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零之怦然心动-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一说完,全家人哭笑不得,这小嘴抹了蜜似得,这到底向谁呀?黄彩莲看了丈夫一眼撇了嘴,他那闷葫芦样才不像他呢。
龙丁文也皱了眉,男孩子嘴这么甜好吗?
下午,黄彩莲忙着准备年夜饭,龙丁文贴对联,龙建兵打下手,龙建国却钻进小屋,翻出自己的新衣服,偷偷的往身上穿,扣子系的歪七扭八,站在凳子上照镜子。
黄彩莲进屋拿东西就看见这个场面,她气的喊道:
“快脱了,这要等明天才能穿呢,小祖宗,这个弄脏了可就没穿的了。”
龙建国跳下凳子像泥鳅般的窜了出去,一头撞在龙建兵身上,只见他举着刚吃完年糕的双手就要往他身上摸,吓的又跑回去,只能老老实实的任母亲给他脱了。
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龙建国拉着小哥就往外边跑,在孩子的眼里,过年就意味着有好吃的,有新衣穿,更有炮放。
龙家三个小子都很喜欢放炮,龙建军早
早的扒窗户上向外望,窗外小弟弟围着
大弟弟转圈圈,这个小弟弟对鞭炮是又爱又害怕。
炮放在雪地里,牛胜利悄悄跑到龙建国的身后喊道:“嘭”,吓得龙建国忙捂上耳朵,发现上当又去打牛胜利,接着“嘭”一声炸起一片雪花,把龙建国吓得哇哇乱叫。
龙建军透过窗户看见外面打成一片的小孩,也高兴的笑起来,这次期末考试他考了双百,全校轰动,还被评为‘三好学生’,为此何怀庆还说身体那么差还能当三好学生?
他的班主任却说:“龙建军身体现在不好,但他正在努力使自己身体变好,‘三好学生’就是要给这种不停努力的学生。”
想到这里,龙建军心朝澎湃,他会学的更好,他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好。
大年初一,三个孩子都穿了新衣服,黄彩莲不会做衣服,她早早扯了布到裁缝店做好,男孩子不需要什么样式,要做都是统一的军便服,连颜色都是一样。
看着三个可爱帅气的儿子,黄彩莲心里生出无限感慨,日子如果一直都这样下去该多好呀!
。。。。。。。。。。。。。。。。。。。。。。。。。。。。。。。。。。。。。。。。。。。。。。。。。。。。。。。。。
罗小毓第一个新年到了,唐湘香忙了几晚上赶制出三套新衣服,鞋还是刚入冬的棉鞋,新衣服做好就放进了大衣柜,等到大年初一早上拿出来穿。
几天前罗景全买了只鸡,拴住脚,放在一进大门的厨柜边上,扑腾扑腾拉的到处都是,时不时还啄一下旁边的白菜,整个门口乌烟瘴气。
三十一大早,罗景全杀鸡,罗小毓和大妹妹都围着看新鲜,罗小毓想让父亲拔几根漂亮的鸡毛,她不稀罕这些,主要留给妹妹玩。
罗景全从公鸡的翅膀上拔了几根鸡毛,这里的鸡毛最漂亮,又从尾巴上拔了几根大的交给大女儿,罗小毓拿了鸡毛,放进准备好的一本书里夹着,难得杀一次鸡,鸡毛很珍贵。
唐湘香把面板支在床边开始和面,等面醒好准备炸麻叶,炸素丸子,这是她们家过年的特色。
以至于以后的二十年,三十年里,即便是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也少不了这个永远吃不腻的麻叶,素丸子。
接着唐湘香和馅,罗景全擀皮,看着的面皮儿在变大变薄,罗小毓很佩服父亲,会缝被子,补衣服,更会擀皮,擀面条,她也与有荣焉。
面片儿擀好切成长方形,用刀在每片上划三下,然后从里向外一翻放进油锅里。“呲啦”一声翻起一片油花,油炸的香味儿夹杂着芝麻的香味,满屋飘香。
罗小毓这个内心成熟的小孩儿也情不自禁跑到锅前,眼巴巴的等待第一个麻叶出锅。
唐湘香连忙把孩子们赶到一边说:
“把头转到一边去,小心烫着,这个一出锅就给你们,听话。”
第一个麻叶被母亲夹出来放在筲箕里沥油,大妹妹却等不急要上拿,罗小毓拦住她的手说:
“姐姐给你拿,有点儿烫,把你的洋瓷碗拿过来放在碗里吃。”
黄灿灿的麻叶外焦里酥,噘在嘴里一口油溢进嘴里,“嘎吱,嘎吱”引起坐在床上罗小梅的注意。
她“啊,啊”叫着,以飞快的速度爬过来,罗小毓忙在床边儿堵住她。
☆、第三十四章 压岁钱
“小梅也想吃了,妈妈她能吃吗?”罗小毓问妈妈。
“等一会儿,油沥干了给她掰一块儿,不要太小,免得塞到嘴里噎住。给大一点儿的让她拿的手里吮,记得围上兜兜。”
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的吃着麻叶,唐湘香无奈的说:
“小傻瓜们,一会儿还有丸子呢,留着肚子再吃。”
“噢噢,吃丸子了。”罗小诲跳起了托儿所阿姨教的舞蹈,床上的罗小梅学姐姐双手拍着床,尖叫几声,双手和一起拍起来。。。。。。。。。。。。。。。
“妈妈,你看妹妹会拍手了。”罗小诲第一个发现惊奇的喊着母亲。
“哎呀,我们家小梅会欢迎了,真聪明。”罗景全和唐湘香见后都高兴的说,罗小梅好像听懂了大人的夸奖,更卖力的拍起手来,笑声,油炸声包围整个小屋,温馨无比。
整个下午罗景全夫妇忙着切肉,洗菜,直到天黑,终于一桌子的菜摆上桌。
凉拌莲菜,凉拌粉条,菠菜,凉拌萝卜丝,土豆烧鸡,小酥肉,芹菜炒肉丝,泡菜鸡杂,炒白菜,最后是粉条素丸子汤,标准的八菜一汤。
菜摆好后,罗景全把鞭炮拿出去摆在楼梯上,这个时候没有什么一百响,一千响,没有好看的电光炮,只是普通的报纸做成的小鞭炮,响声也没有前世那么震耳欲聋。
孩子们太小,罗景全不打算让她们点炮,他喊道:“我要点火了,大家把耳朵捂住。”
接着噼里啪啦鞭炮声响,浓烟顺着门缝钻进来,空气中立刻飘着硫磺的味道。
罗景全关上了第二道门,他拉着二女儿,唐湘香抱着小女儿,全家人围着桌子坐下。
罗小毓把冲好的糖水给母亲和大妹妹倒好放在跟前,也给自己倒上,罗景全却拿了一瓶包谷酒给自己倒了一小杯,他不抽烟不喝酒,但今天是三十除夕,他象征性地倒了一点。
“爸爸妈妈,我祝你们新年里发大财,万事如意,身体健康!”罗小毓首先站起来说着前世电视里的吉祥话。
罗景全还好已经习惯大女儿的‘一语惊人’,唐湘香却惊愕的看着她,半天才反应过来问道:
“你从哪里学的这些话呀?不过很好听,妈妈爸爸很高兴,我们小毓长大了。”
罗小毓透过年轻的父母想到几十年后年老的他们,每年接受孩子们跪式拜年,每个孩子都会说几句吉祥话,每次父母都会闪出泪花,惹得大家都热泪盈眶,又感人又温馨。
“姐姐,你也教我。”罗小诲转过头看向姐姐撒娇的说。
罗小毓凑到她耳朵边悄悄的说了几句,罗小诲听完后,连忙双手抱拳说:
“爸爸妈妈祝你们越来越帅!越来越漂亮!”罗小诲把两句话连在一起说惹的父母哈哈大笑。
怀里的罗小梅不知所措,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然后也拍起手呵呵的笑起来。
年夜饭后,没有电视,没有娱乐,孩子们玩儿闹了一天,早早的睡去。
罗景全看向窗外,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亲不知他们身体如何?是怎么过年的?年前寄去十元钱不知够不够用,父母从来没有照过相,写了信让老两口照个相,不知道照了没有?
他鼻子有点酸,唐湘香走到他身旁拉住他的胳膊,靠向他说:
“景全,不行给领导请个假,你抽空回趟老家吧?看看父母的身体如何?”
罗景全转过头看着妻子,叹了口气说:
“唉,难呀,到我们那里不通火车,坐汽车路又不好走,来回要三四天,路上就耽误两三天,我走了这几个孩子你忙不过来,算了,等孩子再大一点吧。”
。。。。。。。。。。。。。。。。。。。。。
大年初一几个孩子都换上新衣服,罗小毓上衣是方领,罗小诲是圆领,唐湘香在每个衣服口袋上都绣了几朵小花点缀。
罗小诲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又看看姐姐的衣服,撅着嘴就要说话,罗小毓看在眼里先说:“小诲衣服好漂亮呀,比姐姐的都好看,妈妈偏心。”
罗小诲想说的话被姐姐说了,愣了一下,又看了看自己的衣服,觉得越看越好看,脸上掩不住的得意。
罗景全夫妇刚坐好,罗小诲就第一个跪在地上的垫子上,熟练的磕了三个头说到:
“爸爸妈妈新年好!”这是去年过年她用的一套,因为接下来会发压岁钱,所以她记的很清楚。
果然,罗景全从口袋里拿出一分一分的硬币,“哗啦”硬币倒在罗小诲小手里,她的眼睛立刻放出光芒,小脸露出贪婪的表情,忘了说谢谢,专注地看着手里的硬币。
罗小毓心里却笑开花,大妹妹根本没有金钱意识,那些钱到后来还是被她哄过来花了。她拉起妹妹自己跪在垫子上磕了三个头。
“爸爸妈妈新年好!”和妹妹说了一样的话,唐湘香拿出十几个硬币放在她手上语重心长的说:
“小毓,是家里老大,爸爸妈妈多给你五分钱,以后你要多照顾妹妹们,多让着她们。”
。。。。。。。。。。。。。。。。。。。。。。。。。。。。。。
另一边。
龙丁文给儿子们发的压岁钱是每人一张五毛的,龙建兵想着怎么多买些炮放,而龙建国拿着钱跑进小屋,大家都知道他这是藏钱去了。
初二,龙丁文夫妇打发孩子们挨家挨户的去拜年,不需要提礼物,也不需要发压岁钱。
只是纯粹的拜年凑热闹,那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到别人家总能吃到和自己家不一样的东西。
大人们只有三天假,孩子们却一直闹到正月十五,这期间,罗小毓一家还去了姥爷家,姥爷在年跟前就放假回到家。
他们去之后姥爷很想留他们吃饭,后姥姥却敲桌子,绊碗儿给脸色看。。。。。。。。。。。。。
罗景全把马永贵的案子交上去,上面撤销了对马永贵的调查,李月华在路上截住罗景全。
☆、第三十五章 灯笼
“你解除了马永贵的危机就要让他知道,你最好抽空去他办公室或家里走一走,顺便提提你父亲调转的事情,说不定他一高兴就答应帮忙呢。”
罗景全正色的说:“这本就是事实情况,我就没帮什么忙,没必要告诉他,当年湘香的妈病的那么厉害,下了那么大的功夫才临时调回来。
你们家现在又没有什么大事?调动的事哪有那么容易?”
李月华气的嘴都歪了,哼一声转身走了。
现在李月华这个样子就是要给他们难看,罗景全领着女儿们就走。
罗小毓很惋惜,好歹把压岁钱挣了再走嘛。
路上,罗小毓觉得李月华的想法也没错,那天她听见父亲对母亲说起这件事,就觉得以父亲的做派,绝对不会去向马永贵表功。
可前世父亲吃了很多这样的亏,看来人过于刚直也不是好事,她得想个办法让马永贵知道这件事。
。。。。。。。。。。。。。。。。。。。。。。。。。。。。。。。。。。。。
十五那天,罗景全买了两个折叠灯笼,没等到天黑罗小诲催着父亲点蜡烛要出门了,而罗小毓提着灯笼就感觉很别扭。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家属区院子里已经有很多小朋友提着灯笼说顺口溜,大部分都是她们这样的灯笼。
她看见杨鑫提了一个手工做的小白兔灯笼,白纸糊的没什么好看的,周围却围来了很多小朋友。
“这是我爸爸给我做的,看好吧?”他得意的说。
罗小毓想起前世精美的兔子灯,不用蜡烛,装着电池,雪白毛茸茸的兔子灯笼,红红的眼睛,红红的三瓣嘴,长的长耳朵,活灵活现。
记得她旅游的时候还去参观过做灯笼的工厂,现场还可以自己做。
唉。。。。。。。。。。不想了,等她再大一点可以给妹妹们做一个,不知那时还记得住吗?
罗小诲看着自己的大众灯笼问姐姐:
“姐姐,爸爸为什么不给我们做呀?”
罗小毓咳了一声一本正经地说:
“爸爸一天多忙呀,咱们家三个小孩子,他们家才一个孩子,小诲今年又长大一岁了,年过完就要过生日了,到时让爸爸给你买好东西。”
罗小诲想到自己的生日,果然就忘了灯笼的事,脑子都在想再过几天呀?她过生日让父亲给她买什么东西呢?
何卫东走到罗小诲跟前,提了个比她大一号的灯笼说:
“看看咱俩的灯笼一模一样,可惜我的比你的大,里头的蜡烛都比你的高,你的蜡烛不经烧一会儿就灭了,我还能玩很长时间。”
罗小诲相信了他的话,急忙趴到灯笼口上看蜡烛,火苗正艳,小小的蜡烛就好像真的要点完了,这要是点完了不会把灯笼烧了呀?
罗小诲提着灯笼就要去找姐姐,何卫东故意用灯笼撞她的灯笼,“啪”,罗小诲灯笼里的蜡烛倒了,皱纹纸一下子着起来。
罗小诲慌手慌脚的扔下灯笼,她哭喊着:
“你赔我灯笼,你赔我灯笼。呜呜”
她追上何卫东就去打,何卫东提着灯笼就跑,他站在远处对罗小诲说:
“我才不赔你呢,我妈说了,灯笼是舅舅买的,没有灯笼去找你舅舅要。”
罗小毓听见哭声,就向那一团火望过去,她急步走到大妹妹身边哄着她说:
“别怕,别怕,来,小诲,姐姐这个给你。”
“我不要,我要舅舅给我买灯笼。”罗小诲哭着说。
罗小毓一愣,想了一下笑了起来,她拍了拍大妹妹身上灰说:
“有句谚语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我们就是舅舅的外甥,这是咱们陕西的风俗,可是咱们的舅舅远在厦门呀。”
罗小诲当时傻了眼,后知后觉的问:
“姐姐,咱们这里的小舅舅是啥呀?”
罗小毓无语,那算什么舅舅呀,又没办法给大妹妹解释。
。。。。。。。。。。。。。。。。。。。。
元宵节过了九天就迎来罗小诲生日,这一天是星期五,没有现在的双休日,父母还是照常把她送到托儿所。
中午,罗景全回来时手里拿了几颗大白兔奶糖,他把奶糖交到妻子手里说:
“湘香,前几天我托王跃进帮忙买几颗大白兔奶糖,今天他给我拿来了,非不要钱说是给侄女过生日。”
唐湘香瞪了丈夫一眼说:
“你也是,告诉他孩子过生日干什么呀?”
“我托她买奶糖的时候他就问我干什么用,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会撒谎,就说了实话。”罗景全很委屈的说。
“你呀,这人情越欠越多,怎么还呀?”唐湘香发愁的说。
罗景全尴尬的笑了。
下午,罗小诲接回来后发现圆桌上放着大白兔奶糖,高兴的一下子扑过去,夸张的喊道:
“哎呀,大白兔!爸爸你给我买的吗?”
那声音,一下子引起走在后面唐湘香怀里的罗小梅,她眼睛到处乱转,顾不得母亲给她解开斗篷,身子就往前倾,看见二姐姐手里的东西“呀呀”的喊。
罗景全从厨房走进来想抱一下小女儿,一看手很脏就对着小女儿做鬼脸说:
“叫爸爸,小梅前几天还叫了爸爸呢。”
唐湘香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说:
“那是叫爸爸吗?,还不到一岁呢。”
罗景全不理会妻子,顺手从桌上拿了一个大白兔说:
“小诲今天过生日,给妹妹一颗好不好?”
等罗小诲甜甜的点了头,他把糖举到小女儿眼前逗着她说:“叫爸爸,叫爸爸给你糖吃。”
“呀,呀。”罗小梅怪叫几声上前就抓。罗景全把糖举的高高的锲而不舍的说:
“叫爸爸!”
“啊,啊。。。。。。。。。”
“叫爸爸!”
“哇,哇。。。。。。。。。。。”
“叫了,叫了。”罗景全高兴的把糖放在小女儿手里,转头一看,女人们都给他一个白眼儿,他假装咳嗽说道:
“咳咳,哎呀,水开啦,下面喽,今天小诲要吃长寿面呢。”
☆、第三十六章 偶遇
罗小诲拿着大白兔奶糖,吃着有鸡蛋的面条,幸福的直冒泡泡。
罗小毓暗自庆幸大妹妹没有生在三月八号。
“三八三八,死三八”以后是骂人的话,那要背负一辈子“三八婆”的绰号,大妹妹又爱哭,那不得哭成什么样子啊?
第二天是三八妇女节,唐湘香下午放假半天,却不能回来,因为厂里组织拔河活动,他们十二车间和十车间分到一个组。
实行单淘汰制,胜出的队和另一方胜出的队再比赛,直到比出第一名。
每个车间选十五个女职工,胖的,壮的,高的站前面,像唐湘香这样,矮小瘦弱的就站在后面充人数,男同志就充当拉拉队。
裁判员的哨声一响,先是拉拉队的加油声响彻云霄,接着拔河的人使出吃奶的劲个个鼓起腮帮子面红耳赤,就就看见绳子上的红绸子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让旁观者心惊肉跳。
三局两胜,唐湘香十二车间还是没有拔过十车间那群牛高马大的妇女们,有些人开始发牢骚。
“我们车间的女同志哪有他们车间的壮实呀。。。。。。。。。。。。。”
“就是,应该按体重来算,斤数不够的男人顶上。”
哈哈哈哈。。。。。。。。。。。。。。。
大家捧腹大笑,这主意太损了。
那天唐湘香一回到家就喊腰酸背疼,感叹自己老了,一个拔河比赛就让她体力不支,大家都奇怪的看着。
罗景全上前给她按着肩膀说:“你别小看这拔河,使得是蛮力气。拔的时候没有感觉,之后就浑身疼痛,我给你按一按,一会儿就舒服了。”
罗小毓想到以后靡一时的广场舞,看来不管在什么年代,身体好才是革命的本钱。
星期天,罗小诲一本正经的问姐姐:
“姐姐,咱们去找小舅舅吧?”
“嗯?”罗小毓露出你疑问的表情。
“我要问他要灯笼。”罗小诲一脸理直气壮,就好像小舅舅真的欠了她的灯笼似的。
大妹妹的模样让罗小毓心里一动,后姥姥是接线员属三班倒,小舅舅都是跟着后姥姥在一起,电话所的前面就是电务段,去找小舅舅就要路过电务段,也许。。。。。。。。。。。。。。。
罗小毓低头沉思,罗小诲拽着她的胳膊摇晃。
“行不行吗?姐姐,行不行?”
“好,咱们去找小舅舅。”罗小毓有了主意答应道。
和父母打招呼说出去玩,罗景全夫妇没有当回事儿就让她们出去了,罗小毓出门时悄悄地把父亲在川省买的那个竹篮子拿到手上。
罗小诲很疑惑:“姐姐,我们去要灯笼,拿这个干什么?”
“嘘!”罗小毓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拉着她就往外走。
领着妹妹穿过马路,重生后电务段还没有来过,凭着前世的记忆找到了地方。
她们先去电话所,小舅舅正一个人无聊的在院子里玩耍,看见她们高兴的跑了过来。
“小舅舅你给我买一个灯笼。”
“为什么呀?”
“外甥打灯笼——照旧呀!”
“什么意思?”
两个小的你一句,我一句在争执,罗小毓提着篮子去找后姥姥。
印象中的后姥姥眼光短浅,只盯的家里的东西,生怕母亲和大舅舅拿走,对他们小辈到没有那么苛刻。
她看见罗小毓提着篮子走进来,先是一愣没有说话。
罗小毓懒的跟她计较,直接了当的说:
“姥姥,我刚想给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李月华像刺猬一样,炸开了她身上的刺。
“你看我提了个篮子过来,你给我装点儿好吃的吧?”
李月华惊愕,
“一会儿下班了我路过电务段大门口,篮子太重,不小心摔一跤。。。。。。。。。”罗小毓一看她那个防贼的样子就不高兴了,故意拐弯儿抹角的说。
果然李月华一头雾水,茫然地看着罗小毓。
“如果马永贵看见了,会不会扶我呀?我这个篮子可是在川省买的蒲县特产。。。。。。。。。”罗小毓把后面的话说完。
“啊?噢,小毓我这里过年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来,姥姥给你装点儿。”李月华终于反应过来,她没有想到是罗小毓的主意,还以为孩子受了大人的暗示过来给她求和的。
罗小毓就是要让她这样认为,这件事于己于她都有好处,如果事成她还会感激父母,说不定关系就会缓和,自己也让马永贵知道父亲为他所做的事情。
马永贵前世隐隐约约见过,但那已经是十几年的事情,现在的样子她可不认识。
“很好认的,他除了夏天,一年四季就是中山装,他的中山装和别人不一样是灰色的,记住啦?这里没有人穿灰色的。”后姥姥开始唠叨了。
罗小毓看着墙上的钟表,差一刻十二点时她提着篮子往外走。
穿越小说写的时间都卡的很好吗?可是她站在房子后面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出来?
终于穿灰色衣服的人从段部走出来,罗小毓深吸一口气向前跑去,从后面向那人撞去,然后倒了下去。
“小朋友,摔倒了没有?快起来快起来。”穿灰色衣服的人连忙去扶地下的孩子。
“哎呀,别把我篮子摔坏啦,这是我爸爸从川省带回来的蒲县特产。”罗小毓真担心她的篮子被摔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