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先生请赐教-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正待接着玩,门边忽闯进来一个小丫头。
  她急急忙忙的,又跺着脚:
  “是哪位姐姐煎的药?火候已然过了。”
  屋中众人只专心打马,却似不闻。
  茉儿看那小丫头一眼,只道:
  “火候过了你自承来便是,还需咱们教的?”
  那小丫头怯生生的,支支吾吾道:
  “过了许久,怕是吃不得了。不若重新煎一副?”
  茉儿白她一眼:
  “前日那大夫只配了这些,另煎一副,明日吃什么?”
  被她一说,小丫头只低着头,不敢言语。
  一人向茉儿笑道:
  “她一个烧火的丫头,犯得着说着许多?”
  她转而又向小丫头道:
  “煎坏了便煎坏了罢!一日不吃不妨事。况且,也不是什么好大夫!我看啊,像个江湖郎中,哪里就能药到病除了?”
  说罢,众人一阵哄笑,只说卞大娘子配不上名医的药方。
  她们打发了那小丫头去,又专心致志玩起打马来。
  卞大娘子轻喘着气,强撑着抬眼。
  四下望去,只见帘帷漫垂,陈设如旧。房中空空如也,实无半个人影。
  她这几日病得厉害,每日神思昏昏,只觉头痛欲裂,想不得事。
  怎的一病至此,人皆不见了?
  她蹙眉,只唤:
  “来人……”
  那声音凄凄楚楚,绵软无力。
  莫说帘外之人,便是有人附耳在床边,也未必能听清。
  卞大娘子又缓缓闭上眼,只觉口干舌燥,心力交瘁,再说不出话。
  至四更天之时,她庭院之中,忽刮起一阵风。
  暮春的风,还没这般凌厉过。
  卞大娘子被风激醒,似乎清醒了不少。也能下地了,也能自己找水吃。
  她随手取了件褙子披上,倚在窗口,细数着庭前落花。
  眼眸已然凹陷干枯,她却见出从未有过的柔情。
  只听卞大娘子喃喃自语:
  “我记得,有人说过,待到夏来,是要携我去采红菱的。只是,我已记不起那是谁了,也……等不到夏日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伤春怨5

  卞大娘子没了!
  是倚在窗前,站立着断气的。
  丫头们见着之时,吓得目瞪口呆!卞大娘子的尸身,背脊立得僵直,众人只当是见鬼了!
  鲁国公府霎时喧闹一片,议论纷纷。
  本来,不过一个侍妾,是死是活,又有什么相干?哪值得一传十,十传百地说嘴?
  只是,这死状,也太怪了些!
  怎会有人站着死的?
  莫不是生前受了极大的委屈,只提着一口气?
  这般想来,众人只觉毛骨悚然。
  卞大娘子的出身,谁又没说嘴过呢?
  自她来了鲁国公府,众人便看她不起。也不与她说话,也不与她吃茶。这才将她十二分的热忱,尽熬做了冷淡姿态。
  一时间,鲁国公府人人自危。那些心中有数的,皆防着她鬼魂复仇。
  这样的奇事,在汴京城传得最快。
  次日,事情已传到谢府。
  正是落花时节,七娘拾了些各色花瓣,想要制成香囊。
  白牡丹气味幽微,需搭配着月季。清爽怡人,再没比这更好的了。
  她拨弄着小称,忽想起在太学的陈酿。
  许久不见了,若赠与酿哥哥,他是否会喜欢呢?
  七娘浅笑着低下头去,千般情思,只怕叫人瞧去。
  “小娘子!”只听阿珠的声音自帘外传来。
  七娘抬头,只见她慌慌张张。一个不稳,险些绊倒!
  “光天化日,这是见鬼了?”七娘掩面笑道。
  阿珠踉跄几步,待站稳了,只噘嘴道:
  “还真是!”
  七娘一怔,放下花瓣,看着她道:
  “这是何意?”
  阿珠缓了缓气息,又压低了声音。
  她俯身过去,耳语道:
  “我才自街市回来,听闻,鲁国公府近来闹鬼呢!”
  闹鬼?
  七娘猛地一惊。到底还是位年轻的小娘子,骤然闻着,难免惊吓。
  她绷着神情,紧紧抓住阿珠的衣袖,问道:
  “怎会闹鬼呢?”
  阿珠自然也有些怕,只是小娘子跟前,不得不强撑着。
  她揉搓着裙带,只道:
  “听闻,死了个侍妾。这本不足挂齿的,只是,那死相极是奇怪。”
  “怎么?”七娘又怕又好奇。
  “是……是……”阿珠粗喘几口气,道,“是站着死的。”
  人还能站着死?
  七娘忙捂着嘴,一时难以置信。
  像是过了许久,七娘似乎想起什么。她身子忽猛地一颤,继而一动不动。
  她神色空洞,只道:
  “那个侍妾,是谁房里的?”
  “说来也巧!”阿珠遂回道,“倒是八娘子那房的。便是八娘子进门前,赵小郎君收的那个。”
  岂不是卞大娘子——卞红菱!
  七娘霎时满脸惊愕,唰地起身:
  “怎就死了呢?”
  “病死的。”阿珠道,“听他家丫头说,八娘子待她极好,还着意添了用度。她此前生病,八娘子又忙请大夫来瞧。奈何,依旧是无力回天!”
  “怎就病死了呢?”七娘又蹙眉喃喃道。
  阿珠不解,只道才问过,怎的又来问?
  七娘的眉头越蹙越深。此事突如其来,卞大娘子一朝魂归,五哥那处,又该作何想呢?
  她揉着自己的额头,只觉心头一团乱麻,也理不出个头绪。
  于情,卞大娘子确是背弃了五哥;可她生来命苦,一生漂泊无依,好不容易得个归宿,总不该是这个下场。
  七娘叹了口气,向阿珠吩咐道:
  “我妆奁匣子底层,有个翠玉镯子,其上刻了个卞字。你去取来。”
  阿珠又作不解。闹鬼的事,还余悸未平,好好的,又寻什么镯子来?
  这个七娘子,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她也无法,只得依着七娘。
  上回得知卞大娘子嫁人,七娘为五郎抱不平,本打算扔了。
  谁知杂事一多,倒也忘了,遂才留至如今。
  阿珠拿出镯子,忽觉好奇。这般成色,连阿珠亦看不上,又怎会出现在七娘的妆奁中?
  她把玩一阵,只见得镯上的“卞”字。
  初时,阿珠还不曾在意。眼下想来,鲁国公府那病死的侍妾,可不正是姓卞么?
  她霎时惊诧,忙将镯子抛出去。
  七娘闻声一惊,回过头来,只见那镯子已分作两半,躺在地上。
  “小娘子,我并非有意的!”阿珠忙行礼道。
  七娘摇摇头:
  “怎的这般冒失?”
  阿珠只怯怯地指着那镯子,委屈道:
  “其上有个卞字,方才说那侍妾,也姓卞。我……我有些怕……”
  阿珠平日里虽凶得很,可胆子却是极小的。提及鬼神之事,倒也难为她了。
  七娘无奈,遂自将镯子拾起。
  刚碰着,她蓦地一怔。那镯子,原是另有玄机的。
  只见镯子中空,其间一卷密色小笺,映衬着外边一层玉环。
  难怪,从前只觉这镯子成色不好,想来是这个缘故。
  这等中空的镯子,本就是极费神的。究竟密色小笺中写了什么?值得这般工夫!
  七娘半眯着眼,偏着头,朝孔中瞧了瞧。
  她摘下金钗,尖头对着镯子,一点一点将小笺推出来。
  阿珠看得目瞪口呆,不想这等不起眼的小镯,竟藏着秘密!
  “小娘子,”她还未缓过来,只满心好奇,“你何时得的?这是什么?”
  七娘摇头。
  这张密色小笺,她亦是头一回见。
  七娘深吸一口气,正待展开,却见阿珠一把合上七娘的手。
  她只道:
  “小娘子,快别看了!这镯子来得蹊跷,恐有怨灵!”
  七娘抬头看她一眼,又看看密色小笺。思及眼下的境况,她亦有些不敢看了。
  倒并非惧着鬼魂之说,若真有鬼魂,请些和尚道士,哪个治不得?
  只是,小笺之中,尽是未知。
  便是未知,才更叫人害怕。
  这镯子,是卞大娘子从前赠七娘的。
  那时,她还与五哥很是要好;那时,她还当七娘是位不折不扣的小郎君。
  既如此,小笺之上,又会写些什么呢?
  七娘紧紧拽着小笺,既不说看,也不说不看。她只兀自发愣,一时犹豫不决。
  这可急坏了阿珠。
  她本就怕鬼,只急切道:
  “这镯子很是邪门!如今玉碎,也不是什么好兆头!小娘子,不如,我拿去烧了吧?我听人说过,如此最是干净!”
  说罢,她便伸手去拿。
  谁知七娘一惊,竟骤然护住:
  “不行!不看一看,我总放不下心。”
  只见七娘将小笺徐徐展开,笺上数排簪花小楷,是极工整的笔记。
  她细细读来,原是一封短小书信。
  其题头写道“谨请谢郎惠鉴”。

  ☆、第二百四十八章 伤春怨6

  信中有云:
  “观得此笺,必先玉碎。料得谢郎为五郎不平,盛怒之下,方有此摔玉行径。
  妾自南来,十载飘摇。上无父母教导,下无兄弟帮衬。蒲柳弱身,情寂人孤,所托烟花酒巷,实非本意。
  幸得五郎解意。赤诚之心,知己之处,或尊或重,总与旁人不同。
  又蒙谢郎、王郎不弃而相交,是为君子无邪。
  然人如抚琴,久理丝弦,必有哀音。又如四时,极寒之处,未必春归。
  井底小蛙,难随鸿鹄高影。微贱花门,莫承朱紫之恩。
  更有东风薄情,两下分散,只作一般冷眼。
  骤然从良于赵氏,实是无奈之举。
  贵府曾来人相逼,以坠花楼相挟。坠花楼虽为烟花,然上下数百姊妹,日后何以为生?
  妾心惶恐,不得不求赵郎相援。
  然事已至此,今作此笺,亦别无他意。
  谢郎既为我友,又为他兄弟;妾有一事,唯盼谢郎成全。
  若五郎万事顺遂,贤妻在侧,还请谢郎将此笺付之一炬,莫提半句。
  若他用情至深,就此沉沦,便劳谢郎将此笺予他。
  也叫他明白,偌大天地,匆匆人间,还有人念他一世。
  薄命妾红菱顿首。”
  七娘读罢,捧着密色小笺的手有些发颤。
  她似乎从未如此郑重地捧着几行字,亦从未如此正式地审视卞大娘子的情感。
  笺上字字句句,无不是锥心言语。
  若非用情至深,如何会在分别之际,还有这样一番交代?
  从前,七娘只道五郎痴傻。
  事到如今,她才明白,这样的痴傻,从来不是一人之事。
  她紧紧咬着唇,眼神凝在小笺之上。
  过去劝五哥的话,七娘自以为是为他好,这般看来,果然是自己错了么?
  情之一字,到底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难怪五哥总说,七娘是从不懂何为“情”的。
  她轻叹一声,又将小笺与碎玉镯子尽放入妆奁匣子底层。
  如今空守着这方笺儿,又有何用?
  左右,人已经没了!
  七娘思索半晌,又将妆奁匣子打开,只望着碎玉与小笺,托腮发愣。
  “七娘!”
  忽闻得一个声音。
  七娘心下一沉,霎时又猛提到嗓子眼。
  她慌忙着站起。转身时,袖摆带倒了一排脂粉头油。
  那人正进来,七娘直直盯着他,不时拿身子遮着妆奁匣子。
  “五……五哥……”她神情有些闪烁。
  五郎上下打量她几眼,又道:
  “你又闯什么祸了?”
  七娘一愣,只摇摇头:
  “没,没有。七娘乖呢!”
  她一面说着,一面将开着的妆奁小屉轻轻推回去。
  七娘这才长长舒出一口气,又道:
  “五哥此来,所为何事?”
  五郎向七娘的书架行去,遂道:
  “父亲说,陈二哥有篇论水患的策论极好,要我学一学。那日我问他来,他只说放你这里了。”
  七娘亦行过去,指着一摞册子,只道:
  “酿哥哥的策论么,尽在此处了。”
  她抽出一册,正是论水患的那篇。
  “五哥,这篇……”
  七娘一怔,转过头,却不见五郎身影。
  谁知,五郎早已至她妆奁边!
  他指着匣子缝里露出的小笺一角,不苟言笑地质问:
  “你藏什么?”
  七娘微微张口,想要解释,却说不出话。
  她深吸一口气,不慌不忙地举步过去,将小笺尽塞进去。
  七娘转而又抬眼看着五郎,正色道:
  “我再藏什么,也是我的东西。总犯不上事事皆与五哥说!”
  五郎垂下头,只扶着她的妆台,忽一声轻微地冷笑。
  他道:
  “可此物,与我有关,不是么?”
  七娘瞥他一眼,挺身护在妆台前,只道:
  “我的东西,怎会与你有关?”
  “你当五哥瞎么?”五郎无奈。
  他摇摇头,一把推开七娘,直将小笺取出来!
  七娘踉踉跄跄地退了几步,阿珠惊恐,忙上前扶着。
  记忆里,五郎只推过七娘两回。
  第一回,是二人在承德堂争吵,七娘将卞大娘子送他的袍子,染上墨迹。第二回,便是眼下了。
  原来,俱是为着同一人。
  五郎只步步逼近。
  他举着小笺,满脸质问神色,道:
  “其上字迹,你我心知肚明!”
  七娘退至墙角,细细喘着气。
  她拂开阿珠,直瞪着五郎,亦猛地推他一把。
  “谢润!”七娘直呼其名,“你要看,那你便好好看!你看上千遍万遍,就能将她看回来么?”
  七娘趋步至窗边,见五郎已看起来,心绪有些莫名的激动。
  她又道:
  “人已没了,看不看的,又做什么来?不过是徒添自己的烦恼!”
  五郎才看罢,闻得七娘言语,忽猛地回身。
  “什么叫,人已没了?”他直望着七娘,“什么意思?”
  七娘亦直直看着他:
  “还能什么意思?”
  “可她年纪轻轻的……”五郎喃喃道。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般寿数,也不止她一人。”七娘叹道。
  五郎站将不稳,只觉眼前一片茫然。
  他霎时猛退后了几步,撑着案头,才不至倒下。
  七娘看着他,又觉心疼又觉可气,也不知该如何规劝,只默然立在一旁,不言不语。
  而于五郎,则更有一番惊悔交加。
  手中的小笺,卞大娘子的死讯,一切都来得太突然,直教人猝不及防。
  她因着谢府的威胁,无奈从良于别家,至如今骤然离世,死得不明不白。
  这一切,岂不尽是缘起五郎,俱是他造下的冤孽?
  五郎将小笺握在手中,越握越紧。
  他拳头并着眼眶,已然涨红了。
  “五哥……”七娘有些担心地望着他。
  五郎忽看向窗外,飞花时节,一片断井颓垣之势。
  “七娘,”他叹道,“你只道她是受人摆布的薄命人。五哥我,又何尝不是呢?”
  卞大娘子是孑然一身,无依无靠,任人欺凌。
  而五郎,眼前的荣耀富贵,纵了他半生任性自由,亦生生铸成了最沉重的枷锁。
  “五哥,我不明白。”七娘深深望着他。
  “浊浪滔滔,俱是黄河浪里人。”五郎感慨,“有朝一日,你会懂的。不过,五哥希望,你一生都不要懂。”
  七娘一知半解,看看他,又看看窗前的落花。
  如今,赵廷兰身在洛阳,卞大娘子灵前冷清。
  五郎想着,无论如何,是要去送一送的。
  虽知无用,他却依旧控制不住地想要去。
  也不知是成全了她,还是成全自己。
  次日,五郎一身素袍,是从未有过的寡淡。
  他踏着落花,只打马朝鲁国公府去。

  ☆、第二百四十九章 伤春怨7

  卞大娘子的灵堂,布置得很是隆重。对于一个小小侍妾,已是太过了。
  何况,是那样一个侍妾!
  谢菱在灵前守了半夜,更深露重,丫头们劝了许久,方才劝回去。
  她流了许多眼泪,食不下咽,一副伤心断肠之态。
  谢家大娘子谢芝自尽时,也不见她这般。不知道的,还当她真去了个姐妹!
  鲁国公府众人,一时颇有称赞。
  皆道谢菱体恤妾室,不妒不骄,是位难得的长孙媳。
  天刚蒙蒙亮,谢菱一刻也不耽搁,便继续往卞大娘子灵前守着。
  五郎至鲁国公府时,下人们着实一惊。
  只见他素袍落落,不苟言笑,是位极清俊的小郎君。可细细想来,似乎平日也不大来往。
  有管家媳妇认出他,忙殷勤上前,只笑道:
  “什么风把谢五郎君吹来了?”
  五郎本有些风流讨喜的名声。众人一听是他,皆拥在不远的湖山石后,好奇地要看。
  五郎却目不斜视,只负手道:
  “听闻八妹妹房中,没了个要紧姬妾,特来祭拜。”
  不过一个姬妾,惊动谢家五郎来?
  管家媳妇霎时有些愣然。
  湖山石后的众人,亦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五郎见她们神情,又添上一句:
  “以慰八妹妹劳苦。”
  管家媳妇闻言,心中忙打着算盘。
  不是说,谢娘子因着生母的缘故,在闺中时,很是不受待见们么?
  怎么这会子,不过房中死个侍妾,也有他家嫡出的小郎君特来帮衬?
  管家媳妇回过神,一面带路,一面赔笑道:
  “咱们国公府虽比不得贵府,可上至鲁国公夫人,下至丫头婆子,皆把谢娘子当宝贝似的捧在手心!”
  五郎随她行去,只敷衍地应了一声。
  管家媳妇偷偷瞧了五郎一眼,见他神情默然,莫不是觉着国公府对他妹妹有所苛待?
  管家媳妇又道:
  “如今谢娘子已理着家事,老鲁国公夫人很是赞许,还说让谢娘子掌家呢!”
  五郎闻言,依旧一脸冷漠。
  他顿住脚步,自荷包里摸出些散碎银子,递与管家媳妇。
  他只道:
  “这位嫂子,如今尊府有丧事,还是安静些的好,以免惊扰亡魂。”
  管家媳妇一愣,这才觉出自己的唐突。
  人家本是奔丧来的,自己这等聒噪,倒显出十二分的不尊重来。
  她忙赔礼。此后路上,五郎不问,她便再不多说什么。
  多说多错,祸从口出,还是沉稳安静些的好。
  五郎方至灵堂。
  眼见着光天化日,灵堂之中,却依旧满是阴冷之感。
  五郎双手环抱,搓了搓手,这才迈步进去。
  谢菱亦换上一身素缟,头上无甚配饰。
  只见她跪坐在灵前,一身颓然,不停地朝火盆中烧纸钱。
  案上的长明灯燃得极好,不时有丫头往来添油。
  见着五郎进来,谢菱自作惊讶神情。
  她忙起身相迎,又行过万福:
  “五哥怎的来了?”
  五郎见她安排得这等妥帖,忽有千般感激,却不知从何说起。
  他遂扶了谢菱起身。十几年来,这还是头一回。
  谢菱亦被这举动惊得愣住。她身子一僵,默了一瞬,才由他扶起。
  五郎方道:
  “听人说,你房中的侍妾没了。想来你很是操劳,七娘托我来看看。”
  这谎话说得蹩脚。
  鲁国公府又不是抛头露面的街市,况且赵廷兰亦不在。
  七娘若想看她,怎不自己来?
  谢菱心下自是明白,也不说破,只道了声谢。
  五郎接着道:
  “既来了,八妹妹容我上注清香吧!”
  谢菱点头:
  “死者为大,这个自然。”
  一时,钏儿捧了香送上。又有丫头捧了清水、手巾,很是尊重讲究。
  五郎先净过手,方才上前点香。
  他不苟言笑,亦不曾触景生泪。这张无悲无喜的面孔,内里又该是怎样的翻腾?
  五郎向来无拘无束些,纵使求神拜佛,还不曾如今日一般虔诚。
  他恭敬上过香,又磕了三个头。
  一切如此顺理成章,可在旁人看来,总有些奇怪滋味。
  礼毕起身,五郎只望着卞大娘子的灵位,依依不舍。
  可似乎,也并无理由再逗留了。
  再舍不得,终究,不也是被自己生生舍弃了么?
  她的人如是,何况今日一个灵位!
  五郎不止一次地想过,若他从一开始便知晓真相,结果会不会不同?
  他逃避着不去回答,不去深究。
  可他心中未必不清楚,即使如此,他依旧会舍了她,舍得干干净净。
  五郎忽一声自嘲地笑。
  那么,他今日的祭拜,是否又算是兔死狐悲呢?
  正待告辞,却听门外喧闹了起来。
  只见丫头茉儿蓬头垢面,发髻散乱,衣衫亦不大规整。
  她满院子乱跑,又有婆子媳妇跟在后天追。
  茉儿一会子指东,一会子指西,口里还喃喃有词:
  “有鬼!有鬼!”
  她满脸惊恐,眼看着就要往灵堂冲,一众婆子媳妇吓得直去拦。
  眼下谢家小郎君在呢!若有甚冲撞,哪里是她们担待得起的?
  “小蹄子!你给我站住!”只听李嬷嬷怒斥。
  茉儿刚冲至门边,闻声忽猛地顿住。
  婆子媳妇们才松一口气,却见她回过头咧嘴一笑,倒不见了适才的惊慌。
  茉儿一脸兴奋好奇,直像个孩童:
  “我同你们讲,这里面有鬼!咱们抓鬼去!”
  她话音未落,便直冲了进去。
  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