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六零纪事-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命吧,反正我和前进都申请了,也不知能不能分的到。”江大妮不是个强求的性子,这些年,她和向前进日子过的和美,每个月挣的钱,除了在女儿身上花了大头,其他的都攒了下来。江大妮想着,即便分不到厂里的房子,他们两口子再攒些年,也能买一间稍微大一点的民房。
“你这孩子就是太老实。”顾冬梅心里急,可是她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只能用余光瞟着自家汉子和公婆。平川和大珍在机械厂和纺织厂权利也不小了,为侄女侄女婿谋点福利的力气都没有吗。
江老头和苗老太都活成精了,哪里看不出来媳妇的意思,只是这纺织厂和机械厂也不是大闺女两口子开的,这替孙女要房子,不仅得冒着被人检举的风险,还得花人情,要是是给孙子要房,不用媳妇暗示,老两口早就上了,一个早就嫁出去的孙女,没必要浪费这个人情。
两个老人,从来都是重男轻女地理直气壮的。
“大姐,县城里现在没有在售卖的私人民房吗?”江一留疑惑地问道,福利分房这事一看人脉,二看资历,自家大姐一家,显然还没那个本事。而且第一次分房所有人都在那盯着,姑姑和姑父也不好意思插手,照江一留看来,如果可以,大姐一家还是趁现在房子便宜,抓紧时间买几套比较好。
“有,我和你姐夫私底下也看了几间,有一间我和你姐夫都还挺满意的,七十多平的平房,有两间卧室,还有厨房和卫生间。”江大妮看弟弟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也忘了原本是准备等买了房子再说出这件事的打算。
“小了点,没有再大点的吗?”江一留习惯了四合院动辄四五百平的面积,一时间听到七十多平,就嫌弃面积太小了。
江大妮听了弟弟的话有些不好意思:“也不小了,这七十多平也得一千一百多块呢,加上房子还得整修,加起来也得一千两三百了。”她和丈夫的工资还算不错,尤其是向前进,现在的工资已经涨到每个月六十七了,两夫妻省吃俭用了两三年,才攒下一千五来。
“废那些钱做什么。”
老太太一听这么大数目,眼睛都要瞪直了,看了看那个不孝的大孙女,有闲钱买房,也不知道拿钱回家孝敬长辈和弟弟。只是碍于还有外人在,老太太不好多说,狠狠瞪了大孙女一眼,连带着老二老三和老四也没落得好。
当初送大妮去读书的时候还说赚钱了会交给家里一半,结果除了还没结婚的那几年,之后就再也没上交过,只有每次回来的时候提点水果糕点打发了。苗老太想起自己被宝贝孙孙哄了那么几句就放过了大妮,顿时就觉得后悔莫及。
大妮这事算过去了,后头那几个丫头可不能就这样算了。老太太在心里打定主意。
江大妮就知道谈起买房家里人肯定会阻拦,这才瞒着,想着等买了房子,家里人也应该无话可说了。她知道她妈的想法,想着让姑姑一家活动活动关系,可是他们哪里好意思,本事住着的那间小屋子靠的就是姑父的面子了。
跟江大妮想的一样,顾冬梅觉得自家闺女就是脑袋里进水了,不要钱的房子不要,居然想着花大价钱去买一间破屋子。
“我觉得大姐的想法挺好的。现在所有人都盯着福利分房,那些私房根本就卖不出去,价格也高不到哪里去。”江一留喂妞妞吃了口挑了刺,用勺子碾烂的鱼泥,“福利分房的前提就是没房,现在那些人盯着那些福利房,自然不会去买私人民房,可是这福利房一旦分完了,那些没分到房子又急需房子的人,自然就会去买那些民房。买的人多了,房子的价格也就贵了。我看大姐现在买正好,要是有钱多买几套,趁后头涨价了再卖出去也好。”
最后那句话只是江一留随口加的,真有钱多买几套当然不能随便卖掉啊,等十几年渝川改造,遍地都是拆迁致富的。
孙子现在学的是金融,似乎就是什么买卖相关的专业,江老头不懂,但也觉得孙子讲的头头有道,一下子就信服了些。
“这房子,还真能涨上去?”老太太就纳闷了,现在不是所有人都有房子吗,还会有人想买房。
“奶奶,这你就不知道了。”姜文成的表演欲发作,忍不住替江一留回答,“你看现在人口越来越多,像是大姐家,就二十多平的房子,以后要是再生几个,那铁定住不开啊,住不开怎么办,厂里不给分,自然就只能自己买啊。这买的人多了,房子就那么点,这价格不就上去了吗。”
“是这么个理。”苗老太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他们农村一有儿子孙子不也想办法批宅基地建房子吗,现在人一多,宅基地都不好批了。城里人没有自己的地,房子自然只能靠买了,这城里人也有儿子,不得给儿子买婚房啊。
“大妮有不是分不到房子。”顾冬梅还是没息了想要江大珍两口子帮忙的心,觉得免费的房子为什么不要,不就是开个口的功夫吗。
不过在场也没人搭理她那一声比蚊子叫重不了多少的声音。
江大妮把弟弟和弟弟同学的话仔细琢磨了一下,准备等晚上回去就和丈夫好好商量,早点把房子买下来。
第125章 端倪
买房事只是一个插曲; 只是大伙儿显然也都放在了心底; 仔细思量。
“小宝,你吃完饭带着同学四处逛逛,去山脚下走走; 现在好多野果子都能吃了; 只是这深山里头可不要进去。”江城喝着酒; 对着孙子说到。
“还有咱们那个水塘; 你们要是下午嫌热; 也可以去水塘里游个泳,还能摸摸螺丝; 抓些泥鳅回来让你奶晚上给你们做了吃。”
山村里也没什么稀罕东西,江老头只能想些城里没有的玩意; 来哄哄这两个城里来的孩子。
“螺丝?我小时候去奶奶家的时候跟着表哥表姐摸过; 不过那那东西吃起来麻烦,没什么油水还有股泥腥味。”姜文成夹了块酸辣爽口的鱼片,好奇地问道。
他的话不假; 这泥鳅和螺丝都有股土腥味; 不用浓油赤酱爆炒,葱姜蒜段去腥,现在大家都还处于温饱阶段; 还真没多少人能有那闲工夫去研究这些东西的吃法。
因此,现在除了是那些家里条件有些困难的,根本就没人会去吃那些东西。江家人以前也是不吃的,是江一留又一次摸了一桶螺丝回来; 闹着让老太太做了吃,他只有理论知识,老太太却有强大的厨艺功底,两方结合之下,做出了一大盘鲜香麻辣的螺丝来,从那以后,这螺丝就成了江家的保留菜色。虽然原料是免费的,可是毕竟那菜费油和调料,而且清理螺丝,剪螺尾也是个麻烦事,老太太也不怎么多做。
江一留在一旁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说着说着,自己也怀念起了麻辣小螺丝和爆炒泥鳅的味道来。
姜文成还吃着美食呢,嘴里就泛起了口水,所有的念头都被江一留嘴里描述的螺丝勾了去:“那咱们吃过饭就赶紧去摸螺丝吧。”他迫不及待地说到。
江一留看他兴致勃勃的样子,率先给他打了个底:“这摸螺丝可是要下泥潭的,里头保不准遇到蚂蟥或是水蛇,你到时候可别被吓得尿裤子。”这话是对姜文成说的,也是对夏艾说的,人家可是衙内啊,万一人家不喜欢这些呢。
“不妨事,把你爷爷和你爸的塑料长靴让他们穿上,这样就不用担心蚂蟥了。”苗老太给孙子想了个法子。农村人常常下地,对这些东西早就习惯了,有时候种完水稻上来,一条腿上吸着十几条吸饱血肥嘟嘟的蚂蟥,这玩意儿用火一烤就会下来,捉起来的蚂蟥用石灰闷死,到时候晒干了还能去供销社换钱。对村里人来说,蚂蟥还是个宝贝。
不过他们喜欢,城里人不一定喜欢,老太太可还记得那些知青第一次碰到蚂蟥哭的稀里哗啦的模样,生怕孙子的两个同学也被吓着。
“谢谢奶奶,不过我就不穿靴子了。”姜文成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小宝比他还小六岁都没穿靴子,他穿个靴子算什么事啊。
“我也不用。”夏艾同样拒绝了。入乡随俗,而且他觉得,几条蚂蟥还吓不到他。
这事算是商议下了等吃完午饭,江一留带两人回屋睡了一觉,避开正午日头最大的时候,看太阳没那么大了,感受着山间的徐徐凉风,几人穿着短裤短袖,开始准备起来。
“二姐,你不去了吗。”
江一留收拾着需要准备的东西,听见二姐忽然说她不去了,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种有趣的事二姐三姐四姐从来都是不会错过的,至于怕晒黑,她们可没这个想法,各个都是健康的小麦色。而且几个姐姐里头,二姐是最热衷上山下河的那一个,论摸螺丝抓泥鳅的水平,没一个比得上她。
“不去。”
江二妮的神色有些尴尬,不着痕迹地看了姜文成和夏艾一眼,有些恼怒她妈刚刚说的那些话。
江一留没看出二姐的不对劲,以为二姐只是忽然间不想出去了,也没在意,仔细检查完装备后,准备出发。
“算了,我还是去吧。”
江二妮说完不去就后悔了,没道理因为她妈那些没理智的话,她就不去摸螺丝了,她妈以后要是再魔怔了,她还不出门不成。而且姜文成和夏艾是小宝的朋友,都在都城以后少不得接触。她行得正坐得端,何必在乎她妈拿点不切实际的想法。
想明白了,二妮顿时长舒了一口气,风风火火地帮着弟弟拿了几个小箢篼,率先走了出去。
乡间的小路不是很宽敞,江一留几个男生走在后头,二妮几个走在前头。
几姐妹在前头讲着悄悄话,江一留则是走在后头,给两个初次来到山村的室友,做着向导。
“二姐,妈把你和大姐叫到屋里去说了啥了。”三妮和四妮见午饭后她们妈将大姐和二姐叫进屋里好一会,还不准她们进去,有些好奇地问道。
“没啥,”
江二妮的嘴唇抿了抿,想到她妈现在有些拎不清的样子就觉得头痛。没弟弟的时候担不起事,有了弟弟又开始想挑事,她还真搞不懂她妈的想法。想想姥姥家的人,除了大舅被老婆管得死死的,剩下的几个也都是头脑清醒,做事精明的。尤其是姥姥,简直就是女强人一个。难道她妈和大舅都随了那个没见过面的姥爷?
江二妮脑洞大开地想着。
二姐不想说,三妮和四妮也没有问,纷纷找着别的话题,把话岔开了去。
河滩就在村子外的不远处,面积不大,河里最深的地方,也就一个成年男性的高度,而且河滩边上就是农田,哪个孩子溺水了,只要边上的人大声呼救,用不了半分钟就有大人赶来,所以,村里人很放心让孩子在河滩里游泳。
江一留和几个姐姐,小时候也是在那条小河滩里长大的,几乎每个夏天最炎热的时候,都是靠这条河消的暑,在河里游泳打滚,都不算个事儿。
现在河里已经有了七八个孩子在那玩耍,江一留还眼见地看见了一个熟人。
“莫向东,你也来挖螺丝啊。”江二妮眼睛一亮,率先跑了过去。
四人帮下台后,一些东西管制的松了,像是山上的野果野菜,河滩的泥鳅螺丝之类的不怎么稀罕的东西,挖了摸了采了都没人来说嘴,只是河里的鱼是集体的东西,不过家里要是有孕妇或是有生病的老人孩子,偶尔捉一条鱼也没人说嘴。毕竟谁也可能会有需要的那一天。
莫向东家里能挣钱的就只有一个妈,还有一个瘫痪在床多年的奶奶,光靠队上分的粮食,日子肯定过的有些艰难,何况现在莫向东考上了大学,以前他还能趁不读书的时候帮着他妈挣工分,现在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虽然向白爷爷暂时借了,可少了个劳动力,还是让他们家的日子更艰难了。
自从回到家里,莫向东就没有歇过,下地挣工分,修补自家漏水的屋顶,上山采野菜,下河摸螺丝和泥鳅,都是没什么人要的东西,但好歹让他们家的伙食改善了些。
莫向东比他们还要早回来一个礼拜,短短几天的功夫,就把在学校里好不容易养白些的脸重新晒黑了回去。他估计来了好一会了,整张脸晒得通红,后背裸露在外的皮肤甚至有些晒得脱皮。
因为是住面对面的缘故,夏艾和姜文成也知道江一留这个有些沉默寡言的同乡。打了声招呼就开始催促江一留赶紧教他们怎么摸螺丝。
摸螺丝其实很简单,可以直接下手在泥潭里摸,现在摸螺丝的人少,随便一摸就能摸出十几颗螺丝来,当然,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江一留拿出刚刚从家里带来的网纱,从捡了几根细直的树枝,将树枝做成三角的形状,装上网纱,用尼龙绳紧紧捆紧,然后在三脚架顶角和底部绑了一根树枝做把手。江一留试了试坚实的程度,又一模一样做了两个。
二妮几个的工具早就自己做完了,江一留多做的那几个是给姜文成和夏艾准备的。
“这东西怎么用。”
姜文成好奇地问道。
江一留示意他们跟上,将脱下来的鞋子整齐地放在河边上,朝河滩里头走去。
“滑溜溜的,这河里全是泥巴。”
这还没走进去多远呢,两只脚就陷进了一团黑泥里,陷得不深,就到小腿肚,只是每走一步都显得极其艰难。把腿拔出来,还会搅浑一片河水,看不起河底的模样。
到了这个程度就不需要往里头走了,现在的河水刚刚到膝盖下面,江一留拿起手上的工具,给他们示范。
“看好了。”
江一留握着三脚架的把手,将三脚架放到河底的黑泥里,从远离自己的位置向自己站着的放下一哗啦,河底一片浑浊,江一留在河里晃了晃那个三脚架,把黑泥用纱网过滤掉,露出一小堆的螺丝和石子。
“这也太简单了。”姜文成跃跃欲试,找了个他觉得最容易出螺丝的地方,开始奋斗去了。夏艾显然对此也很有兴趣,跟着姜文成找了个没人的空地,开始摸起了螺丝。
江一留看这么多人摸螺丝,心里一动,放下手上的工具,从河边上掰断一根芦苇杆,绑上一条尼龙绳,在绳子的另一头绑了块猪肉皮,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吊起了龙虾。
夏天不吃小龙虾,那真是对不起小龙虾这种生物。
等几人的兴头过去了,家里带来的几个箢篼也都装的满满当当了,一大箢篼的螺丝,还有一小箢篼的泥鳅,那箢篼泥鳅都是三妮和四妮抓的。别看姜文成看上去胆子大,却不敢抓这些滑不溜手的东西,刚刚在泥地里,从他脚边游过去一条泥鳅,他还以为是水蛇,吓得大吼大叫,还是三妮出马把那条肥泥鳅抓了回来,捏着泥鳅的头,好好嘲笑了一番姜文成。
江一留一下午的功绩就是半桶小龙虾,不过那东西去了头就没多少肉,要不是看有些晚了,江一留还想多钓一些。
“二姐,你今天怎么就摸了这么点螺丝啊。”
三妮看着二姐桶里勉强铺满一层地的螺丝失望地说到,随即又开心了起来,拿着自己捉的半桶泥鳅,在她面前显摆。
江一留刚刚一直在角落里钓龙虾,也没注意到泥潭边上的动静,看着二姐涨红的脸,也有些好奇。
“我、我不就是难得想让让你们吗,就你话最多。”二妮神色闪烁,将自己箢篼的螺丝全倒在了大桶里,火烧屁股似得离开。
二姐从今天下午开始,好像一直怪怪的,江一留将疑惑压在了心头。
第126章 夜话
螺丝没法马上吃; 苗老太将几个孩子摸来的螺丝都养在了桶里; 滴了几滴菜油,等螺丝把泥吐得差不多了,也就能食用了。不过再快; 也得每天中午吃了。
晚上; 老太太用他们抓来的泥鳅做了碗泥鳅豆腐汤; 稍微小点的泥鳅裹上面糊; 用猪油炸的金黄酥脆; 最肥的泥鳅被老太太剖洗干净,做了满满一盘香辣泥鳅。
骨酥肉烂; 没有一点腥膻味的泥鳅简直香的几人差点把舌头吞下去,不过最出彩的还要属江一留钓到的那半桶龙虾。去头抽筋后被老太太用辣椒麻椒等香辛料爆炒; 又麻又辣; 姜文成即便被辣的嘴唇通红,还是舍不得放下手里的龙虾。
半桶龙虾分到每个人手里的也就四五个,连塞牙缝都不够; 刚把瘾头勾起来; 那盘龙虾就剩下点汤汤水水了。
姜文成闹着明天再去钓龙虾,没有一个人制止,毕竟他们的瘾头也上来了。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兴; 夏艾和姜文成吃着在水井里湃凉的西瓜,对明天的螺丝也更加期待了。
六点的时候,向前进来江家接老婆孩子。他才刚从工厂回来,还没来得及换衣服; 衣袖和裤腿上沾着不少油渍。
可能是父女之间的特殊感应,这向前进的自行车还没骑到面前呢,窝在江大妮怀里的妞妞就开始兴奋起来,晃着小手想要朝外头走去。
说起来江一留也好久没有见到这个姐夫了,说实话,一开始,他是很不满意这个姐夫的,可是几年的相处,看着他对姐姐和孩子的体贴入微,即便江一留带着偏见想要给他找毛病,也挑不出刺来。渐渐的,江一留也开始认可了面前的男人。
“爷,奶,爸,妈。”
向前进跟长辈打着招呼,又从自行车后座的铁娄里拿出一个用尼龙袋装着的羊腿来。
“今天农场往供销社送羊了,我想着小宝和二妮几个从学校回来了,还带了同学来,特地买了个羊腿送过来。”
“还是前进晓事儿。”苗老太乐呵呵地接过那个起码有十几二十斤重的羊腿,她正愁每天做什么拿得出手的菜色呢,向前进就送羊腿来了,上道懂事,是个好孙女婿。
妞妞现在已经坐在了向前进的脖子上,两只肥嘟嘟的小手揪着向前进的头发,咯咯地笑着。
“时间也不早了,我和大妮就带着孩子回去了,小宝,二妹三妹四妹,你们改天就带着同学来城里玩,我让你大姐做一桌好菜招呼你们。”
向前进打了声招呼,带着媳妇闺女,骑着自行车离开。
江一留想着自己对大姐的提醒,也不知道大姐听进去没有,改天还得找个机会再去探探口风。
夜晚的山里没什么活动,江家最值钱的就是江老爷子的收音机,不过山脚信号差,换来换去,也就勉强收到两个台。
前几天赶了两夜的车,今天下去又去摸了螺丝,姜文成的精力最旺盛现在也有些受不了了,在院子里冲了个澡,几个人早早地睡下了。
那厢,江家老两口屋子的灯却还亮着。
******
江家老两口坐在炕上,江大海走了进来,顺道把门给关上了。
说起来江家的门还是近几年才装上的,以前就是用帘子阻隔,后来整修屋子的时候,顺道让做了几扇木门,跟女婿孟平川要了一些装门的零件,这样一来隔音好了,还更安全。
“你媳妇睡了。”苗老太抬了抬眼皮,撇了撇嘴角问道。
江大海有些不好意思,闷声应道。
“今天小宝说的话你也听见了,我和你爸吧,也有了些想法。”苗老太起身,从炕脚一个上锁的大红木箱里拿出一个木质的首饰盒。
那个首饰盒精美非凡,上下两层,盒身雕刻着繁复华美的花纹,盒盖上两只交颈的鸾凤,通体鎏金,鸾鸟的尾翼上还镶刻着各色珠宝。首饰盒的上下两层都用一把小小的黄铜锁锁着,苗老太将手伸到领子里,将一直系在脖子上的红绳扯出来,江大海这时才看清原来这红绳的另一头,是两把精致的钥匙。
“这个首饰盒是你太奶奶传给我的,除了你爸谁都不知道,当然,现在多了你一个。”苗老太摸着面前保存完好的首饰盒,眼中闪过一丝缅怀。
“你太奶奶的父亲是个厨子,学的是祖传的手艺,据说你太奶奶家,祖上还出过御厨,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都是你太奶奶告诉我的。”
苗老太似乎开始怀念起了过去,她讲的这些,都是江大海以前从来没有听他妈说过的。
“你祖太老爷一辈子只有你太奶奶一个女儿,这人没儿子就没根,你祖太老爷因为没儿子这事儿一直意志消沉,有那么一身的手艺愣是没混出个头来,后来世道乱了,你祖太姥爷就带着你太奶奶逃命,不过最后还是死在了路上,只给你太奶奶留下一本食谱。那年你太奶奶也就十七岁,干脆嫁给了当时比她大了五岁的你的太爷爷,留在了小前村。”
“你祖太老爷临终的时候后悔了,找知道当初就该趁活着的时候,把一身的本事传给你太奶奶,这样好歹不会断了传承。后来,他嘱咐你太奶奶一定要把那食谱传承下去,不拘男女,谁的手艺好就传谁。”
讲到这,苗老太就不禁有些得意了,跟她同辈的可是有四个姐妹,七个兄弟呢,最后还是她拔得头筹。
“这首饰盒和食谱,就是你太奶奶给我的,你几个舅舅几个姨都不知道。”老太太一辈子比不上几个兄弟,也就在这一头上,压了他们一次。
其实,苗老太又何尝不知道重男轻女的苦楚,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她做的比几个弟兄多,吃的比几个弟兄少,即便她是十里八乡都有口碑的好姑娘,照样换不来爸妈的称赞。
她自己是这么过来的,却从来没有兴起过反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