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俏七零-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全部都是直接倒在地上的,反正等一下就要分到各家各户,马上就要全部处理掉。
第129章 大年
晚上回家的时候,虽然每个人都很累——杨小贝纯粹是凑热闹喊得累了。但是收获满满,按照人头分的成筐成筐的鱼,被大家开开心心的拎回来。干活的、疯玩了一天的人都是衣服鞋子湿淋淋的,不过还不能马上洗澡睡觉,分的鱼最好连夜处理掉,否则放到第二天就不好了。
因为晚上气温太低,杨老汉决定父子三个去杀鱼、洗鱼。那什么,虽然这是女人们干的活,可是现在是晚上,也没有人看见不是……
等杨小贝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就看见处理好的鱼已经用棕叶吊起来,在屋里挂了长长的一串。这些鱼啊肉的都是要在二十八、二十九提前煮好,为年夜饭做准备。除了年夜饭需要的鲜鱼,还有的全部都抹上盐,等腌制好后去熏成腊鱼,放上几个干辣椒烧出来特别下饭,又不容易坏,是年后难得的美食。
而塘里的鱼抓好以后,还有一样东西也是过年要吃的,那就是莲藕。这个就不用分了,随便一个塘里都已经出产上千公斤的藕,没有人能够吃的了这么多,一般都是自己家吃多少就去挖多少,毕竟挖藕特不是件容易的事,又累又冷。每年大多数的莲藕都是烂在泥里的,几乎没有多少是被利用起来的。
杨小贝倒是知道这藕也是一桩生意,而且做得好的话,鄂北这边的红花莲藕粉嫩香糯,也是出了名的好吃。但是一来现在还是集体所有,有很多事情不那么灵活。二来要做这个生意的话得年前一个月开始挖藕最佳,现在早过了这个时机。买肯定还是有人买的,问题是谁干?算了,还是放在心里,以后再说吧。
年前要忙的还有很多,基本上就围绕在“吃”上面打转。在马不停蹄的打好豆腐、杀好鸡,就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九。一年前的这天,杨小贝早上还在浦海赶高铁呢!世事无常啊!今年她一大早的已经在忙活着炸丸子了。
今天要做的事情最多。前面说了,老家这边的团年饭是早饭,以过的早为佳。去年因为送二伯母去医院,家里几乎是村子里最后过年的人家。所以今年越发要赶早一点。凡是费时间的菜都得在今天完成,包括炸各式丸子、煮猪头肉、鱼冻等。
没有多余的肉做丸子,现在都是素的藕丸子、苕(红薯)丸子、绿豆丸子等等。不过刚出锅的时候香脆扑鼻,也不比肉丸子差到哪里去。容姐儿就赖在厨房里不走了,还是小姑好!在家每天都有肉吃,过年还有好吃的丸子,给了一个还有一个!小姑最好!容姐默默地祈祷,小姑永远不出嫁就好了!
等到杨小贝边炸边吃,和容姐都要吃了个肚儿圆,才差不多结束了偷吃(正大光明的吃好吗!),接着利用炸过丸子的油锅开始煎鱼。老家这边做鱼的方法,是把鱼煎透以后,放上豆瓣酱、干辣椒葱姜蒜等炒香,加水煮入味,最后还要加上白萝卜丝。萝卜丝吸收了鱼的鲜辣味道非常好吃,这才是这碗鱼的精华!
晚上的重头戏的煮猪头肉,一整个熏好的猪头放进大锅里,一直煮到可以筷子插透才算好。然后徒手拆骨,把肉留着就是一盘最后的下酒菜。当然了,这拆下来的骨头也不会浪费,上面总有些肉肉是剔不掉的,于是大家一人一块,开啃!
这个形象就不要提了。啃完的骨头留给汪星人,还可以啃三个月!
忙忙碌碌中,总算是到了年三十。对于杨小贝来说,在凌晨6点钟起床简直可以抵消对过年的期待了。不过没办法,还有一大桌子菜要烧呢!忙活了两个小时,总算是被满桌丰富的菜品安慰了受伤的心灵。好吧,唯有美食可以原谅!
今年杨家是在老宅过年,大伯一家子也到齐了。一切和去年一样,除了孩子们都大了一岁,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大年。不同于去年的初来乍到,今年杨小贝已经是得到了所以孩子们的爱戴。小的们知道只有小姑哪里有数不清的好吃的,大的如芳姐、玲姐则是会缠着小姑问最新式的样子,只有小姑穿衣最好看!现在家里的“红人”除了杨小贝,那是不做第二人想。
晚上拜祭祖先的时候,杨老汉一个人在杨奶奶坟前絮絮叨叨,嘀咕了好久。对于他来说,过去的一年是翻天覆地的一年,要说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小儿子终于考上了大学,还定了亲。儿媳妇是个好的,亲家家里也都好。女儿又懂事又能干,参加了培训班,明年就要做医生了。还做生意赚了大钱,拿出来要给哥哥们盖房子……
“哎,老太婆啊,咱家的好日子要来啦!可惜你看不到。”最后,杨老汉抽着旱烟,轻轻地对着地底的老伴儿说道。他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个穿着红裙嫁过来的女人,笑容爽朗,干活麻利,又生育了如此多的子女,一个个都教养得很好。可惜……
“爹!你怎么还不回家?外面太冷了当心着凉!”,回家上坟的大女儿见他迟迟不归,就知道爹又在找娘说话了,忙找到山上来。她小的时候爹心烦起来倒是时常去娘坟前呆着,自从小妹丢了以后就再也不去了,她知道爹是觉得没脸见娘。这不,小妹回来了,他又开始喜欢往山上跑。
杨老汉的年纪也有六十了。在乡间来说已经是年纪比较大了,杨大姐觉得他老是往山上跑不好,按照迷信,这不就是想上山是意思吗?再说了,娘要是觉得想爹了,把他带过去咋整?兄弟姐们能已经没了娘,可不想这么早就连爹也去了。
见大女儿找过来,杨老汉也不好再和老伴说“悄悄话”,起身一言不发地回去了。家里已经非常热闹,女儿女婿们也是很久没有见到杨启泰了,都拿“大学生”打趣呢!
年三十、正月十五要点灯,每个房间里都点上了蜡烛、油灯,全部都亮堂堂的。孩子们都到齐了,大家凑在一起说笑着,孩子们在疯跑闹着。人口多,就意味着兴旺,也代表着希望。在明亮的灯光下,儿孙环绕,喜庆热闹,杨老汉那一点点刚刚涌上来的惆怅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130章 遗忘
年三十晚上睡得太晚,以至于大年初一早上杨小贝醒过来的时候,还有点懵。躺在枕头上放空半天,总觉得自己有什么事情遗漏了……
呃——好像把某人给忘了。
如果怨念可以冲破天际,周品正这回儿估计已经提前完成了神州计划了。自从杨小贝放假回了家,从此以后龙归大海,音信全无了!以前易二哥每天往县城跑,就算是杨小贝回家了也不会断了联系。这次可好,合作社封账了,王大成回家了,易二哥也不来了。好么,全世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可怜他早早地准备好了礼品,预备杨小贝通知他上门拜见家长。又特地跟叔叔打好招呼,万一要去的时候他一个人去太不礼貌了,还是要长辈一起去才显得正式……可惜他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杨小贝根本就把他给忘得无影无踪了。
随着过年一天天临近,他望眼欲穿还是没有等到只言片语。郁闷不已的他甚至打算不管不顾,直接杀上门去好了,反正自己也知道杨小贝家在哪儿。不过最后周品正还是控制住了冲动,没有得到杨小贝的同意,他这叫先斩后奏,到时候美人生气,拿严重的后果他一想就冷静下来。
叔侄俩也没有什么年好忙,反正是客居,也没有家庭,两个男人就凑合着吃顿年夜饭完事儿了。看着郁闷得闷头喝酒的侄子,本来还有点嘲笑他自作多情的周书记也觉得不落忍,那叫一个颓废哦!
“我说,品正啊,你是不是误会了?人家小姑娘就没有想着和帮你谈朋友吧!”,毕竟是自己侄子,对方那么精明的小姑娘,周书记严重怀疑侄子根本玩不过人家,反过来被玩儿了。
“怎么可能!小贝亲口同意的!“周品正炸毛了。知道自己多不容易让小贝松口的吗?人与人之间能不能有起码的信任了?小贝她……呃,只不过的把我忘了……忘了……了……
周品正知道,小贝看上去精明能干,脑子一转就是一个绝佳的主意。但是有的时候又迷糊得不得了,让人哭笑不得。过年的时候事情太多,她肯定一忙起来就把自己忘到脑后去了。哎,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见侄子还硬着头皮为杨小贝说话,周书记连酒也喝不下去了。得,他算的看明白了,侄子这回是彻底的栽了。人家都没有把他放在心上,这大过年的,他背井离乡的在这边,但凡有点心的也要来问候一下的嘛,结果怎么着?给忘了!
本来之前他还想着,杨家小姑娘是不是看自己,或者是周品正有钱,才吊着他的。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只能说在这段感情里,周品正已经付出了全部,而杨小贝却只是给了一个机会而已。再说了,从之前的西瓜事件里,他也看得出来,那个小姑娘洒脱得很,懂取舍,知进退,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几件礼物能够打动的。
哎,周品正啊,只怪你眼光高,你就自求多福吧!
叔侄俩冷冷清清地过完年,第二天也不上班,周品正更加闲的蛋疼,只好在被子里捂着不起来。郁闷啊!能不能躲在被窝里哭一场?
话说杨小贝终于想起来还有个“男朋友”,自己也汗颜。嗯……都怪周品正,老早就把家里缺的全部一趟趟买好送回来了,今年年前赶集抖没有去,她除了去易家就没有出过门,成天就在锅碗瓢盆中间打转。能不能解释说,因为自己没有经验,所以没有想到呢?
好吧,解释就是掩饰。说到底她还是不习惯自己还有个亲密的爱人,完全没有做人家女朋友的觉悟。那么,该怎么补救呢?
周品正和他叔叔两个人在这边过年,肯定冷冷清清,一点气氛都没有。不像乡下,浓浓的年味飘荡在乡间的每个角落。而且县城里过年的时候所有的店铺都是不开,街上就更冷清了。
要不……让他们到家里来玩?
这个念头在脑子里过了一下,又被杨小贝划掉了。周书记的身份对于杨家来说太高不可攀,他要是来了家里,大家都会很不自在。她也不是反感周品正过来,如果家里人不在意的话,她还想着让周品正来家里过年呢!反正他一个人在这边也蛮可怜的。可是她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家子人。
比如老爸,今年哪怕上门提亲了,如果没有赶在节前定亲的话,过年他还是没有资格上门的。这就很尴尬了,按理必须得去未来老丈人家去走动,但是身份还够不上。这也是爷爷为啥节前赶着订亲的原因。放在周品正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他倒是想来呢!可是身份没有过明路,是没有资格滴!
这下不是她无心,而是有心无力啊!杨小贝满意地为自己找的理由点了个赞。然后为了安抚一下周品正注定受伤的心灵,去给他装了一篮子各种丸子、猪头肉、腊肠猪肝什么的,打算等明天让二舅送去县城一趟。初一不出门,初二姑姑们要会娘家,初三开始要走亲戚、拜年,这段时间都没有空出去,看来只有再等一段时间才能去县城了。
把东西包好,那去给明天要去外婆家的老爸,叮嘱他要负责把话带到。老爸知道这是带给周品正的,脸上就有点不好看了,但是他们也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这一年来易慧芬看着,也是规规矩矩的。大过年的那边只有一个人,小妹惦记着送点东西也是情理之中。
再说了,他对周品正这个人,观感也有一些变化。从他尽力尽力地从浦海收罗的复习资料起吧,包括小妹的学习资料,后来易慧芬的。全部都是那个人张罗的。关键他还不居功,总是默默地做这这些事情。小妹这边,吃穿用等所有的细节他都考虑得齐全,为小妹大老远从浦海采购过来,要说不动容是不可能的。
他并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因为周品正的资料,他顺利考上了大学,这就让他没有了坚决反对他俩的底气。再加上这一年的观察,他对周品正的人品、和对小妹的上心程度,虽然嘴里不说,心里也是满意的。但是越是这样,他就越发不开心。人是好的,对小妹也是真心,可是什么都好,就是太远了。
还有一点杨启泰最耿耿于怀——既然真心想和小妹好,他就自己一个人瞎忙活吗?没有他家里人出面,难道就这么空口白话地想把小妹娶回去?
第131章 久别
周品正要是知道杨启泰的看法,估计比窦娥还要冤。不是他不肯上门,也不是没安排长辈来提亲,是你家妹子不同意有没有?
过年说悠闲也悠闲,一年上头就这么几天啥活都不用干,专门吃吃喝喝。但是说忙也蛮忙的,每天都辗转在各家亲戚之间拜年、走亲戚。去年的时候因为杨小贝刚回来,除了“姐姐”家别处都没有去。今年就逃不掉了,她和老爸两个人就跟着吉祥物似的,每家都必须去,去了还被各种围观,真心累。
还好今年的休息时间比往年都短。初十开始大家就没有空走亲戚了,因为关乎切身利益的大事——分田到户正式开始了。这次土地改革规模空前,头头道道实在太多,要赶着在春耕之前完成,任务还真不轻。
当家的男人们全部都下地去了,每一块田地的测量、分配,全村的人都会围观。谁也不想吃亏,也不想让别人占便宜,到了这种时候,一分一厘都是要争的。田界、山界、池塘、牛羊……每一条田埂都要斟酌再斟酌,务必要每个人都无异议,工作才能继续开展下去。
爷爷、二伯他们每天回来,连茶水都要灌好几缸子。没办法,扯皮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哪怕面积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块地肥力太差了,那片山地势不好,等等。老爸还没有开学,被安排跟着记录,每天被大家吵得头昏脑胀的。
大人们在忙,杨小贝也不闲着。正好去县城一趟,采办急需的东西。现在村里面忙着,没有空搭理卫生室的事情,她也不想在家干等着,于是打着去买药品、器械的旗号,光明正大地去找周品正。
自打初二拿到易二哥专程送来的吃食,周品正的颓废总算是一扫而空——天可怜见,小贝不是忘了他,而是太忙了,没空出来。易二哥当然把话往好了说,虽然杨小贝只是让他送吃食,并解释一下这么久没有联系。但是他自动脑补出来很多,包括杨小贝在家要忙年、掌勺、拜年等等。这么一讲,年前一直没有联系也是有原因的。反而让周品正更心疼起杨小贝来。
要知道这一年在县城,周品正可没让杨小贝下过一次厨房。就算是他出差,也是把家里的鱼肉蔬菜备得满满的,易慧芬自然会接过烧饭的任务。想着他放在心尖尖上,什么都不舍得让她做的人,回到家里却是掌勺的,每天操持一大家子热闹的吃喝,周品正这心哪,恨不得自己跑过去帮忙才好。
所以等到见到杨小贝,他第一时间就抓起她的手查看,看!我就说粗糙了吧!(才不承认是想牵手来着!)
杨小贝尴尬地被周品正一见面就拉着自己不放,对周书记打招呼,“周叔叔,过年好!给您半年了!”这蠢货,你能不能长点心?长辈在这里呢!
周书记比她更恨铁不成钢,好吧,这点上面他们与了共识。看着侄子那没出息的样,还有杨小贝的落落大方,周书记暗自叹了一口气,和颜悦色地说,“好好!和阿正一样叫叔叔吧!”这是认可她了。
杨小贝一笑,“好的叔叔!”又让周品正把她带来是一些礼物放起来。知道家里有长辈,她总不能空着手过来。“家里也没有什么好的,一点土特产叔叔不要嫌弃啊!”
“哪里哪里!上次你托小易送过来的点心很好吃!”两个人客气地寒暄起来。周品正早一头扎到厨房里弄吃的去了。在他看来,他们俩说的都是些废话。小贝这阵子在家肯定没吃好,他还是去给她弄点好东西补补!
客厅里就只有两个人,寒暄了几句,周书记干脆地说,“小贝,阿正的心思你也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本来他跟我说好了,想上你家去提亲。但是我得跟你说清楚啊!叔叔我是不反对你们交往,但是阿正他还有母亲,她的观点叔叔我可代表不来哦!”他没有把话说明,但是相信如此聪慧的女子肯定能明白他的意思。
“叔叔,这事不急。“杨小贝当然明白,浦海人的排外的出了名的,她可不会奢望自己能够碰上一个明理的婆婆。但是话有说回来了,按她21世纪新女性是思维方式,你的反对有意义吗?我是在跟周品正谈恋爱,将来也会和他组成家庭,关他父母何事?
从古至今,婆媳关系都是无解的难题。女孩子们在出嫁的时候,总是要考虑对方的父母好不好相处。杨小贝却还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她的心里,不可能因为父母的不同意就妥协,这不是任性,而是自信。所以周书记慎重其事的跟自己打这个预防针,她在感谢的同时,也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见杨小贝对自己的提醒不放在心上,周书记也摸不清楚年轻人的想法,也许他们有着自己是考量吧!周书记暗自想到。说这里周品正的点心已经好了,在饭厅叫他们去吃。于是谈话就到此结束了。
吃好饭,因为怕他在孩子们说话不自在,周书记就自己出门找人下棋去了。留下杨小贝他们两个“共叙别情”。其实就是周品正抱怨自己比遗忘的委屈,和杨小贝心不在焉的安抚。哎呦喂,她就不耐烦这么黏黏糊糊的!
“对了,你今年过年也不回去,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回去啊?”杨小贝想起来他可怜巴巴在白云县都过了两个年了还没有回去过。要知道当年哪怕她也是一直在外面。好歹每年都要赶回去过年的。
“哦,去年下半年我们这一批没有在批捕的名单上,说明既往不咎吧!我打算再看看今年回去一趟。”虽然说过了两个年,但是实际上也就是一年的功夫。在家里被老娘和姐姐们唠叨得受不了的周品正表示他一点都不想家里。但是为了早日娶得美人归,回家倒是不可避免的。总不能就在这边结婚吧?他同意杨家也不同意啊!
要不是叔叔不同意,过年前呆着也没事,他就想回去一趟了。打个电报是容易,但是自己的老娘他清楚,最胡搅蛮缠不过的,电报里说不清楚到时候反而要他多费口舌。再说了,电报区区几个字怎么能够表达自己的喜悦,还有杨小贝的美好呢?
第132章 未来
正好杨小贝说到这里,周品正趁机把自己的计划跟她展望一下,“家里的老房子也要装修一下,还有家具电器什么的,我要先回去把家里收拾好。”在他的计划里,路程这么遥远,母亲来这边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唯一的儿子要结婚,他还是要回家跟母亲说清楚才行。
叔叔总是说他叛逆,但是作为一个新时代好男人,孝顺是基本品德。他喜欢杨小贝,舍不得她受委屈,所以要考虑得很多。如果贸贸然就把杨小贝带回家去,他感觉既是对小贝的不尊重,也是对母亲的巨大打击。
是的,周品正心里有数,绝对不会是“惊喜”。虽然他已经算的上是“大龄青年”了,但是母亲的要求从来就没有降低过。在她的心目中,自家儿子就是最棒的!没有正式工作怎么啦?阿拉尼子会挣钞票额!年纪大一点哪能那,阿拉尼子卖相好额……
所以说,对于这样心态的母亲,周品正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还真怕到时候老娘要给小贝脸色看。忐忑啊!因为知道老娘肯定会有意见,他才必须亲自回家一趟。
杨小贝丝毫没有体会到周品正那颗忐忑的心,她的心思被“房子”两个字占领了。
浦海的房子!还是浦西的,黄埔区的……这是什么概念?在她回来的时候,再怎么调控,中心城区的房价已经逼近10万/平,随随便便有一套房子,就意味着你已经是千万富翁。可怜她在浦海打拼那么就,别说买房子,连租房子都已经租到郊区了好吗!
等等,重点是什么?装修?和婆婆住一块?
“老周啊!”杨小贝意味深长地说,“你不觉得咱们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和老一辈完全不一样吗?”不是吧?莫名就想起来一部电视剧,老妈当年追得废寝忘食的“婆婆媳妇小姑”。
不要!我才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无聊的家庭斗争中去呢!杨小贝的内心是拒绝的。要不是不耐烦处理这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她怎么会迟迟不愿意将就自己随便嫁掉呢?我去,兜兜转转,想不到还是不能逃离这个魔咒。
“什么?有什么不对吗?我妈就我一个儿子,当然要和我们住一起啊!将来有了小孩可以帮我们带孩子,她老了也要我们照顾。”周品正莫名其妙,这不是很显而易见的吗?为什么小贝好像不赞同?
我去你的孩子!杨小贝气坏了,我们还在谈婚房的问题,你就直接跳到孩子去了。谁要跟你有孩子了——不对,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好吗?搞清楚主次好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