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十年代农家记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妈好奇地问到“三背奶,你在嘀嘀咕咕什么呢?从小你话就多”
  唐杏满头黑线“有吗?怎么不记得”
  “有。呐,你刚刚不就嘀嘀咕咕吗?”
  唐杏无语了,自言自语也算话多。
  唐妈问到“你刚不是说,要去买消毒柜吗?怎么不去啦?其实咱家用不上那东西。纯粹浪费钱。”
  唐杏不理她妈,她说,妈我去小婶婶那里借车吧。
  “消毒柜也不用马上就买到。等你大姐回来,让她去买吧。最近她好像心情不错。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好事?”
  唐杏听了,心里咯噔一下。糟了,居然给忘了,大姐应该是早恋了。都怪从后世回来,忙着怎么挣钱,居然忘记了这事。真该打。
  。。。。。。。。。。。。。
  大姐唐梅上初中以来,变漂亮了。
  大姐手上有钱,不用捡别人的衣服了。她自然是挑合身的,适合自己风格的衣服买。这不,唐梅穿上合身的衣服,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人靠衣装嘛,自然就变漂亮啦。再说唐梅五官本来就好看,上初中后,也不用天天下地,皮肤也变白了。最重要的是,唐杏的木瓜补法起作用了。穿上合体的衣服,瘦小的唐梅站那里娉娉婷婷的,自然追求者众。
  没有金钱上的压迫,唐家四姐弟对投稿挣钱也没有以前积极了。唐金兴趣使然,时不时地组装下收音机,也没那个耐性去写作文了。唐桃要准备小升初考试,没时间。唐杏没心情写稿子。唐梅则迷上了看台湾言情小说。
  90年代台湾言情小说风靡大江南北。席绢,古灵,琼瑶这些作家横空出世。
  唐梅学校周边就有好几家出租小说的书店。连唐杏小学附近都有。流行程度可见一斑。十块钱可以办理一张借书卡,那十块钱算是押金,退卡时候,可以退回来。借一本书,一天一毛钱。前世唐杏小学毕业那年暑假,就疯狂地看小说,一天能看3本,生生地把眼睛熬成近视。
  台湾言情小说,总有那么些王子公主,灰姑娘,霸道总裁爱上我这些能炸苏人的桥段。自然对那些青春萌动的少女有致命的吸引力。课堂上,老师看到有人看小说,都会毫不留情地没收。学校三令五申地严禁课堂上看小说。也没能禁止这股歪风。
  没有人能逃避人生发育阶段带来的影响,十月芥菜都有开花的时候,青春期嘛,加上有这些言情小说的洗脑,早恋也在情理中。
  。。。。。。。。。。。。
  唐杏最终还是借了小婶婶的自行车,去买消毒柜。她怕等她去上学了,唐妈贪图方便,没给碗筷消毒。
  小婶婶的自行车车鞍尽管已经被唐杏调低,唐杏骑得还不习惯。车头太晃了,不容易握稳。唐杏就这样小心翼翼地从村里一直骑向市里。
  唐杏放好自行车,走进了市里最出名的供销合作联社。这也是唐杏今生真正意义上的首次逛商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90年代后期,中国家电行业已经这么发达了。
  彩色电视机、电饭锅、消毒柜、微波炉、洗衣机、空调等都因有尽有,看得唐杏眼花缭乱。唐杏随口问了问营业员,才知道,电冰箱已经是低氟的,其中万宝牌卖得很好。智能型滚筒洗衣机,分体式空调是主打产品。牌子有美的、科龙、格力、海尔等。
  唐杏随意逛了逛,没发现VCD,DVD。问了营业员有没有?营业员想了想说,还没听说过。唐杏当时的表情亮了,张大着嘴巴,非常惊讶,此时还没有吗?
  最终唐杏还是买了康宝消毒柜,两层的,是前世唐妈买的牌子款式。毕竟用过,质量有保障。前世唐家都用了十几年都不坏。也没有修过。
  唐杏将消毒柜小心的用早准备好的胶带(橡胶带)捆绑在车尾架上。唐杏就这样时而是骑车时而下车扶着走。骑到圩镇上,唐杏突然听到有人叫她,她赶紧地停车,回头看。哦,原来是他,转校生莫聪。
  “原来是你,你怎么在这里?你不用上课吗?”唐杏问到。
  “你不也不上课吗?”莫聪反问到。
  “你!”唐杏有那么一刹那生气了,想说“你能跟我比吗?我是重生人士,我都学到大学知识了。你一小学生能跟我比吗?”,但想了想,还是不敢说出口。
  “你什么你,这次考试你不会那么顺利再拿第一了,因为我们转校生实力不弱。等着吧!”莫聪挑衅的抬抬下巴。
  “神经病”她还以为同学喊停她,有什么事呢,原来就是下战书。唐杏说完骑上自行车走了,剩下莫聪傻傻站在那里远眺。


第31章 迷茫
  唐杏回到家里,家里都已经吃完午饭了。唐爸在自己的床上休息,那些泥水匠就在临时搭建的棚里面休息。棚内放置着几块水泥板,板上铺上蛇皮袋,可躺可坐,够宽敞。
  唐妈在厨房收拾,看到唐杏回来了,连忙帮忙放下消毒柜,还不忘唠叨道“这么大,你怎么拉的回来啊,叫你等你大姐买,你又不干,找罪受。”
  唐杏不管她,直接去厨房洗手,吃唐妈预先留的饭菜,唐杏端着碗筷出来吃,边吃边跟唐妈说“妈,你不知道,市区那里的电器可先进。咱们圩镇上见都没见过。”
  唐杏那吃相,惹得唐妈频频皱眉。她直接说到“好好吃饭,嘴里有东西不要说话,讲了多少遍了,都改不了。”唐杏耸耸肩,试问一个长到35岁的人,性格习惯都已经成型了,是一时半会能改的吗?
  唐妈恨铁不成钢的说到“怪动作那么多,哎,我不管了,等家里建好房子,你就去外婆家住,让外婆教你,我可管不了你”
  唐杏无所谓的说“好啊,快到放寒假了,去外婆家玩玩也好。”
  唐妈就说“你倒想的美,暑假可能去不了了。家里要建房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年前建好。过年总不能在别人家过吧。”
  唐杏想了想,说“妈,要不你多请几个人来吧,家里钱应该是够的。”
  唐妈听了在考虑多请人的可能性。
  唐杏吃着饭,想到她那块地,刚回来的时候,她还看到有人已经在那里起坟,准备开建了。可能最近日子好吧,大家都扎堆建房子。唐杏赶紧吞下饭,对唐妈说“钱要是有多,可不可以把那块地也起房子吧”
  唐妈惊讶了,说“你不是说要屯着,到时候再转手卖掉。怎么现在又想在那里建房子,那地方能住人吗?”
  “哎呀,一时半会说不清。妈等我想好了,再跟大家商量下。”说完,唐杏就在那安安静静地吃饭了。
  吃过饭,唐杏把家里所有碗筷都找出来洗干净,用毛巾擦干。消毒柜用清水简单抹下,将碗筷放置其中。开始消毒了。消毒柜就简单放置在木板上。
  。。。。。。。。
  唐妈在准备明天挖地基所要用到的红纸、香、纸钱、铜钱,硬币等。唐家早在批地前已经请人算好挖地基的日子时辰了。明天对唐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天,所以,唐杏还是不能去上学,要留下帮忙。谁让唐杏全校闻名,不用上课都可以考好成绩。
  泥水匠休息了一个钟头,又开始忙活起来。喝水的时候,发现唐家新买了消毒柜。大家都笑呵呵地说,“大才女就是讲究,连碗筷都要消毒。洗洗不就行吗?千百年都这么过来的”
  唐杏严肃地对着叔叔伯伯婶婶科普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她只是想提醒下,那个乙肝携带者注意下,不要无知地到处传染给别人或者是其自家人。
  那些泥水匠听了,有些不以为然,有些则若有所思。
  。。。。。。。。。。。。。
  第二天,姐姐弟弟去上学,上学前弟弟说“三背奶,记得大后天考试,你赶紧复习吧,也没几天了。在家里也可以看书的。”唐桃就笑呵呵地说:“三背奶是怪胎,不用复习都可以考好成绩,哪像我啊,我苦啊。”唐梅笑了,推推唐桃,“少在这里搞怪,你又不是祥林嫂,说什么苦不苦的。明天是星期六,大家都可以在家帮忙了,阿杏就可以复习了。”
  唐杏笑了笑,抬起右手,看了看上次深圳买的手表。说“你们赶紧上学去吧,都这么晚了。路上小心,那些大货车真烦。”
  。。。。。。。
  时辰到,唐爸在道公佬(算命先生)的帮助下,挖了第一个地基,在几个角落撒下了一大捧铜钱。贴上红纸,点香祭拜。仪式就算完了。
  泥水匠们就开始按照唐杏给的建筑图纸,开始挖地基了。邻居特意过来“监工”,以防唐家占用了他们家的土地。其实唐杏已经跟父母沟通过了,新房子靠近大路那边的墙缩进1。5米。加上公家的2米,唐家新房子面前的大路就有3。5米宽了。足够小车经过了的。村民根本不用担心。不过他们喜欢监工就让他们监工吧。
  唐家要是完全按照唐杏给的建筑图纸修建,那就是村里头头一家了。毕竟那是唐杏按照后世乡村别墅绘画出来的。
  。。。。。。。。。。。。。。。。。。。。。。
  周末,唐杏就整天待在小婶婶家,哪都不去。她把语文该背诵的都临时抱佛脚,背诵一遍。
  天才都是在别人没看到的地方努力的。唐杏可不想将自己的“第一名”头衔让给别人。特别是那个讨厌的转校生。
  。。。。。。。
  考完试,老师通知大家说,“明天上午九点大家要到学校集合,记得带扫把过来。”
  台下的同学们有些不乐意,还打算明天去玩呢。老师看了大家的反应,解释到“最近圩镇那沥青路散泥太多了,天气干燥,汽车已经过尘土飞扬的。扫掉那些散土,也有利于大家,这是好事,大家要踊跃参与。不许推脱迟到啊”
  唐怡坐那里,撇撇嘴,对唐杏说“哎,我家又不住圩上,管它灰尘多不多,没劲。”
  唐杏看了她一眼,不说话,她在算账呢,学期末了总得把那些欠款收回来。老师宣布散会,唐杏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喊那三个转校生过来。
  三个转校生,很识相地主动还钱,毕竟还小,面皮薄。
  唐杏接过还款,点点头,说到:“还不错,有生意再找你们代理。”
  廖婷婷娇俏地站那里,她微微低头一笑,再抬头温柔地对唐杏说“你们不是还进了些对联,灯笼什么的,可以先赊给我们卖吗?”
  唐杏听了诧异不已,她怎么知道?“肯定是唐金那个大嘴巴,美人计啊美人计。美人计那么管用,我要不要好好跟外婆学学怎么做一个淑女,毕竟女汉子不受男人喜欢。”
  “你就说,你同不同意”莫聪粗声大气的问到,打断了唐杏的沉思。
  “哦,好的,哈哈,你们卖得好,我也挣钱,不是吗?”唐杏爽快地答应了,看来有代理商,她还得去批发市场看看,或者赶紧打电话,催广州那边的老板发货。
  。。。。。。。。。。。。。。。。。。
  圩镇公路一群小学生在扫地。
  唐杏家的扫帚是扫把树扎成的,河对面山上野生的。村里的人需要扫帚,都会去那边砍回来自己扎成扫把。
  唐杏的扫把很大,扫地面积很广,一不小心就扬起很大的灰。路边摆摊的商家,有些都赶紧躲避开,有些因为有顾客在挑货品,仍然坐那里。其中有一个顾客不提防,呛了起来。
  唐杏赶紧住手,走过去跟他道歉。那客人很不客气地说了唐杏一顿。“你这小孩,怎么回事?没看到一大活人站在这里吗?”
  唐杏盯着他,这人很面善,“哦,原来是你”接着说到,“叔叔,你最近不要骑摩托车了,路上也注意点,我会看相的。”
  那位大叔盯着唐杏,心想“这该不会是神经病吧?”想到此他也没心情找唐杏晦气,赶紧买完东西,走人。唐杏在后面追着,边追边喊“叔叔,你应堂发黑,最近小心有血光之灾”。
  那位大叔赶紧跑,唐杏越喊,他就跑得越快“神经病惹不起,还躲得起”。一溜烟就不见了。只剩下身后唐杏叉腰,喘着大气。
  过不久,那位大叔的噩耗就传来了,还是如前世一样。唐杏知道后,有些迷茫。难道真的是改变不了将死的命吗?那些她提醒过得吸毒者,陆陆续续的有人如前世一样死了。那么大姐的命运能否改变吗?


第32章 烤红薯与农科秘籍
  那么大姐的命运能否改变吗?
  “能的,一定能的,家里的旺财不就活了下来了吗?”唐杏嘴上说着,心里却直打鼓,“不得不承认,我就是史上最弱的重生者,啥都干不了。想做生意,回头一看,哎没人脉,没资源,小打小闹的。想加快国家对BT树脂,BT基板的研究,寄过去的资料也是石沉大海,激不起一点浪花。重生的优势在我手上也是白瞎的。哎!”
  唐怡看唐杏闷闷不乐的,想让她开心点,就提议去田地上挖红薯来烤。
  村里孩子发明了最新的烤红薯法。唐怡还没试过,好东西留着跟好朋友一起分享嘛。
  唐杏跟父母打声招呼,呼朋唤友,一群人浩浩荡荡从村口出发。
  同行的有唐姗姗,唐浩辉。唐浩辉一个劲的追问唐杏,“阿金怎么没来?”
  唐姗姗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哦,人家忙着装收音机呢,哪里搭理你。还自诩好朋友呢,不见他送你一台收音机。”
  唐浩辉悻悻然,随行的其他小孩的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唐杏皱着眉头,心情本来就不好,现在还有一群苍蝇在面前嗡嗡响。唐杏突然间噗嗤一声笑了。
  唐珊珊莫名其妙,问到“你笑什么?”
  “我笑有些人脸大。好朋友不会以金钱衡量友情的。再说,你怎么知道阿金不会送呢。”
  “哼,要送早就送了,还能等到现在,平时挣了稿费也不见他请客吃零食。哼,抠就抠,还诸多理由”唐姗姗说到。
  唐杏直接无视她。唐姗姗气得涨红了脸,鼓着嘴巴。
  浩辉耷拉着脑袋,时不时瞄一下她姐姐,他都不想搭理她姐,他姐就是个怪胎,老是和唐杏抬杠,被气狠了,回家就冲他发脾气,也不会避着点,找罪受,典型的自虐狂。
  。。。。。。。。。。。。。。。。。。
  大伙到了河边,分头行事,一些人去捡枯树枝,一些人去地里挖红薯,一些人则蹲在沙丘上,挖洞。洞从沙丘侧面往里挖。宽50厘米,挖到大概有60厘米长就可以了。
  挖好洞后,唐杏蹲在洞口边,将树叶点燃小心往洞口塞。洞内较潮湿,浓烟一下子就从洞内涌了出来,直扑向洞口边的唐杏,呛得她大咳,眼泪直流。站一旁的唐姗姗乐了,笑道“会不会啊,不会等姐姐来,就没见过这么笨的家伙,你应该一点着,就闪开,还翘着个屁股,哼,难看死了“唐姗姗绝对不会承认是她嫉妒唐杏虽瘦小,但该有的地方都有。
  唐杏闪了泪花,指着洞口示意唐姗姗去烧火。还别说,那看起来娇娇滴滴的姗姗,却是个能干的,不一会就把火烧得旺旺的。看的唐杏佩服不已,唐姗姗则傲娇地抬抬下巴,冷哼了下,“学着点”。唐杏直接双手抱拳,拱了拱,表示佩服,
  等洞没那么潮湿了,唐姗姗重新塞树叶和树枝进洞穴。沙洞的四壁在大火的熏烤下,变得越来越干燥,越来越热,直至白沙变成红彤彤的。大家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红薯扔进洞内。就算红薯烤熟了,孩子们还是能从一堆烤变形的红薯中,找出哪个是先前自己扔进去的。不要小看小孩对吃的执着,他们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堪比最强大脑。
  待红薯全扔进后,唐杏用木棍搅搅红薯,使之尽量接触碳火,此时立即把沙洞弄塌,将红薯和木炭严严实实地包裹在内。大家就可以洗干净手,到处逛去,等半小时左右再过来挖。香喷喷的烤红薯就要出炉了。这种烤红薯法不容易烤焦,越来越受孩子们的喜欢。
  。。。。。。。。。。。。。。。。。。。。。
  经过这么一出,唐杏心情大好,哼着“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像个小蜜蜂一样到处捡枯树枝,准备带回家,最近唐杏家煮饭炒菜多,稻草不禁烧。大家看到唐杏这么做,也有样学样,慢慢地都抢了起来。
  等了好一会,唐浩辉已经迫不及待地把红薯从沙堆里挖出来,一股浓郁的红薯味喷涌而出,让人闻之垂涎欲滴。大家都扔下手头上的木材,飞一般地跑过来,大喊到,“不许拿我的吃”“我的,我的”。
  唐杏也不甘落后,快速过来。大家团团围在沙堆边,拿起木棍挖红薯,摊开的沙堆,闪着零星几颗火星。红薯挖出来后,很多孩子心急不怕直接用手拿起来,左右手轮流倒腾,就是舍不得放下。
  剥开红薯皮,粉嫩粉嫩的红薯肉露了出来,咬一口,又香又糯。唐杏拿着自己的红薯,抱着已经捡到的一小捆材,转身走向通往齐教授办公室的路。唐杏很久没来看他了。平日有农业上的问题,都是唐爸过来的。今天都来到河这边了,顺便看看他,请他吃烤红薯。他们应该很快就不呆这里了吧,据说在省府那里有一块很大的地。
  唐杏轻轻敲了三下门,等了会,祁教授过来开门了。看到唐杏刹那,他微微有点吃惊,略带喜悦地语气说“你怎么过来啦?平时不是你爸吗?”难得听到祁教授这么感情外露的语气,唐杏开玩笑地说“怎么不欢迎?”
  祁教授立即严肃地点点头,不说话,也不让唐杏进办公室,唐杏偷偷笑了下,把手上的一小捆材放一边,把红薯递给他,“请你吃,可香了,你可不要嫌弃”
  既然唐杏都这么说了,祁教授无奈地接过去。说到“你自己不吃吗?”唐杏摇摇另一只手,表示这里还有呢。接着唐杏问到“你们是不是快要走啦?”
  祁教授点点头,他说,“我们这些人一直在外面种地,哪里土壤合适就到哪里种,平时回家也少,政府体恤我们这些人,在省府郊区划了一块很大的地。估计种完这一季就回去吧。研究的秋冬椒也接近尾声了。”难得听到祁教授除了学科上的事讲那么多话,不过内容就有点让人惆怅了,不过也挺替他高兴的。
  唐杏叹息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回家跟家人商量下,走之前大家吃顿饭,感谢您对我爸的教导。”
  祁教授,转头看了看四周,这片土地他也是有感情的。在这里待了这么些年,攻克了很多农业上的难题,接触了那些朴素而好学的村民,他也是舍不得的。
  唐杏看着这位不善言辞,却尽心教导大家的老学者,眼眶有丝丝润湿,前世今生与他交往不多,却是她尊敬的人之一。
  祁教授转身进屋,拿出一本手写的教程,递给唐杏,说“本想着你爸来的时候,再给他的,给你转交给他也一样,可要拿好了。”
  唐杏双手在裤子上擦干净,郑重地点点头,双手接过。改革开放以来,学农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总有想挣快钱的人,估计祁教授也是感受到了吧,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将农业知识传播开来。


第33章 乡村表演
  唐杏抱着柴火进厨房放下,洗干净手,走出来,跟父母简单说了说祁教授他们快要走的事,问老爸有什么表示,唐爸想了想说,“送礼物不太现实,要不跟村里商量下,办一次酒席,每家凑些菜,也不用花多少钱。”唐爸看着唐妈,唐妈点点头,表示同意。
  唐爸吃过饭,骑车出门找村支书商量去。
  …………
  村支书也是老革命,家住在村尾。村支书有个儿子叫唐统全,儿子喜欢打老婆,还屡教不改,特霸气地宣言“不打老婆的男人不是男人”。
  这不,唐爸老远就听到他又在大骂媳妇了。唐爸赶紧故意大声地叫到“支书,你在家吗?”
  屋内的打骂声戛然而止,唐爸下车放好车子,等会才慢慢地踱步进去。
  “支书,我来看您老了,吃完饭了吗?”唐爸笑呵呵的从门进去。(农家只要有人在家,都不会关着门的)
  厅里已经恢复如常,细心看的话还是可以看出,这里刚经过了一番争斗。
  就只有支书一人在厅里,其他人已经回房了。支书坐在矮凳上,支着右腿,拿着水烟筒,在抽烟。看到唐爸进屋,吐掉一口烟,有气无力地说“阿富,你来啦,有事?”
  “嗯,找你商量下,祁教授他们快要离开了,想表示下。叔,你有什么好主意?”
  支书放下烟筒,说到“我早知道他们要走了,哎,这几年在他们帮助下,尽管遇到台风,收成还不错。现如今要走了,我们再上哪找懂农业的人才啊!”
  “叔,你就不要担心了,大家都已经懂很多了,种菜种椒都有模有样了,别怕啊”唐爸安慰到,“再说祁教授给我留了本子,那上面有很多经验,回头让大家都学习下”
  “呵呵,那感情好。他们要走,是要表示下的。几年的相处,老朋友啰”支书说到。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定在大后天,在村庙外摆酒席欢送农科院的工作者。
  …………
  唐家早已经多请泥水匠了。唐爸走开一两天对唐家建房子没有影响。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分头行事。
  支书敲锣打鼓地通知大家到村庙开会。
  唐爸骑自行车去圩上买啤酒,健力宝汽水,做菜的佐料。
  佐料主要是南乳,罐装的荷兰豆,五香粉,腰果,料酒,酱油,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