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娇媳妇-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庭玉亲了亲媳妇,带着她依次逛了厨房、浴室、卫生间。
  他最后说:“你喜欢在春天的时候采茶花,夏天的时候到树下乘凉、秋天的时候摘果子,冬天的时候做柿子酿。我搭了一个葡萄架,种了枣树、柿子树、玉兰树,花圃里也有小叔特意从叶家村带来的茶苗。”
  “我希望等我们老了的时候,能一起在葡萄架下纳凉,看着孩子们打枣子,吃柿子……”
  他把手缓缓放下,叶青水看清了他们新家的模样。
  庭中假山流水,养着一池小鱼儿。院子里树木高低相间,错落有致,青砖地板朴实而温馨,整个四合院宽敞、干净,布置虽然很多,却井井有条。
  她跑到他们的书房,看了一眼,有她喜欢的宽大的书桌,能够容纳她同时摊开许多书;
  庭中树下有个秋千,夏天在树下荡秋千,会有点点斑驳的阳光落在身;
  孩子们的小马扎是木制的,被磨得光滑油亮,矮矮的很可爱;
  回头一看,屋子里的架子上摆着一件件玩具,有拨浪鼓、小风筝、陶哨、泥塑的兔爷儿……
  她的眉眼弯了起来,忍不住对谢庭玉一遍遍地说:“真好。”
  “这里我喜欢。”
  “这个我也好喜欢。”
  “阿娘一定会喜欢这里的!”
  “奶奶也会喜欢、爷爷也喜欢……”
  谢庭玉看着高兴地穿梭在院子里的媳妇,忍俊不禁地道:“你喜欢就好。”
  叶青水的心充满了感动,她曾经说过的话他全都记住了,难怪这些天他忙得连人都见不着,原来是亲手布置新家了。
  这里的一草一木、小到一件饰品、一块石头都是她喜欢的模样。
  谢庭玉看着她快活得像鸟儿似的,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她的惊讶,最后她坐在了秋千上,含笑地摘了一片叶子,吹了起来。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
  一阵暖风吹来,吹掉了玉兰花的碎瓣儿,空气中夹杂着幽幽的香气,花瓣落在叶青水的身上。
  和煦的阳光落在她的身上,她的笑容比曲子还甜,美好得令人恍然间觉得犹如梦中见过。
  谢庭玉怔怔地站在原地,脸上缓缓涌出了笑意。


第117章 尾声(二)
  七月盛; 暑假。
  谢庭玉从医院醒来的时候,学校那边的考试已经陆陆续续考完了。因为这场车祸他错过了所有的考试。
  叶青水已经开始放暑假了; 他却仍要赶回学校参加补考。
  新宅子除了家什之外,一点生活用品都没有。于是搬家的任务便落在了叶青水的身上。
  谢庭玉这些年积攒下来的杂物特别多,偏生还是个念旧的人; 一个屋子都装不完他的东西。叶妈找了辆拉货的板车,跑了好几趟。
  炎热的夏天,叶青水屋子里里里外外地忙活着。她穿着一身深蓝色格子的裙子; 用绸带扎着两根辫子; 看上去十分素雅、清淡。
  叶青水终于把他所有的物品都取了出来,他的书籍有很多都是很珍贵的资料; 叶青水收拾打包起来的时候格外地小心翼翼。
  她企图找箱子把书装起来; 而她从角落找到了一口落了灰尘的木箱。当叶青水打开它的时候,她忽然愣住了。
  这口箱子已经被用得很久了; 箱角边缘的油漆已经被磨损得掉了许多。叶青水记得它; 谢庭玉在乡下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颜色的箱子。
  叶青水的目光流连在箱子,她怔怔地看着里面盛满的东西; 发了许久的呆。
  她伸出手拾起了箱子里的一只淡黄色的草蝈蝈; 这只草编的蝈蝈已经上了年头了,触须被风干腐蚀得已经断了一根。
  那破旧的身躯; 足可以见它曾经被人用浆糊精心地修复过,这个当年她随手编的玩意儿得以保存了三四年。
  这是叶青水某一次撞见谢庭玉难过; 为了哄他而编的。
  三年过去了,它早已经不复当年的金黄油亮。编蝈蝈的草也变得极为脆。
  叶青水又捡起另外一沓东西; 这是泛黄的试卷,上面有她稚嫩的字迹,旁边也有他用心标注的批语。
  “1976年6月10日,进步很大但仍需努力,她有些不服气。”
  “1976年7月26日,受伤了,抬不起笔。水丫照顾我。”
  “1976。10。6,物理很好,但国文尚弱。”
  ……
  “1977年冬至,默完一篇古文,她答应同我回家一起过年。”
  “1977年秋,在谷场和她看星星,下定决心要送她和孩子一缕灯光。”
  厚厚一沓的试卷和草稿纸,叶青水从头看到尾,一张一张地翻着,仿佛透过它们看见了当时写下这些话的青年时而皱着眉头、时而弯起唇角。
  叶青水把它们一页页地整理好,捋平那些发卷的页角。
  叶青水忽然意识到,这不会就是……他从来不许她碰的那口箱子吧?
  77年春天的时候,他终于松口给她这口箱子,可是叶青水打开它后看到的全都是书,完全没有料到它居然装着这些“无用”的东西。
  叶青水回忆起了前世,不禁感慨万分。
  上辈子的她一直耿耿于怀,为着谢庭玉当年的严厉和呵斥而难过、伤心。
  原来它是谢庭玉一直保留着的“秘密”。
  这里面装着的,全都是她的东西。
  叶青水匆匆地扫了一眼,他把她的头发一根根地收集起来,编起来了小辫子;他收藏着她用旧了的发绳;他把她随手吹过的一片叶子做成了书签;就连她亲手做的、最后却送给周冬梅的衣服,他也没有舍得扔掉,洗干净了放在箱子里。
  她还记得她第一次穿它们时候的样子。叶青水摸着棉质的布料,眼里闪过怀念的笑。
  叶青水从箱子里捡起了一张水彩画像,漆黑的眼里闪过了一丝认真。
  画像里的她穿着洁白的衬衫、黑色褶裙,十分学生气,那时候的她刚刚从县里拿到奖励的津贴,笑得很开心。
  画像背面写着一句话:“画于1976,秋。惹她生气,懊悔万分。与她约定一年。”
  叶青水想起来,那时候她在黑市里跟钱向东说了几句话,他吃醋得亲了她,她生了好几天的气,对他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叶青水细看着这些小玩意,眼睛渐渐地眯了起来,心里愈发平静。
  窗外的暑气和枝头嘈杂的蝉鸣,也无法干扰她,她沉浸在回忆之中。
  叶青水眼前犹如浮光掠影一般地出现了和谢庭玉的初初相识、两人一起生活时的磕磕绊绊,诞下两个幼子、艰难地等他醒来,到如今再约相伴一生。
  还有上辈子很多很多的事,春天他在村口同她道别北上,一个背影成了永远的诀别。
  他喜欢她,默默地收集着一切关于她的东西,却羞于坦白对她的爱。
  他明明嫌弃枇杷树,死后却甘愿为她栽上一棵。
  他瞒了她一辈子的死亡,也把他沉默的感情一连带进了坟墓里。
  叶青水触碰着这些小东西,感觉到这一刻胸口堵着许多情绪,眼眶渐渐发酸。
  叶青水从来不知道,那些过去的岁月里,他曾经那么爱过她。比她想的还要多。
  箱子地底下,用一本书夹着一张泛黄的纸,它是一首散文诗,被人撕了下来,薄薄的纸张已经上了年头。上面清晰地印着一首诗。
  “《妹妹你是水》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年轻的谢庭玉干了一天的活,懒散地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让她念。
  当年这首诗剩下的一半被他撕掉了,叶青水此时看着手里的缺页,脸烧了起来。
  *
  谢庭玉很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补考,对于他来说考试算不上困难的事情。
  他回到家之后,看见媳妇眼眶红红的,像兔子似的。
  她走过来扑进了他的怀里,猝不及防,扑得谢庭玉差点倒退了两步。
  他开心地搂住媳妇,感到一阵情意浓浓,正准备解开纽扣开始实行交公粮计划。
  没想到她却摇摇头示意他睡觉,谢庭玉只好搂着媳妇,纯洁地盖着凉被聊天。
  她侧着身体,眼睛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她张了张嘴:
  “妹妹你是水——
  你是荷塘里的水。”
  她才念起第一句,谢庭玉就明白她整理旧物的时候看见了那些东西。
  饶是脸皮练得已经够厚的谢庭玉,此刻也不禁沉默住了。
  “那些……东西,丢了怪可惜的。”
  沉默了半晌,谢庭玉解释道。
  叶青水抱住他的腰,用力地吸了吸鼻子,控诉他:“可是……明明是我的东西,当时我不小心碰了它,你很凶。”
  谢庭玉只好给媳妇擦眼泪,认真地告诉她:“对不起。”
  “我那时候还很害羞,以后我的所有的东西,都给你看好不好?”
  叶青水用力地蹭了蹭他的衣服,惹得谢庭玉笑了出声。
  “你现在的样子要是让辰辰和光光看见了,他们会笑话你的。”
  叶青水也破涕为笑,“你以后不许这样,不要总把情绪藏在心里让我猜,知道吗?”
  谢庭玉含笑地应允点头。
  他轻声地告诉她,“我以后会加倍对我的水儿妹妹好。”
  一如他初见她那时的模样,像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整日流,
  率真地常是笑。
  *
  叶青水毕业的那年,谢庭玉进了外交部,成为了史上最英俊潇洒的外交官。叶青水问他:“你不是说过,不喜欢体制内的工作吗?”
  谢庭玉在深夜里吻了吻媳妇,他说:“我想保护你和孩子。”
  手中有权无法抱紧她,手中无权却无法保护她。纵然工作繁忙,会减少很多他陪伴妻子的机会,但是那种被迫失去的滋味,谢庭玉此生再也不想尝试第二次。
  叶青水听了心里暖暖的,蹭了蹭他的掌心,“没关系,这几年我也忙,咱们夫妻俩好好奋斗几年,等我缓过劲来跟你一块出国。”
  谢庭玉听了沉沉地笑了,搂紧了妻子。
  因为工作的缘故谢庭玉时常需要频繁出国,但夫妻俩却很珍惜聚在一起的时间,日子倒是也过得平淡、充实。
  同年,叶青水启动的“环保冰箱”项目历经四年的时间,终于落实。
  项目组的几个学生、包括硕士生激动得差点流下了眼泪。
  “这是咱们自己研发出来的冰箱!”
  第一台冰箱从实验室产出的时候,叶青水把它留在了实验室。当工厂做出第一批冰箱之后,她果断地搬了一台回家里。
  叶妈稀罕地看着冰箱,高兴地把家里囤下的瓜果蔬菜放进去冷藏。虽然这几年人渐渐地富了起来,万元户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头,家里还是一直没用上冰箱。
  瓜果成熟了,叶妈留够家里的份儿,剩下的吃不完的都分给邻里。
  “水丫,这个冰箱好使,很贵吧?”叶妈兴奋地说,声音里充满了骄傲。
  在这年头,能买得上冰箱算得上有本事的人,但她闺女可是能捣鼓出冰箱的人才。
  远远比买冰箱的人要出息多了。
  叶青水如实地说:“这个型号的冰箱初步决定出厂价是九百五十块一台,零售价一千二百块。”
  叶妈听了这个价格张了张嘴,难怪女儿非要捣鼓这个,一台就卖上千块,一家三口一整年的收入凑在一块还不够买台冰箱。
  一千块,她得卖多少香肠才挣得回来呀。
  “这么贵,有人买吗?”
  叶青水点点头:“市面上的冰箱大概都是这个价格,咱们的偏贵一些,卖得贵也有贵的道理,飞霜的冰箱成本比其他牌子的冰箱高。”
  项目组吸纳了许多京大的优秀学生参与,沿用的也是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它跟“雪花”、“万宝”、“西冷”等大大小小的牌子都不一样,它是第一台整整意义上的“节能环保”冰箱。
  它日耗电量仅有0。5度,同时兼顾保鲜作用,能够有效锁住食物的水分。它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黑暗时期,一经投入生产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项目组给它命名为“飞霜”。
  飞霜仅仅上市一年,它的利润已经远远超过了“辰光食品厂”的利润。到了八十年代末的时候,老牌冰箱企业在新一轮高速发展中渐露疲态,丧失竞争力,倒闭、收购接连不断。
  但飞霜的冰箱却秉承京大人不断“创新进取”的理念,始终屹立不倒。
  几十年后,叶青水作为成功的企业家回到母校演讲。
  当有学生问起她:“如何像您这样成功?”
  她微笑着说:“我并没有成功。但如果你愿意听取我的意见,我希望你相信自己,坚持做自己。”
  她看着台下乌泱泱的脑袋,意外地看到了那个等着她回家的男人,笑了笑,面容和蔼地说道:
  “在我们那个年代,读书的机会很难的,而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只有小学学历,那时候我遭受了许多质疑,没有文化、没有见识、眼界短浅。但有人告诉我,我很好,不要在意质疑。”
  “纵使生活会有很多困难,会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诋毁谩骂,但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下头,相信自己、继续努力。时间会证明一切。”
  叶青水说完之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演讲散了以后,风尘仆仆的男人此刻正静静地看着她,耐心地等了很久,他拉着她的手含笑地说:
  “回家吃饭吧。”
  他给她熬最爱喝的筒骨汤,用手擀着面精心地拉了一碗面条,拌着葱花滴上几滴香猪油。
  男人还摘了藤上成熟的葡萄,洗干净放在碗里。
  叶青水把面搬到葡萄藤下吃,清风徐徐来,几十年后,四合院依旧还是那个四合院,但是葡萄藤爬满了架子,柿子树变得又高又大,枣树年年结满枣子,秋千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个,孩子们也长大了。
  一眨眼,又只剩下他们两个老人。
  叶青水慢吞吞地吃完了汤面,摇着蒲扇在树荫底下乘凉。光阴如梭,阳光洒在她的头上,照得银丝微微发光。
  但谢庭玉依旧记得她扎着两根乌黑油亮的辫子的模样。
  他忽然笑了。
  她奇怪地看着他,问:“你笑什么?”
  谢庭玉坦然地说:“刚才这一幕,我曾在梦里见到过。”
  其实它哪里是梦,它是谢庭玉所能够想到的最美好的事情。
  所谓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和叶青水一起慢慢变老。共享余生的风雨、雨雪、欢喜、遗憾。因为有她陪伴,人生那么多未知的美好的东西,才有了存在的意义。


第118章 婚后(一)
  又是一年开学季。
  八一级的新生入学; 一张张新的面孔给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
  谢庭玉在大三的那一学年,提前修完了所有的课程; 并通过了外交部的实习考核,开始在外交部工作。
  此前他曾跟随华国访问团访米,这段经历为他吸引了很多拥趸者; 许多学生在报纸上看到谢庭玉的风采,复习时深受鼓舞。今年有不少新生还是受到了他的影响而报了京大。
  新生入学的时候,跑了数学院几趟也没瞧见谢庭玉的身影。
  “谢学长去了哪里?”
  谢庭玉此刻在哪儿?他正在给媳妇换被单、洗衣服; 任劳任怨地当后勤人员。哄完孩子之后; 他还得买两个小菜下厨,给媳妇带饭吃。
  叶青水的“飞霜”项目正在紧要的试验阶段。可以说除了吃喝拉撒之外; 其余时间都泡在了实验室。他除了给她带了饭之外; 还带了儿子们的奶瓶。
  俩个娃娃虽然吃起了辅食,但还没满一岁尚未断奶。夏日炎热; 奶水搁久了容易馊; 叶青水忙得没空跑回家特意喂奶,谢庭玉只好在送饭的时候顺便携带了奶瓶。
  午饭时间到了; 他提着热腾腾的饭来到女生宿舍下边等着。
  几个女孩子回到宿舍楼下; 看到了这一幕冲叶青水唤了一声:“309的姐夫来了。”
  谢庭玉把饭盒端到媳妇面前,饭盒里装着三菜一汤; 营养十分均衡。
  他无奈地从袋子里取出两个奶瓶,递给媳妇。
  叶青水回到宿舍先把宝宝的口粮挤了出来; 递给楼下正等着的男人,“你快回去吧。”
  谢庭玉接过了奶瓶; 把媳妇拉到角落里,趁着没人的时候摸了摸她的脸蛋,用力地嘬了一口。
  “瘦了,今晚早点干完回家。”
  叶青水捂着被他亲的地方,低头忍不住笑了。
  她回到宿舍吃起了男人亲手做的饭菜,一个清蒸鱼、一个虾仁炒蛋,青菜搭配甜汤。
  潘丽娟说:“项目也快收尾了,趁着谢学长来了你收拾一下,跟他一块回家吧。”
  “对,青水你可别糟蹋了谢学长的心意。这一个月以来他天天给你送饭,风雨无阻。看在这一片苦心上,你可怜可怜他吧。”
  要说叶青水哪一点最让人羡慕,那就是她和爱人之间的相处。两个人无意间撒出来的狗粮总是能把人喂撑。
  暑假的他们办的那个低调奢华的婚宴自是不必提,原以为叶青水嫁到那样的人家,规矩肯定免不了,但婆家很尊重她,凡事以她的医院为主。两个相处的一点一滴也很让人羡慕,
  谢庭玉家庭条件好、能力佳、长得也俊,和叶青水相处起来却没有一点架子。
  任盈盈认真地提醒着叶青水,“今年京大来了好多新生,好像都不知道谢学长已经结了婚。我听说他的仰慕者可多了。”
  叶青水吃着鱼肉的时候,差点噎住了,听到这里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叶青水早就知道谢庭玉这点招人的特性,当年他在乡下的时候就很招女孩子的喜欢,他对着人冰冰冷冷的时候,让人忍不住靠近。他冲着人笑的时候,能把人暖得心都化了。
  上辈子他上大学之前,阿娘曾经忧心忡忡地跟她说过:“水丫,万一小谢跟那些知青一样……可怎么办?”
  然而担心是担心不过来的,腿在在他身上,他要是想跑,一准跑得比哪个男人都利索。
  叶青水想到这里,眉目忍不住弯了起来。“不必担心。”
  想了想家里的两个宝宝,叶青水吃完了饭,还是收拾了一下准备回家。
  叶青水骑着单车穿梭在校园里,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她发现了谢庭玉的身影,眼神忽然一滞。
  谢庭玉面前站着一个短发的年轻女学生,他皱着眉冷淡地说了一通话。
  女孩子一脸备受打击地扭头离开了。
  叶青水有些尴尬,这样的场景她还挺眼熟的,几年前她也同样骑着车碰到了何芳跟谢庭玉表面心迹。
  谢庭玉侧过头,视线一扫目光便落在了叶青水身上,他用力地咳嗽了一声:“你怎么来了?”
  他很自然地接过了媳妇的单车坐了上去,问她:“实验做完了?”
  叶青水点了点头。
  谢庭玉把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腰间,他望着热烈的日光,平静地问:
  “你怎么一点儿也不关心我刚才碰到了什么事?”
  叶青水把脸贴在他劲瘦的腰背,顺着他的心意问:“你刚才碰到了什么事?”
  谢庭玉不紧不慢地说道:“刚才有个女同学拦住了我。不过,我和她说——”
  “我已经有了一个很深爱的妻子,为了娶她我等了很多很多年。”
  他轻声告诉媳妇:“咱们还有很长的一辈子要走呢。”
  其实她根本不用担心这种事,上辈子她给他叠蝈蝈哄着他的时候,早已经在他身上系上了一根线。她在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
  线的另一端在她手里,无论他走得多远,心中牵挂着的始终是她。
  连天人永隔都没办法分开他们,再也不会有别的事情能够改变他们。
  斑驳的树影洒在他的身上,吹着夏日细细的凉风,叶青水听着听着就不觉地弯起了唇。
  ……
  小夫妻俩办结婚喜酒的时候,叶小叔拖家带口地来到了首都。
  叶青水的堂妹叶恬已经三岁了,小姑娘长得白白净净,嫩生生地跟地里的小白菜似的。叶青水还记得叶恬刚刚出生时候小小一团的模样,仿佛把她抱在怀里是昨天才经历过的事情一般。
  一眨眼,时间过得好快。
  恬恬初来首都极为不适应,她哭起来的时候,能把一屋子的人都哭得心疼。
  谢奶奶瞅着恬恬,跟孙媳妇说:“都说外甥似舅,你跟你小叔长得像,恬恬跟你也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叶青水抱着胖乎乎的小堂妹,爱不释手。她心里一直想要一个小棉袄似的软绵绵的姑娘,当初怀着辰辰和光光的时候,叶青水心里有预感约摸是个女孩子。
  否则怎么会让人变得那么娇气,孕期的时候她可把谢庭玉折腾怀了。
  没想到最后生出来的却是两个臭小子。
  不过这一年秋天,国家出台了严格的计划生育。
  叶青水心里清楚这个二胎的心愿这辈子是不可能达成的了,于是加倍地稀罕起恬恬来。
  叶恬是个话少的孩子,随了叶家人的长相,特别清秀俊俏。
  辰辰和光光虽然长得更精致,眉眼都随了谢庭玉,再长大一点儿肯定好看。但男孩子终究比不上姑娘讨人心疼。
  暑假的时候,叶青水照顾了恬恬一个月。一个月后叶小叔带着媳妇女儿、叶阿婆一起回了乡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