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村花是个摇钱树[八零]-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渔问花枝是先回家还是先去花棚,花枝毫不犹豫地选择去花棚,她得赶紧把带回来的一包金种子交给园艺师和李大叔,让他们抓紧时间种上。
现在唯一让她发愁的就是花棚不够用了。
几万棵君子种,就是把花棚现有的所有花都拔了也种不下,更何况她也不可能把其他花都拔了。
种君子兰就跟赌博一样,一是不敢保证能活多少,二是不敢保证前世的疯狂这一世能否重演,毕竟就她回来的这一年来看,已经有好几件事都和前世有了出入。
所以她也不能把身家性命一次全押在这上面。
走时还是冰天雪地,短短几天,柳梢头已经生出鹅黄的嫩芽,山坡上覆盖着一层新绿,走近看却又没了,正是古诗里描写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车子下了土路,向着花棚的方向开过去,去年还只是花枝一家孤零零的十几个花棚,今年就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一大片,远远望去,很是壮观。
快到自家花棚时,花枝突然有了新发现,花棚的挨着路边竖起了一道大大的拱形月亮门,上面用各色的塑料花藤缠绕着,煞是好看,等到了近前下了车,花枝再抬头看,发现拱门正中间挂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几个鲜红的大字:花枝梢花木培育基地,字的旁边还有一个醒目的图案标志,正是江渔身上纹的那枝梅花。
“呀!”花枝惊喜地问江渔,“咱们的商标注册好啦,啥时候的事,咋没听你说呢?”
“好几天了,就等你回来给你惊喜呢!”江渔说,“怎么样,我做的招牌好不好看?”
“好看,好看,干得不错。”花枝又盯着招牌看了好几眼,高兴的合不拢嘴,嘴上却说:“这就是你说的大惊喜呀,哪里大了?”
“就知道你胃口大,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江渔宠溺地笑,拉着她的手说,“跟我来,我给你看样好东西。”
两人就这么扬长而去,把魏骋几个丢下不管了。
“什么人呐这是?”魏骋气道,“好心送他们回来,到家就把我们扔了,连口水都不让喝。”
花强在旁边来了句绝的:“我有口水,你喝不?”
魏骋抱住他脑袋一顿捶。
两人经过这几天的相处早已经成了好哥们儿,开起玩笑来啥都敢说。
花强打不过魏骋,只好求饶:“我错了我错了,咱们还是去看看他俩搞什么鬼吧!”
魏骋这才放过他,叫上陆涛,三个人一起去了花枝的那间办公室。
办公室里,江渔已经像饿狼一样把花枝啃了一回,直啃得花枝气喘吁吁才罢休,献宝似的拉开抽屉,拿出几张纸递到花枝面前,说:“看看这是啥?”
“啥?”花枝脸上的红晕还没散去,喘着气把纸接过来,刚看了一张,就激动地尖叫了一声:“啊……”
魏骋几个正好要掀门帘,被她吓了一跳,面面相觑,不确定能不能现在进去。
都说小别胜新婚,万一撞破人家两个的好事,那就尴尬了。
三人心照不宣地蹑脚往后退,就听花枝激动地说道:“江渔,我太爱你了!你真是太厉害了!”
“咦!真酸!”三个人撇嘴摇头,接着往后退。
又听江渔在里面说:“那是,也不看看你男人是谁,整个花庙乡都找不来比我更能干的男人!”
“啧啧啧!”三个人都没耳朵听了。
可还是忍不住想听。
就听花枝又说:“有了这十亩地,我的君子兰就不愁没地方养了。”
“啊?”三个人对视一眼,都傻了。
闹了半天,人家不是在亲热,呃……
魏骋掀开帘子闯进去,问道:“你俩一惊一乍干啥呢?”
花枝笑颜如花地把手里的纸递给他。
魏骋接过来一看,好家伙,这江渔竟然包下了十亩地,四个鱼塘。
“天呐,渔哥!”花强也凑过去看,看完吓一跳,江渔也太大胆了吧,不吭不哈的就干了这么大的事,也不怕花枝回来打死他。
花枝一点都不想打死江渔,甚至还想不顾一切地亲他一口。
她正愁着那些君子兰种子没地方种,江渔就给了她一个惊喜,这惊喜可真算是大惊喜了,就像给瞌睡的人递了一个大抱枕,要多及时有多及时。
花枝甚至想,这简直就是天要助她发横财,不然怎么这么巧,她在火车上遇到了东北大哥,被大哥提醒想起了前世的君子兰事件,回来江渔把地都给她准备好了。
天时地利人和全让她占完了,她不发财谁发财?
江渔事先当然不知道花枝要种君子兰,他只是觉得花棚现在的规模有点小了,因为花枝也曾经提到过两次,他便把这事记在心上,过完年就开始找花棚左右的邻居协商租地事宜。
为了给花枝一个惊喜,这件事他一直都在暗中进行,没有让花枝知晓,花枝要去广州的前两天,他刚把事情敲定,所以当时才会对花强说,要等花枝回来给她一个大惊喜。
恰好花枝走后,他又接到工商
部门的通知,说他们申请的商标下来了,于是他便紧锣密鼓地把这两件事在这几天之内全办好了。
至于那四个鱼塘,是大队干部为了业绩,硬把几个荒废的鱼塘栽给他的。
江渔本来不想要,他觉得养鱼虽然赚钱,但周期性太长,普通鱼一年回本,好点的鱼要两三年才能出售,不如养花来钱快。
可大队干部不干,好说歹说非要让他接着,条件给得也很宽松,第一年不要承包费,第二年打八折,第三年赚钱了再给全额。
江渔算了算帐,也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但他这勉为其难的决定,对花枝同样是个惊喜,花枝正打算多弄几鱼塘给花强管理,这下一并解决了。
花强也很高兴,当即向花枝表示他一定会好好经营,争取让鱼塘的利润赶上花棚的利润。
花枝说:“花棚要不扩大还行,扩大后,你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了,我不要求你赚多少,鱼塘的利润能够支撑花棚和鱼塘全部的开销,那花棚的利润就是净赚的。
另外,花枝又嘱咐花强,让他把大堂哥和三堂哥也带上一起干,等大堂哥手里有了钱,她再考虑给他找个媳妇儿。
花强欢天喜地答应了,迫不及待地回家找两个兄弟去报告好消息。
魏骋看这花枝这边形势一片大好,自己也蠢蠢欲动,急不可耐地赶回城里,去规划他的大事业。
送走魏骋,花枝和花棚里的大伙叙了一会儿,把自己从广州带回来的君子兰种子交给李大叔和园艺师,让他们带着大家去种花。
租来的那十亩地,由于人家去年冬天已经种了麦子,还要另外赔偿一笔青苗费,赔偿之后,江渔便让向东和红旗开着拖拉机把麦苗犁了盖大棚,一切事情都不让花枝操心,花枝每天就花棚转转,鱼塘转转,县城转转,日子过得羡煞旁人。
每次从城里回来,在路口下车,路过那片小树林,花枝都有一种恍若梦境的幻觉。
她在这个小树林里两次和张红卫分手,又莫名其妙地遇到江渔,江渔就像个乱入者,不由分说又没有前兆地闯入了她的视野,从而改变了他们两个及至一大群人的命运。
这一切是何等的神奇,如果说不是上天蓄意为之,她想不出来还有别的什么原因。
有时候,她还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个在海南沙滩上晒日光浴的花枝,还有那个在省城小巷子里租房卖货的花枝,她都快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花枝了。
不管怎样,但愿她们都好好的,幸福的,过完这一生。
也许在哪个不经意的时刻,她们还能再见面呢!
花枝真希望能有这么一天。
第72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便是春末,又是一年草木葱茏,麦穗泛黄的季节。
气候适宜; 不冷不热,所有的花卉基本上都不再需要温棚保暖,大伙在园艺师的指挥下; 每天白天都把棚子上的塑料布揭开,让花草们享受阳光雨水的滋润。
周围散户们没有专业指导,全都跟着花枝家学; 看她家的塑料布揭开; 便把自家的塑料布也揭了,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空气中都弥漫着浓郁的花香。
花枝打电话让魏骋送几位老先生下乡来看花,老先生们来了就不愿意走,硬是在花棚里住了几晚。
花棚晚上盖上塑料布,温度刚刚好,睡在里面都不用盖被子。
老先生们白天在花田里流连忘返,到饭点就跟花枝回家吃饭; 晚上睡在花棚与花共眠; 别提有多惬意。
花枝每天陪着他们四处逛; 有时在花田看花,有时去鱼塘垂钓,还去爬了两回后山; 在山上采到了不少兰草花。
花枝告诉几位老先生,当初卖给他们的兰草花,就是在这山上挖来的。
几位老先生打趣道:“你早说呀,早知道这里遍地都是,我们才不会花钱买你的花。”
花枝想起自己赚到的第一桶金,一时感慨万千:“要不是几个爷爷当初的慷慨相助,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能遇到你们,真是我人生最幸运的事。”
魏老先生说:“我们几个老家伙能认到你这么一个能干又有孝心的孙女,也很幸运呀,还有魏骋陆涛纪越他们,能认识你也是他们的幸运,要不是你,魏骋那臭小子还指不定在哪儿跟人飙车呢,哪能像现在这么有上进心。”
“是啊!”夏老先生附和道:“要不是你,纪越现在还不知道在干啥呢,现在,他和魏骋都把花鸟市场开到安平去了,我看两人那架势,下一步大概就要往省城进军了。”
花枝说:“反正不管他们把市场开到哪,我都要最大最好的摊位,外加五年免租。”
夏老先生笑道:“你这丫头,我总有一种感觉,你当初就是想给自己找个卖花的地方,才提点他俩开花鸟市场的,对不对?”
花枝露出小狐狸般的笑。
老先生他们也很奇怪花枝为啥要养那么多君子兰,但他们每次问,花枝都神神秘秘地不告诉他们。
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不问了,反正花枝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相信她这么做自然有她的道理。
蔡宝根老早就发现了花枝那一大片君子兰,他虽不明白花枝在发什么疯,但他已经习惯了跟风,不管花枝种什么,他都得跟着种一些。
自从他养花赚钱后,他爸妈已经改变了态度,准备等收完麦子把所有的地都给他种花。
另外张红卫的爸妈也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利润,打算把他家的地也贡献出来。
随着花枝俏影响力的扩大,全大队都在跃跃欲试,准备在麦收后腾出一部分土地试着养花。
形势正照着花枝希望的方向发展,她已经能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全乡都会变成花的海洋。
江海收的书已经把地窖填满了,趁着有天下雨不能外出,去找花枝商量,看是再挖个地窖,还是暂停收书。
花枝念他跑了大半年实在辛苦,就让他先暂停收书,在家好好休息休息,等休息好了,过来花棚这边帮着江有做管理工作。
现在花棚的面积又扩大了一倍,江有一个人快管不过来了。
花叶的学习到暑假就告一段落,在花棚做会计已经完全能够胜任,花枝让她到时候一边在花棚上班,一边再自学深造。
花朵
和小姚的感情丝毫没有消减,反而日益加深,小姚母亲自从得知花枝就是花庙乡那个赚翻了的养花大户之后,对花朵的成见也逐渐淡化,为了让花朵的文化水平能配得上小姚,她便在城里给花朵报了夜校。
花朵巴不得能离小姚近一点,自然欢欢喜喜答应了,花枝怕她来回辛苦,就在城里给她租了一间房子住。
花老太成了全村最悠闲的老太太,每天晒太阳扯闲篇,到了饭点就变着法给花枝他们做好吃的,实在无聊了,就跑去江渔家找刘玉兰。
婆媳两个一分开,感情居然意外地变好了,每次见面都能聊上大半天。
江多懂事,见到花老太就奶奶长奶奶短叫个不停,哄得花老太眉开眼笑。
说到江多,不得不说他的学习,上了一年学,大大小小的考试从来没下过前三名,无论期中期末,只要有奖状,必定有他的,学校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他。
白婷婷自从那天在江渔家见识过花枝的厉害之后,对江渔的心就死了大半,加上刘玉兰现在住在江渔家,她也不好再登江渔家的门,时间久了,便彻底放弃了对江渔的念想。
不过她还算是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虽然和江渔没戏了,对江多还是照拂有加,没有因此冷落江多。
魏兰那天被魏骋带回家后,把自己关在房里大哭了一场。
黄玉梅揪住魏骋询问原因,魏骋也没替她隐瞒,直接当着爸妈的面把魏兰的龌龊行为说了。
魏建国勃然大怒,第二天就把魏兰撵回了学校,命令她不到期末不准回家。
黄玉梅虽然很想帮魏兰说话,但她也觉得魏兰这样非常不好,因此便默认了魏建国的决定,任凭魏兰哭哭啼啼也没有心软,只说以后每到周末自己会去省城看她。
魏兰性子倔,一赌气,连春节都没回家过。
顺风顺水的日子总是过得比较快,很快就又到了劳动节,花枝的生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县和市里,还开发了周边几个县的市场,趁着五一又狠赚了一笔。
蔡宝根和张红卫也赚了不少,现在两个人在村里那叫一个扬眉吐气,有些嫌花枝不好接触的村民,纷纷投靠到他俩的阵营,准备麦收过后跟他俩联合养花。
赚钱还不是最让花枝兴奋的,最让她兴奋的是经过市里县里几个月的研究筹备,花庙乡作为第一批农村用电试点乡镇,比前世提前两年用上了电。
有了电,干什么都方便了,花棚的照明问题问题解决了,浇水也用上了电机,比原先节约不少人工成本。
村子里从此告别了煤油灯的时代,一到天黑,夜夜户户都亮起电灯。
装上电之后刚好到了热天,有花钱大方的人家买回了吊扇台扇,从此再也不用汗流浃背地摇大蒲扇了。
只是眼下的电视剧实在太贵,村民们一下子还舍不得买。
翻过令人欣喜的五月,眨眼便到了麦收的季节。
别人家里都热火朝天地忙着收麦,花枝和江渔却闲得直打瞌睡。
两人坐在花荫下聊天,花枝说,等明年挣了钱,要把这方圆几十里的地全包了,不但养花,还要种绿化树,另外她答应了江渔要组建一个车队给他管理,明年也要开始筹备。
去年冬天买下的宅子要盖楼房,城里市里最好都买上一两套房子,她无意去屯房炒房,只想不管到哪都住着方便。
还有承诺江多的大摩托,明年一定要买,再给江渔配一台私家车,方便他们出去谈生意。
如此种种,听得江渔下巴都惊掉了。
江渔说:“媳妇儿,你的愿望是美好的,可事
实上咱还差着银行的一
大笔钱呢,就你说的这些事,我估摸着咱还得再接着找银行贷款,可问题是人家愿意再贷给咱吗?”
花枝看着那一大片已经长出叶子的君子兰,笑着说:“到时候你就不愁了。”
麦收结束后,村子里有一半的人家放弃了种玉米,纷纷跟风养起了花。
一时间到处盖起了塑料大棚,田野成了白色海洋。
这期间,魏骋在安平的花鸟市场开始投入使用,花枝带人忙忙碌碌地铺货,把经验丰富的张三妮调过来当经理,另外又给他和江小闹各配了两个手下。
江小闹也荣升为经理,虽然只管着两个兵,还是成就感十足,走路都是飘的。
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花枝考虑着,是时候建立一个完整的公司体系了,她得趁这段时间好好规划一下,认真挑选出几个高层和中层管理人才加以培养,不然以后生意越做越大,她一个人累死也管不过来。
江渔这段时间正在飞速成长,他越来越像个正经的大老板,说话不再张口闭口骂娘,两根筋的背心和大裆裤也改成了白衬衫黑西裤,走起路来步履生风,谈生意头头是道,拿主意坚定果断,很有些雷厉风行的感觉。
除了一点,他特别不喜欢夹公文包,不管去哪都两手空空,习惯性把手揣在裤兜里,看着特别有气场。
为了配合他的气场,花枝让江海做了他的私人秘书,专门帮他拎包。
一切都那么欣欣向荣,花枝几乎有点踌躇满志了。
她每天都跑去看君子兰的生长情况,数着那一片片翠绿的叶子,幻想着它们是金灿灿的。
这时候的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后面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在等待着她。
第73章 逃
夏秋之交; 老五从省城学成归来。
经过一番磨砺之后,光头还是那颗光头,但整个人的气场都不一样了。
一帮兄弟欢天喜地; 江渔和花枝为他接风,直接让向东和红旗开着拖拉机载着大伙去县里饭馆摆了四桌。
那天晚上,大家都玩疯了。
许久不见的兄弟; 归来仍然情谊不改,老五喝高了,抱着江渔泪流满面。
第二天; 他酒醒了; 去花棚找江渔和花枝说话,说他下一步就准备在集上开摩托车店了。
老五这一年来在省城结交了不少朋友,和好几个摩托车厂家的销售代表也都混得很熟; 能够拿到相对优惠的价格,还可以兼做厂家的售后,拿一份固定的工资。
随着这一年来农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的变化,摩托车行业的前景一片光明,像老五这样的人,只要好好经营; 同样前途无量。
花枝很为他感到高兴; 鼓励他放心大胆的干; 没有钱就来找她拿。
老五对花枝的提点之恩深表感激,说要不是花枝,他现在还守着那个破修车铺给自行车补胎打气呢!
花枝说; 你要真想感谢我,等你车行开业后,给你渔哥整一辆最好最拉风的摩托车开开。
老五看她事事为江渔着想,就问她打算啥时候和渔哥结婚。
江渔一提起这事就伤心,花枝去年明明说了等大哥和大姐一成家就和他结婚,结果大姐现在孩子都怀上了,花枝还不肯履行她的承诺,又要拖到明年再结,说什么明年有钱了,要和他去三亚旅行结婚。
大姐花叶是上个月刚查出来怀了宝宝的,现在全家人都把她当成大熊猫保护着,江有更是啥活都不让她干,恨不能一天到晚把她捧在手心里,去哪都抱着她,不让她脚沾地。
花枝纠正他,说这样是不对的,孕妇活动量少了,将来生孩子会难产,太过份的宠溺实际上是在害她。
江有特别相信花枝,听花枝这么说,就每天早晚陪着花叶散步,空闲的时候和花叶一起在花田里看花,两人你喂我喝水,我给你擦汗,简直快把花棚里的单身汉羡慕死了。
江渔是最羡慕的一个。
人家羡慕是因为没媳妇儿,他明明有媳妇儿,却比单身汉憋得还难受。
花枝看着江渔那幽怨的小眼神,忍不住笑他:“你怨个啥,咱俩现在虽说没结婚,你家的啥事我没操心,你的个人生活也是我在打理,钱大把给你花着,跟结婚有啥区别?”
“有。”江渔说,“现在啥都好,就是不能生娃。”
“……”花枝哑口无言。
老五在旁边乐得不行,说:“嫂子,看把我哥给急的,你干啥非要等明年,今年先把婚结了,明年有钱了再去旅游,不是一样的吗?”
“就是就是,老五说得对。”江渔附和道。
花枝说:“你们都不懂,从现在到明年,是对我很重要的一段时间,我做什么样的决定,都是有目的的。”
既然她这样说,江渔也不好坚持,只得再耐心等几个月。
老五得到花枝的经济支持,立刻开始下手找合适的铺面。
他走后,花枝和江渔也各自去忙了。
这天的天气特别晴朗,白云像棉花糖一样飘荡在纯净如湖面的天空,大雁排成人字从云边掠过,立秋刚过,已经隐隐有了秋高气爽的感觉。
秋天象征着成熟,收获,凉爽,是花枝最喜欢的季节。
只是除了这个秋天,和这一天。
这一天和往常没什么两样,大家都在田里辛苦忙碌,
午后,花枝在办公的棚里睡觉,刚合上眼,天空突然炸响一道惊雷,吓得她激灵一下坐了起来。
紧接着就听到园艺师在外面大声喊:“要下暴雨了,快把塑料布盖上。”
花枝连忙穿上鞋跑出去,就见刚刚还晴空万里的天空已经布满了乌云,黑压压的云层似乎快要把天压塌了,闪电密集,雷声滚滚,眼看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江渔带着大伙来回奔忙着盖花棚,江有扶着花叶过来,对花枝说:“你先陪你姐回家吧,这边的活我和江渔带着人干,万一等会儿雨下大了,路上不好走。”
花枝本想留在这里帮忙,顾及着姐姐的身孕,只好回花棚去找雨伞,以防在半道被雨淋。
谁知这雨说来就来,不等她把雨伞找出来,大雨便瓢泼似地从天而降。
江有急忙扶着花叶躲进棚里,就这么几秒的功夫,两个人的衣服便打湿了。
花枝说:“算了,这雨太大,现在回去,到家也湿透了,还是等雨停了再回吧!”
江有也没办法,只得把花叶托付给她,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