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俏七零-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哦!这么一想的话,大姐家以后就是她当家做主,别的亲戚家不方便一直去,自己姐姐家那不是跟自家一样?更妙的是姐姐姐夫分开来单过,上面没有长辈,完全由自己说了算。那样如果她们过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既没有没完没了的家务活做,还没有爸妈一直在耳朵边唠叨,简直不要太好了!
二姨眼泪一收,急吼吼的就催她二哥出发——她可是知道的,明天要接亲家过门,后天姐姐要回门,等这些流程走完,姐夫估计也要回去上课了,她都迫不及待的回去收拾行李了!
二舅莫名其妙,怎么大妹出个门子,把两个妹妹弄得神神道道的?他一个粗人,自己家的事儿还没有整明白了,就更别提小姑娘心里那点小九九了。跟妹子打了个招呼,才发动车子回家。
送亲的人一走,剩下的客人也抖陆续开始告辞了。一些老亲、远亲都是昨天晚上就到了,自然不会再歇一晚,在主人家例行留客后,傍晚时分,客人已经全部走完了。只剩下满屋子狼藉。
严词拒绝了易慧芬和杨启泰要帮忙的要求,大姑安排小两口去休息。他们今天可是主角,也累了一天了,不比任何人轻松。再说今天是他们的好日子,春宵一刻值千金,怎么能干活呢?
杨小贝跟着姑姑们一起收拾碗筷、打扫卫生,大伯、二伯和帮忙的邻居开始去还接的桌椅板凳——客人太多,邻居家的都借过来了,人家还等着桌子吃饭呢!一通忙下来,已经华灯初上了。和昨天的热闹相比,今天家里就只剩下寥寥几个家人,但是并不寂寥,而是温馨无比。
累肯定是累的,几天的连轴转下来,要是有计步器也不知道打破杨小贝多少记录了。她感觉自己的脚底都走薄了一层,等忙得差不多的时候,摊在椅子上一动都不想动了。此时此刻无比想念随时可以联系的通讯,比如手机,视频。
没错!她想撒娇了!果然是有男朋友的人哪,觉得累了困了,受委屈了,可以撒个娇,找人倾吐一下,这就是男朋友的最佳使用方法啊!过去她总是觉得打电话找男朋友撒娇特矫情,特作,现在才知道原来这只是有男朋友的特权。
第239章 日常
可惜现在别说视频,就连打电话互诉衷肠都是一种奢望。现在都还是手摇式电话机,一层层转接的。只有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才会配有电话。别说韩家冲了,乡政府都只有一部电话机,还动不动就占线打不出去。
哀叹了一声,也不知道此时此刻,周品正那家伙在忙什么呢?好久不见,还真有点想念呢!特别是今天见到爸爸妈妈热闹又不失温馨的婚礼,难免就会想起自己的那个他。
说起来他们翁婿两个,虽然性格脾气截然不同,但是沉默寡言,一点儿也不懂浪漫那也是没谁了。也许她和老妈一样,就是喜欢这一款的?今天老爸虽然没有甜言蜜语海誓山盟,还是让杨小贝感动得眼泪都掉下来好几回。不知道周品正的房子弄得怎样了呢?他又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婚礼呢?想想真是好期待啊!
胡思乱想了一会儿,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起来。今天的喜宴自然丰盛,杨家准备的食材丰富,厨师也拿出了十八班武艺,什么大菜、硬菜应有尽有,吃得宾客各个都竖大拇指。可那都跟主人家无关,要迎来送往,要统筹安排,还要随时处理突发事件,尽管杨家兄弟姐妹众多,还是都忙得无暇自顾。
大伯好不容易掌总的大事,也算平安圆满的完成了,倒是很有心情的和二伯、姑父们喝点小酒,杨小贝顾不了那么多了,草草扒了几口饭就回屋睡了,今天为了接亲,一大早就爬起来了,明天也不轻松啊!
前文说了,婚事至少要摆三天。你以为今天客人全部都走光了,明天就可以休息?NONONO,明天还有重头戏——亲家过门。早上老爸要去接外公外婆、还有太婆、叔婆、叔公……所有的女方亲戚,到杨家来做客。这也为了“认亲”,让女方的亲戚看看姑娘嫁的家庭,顺便认个路,以后该走动的就要走动起来了。
第二天又是一天的客人,还好易家人丁不旺,满打满算只有两桌,加上杨家的两桌,算是比较轻松的。曾经有一位兄弟,新娘家人口兴旺,老丈人兄弟九个,丈母娘兄弟姐妹8个,接亲家过门的场面,比前一天的客人都还要多了……
忙活了一天,婚礼才算是正式结束了。整整三天下来,真是把主人家都累瘦了三斤。第三天早上,二舅开着车子带着小舅就过来了。传统是小舅子来接姐姐回门,这让那天没能来送亲在家打着滚抗议的小舅总算有了些许安慰——只有他一个人,不带二姐和三姐,哼!
车还没有停稳,小舅就迫不及待地从车上跳下了,叫到,“大姐!大姐!你嫁到人家怎么都不回去了,还要等我来接?”
大家都乐坏了。易慧芬也抱着小弟一通揉,这才出门一天,就想家人了。看见二哥和小弟开心的不得了,一个劲的问,“吃早饭了没?”“小弟早上吃的啥?”
小舅都顾不上回答,一睁开就撒开脚丫子跑,不一会儿功夫就把屋里屋外全部都“视察”了一遍。他这两天在家都快被二姐三姐气死了!成天在他面前吹嘘大姐家有多漂亮,姐夫人多好,邀请她们过去住,家里还有电视机!
哼!明明我才的大姐最喜欢的弟弟,你们两个成天跟大姐作对气她,她才不会跟你们好呢!小舅都气哭了,要不是妈说今天就他一个人来大姐家,这根筋都转不过来!这不,今天天还没有亮他就着急起床,一个劲儿的催二哥好了没有。
崭新的房子,崭新的家具陈设,还有为了婚礼特别装扮的各色彩带、红绸,比自己黑乎乎的土砖房的确高大上多了。最让小舅挪不开眼的,就是电视柜里摆地高高的电视机。他十分满意,小大人似的说,“这里挺好的,大姐我们不回去了吧。我就住这儿好了。”
“哈哈……”能见到如此幼稚的小舅,足够杨小贝笑好几年了。打定主意要等他长大了,把这桩糗事说给他听。其他人也笑得不要不要的,好么!让你来接姐姐回门,你倒好,自己赖着不走了!
白云这边的风俗,女儿回门后是不会马上回家的。娘家舍不得出嫁的女儿,又怕她刚成亲不习惯,特地在三天后由家里的未婚兄弟上门接回去住“对月”。一般来讲要住一个月,不过后来也不那么讲究了,正好农忙的,那还不得住上几天就回去?像易慧芬这样本来就农闲,杨小贝又给她放了一个月的“婚假”,自然是要足足的在娘家玩一个月,啥事都不干,享受着成为妇人之前最后的悠闲时光。
不知道是大家的话给了孩子们错觉,还是杨家的电视机吸引力太大。易慧芬本来还依依不舍,恨不得赖家里不走了,结果却被弟妹们联合往家里赶“大姐你怎么还不回去?家里的电视机被人偷了咋办?”
好吧,他们都计划好了的,等礼拜天全部都要去大姐家住。易慧芬回娘家住对月,杨启泰送她回去后就跟岳父岳母就告了罪,回去上课了。本来早就开学了,为了结婚请了一个礼拜的假,虽然新婚燕尔十分舍不得,也不能拖下太多的课程,来日方长,大不了以后每个礼拜都赶回来。
这下杨家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堂——家里没大人,杨老汉不可能搬过来和新儿媳两个人住。按之前说好的,杨小贝搬过来和哥嫂住,杨老汉还是跟着二伯住在老宅。大伯家的孩子们毕竟跟新婶子不熟,家里就只剩下易慧芬、杨小贝还有二姨。小姨和小舅。我的天,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简直闹翻了天。
和杨小贝一样,刚开始接触电视,孩子们完全是入了迷,恨不得都钻进去那个小匣子里去。哪怕现在电视节目少,播出时间短,可是连新闻、评弹、戏曲这些完全听不懂的大家也看得津津有味,等全部节目播送完毕说再见,屏幕上的白点也要看上好久才给关电视,要不然就哭给你看。
本来作为新嫁娘,易慧芬觉得自己得温柔一点、耐心一点,有一个全新的形象。谁知道三天一过,她都忍出茧子来了——谁来告诉她怎么戒电视?而且一个个的得寸进尺!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一顿咆哮过后,熟悉的大姐又回来了!大家摸着鼻子灰溜溜的该干嘛干嘛去,正常版的大姐扛不住,还是乖乖听话吧!
第240章 思念
周品正从正在装修的房子里走出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脚下的皮鞋上都成了灰白色,看上去十分狼狈,他也顾不得走过路过的人一脸诧异,随便擦了擦,又赶往斜土路古玩一条街。
这边也是这两年才起来的,专门卖老物件的地方。周品正混的时候还没有呢——那是谁敢拿出这些东西?不能吃不能喝不说,搞不好还惹祸。也是这几年风声过去了,那些手里有货的急着脱手,渐渐的就成了气候。
才刚开始,知道的人也不多。周品正急着过来也不是为了淘老物件——他不是混这行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没人脉二没底蕴,哪怕中间的利润再丰厚,他也是不粘的。他做生意向来有自知之明,稳妥为上。
这次过来,却是为了一套家具。之前小贝什么要求都没提,就说了喜欢古典的风格,这可把他愁着了。年后托关系,买了一套某小区的商品房,考虑到将来孩子、母亲,还有可能要过来的杨家亲戚,他选的是最大的面积,装修成三室两厅,还非常宽敞。
商品房私有化刚刚实施,只有嗅觉灵敏或者是家中实在住房不够的人在会想起来买房,这其中还要面临“高昂”的价格,一次性要拿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周品正当然不差钱,加上送礼到位,关系够硬,挑的是领导级别的房子,户型、朝向都十分满意。
房子买好了,接下来就愁装修。本来这个年代,新的住宅楼在大家眼里已经够洋气了,最多就是打个隔间,做个阳台什么的多争取一点空间,还真没有多少人正经八百的做装修的。
没有专业的队伍,找的泥瓦匠只会砸墙砌墙,实在达不到周品正心中的要求。为了能够给小贝一个她理想的家,周品正也是拼了,弯七八拐的找着一个做古建筑修复的工程队,人家还是归文化局管,国营单位!当然了,一顿酒一喝,周品正的价钱一摆出去,现成的外快谁不想挣?特别是他们这些苦哈哈成天修老房子的。
浦海的历史本来就短,加上战争的摧毁,整个市区加上郊区也就那么数得上的几个地方。比起鄂北那种历史悠久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就桃花村都有一个春秋时期的古墓群,耕着耕着地也能带出快陶片来。
但是没有什么卵用。各个地方的文化局都是最苦逼的单位,完全是清水衙门。工程队的人也不用说了,一个个都是有学历、有水平的,可是……伤心的话就不用提了。如今改革开放,手上有技术的老师傅,休息的时候出去挣的外快比工资还多,这都是众人熟知的秘密,可他娘的没人要找他们修房子啊!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房子都是国家的。就算是有损坏,找单位,找居委会就行。这时有人找上门来请他们装修,还要按照中式古典风格来弄一套商品房,这也是一桩奇事。
“我说老周啊,我们的本事最好也要弄套花园洋房,或者是一幢楼让我们弄,你这搞一套毛坯商品房,让我们怎么下手啊?”跟着来看现场的孙队长头都大了,这也太不符合他们的专业了……
“咳……我这不是也没有办法吗?媳妇儿说了要中式的,可是现在你也知道,除了那些老房子,要么是筒子楼要么是猪笼寨,哪里还有这种房子?”周品正也很委屈,那些老房子也不让买卖啊!
这活都接了,报酬也高得眼红。孙队长只好集合手下的精兵强将,从设计图开始,四处寻找仿古风格的材料,关键是要把一套外面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商品房,弄成复古风格的房间,简直是螺丝壳里做道场,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
说起来难,做起来更不容易。孙队长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还是拿出了客人满意的成品。眼看着装修押金接近尾声,整个房子也初见雏形,周品正又要开始捣鼓家具了——总不能走进去古色古香,然后摆着不伦不类的陈设吧!
这时孙队长指点他去斜土路跑一趟,那边有专门收古典家具的,你只要出得起价,还愁买不到好东西?周品正着急早点把房子弄好了回去见小贝,当天就跑过去了。
这时做古董生意的,都还处在摆地摊的阶段。要不是孙队长这个行内人指点加引荐,人家还真不会搭理他。这不之前已经去过一趟了,当时的一套他觉得不是很满意,今天人家老板又捎信过来,“有好东西!”
急急忙忙赶到约定的地点,人家还没到。周品正一边百无聊赖的等着,一边又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来一张照片把玩。这还是年前的时候,因为马上要结婚,易家特意请了照相的师傅上门来给易慧芬拍照片留念。因为杨小贝会化妆,自然当仁不让的被请过去做化妆师,然后也蹭拍了几张。
乡下走街窜巷的照相师傅,技术当然没有王开照相馆的好。但是小贝仍然非常上像。她和易慧芬她们姐妹一样,梳着整整齐齐的长辫子,穿着白衬衫,巧笑倩兮的望着镜头。
每次想她的时候,周品正就掏出来看一看,本来严肃的脸马上就有了笑意。现在她在忙什么呢?有没有好好吃饭?诊所里忙得过来吗?算时间这两天是她哥结婚,作为妹妹应该忙坏了吧!想起小贝一忙就不想吃饭,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去年就饿得犯了两回病了,自己不在他身边,还真是有点不放心。
“小周,今天这么早?”姗姗来迟的老板见到周品正的时候,他正拿着一张照片一会儿笑一会儿皱眉头的玩变脸游戏。见等的人已经来了,他也不废话,收起照片说,“来了?走吧!”
来人带着他穿过好几条弄堂,才到了一个隐蔽的仓库,里面是老板的收藏,他一边开锁一边说,“也是你运气好,上次那套家具卖相不好,这次可不一样,我新收的,绝对是这个!”百忙之中竖了个大拇指,他打开仓库的大灯,又掀开遮在上面的白布,说道,“来,你掌掌眼!”
周品正其实完全不懂得区分什么紫檀、酸枝木、黄花梨之类,在他看来,只要的实木家具,造型美观就行。只不过现在市场上的东西他也去看了,并不十分满意。这是孙队长建议他过来看看老物件——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加上古时工匠们精湛的工艺,那些名贵家具都十分有味道,包他满意。
第241章 家具
周品正不差钱,二来由于长期浸润这一行,孙队长本人是十分喜爱名贵中式家具的,只是囊中羞涩,平时都是看看而已。正好碰上这么个“暴发户”,还非要弄成中式装修,那不介绍他去买套好家具,孙队长都不甘心。
对于周品正来说,他只是从小贝嘴里听过一些木料——不是杨启泰要结婚,杨家和易家都要请木匠打家具,还有也要帮杨小贝备木料的时候说起的。一般人家用的也就是松木、桦木、樟木等,就算的好的了。但是他听小贝用憧憬的语气说起过顶级的木料,什么红木、黄花梨之类的。
所以孙队长提起来的时候,他正中下怀——还有什么比给小贝一个惊喜,弄一套她梦想中的顶级家具更有意义呢?这下一拍即合,这笔生意也算是介绍成了,孙队长又有一笔介绍费进账,简直不要更满意。
当然了,周品正不懂不要紧,到时候不是有孙队长帮着掌眼吗?都是坐地户,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孙队长好赖也是有身份的人,当然不会为了这么一点蝇头小利去算计人,相比较高额的装修费,这也就是一点小钱,不值当。
“你瞧瞧,也是巧了!最近正好有这么一套要出手。我估摸着你肯定满意,就先拿下来了。你看看这包浆,这品相,这手艺……”老板一个劲的鼓吹着这套家具。这年头人还都喜欢把玩小件,玩家具的还是少数。家具的价格还远远没有达到高位,收藏的人也不多,他平时的客户大都是港城那边的。
做成一笔生意不容易,关键还要找关系托运什么的,神烦。这回老朋友介绍过来一个棒槌,别的不说,钱上面大方,也不挑剔年份、传承,就要一个美观。这样的生意对他来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不做成那都对不起自己。
当然忽悠谈不上,但是跟外行人打交道总归轻松些,价格也有一些猫腻。上回他用心寻摸了一套紫檀的,本以为卖相完好,客人一定满意,结果……
因为紫檀颜色本来就是深红,加上年代久远的包浆,咋一看上去就跟黑色似的。客人不满意了,“颜色太深了,我这是新房,不好看!”
哎呦喂!您要讲好看,怎么不去家具市场买那些白色的欧式家具啊?老板都抑郁了,没办法,生意还是要做。这不他又花了大力气从别人那里匀过来一套黄花梨的,我就不信你还说不要看!
你还别说,黄花梨木色金黄而温润,木纹理清晰,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最特别的是,木纹中常见的有很多木疖,这些木疖亦很平整不开裂,呈现出狐狸头、老人头及老人头毛发等纹理,美丽可人。加上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包浆,哪怕在昏暗的灯光下,也显出华美的姿态来。
周品正只是不懂木料,但他好歹懂得欣赏美丽的事物。仔细瞧了一下没有什么大的损伤(什么后期修补的他也看不出来),当即拍板,“这套不错,我要了!”
因为客人不看中传承,这套家具品相虽然好看,但却是清晚期的作品,自然也不是最名贵的海南黄花梨。这样的东西叫好不叫座,平时是卖不出高价位的。不过眼前这就是个棒槌,老板想了想,还是咬着牙说,“七千,一口价!”
这已经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价位了。要知道明代家具也不过如此,更别说现在市场上的家具,也就几十块钱一套。能花得起几千块买套家具的,除了眼前这位,上哪儿找去?
周品正不清楚古玩行情,他就单纯的喜欢这套家具,小贝一定很喜欢!好了就他了!
两人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6500元成交。双方都很满意,老板觉得狠宰了一笔,开张吃三年。周品正觉得花钱买高兴,六千多算啥?也就他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收入,只要小贝高兴,值!
此时他们都没有想到,短短十几年过后,名贵红木家具的价格一路狂飙,周品正买的这套家具因为品相完美,用的也是好料,被估价到650万。老板那时才恍然大悟:“我把人当棒槌,原来人家才是扮猪吃老虎,捡了个大漏!”
所以傻人有傻福,周品正在不经意间还玩了一把收藏。不过哪怕人家出再高的价格他也不会卖这套家具。这可是他们结婚时的家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到了那时,这么点钱也早就不放在他是眼里了。
等周品正装修好房子,买好家具,又联络好婚礼一切准备工作,风尘仆仆地赶回韩家冲的时候,已经是阳春三月。易慧芬的“婚假”都已经休完,回到诊所上班了。
见周品正拿着行李出现在诊所门口,正在整理药品的易慧芬打趣道,“哟!这不是城里人吗?这么久才回来,我都以为你忘了路怎么走呢!”
“……小贝不在?”周品正往里面张望了一下,没见她的身影,非常失望。他一路上归心似箭,过家门而不入,连宿舍都没有进去,下了火车就直接过来了,还是没有第一时间见到小贝,宝宝不开心!
“今天上面的水库拉鱼,小贝知道你喜欢吃鱼,亲自去挑鱼去了!”见周品正耷拉着脸,易慧芬大发慈悲的告诉他一个惊喜。早就接到电报知道他今天到,杨小贝算计着周品正晚上一定回过来,特地去买鱼去了。
“水库抓鱼?有危险吗?”周品正这才释怀,转而担心起小贝来,他可是知道水库水深坡陡,经常会出事故。
易慧芬翻了一个白眼,“怎么会有危险?现在是水位最低的时候,再说那么多人看着,小贝又不会下水。”哼!就看不惯他成天把小贝宝贝得跟什么似的,干嘛啦?在已婚人士面前秀恩爱?有没有搞错哦!
小贝不在,周品正也坐不住,在诊所转了几个圈圈以后,他按捺不住想立即见到小贝的心情,说了声,“我去接小贝!”就跑了。惹的易慧芬跟在后面喊,“别白跑一趟啦!她马上就回来了!”
水库就在离村部不远的山谷里,走过去也就一刻钟。周品正当然知道小贝很快就会回来,那又如何?没人知道分开的这两个月里,他又多想念对方。她的娇嗔面容,她的回眸浅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入梦,所以哪怕一分一秒他都不想耽搁,只想最快见到魂牵梦萦的那个她。
第242章 重逢
桃花村的大水库是下游几个村子灌溉的主要水源,也是五几年大建设时期的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