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嚯!”
  大家听不懂专业术语,但能听懂“满分”就够了。
  “我浪哥真他妈牛批!”
  “小同志叫啥名儿?”
  不用他回答,台下荣安孩子们大声道:“沈浪!沈浪!沈浪!”
  老教授摸着胡子,“沈浪是吧?能不能问你个问题,我看你也没用过尺子,如果保持锁面水平?”
  “用手。”
  老教授看了一眼他修长的手指,若有所思。最有天赋的工程师不是会用机器和设备,而是能在没有任何设备的前提下,徒手操作。他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几十年会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精尖设备,但有天赋的人却只有这么一个。
  有了他的评判,剩下几个队显得意兴阑珊,老人家随意看了看,都按操作流程给了分数。
  最终,荣安队以高出一中队三十分的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
  孩子们高兴坏了,男生们只会说“浪哥牛批”,女生也用星星眼看着少年,林雨桐也不例外,她从没发现,一个人执着于某件事时,可以忽略周围所有的声音。
  她发现,沈浪真的很有天分。他对结构建筑的结构,甚至物体,有一种异乎常人的好奇……与热爱。
  赛事规格高了,奖品自然水涨船高,荣安队以团体第一的成绩拿到了一千元奖金,林雨桐以个人第一的排名拿到了八百元巨款。王校长很满意他们的表现,额外奖励“力挽狂澜”的沈浪三百元……饭票。
  是的,荣安就是穷到这地步,连几百块奖金都无法兑现,只能用饭票打发他们。荣安偏安一隅,全镇不把教育当回事,成绩拖后腿,县里也不把他们当回事,往年的各类竞赛活动都是自动略过他们。今年要不是杨乔顺人熟,可就错过了拿大奖的机会。
  没一会儿,老教授亲自把沈浪找去了,一群孩子跟着校长和老师下馆子。
  算上沈浪,六个学生,三名老师,一个司机,点了八个家常菜,以肉为主。林雨桐还喝到了重生以来的第一口饮料,充气的玻璃瓶装“香槟酒”,一口下肚,甜丝丝透心凉不说,还“咕噜咕噜”冒气泡儿。
  “大家尽管吃,饭菜管够,学校付钱,不够再加啊。”王校长挺着大肚子,意气风发。
  可终于让领导记住他了,说不定明年还真有希望调回来。越想越喜欢这群学生,拍着杨乔顺肩膀道:“小杨啊,那个沈浪家不是经济困难嘛,以后咱免了他学费和书本费,你这当班主任的可得上点心啊。”
  杨乔顺应下,这孩子真的让他意外,跟林雨桐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孩子。
  趁着开心,他悄悄跟雨桐道:“上次的事我问了,机密谁也说不准,让你舅舅谨言慎行,以后若真……绝不会亏待他。”
  是不会亏待,上辈子有一股神秘力量把张家老小接到城里,给车给房给工作,五个表妹全进了重点高中……可舅舅却没能活到享福的时候。
  想起舅舅的遭遇,获奖的喜悦也被冲淡不少。下午四点半,沈浪才归队,虽然没说什么,但所有人都发现,少年不一样了。
  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像埋在烂泥里的珍珠,被人洗干净一般。耀眼,闪亮,自信。
  面包车将他们送到学校门口,跟同学们告别过,雨桐心事重重往家走。加上县里和学校的奖金,自己的小金库接近两千块,说多不多,跟盖房子需要的巨款比起来只不过杯水车薪。可说少也不算少,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了。
  这笔钱放手里也不会涨利息,做点啥比较好呢?
  “姐姐!”
  “桐桐表姐!”
  弯弯绕绕的山路里,隐约能听到有人在呼唤。林雨桐回头,又啥也没看见。
  直到五分钟后,一个气喘吁吁的小女孩小火箭似的追上来,“桐桐表姐,等等我。”
  “大丫怎么是你?”
  “我爸爸帮我转了学,下午开始上学啦!”小姑娘穿着她以前的旧衣服,书包也是她送的,真是可爱又漂亮。
  “你还这么小,万一不认路走丢了咋办?”
  “我记着呢,爸爸教我,上学跟大孩子一起,放学就追着太阳走,不会错。”小胸脯高高挺起,跟只小孔雀似的。
  雨桐爱极了她这模样,揉揉她又黄又细的软发,“行行行,咱们大丫最厉害。”
  谁知小姑娘却嘟起嘴来,“姐,我不叫大丫啦,我爸给取了新名字,已经找警察叔叔改过来了呢。”
  以前儿子儿媳都是傻的,张家老两口又不识字,上户口时人问孩子叫啥,他们只会说小名,“张大丫”这名儿一直用了好几年。忙完搬家迁户口,张灵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几个闺女起名。
  张雨慧。
  张雨静。
  张雨涵。
  张雨凌。
  张雨爱。
  从林家这头的“雨”字辈,单名字就能看出来,他对五个闺女倾注了多少爱。
  “呀!爸爸哪里来的兔子?还有孔雀?好漂亮呀!”刚到门口,大丫,哦不,张雨慧就兴奋着冲上去。
  林雨桐看着舅舅手里的动物,也奇怪。陈家坪虽然靠山,动物确实不少,可村里人谁也不傻,都知道野味儿好吃还能卖钱,哪里轮得到别人捡,他才来四五天,怎么就……
  “快进来,小点声。”乔大花把两个孩子拉进屋,还小心翼翼看了看周围,没人注意她才放心。
  自从经历过鸡枞事件后,她也算知道了,有啥好事一定要自家藏着,说出去可就变成别人的好事了。
  水泥地板上,并排躺着三只灰兔子,两只野鸡,还有两条大拇指粗的乌梢蛇。
  二丫几个被吓得躲大人身后,看着爸爸的眼睛却在发光。
  林雨桐艰难的咽了口口水,“舅舅这……这么多野味儿哪来的啊?”
  “打的。”
  “可你又没□□,也没带刀。”
  张灵坤伸出右手,三个手指上的老茧是十数年军旅生涯留下的痕迹。
  雨桐惊讶得张大嘴巴,舅舅他不会是……用石子打的吧?
  果然,除了乌梢蛇,其他动物都没死,兔子只是被闷昏头,野鸡还能站起来找吃的。
  “孔雀!孔雀!漂酿!”
  “这是野鸡。”


第036章 
  外婆自觉住女婿家不好意思; 硬要让大伯把野物拿去宰杀了吃,还是乔大花劝住,“你们办酒杀的猪还没吃完,雨桐说野味儿还能拿去卖钱; 吃了多浪费呐?”
  “果真?”
  雨桐笑着点头,这年代虽然普遍都穷; 但不代表所有人都穷,贫富差距永远存在。有钱人吃腻了鸡鸭鱼肉,总想吃点野味儿。
  两只野鸡因为尾巴长曳; 羽毛鲜艳,又会飞檐走壁; 舅舅舍不得卖,特意留给几个闺女玩,在脚上拴根绳子; 也不会丢。
  于是,二丫,哦不; 张雨静姐妹仨的日常就是遛鸟。每天一放下碗筷就牵着“孔雀”出门; 在村里赚够了伙伴们的羡慕; 到饭点再牵回来; 正好一公一母; 被她们取名“糖包”和“老虎”。
  强子记吃不记打,也成了她们的跟随者。
  乌梢蛇当天就被大伯处理干净,扔酒瓶里沉睡个两三年; 据说治风湿跌打损伤特有用,药店里还卖几块钱一条呢。
  谁能想到张灵坤在军中练了十几年的准头,最终用途居然是徒手打猎,接连几天都收获不菲,打到十二只成年野兔,还有一窝刚睁眼的,没舍得打,带回来给孩子们养着玩。
  星期五,阳子大梅回来,用零花钱买了一堆辣条话梅汽水啥的,几个表妹围着他们打转,像几只嗷嗷待哺馋得快哭的哈巴狗。
  “小哈巴狗儿,快别耽搁你姐写作业。”
  “看看你爸,咋还没回。”天都黑半晌了,饭菜已经做好,就等两个男人。
  伯娘也有点担心大伯,让阳子上地头喊一声。
  “我爸不在地里,剩下锄了一半的樱桃,隔壁婶子说我舅把他叫走了。”
  大伯这两个月把那几株“摇钱树”当宝,除非特别重要的事,不然不可能丢开。
  “会不会是张家村的人又来了?”因为医药费从土地补偿款里扣,相当于是举全村之力供养几名伤者,本就矛盾重重的村里人自然不愿意,有几家还闹到陈家坪来。
  好在陈家坪的村人都很团结,受了林大伯好处,怎么说也得帮着他小舅子。动刀动枪不至于,但上百号青壮年站出来,□□势也能压倒一片。
  “放心吧外婆,他们不敢,应该是我舅有啥事耽搁了。”
  可老两口现在犹如惊弓之鸟,硬让外公打着手电筒出去寻。连舅妈也“灵坤”“灵坤”的叫,这么多年朝不保夕,他们不想再失去唯一的主心骨。
  阳子哪能让外公去,抢过手电筒就要出门。
  正闹着,忽然有两个黑黝黝的身影逼近,“爸你们干啥呢?”
  “舅?”
  俩光膀大汉压低嗓音,“先进屋。”
  他们肩上还扛着一头庞然大物。在电灯下可以看清它锋利的獠牙,又硬又长的鬃毛。
  “哟,哪来的野猪?”
  “灵坤本事好,他打到的,一人抬不回来,太阳落山叫我去帮忙嘞……”大伯笑得憨厚极了。
  这头野猪怎么说也得三四百斤,肥厚的脖颈处有个血窟窿,院子里没多大会儿就淋了不少血迹。林雨桐却开心不已,别说保护动物啥的,谁来保护庄稼?
  每年一到秋收季节,野猪们就下山作乱,水稻玉米偷吃不说,还踩踏一片,糟蹋几百上千斤。村民们恨得牙痒痒,可土地下放后的野猪跟以前不一样,成精了。
  任凭村民怎么围追堵截,都捉不到它们,更别说宰杀了。只能每晚抬着火把去溜达溜达,聊胜于无。
  张灵坤居然就这么杀了一头?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看着血淋淋的野猪束手无策。
  “大伯舅舅,咱快把肉卸了,明天被市里卖去。”
  “野兔子还行,野猪肉谁吃啊?柴得很,塞牙。”
  林雨桐笑笑,城里人“人傻钱多”呗。
  野猪太大,花了四五个小时才卸完,猪头本不想要,可强子听说了硬让他妈来抱回去,说拿花椒大料卤一下解解馋。四个猪腿,两大扇排骨,连同两百多斤的瘦肉,第二天天没亮就背到镇上,搭拖拉机进城。
  一路上,同车乘客都问一筐一筐的是啥。
  “猪肉。”
  “非年非节的咋还杀猪了?”
  雨桐和舅舅对视一眼,笑而不语。
  到农贸市场的时候,太阳刚出来,正是赶早市的点儿,人山人海。又遇到以前卖鸡枞时借秤的老人家,正好可以把摊位支在她旁边,中午端一碗面请她就行。
  林雨桐仗着人小,不怕丢脸,大声吆喝:“卖野猪肉咯,又香又有营养的野猪肉,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张灵坤嘴角抽搐,这外甥女……也不知怎么想到的这么多词儿。
  但很明显,效果不错。
  许多老头老太被吸引过来,“小姑娘这真是野猪肉?”
  “爷爷奶奶你们看,这么红这么多的瘦肉,还有这个皮色,昨晚趁着天黑打到的,你们可以割两斤尝尝,难得的野味儿呢。”她现在白白净净,五官属于大方明朗型的,一板一眼说话就像个小播音员。
  无端的令人相信,跃跃欲试。
  有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真的野猪肉,天天吃家养的,咱今儿也换个口味儿。”
  “怎么卖的啊?”
  “腿肉两块一斤,排骨两块二,其他一块八,大骨头一块五。”
  “骨头咋还卖这么贵呀?”
  “这头四百斤大野猪生长周期至少四五年,它的骨头所含钙质特别多,家里有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拿回去熬汤喝,比吃钙片还好呢!”胡诌八扯,林雨桐脸不红心不跳。
  “这倒是,野生的比家养的好多了。我家那小子这半年个子窜得快,得给他补补。小姑娘,给我来四斤排骨,五斤大骨。”
  “好嘞!奶奶稍等一下啊。”家里带了分肉刀来,张灵坤手下准头很好,说割四斤,就绝不会割三斤八两。
  这个年纪的老头老太都有退休工资,也不缺这几块钱,多个一两二两的也不介意。很快,排骨和大骨就抢完了,瘦肉也卖了大半。
  “叔叔也可以买只野兔,很鲜呢!”
  直到此时,围观众人才发现肉摊子下有两个竹箩筐倒扣着。里头是积攒的十二只野兔。断断续续被奶奶喂了不少玉米面,长得膘肥毛亮。
  都是成年兔子,个头差不多大,雨桐直接按十块一只的价格卖。有了野猪肉的铺垫,大家都相信他们的兔子是野生的,很快就一扫而空。
  不到十二点,摊子上就只剩几斤肉了。
  “走,先吃东西去。”张灵坤大手一挥,剩下的就拿回家自个儿吃,或者送人也行。
  刚点好面,林雨桐就控制不住内心的好奇,扑闪着大眼睛问:“舅,多少钱?”
  张灵坤爽朗大笑,“你先猜猜看。”
  “三百?”
  “再猜。”
  “四百?”
  “再猜。”
  林雨桐心道,外婆她们都说了,净肉加一起有两百一二,顶多……“四百五。”
  “哎呀舅舅你就说吧,急死我了快。”
  张灵坤再忍不住,在她头顶揉了揉,“噗嗤”一声笑出来,“一共六百二呢,傻丫头。”
  林雨桐惊讶得闭不上嘴巴,这……这……也太多了吧?都抵林老二两个多月工资了!她以前咋没发现钱这么好挣?
  吃过两大碗牛肉面,俩人不约而同的决定要去逛逛,这次的野猪虽然是张灵坤打的,但多亏林大伯帮忙,张灵坤知道直接给钱姐夫不会接受,就“投其所好”。
  上花鸟市场给他买了五十株各色果苗,和专门种果树的肥料营养土,终究见识广,阅历在那儿,倒是比雨桐想得周到。
  林雨桐老脸一红,自己以为买点儿果苗就能赚钱,要真这么简单,那岂不遍地是黄金?她羞愧地转头,不敢与舅舅对视。
  不防却正好看到一个银色的圆溜溜的东西,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她不适应的用手挡了挡眼睛。
  “别看,这是卫星接收器,担心刺眼。”
  “我知道,能看电视呢。”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东西在农村普及率很高,几乎每家一台,能接收到很多电视频道,最开始国外的成人节目、境外新闻都能看,后来因为境外势力有意煽动的缘故,渐渐的就只能看国内频道了。
  张灵坤一顿,“桐桐知道?”
  林雨桐眨眨眼,赶紧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节目屏蔽掉,“嘿嘿,我也是听说的。”
  “听谁说?”
  张灵坤也只是随口一问,没等她回答,又自言自语:“城里都兴用闭路电视,这东西放山区可能会有市场,但会安装的人不多。以前,我们队有个军校毕业的兄弟,特会玩儿……”可能是涉及到军事机密,他摸摸后脑勺,住了口。
  林雨桐却来了兴致:“咋玩呀舅舅?”
  “会安装的人,可以专门只接收某几个频道,屏蔽一些不好的,还能做别的事儿……”
  雨桐被“别的事”勾得心痒毛抓,有些技术宅确实会玩儿,她对家里接收到的村委会信号早看腻了,换来换去就那几个电视剧腻歪,她想看综艺!
  超想!
  “老板,你们家小锅盖哪儿买的?”听说是老板朋友从南方带回来的,立马道:“能不能帮我订十台?”
  老板眼睛一亮,特意提醒道:“两百八一台呢,加上运费啥的,至少三百,小姑娘可要想好。”
  话是对她说的,眼睛却看着张灵坤。“还有安装费,一台三十,我朋友也不会,得从南方请人来,十台太少,人不值当大老远跑过来……”
  林雨桐心道:技术宅我身边不正有一个嘛。


第037章 
  “我想好了; 先要十台,加运费两百五,怎么样?”
  老板急得跳脚,“哎哟; 二百五连本钱都不够,不行不行; 我不能让我朋友吃亏啊,他是信任我,要别人还弄不来呢……”仿佛吃了天大的亏似的。
  林雨桐却知道; 做生意的没一个说实话。“我暂时先要十台,好用的话会继续订; 百八十台不成问题。”
  “果真?”
  张灵坤也不说话,就静静地看着外甥女瞎掰。百八十台,拿来谁用?她哄人的本事倒是一流。
  “只要好用; 自然当真。”
  “这你放心,来,我换台给你看; 四五十个电视台呢; 还有国外专门放电影的……”见她是个小姑娘; 也没深讲; 男人嘛; 不就爱那些?
  反正他每晚蜷沙发上看得可带劲了,周围几家商铺的老板也会过来围观,搞点儿啤酒花生瓜子; 赛神仙!
  他心一横,“二百五也行,但安装费贵,人大老远为了三瓜俩枣跑过来,怎么也得五六十块……往上吧?”拿准了农村人没技术,他非得宰一笔不可。周围想跟风买的人不少,可难就难在不会安装,调不出台来。
  “不用专人安装,叔叔只需按两百五十块一台卖给我就行。”
  男人犹豫片刻,心道:小丫头片子以为读点书就懂知识了,随她鼓捣去,反正鼓捣不出来还不得求自己?到时候收她八十块一台。
  于是,交付出去五百块订金,拿好收据,林雨桐心满意足回家了。
  一路上,张灵坤也没问她哪来这么多钱交订金,快到家的时候还是林雨桐沉不住气,求他帮自己保守秘密,接收器的事先不要说出去。
  当然,家人见几样野味儿就挣了大几百,高兴还来不及,也没注意到他们有啥不对劲。
  ***
  好运不可能永远眷顾张灵坤,山里动物有限,接下来几天都再未打到野猪,顶多每天两只兔子一只野鸡。
  林雨桐提了一只野兔送班主任,感谢他替舅舅奔走。心想他那样的出身没有啥没吃过的,野味儿就是图个鲜。一大早刚到学校,她就送到宿舍门口。
  “你提回去吧,我不杀生。”
  “那不杀也可以,养着逗乐子呗。”
  杨乔顺苦笑,“我平时事儿多,可能顾不上喂养。你提回去吧,家里孩子多,也当多个伴儿。”
  见此,林雨桐不好再硬塞。看来,杨老师真的是一位很有内心坚持的年轻人。
  可待会儿就要上课,她总不能提只活蹦乱跳的兔子进教室吧?就地放生又颇为不舍,舅舅早出晚归打来的诶……真是进退两难。
  正巧余光瞥见一白衣少年经过,“沈浪同学,能不能麻烦你个事儿?”
  “嗯?”
  “那个……嗯,就是……我送你个东西呗。”她讨好地龇出大白牙,在夕阳下仿佛漾出一道炫目的白,请他代养一天好像有点过分,干脆送他吧,就当给他补补身体。
  少年不动声色,嘴角却微微抿起,期待着,紧张着,送……送东西……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好像还不至于,难道是她也觉着上次自己在竞赛时表现不错?
  不怪少年自作多情。自从县里竞赛回来,也不知是谁传出去的,大家都知道得奖多亏他力挽狂澜,男生个个唯他马首是瞻,女生……嗯,就是抽屉里莫名多了几封信。
  他又不傻。
  相反,他还很早熟。很小的时候,沈文华跟村里寡妇的眉来眼去他都能读懂。
  “喏,送你的。”忽然,眼前多了一双白净的小手……以及一只手脚被捆绑住的灰兔子。
  少年刚漾起的弧度,硬生生扯住。
  “我舅舅打的野兔哦。”
  “赶紧拿回去,快上课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塞他怀里。
  沈浪:“……”
  兔子:“吱吱……”你他妈倒是把我提溜正啊,脑袋朝下会死人,死兔的。
  半小时后,少年居然破天荒的迟到了。各科老师知道他这次表现的事,都待他格外的宽容。
  “浪哥咋现在才来?”王小东换个姿势,眼睛半睁半闭。
  “有事。”
  “啥事啊?是不是那狗日的又为难你了?”一想到爸妈说的,沈文华四处胡说浪哥是杀人犯,还让镇上的人别借粮食给他,铁了心要逼到他山穷水尽,弹尽粮绝。
  沈浪微微摇头,“无事。”
  一会儿”有事”,一会儿又“无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小东瞌睡都醒了,可浪哥脾气怎么越来越难以捉摸了?正纠结着,桌子上忽然多了个小纸团。
  “你会装卫星接收器吗?”问号画得大大的,有个卡通头像也不能抵挡他的烦躁,凶道:“这他妈谁扔的?”
  沈浪偏过脑袋看了一眼,“好好听课吧。”顺手把纸条拿过来,趁王小东不注意,夹进自己语文课本。
  有个反应迅速手速贼快的同桌,肿么破?看来,下次得眼疾手快。
  林雨桐等了半晌,也没收到回信。莫非他没看见?还是不想回?如果他会的话,这可是能合伙赚钱的营生呢!
  就这么纠结着,一直熬到下课,“沈浪同学,你会不会?”
  “先看东西。”
  这就是答应会试试咯?林雨桐笑起来,“行,到时候咱们合伙赚点小钱。”
  “嗯。”
  于是,王小东接下来三天都快纠结死了,上课也没闲工夫睡觉,一个劲琢磨浪哥和林雨桐背着他有什么交易。以前都不咋说话的俩人,怎么去了趟比赛回来,关系这么好了?
  谁也不知道,有个少年,抽屉里放了数张小纸条,被他用书压得平平整整,每攒够三张就带回家,跟母亲的皮箱放一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