不可。”
  说完,周寒转身,对等候的众将士喊道:“出发。”
  元国国都距离周国国都有五百里远,中途需要经过周国的临水县和元国的武安县,而且两国之间,相隔一条游灵河。
  这次出击元国,是秘密行事,因为他们的队伍过于庞大,为了不打草惊蛇,周寒与欧阳丰商议后,决定绕开临水县和武安县,直取元国国都。
  一路花了三天,他们才来到一段游灵河边,主要是因为远送辎重的百姓和辎重车行动太慢了,拖慢了队伍的行动速度。
  他们面前的游灵河段,距离游灵县有三十多里,靠近申国与周国的交界处。
  因为要到元国王都,则必须通过游灵河,与其在元国的地盘上通过,不如在自己的地盘上通过,避免在渡河时,被元国的军队发现后攻击。
  虽然这一段的游灵河水势比较缓,但是仍然花了他们一整天的时间,才全部渡过河去。
  【通告:鲁国未经宣战攻入徐国。】
  这两日里,周寒已经听到四个通告了,都是某国未经宣战攻入某国的,这让他心里有些焦虑,他担心会有国家未经宣战攻入周国,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在向元国进发,而还没有通告出声,说明并不是有通告就能做到提前准备的。
  渡河后,沿着游灵河走了一天后,在周、申、元三国的交界处,欧阳丰让队伍停下扎营,并派出斥候士兵,往元国方向侦查。
  晚上,周寒与众将挤在欧阳丰的大帐里,听着斥候士兵的汇报。
  “禀王上,大将军,前方四十多里方向就是元国的武安县。”斥候士兵在地上一张粗浅的地图上,为众人指划出武安县的方向和大概位置。
  “武安县有没有什么情况?会不会发现我们?”欧阳丰望着地图思考着问斥候。
  “禀大将军,元国境内匪贼很多,武安县白日里也紧闭城门,只有少数时间打开,警戒非常严,但是却利于我们通过,只有一些种地和放牧的村民,完全不用担心他们会向武安县告密。”斥候回答道。
  卓远开口:“你说匪贼众多,有多少?”他从斥候的汇报中发现一点问。
  “禀将军,我等在回来的途中,就遇到了十多只匪贼队伍,好在我等拿着武器,对他们相当的警戒,才让他们退却。”
  从斥候的回答中,众人才知道元国的匪贼如此猖狂,不过他们并不是很担心。
  涂泗说道:“我们的队伍如此庞大,我不信有哪个匪贼众敢攻击我们。”
  梁启隆看了眼涂泗,说道:“可是我们的队伍就是太过庞大了,会引起武安县注意的,他们一旦通知了他们的王都,就会令那边有所准备,我们的奇袭计划就会暴露。”
  欧阳武则不屑的提议道:“干脆先打下武安县吧,以我们的人足以牢牢围住,肯定不会让他们有人逃出来,打下武安县后,修整一番再进攻元国王都。”
  周寒听着几人的提议,也在思考着,他比几人要想得更深,进攻武安县,他担心会有周国进攻元国的通告,虽然元国的国君已经死了,就算通告了,他们也不会知道,但是,谁知道穿越者是不是只有国君?有没有可能穿越者是普通人?
  武安县不过是个小县城而已,周寒不想为它冒险,而且只要能攻下元国的王都,其余县就不用担心了,在这片土地上,他不信他们还会凭着一个小小的县城独立。
  周寒停下思考,说道:“我们应该分兵,正如梁千人将所说的,队伍太大,会被武安县注意,而我们的目标是元国王都,攻打武安县又太冒险了,我们不如分成两队。”
  听到周寒的话,一直沉默思考的欧阳丰则问:“不知王上以为,要如何分?”
  周寒说道:“明日,青龙军与辅军带足两日的干粮,由欧阳大将军带领先行,我跟随白虎军保护辎重队在此地停留一日后,再走,这样,队伍就小一些,但任然能威慑住匪贼,让匪贼不敢动主意,也能减小被武安县的人怀疑。”
  欧阳丰想了一下,他不得不感叹,这位国君比他更像大将军,这个提议非常好,至少他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了。
  周寒又问欧阳丰:“欧阳大将军,此前派往元国的人能联系上吗?”
  欧阳丰肯定的回答他:“回王上,我们有方法可以联系上。”
  周寒高兴的说道:“好,那欧阳大将军,你们先行一步,据顾子瞻顾先生所言,元国的军队在东城外,你们此行先想办法解决掉那些军队,并控制住城门,我们赶上后,也会和你们汇合,攻入城内。”
  第二天一早卯时,欧阳丰便带领青龙军和辅军,趁着天还未亮之时,先行出发了。
  【通告:燕国未经宣战攻入程国。】
  这个时候来了个通告,周寒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在这个时候发出的通告,说明这个燕国是半夜出发攻击的。
  不过这不关周寒的事,这个燕国也不知道在哪里,反正暂时不会碰上。
  在再休息了一天后的早上,他们的队伍也收拾好,整队后,沿着游灵河,朝着元国王都方向出发了。
  。。。。。。
  武安县内,县令魏三立正愁眉苦脸的与县尉刘四有发牢骚。
  魏三立发愁的,正是王都内的事:“如今这日子,真是越来越不好过了,这大都督与右丞相之间,不知何时才能定下来?匪贼是越来越严重了,能收的税也收得越来越少了。”他是花了大钱买来的这县令,如今这武安县内,因为匪贼肆虐,无法发展,他能搜刮的财物越来越少了,那些穷鬼们都被他刮得卖儿卖女了,而那些富绅们,他又不能经常搜刮,他正愁着怎么才能多弄些钱呢。
  刘四有是魏三立的左右手,接受过魏三立不少好处,因此在这武安县内也最是忠心,他劝魏三立道:“魏大人,您担心也没用,那些大人们的事,岂是我们能弄明白的,如今只有等待他们出现胜利的一方,我们才好站队。”他看得很清楚,那些大人物不会管他们这样的县令县尉,但是现在急着站队,一旦到时站错了队,那必然要受到清洗的,还不如等他们有了结果再说,无非就是少一些好处而已,命最要紧。
  刘四有嬉笑着向魏三立提议:“今夜我请大人您去四海楼散散心怎么样?”这个四海楼是一间酒楼,当然也兼职做春楼生意,算是武安县内为数不多的大产业了,据说四海楼与右丞相有关系,因此没有受到魏三立的搜刮。
  这时一名城卫军队长跑了进来报告:“禀县令、县尉大人,游灵河边有一支队伍。”
  魏三立连忙警觉的问道:“有多少人?是匪贼吗?”
  “大人,人数不清楚,太远了。”
  这队长一问三不知的,让刘四有十分丢脸,他问道:“那些人是朝我们的方向来的吗?”
  “回大人,不是,他们顺着游灵河边走了。”
  魏三立两人才松了口气。
  刘四有向那城卫军队长骂道:“不用管他们,想来不过是些被匪贼毁了家的村民,组成队伍向里面另寻地方住去了,以前也不是么有过。”
  “可,可是,这次的人很多啊。”那队长一时也说不明多是指多少,他的话都堵到了喉咙处,怎么着急都无法说出来。
  这让刘四有更加生气,他认为自己部下真是饭桶:“下次看清楚点再说,不要大惊小怪的。”
  “好了,他也是忠心嘛。”魏三立阻止刘四有,对城卫军队长说道:“以后他们朝武安县来的时候,再向我们汇报,下去吧。”他向城卫军队长挥挥手,示意他回去守城。
  至于开城门让人去探查,魏三立是想都不会想的,由于匪贼肆虐,他才不会给匪贼们攻打他的武安县的机会,反正只要不是冲着武安县来的,他才不想理会这么多呢。
  当天晚上,他与刘四有在四海楼内,好好的享受了一番。
  又过一天,周寒与白虎军也带着辎重队沿着游灵河小心的经过。
  武安县城墙上,那名武安县的城卫军队长看到后,在发现周寒的队伍不是朝武安县来的,也就没有理会,有其他队长想要去向魏三立和刘四有报告一声,都被他拦住了,他向那名想要去汇报的队长说了他昨日汇报的经历。


第八十四章 混乱的元国王都

  “哗啦啦啦。”天空下着雨,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看天气,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停止的。
  元国王都。
  右丞相府内。
  钟令羽坐在屋内,看着屋外的雨,小口的喝着茶,他喜欢雨天,能让他内心平静,那雨声能冲掉他心里的烦躁。
  自皇帝驾崩后,他与元国大都督梁伯玉僵持不下,两边都无法拿下对方,都想将自己扶持的傀儡推上皇帝的宝座。
  梁伯玉虽是大都督,掌管全国兵马,但是他钟令羽也不怕,王都内大半的官员,都是支持他的,他手下有着一只千人的队伍,虽然不多,但是足够保护他们在王都内的安全了,更何况王都城卫也是他的人,在王都内,他完全不担心梁伯玉。
  他知道,梁伯玉的军队都在城外,不敢进攻王都,因为那些士兵中,有很多人的家人都住在王都内,而且梁伯玉只要敢率兵进攻王都,不论如何收敛,也会造成王都民众的伤亡,这会让梁伯玉丧失元国民心,他就将会成为一个背叛元国的叛徒,接下来就不需要他钟令羽做什么,梁伯玉的军队就会自行溃散掉。
  至于皇宫内的那个女人,钟令羽嗤之以鼻,他不知道那个女人是听了谁的话昏了头脑,居然想染指皇位,自己登基。
  虽然那个女人掌握了宿卫军,但是只要他下令,宿卫军就会立刻向他倒戈,这也是他对抗梁伯玉的一张底牌。
  正当钟令羽思考着时,一名管事进来报告:“禀丞相,吏部尚书鲁花求见。”原吏部尚书顾子瞻叛国逃离后不知所踪,这鲁花是钟令羽提拔上来的,虽然很喜欢拍马屁,但是能力却也不错,有着钟令羽的支持,稳稳的坐在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上。
  钟令羽立刻让管事带鲁花进来。
  “卑职见过丞相大人。”鲁花一上来就惶恐的向钟令羽行礼,没有说‘右丞相’一词。
  钟令羽喝了口茶,示意他坐下,头也不抬的平淡问道:“沈家言没有答应吗?”这沈家言是元国左丞相,原本职位只在钟令羽下,但在如今的元国内部,他的权利早已被钟令羽和梁伯玉架空了,又不愿与两人同流,就一直保持中立,因此在许多官员看来,他就是个笑话,但沈家言好歹是元国的老臣了,在元国内部还是有些关系网的,一些不愿参与到两权相争中的人,都投靠沈家言,希望得到他的庇护,不被两权杀死。
  鲁花听到钟令羽的询问,立刻表现出愤愤不平的样子:“那沈家言不识好歹,他说什么只追随我元国的皇帝,不参与阵营之争,卑职好说歹说,他都不理会,还将卑职赶了出来,真是个老狐狸,他分明是不想站错队,丞相不如就将他除掉。”他说着朝自己的脖子比划了一番,反正对于不支持他们的官员,他们也杀了不少了,甚至他还知道,他的前任吏部尚书,就是担心自己也被杀,才逃离元国的,在鲁花看来,那顾子瞻也是不识好歹的人,居然拒绝了丞相的高官厚禄,背叛国家。
  钟令羽倒不太生气,在让鲁花去拉拢沈家言时,他就有预感了,他也想将沈家言除掉,但是如今他与梁伯玉僵持不下,杀了沈家言,又会让支持沈家言的人倒向梁伯玉,这是他不想看到的,还不如将他放置不管,反正沈家言也没有丁点权利,影响不了什么,只要沈家言不倒向梁伯玉就好。
  鲁花仍在愤愤不平:“那梁伯玉掌管着全国的兵马,却不去清除那些匪贼,让那些匪贼们如此猖狂,他愧对先皇的重任,而且,卑职敢说,那些匪贼们肯定有他帐下的士兵假扮的。”在他看来,梁伯玉也是个叛徒。
  因为忌惮钟令羽,梁伯玉一直将兵马驻扎在王都外,对于元国境内肆虐的匪贼们完全不理会,任由那些匪贼们烧杀抢掠。
  特别是如今冬季刚过,气温逐渐回升,好不容易挨过冬季的匪贼们,都缺乏粮食,自然要出来抢粮、抢钱、抢女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