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十年代农家记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妈走之前顺手把自己和唐爸那份带走了~
  唐金拽着钱,煮熟狗头般笑得见牙不见脸。
  唐梅则细心地叠好,转身回房收好。
  唐桃坐那里盯着钱,思绪都不知飘哪里去了。
  唐杏笑嘻嘻地靠近唐金,唐金生怕钱被抢,侧身对着三姐姐。唐杏讨好地问“阿金,这钱你打算做什么?”
  阿金傲娇地挺起胸脯说“当然是买配件组装收音机,或者其它的。没事,总会有地方花钱的。”
  “就是怕你花光”唐杏嘀咕到。
  “什么,你说什么?”唐金问。
  “哦,没事”唐杏摆摆手,“阿金,要不,咱们一起合作?你是知道的哦,我写篇小说少少都有几千块。我还是地主呢,和我合作,亏不了你。”唐杏极力游说阿金。
  唐金想了想,也对,他还缺个店铺呢,总不能去摆地摊吧。要是碰上同学,多难为情。唐金同意了,还煞有介事地拿来纸笔,要跟唐杏签合同。谁让唐杏没事时总是拿她那买地协议出来看。唐金都学会了,涉及钱的事最好签合约。
  唐家几人乐呵呵地围观二人。
  合约规定了唐杏可以支配40%的钱也就是一万三千二百,剩下的是唐金的。唐杏得提供一个店铺给唐金。合约有效期为十年。唐金鬼精鬼精的,店铺十年的租金都不止那一点钱。唐杏看在弟弟份上不与之计较。
  唐爸看着欣慰地笑了。
  …………
  第二天,大家返校上课。几天没见,同学们放学后,都围过来吱吱喳喳地问唐杏这些天干了嘛?
  唐杏低头笑了笑,掏出些不值钱的头饰一一分给大家,顺便做下广告,告诉大伙,大家有需要买头饰,头花的可以跟她买,保管比学校小卖部的便宜,还好看。
  大家纷纷要求看样板,唐杏干脆把书包一倒。全倒课桌上了。头花,头饰,项链,橡皮筋挤得课桌满满当当的。
  唐杏干脆叫起卖“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不要9块九,只要五毛,任挑任捡”
  “真的吗,任挑?”唐怡也凑热闹。
  “钱不够啊,能赊账吗?”同学转校生白富美说。
  “行,都可以”唐杏抽出本子,记起账来。
  听说能赊账,刚才还在观望中的几人都跑过来挑选,生怕心仪的给别人挑走了。
  唐杏动静有点大,连隔壁班的同学都闻讯过来挑选。一书包的小物件,很快就给挑完了。剩下零星几个。唐杏看了看账本,挑出“大客户”,把剩下的分别给了他们。还不忘宣传“买多还有赠品,给,这些是你们的。”
  其他同学看了,后悔极了,早知道就几人凑单,合起来买,不就有赠品了吗?
  “呵呵,不急,我那里还有很多,你们大伙要是能给我拉客,客人花费五元以上的,都给你们提成。”唐杏继续说。
  “多少提成?”三个转校生都凑过来问到。
  唐杏看了看他们,她知道城里人,就算父母下岗,瘦死的骆驼比马强,亲朋好友圈还是有较高的消费能力的。
  唐杏干脆站起来,大声说,“帮我卖东西,都有回馈我有五块钱销售额,你们就得五毛提成,上不封顶。人人都可以。或者你们从我这拿货,4毛钱一个,10元起,卖多少挣多少就是你们的事了。明天放学大家继续过来挑。”
  同学们不感兴趣的,都纷纷走了,剩下那三个转校生。他们怯生生地说“拿货,能赊账吗?”
  唐怡在身旁拉了拉唐杏的袖子,唐杏转头安抚地笑了笑,“别担心。”
  唐杏转头,说“当然可以,我不但有头饰这些,还有收音机,这些也可以先赊给你,但是得签协议。能做到,就过来签吧。”
  转校生莫聪说“要是卖不出去,能退货吗?”
  “不影响我继续卖,没有明显的污渍,非人为破损的都可以,真麻烦,干脆都写在协议上。来,你们有什么补充的都一次说出来。签了协议就不能更改了”唐杏说。
  “我可以先看看收音机吗?收音机单价是多少?”白富美林琳琳问到。
  “嗯,别急,一会我弟弟会过来,收音机在他那。”
  唐杏刚写好协议。唐金就过来了。他看到几人,问唐杏“三背奶,你们在干嘛?”
  唐杏笑呵呵地说“那是咱们的代理商,来,拿你收音机出来,给大家看看样板。”
  唐金小心翼翼的从书包里掏出收音机。还细心地调台调音量。
  三人听到清晰的声音从喇叭处传来,先满意了几分。再亲手调了调台。还行,能接收十来个台。他们更满意了。直接跟唐金谈起代理费什么的。
  唐金没弄过这些,看着唐杏寻求帮助。唐杏呵呵笑了,“我也没弄过,你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吧”说完,鼓励地看着阿金。
  阿金挺了挺小身板,嗯嗯地清清嗓音说“我这收音机便宜,就卖45元一台。它可比德生便宜一半,性价比高,对,就是性价比高,功能不差,价格便宜。”
  林琳琳听完,眨眨眼,笑靥如花地对唐金说“能不能便宜点?”
  “这……”唐金看了看唐杏,唐杏一言不发。唐金无法,只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说了“可以,就40块吧”
  “40这数不好,就38吧,3838一生发,多好的意头。”林琳琳继续说。
  “那好吧”唐金勉为其难的说。
  看到此处,唐杏心里叹口气,“哎,还年轻,赤裸裸的美人计啊”
  唐怡心有灵犀地叹息说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唐杏听了,啐了一口“狗屁的英雄,狗熊还差不多。”
  协议就在三个代理商欢天喜地,唐金垂头丧气下签订了。
  …………
  唐杏让唐怡先回家,阿金和她两人踏上了去乡政府的路。一路上唐金都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
  唐杏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说“小子,多大点事啊,至于吗?你以后长点心,等你以后生意做大了,有钱了,面对的更多,36计轮番上演。眼花缭乱的。有些人竞争不过,还拉竞争对手去吸毒什么的。可怕得很。”
  “啊,那我怎么办?”唐金担心地问到。
  唐杏想了想说“没事,回头,姐姐去邮局寄信的时候,顺便去新华书店给你带本36计。”
  …………
  到了乡政府,唐杏找到乡长。乡长怔了怔,这是谁,没印象。也怪唐杏,签了协议后,快一年都没联系过乡长,贵人多忘事嘛,唐杏自嘲地想着。
  唐杏扬起笑脸,“呵呵,乡长大人,您真是贵人多忘事,我给您送钱来啦。”唐杏从书包夹层掏出已经有点发黄的协议书和一捆报纸包裹着的钱。
  乡长诧异地接过协议书,快速浏览下。再次抬头上下看了看唐杏,“我说嘛,原来是你,长高了变白了。难怪没印象。我可不是贵人多忘事,是你变化太大了。”
  “是是是”唐金附和到。
  “乡长,您点点”唐杏将那沓钱递过去。
  乡长接过来,数了三遍。抬头看着唐杏说“你这小姑娘不错,有胆量,能挣钱。”
  唐杏笑了笑,说“误会了,那钱是爸爸给的。”
  “呵呵”乡长重新办理手续,唐杏拿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征用土地协议,笑的见牙不见脸。至此,唐杏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地主”。


第28章 姐姐也是有房一族
  时间走到了1997年1月。唐桃也快要考小升初了。
  中午时分,大家劳作回来,端着饭碗到村头大榕树下休息,吃饭,聊天。
  “哎,你们听说了吗?阿富家发啦”唐伟说到。
  “有可能”村民唐志成说到,他自己就在这次牛市中发了,多少对唐杏家的事有点谱。
  “那你们说,他们拿钱给老支书吗?”老支书是村民对唐杏爷爷的尊称。
  人群中有个妇人眼神闪了闪。若无其事地端起碗,站起来,走了。
  “哎,我说”唐志成停顿下,见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他神神秘秘地说“你们猜这次我坐火车,碰到什么?”
  “该不会是艳遇?哈哈,当心你老婆罚你跪搓衣板。”村民甲说。
  “去去,乱说,是碰到军队了。哗好家伙清一色的伟岸男子,就像《和平年代》秦子雄那样的。”唐志成说到,“你们再猜,他们去干嘛?”
  “志成你就别卖关子,去干嘛?”心急的村民乙说到。
  “他们要驻扎在沿海一带,以防英军出什么幺蛾子,毕竟香港回归是大事。”唐志成说。
  “哦,那要是打起来,我们不是危险吗?不行,我得去内陆避避。”胆小的村民说到。
  “我说,那是玩笑话,吓唬你们的,你们还当真了。哈哈”唐志成赶紧澄清,毕竟散布谣言是要坐牢的。
  唐志成最后澄清的话,还是无法消除村民的恐惧。村里人心惶惶地,担心97香港回归不会那么顺利。毕竟打起仗来,首要倒霉的是唐杏家乡。村民有些想北上,一边打工一边逃避下。有些则每天都在听收音机,看新闻,希望能找到要打仗的蛛丝马迹。
  唐家人就没那么多顾虑,唐爸唐妈都打算拆掉小平房建两层小洋楼了。
  …………
  唐家人正在激烈讨论建房子的事,爷爷气冲冲地闯了进来。
  唐妈惊讶地站起来,她惶恐地问到“爸,您怎么过来啦?”
  爷爷冷哼到“怎么,我来我儿子家还要问过你?嗯(第三声)”
  “爷爷,坐吧,您大人大量,别跟我妈计较”唐杏挺身而出。
  “听说,你们发啦?”爷爷问到。
  “爸,你听谁说的”唐爸为难地问到。
  “呵呵,你们就不要隐瞒了,村里都传遍了,阿金都在学校做起生意了。那收音机说赊就赊,我老人家想要台收音机都没呢,白养活你们了。”爷爷唉声叹气。
  “爷爷,我那也是赊过来的。”唐金撒谎到。
  “行了,你们就准备两万块吧,不多吧,后天送到你大伯那。你们大伯不容易啊,一大家子靠他起早贪黑地,挣那么两分。我和你妈一把老骨头也要靠他养,不容易啊”爷爷说到。
  “送?还是借?”唐桃傻眼了。
  “哼!一家人,说什么借不借的。”爷爷冷哼道。
  唐爸火了,都他们的强盗,他大声吼道“行啊,一家人不说借,我今年要建房子,爸给点钱吧,大哥去年建了房子,可怜我一家还住着漏雨的屋子呢。”
  “没钱”爷爷也吼道。
  邻居家门口探出了几个人头。很快又缩了回去。
  爷爷想了想,缓和道“你们大伯最近看上了一个铺位,那铺位是煤矿公司内部出售的,价格便宜。想趁便宜买下,你们要是有就拿来吧。”
  众人默默不说话。
  爷爷气愤地走了,甩得木门砰砰响,震落了几块墙土。
  …………
  唐梅问过父母建房子预算够不够,在得知足够的情况下。她打算拿那分到手的3万3去学校附近买房子。
  那次深圳行开阔了她的视野,她隐隐觉得,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那么多,过十年,孩子都大了,房子需求也多了。年轻人应该不会选择日晒雨淋的农民职业,多会选择轻松体面的工作,涌去大城市工作、生活,城市里头的住房肯定严峻。此时买房子,不亏。不得不说,唐梅真相了。
  …………
  唐爸已经向区土地管理局提交了拆旧建新申请。申请建120平一层,两层共240平方米的房子。
  在等待批复的日子里,村民很多过来打听,左邻又舍的更为关心。毕竟旁边的房子高度会影响自家的光照和通风。
  能不关心吗?
  唐怡则跑过来替唐杏高兴,“太好了,你很快就可以不用和父母挤一间房子了。恭喜啊”
  “谢谢啊!”唐杏笑笑,还是好伙伴好。
  转校生则自觉过来付清上次的货款,毕竟建房子需要的钱多。不得不说,此时的人还是很朴素的。没后世那么多老赖。
  唐梅放学后则在学校附近挨家挨户打听谁家卖房子。
  1997年小地方房地产中介还没怎么流行。
  国有企业单位的房产实行内购,内部职工可以以500元一平米(1996年,广州职工内购是800多一平)买回去。很多职工抢着买了,但是也有双职工家庭,他们就有多余的名额了。也该唐梅运道来了。她碰巧问到的就是双职工家庭。最终以900元一平米买到了15平方米大的单间。单间不大,但是唐梅很满意,她早就不想走读了。中午得不到休息,下午都没精神上课了。
  买卖双方都满意。
  唐梅打算尽快搬到学校去住。因为唐家的建房申请,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唐杏唐金唐桃则搬到小叔叔家借住。唐爸唐妈则住在临时搭建成的帆布棚。
  这种帆布棚搭制简单快捷,养鱼人家都会搭一个在池塘边看鱼。最近那些吸毒者很猖狂,偷鸡摸狗的,坏事做尽,不得不防。
  唐杏开始了寄人篱下的日子了。
  唐家姐弟主动抢着帮小婶婶做家务。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
  小脚外婆这次是和舅舅一起过来的,舅舅听说唐妈要建房子,替她高兴之余,担心唐妈准备的钱不够,给送过来了。
  唐爸很感动,杀鸡款待舅舅。外婆特意问唐杏“三丫头,你之前不是说要开豆豉加工厂的,怎么不弄了呢,我想着趁现在还能动,帮你几年。”
  唐杏听了,眼泪盈眶。她拼命将眼泪逼回去,笑着对外婆说“外婆,做豆豉来钱有点慢。等我有本钱再弄。”
  “做豆豉要什么本钱呢,你啊,做事可不能好高骛远。咱有多少钱就做多大的生意,听说你和阿金捣腾收音机卖。那玩意能吃能喝吗?买一个能用好几年。那就是一锤子买卖,听外婆的,卖收音机那生意要多想想。”外婆拍着唐杏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唐杏听了,沉思起来,“难怪,最近什么都难卖,收音机卖不动了,砸手上了。头饰倒是卖光了。也不知道以后对联生意会怎么样?”
  唐杏翻着白眼在想问题。汗!这是唐杏前世今生的陋习,改不了了,多少年了。“看来得跟阿金商量下,要搞促销活动才行。”
  外婆就坐在一旁看着唐杏想东西。她看到唐杏翻白眼,眉头皱了下。决定以后常来小女儿家,好好训练这几个外孙女的仪态。


第29章 建房子
  噼里啪啦,唐家建房子在一阵响亮鞭炮声中拉开了帷幕。
  这样的大喜事,除了唐桃要准备小升初,其他人怎能不留在家看呢。再说现在学校已经没教新课程了,也就是复习,为下星期考试做准备。哪里复习不是复习呢?
  时人修建房子有两种方式,一是全部承包给包工头,这种方式省心。另一种就是雇主提供材料,一天提供三餐的伙食。泥水匠们出工。以8小时为一天,大工(砌墙工)工钱为35块一天,小工(搬砖工,提搅拌好的水泥工)工钱为25块一天。
  唐家选择第二种方式,按天算工钱。请了4个大工,1个小工,他们都是河对面村民华红旗带来的。华红旗是十里八乡出名的泥水匠。唐爸唐妈充当小工。
  …………
  唐家请的几个泥水匠吃过唐妈精心准备的早餐后,开始干活了。
  他们先将屋顶上的水泥板缝隙上的沥青用铁撬尖尖的一头砸开。当时修补屋顶,恨不得沥青牢靠点,现在则嫌弃它太牢靠了。在这秋冬季节,泥水匠做得满天大汗。可见这是个体力活。
  后世泥水匠也算是高薪工种,问题是太辛苦了。年轻人不愿干。
  这些铺在屋顶的水泥板完整地砸出来,泥水匠将其用绳子拴住两头小心放下来。
  前世唐家为了省钱,新修建的二层小洋楼也用了这些拆下来的旧水泥板。水泥板不够,就在板与板之间嵌入砖块。这些水泥板质量真好,直到唐杏重回小时候前,那房子还能住人。
  今生唐杏看到了泥水匠还小心的拆水泥板。她赶紧问唐爸,她说“爸,你还要这些水泥吗?”
  唐爸理所应当地说“那当然,你没看到他们质量多好。”
  “爸,你都有足够的钱了,为什么还要省那些钱?要是以后你想加层,加到三层五层的,这些水泥板能承受住吗?”唐杏问到。
  唐爸沉默了,他想了想,走到在一旁帮忙的唐妈身边,跟唐妈商量“三背奶说,以后要是加层,水泥板可能受不住。我觉得有道理,干脆不要这些了,全用水泥砂石铺吧”
  “嗯,也好,我也担心卡在水泥板间的砖头,不牢靠,会掉下砸人。”唐妈也同意了。
  …………
  唐爸去找华红旗。
  “华包工头,累了就坐下来抽抽水烟。”唐爸客气地说。
  “呵呵,做惯了,不累”华红旗说到,“啥事?”
  “哦,你们不用这么辛苦撬这些水泥板了,把他们砸了吧。不需要了”唐爸说到。
  “那敢情好”华红旗说到,这样做事就轻松多了。
  接下来,进度就快多了。破坏总比建设快,一天时间小平房就这样消失在眼前,只剩下些砖块。
  唐杏和唐金在简陋的临时厨房给大家准备晚餐。
  唐家其他人则和泥水匠一起坐在砖块上,用泥刀将砸下来的砖块敲敲打打,去掉那些旧泥块,回收砖头再利用。
  唐杏一个锅里炒菜,另一个锅里煮碗筷消毒。这些泥水匠中有人携带乙肝病毒,前世唐妈身体得不到休息,太劳累了,体质下降,跟这些人共用餐具,可不就中招了。今生能避免则避免。
  唐杏炒好菜后,碗筷也消毒完,唐杏用冷水冲洗碗筷,让其快速冷却。
  六点准时开饭。
  华红旗看了看唐家准备的晚餐,有酸菜扣肉,有白切鸡,萝卜干炒鸡蛋,还不错。中午吃的那顿菜就一个荤菜,还以为遇上抠门的雇主呢,哪成想,好菜原来是留在后头的。华红旗爽快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唐杏听了说“华伯伯,你可冤枉咱家啦,中午那顿来不及弄,也就将就着炒个肉菜,晚餐时间充裕,菜自然就丰富点。好菜不怕晚嘛”
  “是啊,好菜不怕晚”其他人都纷纷附和。
  小工是华红旗的老婆,她爽朗地说“让咱们尝尝才女做的菜,呵呵”。自从唐家频繁从学校收发室收邮件,她们投稿挣钱的事也就慢慢给同学们知道了。同学们知道了,那些家长也就知道了。现在唐杏也能体会一把“别人家的孩子”的感受了。她假装腼腆地说“婶婶说笑啦,吃的好,明天我还给你们煮饭吃。”
  其他人早就端起碗筷,吃了起来。唐家现在一片狼藉,像样的地都没有,只能委屈上工的人站着吃。
  这些泥水匠已经习惯了,他们快速地吃,好早点赶回家。现在已经是初冬了,天色暗得早。路上也没个路灯。
  泥水匠吃饱回家。唐家人则自发地继续整理砖块。
  ………………
  唐杏骑上唐桃的自习车去圩镇买碗碟。她想实施分餐制度。懒得每天烧水蒸煮碗筷。
  天色暗的快,唐杏心急着赶路,在回程途中,村口路上,摔了个大马趴,手肘,脚膝盖处传来一阵阵剧痛。唐杏顾不上自己,她急忙查看碗碟。不出所料,全打烂了。唐杏那个心疼肉疼啊。忍不住埋怨,“都怪村尾开了家白泥加工厂,大货车把好好的泥路,搞得坑坑洼洼。”
  唐杏无法,只能把打烂的碗碟放到垃圾集中处,垂头丧气地忍痛扶起自行车,自行车车头都撞歪了。唐杏扶着车走到自行车前面,用双腿夹住前车轮,双手握住车把,用力一掰。车头就转正了。唐杏重新骑车回家。
  回到家里,跟唐妈打声招呼,就直接骑车到小婶婶家。小婶婶小叔叔正在吃饭,吃的菜还是唐金端过来的酸菜扣肉。小婶婶看唐杏走路一瘸一瘸的。她担心的问道“阿杏,你怎么啦”小叔叔也担心地看过来。
  “哎,倒霉,路上一个大坑,没注意给摔倒了。好好的路都给那些大货车给霍霍了。”唐杏自认倒霉地说道。
  “那些白泥厂老板也真是的,都没修修那路。车一过,扬起好大的灰尘。出门也不安全了。你们小孩子得注意了。好多货车司机不是没驾照,有也是买的”小叔叔说到。
  “有这事,那还是要注意了。”小婶婶夹了块扣肉给小叔叔。唐杏看了,心里不好受。此时小婶婶刚嫁进来没多久,新婚燕尔的,相处还算是融洽,希望他们能一直这么融洽下去,不要走到前世那劳燕分飞的地步。


第30章 买消毒柜
  第二天,姐姐弟弟都去上学了,就唐杏一个人继续请假。中午唐杏早早准备好午饭,把碗碟都消毒过了。她准备骑车去市区买消毒柜。找半天,没看到自行车,她猛地想起来,自行车都让姐姐们骑走了。
  唐杏就坐在灶前,托着腮,叹息道“没车真不方便”。突然她拍下自己头,直呼“真笨”。“没车,可以买啊,以前是没钱,等父母帮忙买,现在不同啦,姐也是有钱人。对,就这么决定。明天去买车,嗯,唐金的就等假期再让他自己去买吧。”“反正九月上四年级也要买的。真搞不懂,为什么轮到我就要上夜自习。大姐二姐她们那两届都不用。烦啦。”唐杏就在那里自言自语。连唐妈进来都没注意到。
  唐妈好奇地问到“三背奶,你在嘀嘀咕咕什么呢?从小你话就多”
  唐杏满头黑线“有吗?怎么不记得”
  “有。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