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零:农村麻辣媳-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作的过程李小琴是参与的,现在闭着眼睛,当时酿制的过程还能清晰地在眼前播映。
首先,得把糯米洗干净,浸泡二十四小时。
再把糯米放在甑子里,蒸熟。
再把蒸好的糯米,添加桂花,酒曲,放入坛子中。
接下来就等它慢慢发酵成水即可,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
李小琴上厨屋拿一个瓷盆,一个筲箕,把糯米倒入瓷盆里,舀水用手轻轻搅拌几下,倒去淘米水,再用手轻柔的揉洗糯米。
大概三遍左右,水就变得清澈,这时候可以直接把米倒入筲箕里控水。
确定滴水仅有滴水的时候,再倒入瓷盆里,舀干净水浸泡。
算算时间,明天的这个时间,她回家里就能直接做桂花酿了。
李小琴把瓷盆搬进里屋,筲箕拿回厨屋归置好,家里的事情差不多忙完了,她拿白瓷杯倒水,热水是昨天就烧了放保温壶的,这会还有余温,能喝。
李小琴站在院子里,抬头朝山里看。
此时上午十点左右,整个山头都被冬日的暖阳铺上金辉光芒。
太阳一出来,意味山里的露水蒸发散去。
李小琴咕噜咕噜把温水全喝下肚,觉得自己可以出门了。
刚一出门就差点撞上前来的嫪猴荪家婆娘,魏腊梅。
四十出头的魏腊梅穿老式偏襟衣服,长脸,眼角留下深深的鱼尾印迹,本来就显老的人,这一夜的功夫看着比之前更老。
魏腊梅走到李家门口,没想到和李小琴碰了个正着,她嘴巴一撇,扭着大屁股赶紧走了。
嗨,这人。
李小琴只觉得莫名其妙的。
她家离李家远着咧,从家门口经过,见到自己还一副气鼓鼓的撇嘴,这是干啥?
李小琴有些好奇,等魏腊梅走得远了些,才悄悄地追上去。
魏腊梅走到李家不远的周家门口时,停下来琢磨会,接着扭大屁股走进院里。
李小琴就在外面等,没会儿,就听到周家院里传来一声声的骂,紧跟着,魏腊梅就被撵出来了。
“呸!谁稀罕你家!”魏腊梅往周家院门口恶狠狠地吐了口口水,才气呼呼地继续往前走。
李小琴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尾随,余光一瞥,周家老人撑拐杖颤巍巍地从院子里出来了。
一抬头看见李小琴,客客气气地喊,“小琴,回来了?你大哥咋样了?”
对自己没有恶意的村人,李小琴也不会拿清冷面孔对人家的,这会笑呵呵地道:“好多了,周奶,你身体可好?”
“好,好着咧。”周家老人也笑着应。
李小琴朝魏腊梅的背影望了一眼,朝她问,“对了,周奶,刚才嫪猴荪家婆娘跟你吵嘴了?有这回事?我路过听到了,还想进去看看咋回事呢,一个年轻婆娘跟你一个老太太吵,怕您吃亏。”
第一百四十二章 这叫窝里乱
这话说得听的人倍感亲切,周家老人心里乐呵,就一五一十地说来,“她啊,来跟我借钱咧。”
“她家没钱?”
“有,都被她儿子挥霍了。”
“她家出啥事了吗,要借钱。”李小琴疑惑地问。
周家老人看着她说:“你忘了,昨天知青队麦地的事,要借钱还给你咧。”
李小琴这才想起来。
周家老人继续说道:“他儿子前两天上市区卖小吃,嘴上是这么说,实际拿钱买粮票倒卖,这叫啥来着,投机倒把还是啥,反正被逮着了,给关在监狱里了。这不,昨天又欠你家钱,没有还的,只好挨家挨户的借。”
难怪,她就说嘛,嫪猴荪家挨着李家远得很,压根就走不到一条路,原来魏腊梅从自家门口经过是跑借钱来着。
家里钱被儿子败光,没钱还账,所以见着自己才撇嘴巴,气鼓鼓地。
可哪个叫她昨天信誓旦旦地跟自己打赌呢,本想着讹钱,没想被讹了。
李小琴听后,连连点头,又问,“那她借着没?”
周家老人听她这么问,连忙朝四下张望,然后小声地说道:“借着才怪咧!她昨天晚上就把半个村子跑遍了,没得哪个肯借钱给她。再说了,这年头哪家不是穷得叮当响?哪有什么闲钱借钱。就算有,也不借给她。这家人不是啥好东西,昨天联合朱寡妇泼你脏水,大家都看着咧,都不屑理会她。”
周家老人缓口气,又往下说:“借不着,她就跑村委会跟领导干部哭丧,说没有钱,干部们说,让她把松树苗给卖了。她不肯。估摸心里气不过,今天早上跑朱寡妇家里叉腰骂架,俩婆娘打得可凶咧。”
噗呲一声,李小琴没忍住笑出来,这叫不叫窝里乱?
原本统一战线敌对自己的俩家人,居然干起来了!
“这还不止咧,当时,孙大娘见朱寡妇被打了,拿拐杖也扑上来打,魏腊梅嗷嗷叫啊,跟嫪猴孙家关系好的人就跑去通报,嫪猴孙一家晓得后,都扛着锄头到朱寡妇家帮架。诶哟,场面混乱啊。后来郝村长他们来了,把俩家人骂了一顿。听说朱寡妇家也没有钱还账,当场就跟郝村长他们恳求,希望把赔偿金额压一压。”
“郝村长他们怎么说?”
“郝村长说了,这都是他们自个造的孽。”
“那是。”李小琴应着。
周家老人站得累了,就在旁边一根木头坐下来,说道:“村干部把他们骂了个狗血淋头,还逼迫他们这两天就还账,魏腊梅哭得鼻涕眼泪,朱寡妇也后悔得不得了。后面村干部走了,俩婆娘又干架了。”
听得李小琴好生高兴,使劲干吧,干伤干残最好。
就在这时候周家小孙子一蹦一跳地从外面回来,喊着,“老祖,老祖,你看我捡了两颗弹珠。”
见到李小琴也在场,五岁多的小家伙家教蛮好,乖巧地喊,“小琴姐姐好。”
“诶,真有礼貌。”李小琴笑着应。
小家伙扑进周家老人的怀抱里,翻口袋找捡的弹珠让看。
李小琴笑着说:“周奶,那我就不打扰你了,再见。”
“小琴,得空了上家里坐。”周家老人招呼道。
以前小丫头闷声不吭的,见人低着头赶紧跑,怕生得很,虎崖事件发生后,小丫头嘴巴变甜了,说的话让人倍感亲切,老人家就最爱跟这号嘴巴甜的聊天了。
“诶,谢谢周奶。”李小琴应着。
这会快十一点,得尽快上山。
李小琴一路上避着人走,脚步放很快,这个时候村里人都干公分了,留在家的只有老年人和小孩子,平常都是躲在家里烤火取暖,今天日头好估摸都坐院子里嗮,她一路并没有遇到什么人。
到达山里后,李小琴手拿砍柴刀,一边开路一边巡视。
眼下是冬季,是山里很多野果成熟的季节,像救命粮,早在饥荒年代村子里人找不着吃的,便爬山里来到处寻找这种野果子吃,这种果实在芭蕉村遍山都是,产量高,一棵树能摘十几斤,但吃过了会感觉嘴巴酸涩,饥荒年代,村里人都是拿来炒熟,去掉涩味才吃。
还有芭蕉果,芭蕉村这名字就是因满山偏野都是叶子大而宽的芭蕉树,因而取名的,成熟之后的芭蕉果味道非常甜,吃起来就像蜂蜜一样。
可惜这两样十多年后人们求之不得的野果,当下因各村粮食产量低,温饱仅此于吃了半饱,有些家庭还是得靠吃野果充饥,这要是摘了拿去县城卖自然很难销售。
看到救命粮就算了,但遇到芭蕉果李小琴是要停下来,先用砍柴刀砍来一根带钩子的树枝,再勾住整个芭蕉树弯腰,以便寻找最黄的果实,山里的猴子也是多的,还有别的小动物,得找好几棵芭蕉树才能轮到一个灿黄的果实。
如此反复,李小琴索性不摘了。
她爬山的速度很快,但不敢弄出太大的动静,毕竟现在只有自己一人,遇到豺狼虎豹的就麻烦了。
再往山里走,就是和王红霞捡核桃的位置,那个位置也算深山里,再往里面走李小琴一个人是很危险的。
可她不得不往前继续。
从山脚下一路爬上来,都没有找着心里想要的东西。
当来到经常很王红霞坐下来歇息的位置时,李小琴从口袋里掏出昨天供销社够来的驱蛇药物,酒精,雄黄、硫磺这三样,分别拧盖子盖在掌心,再涂抹在衣服上。
收拾干净,李小琴从背后的挂包取来军用水壶,拧开咕噜咕噜喝两口,盖上盖子伸手一摸嘴巴,便继续上山。
尽管虎崖事件就是她一人上山,也没有发生被野生动物攻击的事,但李小琴也不敢掉以轻心,一直保持着警惕。
林子外头冬日暖阳,林子里却有一种阴森的感觉,她越走步子越放慢,越走越警惕。
等中午时分,李小琴终于找到了虎崖事件一人上山时路过的地方。
第一百四十三章 怎能就此放弃
村委会广场大的平地,平地上石头散落,野花成片,像一个人工种植的花园。
李小琴抬手擦了擦额头汗水,喘口气,便迈步朝平地走。
还没有走到平地,突然看到了一株根状茎粗短,暗棕褐色的植物,她蹲下来检查。
叶缘具刺齿,花为淡黄色,应该就是三枝九叶草了。
它还有一个别名,淫羊藿,淫草之王。
从植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含义,没错,李小琴找的就是这玩意。
它是一种草药,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的功效,但也有人拿去做别的用途。
李小琴迅速抽出随身携带的军刀,取走它的叶和根,取下之后,把它装入后背的挂包里,她迈步继续往前走。
平地野花野草种类杂多,大部分都是中草药,不过药物价值没有龙血竭这么稀罕,采走湿的一大捆也就卖两三分钱,嗮干一市斤也是一两毛而已,划不着那个力。
山里长大的孩子常年跟野花野草的打交道,识别种类及有毒没毒,这对记忆力特别好和观察性特别强的李小琴来说,辨识压根不难。
很快,她就真的看到了卷丹。
卷丹的花下垂,反卷,橙红色,有紫黑色斑点,对人体能激起刺激,达到催情作用,她挑上好的几株,用军刀取走装入挂包里。
此时李小琴站在平地中央,周边鲜花成群,蝴蝶翩翩,风景特好好,让人豁然开朗。
李小琴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感受着香甜的空气。
以后在自家院里也种上一片鲜花,大哥是个爱花的人,就让他每天待在家里照看小猪仔,再摆弄一些花花草草。
李小琴收拾思绪,在平地四周扫视,很快又找到了一棵肉豆蔻。
这玩意能治疗食欲不振,但由于它调动人体的循环系统效果佳,吃多了甚至让人关联到男女之事。
李小琴把这集中精挑细选的草药收好了,等不起回家试验,正当转身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花丛中有嘘嘘索索的声音,响起上回的蛇,她吓了一跳,手一抖,紧握的砍柴刀差点啪叽掉地上。
倘若发出声音会更加吸引蛇的主意,攻击!
李小琴吓坏了,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出了汗。
可是奇怪?
身上抹了酒精,雄黄、硫磺这三样,蛇最怕的就是这玩意,还三样一起涂抹衣服上,怎么还会有蛇在附近游荡?
就在李小琴心里嘀咕时,一偏头,顿时惊得双眼瞪大。
是野鸡,两只野鸡!
鲜红的鸡冠在远处看相似一团火,长得即健壮又漂亮,两条金黄色的粗壮大腿,目测每只得有两斤重!
天啊!
这要是煮熟了不得多肥美,光啃一只腿都能啃饱啊,李小琴忍不住舔了舔嘴唇,馋得。
两只野鸡并没有发现她,低着脑袋寻吃的,也不说要抬头往四周扫视,完全没有半点警惕心。
李小琴蠢蠢欲动了!
这么肥美的野鸡必须得抓回家啊,宰了能炖满满一大锅,剁成块,加点葱姜蒜,加清水炖制两个小时,出锅时放点盐巴即可,肉糯烂,汤汁滋味鲜美,最适合大哥滋补身体!
有了野鸡,清炒沙药叶子这些菜就不消做了,光两只野鸡都够三个人吃撑。
想着想着,李小琴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可是没有捕获工具,想吃也难啊。
李小琴发愁,不过,既然已经看到野鸡了,怎么能就此放弃。
野鸡的营养价值可是比家养的高多了,大哥吃了身体倍儿棒,恢复快。
李小琴蹲在地上,一双眼睛跟狐狸似得转啊转,突然眼前浮起一抹主意,她立即猫腰退出平地。
在林子里,李小琴眼睛发亮地寻找,找了一番,功夫不负有心人,找着两根细藤。
她把细藤收起来,又选择最阴的地方,蹲地上用砍柴刀随地挖掘。
阴暗湿润的土地下蚯蚓最多,稍微挖一点泥巴,它们会从土里钻出来。
李小琴马不停蹄地往平地跑,猫腰寻到刚才发现野鸡的位置,发现两只野鸡还在,立即用砍柴刀在地上挖坑。
等挖了一个足以容下两只野鸡的坑,她取下从林里找来的纤细树枝搭在坑的边沿,再往上铺一层草,最后把挖来的蚯蚓扔在草上。
蚯蚓已经被她踩死了,不会跑,现在,她只躲在暗处等待两只野的欢迎光临。
李小琴不敢躲远,就藏在陷阱的两米之外,紧紧地盯着陷阱的动静。
两只野鸡本就没什么警惕,应该是这块区域没有被村人发现,或者发现了但是没有人来这边挖草药,毕竟是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草药,上一次山那肯定得挖最名贵的了。
两只野鸡没有接触到人,自然不晓得自己是人们桌上的美味佳肴,不一会儿,便摇摇摆摆地寻过来了,李小琴屏住呼吸,准备等它们都靠近就猛地拉陷阱绳子。
两只野鸡待会待不过来咋办?
李小琴心里高兴,又紧张兮兮地想着。
对了,用砍柴刀。
李小琴立即捏紧了砍菜刀,紧紧地盯着那两只野鸡。
时间紧迫,陷阱挖得有点浅,应该能同时容纳两只野鸡吧?
虽说两只野鸡没有警惕心,但李小琴也是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把这两只野鸡给吓跑了。
此时的她怀里像揣着一只小兔,怦怦地跳个不停。
肯定紧张啊,这是老天赐给她的美味佳肴,不花钱的美味佳肴!
两只野鸡凑近陷阱,一开始伸长脖子叼蚯蚓吃,估摸吃得不痛快,又往前迈了两步。
就在这时!
李小琴闪电般地一拽陷阱绳子。
啪叽一声,铺在陷阱上面的细树枝和草全数掉坑底。
两只野鸡几乎脚刚刚作势踩上去,这一踩就踩空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艾叶来遮香
李小琴飞快扑出来,用手中的砍柴刀朝野鸡脑袋狠狠地砸去。
一只野鸡脑袋被砸得晕乎,身子晃晃悠悠,另一只在李小琴的手里。
两只野鸡一个没落下,她喜得要跳起来了!
被砸的那只野鸡只是晕乎,并没有流血,一流血那血腥味就容易吸引周围的野生动物凑近,这个力度,李小琴觉得似乎老天爷都在帮自己呢!
这次上山只想采集草药,没想到有大收获,这让她嫉妒兴奋。
两只野鸡提起来得有十斤重,宰杀能炖一大锅,不过,三个人怕吃不完吧?
这样,回去先宰杀一只,余下的那只等大哥出院那天再宰杀了庆祝。
李小琴傻乐傻乐的,用树藤把野鸡绑结实了,嘴巴也给绑住,面得嗷嗷叫惹来野生动物的主意,完事后一手拎一只便往山下走。
到家里得杀野鸡炖,还得着手草药的事,李小琴加快步子,一路急赶,大概两点钟左右就到家了。
路上仍旧没人发现她的身影,顿时心里就是一松。
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后院看小猪仔们,吃饱喝足了,小家伙们耳朵拉耸一个挨着一个呼呼大睡。
李小琴放心地回到前院,洗手,上厨屋烧火,把锅刷干净,再往锅里添水,大伙烧。
等水滚了后,麻利地拿菜刀在院子里的石头磨锋利,再把被砸的那只野鸡逮来,脖子处的毛拔掉一些,露出鸡皮,她手持菜刀对准鸡的血管割下去。
呲啦一声,血管一破,血液飞溅。
鸡血就不吃了,肉已经很多,但是以前家里杀鸡都得拿一个小碗接着鸡血,鸡血可以凉拌,也可以跟鸡肉一块炖熟。
等鸡血放完后,把野鸡扔进木桶里,提着上厨屋,用水瓢舀锅里的滚水倒下去,避免鸡还没有全部断气,她拿一根棍子死死地抵住。
野鸡扑腾两下便不动了,热烫结束以后,开始拔毛。
李小琴拔得很仔细,小毛也拨得干净。
完事后清洗一遍,再用锋利的菜刀开膛破肚,把内脏出去肝别的全扔后院。
其实鸡的内脏吃起来很香的,实在是今天她时间紧迫,来不及处理。
最后把鸡从中间分成两半,剁成小块,两只鸡腿她完整地留下来,不过,为了入味,她用刀划几道口子。
热锅放猪油,再下砍成坨状的几块下去煸炒,怕香气把村里人堵吸引过来,李小琴用上回做桂花酿肉的时候交代大哥的方法。
利用艾叶味道来遮香。
艾叶她在仍鸡内脏的时候顺道在后院拔两捆,用干稻草点火,再把艾叶依靠稻草身上慢慢熏。
浓烟滚滚,百米开外都是艾叶的味道。
七十年代的人对养生不比十多年后的人差,尤其熏艾叶,除了能温通经络,驱散寒邪,最常见的是拿来熏了给孕妇安胎。
怀孕的妇女难免有跌打损伤,惊慌等导致胎儿躁动不安的发生,这年代的农村人平常看病都舍不得花钱,能用草药治疗就自个上山里采。
当家里妇女有这方面的情况,也是赶紧烧艾叶熏,使孕妇和胎儿得到安静。
熏艾叶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所以李小琴大白天在自家后院里熏艾叶,隔壁邻居闻到了,也当是村子里哪家烧了给妇女安胎的,都没有出门探望。
实在是这玩意没啥稀奇的。
艾叶味道盖住鸡肉香味,李小琴爆炒起来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大火翻炒至鸡肉金黄色,并发出砰砰的炸裂声,这时候倒入水,往炤台里凑四五块肝木木柴,大火炖两个多小时基本就可以了。
李小琴用锅盖盖住,给它狠狠地闷炖。
鸡肉得配上米饭才更香味,尤其是米饭里面倒入鸡汤,先别急着吃,让米饭和鸡肉慢慢融合一两分钟,软烂浓稠,简直让人美味得舌头都要吞进肚子里。
七十年代的农村基本没有电饭煲,没有高压锅,想吃米饭都得用甑子来蒸。
甑子由甑盖、甑身、甑底组合而成,按照每一户多少人口让师傅订做,什么大小都能做得完美,而且每个地区的甑子外形各不相同,西南农村以圆柱形最为常见。
而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装有两口锅,一口用来做饭做菜,另外一口用来给牲畜熬食,比如熬猪食牛食什么的。
李家厨屋也有两口锅,不过家里以前没有喂过牲畜所以不怎么用,现在喂了小猪仔但是吃的事沙药藤不需要特意熬熟。
李小琴从燃烧的锅底取出一根旺的柴,扔进另外的空锅里,再抓两把稻草垫上,几许小细木柴搭起来,慢慢就引燃全部着了。
热水刷锅,锅长久时间不适用会有打量的生锈铁,怎么也刷不干净,李小琴发愁了。
光吃鸡肉也是能吃饱的,可如果没有白米饭搭配,就好像火锅没有蘸料失去了灵魂。
突然灵机一动,李小琴双眼蹭亮!
十多年后人们普遍用到的洗洁精,能快速去污、除菌,其最大的成分就是碱性,稻草灰辨识含碱性最高啊,在古代没有洗衣粉盒肥皂,穷苦人家通常用泡制的碱水可洗掉衣服的污渍,这年代的人,也用来腌制皮蛋,那么用来洗锅肯定也是不错的选择啰?
李小琴说干就干!
她放下刷锅的葫芦丝,去锅底抓一把稻草灰,先打湿,再用抹布蘸了用来擦擦炤台,光亮如新!
简直环保得不行!
如此说,往后家里买洗洁精的钱也省了。
而且稻草灰的水滑滑的,感觉很是爽快。
接着,李小琴抓一把扔进锅底,用葫芦丝搓搓,四五遍下来,就能让锅底光洁如新!
太神奇!
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上人家了
李小琴觉得古代人真是聪明!
在那种没有所谓的科学技术的情况下,竟然发出出如此不费钱又环保的清洁方法。
铁锅洗干净了,往里边倒水,五个人分量的大米掏干净后倒去慢煮,再不停用锅铲顺锅底搅动,如此是防米粘锅,等大米煮了七成熟便用瓜瓢舀出来,在筲箕里控米汤。
最后,把锅刷干净又添水,甑子放锅,倒入控干的米饭,用筷子扒平,盖好盖子,接下来用大火蒸个二十分钟的就可以了。
李小琴往两个炤里添四五块干木材,擦了擦手,便走出厨屋。
虽说今天上山收获颇多,但她可没有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忘记今天最主要的目的。
走出篱笆院门,往右走了百米远,就可以看到老叔家的情况。
他家是不足三米的茅草房,拢共两间,左手边是主人的,右手是厨屋。
有院子,但是土院子的高度比自家还挨,才一米左右,这会能看到老叔坐在院子里吸烟筒,咕噜咕噜。
七十年代的西南农村,只要有男人的地方,必定会有烟筒的身影,早上下地干公分之前来咕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