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王和政敌清清白白-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荣王立刻将包袱掩上,脸上火辣辣的,“都是些不着紧的小物件,你留着便是。”
杨旷亭倒水的手一顿,他慢慢道:“不着紧么,那玉佩您从小佩戴,当年哭着喊着非要送与我,我不要,硬塞进我被窝里,还有那木雕……”
鹿童清咳一声,溜达着出门赏景了。
荣王脸上更红了,“我当年年轻气盛,做了不少轻侮你之事,我心里想想也是愧疚。”
他咬咬牙,终于将这些年从未出口的话尽情吐露,“我当年倾慕你,正逢你家遭难,我借着情势,不要脸面将你偷弄进府,装疯卖傻的缠着你,然你并不是龙阳道上的人,我始终强不来你,紧跟着穆严帝临朝,天上地下都是他的眼线,你整日寻死觅活,我不敢放你走,也怕穆严帝疑心我串通杨家,做戏救你。但你后来也该知晓,我……我的心思虽糊涂,却仅是为了救你性命,从无半点真的逾矩。”
静室纸响,茶烟袅袅。
杨旷亭没有答话,提起茶壶徐徐斟水。静了半晌,他问,“这些话,当年你从未得机会讲,但你我二人一直心照不宣,我想问的是另一件事——”
他望着他,淡淡地道:“这些年来,你瞒天瞒地,是何时?你的‘糊涂心思’换了人?”
这句轻语,如一道炸雷,炸的荣王心口开花,“噗”的一声,猛的闷咳起来。
经年深埋心底的秘事,第一次被人道破。





第19章 第 19 章
鹿童沿着走廊慢行,听着风铃吟唱,捎带着替屋里人放风。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屋里人缓步出门,二人脸上都甚平静,荣王似是比来时还松快些。三人下楼,荣王到了店面里,驻足流连画卷。
杨旷亭一笑,“多少年了,你还是爱这一口。”
荣王坦然一笑,“本性难移。”
杨旷亭道:“送你一幅?”
荣王:“求之不得。”
不一会儿,杨从外回来,手执一长条锦囊,带着素色的流苏,他指着那锦囊,“画分人物花草山水,送你我画的最好的。”
荣王接过,一笑:“多谢。”
杨旷亭看着他,许久,忽然倾身上前。
荣王一愣,看着杨旷亭的手向自己脸面伸来。
那手将粘在额发上的素色流苏拈起。
荣王呆了一瞬,摸了摸额发,乖乖一笑。
杨旷亭注视着他,亲将他送上车。
荣王回到府里,刚想拆开那卷轴,鹿童忽而进来,递给他一张素纸,上面密密麻麻数百字,落款是王卿书。
他偷偷摸摸给王大人送过一封信,简要扼明坚决的表达了自己的胸无大志,要求祈求恳求王大人不要再为他操持。
王大人的回信很简单,大意就是不!
荣王看着这封信,直犯头疼。
他哀嚎一声,扔了信纸和卷轴,扑到床上,将被子一顿乱捶。
国舅府,书房。
顾轻侯看着折子,眉头深深皱起,似是遇上了难解的大事。
这几日港城边防的速报兵几乎把国舅府的大门踏破。
门外轻响,顾轻侯立刻抬头,却不是速报兵,而是黄叔端着饭菜进来。
顾轻侯一见是他,肩胛放下,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军报便好。
黄叔将四样小菜一碗清粥放在桌上,劝道,“二公子,早饭你就没顾上吃,中午务必要用些。”
顾轻侯捏了捏酸痛的手腕,叹了一口气,道:“港城情况不好,过两日,我须得过去震一震。”
黄叔瞪大眼,“港城危险,您可别往前线去。”
顾轻侯道:“在其位,谋其事,我是辅政大将军,我不去又让谁去呢,皇帝外甥么?”
他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清粥,放到嘴边吹了吹,刚要往嘴里送,李忠从外赶来。
黄澄澄的米粥停在勺里。黄叔瞄了一眼,略微心痛。
李忠详禀任务,言到“荣王今日去了幽草斋”时,顾轻侯垂下双目,将勺子随意撂进粥碗中。
当听到鹿童退避,荣王与杨旷亭独处一室时,他眉头轻轻跳了一下。
“荣王与杨公子在屋内低声细语,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后才出来,临走时杨公子还送荣王一幅画。”
李忠禀告到此处,略一思量,将二人临走时的神情描述了一番。
顾轻侯目光盯着桌上某处,不动了。
过了片刻,他才轻轻点头,示意李忠退下。
黄叔不爱听那淫王的任何消息,撇撇嘴,将饭菜向顾轻侯处推了推,“二公子……”
顾轻侯手撑着额头,带着五分倦意,按住那粥碗边沿。“黄叔,我有些疲累,放着吧……”
黄叔一听急了,一边劝解,一边恨不得亲手喂他。
正在此时,速报兵飞似的跑进来,顾轻侯一见便知有重大军情。搁在往日他立刻绷紧神经,凝神细听。但今日,他闭了闭眼睛,当着焦急劝饭的黄叔,气喘吁吁的速报兵的面,仰面躺在椅背上,紧闭双目,睫毛发颤,深深地叹出一口浊气,过了许久,才强弩之弓似的硬撑着坐直。
提着最后一口气将军情处理完,顾轻侯抬头见黄叔守在身旁还不肯退下。黄叔上前正欲说换上热饭菜,顾轻侯抬手止住他,诚心诚意地道:“我是真不饿。”
这句话还未讲完,又有一黄门从门外进来。这次不是军情,不过是平常政务。
顾轻侯好说歹说将黄叔赶走,接过黄门手里高高的一叠折子,他随手抽了一封,正巧,是京兆尹上的折子。
状告荣王府家眷钟某无辜枉死在王府里。
顾轻侯举着折子,半靠在椅子扶手上,本以为已经耗尽的力气,回光返照似的支撑着身子,斜光映着俊美的脸庞,他静静凝视那薄薄的纸张。
最后,将它抛入废纸堆中。
鸿升茶楼的包厢里。
京兆尹和刘御史一人端着一碗清茶,京兆尹道:“听说了没,那一位前些日子送了荣王一枝老参,我听王太医那意思,还似是个好东西呢。”
刘大人嗤笑,“这戏做的有些过了。”
京兆尹摇头轻笑,“是,关怀过了头,便显作态了,你排揎完人又送补品,这不就是扇一巴掌给颗甜枣么。我上的钟家小公子的折子,他一压再压。那一位如今这拿腔作势的本事,愈发炉火纯青。”
刘大人道:“且看他憋到何时发作,越是费心经营,后招越大。说不得港城消停后,便是京城见血时。”
京兆尹道:“按大人的意思,这折子我还得接着上。”
刘大人道:“上!上到你悲愤无奈,钟家人求助无门,百姓群情激奋时,就见效了。”
京兆尹敬他,“还是您看得透。”
刘大人一笑,忽而道:“另一边也有意思,弄了一帮文官,见日的围在一处,哭天抹泪,指天骂地。前几日竟跑到六岁小儿面前求官,还认认真真地上了一封折子。”
京兆尹嗤嗤乐,“看这次那一位如何应对吧。”
不日后,一道回函惊动京城。
——荣王被命为明年春闱主考。
荣王自从杨府回来之后,思索的问题中多了一项,“那人为何向我提起幽草斋?”
他过得颓靡又浑浑噩噩,天子的圣旨降下时,还未梳头,正散发倚着窗子,手支下颌望着窗外的草木。
猛听得有旨意到,他一愣,慌着出去,一头磕下,听宣旨的黄门一字一字清清楚楚的念着圣意。
他伏在地上愣了许久,才消化了这件事。
刚一起身,余叔等奴仆满面喜色向他道喜。鹿童朝他微微一笑。
他没睡醒似的被奴仆围着恭贺,待把人打发走。看着空荡荡的庭院及刚走的人们,自言自语“跟真的似的。”
他低下头,惶惑不安。心中暗问自己,不是么?
鹿童这才上前,替他掩住衣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是福是祸,都别怕。”
荣王朝他勉强一笑,心中涌上万千思绪,比之前还要乱,却不是之前惶恐的那种乱,而是一种新的,重新审视的乱。
那人曾对他说,“安心将养。”
安心。
那人说让他安心。
荣王为自己惊人的想象和臆测一窒,心被小猫乱挠似的,一把攥住了自己的衣襟。
或许……
荣王想起数年前,顾轻侯被困荣王府时的一段日子。
新来的钟毓钟公子从小娇贵,猛到荣王府里,腆于偷生,荣王看着他与顾轻侯如出一辙的反应,并未多做解释——非不能也,实不敢也,想想穆严帝巨细交织的情报网,他害怕。
那日他如往常般来探视钟公子,没说两句话,那钟公子便借机唤他近前来,他刚过去,斜刺里冲出一把短刀,直直插进他小腹上。
荣王倒退两步,顶着满屋惊声尖叫倒下了。
那钟公子立刻被制。荣王被数位大夫抢救过来,再度睁开眼时,已是三天后,上身纵横包满白布,好不凄惨的模样。
他失血过多,总是犯困,迷糊之间只觉探病的人来来去去,并不能认清是谁。
等养足精神,一连在床上干躺数日,躺得脊背发疼,无聊的要死。
    他盼着有人来与他说说闲话,鹿童一直侍奉在他床边,但他心中隐隐总觉得却了些什么。
满院的美人依次都来探过他,没来的屈指可数。
这一日,他听见院外轻响,竟然是杨旷亭来了。
依然一副青山淡水似的样貌气韵,不冷不淡的问了他几句。
荣王上次生辰时傻等在他院外也未曾得见一面。一时间竟恍惚记不得二人上次相见是何时。
他初见杨旷亭时笑了一下,情不自禁抓了抓衣襟,手指在胸口轻挠,意外的发觉,自己竟然没有预想的兴奋欣喜。
四目相对,比水还淡,
杨旷亭只停了一刻,便离去。荣王慢慢地躺回靠枕上,刚停住,便听到门外传来鹿童和一男子的细语声。
荣王猛的昂起头,唇角已咧开一个笑,他大声向外道:“顾兄!”
拼命朝窗外挥手。
透着夏日的蝉鸣与不知何处而来的薄烟,窗外,那个清俊的年轻人回头望向他。
荣王恨不得坐起身,等那人来至床前,他又委委屈屈地半躺在靠枕上,手特地摸上包扎的伤口,自己都不曾察觉的,轻轻皱眉要糖似的,小声道:“可疼死我了”
他撅着嘴,嘟嘟囔囔。用双手比划,“那么老长的刀子,一刀捅进肚子里。”
那时与他生辰相隔未多久,他们中间一直未相见。
顾轻侯站在他床前,由着他撒娇卖痴。
他缓缓贴近他,坐在床前,叹了一口气,年轻的面庞上似是与往日不同,说不上是什么。
他将手抬起,仿佛藏着若隐若现的怜惜、纵容和无可奈何,轻轻落在伤口的布条上。
荣王眯起眼,满意极了,二人在屋里聊了一个多时辰,期间,顾轻侯怕他无趣,摘了屋里的琴,为他演奏。
荣王静赏清音,全然将手摸伤口弱柳扶风之态忘却,头斜搭在枕上,笑的痴蠢又好色。
荣王无聊,顾轻侯与他约好明日再来弹琴。
直到他将顾轻侯送走,隔着窗子看那人走远。
他回头,猛的看到小镜中一张盈盈笑意的脸。
他愣住了。
不知为何,他安静下来,这种安静持续到第二日。
清晨,探病的人陆续到来,他听见有人进门的声音,脸上的微笑克制不住地扬起。
进门的人是他之前求见而不得杨旷亭。
他的笑容凝滞。
直到那一刻,他才逐渐看清一些东西。逐渐看清镜子里笑容满面的自己。
多年后,又回到府中的荣王,再次想起那段青葱呆笨的岁月,扶着额头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因他紧接着回忆起,不久后他伤口大好,迫不及待要开荤吃肉,借着半醉,看着昏灯下那人莹白光洁的脖颈与侧脸,他偷偷咽了口口水,倾身靠在那人肩头。
那人的肩头顿时僵住,不一会儿竟轻轻发颤。
他着实馋坏了,不管不顾,厚着脸皮,手指轻抚上那片光洁。
本来言笑晏晏的顾轻侯,忽而脸色大变。忍无可忍将他一把推开,沉沉站在黑影下,许久,才淡声道:“我非你道中人……莫要再戏弄我。”
幸而灯火昏暗,荣王在地上伏了一会儿,装作半醉的模样,自己摸索着爬起。





第20章 第 20 章
想到此处,荣王扶着额头笑了一声,不敢再奇思妙想。
按礼,他该即时去宫中谢恩,荣王打开箱子,取出几身衣衫,看了看,觉得不满意,关箱时看见箱底压着一身精致刺绣的素袍。
他不记得这是何物,命鹿童取了出来,展开一看,素衫上绣着白身红鹳的仙鹤,针脚细密,鹤身优雅,蚕丝泛着月色似的流光,高贵而不失清透。
荣王与鹿童皆看住,继而荣王才笑道:“这是十年前,我还做太子的时候,新裁的衣衫,后来我辞去太子之位,这衣裳太过扎眼,便收起不穿了。”
鹿童笑道:“其实倒也没什么,也不越制,只是过于出挑了。”
荣王点点头。
过于出挑,便是错了。
从万人敬仰的太子,到一介庸王,一道下坡路走下来,他都忘了自己前十八年是活在怎样的雍容与尊贵中。
荣王眼眸中的火焰黯了黯,他垂下眼,将所有掩饰,微笑道:“把这身收起,明日穿青色那身。”
收拾妥当后,他独卧帐下。月华映着青纱,青纱里透着孤影。
及至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他便起身,洗漱完毕后,端坐在梳妆台前,由鹿童为他梳发。鹿童道:“需得这般早么,恐怕到了连早朝都没下呢。”
荣王淡淡一笑。盯着镜中的自己,安安静静的忽而改口,道:“穿昨日翻出来那身吧。”
那身衣服被再次翻出,需两个侍女拉着,荣王伸着双臂穿过衣袖,衣袂扫过一地风华。
待到宫中时,天色大亮,大理石地砖广袤铺陈,映着青天,伴着晨间清风。远处巍峨宫殿四合,离得太远了,倒显得矮小。
荣王身着华服,一步一步坦然行走在宫殿正中。
伴着几声鞭响,远处宫殿里徐徐步出几位头戴乌纱身着品服之人。
散朝了。
走在前方的官员大多品阶较低,尤是如此,他们也一眼认出不远处的荣王殿下。
荣王心无旁骛,大大方方的向前直行。
真好,他心道。
大殿行出的官员渐多,一个显眼的的身姿从正中间大步而出,那人穿着黑色衣衫,黑发整齐的落在肩侧,目光触到荣王时顿了一下。
荣王也望见他,径直向前方行去。而那人也缓步迈下台阶。
缓缓向前移动的人流集体脚步放慢,眼神向二人交汇处聚集,耳朵唰唰竖起。
白衣鹤袍和黑衣站到极近处,才停下脚步。
凉风吹动衫上白鹤,像乍暖还寒的春天,清冽又温柔。
顾轻侯凝视眼前人一瞬,含笑道:“这是要去谢旨?”
荣王微微一笑:“是否该先谢国舅大人?”
顾轻侯也微笑:“不敢。”
周围有人暗抽一口冷气,说来也怪,这二人分明什么也没做,却叫人十分不自在。
还有人轻轻皱眉,心里不知盘算什么。
众人的耳朵都立的更直,只可惜与二人所站立处相距太远。
顾轻侯稍稍贴近荣王,气息散在荣王耳廓边,“有人用当年钟公子之死参你。”
他撤开身子,荣王素来温柔的双目圆睁,问道:“钟公子之事与我何干?”
顾轻侯瞧着他的模样,手便自己有了主意,不听使唤的抬起。
他额上被微风吹动,稍有一丝碎发,并不凌乱的那种。顾轻侯的手抚上他的额,将不明显的发丝理顺。
他不知自己为何要如此,只是看见那处,心中某个念头冲出,只是他行动克制,面上一团关爱与客气。
周围人的抽气声更重。
顾轻侯温柔一笑,“想参你总能找到缘故。”
随着他的手落下,荣王抬着眼,一句“最终还是看你如何。”憋在嘴里,吐不出来。
顾轻侯又道:“明日我便赴港城。”
荣王心中一紧,皱眉笑道:“待你大胜而归。”
顾轻侯含笑,“好。”
荣王含笑皱眉,忽而道:“也不知我能否等你归来。”
顾轻侯挑眉,道:“何出此言。”
荣王依然那副凝思的微笑面孔,“自封地归来后,运气太顺,总觉得要用完。”
顾轻侯看着他,心中涌起异样,用叹息的语气训斥:“不许胡说!”
宫道虽长也要走完,四旁官员们恋恋不舍的远去,心中砰砰直跳,自诩撞上了本朝大事件。
这一日后,顾轻侯前往港城,荣王深居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但京中一时间沸反盈天。殿前相遇的这点屁事,弄得各处茶馆,各府书房,街头巷尾,瓜子与唾沫齐飞,亲闻与野传一色。成为百姓茶余饭后一大谈资。
荣王是否野心勃勃准备趁乱上位?
顾国舅是否惺惺作态,暗地下杀招?
以及他二人当年不是有一段“你强迫我”“我憎恶你”的强制恋情么?
怎么朝上百官,京中百姓盼了又盼,等了又等,这二位总是和和气气?
平日你送礼我看病,殿前甚至还眉来眼去来往拉扯起来。
这……隐隐不对啊!
无关之人不过说说闲话,身处事中的人却忍耐不住。
京兆尹府门外总是徘徊着一位衣着简陋的壮汉,近几日他听着满城风言风语,心急如焚,几乎住在京兆尹府门外,白日紧紧盯着大门,夜里则缩在墙角凑合一夜。
这壮汉便是钟家下人钟勇,他一见京兆尹出门立刻七手八脚的缠住他,连说带喊地求他主持公道。
京兆尹被他缠的无奈,只好喊着:“求我也没用,不如去求说得上话的人,给你指一条明路,何妨直接去找顾家?”那钟勇被掰开,眼看着京兆尹走远,气苦无奈,好好一个精壮汉子直欲掉眼泪。
他无可奈何,又奔去顾府外傻等,恰逢顾笑歌顾三公子出门,他虽草莽,身手却着实了得,拨开十几个奴仆,直扑在顾笑歌车马上,顾笑歌被惊了一跳,回身一看,一脚蹬在他肩膀上,骂道:“哪来的疯子,还不撵走?”
钟勇大喊:“荣王杀害小人主子性命,求大人替小民做主啊!”
下人慌忙把钟勇架走,顾笑歌冷笑:“荣王?人是亲王,谁敢动?”,说毕面色阴沉地上了车。
他进车后,嘟囔道:“也不知二哥如何想的,放任这帮亲王得意到现在。”
车马拐进一条小巷,快走出时,迎面撞上巷口走进另一波人马。顾三爷的车马被迫停下。他坐在车中不明就里,皱眉道:“为何停下?”
门外奴仆立刻禀告,“路窄,迎面过来一队车马,堵住了。”
顾三爷本就心情不畅,闻言便怒:“他眼瞎么,这么窄的路,还往里挤!”
车外已有奴仆立刻训道:“什么人,快些让路。”
同时,对面也响起一道训斥声,“这是静音王的车,闲人闪避!”
本朝惯例,亲王上路,除圣上外,一切人等需礼让。
顾家奴仆犯了愁,向安静的帷帐小声询问:“这……爷,咱们让么?”
帷帐里沉默下来。
荣王府。
荣王正在看书,鹿童从外走进,面色微微有异,他道:“顾国舅命人送了些东西来。”
荣王一愣,“他不是走了么。”
鹿童的声音有些奇怪,“听说昨晚通宵忙完政务,今日一大早便走了,临走前才下的吩咐。”
荣王接过他手里的礼单,并不是惯常见的礼单,只是一张普通的草纸,像是随手从桌上捡的一张。上面的字迹匆匆写就,是顾轻侯亲笔。末尾是他的落款,并上附“保重安好”四字。
荣王盯着那四个字。
他抬起头,将草纸折起,塞到袖里。
随着鹿童走到门外,门外竟站着十几个仆人,个个手里捧着物件,或是盒子或是包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
因礼物甚多,顾府的管家黄叔亲来押送,他本是不原来的,来了也没好气,只是毕竟荣王是主,他也不敢轻易发作。此刻只能垂手立在队首,默默无语。
荣王没理会旁的,目光只落在仆人手里的盒子上。那是个食盒,外形朴素,没什么精彩独特处。
荣王亲手揭开盒盖,小小的食盒里密密麻麻摆着许多雪白的芝麻糍粑。他静静看了一会,含笑道:“我府里难道还缺这个?”
打开第二层,是紫色的芋泥糍粑,第三层是黄色的黄豆糍粑。
荣王把食盒盖子盖上,走了两步,随意打开另一盒盖,这盒子小巧,打开还有另一层盒子,第二层盒子里还有一只布包,荣王打开布包,闻了闻,里面似是一些干枯草枝。
黄叔即便再不乐意,也得僵着脸开口,“这是我们二公子前些日子命人寻找的一味草药,据说生长在云贵地区,极难寻,善除风寒痼疾。”
分一些给你,算你沾光!
荣王听了黄叔最后一句,双手捏着那草药发呆。
余叔见荣王有些怔怔,只好替他向黄叔客套:“国舅大人费心了,听说港城离京虽近,海边却寒冷,国舅大人该多留些自己用才是。”
黄叔心中的白眼恨不得翻到天上,他也不解!为何要送荣王礼物,还是这样好的东西!
他得机,眼里偷瞧着荣王身影,嘴里向余叔道:“我们王爷身边有家眷照料,倒是不打紧。”
荣王抬起头,问道:“家眷?国舅大人何时有的家眷?”
果然!你果然还惦记我们二公子,恶心的老色鬼!做你的春秋大梦吧!我们公子如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女人围着他打转,马上就要生一屋胖儿子,才没有被你惊吓折磨的不近女色,才没有总爱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黄叔努力压着面色,道:“是一位爱慕我们公子的红颜知己,妙音馆的阮云笙姑娘,阖京有名。我们公子身旁虽不缺红粉佳人,却一直与她往来甚密。或是要收房,也未可知。”
荣王听了,什么也没说,半晌,“哦”了一声。
他送走顾府人,回到屋中,坐在椅中,趴在圆桌上,面对着琳琅摆满一大片的各色礼品,静静发呆。
正在此时,鹿童从外匆忙赶进来,焦急道:“王爷,定亲王府刚派人来说,静王和顾家三爷在街上打起来了!二人一路拉扯厮打着去了宫里,已闹到天子面前。”
荣王一惊而起,觉得荒唐,“当真?”
一个亲王,一个外戚,放到一处都怕炸的两人,竟然厮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