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大汉首辅-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臣的儿子张贺……”张汤连忙跪伏在地,“臣听说有人罗列犬子的罪名状告他,还请陛下允许臣早日回京处理此事。”
“张贺这件事朕已经知道了。”刘彻回答道。
张汤了然地想,太子的使者既然都已经找到了自己,怎么可能不向刘彻汇报。
“太子做得很对。”刘彻笑道,“这件事朕不能急着回去,显得好像我们这边心虚一样,这样吧,张汤你先回京,我们明日再启程。”
“谢陛下。”
“等一下。”刘彻唤住他,“这事你还是得稍微避嫌,就交给廷尉赵禹去办吧。”
张汤急匆匆赶回长安,张贺已经从太子宫返回张府了,张汤进门的时候,秦芸正抱着张贺哭:“我的孩儿啊,谁这么狠心把你伤成这样?”
张贺不好意思地想要从秦芸怀里挣脱出来,嘴上说着:“大母,我都快好了,只是一些皮外伤,我跑得快你放心。”
张汤本来还存着见到张贺先斥责一顿的心思,结果看到儿子手脚上绑着的纱布之后,就完全将其抛掷脑后了。张汤平时为人虽然严厉,但张贺是他好不容易得来的第一个儿子,从小就娇宠养大的,没让他吃过什么苦头,此时看到儿子身上的伤口,明明白白提醒确实有人想要害张贺的性命,张汤顺便切换成了护儿模式。
“张贺,我出去的这些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张汤走过去问道,“你有什么委屈跟爹说,我自当为你做主。”
“阿翁。”张贺看到张汤就飞奔了过去,他看了一眼左右,低声对张汤说,“这件事情牵扯甚多,儿只单独和阿翁说。”
在书房里,张贺与张汤两人相对,将大概的情况包括张贺自己的猜测都说了一遍。
“你是说凶手是李姬的亲戚,对你出手的目的可能是和我有仇?”张汤惊讶不已,他在朝堂上行事想来严苛,因此不怎么招人待见,他也知道自己日后一旦出错,很可能被落井下石,但他没想到自己还圣眷甚隆,就有人对自己儿子下手了。这对张汤来说比自己被人陷害更加不能忍受。
“这事我必须和赵禹说道说道。”张汤暗自想道,赵禹是他晋升后关系最好的同僚,两人平时亦师亦友,在制定律令上想法合拍,大有平生知己之意。
张贺心想,爹啊我也是看过汉书张汤传的人了,你最后自杀还是你这位好朋友来促成的呢,不过他也知道但凡皇帝没有下决心放弃张汤,赵禹是不会和张汤决裂的,所以暂时倒不需要提醒。让赵禹处理此案有一件事可以放心,一定会秉公处理。
果然张汤前脚刚进了自家,后脚就出门去找赵禹了,皇帝的安排他也有告知廷尉才行。果然赵禹一接手此案就雷厉风行,先把那关押在若卢诏狱的犯人押送到了廷尉府大牢里,经过严刑逼供,招认出了此人是李姬的一位远方亲戚,受李姬所托找宫女故意设计让张贺阑入永巷。
由于涉及皇帝后宫,赵禹谨慎起见派人前去询问皇帝,对于李姬是否应该提审,又当如何处理?至于那名宫女,早已经让永巷令抓起来一并送入廷尉府了。
刘彻是在回程的马车上听到赵禹的汇报的,他冷哼一声,将竹简扔到了脚下:“这李姬不过是生了两个皇子,竟然敢在后宫兴风作浪,她是活腻了吗?”
坐在刘彻旁边的卫青将竹简捡了起来,才看了上面两行字就转头对刘彻说:“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彻虽然很想回答“不当讲”不过他还是说道:“讲吧。”
“这李姬既然是两位皇子之母,押送廷尉不太妥当,不如还是交给永巷令处理?”这永巷令属于中宫管辖,等于说将李姬的处置权移交给了皇后。
刘彻虽然起了严办的心思,不过想到皇子关系到皇家体面,如果让外人都知道他们的母亲是个罪妇,以后出去当诸侯王也会惹人非议,所以还是认同了卫青的意见。
“这件事就交给皇后吧。”刘彻说对赵禹派来的使者说道,“至于匿名状告张贺和他阑入之事,廷尉有什么说法吗?”
使者恭谨地回答:“张贺被状告之事部分属实,部分属于夸大其词,廷尉正在四处核实,只是他阑入一罪确有此事,廷尉也在烦恼该如何定罪,等到其他罪名核实之后将会一并上书向陛下汇报,而且还有一事,廷尉也托臣向陛下禀告……”
使者有些犹豫地看了一眼坐在刘彻旁边的卫青,偏偏这种时候是大将军骖乘。
卫青被他看得莫名,温和地说:“有什么事但说无妨,不用顾及我。”
使者这才说到:“是大将军之子宜春侯卫伉矫诏之罪,已经查证属实,廷尉也在烦恼。”
赵禹确实是够烦恼的,这一个个都是得罪不得的二代,一个是自己好友三公御史大夫的长子犯了阑入罪,还有其他被控告罪名若干,一个更是三公之首大司马大将军的长子犯了矫诏罪,情况属实,还有一个当朝太子也是协同犯,还有被控告谋划陷害人的是两位皇子之母,这个案子对他来说用一个烫手山芋都不足以概括,这分明是一锅烫手山芋啊。
刘彻听完转头对卫青说:“你看看你这个好儿子……”语气里倒是听不出什么喜怒。
卫青连忙低头请罪:“臣惶恐,教子无方。”使者愣是没从语气里听出大将军有什么惶恐之意。
两人像是走了趟形式一般地对卫伉这种斗胆包天的行为表示了谴责,然后刘彻一脸平静地开口:“你回去对赵禹说,这个案子就请他秉公处理,朕回去之后会派专人督办。”
“诺。”使者行礼退下。
回到廷尉府向赵禹汇报此事的时候,使者还是一头雾水,不由得开口问赵禹:“廷尉,你可知陛下对此的态度究竟如何?我怎么觉得他等于什么也没说啊,这让您秉公处理,那是怎么个处理法?”
赵禹一脸高深莫测地笑了起来:“你还是太年轻了,陛下向来推崇法令严行,这件事上阑入的矫诏的都是需要依法处置的,否则传出去说陛下偏袒亲信之人的子弟,不能服众。但陛下派遣专人督办,就是想要在轻重上斟酌一番,我已经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第62章 造纸
等到刘彻等人回京之后; 赵禹也给出了处罚方案,卫伉矫诏不害,失去了他宜春侯的侯位; 但刘彻因为顾念他父亲的军功; 还是给他保留了一千封邑。张贺阑入永巷; 按律应当完为城旦; 也就是要去边疆服一年兵役,但因为汉代兵役自二十三岁起,张贺现在还未成年,刘彻特地恩准他先欠着。至于太子,在太子宫禁足三个月; 以示闭门思过。
唯一还有点争议的就是张贺的那些被诬告的罪名; 为此刘彻特地宣张贺到清凉殿来见他。
张贺一进门就碰到匆匆从里面出来的卫青,他连忙行礼道:“大将军,因为贺的事情连累卫伉失侯,我无面目去见他。”
卫青微笑着宽慰他道:“卫伉的侯位本来就是寸功未立得来的,小小年纪就是彻侯反倒让他心高气傲,现在没了侯位; 对他来说倒可能是件好事。他在府里也很关心你的事情; 有空可以来我府上坐坐。”
“多谢大将军。”张贺感谢道,“陛下让我前去; 我就先行告辞了。”
“稍等。”卫青叫住了他,“你可知道陛下叫你为的何事?”
“大概是为了那些状告我的事情。”张贺老老实实地回答,“具体我也不清楚。”
卫青神秘地一笑:“宝剑长藏于匣中; 也该露出锋芒了,才不会让人误认做废铁而欺侮,你此番前去可大胆应承陛下的美意。”
“多谢大将军指点。”张贺被他这么一点拨,心思一动,马上猜到了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果然,一进到清凉殿,就看到刘彻以一个非常惬意的姿势斜倚在玉石做的榻上,在一旁的几案上摆着用水晶盘装着的葡萄和荔枝,葡萄是上林苑里种的,荔枝是南方进贡的名贵水果。
碧绿色的猕猴桃果酒用冰镇着,装在样式时髦的水晶高脚杯里。还有两个美貌的宫女在一旁用团扇徐徐给天子送去凉风。
张贺不由得感叹,尽管是物质匮乏的古代,有权有势的人照样能够找到舒适地安度夏日的方法。
“罪臣张贺拜见陛下。”因为张贺现在有罪在身,所以他看到刘彻连忙谦卑地下跪行礼。
刘彻挥了挥衣袖,故作凶恶地说:“朕这才出去几天,你和太子就能把这未央宫的屋顶给掀了?长能耐了啊你们几个小子。”
刘彻用这招吓唬过几个皇子还有他几个亲戚家的小孩儿,现在又用来逗弄张贺。不过张贺可不是那些一吓就腿软的小少年,再加上进门时卫青已经给他透过口风,所以他只是非常稳重地将脑袋又伏低了一些,嘴上说道:“请陛下恕罪,臣平素贪玩,经常给太子发明一些小玩意,因此引发了大臣的不满,是臣之过,臣已经深刻反省过了。”
“哦?”刘彻饶有兴致地坐直了身体,“抬起头来说话,说说你都反省了一些什么。”
张贺抬起头来,眼睛充满神采地望向刘彻:“臣反省后觉得,臣不该再做一些孩童玩具的小玩意,而是要做个能让外界都大吃一惊的东西。”
“你要做什么呢?”
“回禀陛下,臣想要造纸。”
“造纸?”刘彻说道,“可是我们有纸啊。”
“臣说的不是那种非常粗糙的黄纸。”张贺连忙说道。重生之后他当然也关心过造纸的问题,西汉时期书写基本都在竹简上,这样一卷书要用到的竹简数量非常惊人,又重又不方便携带,汗牛充栋就是说这些竹简太重连牛车拉着都非常累。
但是西汉也有取代竹简的较为轻便的记录载体,叫做缣帛,写在白色或者泛黄色的丝织品上,主要用于绘图,但这种丝织品价格昂贵,即使是皇家也没有大规模使用,根本无法取代竹简的地位。
在当时也出现过用麻纤维制作的古纸,但非常粗糙,表面凹凸不平,只能用来勉强写字,只被用作包装物品使用。
“臣想要用竹子制造颜色不泛黄,表面不凹凸的纸张,陛下不想在轻薄色白的纸上书写吗?如果造纸术成功,大汉的文字传播将更加便捷,用纸张装订成书籍,其重量远远轻于竹简,民间藏书也更为简易,这是加快文书传播,开启民智的大好方法。”
刘彻本身就是一个文艺青年,非常爱好读书,平时自己也时不时创作文学作品,被张贺这么一说,他很快反应过来了张贺这个提议是个伟大的创举,一旦成功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如此大胆的提议,竟然是一名十二岁的少年提出的,刘彻不由得想起了卫青方才离开前对自己说的话:“甘罗十二为相,桑弘羊十三岁以心算为侍中替陛下打点钱财至今,既然陛下当初能让臣十四岁担任建章监紧接着又统领期门军,为什么不给张汤家的小子一个机会呢?”
当时自己是怎么说的,刘彻想了想,好像是问“仲卿对那小子如此有信心?”,那卫青又是怎么回答的呢?他只是淡定地回道:“臣有没有信心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您的想法,您不是之前就非常欣赏他吗?”
而张贺此时也是情绪高涨,其实他刚才进来前已经想过了,他之前一直低调行事,结果只是小时候发明了几件儿童玩具,就被人抓住小辫子诬告,而且他年纪也不小了,再呆在太子宫出入宫禁,也确实很容易被人污蔑和宫人有染,所以他想要给自己谋个晋身之道。
巫蛊之祸的时候太子为什么会被小人陷害到如此被动的境地,是因为太子身边虽然聚集了不少能人异士,但他们都是太子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因此一旦发生变故,在因为病痛折磨而变得有些昏茫的皇帝身边,竟然没有一个能为太子说得上话的人。
即使张贺现在想要尽力延长卫青霍去病的寿命,但人总有生老病死,他们都不一定能熬得过高寿的刘彻,张贺暗暗下了决心,他既然重生到过去,就不能让张贺和上一世一样只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太子舍人,他要想办法混到刘彻身边,在刘彻面前日后能为太子说话才行。
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张贺想到了东汉蔡伦才发明的造纸术。其实他刚重生的时候就非常想要发明纸张了,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没有纸的日子是很难以忍受的,尤其是想要如厕的时候——西汉既然没有纸,他们上完厕所自然不可能用昂贵的丝帛去擦拭,当张贺第一次见到他们上完厕所用的居然是木筹的时候,他简直要晕厥过去——至于如何用一根扁平木棍一样的东西完成这个举动,个中苦楚张贺表示并不想再回忆一次。
但是他当时一个不懂事的孩童,为了朝廷打仗偷偷摸摸搞出马镫尚且要藏着掖着,假托父亲张汤的名义,再搞出造纸术来,恐怕要被怀疑成什么妖邪之物了。所以张贺一直将这个想法压制了下来,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他本来想要等到成年后的,但这次被诬陷抓入诏狱的经历警醒了他,危险不会等待他平安长大,他现在就可以靠造纸术给自己在皇帝面前混口饭吃了。
当然,张贺刚开始的构想还没那么大胆,他只是想要发明东汉蔡伦的造纸术,就是用麻纤维制造色泽偏黄比较粗糙的纸张,但刚才门口卫青一番鼓励的话让他燃起了勇气,他大胆地将造纸的技术规划再往后挪了几个朝代,他想要用竹子制造出看起来质量更好更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白纸。陛下眼中的亮光表面他押对了宝。
刘彻对于新奇事物向来很有尝试精神,他对张贺说:“朕对你的提议很感兴趣,朕可以给你挑拨人力让你去造纸,一旦成功朕会将以封赏,失败……失败也没关系,多试几次,不做怎么知道能不能行?”
“陛下英明。”张贺在心中给刘彻点了个赞。
英明神武的陛下继续说道:“既然朕让你做这件事了,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你张贺是有才能可以胜任此事的,也正好堵住那些诬告你的小人之口,朕会让人将你之前协助发明马镫和高桥马鞍的事情公之于众,也会让义纵将你在边疆杀敌立功的事情正式公布,还有你提议和协助体检司那些事情,也让义姁对外界说道说道。朕倒要看看,你小小年纪做了这么多件有益于国家的好事,谁还敢诬陷你发明几样哄皇子开心的玩具就是佞臣了。”
“臣多谢陛下爱护。”张贺又跪下谢恩,这次是真的被陛下霸气侧漏的维护感动了。
刘彻做事向来雷厉风行,数日之内,张家大公子张贺的贤名已经传遍朝野,那么之前对于他的那些谣言和诬告也不攻自破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安排张贺被陷害就是为了这个步骤,接下来张贺要从太子伴读转职了
ps:汉代上厕所擦屁股不用纸真的是用那么可怕的工具,而且这个到唐朝都还在被贵族使用
第63章 侍中
因为张贺之前曾被人挟持; 所以刘彻特别批准张贺去建章营士兵里挑选两人,在他外出时随身保护他的安全,协助造纸; 张贺去了建章营一趟; 带回了两个老熟人——石宁和石蒙两兄弟。
石蒙一路上好奇地问个不停:“张贺小兄弟; 不是要造纸吗?我们出城去做什么?”
张贺微微一笑:“去找最适合用于造纸的材料。”
石蒙点头道:“这个我听说过了; 你要用竹子,但竹子让工匠直接去砍伐回来不就好了吗?何必兴师动众亲自跑上一趟。”
“第一批做出来的纸必须卖相好看,才能让大家信服。”张贺说道,“用来造纸的竹子最好是将要生出枝叶的新竹,因此在芒种前后上山砍取最佳; 现在正是时候; 我需亲自选一批最好的竹子才行。”
张贺这次出行就带了石家兄弟还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木匠,一辆轻便的安车就往东南出了长安城,一路往白鹿原方向而去。
张贺选择这个地方是有打算的,西汉时期长安气候温暖,也长着茂密的竹林,而白鹿原一带他曾经和太子一起发现过熊猫; 说明此处竹子质量应该不错。
带着木匠挑选了好几处竹林; 最后选了一处依山傍水的竹林,里面的竹子青翠可爱。张贺让木匠在此处做好标记; 然后派遣一队工匠在竹林面前开挖水塘,将砍伐下来的竹子截成五到七尺长度,都堆在水塘里; 然后将旁边的溪水引入水塘。
“让这些竹子在水里浸泡满一百天,这样可以让竹材软化。”张贺吩咐道,“在这里利用周围的树木石块,建造一座造纸用的手工作坊,接下来我们就要在这里开工了。”
吩咐好这一切之后,张贺就再次回到了未央宫。刘据已经有好几天没见过张贺了,他又在禁足期间,不能出宫,因此看到张贺就走过来说道:“你最近都在忙什么?连个人影都不见。”
“我已经向陛下进言要造纸,最近都在忙着准备此事。”张贺回答道。
“是因为之前那件事吗?”刘据拍了拍张贺的肩膀,“其实你不用如此努力,我总会护得你周全的。”
张贺摇了摇头:“只是被人背后陷害,已经害得卫伉失侯,殿下也不能出宫,我不能再因为自己连累别人了。”
“那好。”刘据有些感动地说,“但是你也要注意安全,无须太过辛劳。”
“那李姬怎么样了?”张贺突然想到这件事,就开口询问。
“自从那个陷害你的宫女和她的兄弟被廷尉署带走之后,她就意识到不妙,脱去首饰布衣去母后殿前请罪。”
“皇后是如何处置她的?”
“母后本想怜惜她是两位皇子之母的份上宽恕他,但父皇说不能开此先例,否则后宫别的妃子起了野心就要对我和母后不利,所以将李姬关押了起来,不许她再与别人接触。”
汉代没有专门的冷宫,但李姬被幽禁,就等于被打入冷宫一样,难怪史书上记载李姬无宠以幽死。毕竟是要陷害自己的人,张贺对她也没有多余的同情心,问过她的下场之后很快就抛至脑后。
这一天他又带着石家兄弟来到了白鹿原,在这处叫做小凤嘴的山梁下面,工匠已经按照他绘制的图纸搭建了简易的木屋作坊,在木屋外面一字排开好几个巨大的木桶。
石蒙奇道:“这些木桶是用来蒸煮什么东西的?为什么要做得如此巨大。”
张贺解释道:“这是用来蒸煮竹料的木桶,在里面加入石灰和盐搅拌之后,连续蒸煮几个昼夜,再放入一旁的水塘里漂洗,如此反复十几日,经过多次蒸煮和漂洗,竹纤维就会分解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舂捣了。”
等到竹纤维都被捣烂成泥面状之后,张贺又命人将这些泥状的纤维倒入作坊里转么用来制纸的木槽,然后在里面倒入一定的清水,再用细竹帘进行过滤,可用的竹纤维就在竹帘上形成一层薄膜。此时要工匠非常小心地将竹帘倒铺在压板上,再小心地移开竹帘,薄膜就落在板上,形成一层层分开的纸页。
这个过程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此等到捞纸的那几天,张贺一连几天都住在简易的窝棚里,和那些造纸工匠同吃同住。最开始将纸浆和竹帘成功分开失败了很多次,最后经验丰富的工匠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手法,那叠的纸纤维层也就变多了。
为了确保第一次造纸成功,张贺只要工匠叠了五层纤维层,然后用压板用力往下挤压,将纸膜里多余的水分全部挤压出去。
因为是最开始尝试,所以这活要做得精细,张贺让工匠做的第一批竹帘和压板都是四张A4纸拼起来大小的,压完之后就到了最后一道工序烘干了。
在作坊里有两道土砖垒起了高墙,在砖块之间留有空隙,早有工匠在两堵墙之内燃烧柴火,将砖墙烧得发热,这个时候小心翼翼地将压好的薄纸贴在墙上,由砖缝里透出的热气将纸逐渐烘干,等它彻底干透之后,一张色泽泛白,表面光洁又轻薄的纸就正式诞生了。
这第一张纸的诞生,前后历时四个月,其中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非常辛苦,所以当张贺从滚烫的墙上揭下第一张白纸拿在手中时,周围的工匠都爆发出了欢呼声:“我们终于成功了!”
石宁一直冷眼旁观这件事情,当看到张贺将纸交给领头的工匠,自己和石蒙抱在一起又叫又跳时,也不由得开口问道:“这制作一张纸需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人力,真的值得吗?”
张贺开心地回答:“这是刚起步,所以难免会显得麻烦一点,等到大量生产纸张之后,将这些工程流水线化,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同时制造出很多可以使用的纸张来,而且竹子原材料又不贵,造价比缣帛要便宜许多。”
石宁听他解释完,脸上也露出喜色:“那么我们就赶快去汇报给陛下吧。”
刘彻看着张贺呈上来的装在漆盘里的白色纸张,跃跃欲试地说:“这种纸张可以在上面书写吗?”
“当然可以,请陛下一试。”
刘闳正陪伴在刘彻旁边,听到后连忙坐直身体说:“孩儿为阿翁磨墨。”
那竹子制作的纸虽然比不上现代的白纸那样光洁,上面还沾着一些极细的绿色竹纤维,但看起来却仿佛自带古朴的花纹,不影响书写。刘彻提笔,看向张贺问道:“这纸由你所制,叫做什么名字也理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