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纪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畜生畜生啊。”老人泪流满面,哆嗦着手指,指向一旁缩在角落里的年轻男子。
  “陆建勋,你个反动份子,我从今天开始彻底和你脱离父子关系,势与你们这些黑五类划清界限。”那男子看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他,立马挺着胸,大义凛然地说到。
  除了那些红卫兵,围观的人都一片哗然。还真有儿子敢告老子的,这人的良心到底去哪儿了。
  江一留看着这一幕,只觉着刮在脸上的寒风完全不如心中冰冷,可又无能为力,这就是这个时代,而他,似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的发生。
  

    第20章 进城(三)
  “看什么看。”那个缩在角落里的男子感受到围观群众的指指点点,有些恼羞成怒,涨红着脸,冲着外面的人吼道。
  “你们是不是想为这个人说话。”他指着倒在地上的陆建勋说到。
  那个刚刚点燃火把的领头男人听到这段话,凶神恶煞地朝外面围观的群众看去。
  原本拥挤在门口围观的群众顿时一哄而散,虽然同情他们口中的那个陆老师,可是这年头,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谁愿意为了外人惹上一身腥呐。
  “你们这是干什么的,鬼鬼祟祟躲在门口,还带着大包小包,是不是什么反动材料,给我打开让我看看。”
  那男子显然很享受这种被众人畏惧的感觉,忽然看到愣在门口一动不动的江大海父子,顿时脸色就不好看了,指着他们,气狠狠地说到,一双三角眼,俱是刁钻。
  江大海还真是冤枉,他压根就没注意到刚刚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劲的往人堆外挤呐,谁知道原些那些挡在他面前的人一下子全跑光了,正感到纳闷呐,就撞别人的枪口上了。
  江大海有些无措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稳了稳坐在自己肩上的儿子,憨实地看着眼前那个伸手指着自己的男人,好奇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这位小哥,你是在跟我说话吗?”
  他有些束手束脚的,紧紧抱紧手上的包裹,警惕地看着眼前这群人。
  “牛哥,我看这个男人手上大包小包的,没准是想倒买倒卖,这种人,就是社会主义的毒瘤,我看把他抓起来好好问问清楚。”刚刚那个大义灭亲的男人,凑到牛坤的身边不怀好意地说到。
  牛坤就是这群人中的那个小头头。
  “你个畜生啊,那个老乡和你无冤无仇的,你怎么可以这样平白泼人家脏水,早知道你会成为这样的祸害,当初你一生下来,我就该掐死你。”
  陆建勋赤红着眼,看着眼前陌生的儿子,捂着胸口,嘴唇都被咬破,而他浑然不知。
  都是他的错,教出这样一个儿子,祖宗的宝贝毁了不说,还害了门外那个小哥一家。
  “你个黑五类,我早就和你脱离关系了。”陆向光瞪了他一眼,随即又对牛坤讨好道:“牛哥,你要相信我对组织的一片忠心啊。”说完狠了狠心,拿起一根从椅子上拆下来的木条,直接朝倒在地上的老人挥去。
  “嘭”的一声,直接砸在刚刚扶着陆建勋的那个妇人的背上。原来,就在他挥棍打下来的那一瞬间,那妇人就直接飞身扑在了他的身上,替他挨了那一下。
  “造孽啊,是我没教好他,是我这个当妈的造孽啊。”妇人忍着痛,趴在自家老头子身上,泣不成声,老两口,哭着抱在一起。
  陆向光打完那一下,看牛坤就在一旁像是看好戏似的看着,咬咬牙,一棍一棍,接着往下狠狠砸去,两位老人你替我挡,我替你挨,硬生生被打了十几棍,一声不吭,凌乱的白发,无声的双眼,狼狈又心酸。
  牛坤斜看了他一眼,对他这副低头哈腰的模样十分不屑,可是心中又隐隐有一股急速膨胀的骄傲,这些自以为是的学问人,以前可都是抬着下巴看人的,现在怎么样,还不是像条狗一样,对着他摇首摆尾。
  连自己的亲爹都可以出卖,丧良心的东西还真当他会高看他一眼,牛坤不屑的撇撇嘴,不过这对他来说倒是一件好事,今天他销毁了这么多反动书籍,上级肯定会记他一功。
  看了眼站在院门外的那对乡下人,牛坤对于批斗这种小角色一点兴趣都没有,可谁让那人就刚好撞上他了呐。
  “去,把他的包裹给我打开,我怀疑他是敌特份子,手里拿的全是我党的机密材料。”牛坤随便指了指身后那几个十五六岁,还一脸青涩的孩子,张口说到。
  那些原本还在院子里打烧抢砸的人全都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眼里闪过几丝狂热,也没问他到底是怎么从一个普通农民身上看出对方是敌特身份的问题,全都朝江大海扑去,脸上凶神恶煞。
  这时候,江大海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那他就算是白活了。只是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乡下人,平日里连跟村里人都没有斗过嘴,哪里知道该如何反驳对方的颠倒黑白呐。只是能下意识地往后退几步,将跨坐在自己背上的儿子紧紧搂到怀里,打算等会若是出了什么事,赶紧把儿子护好了。
  “主席说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凭什么说我爸是敌特份子,我家往上数三代,都是贫农,我爷爷上过战场打过鬼子,还在战场上瘸了一条腿,是光荣的解放军,你这样污蔑一个根正苗红的普通群众,是想做什么,我看你才是敌对方派来的敌特份子,就是想离间人民群众的感情,破坏大后方的安宁。”
  原本被江大海搂在怀里的江一留忽然探出头来,冲着牛坤喊道。
  那些小红卫兵顿时停下动作,略带怀疑地看向牛坤。毕竟江大海长得就是一副十分老实憨厚的农村汉子的模样,他抱在怀里的那个孩子又白雪可爱,怎么看都不像是敌特份子。
  被热血冲昏头脑的小红卫兵有些纠结,不知道该相信谁的话。
  江一留对他们的反应心知肚明,这些恐怕都是县城中学的孩子,正是一腔热血的年纪,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也最容易被蛊惑。
  “你们看我做什么,那个小鬼头油嘴滑舌,他的话你们也信,还不快捉住他们,看看他们包裹里的东西。”
  牛坤气急败坏,自从他手下招揽了这么一群傻小子之后,几乎所向披靡,那些蠢货容易骗,他随便说些什么,就会相信,从来没有怀疑过他,没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现在这群人居然被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蛊惑。
  “你看,他身上是什么东西。”
  一个小红卫兵指着牛坤背后,吃惊地说到。
  牛坤有些莫名其妙,可是他又看不到自己背后的东西,只能伸手向背后够去。
  “他要销毁罪证。”最先说话的那人抢先一步从他身后将东西撤下,高高举起,赫然是一枚刻着美国国旗标志的贴纸。
  “牛坤是美国特务,他才是最大的反动派,打到反动主义。”小红卫兵高高举起双手,连涨的通红,指着牛坤叱骂道。
  这下证据确凿,所有人都群情激愤地朝牛坤扑去,生怕晚了一步,那就是不主动不积极。
  牛坤被一群人压在底下,想要反驳,却被那些激动的红卫兵堵住嘴,数不清有多少拳头挥在自己身上,疼得蜷缩成一个虾米,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江大海趁乱赶紧抱着儿子离开。
  江一留从背后探出头,看着那两个趴在地上紧紧抱着的老夫妇,和被众人围殴的牛坤,第一次,没有因为做坏事而羞愧。
  那个贴纸,是他从空间里拿出来放到牛坤身上的,他知道,一旦自己这么做,牛坤会遇到什么下场,可是他不后悔,那种情形下,如果牛坤不出事,那出事的就只会是他爸。
  而且,这世上少了一个牛坤,或许会少了很多像陆老师一样的悲剧。
  江一留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这个时代的可怕,想要在这个时代好好活下去,他或许得抛弃些什么。
  

   第21章 进城(入v通知)
  江大海匆匆忙忙带着儿子赶到小妹家的时候,孟平川和他爸还在钢铁厂上班,到是江大珍和婆婆瞿英正在家里忙活着。
  瞿英原先是纺织厂的老会计,前年就已经退休了,虽然工资比不上上班时候那么多,只剩下工作时的一半,但是却能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家里两个孩子。
  原本瞿英是不用那么早退休的,毕竟她的资历摆在那里,纺织厂厂长也曾想过让这个优秀的老员工再做个几年,可是瞿英这些年身体也不太好,再加上她若是退休,这个位置可以留给自己的儿媳妇江大珍,一来也不便宜外人,而来,江大珍的临时工工资和她的退休金差不多,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会下降,瞿英几乎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
  不过,为了这个会计的位置,孟家还和孟平川前头那位的娘家发生了一点不愉快。
  孟平川那位难产的妻子姓文,叫文琴,说起文家,以前也是孟家的老邻居,只是后来孟家搬到了现在这套新分的楼房里,两家人住的远了,来往才少了些。
  文家的老爷子和孟平川的爸爸孟东林是一个厂上班的老工友,关系也算不错,即便后来孟平川再娶,两家的关系也一直没有恶化。
  最大的问题,还是孟平川再娶的老婆江大珍生了一个儿子,这就让文家不是滋味了,总觉得孟家一旦有了儿子,恐怕他们文家的外孙女在孟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三天两头就接外孙女回家,生怕孟家人待她不好。
  这样被人当贼似的防着,孟家人性格再好,也总是有些不得滋味,可是孙女外家接她过去,他们也不能总是拒绝吧,这么一来,孟向文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是住在文家的,久而久之,和孟家两老的感情也不如从前了,也不知道文家做的是对还是错的。
  文家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文家的老爷子早就退休了,让儿子接了自己的班,三个闺女,最大的是前头难产死掉的文琴,老二叫文琪,老三叫文书。
  当初文琴嫁到孟家,瞿英替这个儿媳妇在纺织厂安排了一个小工人的位置,这在当时,可几乎用尽了瞿英在纺织厂大半辈子的人情。
  文琴一死,她的工位自然就空了出来,当时文家的二妹文琪刚刚初中毕业,文家就找上门来,说是想让文琪顶了她姐姐的位置,等外甥女孟向文长大了,再把这个位置还给她。
  孟家觉得这样也好,反正这位置不给文家人,也会被厂里收回去,至于到时候让文琪还回来,孟家也没这么想过,毕竟文琴也是为了给他们孟家生孩子才死的,这一点,他们孟家也有些对不住文家,这个位置,就当是他们给文家的补偿吧。
  这么看来,应该是皆大欢喜的一件事,可是坏就坏在瞿英今年退休了,还把会计这么好的位置留给了后头那个媳妇,也就是江大珍,这可就捅了文家的马蜂窝了。
  文家最小的那个闺女文书今年也快二十了,因为家里没什么关系,一直做着临时工的工作,文书是最小也是最受宠的那一个,一直都很不满为什么自家哥哥姐姐都是正式工,而她就是一个临时工,而且因为这个关系,别人给她介绍的对象都不是她满意的档次,久而久之,她就将脑筋动到了孟家的头上。
  在文书看来,一个普通纺织工人的位置哪里比得上会计来得让人尊重,而且纺织厂会计的待遇可比普通工人强多了,她姐姐为了给孟家生孩子才过世,她二姐那个位置就该是孟家对他们文家的补偿,而瞿英那个会计的位置才该是留给外甥女孟向文的。
  孟向文今年也已经十五岁了,但是还没到工作的年龄,文书觉得,如果瞿老太退休,完全应该把会计的位置留给她啊,她是向文的小姨,还会昧了这个位置不成,她只是想着,若自己成了会计,就能找一个好一点的对象,等再过几年,孟向文该上班了,她自然会将这个位置还给她。
  可是,江大珍这个做后娘的做的到不,谁知道这个位置到时候会不会便宜她那一家乡下亲戚。
  文书将这个想法和家里人一说,几乎所有人都同意了,连原本还有些犹豫的文老爷子,也在小女儿的洗脑下答应了,毕竟这也是为了他苦命的外孙女着想啊,孟家有了孙子,孙女就不值钱了,他这个做姥爷的,还不得在活着的时候替自己这个外孙女多争取点东西?
  会计的位置好,有了这份工作,他也就不需要替外孙女操心了,至于小女儿得到这份工作后会不会还给外孙女,那就不是文老爷子考虑的问题了,在他看来,都是一家人,文书还能抢外甥女的东西不成,可是后妈就不一定了。
  第二天,文老爷子也就带着小女儿上门和孟家提了提这事,笑话,这么离谱的事情孟家能答应吗?
  这些年,文家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孟家十分不满了,好好的一个孙女,硬是被教的阴阳怪气的,原本孟向文和江大珍的感情还不错,也不知道文家那几个怎么在背地里挑拨,现在见面,连阿姨都不叫了,见到向学这个弟弟,更是像一个斗鸡似的,每次见面总是得大吵一架。
  孟家老两口心疼这个小小就丧母的孙女,可是人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相较于一个三天两头不在身边的孙女,当然是从小由自己带大的孙子更有感情,更何况,每次矛盾都是由那个孙女挑起的,自家乖孙子受了委屈也只能往肚子里咽,有时候被欺负了,还偷偷瞒着,生怕他们老两口为难,两厢对比,高下立见。
  江大珍在文家看来,只是一个外人,可是对于孟家人来说,那就是一家人,文书才是那个真正的外人,哪有好工作不留给自家人,反而送到外人手上的,至于孟向文,等她长大了,孟家自然会为她安排,还会少了她不成。
  这次见面,文孟两家自然是不欢而散,孟向文直接被带回了文家,已经有大半个月没回过孟家了。
  昨个,孟向文忽然托人传来了口信,说是要回家住几天,这不,江大珍为了和这个继女搞好关系,特意和厂里请假了一天,想多做几道她爱吃的饭菜,还把孟向文的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连被子都特地拿出来拆换了一下新做的被套。
  瞿英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对于江大珍这个儿媳妇自然是更加满意了,觉得当初将她介绍给自家儿子,是她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所以在江大海带着儿子江一留上门的时候,瞿老太太显得无比的热情。
  “来就来呗,还带什么东西。”瞿老太笑眯眯地接过江大海递过来的包裹,感受到那沉甸甸的重量,顿时笑的更真诚了,摸了摸江一留的脑袋:“一留都这么大了,长得越来越俊了。”
  江大海就是一个锯嘴的葫芦,一向都是不怎么会说话的,只是一个劲在那憨笑。
  江一留在心里叹了口气,只能自己上了。
  “瞿奶奶,这是我奶奶特意让我们送来的,前些日子,多亏有姑父替我们招来的那一批煤球,我们这段日子才好过了些,家里没什么好东西,这些山货,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江一留长得白嫩可爱,甜甜笑着的时候,最能哄瞿英这种老太太的心。
  瞿英对自己儿媳妇哪里都满意,就是她哪一家亲戚,让瞿英颇有微词,前段日子,自家儿子为了找人要一批煤球,可废了不少功夫,让老太太可心疼了。可是现在江家如此知礼,记得他家的好,还特地送了东西过来,让老太太的心里十分妥帖,对比麻烦的文家,她对江家的感官显然更加好了。
  “真是个机灵孩子,将来准有出息,你们先坐着,我去厨房给你们倒杯茶。”瞿老太笑眯眯地拿着那几袋东西进去,让儿媳妇好好招待自己娘家哥哥和外甥。
  “行啊小宝,没丢你姑姑的脸。”江大珍看婆婆一离开,使劲摸了一把小外甥的脸,自家大哥和大嫂都跟闷葫芦似得,没想到小外甥谁都不想,嘴皮子溜得很,脸瞿老太这么见多识广的老太太都被哄过去了,让江大珍不得不高看一眼。
  江一留捂着脸,这辈子,他似乎特别招小媳妇老太太的喜欢,谁见到他,都会想在他脸上摸一把,让他不堪其扰,只能气呼呼地鼓起脸颊,殊不知,这副模样更招怪阿姨的喜欢,让江大珍爱的不行。
  江大海对于自家妹妹的夸奖来者不拒,在他眼里,自己的儿子也是哪哪都好,他还把刚刚发生的事讲了一遍,说完还感叹道:“你说这么大的孩子怎么懂这么多呐,我当时都懵了,还是我老儿子机灵,把那小头头顶的说不出话来,只是没想到,他居然还是美国特务。”
  江大海显然对刚刚发生的一切心有余悸,拍了拍胸口说到。
  江大珍也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家大哥进城居然还遇上了那些个人,不过看他们没事,也算松了一口气,再三叮嘱道:“以后遇上这种事就赶快离开,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县城很多以前有威望的人家都被批斗了,我们前面那一栋人家,老爷子还是县城医院的院长呐,前些天,忽然冲进去一堆红卫兵,把他们家里东西全砸了,说是老院长的中医是四旧,是要被破除的旧东西,院长太太还被剃了阴阳头,现在都不敢出门了。”
  江大珍叹了一口气,现在现场的中学都不上课了,所有学生都吵闹着要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去,老师校长人人自危,那还有人有心情上课,幸好小学还好了一些,孟向学还能照常上课,可是长此以往,恐怕连小学也得收到波及。
  老师都成被批斗的对象了,谁来给小学生上课啊。
  “奶,我回来了——”
  一个高亢清脆的女声打断了这个沉重的氛围,众人转头,一个穿着军绿装,带着军绿帽,胸前别着一个主席徽章的女孩走了进来。
  看到坐在客厅里的三人,脸上露出一抹厌恶。
 

   第22章 一更半
  来人正是江大珍的继女; 孟家的小孙女孟向文,。
  她身上穿着的是现在最时髦的装束; 在县城; 稍微有些条件的人家都有这么一身衣服; 这就相当于现代人追求名牌的心里一样; 在这个时代,男的一身中山装; 女的一身列宁装,穿出去都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
  孟向文穿的就是时下最流行的装束,仿的是绿军装,现在县城供销社的绿布可紧俏了; 有布票都不一定买的着。
  江大海有些艳羡的看了一眼,又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宝贝儿子; 心里想着; 家里今年也攒了不少布料; 到时候去县城扯上那么一匹布; 给儿子做上这么一身衣服; 那该有多神气啊。
  “乡巴佬。”孟向文在嘴里轻声嘀咕了一句,其实也算不上轻声,至少在客厅里的几人都听见了。
  江大珍的脸色立马变得难看,她可以容忍这个继女平日里的小打小闹,可是她现在这样当着她的面羞辱她的家人,若是只有她一个,她也就受着了; 可是她大哥和她小外甥又什么错,平白被人看不起,文家人说是要好好照顾文琴的女儿,难道就是照顾出这么一个没教养的人出来吗!
  江大海一把把自己妹妹按了下来,他虽然对这个刚刚出现的小姑娘有所不满,但是也明白对方的身份,江大珍虽然也是她妈,但是带了一个后字,原本就难做了,要是为了他们两个骂了对面那个小姑娘,恐怕又得闹出不少事端。
  江大海想着,自己难得来县城,还是别给自家妹子添麻烦了。
  江一留深深地看了对面那个刁蛮的小姑娘一眼,也只不过是个被人利用,不懂事的小丫头罢了,他都四十几的高龄了,也不打算和那小丫头计较。
  他低垂下眼,想起了孟向文上辈子的结局,左右也是个可怜人。不过,他最爱的还是姑姑,对这个一直热衷于给小姑找事,挑拨表哥和姑父父子之情的女人没什么同情心。
  孟向文看对面三人一副有气不敢发的模样,得意地哼了一声,整了整身上簇新的衣服,大摇大摆的走到客厅里,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连声招呼都没打。
  正当气氛正尴尬的时候,瞿老太端了几杯水出来,才打断了这个沉重的气氛。
  瞿老太一进厨房,先是把那些江家带来的东西打开好好看了一下,没想到江家居然这么大方,送过来的都是优质的山货,山菇被晒得干干的,一打开,满鼻子的菇香,黑木耳又大又完整,县城的供销社可找不出这么好的货色。而且江家给的分量还不少,足够他们吃好长一段日子的了。
  瞿老太将这些东西好好藏起来,从橱柜里拿出一罐麦乳精,替江一留泡了一杯麦乳精,还十分大方的放了两勺,替江大海泡了一杯绿茶,又拿了不少麻饼和桃酥,叠了厚厚一盆,这才满意地端了出去。
  “文文回来了。”瞿老太虽然对这个孙女一心想着姥姥家有些不满,但是这么久没见着孙女了,心里还是想念的,一脸惊喜地说到。
  孟向文躺在沙发上,随意喊了声奶奶,有气无力的,看到瞿英手上端着的麦乳精后,顿时眼前一亮,直接伸手将那杯麦乳精端了过来,一饮而尽。
  喝完,将杯子放在茶几上,看着那一盆糕点,顿时又不满了,阴测测地看了眼江大海和江一留,嘴里嘀嘀咕咕的,只是瞿英在场,她到是安分了很多,不敢像刚刚那样将心里的话说出来。
  不过,她即便不说,江一留也能猜到她心里在想些什么,无非就是把他们当做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罢了,或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