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先生请赐教-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榛一愣:
  “真是大哥捎的?”
  秦棣摇摇头,打发了担惊受怕的丫头,只扶着秦榛坐下。
  秦榛一脸茫然:
  “大哥怎会寄这个?此是金蛮子之物啊!”
  秦棣叹了口气: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眼看就要七夕了。旁的小娘子都有家中女眷陪着,唯独秦榛,只有两个哥哥,一个还远在天边。
  在秦棣看来,这只羌笛,自然是佳节之际,聊表思乡之情。
  秦榛愣了半晌,有些愧疚地垂下头。
  “二哥,阿榛又做错事了,险些冤了大哥。”她撅着唇。
  秦棣揉了揉她的头,只道:
  “大哥长你我许多年岁,从小带着咱们,便同父亲一般。眼下好了,他的心意被你摔成两半,也不知日后知晓,是怎样的伤心!”
  秦榛本就难过,听了他一番话,更觉懊恼。
  秦棣看着她坐立不安的样子,慌张又可爱,直是憋笑,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秦榛转眼看向他,忽觉出不对劲。
  “你笑什么?”她捶一下秦棣。
  “大哥作为特使留在金国,自然与大宋同仇敌忾。”秦棣道,“知你因着故国之心砸这羌笛,又如何会怪你?”
  秦榛听罢,松了口气,这才释然。
  不过,她转而怔了怔,看向秦棣:
  “那你方才不早说!害人家恼!”
  话音未落,又直直捶过去。
  兄妹二人一番追打,脚步声和着笑声,给这个空荡荡的庭院倒添了几分生气。
  入夜更深,二人便就着一盏灯,靠在一处,安安静静地读秦桧寄回的家书。
  秦桧作为使者留下,在金国的境遇比旁的宋人好些。左右,两国相交,到底需留着半分体面。
  也只有他,能偶有书信传出。虽是经金人严格把关,不敢多言,总是聊胜于无。
  多少宋人两地分离,不得往来,也传不出只言片语,到底可怜。
  兄妹二人思及此处,相视一眼,只觉二人眼中都盈了若有若无的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个世道,太艰难了!
  ………………………………………………
  而远在金国的九王府中,却少有这样的温情。
  莲塘的花已成片开放,香气扑鼻,而七娘却再未往那处行去。那日的事,时不时在她脑中盘旋,一思及,只反胃想吐。
  不过,自打那日的事后,完颜宗廷依旧每日来七娘的小院探望,但却相敬如宾,再未有甚逾礼之行。
  七娘连日来高高提起的心,也才渐渐放下。
  她开始寻了许多书来看。有时完颜宗廷问起,她只说打发时光,随意翻翻。
  可每每众人入睡,她又挑起一盏豆灯,悄悄彻夜苦读。不时,还动笔写。
  有时想来可笑,从前正大光明的,却从不愿读。眼下掩人耳目,遮遮掩掩,却读得这般起劲!
  这日,完颜宗廷特意赶了个早,来陪七娘用早饭。
  “今日换了新菜式,可吃得惯么?”完颜宗廷夹了一筷子至她碗里。
  七娘迎合着点了点头:
  “多谢王爷。其实袅袅没那样娇气。”
  完颜宗廷笑了笑,指着案头的书:
  “那些都看完了?”
  七娘心下一紧,面上却强忍着不露。
  她摇摇头:
  “不大好看,也看不大懂,想再去寻些呢!”
  完颜宗廷点点头。
  这是默许她进藏书阁了。七娘一时有些兴奋,这般心境,像极了在太学的日子。
  不过,这算是意外之喜。今日,她还有更要紧的事要做。
  “王爷,”七娘试探着唤,“上回朱妃生辰,我是不是得罪她了?”
  完颜宗廷不语。
  朱妃似乎很生气,连带着九王府更不受待见。关于这个,他是不想多言的。
  “都怪我!”七娘低头自责,“王爷放心,我会为自己的过失弥补的!”
  完颜宗廷蓦闻言,缓缓抬起头:
  “弥补?”
  她一介小小侧妃,能怎样弥补?
  七娘缓了缓,方道:
  “我问过玉戈,过几日,便是汉人的七夕节。似乎,是汉人女子过的节,想来朱妃亦过的。袅袅想着,送她些别致的礼,赔个不是。”
  “可那回,你也没做错什么,不过是朱妃自己发疯。”完颜宗廷道。
  “话虽如此,可这毕竟对王爷不好。”她含笑望向完颜宗廷,“王爷待我好,袅袅委屈一下,不打紧的。”
  完颜宗廷心头砰然一动,忽觉一阵暖流涌上心间。
  这样的话,似乎只有在鲁国公府时,婆婆会如此说。

  ☆、第一百六十八章 破字令1

  完颜宗廷一时有些恍然,想起了鲁国公夫人。她临死之时,就那样直勾勾地望着自己,没有半丝留恋。
  他心头忽泛起一阵酸楚,定了定神,才道:
  “你不是怕我么?却愿意为我受委屈?”
  七娘将双手藏在袖中,紧紧攒成拳,却含笑道:
  “我不怕王爷。”
  她低下头,带着半分羞涩:
  “我只是记不起,还不大习惯。”
  完颜宗廷看向她。
  不习惯这个丈夫么?怎么可能习惯呢?那是从未有过之事!
  他笑了笑,面上浮现起难得的温柔。
  “那……”完颜宗廷顿了顿,“咱们重新认识一回吧。”
  说着,他又向七娘碗里夹了一筷子菜。
  七娘愣了半晌,茫然又不解,只抬头望着他。
  “也别唤我王爷了,生疏!”他道,“唤我廷郎吧!”
  七娘瞳孔猛颤了颤,一股恶心之感涌上心头。
  她顿了顿,故意避开:
  “适才说,朱妃那里……”
  “你别去了。”他道,“我再不济,也不会教女人受委屈。”
  七娘一瞬揪紧了心。
  她暗自吸了一口气,只道:
  “不委屈的。虽不知缘由,可的确是我得罪了朱妃。若不亲自赔礼,皇上那里看着也不像吧?到那时,岂不又有人来找你的茬?”
  完颜宗廷转眼看向她。
  从什么时候起,她也开始关心他了?
  “你竟为我想得这般周到!”他故意加重了“我”字。
  谁知,七娘却掩面笑起来:
  “我是你的侧妃啊!不为你想,却为谁想去?”
  她似乎听了个很可笑的笑话。
  “你放心,”七娘又补了一句,“我人也不去,只送份礼,她又如何与我为难?”
  完颜宗廷愣了半刻,亦笑起来。也对,如今她是自己的侧妃,这样就很好。
  他的笑意更温柔,只道:
  “那你说说,要送何物?”
  七娘狡黠一笑,侧头道:
  “秘密!”
  完颜宗廷摇摇头,朝她额头敲了一记:
  “顽皮!”
  送走完颜宗廷,七娘的神色一瞬暗下来。她的眉头拧作一团,只拿手绢不住地擦拭额头。
  ………………………………………………
  七夕的夜,静谧又深沉。
  整个金王宫已然入睡,唯有朱妃宫中亮着零星灯火。
  朱凤英坐在冰凉的台阶上,不远处是熟睡的守夜侍女。她扫了一眼,托腮望天。
  明月高悬,泛着清冷的光。也不知,故国的月色,如今是怎样?
  小娘子们正聚众乞巧吧?祈祷一双巧手,祈祷一位好夫婿。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只是,她再没了那个夜半私语之人了。
  阿楷,你在那头,可还好么?那边也有月色么?是否吃过孟婆汤,忘了凤娘呢?
  朱凤英只觉鼻尖一酸,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她捧起身侧的莲花灯,细细端详。这是九王府送进来的,听闻是那位乌林侧妃的礼。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坛陈年的桃花酿。
  听内侍说,九王府怕朱妃思念故国,故而送了宋地的酒来。
  但朱凤英明白,那位“侧妃”,是在猜她上回说的灯谜。
  何以解忧……
  唯有陈酿。
  而莲花灯,不过是掩人耳目。
  朱凤英深吸一口气,双手环抱。果然是她,她的七娘,她的表妹!
  滴漏一声一声地过,最初的激动已慢慢褪去。接踵而至的,却是更深的悲哀与无奈。
  为何她的表妹,亦会沦落至此?
  有她一个还不够么?
  亡国之人,屈尊苟活。这样的痛,为何要七娘也一起受?
  朱凤英一时只觉精疲力尽。她将头埋进臂弯,眼泪不住地落。恍然间,只觉一双温暖的手掌扶上她的双肩。
  “凤娘,我在呢!别哭。”
  阿楷!
  朱凤英微怔,却将自己抱得更紧,丝毫不敢抬头。
  她怕一抬头,连他的声音也闻不见了!
  阿楷,不要走……
  不要走……
  但她知道,她抓不住他。
  朱凤英永远不会忘记,赵楷是怎样被众人砍杀,活生生地死在自己眼前!
  金主逼她入帐侍寝,唯有阿楷拼命相护。刀剑闪着刺眼的银光,他以一己肉身,拼档刀剑之利。而下一刻,她却被另一个男人压在身下,承受着亡国之女的奇耻大辱!
  朱凤英猛地打了个寒颤。
  这是她一生之中最痛苦,最屈辱的记忆。
  但偏偏,用尽办法也挥之不去!
  有时候,真想如前些日子的七娘一般,什么也不记得。是不是,就不会受这等折磨?
  但她记得清清楚楚!
  并且,活了下来。
  那么,阿楷之仇,故国之仇,都可以好好算一算了!
  朱凤英在袖上蹭了一把眼泪,又举目望月。
  阿楷,你等一等。很快,凤娘就来陪你了。
  “娘娘?”忽听身后有人轻唤。
  朱凤英深吸一口气,却并不转身:
  “是我。”
  侍女趋步行来:
  “深夜里凉,娘娘怎的坐在石阶上?”
  她忙去扶朱凤英。
  朱凤英也不反抗,由她扶起,便同在金主跟前一般温顺。
  “今日七夕,睡不着,出来转转。”她道。
  侍女看她一眼,惊道:
  “娘娘哭过?”
  朱凤英摇摇头:
  “只是有些想家。”
  侍女见她的模样,心头一酸,一时感慨:
  “这般连年征战,也不知何时是个头!前些日子,我兄长又出征去了,也不知何时归来!”
  也不知,还回不回得来……
  朱凤英叹了口气。两国交战,最苦的,向来是最无辜之人。
  “对了,”她望向侍女,“这么晚,你怎不去睡?”
  侍女方道:
  “今日是娘娘母国的节日,许多贵人送了礼。本尽数入库了,却想起忘了秦大人的礼,这才又去清点一番。”
  “秦桧?”朱凤英问。
  侍女点头:
  “是啊,秦大人是宋廷的使者,想来他的礼更和娘娘心意。”
  “你有心了,多谢。”朱凤英道。
  侍女笑了笑:
  “娘娘孤身流落至此,虽有皇上庇佑,到底,还是有许多不易吧。留得些念想,也总是好的。”
  朱凤英含笑不语,又望向天边的月。
  她心头喃喃捻着秦桧的名字,似乎是个可用之人。
  ………………………………………………
  数日后,朱凤英招七娘入宫觐见。理由是喜欢九王府的礼。
  如此敷衍,完颜宗廷自然不会信。
  但他却放七娘去了。
  不给朱凤英尝点甜头,又如何能更好地制住她呢?
  看着七娘远去的马车,完颜宗廷勾起嘴角。但笑着笑着,却又渐渐蹙紧了眉。
  他的心中,或许并不愿意她去。

  ☆、第一百六十九章 破字令2

  “王爷心疼了?”忽听背后一个声音响起,尖酸又娇媚。
  完颜宗廷扯了扯嘴角,转过头:
  “她是我的女人,自然心疼。”
  谢菱轻笑一声。
  纵然有着九王府侧妃的身份,但她的七姐姐,从来不是他的女人!
  她方笑道:
  “是七姐姐失忆,还是王爷在失忆啊?”
  完颜宗廷沉着眸子不语。
  谢菱接着道:
  “王爷莫忘了,她是个筹码。”
  “她是本王的妃子。”
  他冷言道。说罢,直越过谢菱而去。
  谢菱直身立在庭院口,背脊一僵。四周的草木郁郁葱葱,暗压压的,掩映着她华美的背影。重重枝叶间,自有一番凄清落寞之态。
  她暗自吸一口气,扬起下巴,挂了个端庄又傲慢的笑。
  ………………………………………………
  朱妃的宫殿之中,侍女们恭敬立着,以应有的礼数迎接九王府侧妃乌林氏。
  朱凤英扫了一眼。
  蛮夷之邦,礼崩乐坏,坐在这个位置她直觉得是一种屈辱!
  她双手紧紧握住,压抑着愤恨,也压抑着激动。
  她嫡嫡亲亲的表妹,正一步一步向她靠近。
  七娘眉目轻垂,瞧着很是温顺,不见半分从前的娇纵。似乎被磨得平整整,光滑滑。
  她缓步行走,一身陌生装扮。
  金人的发辫,金国的头冠,身上亦是金国的织锦袍卦……
  朱凤英心下猛地一酸,随即而来的,是扎心的疼。
  这身打扮像是一盆冰冷的水,直从头上泼下,时刻提醒着朱凤英,她们是亡国之人。
  七娘紧紧咬着牙,心头的情绪亦不敢显露分毫。
  宫殿很静,似乎落根针也能闻见,她身子有些发颤。侍女们只道她从前得罪朱妃,故而害怕。
  两姊妹的情绪皆隐藏在陌生的皮囊之下,每一个眼神,小心翼翼,唯有彼此懂得。
  “都下去吧。”朱凤英挥手道,“本宫与乌林侧妃过过话。”
  这声“本宫”,亦是种屈辱。
  侍女们应声退下,还有人憋笑。
  那夜朱妃生辰,九王府的侧妃被她训斥羞辱,俨然成了宫中遍传的笑话。如今这位侧妃还敢来!侍女们看热闹不嫌事大,宫中很快又会热闹了!
  唯有玉戈,忧心地望着七娘,却不得不退出去。
  若又出事,也不知九王爷那处该如何交代!
  朱凤英又扫了一眼。
  空荡荡的宫殿,如今只得姊妹二人。
  一个高高在上,端然僵坐;一个立身殿堂,垂目不言。
  朱凤英缓缓抬起眼皮,颤抖着唇,挤出二字:
  “你来。”
  七娘深吸一口气,双手相互紧握。一步一步,直至她身畔。
  上回,是相逢不识。而如今,却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果真是你?”朱凤英凝视七娘,含了满满一汪眼泪。
  七娘心头又酸又瑟,却只得一句:
  “是我。”
  时辰转眼便过,不觉间,已是黄昏时分。
  自打陷落金国,朱凤英每每只觉度日如年,还从未希望时光停驻。而今日,她想一直看着七娘,姊妹二人再不分别。
  二人的境遇,相互粗粗讲过。万般感慨,也不过化作一声叹息。
  谢府之人多已不存,唯留个仪鸾宗姬,被当做斟酒的姬妾,任人凌辱。
  相较之下,姊妹二人的境遇已是万幸了!
  “你不该留在此处。”朱凤英蹙眉,“你不似我,我早晚是要去陪阿楷的。”
  七娘一把握住她的手,满目惊恐,又带着心疼:
  “表姐,你莫说傻话!咱们好不容易重逢,你莫吓我!”
  朱凤英挤出一个笑,抚了抚七娘的发辫。
  忽而,她蓦地一愣。
  这该死的金人发辫!
  朱凤英又蹙紧了眉。
  “七娘,我不过是有气。你别当真。”她安抚道。
  左右,也要先护七娘回国,再报了亡国之仇。否则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去见阿楷?
  朱凤英又看向七娘,笑得很温柔:
  “想不到,多年不见,我的小表妹已嫁作他人妇了。”
  这个“他人”,自然是说陈酿。
  七娘叹了口气。
  陈酿于她,是生死未卜的。
  他同自己一样活着么?他又在何处呢?是否,也日日为自己悬心?
  “表姐,”她垂下头,“我思念酿哥哥。”
  “或许,”朱凤英若有所思,“我有法子。”
  七娘怔然。
  二人一个被困在金皇宫,一个困在完颜宗廷的九王府。连与宫门府外联系也不能够,何况乎大宋?
  想来,这也是完颜宗廷为何放心七娘进宫的缘故。
  纵使二人相认,也不过是困兽。
  “有一个人。”朱凤英沉吟,“只是,不知该不该信。”
  此话既出,七娘亦猛地反应过来。
  这些日子除了埋头苦读,她亦暗暗打听着时事。那人,只怕是如今唯一可倚仗的了!
  “表姐是说……”七娘四下看过一回,压低声音,“秦桧,秦大人?”
  朱凤英默不作声,只点了一下头。
  如今还能与宋地通信的,唯他一人!
  只是,事关重大,不得不更谨慎些。
  七娘思索一阵,兀自盘算。
  此前在汴京之时,倒未见此人有甚名气。反是国破之后,声名鹊起,被当做忠心护主的义士。连带着家人,也受尽礼遇。
  酿哥哥与他,似乎还有过一面之缘。
  七娘方道:
  “记得酿哥哥讲过,此人聪敏机警,非常人所能及。忠可护国,奸可亡国。”
  朱凤英点点头:
  “虽说,唯有他身上能想想办法,但咱们也需斟酌一番。毕竟人心难测,忠与奸,都未必是见着的模样!”
  “娘娘,宫门快下钥了,九王府派人来接乌林侧妃。”
  门外传来侍女的高唤。
  姊妹二人一瞬揪紧了心,四手牢牢紧握。
  窗外已洒下夕阳的光,又一丝一丝地暗下。她们深深凝视着彼此,渐渐松开手。
  “七娘!”朱凤英蓦地唤。
  七娘转身看她,却不得不向门外挪步。
  朱凤英强忍着眼泪,嘱咐道:
  “当心,谢菱。”
  七娘心头又猛撞一下。
  菱儿,变作这等奸佞之人,无不是一番锥心之痛!
  她强撑着点了点头,眉头紧锁。有些事,是由不得她不接受的!
  回府路上,七娘倚在马车一角,极力调整着自己的情绪。这些,是不能让完颜宗廷看出端倪的。
  待马车停驻,她深吸一口气。下得车来,只见完颜宗廷正亲自等在府门口,含笑望着她。
  “去了一整日,饿了吧?”

  ☆、第一百七十章 破字令3

  七娘见着,霎时惊了一瞬。
  只见完颜宗廷规规矩矩地站着,连伸手牵她的打算亦没有,只唤了两个侍女相扶。
  自那回莲塘落水,他似乎真的安分了。
  夕阳之下,他身姿挺拔,影子被拉得很长。淡了从前的戾气,更添一分属于南国的俊秀。
  七娘一时晃神,仿佛见到了那个非君子亦非小人的赵廷兰。那时他虽烦人,却教人恨不起来,总不似如今。
  七娘定了定神,不敢怠慢,端然行了个金礼。
  “饭备好了,咱们一处用吧。”完颜宗廷说着便要走。
  七娘正要应声,忽想起朱凤英的话。
  当心谢菱!
  她顿了顿,唤住他:
  “王爷,我有些累了,想先歇下。不如,你去与王妃用饭吧?”
  完颜宗廷一愣,转而笑起来:
  “我是王爷还是你是王爷?如今知道命令我了?”
  “妾妃不敢。”七娘又行一礼。
  完颜宗廷正待相扶,双手却悬了一阵。他收回手,朝玉戈使了个眼色,玉戈方去扶七娘。
  他有些懊恼,又有些失落,险些忘了不能碰她。
  他方道:
  “既不敢,便去用饭。便是再累,总不能饿着肚子啊!”
  七娘自知推脱不得,只得应下。
  满桌菜肴很是丰盛,多是七娘爱吃的口味。鱼虾、青笋,一一俱全。
  但她却不敢动筷子。
  “王爷,”七娘试探着问,“怎么尽是汉人菜色?”
  “不喜欢么?”完颜宗廷夹了一块鱼,“尝着不错啊!”
  七娘心下蓦地一沉。
  莫非,他已敲出端倪?
  七娘装模做样地也尝了一块鱼,细细品过,只道:
  “确是不错。不过,终究不是家乡菜。”
  她朝完颜宗廷笑了笑,兀自饮食。
  他道:
  “你忘了,从前咱们都是养在宋地的。这几个菜,我记得你爱吃。”
  七娘摇摇头:
  “可惜我忘了。”
  她垂下头,神情染着失落,一时没了胃口。
  “何必去想呢?咱们还有眼下与日后。”他道,“便是不记得,也无妨的。”
  无妨!
  他怎配说这二字?
  七娘将筷子紧紧握住,不停地吃。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压制着愤怒与委屈。
  “你慢些,”完颜宗廷笑起来,“也没人同你抢。”
  他望着她,思绪飘得很远。当年汴京城中,她亦是这般可爱又特别。
  当年他要不起。
  如今,是不能放手了!
  他泛起一个温暖的笑,替她舀了碗汤羹。
  “当心噎着!”他打趣道。
  七娘动筷的手顿了顿。
  他看上去真像个好人!若自己仍是一无所知之状,只怕早已被骗得团团转。
  汤足饭饱,完颜宗廷又递上擦嘴的手绢。
  他笑道:
  “怎么,午间朱妃没给你用饭?吃这样多!”
  七娘低头笑了笑:
  “朱妃毕竟是外人,还隔着层礼数呢!况且她不喜欢我,我也不大敢多吃。适才动筷,还真有些饿。”
  听此番话,完颜宗廷算是自己人了?
  他心跳得有些快,面上露了些激动之色。
  “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