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什长大喊; 可是为时已晚。
  引线已经点着,□□被扔了出去; 细小的火光闪过一个弧度。
  火锅店外; 是拥挤的人群。
  “趴下!”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吴什长见识过□□的厉害; 应声趴下,其他人也纷纷卧倒。
  预期中的巨响; 却没有来。
  “炸了吗?”
  “好像还没有。”
  “□□呢?”
  吴什长冲到窗口一看,人都已经被疏散到宋记的围墙之外; 草地上只有滑滑梯、秋千和跷跷板,哪里还有□□的踪迹。
  “□□呢?”吴什长遍寻不到,甚至撞着胆子跑下去,细细搜索了一圈。
  那行将爆炸的□□竟然不见了!
  “是不是被过路的鸟叼走了?”
  “傻X; 就算叼得走也会爆; 现在连半个响都没!”
  宋阿南指挥人把李掌柜捆起来,看了眼自始自终站在一旁的宋菽。
  宋菽松了口气,他的空间里时间是静止的; 只要他不把□□拿出来,那东西便会一直维持着将要爆炸的状态。
  刚才□□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还真不敢让它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失踪。现在,□□是离了所有人视线后才不见的; 这其中发生了什么谁也说不清,就让它成为一桩悬案吧。
  “尹暔你个小兔崽子!”这厢宋菽才松了口气; 就听楼梯那儿噔噔噔几声,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从楼上冲下来; 指着宋阿南大喊。
  宋阿南神色平静,他早知道阿耶在上面了,这会儿见到也并不惊慌。
  也幸好宋菽聪明,已经猜出他的身份,否则阿耶乍然出现,他都不知该如何应对。
  “将军。”尹戎一出现,立刻有亲兵上前禀报,低声向他简述了事情经过。
  尹戎看了眼被五花大绑的李掌柜:“带回去,让尹恆亲自审。”
  “是。”亲兵拱手,立刻有两人上前一左一右提起李掌柜,把他带下楼去。尹戎又交代了另几个人,到院子里仔细搜一搜那失踪的□□。
  李掌柜被带走后,气氛有一瞬间的凝滞。
  尹戎的亲兵都下去找□□了,吴什长等人也没接到宋菽或者阿南的指示,只是简单地整理了下被弄乱的柜台。
  而那对父子站在商场二楼的两头,一声不响地对峙着,把所有人的神经都拎了起来。
  宋菽打量了尹戎两眼,长相来看,百分百原装国产,那么阿南的混血特征,应该是来源于他的母亲。
  吴什长心里捏了把汗,听说尹将军教育儿子的方法粗暴得很,他们小将军六岁的时候调皮捣乱,就被他上过军法。如今离家两年不归,这猛然被抓,也不知道会被怎么罚。
  有几个伙计上了楼,他们刚刚已经见到闹事的李掌柜被拖了出去,此刻大着胆子上来,楼上安静得诡异。
  他们天天接触客人,最懂察言观色。
  这气氛之所以诡异,似乎是因为他们的南管事和那个魁梧大汉。
  魁梧大汉似乎很生气,狠狠瞪着南管事。
  南管事却很平静。
  也是,他们听豆油坊的人说了,他们南管事可是打遍军中无敌手的,虽然那个最厉害的小将军不在,但已经很厉害了!
  他们南管事这么厉害,肯定不怕这个魁梧大汉。
  “跟老子回去!”尹戎道。
  宋阿南扭开头:“不要。”
  尹戎眉毛一抖,差点拔剑。
  亲卫立刻凑上来,贴着他耳朵道:“将军,大公子说过,小将军吃软不吃硬。”
  大儿子说得对,老子怎么给忘了!
  尹戎心里想道,他调整了下表情,走向宋阿南,放低了声音道:“小暔,跟阿耶回家。”
  宋阿南这回果然没拒绝,他下意识看了眼宋菽,宋菽温和地笑笑,用口型说:“去吧。”
  “嗯。”宋阿南点头,不太情愿地跟尹戎走。
  “刚才那人说什么?”
  “阿耶?那是南管事的阿耶?长得好壮实。”
  “那人还带着剑,看起来真吓人。”
  几个宋记的伙计聚在一起,低声道。
  尹戎的亲兵正要跟着离开,听到那些人的议论,假咳一声打断:“不要议论将军。”随后,也下楼走了。
  “他刚刚说什么?”其中一个伙计问,他用中指揉揉耳孔,怀疑自己听错了。
  “将军?将军是指南管事的阿耶?”另一人道。
  他这一说,剩下的人立刻意识到了什么,不约而同地露出惊恐的表情。
  ——他们的南管事,竟然是将军的儿子。
  ——恒州城里这个年纪的将军还能有谁?
  ——他们的南管事,竟然是节度使的儿子!
  ——看他年龄,怕就是那个武功天下第一的小将军尹暔!
  几人面面相觑,他们宋记真是太厉害了!
  他们的东家真了不起!
  几道视线唰唰唰聚集向宋菽,然而他脸上一派平静,拍拍手道:“去通知所有柜台,把这里收拾一下,傍晚继续开店。”
  宋阿南走了,但生意还要继续。
  吴什长那一队人也还在,帮着一起收拾了残局。
  晚上,宋记商场照常营业,中午那场插曲没有造成伤亡,百姓间虽有所议论,但也没掀起太大水花。
  “听说午间火锅店出了点事,你没事吧?”傍晚宋菽回家,三娘正巧也从城外的作坊回来,见了他便问。
  “没事,阿姐放心。”宋菽道,笑得有些勉强。
  “阿南呢?”三娘又问。
  宋阿南是节度使儿子这件事,只有宋记几个伙计知道,还没有传出来。
  “他回家了。”宋菽也没多说。
  “他家在恒州城?”三娘惊奇,此前从未听阿南谈起过他家。
  宋菽“嗯”了一声,没什么精神。晚餐很丰盛,他却只动了几筷子就饱了,钻进房间打算早些休息。明天相河村的红薯就要到了,他得连续忙上好几日。
  房间里的小桌子上,还放着烛台,上面有一根烧到一半的蜡烛扭曲着,烛泪流到一半便凝住了。
  宋菽有些困,从空间里拿出打火机,走到桌旁。
  喀嚓——
  打火机燃起,红蓝色的火苗在漆黑中摇曳。
  他都走了,我还点什么蜡烛。
  宋菽自嘲。
  阿南说的怕黑不过是借口,他心知肚明。只是他没有说穿,他便也只字不提。时间久了,便养成了夜夜点着蜡烛睡的习惯。
  收起打火机,宋菽脱掉外袍,爬到上铺。
  把被子卷一卷抱在怀里,睡了。
  第二天天蒙蒙亮时,他已经梳洗好,牵着马出了宋宅。
  最近常常忙着商场的事,作坊那头他倒去得少了。他家的红薯前两日已经丰收,宋河在相河村也待了好几日,今天就会带着收获的红薯过来。
  宋菽骑马,顺着大街出了南城门,不久便来到他家作坊的所在。
  空地上人群松散得排列着,嘿哈声整齐响起,拥到一起,仿佛要掀翻那天。
  宋菽下马,立刻有人过来替他牵走马匹。
  这么多人同时出拳,每一拳都掀起猎猎风声,宋菽心血来潮想多听一会儿,便在队伍中转了一圈。
  这些人排得虽然松散,但都是面朝一个方向的。通常,他们所朝的方向,便是领拳的宋阿南。
  也不知道今天是谁。宋菽往那方向看去。
  只见那领头一人身量并不高,看肩膀的宽度,似乎是个半大小子。
  宋菽加快了步伐,几乎奔了过去。
  “你怎么在这儿?”宋菽脱口而出。
  宋阿南一拳击出,收招停下。
  后面的吴什长替他领起了拳,宋阿南走向宋菽。
  “你不是回家了?”宋菽意识到自己刚才声太大,这会儿尽量保持着正常音量问道。
  “嗯,回来了。”宋阿南道。
  昨天他阿耶把他带回去后,几乎要进行三堂会审。
  还好他大哥反应快,带着尹莲匆匆赶来,他阿耶一见到可爱的孙女,再大的气也消了大半。
  最后也就象征性得问了几个问题,并不怎么激动。
  “他不生气了?”宋菽狐疑,昨天尹大将军那样子,分明就是很气宋阿南跷家,也能看出他很担心儿子,怎么今天就这样把他放出来了?“你是不是又自己逃出来的?”
  “没有。”宋阿南斩钉截铁,他这一次可是光明正大,得到他父兄同意才出来的。
  “小兔崽子。”城北节度使府,尹戎骂道。
  昨天他终于逮到两年不归的小儿子,好不容易才把人哄了回来。回来后,他就想问问儿子的近况。
  然而小兔崽子极不配合。
  问他:“你这两年干嘛去了?”
  他想了半天,吐出两个字:“种田。”
  尹戎被他气得要吐血,家里好吃好喝,还派了美女伺候他,他竟然逃出去种田?!
  尹戎告诉自己要冷静,可别把刚哄回来的儿子又吓跑了。
  “你喜欢种田,可以去北营跟着袁老三种,何必在外头流浪,家里不好吗?”尹戎捏了把汗,万一这小子要真说家不好可怎么办?
  家里也没有不好,宋阿南想,尤其二哥不在,他能安心许多。
  一开始在宋家住下,是为了报答他们。后来是因为放心不下。再后来宋菽回来,他们的生意一步步做大,好像也没有什么可放心不下的,可他迟迟不愿动身,甚至害怕宋菽知道他的背景,把他赶走。
  “没有。”想了许多的宋阿南言简意骇。
  “没有不好你为什么不回家?”尹戎像只暴躁的狮子,急切地来来回回走着,就连他最爱的小孙女都安抚不了他的暴躁。
  面对父亲的问题,宋阿南不得不又重新思考了一番。
  思来想去,浮现在他眼前的总是宋菽那张脸。温和的,狡黠的,气恼的,好像这些日子的每时每刻,都被他所填满。
  “宋菽。”宋阿南说,因为宋菽,这就是他的结论。
  “宋菽?”尹戎停下,两根粗黑的眉毛倒竖而起,“谁?”
  “阿耶,是……”
  “你别说话!”尹戎打断企图打圆场的长子。
  “是……”是谁?宋阿南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是宋记火锅店的东家,是他这些日子名义上的兄长,是与他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人,是给他做火锅、做番茄鸡蛋面的人,是那个什么活都爱叫着他干,却也会花一金给他买一车辣椒的人。
  尹戎看见,不苟言笑的小儿子脸上,竟浮现了笑容。
  他嘴角上扬,左边脸颊上有个小酒涡,跟他母亲笑起来的样子,一模一样。
  “罢了。”尹戎瞬间泄了气。
  儿大不中留,这小子既然在家待不住,出去看看也好,省得整天不是练功就是练兵。
  最后,尹戎只是要求宋阿南常回家,也常去一下兵营,便放了他走。
  那时已经有些晚,宋阿南多年未归,想想还是在家里留了宿,尹戎本还挺欣慰,谁知今天一早,宋阿南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翻墙跑了。
  “小兔崽子!”尹戎骂道。
  *
  宋河一马当先,进了宋记作坊的地界。后面跟着几大车红薯,足足有一千四五百斤。
  “大丰收!这红薯真是高产,最少的人家也收了大几十斤。除了我们家,还有好几家收了千来斤的。”宋河利落地跨下马,往宋菽和阿南那儿大步走去。
  “井窖已经都清理好了,阿兄让大伙儿先把红薯安顿在那儿吧。”宋菽道。一千多斤红薯不算多,但也不少,能做许多事了。
  早拳散了,其他人搬红薯的搬红薯,准备开工的准备开工,宋阿南却没走,问宋菽: “做什么?”
  “记不记得你吃过的酸辣粉?”宋菽问。
  “嗯。”阿南点头,忘了是哪一次,宋菽要叫他干额外的活,便给了他一包自煮酸辣粉。那里面也有辣椒,所以买来辣椒后,他以为宋菽也会做这个,可惜他迟迟不动手,害得他还失望了好久。
  “咱们先来做这个。”宋菽说,他已经在作坊里空出两间车间,专门用来制作红薯粉,“你去叫几个人来,先洗个两百斤红薯。”
  宋阿南二话不说,立刻去了。
  工人挑来水,倒进事先砌好的池子里,开始洗红薯。
  “东家,这红薯您要拿来做什么?”宋菽过去时,有人问。
  “拿来做粉丝。”宋菽说。一百斤红薯大约能出十七八斤粉条,挺耗粮食,但是贵在好吃。
  “粉丝是什么?”
  “您不像上次那样做薯片和薯条么?”这个提问的是从相河村跟着宋家过来的,亲身经历过红薯刚发现时的盛况。
  “也能做些,不过粉丝的吃法更多,煮肉片、凉拌、炖咸鱼干或者放在蔬菜煲里都好吃,而且你们南管事爱吃的酸辣粉,也是用红薯粉丝做的。”宋菽道。
  洗红薯的工人都不自觉得看了阿南一眼,阿南也蹲在池子边洗红薯,听到宋菽这话,耳根子竟然红了。
  当初不肯走,肯定就是因为这个。
  宋菽总是能拿出各种各样的美食诱惑他,害得他自制力为零,每次都乖乖替他干活。
  红薯洗干净,宋菽让人把他们投进石磨磨碎。
  两百斤红薯也不少了,饶是两个石磨同时开工,也一口气磨到了中午。
  午时不到,宋记食肆就排起了长队,这里正临管道,远远就能看到一长条人群顺着官道一字排开,很是壮观。
  石磨离食肆不远,排队的人刚好都能看到,便有人大声问:“可是在磨面?”
  “不是,磨红薯呢!”磨面的人中有一人大声回道。
  红薯?
  排队的多是恒州城内外的居民,对红薯一词还很陌生。
  但也有常常来去各地的人向他们解释了一番,尤其说到了当日相河村拍卖红薯的盛况。
  “两颗就要八百二十文?乖乖,这可太贵了!”
  “要是咱们这儿的山上也能发现红薯就好了。”
  “不过是一种粮食,怎的卖这么贵?稻米都没这样漫天要价的。”
  “话不是这么说的,你可晓得这黄金果产量极高,一亩地就可以产上四五十石!”那人又道。
  “四五……十石?”
  一旁听见这话的人都傻了眼。
  他们家里都有种地,一亩地能产上一石多粮食已经很好了,就算有河边的沃土,两石也是极限。今年军营里得了产量极高的粟种,他们也去换了些来,听说这粟种播下去,一亩地能产上五六石。
  五六石啊!
  要不是他们晓得袁督尉的为人,断断不肯信他这话。
  可现在竟然有人口出狂言,说这种果实一亩地便能产出四五十石?
  怕不是疯了!
  “真的,我刚从大涂县那儿来。相河村那带有不少人家种了红薯,那每一株下面都能结十来个果实,可多了!”
  “真的?”那人讲得如此信誓旦旦,有人便有几分信了。
  “当然是真的。”那人说,“我专程去买了些回来留种,来年咱们家也种红薯,有了这样高产的粮食,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说到这,听的那几人忽然都不问了。
  他们面面相觑,心里想,这么好的粮食,他们是不是也该种一些?
  “不如,咱问问?”有人提议。
  另一人甚至直接喊了开来:“喂——你们这红薯卖不卖?”
  “这么远喊着累不累啊?”一个年轻人道,当下从队伍里出来,往磨红薯的石磨而去。他可看见了,宋记的东家宋菽也在呢,自己可得抓紧机会。
  “我这红薯当然卖,不过同相河村一样,拍卖。”宋菽说,“后日一早,我这儿会拿出约一百斤红薯用于拍卖。”
  “真的?这拍卖是什么?”那年轻人问。
  又有几个人也学着他,跑了过来,围着宋菽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
  “来来来,我给诸位讲讲。”庞六郎接过话头,把他们带去另一边,“上次的红薯拍卖我看了全场的,你们有什么问题问我便是。”
  “你且先说说这拍卖是什么?”
  “咱得准备多少钱?”
  “为什么要后天一早,我这早点买了不行么?”
  大涂县一带拍卖已是常事,可恒州城的人从未见过。
  庞六郎嗓门大,说话快,而且从来不会嫌烦,一个问题反反复复说个好多遍都行。
  原本他身边只围了五六人,奈何中午在食肆外排队的人群众多,不停有人凑过来,也都听懂了这红薯的好处,便也问起拍卖一事。
  有他这样反反复复地解释,越来越多人懂了红薯的好处,也越来越多人知道了拍卖一事。
  这些人再回自家一说。
  城郊的四平村、五安村、六合村,城内的西南角,北城区……等等地方,都听说了红薯的好处。有不少住在城里的人家,那也是有田地的,与农户们一样,也都想着自家的地能高产一些。
  “要等后日一早呢。”城里某油条摊子上,两个排队的人说道。
  “我得回家多备点钱,听说相河村那次两颗能卖到八百多文!”
  “嗐,八百多文那还是好的,我听说有卖到一贯多的!”油条摊的摊主也插了一句嘴,显然也关心着这红薯拍卖一事。
  就连城北那些大户人家,也纷纷讨论起这红薯拍卖。
  “你去跟宋四郎说,他那些红薯爷都要了,拍什么卖,小家子气!”某家老爷是个爽快人,中气十足地跟管家说。
  “老爷,这怕是行不通。听说沈家已经差人去问了,宋四郎那儿说不行。”
  “沈家?沈家行事文邹邹的,当然不行,你找几个壮实的护院一起去,吓他一吓便肯了!”
  “这个……老爷,尹将军的小儿子在那儿震着呢,您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去闹场啊!”
  “什么?!”那老爷呛了一口茶,咳得脸都红了。
  尹小将军竟然回来了,还在宋家作坊看场子?那杀神可不好惹,他背后还有尹大公子、尹二公子和尹老将军,个顶个儿得不好惹。
  话说回来,这姓宋的到底什么来头,尹暔居然肯屈尊给他看场子?
  “后日一早你亲自去拍,”那老爷对管家道,“不不不,还是老爷我亲自去,你给我备上钱帛,再备点礼物,这宋家与尹家的关系可不一般。”
  昨日宋记事发后,尹节度使的小儿子就是宋记南管事一事,渐渐在城里传播开来。开头只有零星几人知道,渐渐地越传越广,越传越快,几乎到了街知巷晓的地步。
  宋阿南仿佛不知道有人在打量他,站得老高,让人往磨好的红薯碎里倒水,他则抱着大木棒尽职尽责地搅和。
  “小将军竟然在搅红薯?”
  “嘘,别被听到了。”
  “那又如何,以前在相河村,他还磨面粉、种地、挖冰块呢!”
  “嘘嘘嘘,小将军看过来了,干活去干活去!”
  八卦果然穿得格外快。今天一早,城里几乎没人知道,这才过了午时,竟然已经传得街知巷晓。宋菽听到那些人的议论,无奈得很,种地磨面算什么,他还给自己捏过腿和肩膀呢!
  调浆完成,宋阿南又按照宋菽说的,指挥人把调好的红薯浆倒入细纱布做的吊包,向大缸里过滤,边滤还边加清水,直到把淀粉滤干净为止。
  “接下来静置等沉淀便可。”宋菽说,“今天时候不早了,都滤干净便好,等明天再来撇缸漏粉。”
  “得嘞!”工人们道。
  “辛苦你了。”宋菽跟阿南说。今天他们可没少被围观,搞得他都有些不好意思,堂堂小将军,竟然被他弄来做红薯粉,似乎大材小用了些,“走,回去给你炸薯条吃。”
  宋菽一勾阿南的脖子,拉着他回家。
  三娘已经先坐车回去了。宋菽和宋河各有一匹马,宋阿南则是走来的。宋河本想把他的马让给宋阿南,可谁知宋阿南利落地跨上另一匹马,向宋菽伸手:“上来。”
  按宋阿南的想法,宋菽的骑术这么菜,理应坐在自己身前,由自己控制缰绳。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身高不够!
  最后,宋菽坐到了他身后,抱住他的腰喊:“驾!”
  宋阿南:“……”
  军营中的红薯也丰收了,尹戎很高兴,晚上多吃了两个馒头。
  “这宋记食肆的馒头真好吃!你改天问问小暔,他要会做就教教袁老三,给营里的将士改善下伙食。”尹戎说着,又扒下一大块馒头塞进嘴里。
  “我改天去问。”尹恆道,慢条斯理得喝了口粟米粥。
  “这啤酒鸭也好,难怪那小崽子不肯回来!”尹戎说。知道自家小儿子在宋记后,尹戎就问了手下不少关于宋记的事,傍晚又让后厨的人买了诸多他家食肆的菜色,端上来一尝,可真是好吃。
  尹恆笑而不语。
  究竟为什么要留在宋家,怕是小暔自己都还没想明白,他这个旁观者虽清,却也不好多插手。只是上一次二弟公开自己的断袖之癖,家里闹得是鸡飞狗跳。
  要是再来一次,也不知道阿耶会怎样。
  小暔皮厚肉糙,打几顿不碍事,可别把宋四郎给赶跑了,他还有用呢。
  尹恆盘算起来,现在宋阿南的身份清楚了,他要跟宋家合作些什么,也方便很多。更重要的是,要让阿耶知道宋四郎的重要性,这样以后东窗事发,他也会收敛。
  “阿耶,那李掌柜已经审问清楚了,青州来传话的两人跑了一个,另一人和他们安排在城里意图煽动民变的人,已经全数落网。”尹恆说。
  “你打算如何?”尹戎吃完馒头,喝一口粟米粥,又拿起了鸭腿。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