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俏七零-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一折腾,到家都已经中午了。家里人早就翘首以盼,看见车子开回来,杨启泰首当其中冲过来,“爹!小贝!回来了!”

    尽管周品正早已经发回电报,告知了手术成功的消息,让大家的担忧稍减。但是老爹年纪这么大了第一次出门,腿脚也不灵便。小妹虽然有经验那边也熟,但毕竟只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过去的时候有周品正大家还放心,回来的时候,只要还没见人,都是提心吊胆的。

    从早上望到现在,总算是平安到家,杨家众人一片欢腾,喜气洋洋的围了过来。杨启泰弯下腰说,“爹!我背你进去吧!”

    杨老汉其实已经可以扶着走两步了。之前在车站的时候,他就非得自己扶着人走到车上,不让王大成和易老二背。但是现在幺儿蹲下来,他二话没说,就上到儿子的背上,被背进了家门。

 第229章 背脊

    杨启泰和杨小妹出生的时候,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最艰苦的时刻。所以杨启泰从小就长得瘦弱,个头也比别人矮一大截。还好他从小聪明会读书,杨老汉才不那么忧心——以幺儿的小身板,种地实在比不过人家,力气不足,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就会更辛苦。

    但是不知不觉间,印象中瘦弱的幺儿也有了坚实的背脊。杨老汉伏在启泰的背上,被他轻轻松松的背着进了家门。是啊,自从家里条件好了,吃的有了油水,启泰就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脸色青白,身体纤弱。渐渐的他长得壮了些,连个子都高了点。本来就肖母的他,在脸上有肉气血充足的现在,越发俊俏了。

    在杨老汉的心目中,幺儿永远是需要自己呵护的存在。家里有什么脏活累活,他想到的都是老大和老二。然而转眼间,幺儿也长大了。他已经是光荣的大学生,也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在安稳坐在椅子上后,杨老汉感叹道,真是不服老不行啊!

    “爹,你累不累?要不要先去睡一会儿?”杨启泰不知道自己简单的举动,让爹想到了那么远。他只是顺应本心,本来特别想陪伴爹和小妹去浦海。可是爹坚决不同意,让他在家的这些日子里成天担心不已。现在好不容易到家了,他是跑的最积极的,就是为了早点看到爹。

    “累什么?真当我的纸糊的了?”杨老汉不高兴了。他昨天晚上已经适应了火车上的铺位,不同意去的时候心事重重,睡得不要太香。就是小妹有点矫情——认床!接连两天睡不好,脸上都跟国宝死似的,俩大黑眼圈子。

    结果是杨老汉没事人儿一样,到家就吃了两大碗饭,还有闲心叫人推着他屋前屋后看看,检查一下忙年和婚礼的准备工作,精神头不要太好。而年轻人杨小贝,放下东西烧水洗了个澡,倒头就一觉睡到了晚上。

    等她起来的时候,二舅早就回家去了。冬天黑得早,外面已经是松涛阵阵,寒风呼啸。屋里却是忙得热火朝天的。

    算起来,这已经是她回到这里过的第三个年了。时间过的真快,仿佛就是一转眼,已经过了几百个日日夜夜。当时她还在窃喜,平白多了十几年的青春,赚大了!然而事实证明,最禁不起消磨的就是时间,在不经意间,她又已经二十岁了。

    在原来的轨迹里,二十岁的她在做什么呢?中专毕业以后,找实习单位、进修,父亲和老师为了她东奔西跑,找关系求熟人,然而耗费了两三年,得到的却是必须出一万五千元的“赞助费”,才能进乡镇医院做一个月薪150元的临时工,自家诊所又因为“一刀切”的政策突然被关闭的结果。

    当时的家中正是最艰难的时刻,自己和弟弟沉重的学费,还有断绝的经济来源,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来。一生的事业被毁,父亲也非常消沉,家中是气氛完全说不上欢快。即使是这样,父亲还是想着去借钱、托关系找人让她进医院上班——当时除了这条路,好像也无路可走了。

    杨小贝坚决的拒绝了。她实在不忍心让本已经压力巨大的父亲再去为了自己奔走,更加不想家中再背负沉重的债务。还有弟弟要上学,后面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不是任性的时候。再说了,一趟趟的碰壁,还有对现实的失望,让她对继续从事这项工作有了抵触。

    所以在二十岁那年,全家过了一个强颜欢笑的新年,她就收拾包裹出门打工去了。因为从小身体不好,在村里的玩伴都早已经出门打工的时候,父母是不同意她出去的。可是事到如今,哪怕再他们再怎么不放心,也只能放她走出家门。回头想想,在那个时候,他们是多么的内疚、担心啊!

    灶间热气翻腾,把里面的人都笼罩在白烟里。二伯母的身影从蒸汽中走出来,看见杨小贝起来了,高兴的说,“你可真能睡啊!这都什么时候了!肚子饿了吧?饭菜都留好的,搁在灶台上温着。你快去洗把脸,我端到火炉房去吃!”

    二伯母很开心,也不像以前那样偷懒卖滑了。家里今年一口气杀了两头猪!成天忙来忙去的都是大鱼大肉,把她可高兴坏了,这关键时刻可不能偷懒,这可关系着那么多好吃的,何况还时不时偷吃一口,不要太幸福!谁也不能抢走她手里的锅铲!

    好吧,二伯母就是这么个好吃懒做但是毫无心机的人,只要摸到了对付她的方法,就可以让她乖乖的干活了。现在锅里正煮着猪头肉和其他东西,闻起来香飘十里。杨小贝深吸了一口气,肚子就咕咕叫了起来——能不饿吗?都一天没吃正经吃一顿了。

    等她吃好晚饭,杨老汉才觉得累了,不服气的被儿子们催着去睡了。灶台上的猪头肉一时之间可煮不好,今天大家都会很晚睡,要换以前杨小贝都等不到最后,早早的就去睡了,今年倒好,她可有精神了。

    “听爹说,你们已经决定下年就结婚?”二伯先问道。都是自家人,杨老汉当然不会藏着掖着,把在铺海的见闻都给两个儿子讲了。按照哥哥们的想法,这种老娘们家谁要去?自家这么好的妹子,大老远的嫁过去受委屈,没门!

    “是啊!”这也不是秘密,杨小贝满不在意的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回答。她平时喜欢吃零嘴,二伯见她总是去买心疼,今年特地种了葵瓜子,然后自己用盐炒制的,原汁原味特别香。

    “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见老爸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她就知道,回家后大家都不会善罢甘休。“我是那种会被欺负的人吗?别说周品正已经打算买房子我俩单过了,就算是住一块,谁赢谁输的还不一定呢!”她不在乎的说。

    “瞎胡闹!这是过日子,又不是去打仗!”二伯哭笑不得。他当然知道小妹不是普通的柔弱小姑娘,但是毕竟远隔千里,要说……万一……到时候和周品正吵架了。闹不开心了,没人帮他,怎么办?

    根据他的经验(实在不是什么光鲜的),夫妻哪有不吵架的?牙齿舌头还经常打架,何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自家兄弟两个,还有村里的都是这样,总是吵吵闹闹的。像自己堂客,吵架还好,一打架就往娘家婆,多正常!还不是娘家有娘舅撑腰!

    这现在小妹和周品正蜜里调油的,什么事儿都没有。时间长了,总有龌蹉的时候,到时候小妹连个娘家都没得跑,难道还要买张票回来?也不现实啊!

 第230章 三年

    反正,二伯和老爸一唱一和说了半天,中心思想就是不同意。当然了,他们不会直接表示反对,而是从各方面进行了不良推测,其用心良苦,让杨小贝哭笑不得。

    事实上要不是听爹说小周打算分开来住,他们都不用这么迂回,直接就要等周品正回来后找他谈心了。可人家很有诚意,小妹也没有生气,这让两个哥哥十分憋屈——他们倒希望周品正坚持或者是小妹放弃,那样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教训人一顿了……让爹和小妹受了委屈,你还想好了!?

    杨小贝心里暖暖的,有人心疼真好!她也不跟“哥哥”们兜圈子了,说道,“好啦!说的好像我明天就要离开家似的。你们也不想想,我的工作在这边,周品正的事业也在这边,说是结婚,到时候还不是要在老家啊!”

    说的也是哦!一语惊醒梦中人,杨启泰他们自顾着想到以后小妹出嫁了云云,也是印象中的逻辑,出嫁从夫,除非是入赘,否则就会离开家。可是小妹的情形不一样,合作社刚刚起步,未来也大有可为。小妹的诊所也办得有声有色的,不可能因为他们俩结了婚就放弃这里的一切回浦海吧?

    杨老汉人老成精,所以在浦海被刁难的时候也不是很生气,哼哼,你现在在我面前拽,以后还不知道咋样呢!唯一的儿子在我们家,以小周对小妹的看重,那还不是就跟入赘差不多?只不过是形式上不同而已,这么一想,杨老汉的心里就舒服多了。

    可怜周母根本没有想到这些。家人向来对他的生意不感兴趣,说起来也只会劝他好好找份正经工作,没人理解,渐渐的周品正就不在家里说起自己的事业了。所以这次回来,周家人只知道他手里有钱路子广,根本没有想过他在鄂北也拼出了一片天。

    周母还做着美梦,儿子在外面漂泊了两年,总算要回来了!这有儿子在家,她就有了底气,要不然每次去找女儿女婿,名不正言不顺不是?她哪里想到,周品正心里已经计划好买房子搬出去,婚后自然也不会立刻回来。

    至于以后的事情,在周品正的计划里,总不可能一直呆在鄂北的。最起码到时候有了孩子,得回来浦海。还有后面小孩上学等等,毕竟浦海这边的条件要好很多。那个时候,也许他们要两头跑,两边兼顾吧!不过小贝总归不会像杨家人想的那样,嫁到浦海就孤苦无依,一个人呆在陌生的城市的。

    想通了这个,杨启泰他们豁然开朗。总算可以放心过个好年了!杨小贝也开心,她不愿意见到家人为了自己操心,也不愿意他们觉得自己有委屈,特别是父母亲。

    以前,父亲总是对自己有愧疚,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也没有给力的关系,让她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一直在外漂泊。后来因为相亲不顺,母亲虽然急的上火,可是也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那样强迫她。这一切杨小贝都知道,但是她也明白,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根本不关父母的事情。

    可是每次回家,父母总是恨不得把她供起来,什么事也不让她做。总觉得自己在外面辛苦了,回家就好好休息。逢年过节的时候,人家其乐融融,他们又怕自己感怀孤单,总之在她面前,一直连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

    其实关他们什么事呢?最亲的人,总是会把不好的结果归结到自身。尽管杨小贝不觉得自己孤单可怜,她也习惯了在外面的候鸟生活,可是父母亲不这么想。回到如今,哪怕老爸、二伯还有家里的其他人对这件婚事如此的不看好,她也并不生气。

    如果不是在乎和关心,谁会反对呢?周品正有一个好听的来头,一个当官的叔叔,还有不菲的身家。换一家的话,早就举起双手赞成并恨不得早点把孩子嫁过去了。周母的偏见并不是空穴来风,要不是有那么些总想着打秋风的亲家,怎么会有外来媳妇那些不好的口碑呢?

    但是杨家人从来就不会想到这些。如果是以前家里穷的时候,杨小贝敢打包票,爷爷和老爸他们不仅不会同意,反而会更加反对。因为人穷志短,他们不会去占便宜,但是却担心小妹会被瞧不起。

    如今大家都有了底气,所以才会不厌其烦,担心这个计划那个,那是因为自觉有那个能力不让小妹受委屈,可以给小妹找回公道。杨小贝非常开心,虽然家里也会有矛盾,有时候也会有龌蹉,但是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是对外杨家人都是拧成一股绳,毫无原则的帮着自家人。

    翌日,杨家和乐融融地过了小妹回来的第三个新年。比起第一年肉星都看不见几点,如今杨家的团年饭桌上开始鸟枪换炮,大鱼大肉不说,还有从浦海寄过来的干海鲜等。有很多见都没有见过的,哪怕这两年大家条件好了,这丰富程度也是村里的头一份。

    特别是今年还是在新房子团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还有刚刚牵好的电线电灯,这一切都让人心里忍不住乐开了花。孩子们有好吃的,也顾不上去调皮惹大人生气,二伯和二伯母难得和颜悦色,崭新的房子住着,口袋里的票子揣着,还有什么不开心的?至于二伯母闯的大祸,她也不是故意的,爹也眼见着好了,就不跟她计较了。

    大伯母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但是她还保持着理智,话里话外也没有酸气。小姑子会做人,给老大、老二家造了房子,但是也给自家男人一份稳定的收入,这过年的时候,每个孩子还有“助学金”。刚刚孩子上交的时候,她偷偷看了,乖乖!每个人100元!光这钱加起来就能起新房了!

    他们现在干活浑身都有劲,看着家里的存款一天天的多起来,还有什么心思去拈酸吃醋?赶紧干活挣钱是正经。之所以现在没有盖房子,一来他们家房子盖了没几年,还新着呢,也够住。二来老大涛哥年纪也十八了,今年初中毕业后,再过几年也要谈媳妇了,到时候正好盖新房。

    想起这些大伯母就开心。以前孩子们多,他们可是一分钱都不敢乱花,用钱的地方多了,孩子一个个的要读书,成家……想想就压力山大。老二家生了两个,现在计划生育肯定不让生了。老幺家更加只会有一个娃。以前人们总觉得多子多福,现在看来,孩子少多好,轻松啊!

 第231章 儿女

    都说儿女就是父母的债,这话一点没错。别的不说,你就看杨老汉吧,一个人拉扯这七个孩子长大,那中间的苦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女儿们要操心婆家,嫁妆,还好一些。儿子就没那么简单了。

    如今也不像从前,多一碗水一杯米养活孩子就行了。再穷,也要让孩子去读书,要不然别说文化低了没有水平,就是相亲的时候,你小学毕业和高中毕业差距可大了!涛哥读书不行,但是大伯还是咬牙供着他读完初中才算数。如今不像后世,孩子们上学晚,初中毕业就十七八岁,马上又是要说媳妇了。

    在大伯的计划里,涛哥毕业后就在家跟着自己种地、做点小生意。过几年慢慢相看,然后结婚生子。家里造房子的钱都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家里有钱,有新瓦房,又是初中毕业生,还愁娶不到好媳妇儿?

    不过涛哥脑子笨,嘴也拙,完全不是做生意的料。平时大伯冷眼看着,他还不如刚上学的小儿子聪明会算账。人要想活成什么样,那多半都是天生的,涛哥这样的,哪怕他天天带在身边教,还是完全不能上手,他能怎么办?看来这个大儿子以后也只能是种田为生了。

    小儿子聪明,将来说不定也能和他叔一样读书读出来。两个女儿呢想读到初中就读,不想读完小学就回家也行,反正以后都是要嫁人的,准备一份嫁妆都行。只有这个大儿子,脑子笨,就只有当父母的多帮一些,给他多准备一点,到时候才能自己立起来过日子。

    唉!大伯咪了一口小酒,想想以后的日子心都累。现在那些个哭着喊着还要生的,都不知道生下来压力多大!还是老二家好,儿女双全,啥也不用愁了。

    要说谁不知道孩子多了压力大,负担重?还不都是养儿防老,还有以前孩子夭折率高,容易站不住才一个劲的生吗?再说了,那个时候想不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那么多避孕措施,两口子睡了就会有,有了那可不就得生吗?

    现在的人啦,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知道当年说要结扎,自家堂客二话没说就去了——都两儿两女了,谁想生谁生去!老二家的也哭哭啼啼的去了,不是她想生,主要是怕的……不过现在的政策又有点过头了,作为父母来说倒无所谓,可孩子只生一个,没儿子的人家怎么办?女儿可都是别人家的!

    今年过年,大家的主题就是计划生育。不为别的,今年这个政策闹出来的事情太多了,可谓酸甜苦辣都有。杨小贝作为村里的医生,也参与了一部分结扎妇女的后续卫生、检查工作,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说的就多了。

    “还是老二最好,女儿双全,老幺就只有祈祷生个儿子了!”大伯说道,他是真替老幺发愁,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不说别的,以后孩子就孤零零一个人,父母总会走了,到时候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多可怜!

    杨小贝瞪着老爸,你要是祈祷要儿子,看我……我就不理你了!

    “儿子女儿都一样,都是自己的孩子,我不在意!”虽然还没有结婚,但显然杨启泰也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真心觉得无所谓,儿女缘都是天注定的,只要是自己的孩子,他都会像个宝一样的疼爱她的。

    这还差不多!杨小贝满意了。转身想想又不对,就算是老爸不重男轻女,可以后他疼爱的女儿就不会是自己了,这种诡异的感觉……也不那么好受。好想吃醋肿么破!

    “哥说的对!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个样!”她也无法解释心里怪怪的感觉。特别是……明年这个时候,按正常都已经有另一个“她”了,蓝瘦,香菇!

    “你说一样就一样?”二伯眼睛一瞪,说道,“都像你似的,一口气跑到浦海去了,那能一样吗?”看来他还在为了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杨小贝吐了吐舌头,果断不说话了。

    “哎,现在也就算了,就怕大伙儿都这么想,以后不都是男娃多,女娃少吗?到时候麻烦才大了呢!”杨老汉人老成精,大伙儿还都看着眼前,他就已经直指以后的尖锐矛盾。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政府还没有意识到B超鉴别婴儿的恶果,却已经出现过生下女儿溺亡的恶性事件,细思极恐啊!

    爷爷说得很对。但是大家都是平头老百姓,能怎么办呢?杨启泰想着要不写一篇文章,去报社投稿,提醒领导人注意这个问题,杨小贝说,“省省吧!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要是刊登这样的文章就是犯了路线错误,不要白费力气了!”

    话是这样说,杨小贝倒是受了启发。如今计划生育是刚刚收紧,进行到后世男女比例完全失调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换句话说,现在正是一切错误的开始。

    她当然没有那个能耐,用“幻想”中的结果来提醒政权着,更加没有能耐改变。但是……如果能够一开始让人们意识到这个后果,从源头尽可能的阻止胎儿性别筛选,是不是就能够尽可能的减少男女失调的比例?

    别看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就有挽救千千万万的女婴,间接的挽救多少单身狗?说干就干,杨小贝过年也没有心思了,利用给老师拜年的机会,她请老师帮忙调查了医院的数据,又根据自己平时做的围产期普查的数据,整理了一份资料,寄给了老师推荐的一个医学杂志。

    杨启泰也写了稿子投给报社。结果如杨小贝所料,被毫不留情的打了回来。但是杨小贝的稿子可是一本正经的医学调查,作为一个乡村基层医疗组织,她通过一年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很有学术价值的。

    计划生育是人类史上史无前例的最大规模人工干预生殖的事件,在医疗、人文、社会学方面一直有很大的争议。但是国家的政策高于一切,所有的争论都是未来的预测,人们也只有等待结果而已。但是现在这么快有一份来自最基层、最朴实的调查报告,马上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

    杨小贝完全没有想过这样一份投稿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她只是出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对一些可怜的被剥夺来到这个世界的女婴,和后世更加可怜的单身人群的救赎。人类其实最应该做的就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用政令去强行改变,那样一定会品尝苦果。

 第232章 过礼

    今年杨家人年也没有好好过。初三一过,连往常走的几家亲戚都没有去,全家上下就开始忙活起杨启泰的婚事来。

    这桩婚事从最初的“纳彩问名”到现在,已经走到看最后一步。婚礼的前一天,男方家把半头猪、鸡鸭、鱼等大菜挑到女方家“过礼”,还有男方家的彩礼,这个时候就要拿出来亮一亮了。这个时候也就是一身新衣、皮鞋、手表等实用的东西,还木“三金”“四大件”一说。

    杨家准备得很丰富,不仅有最时兴的呢子大衣棉皮鞋,还有杨小贝特地带回来的一对“浦海”牌手表,这可是名牌!易慧芬收获了无数羡慕的眼神,她傲娇的想,“这算啥?要不是怕太出挑,还有一套金饰没拿出来呢!”

    这也是杨小贝做主买的,想到以后老妈总是羡慕人家三金、四金的,说她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现在有这个机会,她当然要给老妈补齐这个遗憾啰!不过经过前些年的浩劫,农村里有钱的人家都消失了,金银首饰等有也是紧紧的藏了起来,谁也不敢拿出来显摆。

    易家在以前当然不把这点东西放在眼里。那太婆的话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