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纪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吧嗒吧嗒。”时隔七年,江城又掏出了他那管烟枪,满面愁绪的抽了起来。
  “阮老哥,不是我说你,你怎么就这么倔呢,这么好的机会摆在你面前,去了港城,什么事都没了,依你的本事,还怕在港城混不出一番天地来?”
  阮援疆看了看自己面带疑惑和痛惜的老伙计,苦笑了一声:“哪有那么简单。”
  阮援疆摇摇头,叹了口气:“当初分家的时候,大哥带走了家里三成的宝贝,二哥也带走了家里三成的宝贝,他们把所有的房契地契以及剩下的四成家产留给了我,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我留在这,为了让我护住咱们阮家在华国的根吗。”
  “现在,阮家的祖先还在这,阮家的祖宅也在这,我要是就这样走了,我就是阮家的罪人了。”
  阮援疆明白,想走容易,想回来就难了,只要他还留在华国一天,那些被收走的东西就有还回来的希望,可是一旦他离开,这阮家,就真的没了。
  或许大哥和二哥不会怪他,可是他自己过不了自己心头的那一关。
  阮援疆的心思,两人都懂,他心疼的根本就不是那些被收走的财富,而是心疼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母亲,现在正在病中,而他却无能为力。
  落叶归根,根没了,作为落叶的他们,以后该去哪儿呢。
  “别那么悲观,老首长都传消息来了,不少跟咱们一样被下放的老领导都回去了,我看离秩序恢复正常已经不远了。”
  白昉丘乐观的说道,其实青山村也挺好的,远离政治,他可以尽情的沉浸在医学研究中,只是仪器太少,无法让他施展出拳脚,这让老头子稍许有些郁闷。
  白昉丘的话也是阮援疆心里想的,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或许过不了多久,就能看到曙光。
  只是此时充满希望的他们没有猜到,那一丝曙光,让他们又等了足足五年。
  “阮老弟,你有没有想过阮阮那孩子怎么办?”
  白昉丘看阮援疆已经做出了决定,也没打算再劝他,只是阮阮那孩子总不能跟着他们留在这里受苦吧。
  “我决定让袁青把阮阮带回港城去。”
  袁青是阮援疆二哥的长子,也是阮援疆最喜欢的一个侄子,这次来华国接他回去的就是阮袁青。算算年纪,阮袁青今年也已经快五十了,都是做爷爷的人了。
  阮援疆因为当年的战争,一直无心自己的终身大事,直到四十岁,才在组织的介绍下,和组织里一个文书结了婚,两人只有政治情谊,却没有私人情感。因为局势的问题,阮援疆和这个妻子聚少离多,除了长子需要顶门立户,稍微大一点就被阮援疆带在身边之外,其他几个孩子都是交给妻子照顾的。这也是阮援疆无比后悔和自责的一件事。
  那几个孩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有自己的责任。
  “这——”白昉丘有些迟疑,“阮老弟,不是我质疑,只是阮阮现在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她根本就没有见过你二哥一家人,你让她离开唯一的亲人,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对于阮阮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阮援疆苦笑一声,白昉丘说的,他又何尝不知呢。
  “我们两个老头子还能熬,可阮阮还这么小,我怎么可以让她陪我一块受罪,现在政令刚恢复,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政令又被撤销了。阮阮有我这么一个爷爷,即便是烈士子女,以后上学工作,恐怕都要受不少罪,我不能拿阮阮的幸福做赌注。”
  “她要怨,就怨我这个做爷爷的吧。”
  被几个儿子子女指证出卖都没有流过一滴眼泪的阮援疆红了眼眶,他的阮阮,从生出来就那么乖,那么可爱,他怎么舍得她受一点罪,吃一点苦。
  刚离开,阮阮可能会苦,会闹,可是日子久了,阮阮就会习惯了,她会认识新的朋友,会有新的生活,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忘记在海湾的另一边,还有他这么一个爷爷。
  阮援疆捂着胸口,老泪纵横。
  “小宝哥哥,爷爷要把阮阮送到哪里去,阮阮不要离开爷爷,不要离开小宝哥哥。”
  阮阮懵懵懂懂的,听着屋里传来的对话,小心脏像是被揪住了一样,阮阮做错了什么,爸爸妈妈不要阮阮了,现在连爷爷也不要阮阮了吗。
  江一留有些懊悔,他一开始看到阮阮在房门外偷听的时候就该把阮阮拉走,而不是因为好奇,也留下来偷听。
  看了看惊慌失措的阮阮,江一留把人拉到院子里,顺着她的背,帮她放松急促的呼吸。
  “阮阮不会离开的,小宝哥哥有办法,一定会把阮阮留下来的。”江一留心疼的将小姑娘揽进怀里,一声又一声,重复地安慰她。
  “阮阮不要走。”小姑娘将脑袋埋在江一留的怀里,瓮声瓮气地说道,带着哭腔。
  “阮阮不走,阮阮不走。”江一留又心疼,又心酸,可是现在出了安慰,他没有别的办法,连他自己都没想清楚,阮爷爷做下的这个决定,对于阮阮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等阮援疆几人从房里商量完走出来的时候,阮阮早就已经哭到睡着了,被江一留抱回了房里。
  “阮爷爷,刚刚你们说的那些话,我和阮阮都听到了。”江一留跟着阮爷爷回到牲畜棚,在阮援疆进屋的时候跟了进去,对他说道。
  “什么!”阮援疆惊愕失色,阮阮的心思敏感,他原本是想着等年后,带她去海城,趁她睡着的时候让侄子把人带走,等她一醒,已经在海湾的另一边了。可现在阮阮有了防备,会不会哭闹着不肯跟他离开去海城。
  “阮爷爷,你为什么一定要把阮阮送走,那个袁青叔叔,真的值得信任吗?”
  江一留不敢赌人心,二十几年过去了,谁知道阮家二房的年轻一辈对他们这些远在大陆的亲人是什么样的感情,阮爷爷的二哥或许惦记他这个弟弟,但是其他人呢,会对阮阮这么一个小姑娘有感情吗?
  “袁青是我看着长大的,人品才华都是阮家年青一辈里最拔尖的,更重要的是,阮阮一定会喜欢他的。”
  江一留听了阮爷爷的话,有些纳闷,他是怎么肯定阮阮会喜欢那个伯伯的呢?
  阮援疆看他好奇,叹了口气,转身从上锁的柜子里拿出一件衣服,又从衣服的夹层里,掏出一张已经泛黄的旧照片。
  江一留好奇地探头过去,那是一张全家福,他一眼就认出来了照片上的阮爷爷,那时候的他还正直壮年,穿着笔挺的西服,和另外两个中年人并排坐在一块。他们身后站着一排十五六岁的小男孩,以及几个抱着小孩的妇人。
  “这是——”江一留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指着其中一个男孩,他曾经无数次在阮阮的怀表里看到过这张脸,只是一个年轻着,一个成熟些,脸部的轮廓和五官,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可是算算时间,那时候,阮阮的爸爸根本就没有出生啊。
  阮援疆似怀念似悲伤:“是不是很像,那就是阮阮的三伯阮袁青,也是我二哥的长子。他长得和阮阮的爸爸有八分相似,不是熟悉的人,恐怕根本分辨不出两人。阮阮对于她爸爸,只有小时候的印象,她一定会喜欢上袁青的。”
  江一留沉默了半响,离浩劫结束,还有五年的时间,越是临到消亡,就越是疯狂,谁也不知道之后的五年会发生什么,港城是一个好地方,去了那里,对阮阮来说,或许是个新生,可是新生,往往伴随着痛苦。
  “阮爷爷,你去海城的时候带上我,我有办法让阮阮乖乖地离开。”
  江一留觉得自己很卑鄙,利用小姑娘的信任对她做这种伤害她的事,或许几年以后,他们能够见面,阮阮再也不会甜甜的叫他小宝哥哥,而是怨恨地叫他骗子哥哥了吧。江一留苦笑一声。
  阮援疆先是错愕,随即开怀大笑,他正愁怎么劝服小孙女,有小宝在,他就不用愁了。这孩子,从来就不像个孩子。
  阮援疆心中啧啧了几声,怎么也想不出来,江家这一家子的基因怎么出了这么一个怪类,小宝这脑袋,应该是他们阮家的孩子才对啊。
  

   第74章 二合一
  阮援疆在港城的亲戚找来的事; 没过多久就传遍了整个村子,当然; 他也一早就放出话去; 说不会带着孙女离开; 只是会在年后去一趟海城; 见见多年未见的亲人。
  他这么说; 只是为了安抚偷听到他们对话的阮阮。至少阮阮在听到同村那些小孩的议论后; 就松了口气,以为自己的小宝哥哥真的劝服了爷爷; 不再把她送走。对此,江一留只能表示惭愧; 也希望阮阮在直到真相后不要太讨厌他。
  村民虽然对阮援疆的选择有些惋惜,但更多的还是沉浸在他即将要去海城这件事上。
  要知道; 即便是在七十年代,海城和都城两座城市也早就在所有人的心里奠定了发达繁荣的形象,由于一部分下放知青夸大的宣传,在青山村百姓的眼里,这两座大城市的月亮都比他们这的月亮圆一点,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每个男人都能戴手表,餐餐有肉有鱼; 几乎没有吃不饱肚子的人。
  所有村民都觉得,那海城买的东西也绝对比他们这更时髦金贵些,虽然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一般; 着装上也有严苛的规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爱美和想要攀比的心思。就算买不了海城的衣服,有一条海城买来的手绢也足够他们在城里的亲戚家吹嘘一段日子了。
  这段日子里,不仅仅是阮援疆住的牲畜棚,连他常去的江家和白昉丘的卫生站也被来找人的村民踏地水泄不通,偏偏阮援疆之后还得在青山村住下去,想躲都没地躲。
  “行了行了,都站在这干什么,不干活了,都这么闲我可就扣工分了。”
  男人们可不会做这种堵人的事,来找阮援疆的多是村里的妇女,别看临近年末,地里的活少了,可是妇女们糊火柴盒,编麻绳,箍竹娄的活一点都没少,莫大栓这一声吼叫,那些原本还凑热闹的妇人一下子犹如惊鸟四散,一下子跑了个没影,生怕被莫大栓抓住,真把她们的工分给扣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她们晚上来,看队长还有什么理由说她们。
  阮援疆松了口气,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都躲到江家来了,那些人还会照样缠上来,一群妇人叽叽喳喳围着他说话,闹得他头都大了。
  阮援疆感激地看了眼救他于水火的莫大栓,谁知道,莫大栓把人赶走后,红着脸转过身来,对着他不好意思地开口:“阮大叔,我有些东西,想让你从海城帮我带点过来。”
  阮援疆。。。。。。。。
  莫大栓虽然同样拜托阮援疆带了东西,但是同时,他也想到了一个主意帮他解决了现在这个麻烦。
  莫大栓起个头,让队上的会计帮忙统计大家要带的东西,当然,各种票据现金是少不了了,多退少补,汇成一本小册子,每样东西要带的数量一目了然。
  真心求阮援疆带东西的人自然对此没有任何异议,那些乘机浑水摸鱼,想要在里头占点便宜的,自然对这个提议有点不满。
  “队长,我们家手上没钱,能不能先欠着。”说话的是于小草姑姑的婆婆大柱婶,也是队上出了名的爱贪小便宜的女人老太太。
  “行啊,大柱婶,你要是想好要买,到时候没钱就从你们家明年上边年的工分上扣,省的你到时候再哭穷。你要是想要,我可让程会计记下了。”
  莫大栓蛇打七寸,原本还笑着的老太太脸色一变,嘴角都垮了下来:“算了算了,不就是一块破布吗,我们不要了。”
  “赔钱的东西,要不是多了你这张嘴,咱们家哪里会连一块布都买不起。”
  老太太狠狠瞪了坐在媳妇身边瘦瘦小小的小丫头一眼,把一切都怪罪在了于小草的头上。
  于小草的姑姑大柱嫂也没因为婆婆这么一句无关痛痒的话就和婆婆吵架,她要是这么斤斤计较,这日子还真过不下去了。只是安抚地拍了拍侄女的背。
  于小草低着头,厚实的刘海遮盖住她的表情,瘦弱无助的样子,惹来不少旁人的怜惜。
  “行了行了,大柱婶,你这样就不厚道了,人小草每天帮你们家干活,吃的还是你们家的剩饭剩菜,要不是你家大柱太懒了些,至于买不起一块布吗。”莫大栓常常听闺女提起这个朋友,也愿意帮她说点话。
  “我们家大柱怎么懒了,他那是身体不好。”江大柱可是大柱婶的逆鳞,也是她的心头肉,现在一天莫大栓说自己儿子懒,气的老太太直跳脚。
  莫大栓摇摇头,也没打算和一个不讲理的老太太计较,接着一个个确认大家要带的东西,一个个收钱。实在没钱的,就先记账上,事先说明到时候交不上钱来是要从明年的工分上扣的,等对方确认没有异议,他才让会计把帐给记下来。
  幸好这年头,大家都买不起大件,也没闲钱挥霍,看上去要买的东西多,其实就是些小手绢,雪花膏之类的小物件,加起来就写了两张纸,估计一个大皮箱就能装下来。
  阮援疆有些搞不懂那些女人的想法,这海城供销社的雪花膏和渝川县供销社的雪花膏还能有什么不同吗?难不成不同地方做出来的雪花膏,效果还不一样了?
  他哪里明白,那是无论哪个时代都存在的女人追求名牌的心理。那雪花膏的壳子上,只要写了海城XX厂制造,对于村里人来说,那就是名牌,就是非一般的雪花膏。不过,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那海城雪花膏上会不会打上XX厂的大名,毕竟他们也没见过啊。
  江家要买的东西并没有登记在小册子上,江大海和江一留父子两个到时候会陪着阮援疆爷孙俩一块去海城,江家要买的东西告诉他俩就成。
  阮援疆的身份有些特殊,上头的文件写了,要求派一名当地的同志一块陪同前去,防止他在中途做出什么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大事。说是陪同,其实就是监视,原本应该是莫大栓陪同前去的,可是年初是队上最忙碌的时候,他就干脆把这件事拜托给了江大海。
  莫大栓早看出来江家和阮援疆他们几个下放改造的人关系匪浅了,他的这个决定就是皆大欢喜。
  至于江一留,被阮援疆以见见世面的名义加到了随行名单中,大家一点都没觉得奇怪,苗老太还开心于大家对小乖孙的喜欢,这几天下厨都大方了不少,至少每天早上的稀粥,总算不再稀得能照见人影了。
  “你个赔钱货,你不是和江家那小子玩的很好吗,人家都一块跟着去海城了,你不会求着人家买点好东西回来送你啊。”
  别人都订下东西,开开心心地离开大队部,大柱婶觉得那些人的笑容刺眼极了,狠狠拧了下于小草的耳朵:“你怎么不和你那不要脸的妈学学,用用你的狐媚劲儿给家里划拉点东西回来,平日里装可怜你不是最行了吗,今天还勾的莫大栓帮你说话,啧啧啧,几岁的娃娃,毛都没长齐,连足够做你爸的人都勾引上了。”
  “妈!”大柱嫂脸色一白,紧张地看了眼小侄女,见她似乎懵懵懂懂,什么都没听懂的样子松了口气,却没见到于小草低下头的一瞬间,幽暗怨恨的眼神。
  “这种事你怎么当着孩子的面讲。”大柱嫂压低声音,看着婆婆的眼里有着一丝警告。
  大柱婶吓了一跳,想起两年前为了送于小草上学这件事媳妇发狂的样子,一下子气势就弱了下去:“敢做还不敢说,不就是婊子生的。”大柱婶小声嘟囔着,声音几乎只有她自己听见。
  “你这丫头还是太不机灵了,你看看江小宝家,还有莫向芳家,就连那个小胖墩和小光头,家里都是有闲钱的,你就不能争气些,从那几个娃娃手里骗点东西回来。江家那小子不是最大方了吗,隔三差五就给那些孩子分糖,同样是一块玩耍的,你怎么就没分点糖回来,给你几个弟弟。”
  “还是你自己偷偷吃了,好你个没良心的。”大柱婶气势一涨,双眼一瞪,粗短的手指指着于小草就要开骂。
  “他不喜欢我。”一直低着头的于小草轻声说了一句,把大柱婶要骂的话憋了回去。
  “你这丫头不会机灵点,人家小宝不喜欢你,你不会哄得人家喜欢你啊,我和你说。。。。。。”
  老太太的话于小草都当做耳旁风,一点都没有听进去,透过厚实的刘海,她可以清晰地看到江一留跟着阮援疆远去的身影。
  所有人都可怜她,同情她,只有那个男孩,从始至终看她的眼神都是充满防备的,似乎她所有的掩饰在他面前都无所遁形。于小草不明白,为什么他那么喜欢怜爱那个失去父母却有爷爷照顾的阮阮,却对同样失去父母,饱受江大柱一家人折磨的她冷眼相待。
  她也想像那个姑娘一样单纯,可是老天爷没有给她机会,他也没有给她机会。于小草收回自己的视线,许久没有修剪,指甲缝里全是污垢的手指深深嵌入手心。
  “阮爷爷。”
  阮援疆正在和江一留商量怎么把阮阮哄去海城,就被身后一声清脆的喊叫声叫停。
  “向红姐。”江一留看着喘着粗气出现在跑着出现在他们身后的莫向芳好奇地喊了一声。
  “小宝,向红姐有些事想和阮爷爷说,你能不能先去边上玩会儿。”莫向红红着脸,咬着下唇不好意思地对江一留说道。
  江一留心里有些纳闷,但还是听话地走到十米外的草丛里,蹲下身,无所事事地拔着地上枯黄的野草。
  “阮爷爷,我想托你帮我带五尺呢绒布,这是布票,还有二十块钱。”莫向红递过来的布票和二十块钱都是最小的面值,厚厚两叠用戏麻绳扎了起来,看上去是她攒了很久才攒下来的。
  “如果这些钱不够,能不能先欠着,等以后我挣钱了,我一定会还你的。”莫向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呢绒布啊,那恐怕不是布票能买到的,得用工业券吧。”阮援疆受过西式教育,在被下放前,也是个穿西装,外套呢大衣的洋气人,他记得当年自己做衣服的时候,都是用工业区去买呢绒布,然后托裁缝裁衣服的。
  “工业券!”莫向红惊呼一声,她哪里搞的来工业券,连这些布票都是她花了好长时间攒起来的,她妈以为她要布票做些女儿家的小衣物,还纳闷她怎么现在穿的还是以前的旧内衣,都被莫向红用各种各样的理由糊弄过去了。
  阮援疆心中一动,记起莫大栓对自己的请求。莫家似乎给大闺女相看好了人家,这次阮援疆去海城,莫大栓托他搞一张缝纫机票,城里人缺粮,他缺票,莫家人疼女儿,想要在女儿出嫁的时候陪嫁一台缝纫机,这个举措,即便是放在城里,那也是大手笔了。
  阮援疆也不敢保证能帮莫大栓搞到缝纫机票,只能尽力而为,他看莫向红此时含羞带怯的表情,心里想着,看样子这莫向红的对象是已经定下了,没见这姑娘都想着给对象做衣服了吗。
  “向红啊,要不你换一种布料,呢大衣出去走亲戚还能穿一下,平日里也不实用啊。”据阮援疆对莫大栓的了解,他给女儿相看的对象绝对是那种实用性人才,知青之类的花架子莫大栓是绝对看不上的。
  如果只是个农民或是工人的话,这么费钱的一套呢大衣,对方没准还看不上向红的大手大脚,做一套呢大衣的钱,都够做两身工装或军装了。
  花大价钱做一件呢大衣来压箱底,实在是划不来。
  “可是我就想要呢绒布料。”莫向红眼神暗淡,那人的衣服都穿了好几年了,都起毛了。那些土里土气的蓝绿布料哪里配的上他,只有穿上笔挺气派的呢大衣,才能凸显那人的气质。
  莫向红想起那人这半年来提起家人时暗淡的眼神,多想替他抚平眉头的皱纹。
  阮援疆看她倔强的模样,叹了口气:“那我先帮你记着,看看能不能用布票和人家兑换一些工业券。”
  阮援疆收下莫向红给的布票和现金,这些钱想买五尺呢绒布肯定是不够的,只是莫大栓这些年对他们照顾颇多,有些事也都睁只眼闭只眼,就当是报答他,他也得帮莫大栓的女儿这个忙。
  莫向红听了他的话,脸上一阵欣喜,连连道谢。正要离开时,又不止想到了什么,表情犹豫,欲言又止。
  “阮爷爷,这件事你能别告诉我爸他们吗。”
  阮援疆以为是小姑娘害羞,自然一口答应了下来。莫向红看他答应,这才笑着离开。
  不知道阮阮以后长大有了心上人,会不会也瞒着他这个爷爷,替那个臭小子做衣服。阮援疆看着欢快地跑开的莫向红,暗叹了一声想到。
  既心酸又高兴。
  “走吧。”阮援疆挥手叫来在一旁蹲着的江一留,两人相携离开。
  江一留也没问莫向红说了些什么,总归对方也不想让他知道。
  ******
  接下去的日子,全村人的话题一下子从阮援疆去海城这件事上,被转移到了另一件爆炸性的消息上。
  范晓娟和人通奸被批斗了。
  这个消息可比前一件事来的有趣多了,前些年,范晓娟举报自家男人,害的江大川被批斗,被改造的这件事大家还历历在目呢,现在她自己反而成了被批斗的那一个,青山村的村民无不拍手称快。
  这种大事根本就瞒不住,小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