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俏七零-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服装前些年的时候当然都是”革命装“,而今年政治气氛一下子宽松了起来,大伙儿都兴致勃勃地翻出来精美的衣裙,打算今年好好演一场。没有特别定制的演出服,那是不可能的,毕竟都是业余图个闹腾。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她们总能想到好的点子。

    解放前只要家里不是真的赤贫,像外婆,太婆出嫁的时候一定会穿上有着精致绣花的嫁衣。包括杨小贝的奶奶也有。她的一套裙子留给了小儿子,因为奶奶去世的时候老爸太小,所以特地交待要留给他做个念想。老爸对目前唯一的印象,就只是这套衣裙而已。杨小贝以前在家的时候,老妈拿出来翻晒的时候看到几次。哪怕几十年过去了,大红的端面衣料仍然光滑柔软,上面绣的鸳鸯,花卉等等。并不是如古时那般华丽,但还是非常精致的。

    后来不时兴穿嫁衣了,这些漂亮的衣服都被压在箱子底部煎天日。乡下可不讲究什么,旧衣服都要做抹布才能站完最后一班岗,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些绸缎的料子,给小孩做尿布都不行,做抹布就更别提了。最是中看不中用的,但是巧手的女人上们把这些衣服改装一下,充当一下戏服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个年代什么都奇缺,所以这个时候你看见那些花花绿绿的戏服丢是这么来的。

    老妈也有这么一套衣服,是外婆用自己的裙子改的。外婆的手巧,上衣做成旗袍的样式,领口还缝着样式复杂的盘口,裙子则把老式的款式改良了,腰间没有那么复杂的一层层绕起来的腰封。改好的衣服穿在老妈身上,恍如一位民国时期的闺秀。但是……

    杨小贝捂着额头,这到底是化的什么妆啊!血盆大嘴,惨白的大脸盘子……好像用面粉直接糊在脸上,活生生把还算清秀可人的老妈弄得面目全非,简直辣眼睛!

    老妈还乐呵呵地冲过来炫耀,这时也没有化妆一说,什么审美也全谈不上,上个妆已经是难得的体验了。什么?你说不好看?咱们白着呢!咋会不好看?

    忍无可忍的杨小贝一把拉起老妈,去找王干事要了一盆热水,硬是摁着好不容易才把她洗干净了。老妈十分不乐意,可是小贝不喜欢,特别不喜欢!她只好忍痛把装卸了。瞧着她望向别人的艳羡眼神,杨小贝老神在在地从背包里掏出来一个粉红色的化妆盒。

    还好考虑到演出可能需要上妆,她在收拾的时候就把旅行化妆包装上了。通常杨小贝都是素面朝天——她懒得很,不耐烦卸妆。但是上班的时候没有办法,化妆是基本的礼仪,是对客户表示尊重。所以她虽然很少化妆,包里还是习惯性的都会备齐一套。这不,派上用场了吧!

    易慧芬早就知道小贝的包里有好东西,她带着搽脸的面霜,可比蛤蜊油好用多了!这两天她们姐妹几个都把自己的蛤蜊油丢到一边,尽用小贝的。今天走的时候,她还特意把一大瓶留在了床头柜上面。大妹一点也没客气,怕妈看见要说话,一伸手就藏到枕头底下去了。这会子有看见她拿出来另一个盒子——说实话,小贝跟她这么要好,她的东西早就被自己看过了,可是这个盒子吧,虽然漂亮,可她摸了半天,也没能打开它,就不感兴趣了。

    现在小贝把盒子拿出来,啪嗒一身打开了搭扣,易慧芬瞧上去,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物事,她一样也不认识。这是干啥呢?

 41 热闹

    如果老妈问出来,杨小贝一定会一本正经地回答:“这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二十一世纪最大发明,千万女性的最大福音化妆品啊!”无论你是照片还是骗照,不打上BB霜,不画上最流行的眉形,最时尚的唇色,你好意思说自己是时尚女性?

    当然了,杨小贝显然不是。她的化妆包里只是最基础的几样东西,让自己显得精神一点,精致一点就行。至于什么什么最流行,追赶那个时尚太累,还是算了吧!不过现有的几样东西化个演出妆也是绰绰有余的。杨小贝拿出专业的姿态,命令老妈闭眼,抬脸,她要开始干活了。

    额……其实她只是在街边品牌路演的时候,见人家美容师就是这么干的,她这几下三脚猫功夫,架势倒摆得足。把老妈顺利地震住,乖乖地闭上眼睛,让杨小贝为所欲为。

    在自己老妈脸上化妆,还真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呢!杨小贝忽视掉心里的异样感觉,先上了一些底妆,再细心地画上眉,稍微修了一下,老妈的眉形很好,自然就行。再画上眼线,打上睫毛膏,最后扑上散粉,涂好唇膏,齐活!

    仔细看看,老妈化完妆还真是一枚小美女呢!倒不是说平时不美。关键是化妆品能提亮整体的肤色,让五官更加立体明亮。杨晓贝对自己的手艺表示满意,拿出小镜子来,让老妈自己欣赏一下。

    易慧芬闭着眼睛任小贝在脸上捣鼓半天,弄得她痒得很,才被通知可以睁眼。接过小贝递过来的小镜子,本来还想埋怨一下的,谁知道看见镜子里的那个人,傻掉了。

    这……这个是自己吗?易慧芬再也想不到,自己能这么的……她不知道怎么形容,镜子里的皮肤好白,还非常细腻光彩,眼睛变得又大又亮,这眼睫毛上面是糊的什么?变得好长好长啊!还有嘴唇,她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唇色会这么漂亮,那是一种带着珠光的红,说不清是什么红,总之特别特别好看……

    易慧芬的脸悄悄地红了,越发显得白里透红,艳若桃李。她平时大大咧咧,脸红的时候还真不多。不知怎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居然都红了脸。正痴痴地照着镜子发呆呢,村里别的姑娘来找她,登时惊呼起来。

    “天啦!芬子,你这妆是谁给画的?好漂亮!”这姑娘惊为天人,这是易慧芬?平时她哪里有这么标志?现在化着这个妆容,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被她一声惊呼,附近的人都被吸引过来,女孩子们本来都聚在一起上妆换衣服,这下发现了新大陆,全部都围了过来。你一嘴我一句的,不断惊叹这神奇的妆容。

    这算什么?你们是没见识网上那些化腐朽为神奇的化妆术,完全可以把无盐女化妆成西施!杨小贝得意地想。老妈的底子本来就好,她稍微修饰了一下,登时秒杀了一片!她还在沾沾自喜呢,一转眼就被姑娘们包围了。

    从易慧芬那里问道是杨小贝给化的妆,姑娘们争先恐后地围着杨小贝,让给她们也化一个。大家又不是瞎子,没有比较也就算了,可是看完易慧芬的脸,大家觉得自己脸上的妆怎么就这么怪异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杨小贝就在这儿,不找她找谁?

    好吧,从给老妈化妆的时候杨小贝就有觉悟,会有这么一出。她们一个个的顶着一张大白脸,实在是让她看得尴尬症都犯了。要是过了几十年,这帮小姑娘们都变成了老太婆,唱起戏跳起秧歌的时候,化这么个妆倒是喜庆。可这么些青春美少女,搞成这样子很暴敛天物好不好?

    指挥大家一个个排好队,给每个人都化上妆以后,天已经快黑了。姑娘们兴奋地互相评价新妆,连晚饭都不想去吃了——生怕把嘴上的颜色吃没了,还是杨小贝再三承诺会随时为她们补妆,大家才放下心来。至此杨小贝在姑娘们心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了无以伦比的高度,每个人看见她都亲热地不得了。易慧芬更是得意得像个骄傲的孔雀,哼!小贝受欢迎就是我最大的光荣,别问我为什么!

    虽然有各自村的妇女主任带队,又有王干事统筹安排,现场还是乱哄哄的吵成一团。这很正常,又不是什么专业的团队,能希望大家有多少守秩序,再说了,春晚的后台也乱着呢!乡亲们吃好饭已经陆陆续续地过来了,王干事急得大冬天的出了一身白毛汗,今年不比往时,大家不过热闹一场。等会儿可是有领导们要过来的,这么乱哄哄,像话嘛!

    可惜哪怕王干事喉咙都喊哑了,也没几个人答理他。女孩子们叽叽喳喳,注意力完全在美美的戏服,新鲜的妆扮上面,吹打班兴趣一来,已经开始打起了锣鼓,直把围观的乡亲们听得大声叫好。王干事来回跑了几圈了,一点效果也没有,他气得直拍手,还是杨小贝看不过去了,过去帮他想办法。

    演出的场地在乡中学的操场,只有这里的地方够大,容纳的人最多。本来就没有什么主持人,报幕的之类,也没有后台,表演开始前大家伙都混在一起,能有什么秩序可言?王干事的想法是好的,可惜现场的乡亲们不是学生,今天就是大家热热闹闹地闹元宵,怎么可能会规规矩矩地站在这里啊?

    杨小贝也没有组织过这类大型的活动,不过管人她会啊!现在姑娘们最听她的,她一声令下,全部都整齐划一地排成两排,把乡亲们和表演台隔离开来,中间留出一条通道,等会儿领导到了从通道走上去,不就行了!

    王干事见杨小贝三下五除二把姑娘们安排好了,喜得无可不可,这么简单的点子,他怎么就想不到呢?杨小贝想说,你是没看见后世的礼仪小姐,有活动的时候都这么排着呢……

    大家都穿着戏服,化着精致的妆容,往那么整整齐齐地一站,别说这架势还就出来了!杨小贝给大家示范了一下标准的站姿,就撤到侧面的吹打班那边去候场了。她穿着后世带过来的羽绒服,和大家站在一起太不搭调了。

 42 遇见

    冬夜的气温是非常寒冷的,但是也挡不住人们对即将到来的演出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操场上面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就人声鼎沸起来。一些摆小摊的,卖小吃的也带着自己的家伙混在其中。难得的欢庆时光,大人们也不会吝啬那一毛两毛的,总会给孩子们买零嘴。于是小孩子开心的笑闹声,大人们兴奋的寒暄声,形成一道道欢乐的声波,在夜色中传扬好远、好远。

    “礼仪小姐”们也被乡亲们围着看稀奇。今年的女娃娃们打扮得不一般嘛,看上去顺眼得很,不想平常那样,画得像个大花脸。都是乡里乡亲的,总有认识的四大姑、八大姨过来打招呼,很快好不容易排好的队形就岌岌可危了。不过还好,领导们终于到场了。

    乡里的书记、乡长等领导,满面红光地陪着县里的副书记,还有另外几个局长、干事等一帮子人,心里美滋滋的。可不是?徐店乡算是比较偏远的山区,穷乡僻壤的,县上的领导一年也就会下来这么几次,每次还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今年周副书记下乡驻点,连过年都没有回去。这不,还和乡亲们一起闹元宵。

    咱们徐店虽然穷,但是自古就是文艺之乡。能歌善舞的妹子小伙,那是一抓一大把。可以说,人人都会唱上两段。辛苦劳作之余,汉子们都会一边唱着号子一边干,劳动场面那是热火朝天的。不过这些优势,能看不能吃,对大伙的生活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但是对领导来说,难得欣赏一下这些原滋原味的表演,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

    报纸上面说了,马上就要全面改革开放,农村都要分田到户,再也不吃大锅饭了。乡上的干部们心里都有点打鼓,这县里领导驻点,估么着也是为了年后的土地普查做准备。以后都是小家小户的干,村干部、乡干部的角色也都要变动了。到时候怎么调整大伙都不清楚,但是把领导招待好,给领导留下好感那是必须的嘛!

    特别是到了现场,还有文化队的姑娘们列队欢迎,乡领导那叫一个乐呵。哎呀,这个王干事,还是很会安排的嘛!你瞧瞧,这才体现出我们徐店人民讲礼节,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嘛!乡长给了王干事一个肯定的眼神,连忙又回过去引着周副书记去主席台就坐。

    所谓主席台,也不过是从教室里搬出来的几张桌椅。周副书记一行人还不少,到后面别说王干事,乡上就只有书记和乡长有座位,其他人都和乡亲们一起,站着看演出。

    本来嘛,乡里的演出都是要站着看才带劲,坐在那里还有个啥意思?不过听说周书记是从大城市下来的,怕人家不适应这种气氛,王干事还是临时安排了一排座位。现在看来,乡里的干部陪着过来,马上就散开来找老乡聊天打屁去了。周书记被乡长陪着,对现场热闹的气氛也非常满意。

    既然主要人物都到齐了,一声锣响,演出正式开始了。乡亲们的音量也都降了下来,都等待着开场。

    没有介绍,也没有报幕,一帮子小伙呼啦一下就跳到了台上。与此同时,高腔的唢呐,铿锵的锣鼓都响了起来。这是开场的舞蹈,没有名字,是从以前的祭祀舞蹈演变而来的,小伙子们模仿着劳动的情节,配上激情四射的锣鼓声,让人们心中充满了对丰收的喜悦。有的人会叫这舞“丰收舞”,但是叫什么并没有人在意,有的时候农闲,只要有个人吹唢呐,乡亲们都会跟着跳一段。

    一段舞蹈跳完,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了。小伙子们下场去准备,接下来上场的也是徐店传统的舞蹈,不过是由姑娘们来演绎,易慧芬也在其中。姑娘们穿着精心准备的裙子,一上场就得到了满堂彩。等彩声停歇,只听得她们手里各拿着两个陶瓷的勺子——没错,就是咱们平时吃饭用的小汤勺,俗称“调羹”。勺子互相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敲打声,并且有特别的曲调的。

    这种其实就类似快板表演,但是没有快板那么复杂。乐器也是就地取材,不要太亲民。这个时候锣鼓班子就可以休息一下。毕竟吹唢呐什么的,也是一个体力活。配合着“勺子舞”,就只有姑娘们简单但不失风味的舞蹈了。但即使是这样,乡亲们依然最爱看这个节目,瞧,这就是咱们徐店的姑娘们,跳着祖辈们传承下来的舞蹈,也传承者祖辈们乐观、向往富足的美好愿望。

    杨小贝看着精彩的勺子舞,也是非常的喜欢。小的时候老妈还教过她呢!可惜她没这个天赋,不是捏紧了打不响,就是太松了勺子掉了,在砸了家里几把调羹后,被老妈判定为不是这块料,不给教了。她倒是觉得有趣还想学来着,可惜老妈心疼家里的饭勺,认为她把吃饭的家伙砸完了也学不会,坚决回绝了她的请求,现在想想,还有点遗憾呢!

    哎!要是老妈不心疼那几个调羹,说不定现在她就可以上台和老妈他们一起愉快的舞蹈了呢!

    接下来的节目按步就班,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把乡亲们看得连声叫好。眼看着差不多要自己上场了,杨小贝意犹未尽地站起来,想到“后台”准备上场。谁知道蹲的时间长了猛地一站起来,倒霉的低血糖又犯了,眼前一黑就往前面栽下去……

    这下完蛋了!我美美的妆,我唯一的外套……倒下去的时候杨小贝居然还有时间想这些。操场的地面本来就是泥土,今天来来回回走的人多了,更是被踩得不成样子。这一摔下去,一身泥是绝对跑不了了。杨小贝闭着眼睛等砸到地上的一瞬间到来,结果却一头栽进一个温暖的怀抱里。

    来人用有力的胳膊抱住她,险险地把她从地面抢救回来。杨小贝还昏昏呼呼地步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听得耳边有一个熟悉的口音问到,“同志!你还好吧?”

 43 演出

    猛的来这么一下,杨小贝惊魂未定的都忘了从人家怀里站起来了。直到人家见她在发呆,又问了一遍,“你还好吗?”她才反应过来。赶紧手脚并用地爬起来,这叫一个囧!

    周品正很郁闷。年都没有过好,就逃难似的从浦海来到这个偏僻芬鄂北山区,陌生的环境,不习惯的饮食,在加上心中的苦闷,让他成天闷闷不乐。叔叔见他每天闷在房子里不出门,怕把他闷坏了,今天特意拉他出来看闹元宵。

    浦海那边,正月十五也不过就是吃汤圆,逛逛城隍庙,荡荡外滩,没什么花头。想不到这穷乡僻壤的,倒是出乎周品正的意外,弄得十分热闹喜庆。本来他随着叔叔坐着看表演,过了一会儿发现,现场的乡亲们都是站在那边吆喝,时不时的跟着来上一段,中间还穿插着卖烤红薯的,卖米花的,十分热闹。他本来就是年轻人坐不住,见状跟叔叔说了一声,起身打算四处走走看看。

    之前对这边的演凑班子十分感兴趣,有几个师傅的技艺高超,锣鼓都敲出花来了。于是他想着走到这边来看个究竟,结果却一下子见一个人在自己面前倒下去,惊吓之余,他一把就把人家抱了起来。这会儿借着操场上面的灯光仔细一看,还是个挺漂亮的小姑娘。见她有点懵,周品正也不敢放手,怕别人误会他耍流氓什么的,只好又问了一遍。

    镇山还是有电的,今天又活动,还特意牵了一盏大功率的灯过来。再加上四周的火把,不算亮如白昼,也是十分明亮。杨小贝呆呆地望着这个男人,他很高,目测大概要一米八的样子,在普遍身高比较忧伤的西南地区,鹤立鸡群一般地站在那里。年纪大概二十多不到三十,皮肤比较黑,五官却十分立体,额……怎么说呢?有点像黑化后的古天乐。

    忽然在这人声喧嚣的环境里面撞到一个帅哥,杨小贝觉得自己的运气好得不要不要的。那什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被一个帅哥来了次英雄救美,作为猪脚还是很享受滴……但是,她暗戳戳地想着,这个帅哥怎么说话这么耳熟呢?

    她之前在浦海呆了那么久的时间,对沪版普通话早已经听得习惯了,可是转换了时空,在这个地点忽然碰到这种口音,她还真有点想不起来。“非常感谢!要不是你接着我,这下我可摔惨了!”杨小贝落落大方地跟对方道谢。因为他之前说的普通话,自动切换成了普通话模式。

    “不客气!不客气!”相比于杨小贝欣赏的眼神,周品正简直就是惊喜了。来这边快半个月了,不是他不肯出门,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不说,想找别人说说话,问个什么东西,连县里的干部都是一口土话。他自己的普通话也没有标准到哪里去,带着一股浓浓的浦海口音。所以交流起来就好比鸡同鸭讲,费劲得不得了。没法聊天,他也只好天天闷在家里。

    刚刚其实情急之下,周品正冒出了完全是浦海话,他以为对方完全听不懂,谁知道人家听懂了不说,还用也带着相同口音的普通话跟他说话,这感觉,简直是他乡遇故知的赶脚啊!

    再看这个女孩子穿着也格外不同,身上一件有点像“面包服”的大衣服,却比市面上的面包服样式好看多了,面料应该是一种化纤的洋布,浦海也没有见过,难道是华侨商店里面的货品?她的头发没有编起来,长长地披散下来,却是现在最流行的烫发。不过现在时兴全部的头发都烫卷,像个狮子头似的,她这样的微卷显得很自然,有一种淑女的感觉。

    总而言之,她穿得跟周围的老乡们格格不入,在加上一口浦海腔,让周品正有点摸不着头脑,难道是留在这里的知青?

    两个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周品正是有一肚子疑问,却不知道怎么跟人家搭讪。杨小贝则不知道这人心里的想法,美男嘛,欣赏一下就好了,从来都不是她的菜。至于他姓甚名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关她什么事哦!

    可是美男不让开道,还一副想找他说话的样子。这是干啥呢?人家刚才帮了她,她也不好意思掉头就走,正笑得尴尬的时候,老妈风风火火地跑过来拯救了她,“小贝!小贝!你怎么还在这儿墨迹呢?大家找你都快找疯了!”

    不知不觉,前面的节目都已经表演完了,杨小贝却不见了踪影,大伙儿满世界地找,还是易慧芬对小贝了解,想起她没事就喜欢往锣鼓队那边凑,果然,在这边就瞧见她跟一个男的说话呢!

    没时间多说了,杨小贝被老妈一路拖到台上,也来不及喘口气,那边的师傅们就开始了,属于杨小贝的两个节目,正式开始。

    还没等周品正想好怎么跟人家搭话,就看见她一阵风似的被人拉走了。都还没有问她是不是浦海人,家在哪里的,就看见伊人已经混入人群不见了芳踪。这叫我怎么再找她,周品正尔康手……

    正郁闷着呢,这时一阵优扬的歌声飘扬起来。乡亲们也安静下来,听台上的女孩子唱道;“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竟然是没有听过的新曲子,女孩的歌声甜美清亮,充满了对家乡的爱戴,和对丰收的喜悦。周品正也被如此美好的声音所吸引,想看看台上个演唱者是谁,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台上那个唱歌的女孩,可不就是他刚才邂逅并念念不忘的那位吗?

    歌曲的效果非常好,就像站着周品正旁边的那位老汉说的,“这歌好!听着提气!”歌美,人也美。大伙儿都不吝掌声,大声地叫好。还有些小伙子胆子大,在人群里面吆喝。“再来一首!”不用他们提要求,就在大家意犹未尽的时候,台上的小姑娘并没有下台,而是笑眯眯地跟大伙说起话来,“刚才的歌好不好听啊?”

    “好听!”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台下的人们都大声地起哄,“咱们的家乡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