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许姜醋盐,撒上葱花,放到背篓上方的薄木板上。
那红红的油辣子配上绿油油的新鲜葱花,色泽艳丽诱人。
不过价钱太便宜了,倒让人不由生疑:“这东西是用什么做的?能吃吗?两分钱这么一碗,怕是好看不好吃。”
熟食卖的人少; 一般价钱也比较贵。一只包子就要四五分钱,而且还要票才买得到,农村做活的哪来那么多粮票,多半都是城镇人口才有。
“你买一碗尝尝看不就知道了。”另一个路人起哄说。
那人连连摇头; “没见过的东西还是不要乱吃。”
“我就不信能吃死人!早些年连观音米都吃; 这东西肯定比观音米好; 就冲着这油辣子,我也要尝一碗。大娘,给我来一碗。”一个背着二锤、钢筋杖等工具的壮汉豪气说道。
他帮人做了一段时间的活,赚了几个工钱,心头正高兴,不在乎这两分钱。要知道现在的油多金贵,两分钱有这么多油星子吃,也一点都不亏。
壮汉递了两分钱给何婆婆,端起木板上的凉粉就吃。那壮汉吃了一口,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顿时味蕾全开,大口大口就把那碗凉粉吃完了,甚至连汤汁葱花都不放过。
“再给我来一碗!”那汉子觉得不过瘾,又要了一碗。
有人见他连续吃两碗,就问:“当真这么好吃?”
“你自己掏两分钱买一碗不就知道了。”那汉子说。
有人觉得好奇,反正两分钱也不贵,就当吃个新奇,便跟着买了。
这凉粉没什么怪味道,硬要说多鲜美也不至于,但胜在这调料实在太香了,使得这平淡无奇的凉粉增色不少,香辣爽口,让吃惯辣味的当地人十分过瘾。
“这个辣椒不够味儿,要是再辣一点就更好吃了。”有嗜辣的人评价道。
“老人家,这凉粉是用什么做的?吃起来有点像凉糕,又有点像粉条。”
何婆婆也没想到凉粉竟然这么好卖,有人开了头,没过一会儿就卖了大半,有的人甚至连吃两碗,反正便宜,吃多了还管饱。
正巧今天顾大娘和邻里几个大娘也一同来赶集,李家大娘见到何婆婆被一群端着碗的人围着,还诧异不已,凑过去一看,更是奇了。
“何阿婆,你这卖的什么?”李大娘问。
“原来是金秀啊,这叫凉粉,你要来一碗么?”何婆婆问道。
“不来了,你先忙,我们去赶集。”李大娘说。
另一个丁大嫂问了句:“这凉粉是你做的吗?”
何家的情况承山大队的人大半都知道,肯定没家底做油辣子,现在的菜油多贵,而且还没处可买,可何婆婆那竹筒里的油辣子满是油。
何婆婆笑道:“我哪有这么巧的手,做得出这种东西来?我只是帮人跑腿卖东西。”
“你这是帮谁卖呀?”顾大娘追问,她也有些心动,这凉粉生意这么好,赶一轮集市下来,那要赚多少钱呀!
而且帮人卖东西,那东家又不在,这凉粉又不是按个数来论,卖了多少还不是她一张嘴说,就算吃一点回扣到自己包里,那也没人知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东家的心还真大,典型的人傻钱多。
何婆婆看了顾大娘一眼,笑道:“其实也不是别人,就是你们家静姝。”
“哎呀!顾大娘,是你大儿媳妇,你自家人怎么都不知道呢?”丁大嫂故意去扎顾大娘的心口。
顾大娘的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煞是好看,刚才那点心动也烟消云散。
“我才没有这种没脸没皮的儿媳妇。”顾大娘气冲冲走了。刚才一路过来,她还给人大倒苦水,说着狐狸精的不是,现在又怎会认那狐狸精?
不过这狐狸精怎么会做这种见也没见过的东西?顾大娘心中疑道。
“夸她儿媳妇能干,她还生气走了,这是什么理?”丁大嫂笑嘻嘻地说。
“说起来那个裴幺女真有这本事吗?我怎么记得以前她什么都不会,家里内外全是她男人操持?”邻村相识的人问道。
“人都是逼出来的,她男人有本事,在世的时候肯替她撑腰,哪需要她动手做事?现在男人走了,顾家又把她撵出来,她只好自己撑起一个家。你看河对门刘家的老二,以前好吃懒做,啥都不会,后来火落到脚背上了,还不是什么都学会了?懒人都是惯出来的。”李大娘感慨道。
大家都深以为然。
“其实顾明轩才可惜,人长得好,性格也好,我们生产队都找不出第二个像他那么好的人才。他发达之后也不像别人那样端着个姿态,反而帮我们队做了许多事,可惜这么好一个人啊,就这样走了,唉!”
几个妇人拉着家常朝集市中央走去。
何婆婆没出一个小时就把凉粉卖完,她现在后悔背少了,下次让静姝多做点。她把一把零钱理得一丝不苟,裹了几层布袋装到贴身的裤兜里。
何婆婆也没说赶会儿集市,收拾起东西就兴冲冲回家了,她迫不及待要把今天的战果告诉裴静姝。
金沟村。
两兄妹正在商量买地基石的事情。
农村打地基用的都是石头,再在地基石上筑土墙。金沟村这边都是耕地,可开垦的石块不多,而裴静姝的石头严重不足,基本上都需要花钱买。
裴静龙道:“买石头的开销太大了,除了买石头的钱,还有人工运费,到时候你还要开那么多人的生活,你哪来那么多的粮食?听我一声劝,这边做成后院,剩下这一半也够你做厨房和猪圈了,你还专门修一间屋子来洗澡,你有没有算过要多花多少钱?”
裴静姝却全然不听,反而调侃他:“又没说找你借钱,你这么替我节约做什么?”
“我看你把钱全部用完了,今后你和珊珊怎么过活?”
“该怎么活就怎么活呗!种地挣工分养家禽,大家没钱还不是这么过。”
“懒得跟你讲歪理!你跟明轩这些年有吃有穿,不知没钱的滋味。”
好好的,又说起顾明轩做什么?这顾明轩死了,怀念他的人还挺多,每个人见她都要说两句顾明轩的好,听得裴静姝耳朵都起茧子了。
正说着,何婆婆满脸堆笑地回来了,“静姝!原来你们两兄妹在这里,我正要找你。”
“这么早就回来了?凉粉卖得怎么样?”裴静姝悠然问道。
“唉哟!我正要给你说那东西太好卖了!那些人吃了一碗又一碗,还有一个老头一口气吃了三碗……”何婆婆兴高采烈地说个不停,“下次你多做一点,我们就可以多赚一点钱。这东西我们能卖多久呀?”
高兴之余,何婆婆又有些担心卖不了几轮,毕竟现在什么都稀有,这食材也不可能无穷无尽。
没想裴静姝却说:“只要你想卖,就能一直卖下去。”
“你别说大话!你那油壶里的油能用多久?”裴静龙忍不住拆台。
别的不论,光这菜油就很难买到。
“到时候我自有办法。”
何婆婆将信将疑,摸出兜里的钱,全部交给裴静姝,“一共卖了一块零八分,你数数看。还是静姝你有法子,吃过的个个都说你的蘸料好吃,还有要我卖蘸料给他的呢!”
裴静姝数了六毛起来,剩下的全部还给她。
何婆婆忙客气推却:“使不得!我要三毛就够了,这剩下的还是你拿着。你那油辣子费了那么多油,姜蒜辣椒也是钱呀,我光看那蘸料的成本也不低,我只分三成就够了。”
裴静姝略微一想道:“今天是你开头开得好,这一毛钱就当是你的奖励,以后我们就按三七分。”
何婆婆这才欢天喜地接下钱。
可别小看这一块钱,现在要赚一块钱可不容易。那些去大山里偷偷伐木的人,要提前一个晚上走,伐了木之后还要扛着上百斤的木棒走几十里的路,路上还冒着被人拦截的风险,跑一趟才总共赚两块钱。这两块钱还得是吃得了苦的青壮年才能赚到,像何婆婆这样的,就算想赚也赚不了。
而她儿子就是去伐木的时候出的事,如今她跑趟集市就能轻松挣几毛钱,而且还能长久赚钱,心中又怎能不欢喜?
她拿着钱再三谢了裴静姝,回去和躺在床上的儿子讲起,老泪纵横。
虽说裴静姝想多分一点钱给何婆婆,但何婆婆推却后,她也不坚持了。毕竟这还只是个开头,这个开头不能把价钱压得太低,过不了几天肯定会有人来问这事儿,眼馋这份活的肯定还很多。
何婆婆走了之后,裴静龙才问:“你那凉粉这么卖,当真能够赚钱?你有没有算过除去成本还能剩多少?”
裴静姝笑:“你既然这么不相信我,那下次我做的时候,你就在旁边看着,看看成本耗费多少,不就得了。”
裴静龙看她自信满满,半信半疑,上次裴静姝做凉粉,他没在旁边看,这次倒是要给她把个关。他现在看出来了,这丫只顾眼前潇洒,不管今后有没有饭吃。
因为今天赚了钱,裴静姝中午就把剩的四个鸡蛋全部打了,做成韭菜炒鸡蛋。
刚下锅,就听外面传来一道声音:“唉哟!这是炒什么呢?炒得这么香。”
第17章
伴随着话音;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从门口走了进来; 她身上系着一块灰蓝色的围裙,里面兜着几只半熟的橘子。
“我来得可真巧; 赶上你们做好吃的。”女人笑着打招呼; “这几个橘子给你们尝尝鲜; 再不摘下,都要被那些死崽儿们偷完了。珊珊,给你,拿去放好。”
来人便是丁大嫂; 她家门口有两棵大橘子树,今年结了不少橘子。现在的农村果树少得可怜; 那些小孩自然嘴馋。
不过要摘丁大嫂家门口的橘子也是极不容易; 丁家养了一条恶犬,别人从门口过都要狂吠个不停,家里天天还有个老人守着,哪个小孩敢去偷啊?正因为如此,他们家的橘子才能长到成熟。
不过丁大嫂在这个时候特地送橘子过来,多半醉翁之意不在酒。
“谢谢; 你太客气了。珊珊,给丁大婶端条凳子。”裴静姝说着,将锅里的韭菜炒蛋铲到盘子里,又洗了锅; 下了小半锅油。
那丁大嫂在一旁看着; 闻着韭菜炒鸡蛋的香味儿; 嘴里直冒口水,心下更是惊叹不已:这个裴静姝当真会享受,家里生活竟然开得这么好。
不过转念一想,也没觉得什么不妥。裴静姝已经和顾家分家了,手上还捏着一大笔钱,当然可以潇洒度日。她还这么年轻,长得又那么漂亮,万一哪一天这些钱真的败光了,也可以重新找一个男人嫁了。
那些男人也是贱,就喜欢这种皮相好的,甭管适不适合过日子。
丁大嫂这么一想,反倒羡慕起死了老公的裴静姝来。既没公婆管,也没老公管,钱在自己手上捏着,想怎么潇洒就怎么潇洒。
羡慕归羡慕,她自认自己没这种命,爹娘没给她生一张狐狸精脸。
丁大嫂笑道:“静姝现在真是心灵手巧,什么都会做,炒出来的菜还这么香。”
“就是随便炒炒而已。”
“你这随便炒炒可不是我们能比的,像我们家婆婆炒个菜,连油星子都看不见,就跟煮的猪草没什么两样。”丁大嫂吐槽道。
裴静姝没接话。
丁大嫂看她不像以前那么爱说,只好主动开口:“我今天上街还遇见了何婆婆,我看她卖的那个叫凉粉的东西看上去很好吃,还说跟她讨教做法,结果她说是帮你卖。我看那凉粉倒是新奇得很,不知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裴静姝也不瞒她:“材料很简单,就是要红薯粉。”
“天!这可吃得贵了!”
红薯对现在的人来说是主粮之一,没有人愿意把粮食拿出来浪费,十斤红薯才出多少红薯粉呀?用红薯粉做凉粉,这裴静姝怕是疯了。
也是裴静姝有钱,才敢这么折腾,换一般的人家,谁敢这么糟蹋?
她原本还想着要是原材料是些不值钱的东西,自己也可以倒腾一些来卖,没想却是要红薯粉,她登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何婆婆帮你卖一趟,你分她多少钱呀?”丁大嫂又问。
“我按十斤七毛钱给她,卖多卖少就看她了。她之前给珊珊做了鞋子,也没收我的钱,就算互帮一下。”裴静姝说道。
也是何婆婆淳朴实在,她才敢和她按销售分成,换别人,裴静姝可不敢这样,谁知道真的卖了多少?别人吞了钱,她也没法求证,最好的办法还是按批发卖给别人,剩下的自己就不用操心了。
她之前也考察过,现在的政策远没有以前那么紧张,只要不是卖供销社那些东西,也没人管你。街上卖菜卖草鞋卖背篓箩筐的也很多,也不见有人抓他们。
丁大嫂:“十斤能卖多少呀?”
“这个看个人本事,我试过一斤能够装五小碗。”
“那蘸料也是你做的吧?”
“每十斤送一竹筒蘸料。”裴静姝说。
丁大嫂暗地里一算,这利润还很不错,又不用自己出东西还能挣钱。
丁大嫂便厚着脸皮半玩笑道:“何婆婆毕竟年纪大了,一次也背不了多少,你要想卖,我也可以帮你卖。”
裴静姝未置可否,“到时候再说吧!我最近有点忙,凉粉也做不了那么多,到时候若真做了多的,再托你帮我卖。”
何婆婆这人老实,她得先让何婆婆赚两天再说,毕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要占点好处。
“行,你随时叫我都可以。”丁大嫂大概早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带着几分遗憾走了。
裴静龙收活回来,问道:“丁大嫂过来做什么?”
“问凉粉的事。”
“我就知道肯定是这事儿,又是一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她问你些什么?”
“问我是用什么做的,还说要帮我卖。”
“你答应了?”
“暂时没有。”
“这事你答应了一个,还有第二个,开了这个头,今后你很难做人。我那天就觉得你让何婆婆帮你卖不妥,你不信,到时候你要得罪一片人。都是一样的邻里,帮了这个不帮那个,最是得罪人。你没赚钱,他们笑你,你若赚了钱,他们眼红你,横竖都不对……”裴静龙念叨着。
裴静姝却只是笑。
“你笑什么?”
“我笑嫂嫂有句话没说错,你这人做事瞻前顾后,长着1米8的身高,性格婆婆妈妈。”裴静姝揶揄道。
“你们女人做事就是不顾后果,只图一时痛快。你等着看吧!”
“嗯,那就等着看。”
裴静龙气结。
顾珊珊和裴朝辰正在剥橘子吃,那半熟的橘子酸得顾珊珊小脸都皱在了一起。
“既然这么酸,就别吃了,先过来吃饭,改天我给你们做橘红糖,那样吃就不会酸。”裴静姝笑道。
听说又有糖吃,两个小家伙都高兴起来,橘子也不吃了。裴朝辰问道:“小姑,我们哪一天做呀?”
“做什么做?瞧你把他们惯的!”裴静龙就不那么好说话了,“你小子今天晚上跟你奶奶一起回去,在这里天天吃香喝辣,你小姑还要养你。”
“我不想回去!我要和妹妹玩!”裴朝辰苦着脸。
裴静姝道:“他一个小孩能吃多少?他在这里还能帮我做些事,又能帮我照看珊珊……”
“他那算做哪门子事?就是在你这里混吃混喝。”
“你也混吃混喝,还吃得最多。”裴朝辰顶嘴说。
裴静龙气得拎起扫帚就要打,裴朝辰赶紧躲到裴静姝身后,裴静姝哭笑不得。一阵鸡飞狗跳后,裴朝辰还是没被他爸撵走,不过今后要负责打扫拾柴等杂活。
这三天时间何婆婆等得太漫长,赶集前一天,她又找上门来,“静姝,这次我们可以多做一点。”
“我多给你做五斤。”
“五斤太少了,你尽管给我装个二三十斤,上次我离开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没有吃到呢!”
裴静姝失笑,“何婆婆,不着急,钱我们可以慢慢赚,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何婆婆本想多赚一点,结果裴静姝只给她装了十五斤,背到集市上后,没多久又卖完了。
连续卖了三轮集市之后,周围人都知道裴静姝会做一种叫凉粉的东西,这凉粉便宜还好吃,便有不少人想偷师学艺。不过听说了这凉粉要用红薯粉做之后,半数的人都打了退堂鼓。
现在人人都羡慕何婆婆,可以帮着裴静姝卖凉粉,听人说她赶一次集市就能赚五毛钱。这钱来得轻松,而且每隔三天就有,让周围人狠狠眼红了一番。
裴家两婆媳知道后也想来分这一杯羹,裴静姝让杨孟英再等等,他们家又不是吃不起饭。
窦晓霞听说很多人都被裴静姝拒绝后,不好意思找裴静姝开口,就去找上裴静龙。
“你说你妹到底是几个意思?这么好的差事儿,怎么先不想着自家人,反而去便宜一个外人?”
裴静龙才帮裴静姝把竹根挖完,正在劈那些大竹根,这样才好晒干当柴火烧。听窦晓霞这么说,便道:“那何婆婆虽然是个外人,但对静姝和珊珊也不赖。再说何家那样,静姝帮帮忙也没什么。”
“我也没说她帮何太婆不对,但好歹让我们也跟着赚点。你在这边帮她做这么多活,她现在连工钱都还没开给你,你妹现在变扣了。”窦晓霞不满道。
“当初顾明轩帮我们修猪圈修院坝,我们还一分钱没给呢,你怎么就不记得了?我和朝辰在这边,每天的生活从来没差过,你们还时不时过来蹭吃的,静姝可曾说过你们一句?你别犯糊涂,我也就这个妹妹,没有多的兄弟姐妹,她现在正需要帮衬。”裴静龙一本正经地说。
裴朝辰在长身体,饭量不小,裴静龙人高马大,更不必说。裴家没有他们两父子,再加上时常过来蹭饭,最近确实存了不少粮食。要是在以前,都得省着点吃才够。
窦晓霞冷哼一声,“我才说你妹一句,你就还我十句,你妹比我这个媳妇还亲。”
“我说你怎么说话这么酸,你小姑的醋你也吃。我还没说你总是向着你娘家那些兄弟呢!”裴静龙道。
这个问题扯不清,窦晓霞只好回到正题,“你们兄妹关系好,你去跟她说,让我也帮她卖凉粉。”
“你账都算不清,卖什么卖,这两年生产队的效益好一些,你老老实实挣工分,饿不死。”
“裴静龙,你少瞧不起人,家里没有我,你以为你能兴家!”
两口子一言不合,又吵了一架。
眼红这事的,当然不止窦晓霞,隔壁的张慧英最近也魔怔了。
说起来还是分家没有分到钱,家里样样都缺,连分到的镰刀都是最钝的一把,急需一点钱周转。
自打知道何婆婆帮裴静姝卖凉粉挣钱后,她也想从裴静姝手上拿点凉粉去卖。可惜她第一次去的时候,裴静姝还是说很忙,做不出那么多凉粉。
张慧英知道裴静姝这是借口,以为裴静姝故意刁难,恰好这两天顾老三砍了自家柴林的一株柏树做了几条板凳,张慧英便送了两条给裴静姝,想以此来换凉粉。
没料这事被顾大娘知道了,顾大娘正好有气没地方撒,叉着腰就在院子骂起来。
第18章
“一个个见利忘本的!老娘辛辛苦苦养你们几十年; 你们倒好; 看见一点好处就上套。让你们给我做一条板凳,你们推三阻四; 转眼却拿去讨好外人; 我这个亲娘还没外人亲!”
张慧英羞得满脸通红; 她最近没钱过得太憋屈,心底也是一股窝囊气,“我们什么时候没顺着你?老三赚的钱全都在你手上,你分家也没舍得分一分一厘给我们; 家用家具全都在你们那边,老三做条凳子你也要抢……”
裴静姝本不想理; 但那两人声音都不小; 听着心烦,便出门道:“凳子是我花钱按市价六毛一条买的,你们要吵别对着我的门口吵。”
昨日张慧英硬塞给她几条凳子,说是他们家老三多做了,就分几条给她。还说是一墙之隔,今后要彼此照应; 意思便是想抱团取暖,不过裴静姝知道说到底她还是眼红凉粉买卖。
正巧裴静姝家一共也就三条小凳子,一张长凳,平日吃饭的时候; 裴朝辰就坐一只大木桩。她也想买一些凳子和桌子; 奈何集市太远; 她一个人扛不动。
张慧英送货上门,裴静姝不想占她便宜,就按市价算给她。
那顾大娘听了裴静姝这话,心中才终于平衡一些。不过周边邻里见了,都对顾大娘连连摇头,暗道顾大娘越老越糊涂,三天两头挑事儿。顾明轩一走,顾家就散架了。
想赚凉粉钱的人很多,七八天后,裴静姝终于松口,告诉大家有多的凉粉,七分钱一斤,也可以用等价的鸡蛋或麦子换。
她收鸡蛋和小麦的价钱比集市上稍高一点,有些拿不出本钱的人家也愿意用自家的鸡蛋或者小麦来换。
裴静姝本来也没想只顾自己赚钱,这样太容易招人眼红。虽说现在的政策宽松了,不像以前那样抓得那么严,但若真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尾巴,也是一件麻烦事。
若是能与更多的人共赢,到时候就算有人存心想害自己,肯定也有很多人站出来帮自己说话,毕竟他们已经处在同一条利益链上。
再则,这个时代贫穷落后,裴静姝看着那些人穿着补丁衣服光着脚下地做活,其实也很心酸。她前世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新时代,接受着先进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