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娇媳妇-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暑假的时候,叶青水照顾了恬恬一个月。一个月后叶小叔带着媳妇女儿、叶阿婆一起回了乡下。
  她恋恋不舍地抱着恬恬,认真地跟小女孩说:“恬恬,记得常来首都看姐姐呀。”
  虽然她们辈分上是姐妹,但实际上叶青水已经把这个小奶娃当成闺女一样地稀罕了。一如当年叶妈把叶小叔当成儿子疼爱,拉拉扯扯地照顾着长大一般。
  谢庭玉在这一刻有些哭笑不得,不知是该嫌弃自己让媳妇生了俩儿子好、还是嫌弃这俩小子不是姑娘好。
  他搂着媳妇,“要不然咱们去领养一个女儿?”
  叶青水摇摇头,“咱们有辰辰和光光就够了。”
  两个都是她放在心尖尖疼的宝贝,这辈子叶青水能拥有这两个宝贝已经上天的恩赐,叶青水心满意足了。
  计划生育刚出台的时候查得特别严,谢家上下全都是体制内的公职人员,除非不想要前途了,否则必须要严格遵守计划生育。
  叶青水作为已婚已育的年轻妇女,这一年也被请去做了节育手术。年轻的夫妻总有使不完的精力,做了节育手术之后,谢庭玉缴纳公粮反而更频繁了。
  谢庭玉夜里常常搂着媳妇,调侃地道:“好像水儿变得热情多了。”
  叶青水害羞地捂住耳朵,恨不得把他的嘴缝起来。
  叶青水毕业后,开始忙起了自己的事业。
  谢庭玉在外交部也干得风生水起,他有出色语言能力、思维缜密、加之外貌形象好,一时之间还被人称为史上最英俊的外交官。
  叶青水二十八岁的这一年,频频地从首都飞往鹏城特区。
  谢庭玉刚离开国内的一个星期之后,她一贯准确的月事忽然不准了,过了半个月之后,她买了测孕纸,测出了两条杠。
  她颤抖着给谢庭玉打电话。
  谢庭玉安慰着媳妇:“水儿不要着急,我很快回来。”
  谢庭玉请了假飞回了国内,他看到媳妇躺在被窝里,纤细孱弱,头发乱糟糟的,鼻子也有些红。他的心不禁为之一软。
  他问:“水儿还好吗?”
  谢庭玉给她捋顺了碎发,凝视着她微微发红的眼眶,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他认真地说:“来了就来了吧,我们要这个孩子。”
  叶青水听了差点哭了,她深知男人的事业正在上升期,为了这份事业他曾连续熬了三天三夜不睡觉,睁着眼上飞机,闭着眼下飞机,困得连眼皮都掀不起来。
  他起初并不喜欢这份事业,但做了这么多年他为之奋斗、也爱上了它。
  谢庭玉握着媳妇的手,眉目含着温暖的笑意,“如果它来了,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我丢了饭碗。”
  他眯起眼睛畅想了起来,“到时候可能要媳妇来养活了。不过这样想想也挺好,我可以在家里带着宝宝,送辰辰和光光上学,下午接他们回来,给你做一顿饭……”
  他叨叨絮絮地说了很琐屑的事情。
  这些话把叶青水逗地忍俊不禁,把他这样的人搁在家里养孩子做家务,简直是暴遣天物。
  他说着用拇指轻轻地碰了媳妇的眼睫,拭掉了她的眼泪,他心疼地说:“所以不要伤心了好吗?”
  “这件事是我的责任,我应该承担起它。”
  谢庭玉说着,脱掉了外套领带皮鞋,褪去了一脸风尘仆仆的模样。
  他洗了个手,到厨房揉起了面团,下了一碗墨鱼面。
  他系着洁白的围裙,雪白的面粉沾在他纯黑的西装裤子上,墨鱼的污渍沾了他一手,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地响了起来,厨房一阵热闹,家里顿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很快他端了一碗面到叶青水的面前。
  男人穿着女气的围裙,修长的拇指也沾着油污,但此刻他落在叶青水眼里,却是从未有过的英俊。
  比他在电视上令人折服的风姿更令她心动。
  叶青水忍不住凑上去亲了亲他,“谢谢辰光爸爸。”
  谢庭玉用纸擦了擦手,提醒着媳妇,“趁热吃,吃饱了我带你去做检查。”
  叶青水点了点头。
  吃完饭后夫妻俩去做了一次检查,叶青水看着检查单,松了口气。
  谢庭玉揉了揉媳妇,“没怀上,失望吗?”
  叶青水摇了摇头,开依偎在他的肩头,她说:“你肯放弃事业也要它,应该是你失望才对?”
  谢庭玉禁不住地笑了,“傻媳妇。”
  他是因为爱她,爱屋及乌,才会爱他们的孩子。谢庭玉并不失望,孩子太多会耗费她太多的元气和精力。
  在谢庭玉看来,他们和辰辰、光光,不多不少,恰恰好。
  这辈子有他们,他已经知足。


第119章 婚后(二)(补全)
  自打叶青水生了双胞胎儿子后; 来探望两个宝宝的人越来越多。
  探望的人都说谢庭玉和叶青水这对夫妇有福气,连带着还夸谢家有福气; 有哪户人家能够一口气生两个娃娃的?
  宝宝渐渐长大,脸也长开了,两个男孩子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加上两个都生得白白嫩嫩; 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胎记,家里除了叶青水和谢庭玉之外,没有人能准确认得出他们。
  叶青水怀孕时; 给孩子做了许多小衣裳。
  夏天穿的小褂子、冬天穿的小棉袄; 小小的一件看得人心都化了。
  叶妈心疼布料,跟女儿说:“不要做那么多了; 够穿就好。”
  这么多布搁在以前给一家子做套衣服都绰绰有余; 她感慨道:“现在的小孩日子过得真好,不愁吃不愁穿; 不像你; 你小时候就过得苦。”
  叶青水小时候穿的衣服,还是叶阿婆拿着她的出生证; 到县革委会领的三尺布头做出来的。
  这是政府对新生婴儿的福利政策; 一块婴儿裹身布,叶青水裹了大半年。
  再大一点儿; 手巧的叶妈就把裹身布裁成衣服,等女儿长大了一点就放出一寸。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就这样,一块布叶青水穿了五年。
  直到叶青水五岁的那年; 她摔了一跤,衣服彻底裂开烂得不成样,这块布才终于寿寝正终。
  叶青水听了叶妈的话,含糊地应了下来,但是埋头手里的针线仍旧未停下。
  她含笑地说:“婆婆买了布,多准备点总归不会出错的,听医生说怀的是两个呢。”
  父母总会忍不住把自己没有的东西,加倍地偿还给孩子。正如许多年前,摔破了衣服的小青水在山路上默默垂泪,那时候的她多么盼望自己还有另外一身好点的衣服。
  叶妈目光落在亲家母送来的布上,叠起来看足足有一巴掌厚,非常可观。这是大户人家才有气派。
  她不说话了。
  叶青水生产完,还真的一口气添了俩个大胖小子。
  之前为孩子准备的衣裳都派上了用场,正正好够两个孩子穿,不必再手忙脚乱地再添置新衣服。
  叶妈抱着外孙,一颗慈母心猝不及防地被唤发了。她给两个嚎啕大哭的小子洗完了澡,笑眯眯地给他们换上了柔软的小衣服。
  “辰辰这眉毛这眼角,随了水丫。鼻子挺挺的,像小谢!”叶妈越看越稀罕。
  血缘的力量当真不可思议,她抱着软绵绵的外孙的那一瞬间,心就彻底跟他们绑在了一块儿。
  后来叶青水办了“辰光食品厂”,手把手教叶妈如何管理。叶妈磕磕绊绊地学了半年,每天都勤快地到厂子里监工,等有了门店之后她就管收钱。
  叶妈拿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当初嫌亲家母太浪费,结果轮到她了,她反倒也阔气地给她心尖尖的外孙买了几斤羊毛,即便花光了她的工资也不眨一下眉头。
  叶妈亲手给孩子们织了毛线鞋,帽子,把毛线磨得细腻松软才给他们用上。
  ……
  叶青水生完了两个宝宝后,天气正渐渐凉下来了。叶青水坐月子堪堪避过了最热的月份,但天气太凉却又容易着风。
  月子里的女人,不能受凉也不能劳累,老人常说月子没坐好上了年纪要吃尽苦头。
  叶妈在女儿耳边叨念了许久,“阿娘生下你就去干活了,每到天气潮下雨天腰都酸得厉害。”
  叶青水没有太在意,谢庭玉却记了下来。
  他把照顾孩子的活计揽到了自己身上。
  叶青水怀这一胎的时候怀得有些辛苦,刚怀孕的头四个月受尽了折磨,食不下咽,在谢庭玉的照料下才渐渐好了一点。生完了孩子后她累极了,晚上常常一觉睡到天亮。
  连婴儿的哭啼声都没法吵醒她。
  于是叶青水订了闹钟,然而作用并不大。
  她苦恼极了,埋怨道:“这个闹钟是不是坏了,我都听不到它响。”
  谢庭玉安慰着媳妇说:“没事,我醒了就顺便喂喂孩子。”
  殊不知在那一年里,闹钟每晚按时响起。只不过它响了一声后,便被迅速醒来的谢庭玉摁停。
  每夜铃声停后,谢庭玉都会迅速起床,动作熟稔地从婴儿床抱起孩子,打开夜灯,在柔和的光线里耐心地哄着他们,等宝宝们不哭了再放到媳妇的身边喂奶。
  叶青水夜里偶尔醒了几次,看见孩子们闭着眼睛,安然地攥着拳头熟睡。
  奶也喂饱了,她也安心地睡了过去。
  ……
  养一对双胞胎真的累极了,辰阳和齐光的性格不尽相同。辰阳活泼爱闹,白天人多的时候使劲地折腾,而齐光文静娇气,白天多在睡觉。晚上,辰阳睡着了,齐光开始闹了。
  白天虽然有叶妈和伍嫂在照顾,但是到了夜里却只有谢庭玉能哄孩子了。
  那段时间,夜里谢庭玉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白天匆匆洗漱便去学校上课。那阵子数学系的同学偶尔能看见他们的年级第一坐在最角落的位置,静悄悄地睡觉。
  老师对这个学生也是又爱又恨,爱惜他的老师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脾气硬讲规矩的老师直接扣了他的平时分。
  那个学期,因为齐光这个闹腾的小子,新手爸爸谢庭玉整整挨扣了十多分。
  不过也正因为谢庭玉每晚照料孩子,喂宝宝,俩个孩子最亲近他,尤其齐光,看见爸爸就兴奋地张手。每个深夜,都是爸爸抱着他唱摇篮曲,晃悠地哄着他入眠。
  然而齐光全然不知道,他的爸爸到底有多嫌弃他。
  ……
  辰阳和齐光八岁的那年,夫妻俩恰好有一段很长的假期,他们带着孩子回了叶家村。
  叶阿婆身子骨还算硬朗,两个曾外孙已经能跑会跳。
  “辰辰和光光一眨眼就长得这么高了!”
  叶青水到首都上学的那几年,叶妈每逢清明、暑假都会带着外孙回乡下玩。但是随着事业越做越大,叶妈忙得抽不开身,没空再把辰阳和齐光带回乡下,两兄弟只好留在首都跟着曾祖母学习功课。
  一晃三年不见,叶阿婆再一次见到活泼伶俐的曾外孙,高兴得不行,布满皱纹的脸上溢满了慈祥的笑容:
  “辰辰,阿祖给你鱼竿,等会儿带你去钓鱼。”
  “齐光最爱吃龙眼了,去年阿祖寄了好多龙眼干到首都,你吃了没?”
  齐光除了喜欢吃柿子之外还爱吃龙眼,龙眼喜热,首都种不了这种热带水果,但它在叶家村却很泛滥。每年叶阿婆都会晒上几十斤龙眼寄去首都。
  齐光仰起头,“吃了,阿祖。龙眼好甜。”
  叶阿婆欢喜地搂着两个曾外孙,带他们去玩。
  叶青水羡慕地看着阿婆高高兴兴地带孩子们去玩,“阿婆现在眼里都没有咱们了。”
  “水儿多大了,还跟两个孩子吃醋。”谢庭玉忍俊不禁,牵着她的手,“阿婆是在帮忙照顾孩子,让我们空闲一会,既然如此,不要辜负阿婆的好意,我们也去逛逛。”
  “我好久没有回叶家村了。”
  由于工作的性质,谢庭玉的假期非常稀少,这是他工作六年后第一次回到叶家村。当年他建的沼气池还在,只不过修得更安全了。
  八年过去了,叶家村早已通上了电,平坦的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但村里人仍旧爱用沼气取暖照明,村里骑单车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也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骑着单车,能够让全村羡慕的时代了。
  而当年谢庭玉那辆昂贵的凤凰牌单车也早就淘汰了,被叶小叔卖到收废站挣了八块钱。
  谢庭玉借了叶小叔的单车,载着媳妇一路逛遍了村子。
  他们走过了曾经挥洒过汗水的田野,叶青水还记得当年一个公分值九分钱,而每天挣满公分那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他们路过了曾经一起共同奋斗、努力的知青点。谢庭玉还记得知青点的食堂没有一点油水,吃了几个月之后,他吃上了媳妇做的饭。
  他们还到村里的小学看了一圈,学校重新修了一栋水泥红砖教学楼,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破旧窄小的泥瓦房。当年他们在这里参与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场考试,而考完试后他们开开心心地去领了结婚证。
  最后,他们还去了他们曾经挑过水的地方,深山里的景色依旧秀丽,但八年过去了,一切还是有了改变。原本的参天大树老去,当年幼小的树苗长成了大树。
  只不过山还是那座山,水也还是那片水。泉水依旧清澈,阳光依旧明媚。
  谢庭玉把单车停放到了一旁,他看见媳妇蹲在溪水边掬起一把水洗脸。
  叶青水脱掉鞋子把水泡在溪流里,她惬意地忍不住眯起了眼睛。她捧着水朝谢庭玉撒过去,“快过来,好凉快!”
  “我还记得这里!”
  谢庭玉闻言,会意地笑了。
  多年前来这里打水的经历,他们都深深地记在心里。那时候全省遭遇了几十年难遇的旱灾,干完了农活后每个社员都要走几里路到深山里取水。
  那时候每个社员都很疲惫,唯独他们是轻松的。
  他沉迷地听着她一路上吹过的山歌小曲,她扎着两根辫子清秀干净的模样就像山泉。她的脑海里想着的满是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的模样,和灿烂得如同阳光的笑容。
  年轻的男女浑身都是用不完的热情和精力,走在山路上连迎面吹来的清风都是甜的。那段时光,现在回想起来满满都是甜蜜、酸涩,而唯独不会累。
  因为一路上都有彼此的陪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