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傍晚前,宋记火锅店又迎来一阵客流。
  雅间和大堂全都坐满,连连接水舫和东西两阁的走廊里,都摆了好几桌。
  *
  “小二,结账!”有一桌吃完,喊道。
  “客官,您这桌一共一百三十二文钱。”小二道,“咱们这里吃满一百文能抽一次奖,您可要试试手气?”
  小二说着,端来一个箱子,里面都是一摸一样大小的竹签。
  “行,我试试。”那男人搓搓手,今天上午已经有不少人抽过了,他瞧见几桌,那些抽的人多半有奖。比如什么下次来吃满一百文钱能抵扣十文钱,或者下次来吃送一份牛肉丸子什么的,也有送锅底、送蘸料、送各种其他菜的。至今他听过最好的,是送两盘牛肉片。
  整整两盘牛肉片!
  牛肉贵,他都没舍得点,只吃了半份牛肉丸子,要是抽奖能抽中,他下次就可以敞开了肚子吃了!他不贪心,不用两盘,一盘就够了,或者半份也好,半份的中奖率还是挺高的。
  男人信心十足地伸手,在箱子里搅和了一番,抽出一根竹签。
  竹签上写着阿拉伯数字,他不认识,交给一旁的伙计。
  这里的伙计宋菽都培训过,他们不仅认识数字,也能背出每个数字背后所代表的奖励。这时代大部分人不识字,因此酒楼里当小二的人记性都必须好,酒楼里的菜名、价钱全部得滚瓜烂熟,客人一问便得一一报出来。
  宋菽的这些,连奖项也背得滚瓜烂熟。
  伙计一瞧数字,立刻大声道:“恭喜XX桌客官,喜得猪脑两只,下次出示奖券便可兑换,一年有效。”报出的同时,有人已经拿来了奖券。奖券是用宋菽纸坊的竹纸做的,每张奖券都由两部分组成,劵面给客人,劵根留在店里,两者本是一体,接缝处盖了章,下次来勘合无误便是真货,能得到赠送的菜品。
  男人接过奖券,又问了一句:“我抽到的是什么?”
  小二道:“恭喜客官,您抽到的是两份猪脑。”
  猪脑?男人一时有些愣,往年吃不起正经的肉食,他也吃过不少下水,猪肝猪肺猪大肠什么都吃过,可这猪脑却没碰过,也从没见旁人吃过。
  旁边有人看过来,窃窃私语。
  猪脑也能吃?这可没听过。
  猪脑就在菜牌上,小二报菜名的时候一定会报到,可这一整天愣是没有人注意,就算有也只觉得不能吃便略过了。
  一旁的伙计却是吃过的,这会儿说道:“当然能吃,这猪脑像豆腐似的,又嫩又滑。”
  “豆腐?”
  “果真?”
  “客官您要不要现在试试?我送您一份,要觉得不好吃,咱这奖可以重抽。”小二说。
  “当真?”这宋记的小二也忒好说话了,还是说他们对自己的菜品那么有信心,就不怕果真不好吃在这大庭广众下丢了脸面?
  “当真,我这就给您去拿,这锅底也给您再添点儿汤。”伙计说道,立刻有专门负责加汤的,往桌上还未撤走的麻辣锅里加了许多浓浓的骨头汤。
  拿猪脑的伙计很快就回来了,店堂里口耳相传,大家几乎都知道了猪脑的事。有人围了过来,有人伸长了脖子等候,不少人都停下筷子,关注着这边的动静。
  “这猪脑易碎,可放在漏勺中涮。”伙计拿来一个竹编的漏勺,把猪脑滑进去,放进了锅里涮,“这猪脑花要全煮熟了吃才好,大约一刻钟,多点也可。”
  这一刻钟过得无比缓慢,大家吃了几口自己碗里的,便去看脑花那一桌。那桌得奖的男人是跟兄弟一起来的,一桌三人被那目光团团围住,都有些不安,只好眼观鼻鼻观心,等着猪脑涮好。
  “好了,客官。”小二把猪脑送进那男人的碗里,“您尝尝?”
  “尝了?”
  “好吃不?”
  “还没吃呢!”
  “怎么不快点。”
  窃窃私语声越聚越多,男人额上都冒出了一滴汗,自己这奖抽得也太好了,竟然让这店堂里所有的人都注意起了他,他长这么大还没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呢。
  “唔!唔!”男人吃了一口猪脑,“好吃好吃!果然又滑又嫩!”他三下五除二把猪脑给吃了,都忘了分一些给旁边的两个兄弟。
  “真这么好吃?”
  “嗐,别看了,咱也来一份。小二!”
  “小二!来两个猪脑!”
  “这里要五个!”
  “我可不敢尝。”
  “你不尝那我可吃了,小二来一个猪脑!”
  店堂里仿佛变成了猪脑专场,不一会儿,便有小二满脸歉意地鞠躬:“客官,猪脑卖完了,真对不住。”
  晚上盘账时,宋菽都傻了。
  他知道这里人是不吃猪脑的,所以进猪脑时还犹豫了很久,后来发现那些卖猪肉的多愿意白送,或者给他很便宜的价钱,这才收了一些。
  没想到受到了如此广泛的欢迎,看来明天可多进一些了。
  *
  宋记火锅店和猪脑风靡大涂县,前三日过完,店里的生意依旧火爆。
  甚至有人已经来吃了第二、第三次。
  “锅子要鸳鸯锅,一半麻辣牛油,一半清水。菜都要半份,牛肉丸子,猪脑,豆芽,……”宋菽在店里转悠,听见一桌人正在点菜,这点法一听就是老手了。
  这些日子,大涂县冒出了一群人,他们都是火锅店的死忠,吃过一次便念念不忘,可奈何家底不厚,拖家带口吃一顿,怎么也得一百多文钱。
  于是,他们便研究着自个儿来吃,怎么更划算。
  首先是锅底,麻辣牛油锅一整份是十二文钱,若放在鸳鸯锅里,便只收一半也就是六文钱,另一半点清水锅,不用钱。
  然后便是菜色,肉片比肉丸贵,牛肉比羊肉猪肉贵,豆芽在外面挺贵可这里却便宜许多,还有那风靡全城的猪脑。
  半份牛肉丸,半份豆芽,一只猪脑,正好二十文,再拿一个白馒头,不要蘸料,一顿火锅只要二十七文钱,几天吃一次解解馋也使得。
  若是几个人一起来吃,合用一个锅底,吃完了各自付菜钱,个把菜平分着吃,那就更划算了,一人十几文也是可以的。
  宋记火锅店开张第十三天,大涂县城多了一个帮会,叫做火锅帮,帮会的宗旨是有火锅要同享,每次帮会活动便是大家一起拼单吃火锅。
  这帮会里多是男人,他们瞒着各自媳妇儿,好像偷情一样隔三差五来趟火锅店打牙祭。他们本想结结实实藏着,可火锅味重,稍不注意便要露馅。若那男人的媳妇也是个爱吃火锅的,一场家庭大战在所难免。
  除了这火锅帮,宋记火锅店的女客也多得离谱。
  这个时代,男女大防还是有一些的,女的多不愿抛头露面,就是出来也多跟着自家男人。
  可宋记火锅店鼓励女客独自来吃。每逢双号的日子,如初二、初四、初六等,午初到酉初前都有女客限定,园子西面的新月阁只供女客使用,里面跑堂的小二也全是女的。
  不仅如此,每次女子限定场的抽奖池还会多一项内容,便是染指甲。小娘子、妇人们都知道,用凤仙花的汁子加白矾,可把指甲染成红色,可过程繁琐,只有有丫鬟服侍的大家女子才有那闲心弄。宋记火锅店推出这项服务,可是吸引了许许多多想染指甲又没条件的姑娘。
  每逢女子专场,便有小娘子、妇人们结伴而来,这阁里都是女的,大家也不必拘束,大口吃喝,爽极了。刚开始还多是本城里的女子,后来这火锅店的女子限定在闺阁中越传越广,竟然吸引了许多外县的女子前来。
  这样的女子限定场独此一家,而且因为宋记独特的住宅式结构,更加容易将男女客分开,别的酒楼要模仿也难,一时间成为它的一大特色。
  县令小姐听她的闺中密友说了,这天也乘着小轿而来。
  “抱歉客官,限定场里满了,要不您先里面等等?”小二隔着轿帘道,新月阁旁有个耳房,来女子限定场却没有位置的小娘子妇人多在那里等候。
  “你这场子也忒小,午初才过多久,怎的就没了?”轿旁的丫鬟道。
  “客官,对不住,我带您进去等吧,小姐若不方便可以不下轿。”小二说。女子限定场的确有这样的规矩,马车太大不行,但若是小轿,也可抬进去。这也是为了照顾想吃火锅,却不愿抛头露面的小娘子们。
  小二这么说,这小姐的气似乎顺了一点,丫鬟隔着门帘听她吩咐了两句,便让家丁抬了进去。
  落了轿,家丁回避,丫鬟掺了小姐出来,里面便有女小二迎出来,请他们进去。
  耳房比较小,两人走进去,只见里面已经有了七八人,各自坐着喝茶或豆浆。县令小姐皱了皱眉,丫鬟立刻跟女小二道:“这地方忒挤了,我们小姐可是县令千金,哪能这样委屈?你可还有别的好屋子?”
  她这话说得不轻,还特地咬重了县令千金四字,本想让在场的女子自觉让出屋子,也叫女小二更当心些。可那些喝茶水豆浆的女子巍然不动,有几个看看她,又看看另几个,低头继续喝豆浆。
  “娘子,没别的屋子了。您若不想等,可下次再来。”女小二仍旧客气,话却是拒绝的话。他们宋记火锅也就这么点地方,外头的长廊本是等候的地方,可女客独自前来不方便,才专门辟出这间耳房以供使用,若要别的屋子,可就没有了。
  “你们东家呢?叫他出来。”县令小姐立刻不满了,亲自嚷道。
  “今日杨公子来吃饭,咱们东家与他说话呢,”女小二道,心里对这县令小姐也很是不喜,杨公子对她们东家都是客气有礼的,这区区县令小姐有什么好横的。
  被拿杨剑一压,她虽然不叫唤了,但也颇为不满:“那你让其他女客都出去,本小姐要一个人在这儿。”
  女小二对她更是不喜了,话也硬了几分:“娘子,包场是要提前预定的。而且您瞧,那边喝茶的是隔壁县的县令夫人,说话的那两个,碧色衣裳的是定州州牧的小女儿,月白衣裳的是礼部尚书的外孙女,这一个个小的可都不敢得罪,要不劳您大驾,自个儿去与她们说?”
  女小二的话说完,那县令小姐的脸色便一分分白了。
  “您要是还想吃,便在这里等着,有位置了自然来叫您。”女小二道,也不管她爱喝豆浆还是茶水,放下一杯白开水,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8000字!有木有很粗长!码完字干枯的我来求一发预收QAQ
  【古耽接档文】《被忽悠吃草的日子'种田'》
  墨天涯有个理想,成为猎团第一人,顿顿吃肉。
  但那个他捡回来的强者大叔却说:“要变强,先吃草。”
  墨天涯嚼着大叔挖回来的各种野草,看着自己珍藏的那点子咸肉全进到对方口中,怀疑自己被骗了。
  ————
  陆万仞身为大陆第一人,被暗算负伤,躲进魔兽山脉旁的小猎团里也就算了。还得靠忽悠小屁孩为生。
  忽悠得多了,自己都内疚。
  好吧,捕猎技巧教给你,天材地宝挖给你,武技功法传给你。最后,连我自己也赔给你。
  实力天下第一厚脸皮天下第一大佬攻 X 勤奋努力为吃肉最后被吃干抹尽天真少年受
  文案已开,可移步作者专栏收藏哟~也顺便求个专栏收藏(渴望的小眼神
  双更要废了,脑缺氧QAQ请动动手指投个营养液留个言投个雷啥的,让我知道你们还爱我!如果今天还写得动,那明天会有双更的,写不动的话请自行想象_(:з」∠)_


第52章 第五十二桶金
  “东家。”宋菽正在柜台盘账; 新月阁的女小二来了。
  今日逢双,正是女子限定场; 女小二轻易不离开新月阁; 这么突然来找他; 宋菽反倒吓了一跳:“可是出什么事了?”前日中午,县令家的千金来过一次; 宋菽后来才知道,她在等候的耳房里差点闹了起来。还好当日当值的女小二聪明; 跟她聊了番同屋里另几个小娘子的身份,这才把她给震住了。
  一开始,宋菽只是觉得因男女大防的关系,平白少了许多女客不甘心; 这才搞了个女子限定场试水。谁知这一试便打动了万千少女少妇的心。
  不仅城中百姓; 更有富家千金、官家小姐夫人来捧场。他这女客限定场竟然要比普通时候更加热闹。
  “没事,”女小二笑,“只是谢小姐有东西要亲手交予东家; 想请您走一遭罢了。”
  这女小二原是城西寡居的妇人,夫家姓陈,有个儿子人称二狗子。
  招工第一天,二狗子中午就放下汤饼摊跑腿的活赶了回家; 一进门便开始嚷嚷,宋四郎在城西招工; 也要妇人,阿娘快去试试。
  陈寡妇原本有些顾虑; 寡妇门前是非多,她平时不过在家接些浆洗的活儿,邻居们都能说出许多是非来,若出去干了抛头露面的活儿,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
  可看着儿子日日早出晚归,为了给家里添些进项而如此辛苦,她也心疼。总不能让儿子辛苦,自己却一味躲在家里,便答应他来试试。
  当天,宋四郎便拍板叫她来了。
  真正上工后,陈寡妇原本吊着的一颗心,更是放回了肚子里。
  这店里除了她,还有两名女小二,后厨负责熬锅底的应嫂子也是妇人,还有宋四郎的阿姐宋三娘和他大嫂程二娘也常常出入店里。她们二人可真有点巾帼英雄的样子,面对那多如牛毛的男客一点儿也不怵,轮流替宋四郎守着账台,指挥起店里的伙计时也条理分明,一点不比男人差。
  陈寡妇看着她俩,也更加有了出来干活的勇气。
  有一次,住她隔壁的妇人来打听宋记的待遇。陈寡妇说了,对方毫无形象地张大了嘴。
  第二天陈寡妇下工回到家,门口竟然有七八个妇人在等她,手里还都拿了东西,有未磨的麦子,也有还温着的葱油饼,一见她来都围了上来。
  “宋记可还会招工?”
  “陈家阿娘,要有消息你可得知会我一声啊。”
  她们七嘴八舌嚷了一番,陈寡妇才知,这些人都是看上了宋记的工作。东家招不招人她哪儿知道,这些人平日没少说她是非,这会儿捧了东西来她就当是歉礼了,全都一一收下。
  “东家要是招人,我会同你们说的。”陈寡妇一一扫过那些女人贪婪的眼睛,她们同她以前一样,平日多干些浆洗缝补的活儿补贴家用,虽有男人,但能不能往家里拿钱谁也说不准,日子好过的也不会留在这条巷子里。
  若以前她们表现得和善一些,她不介意帮把手,只是如今再来送礼,为时已晚。
  她已经想好了,等在宋记的活儿稳定些后,她便带着二狗子去城南附近的巷子租房,那儿的屋子更宽敞,离火锅店和汤饼摊也都更近。这些女人她以后一个也不想见,只让她们烂在这儿便罢。
  陈寡妇跟在宋菽后头,回了新月阁。
  刚才她说起的谢婉是礼部尚书的外孙女,平日里住在恒州城,因为喜欢宋记的火锅,已经在大涂县滞留七八日了,次次女客限定场都会来,已经俨然成了那些女子们的首领。若是遇上没有限定场的日子,她便去水舫二楼的雅间,那里比楼下要贵上许多,但胜在清静私密,她也不缺这点钱帛。
  另外还有定州州牧的小女儿,隔壁安阳县县令夫人也是这儿的常客,她们不如谢婉那么狂热,但也经常出现。其他的女客们便多是这城里普通人家或富户的媳妇、女儿,也有县郊过来尝鲜的。
  女客爱干净,宋菽掸了掸衣袍,才举步踏进新月阁。
  今天谢婉请客,阁中原本分开的桌子都拼到了一起,农户的、商户的、普通城中百姓的女儿、媳妇们围了一圈,大约有四十多人,桌上放了十来个铜锅,女客们涮着火锅笑闹,似乎全然不在意身边人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家世。
  “四郎来了。”谢婉坐在中间的位置,旁边还空着一席,摆了碗筷,“快进来,跟咱们喝一杯。”
  “宋四郎。”临着门的一个中年妇人发现了宋菽,脱口喊道。
  “你好。”宋菽往里走时,有小娘子轻声道,似乎还红了脸。
  这些都是他的客人们,虽然被这么多人注视着有些尴尬,宋菽还是一一都打了招呼。
  “四郎喝豆浆还是茶水?要不要来点儿酒?”
  “他喝豆浆的,四郎说过不喜欢茶水。”
  “酒能喝一点吧,都十四了。”
  “十五啦,已经过了年了。四郎,我给你倒酒。”
  宋菽连忙婉拒了人家的盛情,说他不喝酒。几个年轻的小娘子比较矜持,不怎么说话,可那些挽了头发的妇人们可不管,七嘴八舌与宋菽说起了话,还有人问起他是否定了亲,要把坐她旁边的小娘子介绍给他。
  那小娘子低着头,脸红得都能滴血了,却一个拒绝的字也不说,还偷瞄了宋菽两眼。
  宋菽哭笑不得,只好说自己生意忙,还没有成婚的打算。又被妇人们好一番打趣。
  新月阁里铺着席居,桌子都是木头矮桌,谢婉身旁空着一张坐垫,想来是给宋菽留的,宋菽却不敢坐,只是在那垫子后面半步处跪坐下来,问谢婉叫他有何事。
  “也无甚要紧的事,只是给四郎的火锅作了张画,是用白布画的,想着你可以做成幌子放在门口,便带来了。”谢婉说,她长于世家,一派大家闺秀的作风,说话时不似另外一些人还挥动着筷子,而是转身面对宋菽,双手放在膝上,不紧不慢地道。
  她话音落,立刻有丫鬟送上一个盒子,宋菽打开,拿出里面的画。
  画是长条形的,果然如她所言,适合做成幌子插在门口。布上画了个火锅,工笔画的笔法将细节也勾勒得清楚完整,那铜锅里煮着红汤,冒着腾腾热气,周围摆着牛肉片、猪脑、豆芽等菜,令人垂涎。
  “好画,真是多谢谢小姐。”宋菽道,他一直想弄个类似的海报贴到外面,好教人一眼便知火锅是个什么样。可严卓的画太过写意,他自己拿铅笔还行,拿起毛笔就彻底废了。
  谢婉这画,可来得真及时。
  “一副画罢了,不必客气。”谢婉道,“你若哪天去恒州城也开一家宋记火锅,我便叫上我的姐妹们,每人给你作一副,保管教你的火锅店,一天红遍恒州城。”
  “那我可得抓紧了。”宋菽笑。
  之后他又与谢婉说了两句,以豆浆代酒,敬了阁中的女客,便要走。走时又被挽留了一番,客套了好久才脱身。
  出来后,宋菽抹了把并没有汗的额头,让人拿了画去制幌子,自己跑去了后厨。
  后厨里,褚宁挥斥方遒。
  之前在馒头坊里拌肉馅可真是把他埋没惨了,进了宋记的后厨后,褚宁仿佛回到河里的鱼,自在极了。后厨的人都知道他是御厨的孙子,倒挺服他,褚宁亲自出手做过几道菜后,更是恨不得拜他为师。
  “师父,你来啦!”褚宁一见到宋菽,立刻喊了起来。
  每次听到褚宁喊师父,宋菽都汗颜得不行。
  人家可是实实在在有功夫在手的御厨传人,自己不过偶尔客串一把的业余选手。可褚宁就是认定了,一口一个师父叫得响亮,听多了,宋菽脸皮也厚了起来。
  “师父,我刚做了你昨天教我的水煮鱼,你可要尝尝?”褚宁说,“还有那鸭血也到了,我已经看过,下午便能放到菜牌上去。”
  “那水煮鱼可真好吃。”一旁正切菜的前望海楼尾砧,现宋记头砧钱七郎道。
  “我尝尝。”桑园村那里的桑基鱼塘已经有了些成果,自家养殖的鱼比捕来的便宜许多,宋菽便想着推出一些用鱼肉的菜。除了单品水煮鱼,还有鱼片、鱼丸、鱼豆腐,都可用在火锅里。
  昨天宋菽做了一遍水煮鱼给褚宁看,今天褚宁做来,已经很像模像样了。
  尝了菜,宋菽又到旁边熬锅底的屋子去瞧了瞧,今天应嫂子放假,三娘来替她。宋菽进去时,她正往锅里下花椒。
  火锅店开张后,宋菽一人忙不过来,三娘和程二娘便轮流过来帮忙,有她们在,不仅生意上能得到诸多帮衬,与女客女员工的沟通由她们来做也更方便一些。
  宋大郎也时常会来。
  宋菽不在相河村,村里的几间作坊基本都交给了宋阿南,这些天他也忙,一直没得空过来。今天晚上宋河和程二娘会过来,他俩正好一间,今晚便宿在火锅店里,明天一早开门。
  为了来去方便,宋菽跟宋阿南学了如何赶车,已经挺熟练的了。
  “阿姐,过会儿阿兄来了我们便回去,我都好几日没回家了。”宋菽说。从开张起,他便一直住在店里,已经二十多天了。他原先一直住在有上下铺的那间房,后来宋河回去,换了三娘过来,他晚上便去店里打地铺,有时宋河留宿也会一起。
  睡惯棕绑床后,连续打了几天地铺便觉得浑身都痛,宋菽摇摇头,这副农家子的身体也给自己惯出富贵病来了,真是不应该。
  “行,我这儿很快就好。”三娘说。
  “褚宁刚做好水煮鱼,我让他们装点到食盒里,带回去给阿南他们尝尝。”宋菽说,兴致勃勃地出门。
  太好了,终于能回家了,去他的富贵病,他就是要睡床。
  *
  宋菽回到相河村后也没歇着,在棕绑床上饱饱地睡了一觉后,便拉宋阿南要去给红薯育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