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纪事-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昉丘有些诧异,他还以为,刚刚小宝已近有所心动了,说实话,他和程澐一样,同样看好这孩子在政场上的发展。
  他也不是圣人,作为都城最大的人民医院的院长,全都城地位最高的几位首长的主治医生,赶走几个赖着不走的住客的权利,他还是有的。之所以留着那些人,也是程澐的建议,想要让小宝见识一下权势的魅力。毕竟那孩子的性子对什么都淡淡,只有对待被他放进心底的亲人时,才会露出獠牙。
  “我以为你心动了?”
  对待这个过分成熟的孩子,白昉丘一直都是以对待成年人的方式相处的。
  “是有点。”江一留笑了笑,露出了一侧小酒窝,看上去温和又无害,“不过最后还是想通了,那条路太累,就留给真正适合的那些人去吧。”
  江一留说的适合的人,就是夏艾。
  “那个孩子,的确适合。”白昉丘笑了笑,据他所知,程澐已近决定,将自己的手上的势力传给这个外孙了,不出意外,在夏艾毕业之后,就会在程澐的安排下进入官场,并且享受程家最大的资源倾斜。
  “而且我答应了阮阮,会把她带回来,一旦我从了政,可就没法去港城见阮阮了。”江一留还记得自己对那个小姑娘的承诺。不知道自己当初留的字条她看了没有,会不会被她赌气地扔掉。
  江一留想象了一下一向都乖巧懂事的阮阮发脾气的画面,忍不住勾起了嘴角,随即又是怅然,也不知道阮阮现在怎么样了。
  港城的回归是在97年,不过在改革开放之后,内陆居民也能去香港探亲,也就是说,在港城还没有回归之前,他们就没有办法真正团聚,可是一旦从政,需要申请的审核,可就是万分麻烦了,毕竟现在港城还是y国的殖民地。
  听江一留这么一说,白昉丘也知道自己不能再劝他了。他喜欢二妮几个孩子,同样也喜欢阮阮,在阮阮被送去港城的那些年,他和阮援疆一样,没有一刻不在担心着她过得不好。
  这是小宝的人生,总归还是要让他自己选择自己想要走的道路。
  他这个老头子,也只能在活着的时候多护着些,少让他吃苦头。
  白昉丘看着身旁的孩子,笑的和善慈祥。
  ******
  “江同学,我这些日子仔细想了想,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你对我的那些指正我会努力改正。”
  江一留正要回寝室,就被傅云生拦在了楼梯口。
  “我已经和老师提出了撤销我团支书的职位,并且向党委拿回了党员申请的材料。希望你能原谅我的过错。”
  傅云生眼神诚恳,表情真挚。可惜江一留打从心底里就不相信他刚刚说的那些话。
  “傅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好。我要回寝室了,你能不能让一让。”
  江一留看着挡在楼梯口的人,无奈地问道,也不知道他今天唱的是哪一出,反正准没好事。
  “我知道江同学现在还不相信我的真心,不过时间会向你证明我的改变。”傅云生的语气坚定,说完侧了侧身,给江一留让出了一条道来。
  江一留看了他一眼,往楼上走去,傅云生则是看着他的背影,眼神闪烁。
  

   第123章 分房(一)
  “你见到那讨厌鬼了没有。”
  江一留进屋的时候; 睡在他斜对角上铺的姜文成从蚊帐里探出脑袋来; 对着江一留问道。听了他的问话,还待在寝室里的王楠和毛大双也好奇地看了过来。
  那个刚刚报道就和大家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矛盾的王东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住家里的,不怎么在寝室里出现; 现在他占领的下铺还盖着防灰的床单; 至今没有在寝室过夜过。
  “什么?”
  江一留解开衬衫最上头的扣子; 疑惑地看着姜文成问道。
  “还能有谁; 就是那个傅云生啊; 刚刚你走了没一会,他就来寝室找你了; 非要在寝室等着向你认错,被我给轰出去了; 我刚刚去水房洗澡的时候还见他在楼梯口等着呢。”
  姜文成有些纳闷; 前段日子这小子不还到处找关系想要保留自己的党员申请和临时团支书的位置吗,怎么一下子就变了性子。
  “见了。”
  江一留耸了耸肩:“不过,他道歉他的; 原不原谅; 那就是我的事了。”
  他和姜文成想的一样,打从心底里不相信他会彻底悔改。
  “一留同学,得饶人处且饶人; 傅同学既然已经认错,你也应该大度点原谅对方。”王楠不是很满意江一留和姜文成吊儿郎当的态度,眉头紧锁,忍不住开口劝诫。
  他也听说了在食堂发生的那件事; 在他看来,两个人半斤八两,都有做错的地方。傅云生错在太莽撞,江一留错在太奢靡。他爷爷有着不菲的退休金不假,可是看看身边还有那么多吃不饱穿不暖的同学在,他怎么好意思大口吃肉呢。再不济,毛大双总是他们的室友吧,也没见江一留拿出钱来补贴毛大双。他和大双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更应该互相体谅。
  不过他心里江一留年纪还太小,还是有救的。
  “行行行,我原谅我原谅。”
  江一留无意和他争辩,他算是发现了,他们这寝室长,还是真是传说中的“圣父”,这个词不带任何贬义,而是短暂的相处看来,面前的青年似乎真有一腔热血,满心想着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据王楠自己的自述,他的妻子是师范生,每个月有二十五块钱的补贴,王楠和妻子在来上大学前,都是当地工厂的正式工人,按理照他们那些年的工资收入,足够支撑他和妻子四年的学费以及在老家的孩子的生活费了,谁知道在工作的那些年,他们压根一分钱都没有攒下,不是家里亲戚太多,而是王楠眼里,有太多比他更苦更穷的工友需要帮助,他和妻子每个月加起来将近八九十的工资,一多半都被他用去“做善事”了。
  现在王楠每个月的生活费就是从妻子牙缝里省吃俭用省下来的一半,老家的儿女都要靠农活为生的老父老母养着。
  这种人吧,如果是和他不相熟的人,那是大善,若是和他亲近吧,那简直是个灾难。因为他不仅仅要求自己做善事,还喜欢道德绑架身边的人和他一起做善事。
  江一留只是有些同情他的妻女,有这样一个丈夫、父亲,日子注定过得艰难。江一留见过王楠的妻子,是一个娟秀贤惠的女人,对丈夫的所有命令都唯唯诺诺地执行。不过也幸好王楠是个善人,所以做不出自己上大学,让妻子在老家打工挣钱养活自己的事来。
  王楠不是很满意江一留认错的态度,不过既然对方有改变,那就是一件好事。既然江一留回来了,他也该好好和江一留说说他的品德问题了。
  “一留,你也是农村里来的孩子,看咱们寝室的毛大双每餐都啃黑馍馍,你就没什么想法。”
  王楠苦口婆心,想用自己的话还感化他。
  可是江一留还没被感化呢,毛大双率先跳了起来。
  “我是吃黑馍馍,可是这又怎么了,这些馍馍也是我爹妈从牙缝里省下来的。”一向隐忍的毛大双站起身,低着头,双拳紧握,没人看的见他眼底的情绪,说完这些话,头也不回地冲出门去。
  “一留你看你!”
  王楠皱着眉,用手指了指江一留,叹了口气追了上去。
  “这、这没病吧。”
  姜文成维持这半个身子探出帐篷外的姿势,看了眼同样震惊的江一留,半响才说出这句话来。
  江一留也纳闷啊,毛大双刚刚不满的明显是王楠吧,怎么看王楠的表情,这错还在他身上了。
  两人面面相觑,摊了摊手。
  ******
  当天晚上,夏艾回到了寝室,两人默契地没有提及白天的事,只是相处之上,却比以往更熟稔了些。姜文成也不在意两人中间又多了一人,反正他性子自来熟,夏艾就是不搭理他,他自己也能开开心心地讲个大半天。而且自从发现无论他废话再多,夏艾都不会嫌他麻烦后,姜文成对待他也就更亲密些了,简直就是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废话处理站。
  程爷爷的效率也不是一般的快,第二天就派了警卫将那些赖着不走的钉子户赶了出去。那些人倒是想撒泼呢,可是看见一个个扛着枪的大兵,就差没把腿吓软了,乖乖地整理东西,半天的功夫,就搬了一干二净。
  横竖是个闹鬼的地方,再不搬,恐怕连命都没了。
  白昉丘还顺道帮着顾夏实清理了一下隔壁的院子,对方可是说了这院子将来是留给小宝几姐弟的。
  也不是没有人想闹,可是还没等他们闹上去呢,让所有人挤破脑袋的福利分房开始了。
  其实早在前些年,已经有一些效益好的工厂单位有了这个举动,随着人口的增加,住房情况的紧缺,建房子,显然是势在必行。尤其高考重启后,所有考上大学的知青都能重新拿回城镇户口,这一大波涌进来的高知青年,都是结了婚拖家带口或是到了结婚年龄的,正是对房子刚需的时候,城市里那些原有的建筑,显然不够容纳这些人口。
  现在,所有人的眼睛都盯上了那一块蛋糕,尤其两夫妻都是正式工人的,更是眼热地冒火。可是福利的房子总共就那么点,哪是那么简单就能分到头上的。
  首先,每个厂或是每个单位,建起来的房子就那么几十上百套,领导上层或是有关系的拿走那么一半,剩下的一小半还得有上百上千人盯着。首先考虑夫妻双方都是工人的,其次,再考虑单职工家庭确实有困难的。这里头家里有住所的,肯定是第一时间被排除了。
  那些占着别人家的院子不肯放的人又有几个是好的,有这样的好事哪能不凑一脚,可是现在他们若是还占着别人的屋子,就彻底断了分到属于自己房子的希望了。
  正是如此,那些原本郁气难平的,也都咽下了这口气,准备乘这个机会卖个惨,好分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不仅仅是白家院子的这些人,家里人有双职工或是单职工的,占着别人家的院子的那些人也都撤了出去。要不去爹妈家挤挤,要么厚着脸皮去本就不宽裕的兄弟姐妹家挤挤。打定主意要占到一间屋子。
  都城的分房和江一留是没什么关系的,而且他对现在福利分房建出来的狭窄拥簇的筒子楼没什么兴趣,他看上的是那些现在还没得到重视,保存相对完好的四合院。那些人从那些被他们强占的私房里搬走,对江一留就是一件好事了。
  四人帮倒台后,还到个人手里的房产不在少数,有些人,类似白昉丘,手上甚至有十几套的房产。可是要这么多房子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手里有钱来得让人安心。其中,也有一部分和盛榕抱着一样想法的人,只想快点脱手手上的房子,去国外找好不容易联系上的亲戚。
  从福利分房开始后的短短两三个月里,江一留就在私底下收了十三套房产,其中,还有两处是小洋楼,都是民国时期的豪商修建的,虽然这些年被损坏了不少,可是面积和底子摆在那里,只要后期好好修缮,升值的潜力是无限的。
  这十几套房子买下来,江一留这些年扣扣索索,像小老鼠一样攒下来的身家也瞬间耗尽,别看这年头房子便宜,这也是相对于后世而言的,均价五千的房子,放在现在也是比大数目。万元户,那还是八十年代除对富豪的称呼呢,可想而知五千块钱在这个时代的购买力了。
  夜深人静,所有人都睡了过去。江一留在自己的床铺上摊着那十几张薄薄的地契,满足的深吸了一口气。上辈子自己在米国,艰难拼搏了半生,可能连都城四合院的一个茅房的买不起,现在十几个完整的四合院就摆在自己的面前,这怎么能不叫人开心。
  可是想想空空荡荡的钱包。江一留看着空间的钱盒内少的可怜的几张毛票,还有一把零碎开始犯起愁来,也是时候想个来钱的路子了。
  ******
  一学期过的很快,暑假眨眼间就到了,从青山村出来的孩子都约好了一块坐火车回去,也打了电报回村里,让大栓叔到时间了来城里接人。
  除了青山村的熟人,江一留还带上了同寝室的姜文成和夏艾。夏艾还是那副清冷的表情,只是偶尔和江一留说上几句话,姜文成显然比他更活泼了些,短短等火车的一会儿功夫,他就已经和在场的所有人打好了招呼,混了个面熟。
  两天两夜的火车,外加半天的大巴,等到了渝川县的时候,大伙都快累趴下了,连姜文成也没了一开始的活力。
  他们一下大巴,就见到了在外头等候的莫大栓,莫向芳是第一个迎上去的。
  “都瘦了,是不是在外头吃不惯,回去让家里人好好给补补。”
  莫大栓看着宝贝闺女和一个个从村里出去的孩子,心疼地说到,当然,他也注意到了一旁的两个生人。
  “这是我室友,放假来咱们村住上一段日子。这个是夏艾,都城人,这个是姜文成,海城人。”
  江一留替两人介绍:“这是咱们村的大队长,你们可以叫他莫队长。”
  “都是城里娃子,怪不得都长这么俊。”
  莫大栓咋舌,这老江家的孩子还真有本事,才去海城半年,都带着城里同学来家里了,也不知道两个孩子住不住的惯。
  大伙毕竟也都累了,也没多聊,上了卡车的后车厢,朝着村里驶去。
  

   第124章 分房(二)
  “我的乖乖心头肉哦; 可真是想死奶奶了; 让奶奶摸摸,这小脸蛋都瘦尖了,脸色蜡黄蜡黄的; 是不是在学校里没吃好啊。”
  刚下车呢; 江一留就被老太太搂进了怀里; 心肝啊肉啊的; 叠声叫个没完。至于后头下来的江二妮和江三妮干脆就被老太太当做了隐形人; 看都没看一眼。
  江一留也没有抗拒,只是想了想自己似乎比去都城的时候还白胖了些吧。
  姜文成看着才一下车呢; 江一留就被一个干瘦的老太太搂进了怀里,像是抱着小娃娃似的哄着; 忽然觉得自家爸妈对自己的态度; 也不是那么奇葩了。
  “爷,奶。”
  江二妮和江三妮早就习惯了老太太这态度,一点都不觉得心寒; 巴不得老太太对小宝再好些; 总比小时候所有东西都紧着二叔一家来得好。
  “都回来了,这两个就是小宝电报上说的同学吧。”
  江城依旧板着脸,只是眉眼间透着喜色; 看着又长高了些的孙子表示欣慰。
  “都是好孩子,都到饭点了,奶奶准备了一桌子好菜,咱们赶快回家。”苗老太热情地招呼道; 孙子可是说了,这两个都是城里的同学,以后孙子留在城里没准还得这些朋友帮衬呢,她可得帮孙子把人招呼好了。
  一行人和莫大栓道了谢,拎着大包小包回了江家的院子。
  因为要迎接都城来的同学,苗老太一大早就拉着媳妇和小孙女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院子里的鸡鸭粪都清扫赶紧了,鸡鸭也都被关进了笼子里,屋里的地面桌子都擦洗地焕然一新,连墙壁都用石灰重新粉刷了一遍。
  江爱国两兄弟早在江大川回来后就搬回了自己家,而且江一留年纪也不小了,不能再和几个姐姐住一个屋,很早就搬回了那间原本就属于他的屋子。
  苗老太前些日子趁着天气好,将屋里的被子褥子浆洗了一遍,晒得香喷喷,里头的棉花芯子也从新请老师傅弹了一遍,松软舒适。
  总之,为了迎接孙子的两个同学,苗老太几乎把整个家都折腾了一遍,务必让宝贝小孙孙的两个同学,感受宾至如归的感觉。
  “九九,九九,是妞妞的九九。”
  自家弟弟回来,江大妮也特地请了一天假,带着闺女回娘家。小半年不见,妞妞又长胖了些,更加地珠圆玉润了。只是虽然这说话更流利了,这一声舅舅还是叫不对音。
  江一留有些欣喜宝贝外甥女还记得自己,放下行李就将那胖丫头抱进了怀里。
  “九九,九九。”
  被江一留抱在怀里的小丫头开心地直蹬腿,压手的重量都快让江一留保不住她。
  “看咱们小宝哄孩子的样子,将来一定是个好爸爸,再过几年,我也能当曾奶奶了。”苗老太端着饭菜从灶房里出来,看着孙子抱着曾外孙女的熟练动作笑的见牙不见眼。开始幻想起小孙孙给她生曾孙孙的场景来。
  “你们快去把东西放下。”苗老太对着一旁的夏艾和姜文成热情地说到:“四妮,给几个哥哥去打壶沁凉的井水来,大热天的,出了不少汗吧,擦个脸吃饭才爽快。”
  四妮应了一声,水井就在院子里,进出几步路,一点都不费事。
  现在正值七月中旬,正是夏老虎当道的时候,夏艾几人觉得身上黏糊,只是看着老太太差使了一个比他们年纪更小的小姑娘做事,一下子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你们是客人,哪有让你们动手的道理。”
  苗老太急忙拦住想要跟着四妮去打水的两人,给孙子使了个眼色,让他带着人进屋。
  “这就是火炕吧,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
  姜文成跟着江一留进到屋里,看着那排土炕,啧啧说到。夏艾虽然没开口,可是眼神里也透露出了些许的好奇。
  “行了,把东西放下,吃完饭有的是时间让你研究。”江一留看着就差整个人钻进炕灶的姜文成,笑着说到。
  “你要是愿意,随时欢迎你来。”江一留把行礼放到柜子里,头也没转地说到。
  姜文成想了想自己也就是迟几天回家,自家爹妈就一副担心地吃不下饭的模样,抖了抖,还是摇了摇头。
  等他们出去的时候,外头早就摆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刚刚下工回来的江大海和顾冬梅看着多月没见的儿子女儿,稀罕地挪不开眼。
  “都洗洗脸,马上就开饭。”苗老太端来最后一盆鸡汤,一大桌子的菜,总算是齐活了。
  地三鲜,锅包肉,水煮肉片,酸辣鱼片,醋溜土豆丝,红焖茄子,麻婆豆腐,香辣兔丁,白切鸡,山菇野鸡汤。。。。。。苗老太几乎把家里所有的食材都用上了,做出了这么一桌即便放在城里都毫不逊色的菜色。
  “都是些农家菜,不是什么好东西。”苗老太话虽这么说,脸上的嘚瑟却是盖不住的。
  “我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兔丁。怪不得小宝再学校就常常夸奶奶你做的饭菜好吃,说咱们食堂的饭菜都是喂猪的。以前我还不信,今天吃了奶奶你做的饭,我才发现,小宝错了,咱们食堂的饭菜哪里是喂猪的,简直就是喂猪猪都不吃啊。”
  姜文成满嘴跑火车,吃着兔丁,仿佛吃了什么珍馐美食一般。把老太太逗得合不拢嘴。
  “喜欢你就多吃点,咱们家小宝就是太实诚,喜欢说实话。”老太太听孙子常常在朋友面前夸自己,那叫一个美啊,一个劲地给几个孩子夹着菜,自己逗没吃几口。
  姜文成的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老太太的手艺确实有一手。就连夏艾,虽然还是面无表情,可是看他飞快的夹菜速度,就知道这个吃货对这顿饭菜的满意了。
  饭桌上的酒是老太太自己琢磨着酿的,材料就是山里的野葡萄,那玩意儿酸的很,还有些泛苦,就是再馋嘴的孩子都不乐意吃。苗老太也就是试着采了些野葡萄来酿酒,没想到意外的好喝。清冽醇香,还带着葡萄的果香。
  这酒的度数不高,连江一留都被恩准倒了一小碗。
  “九九,九九。”
  妞妞上了舅舅的怀里就不肯下来,江一留干脆就抱着她,早在大家吃饭前,大姐就喂闺女吃了一小碗米糊,现在江一留就喂这个馋嘴的小丫头吃点她能克化的汤汤水水。没想到这小丫头一眼就盯上了他面前那碗葡萄酒,哗啦啦地流着口水,眼睛都不错开一下。
  这么小的孩子,哪里喝的了酒。
  江一留拿起筷子,用其中的一个筷子沾了沾鸡汤,另一个筷子沾了沾酒,然后将沾了鸡汤的筷子凑进小丫头的嘴里。
  “咂咂。”这个办法糊弄一个不懂事的小娃娃还是绰绰有余的。妞妞砸吧着嘴,肥嘟嘟地小脸透露出迷糊地表情。这红红的东西的味道,怎么和汤汤一样啊。
  “你和前进的房子搞得怎么样了。”吃饭的时候,顾冬梅忽然开口向大妮问道。
  现在可不仅仅是都城在搞福利分房,他们县里好几个效益好的厂子在年前就开始计划了,收了好几块地,现在房子已经建了一半了。
  江大妮和向前进结婚的时候,厂里只分了一间二十多平的房子,以前只有两口子的时候不觉得,现在有了一个活泼好动,一刻都停不住的闺女,那么一间小屋子,顿时就显得有些挤迫了。
  听孟平川透露出来的消息,机械厂这次建的福利房,最小的也有三四十平,小两口动了些心思,想把现在住的房子给换了。
  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房子就那么些,盯着的却有好几倍,最主要的,向前进和江大妮虽然都是工人吧,可是却是两个单位的,这机械厂分房,肯定是紧着那些两口子都是他们厂里的,纺织厂也是如此。这么一来,两人的分房就显得玄了些。
  “看命吧,反正我和前进都申请了,也不知能不能分的到。”江大妮不是个强求的性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