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怀璧-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牙劝阻道:“太子,奴才有话……”
“讲。”
短短一字不含浓重心绪,蒋常躬身又言:“奴才以为,太子不当在宫里作此画……”
平怀瑱仿若不闻,笔下未有片刻的迟疑。
蒋常一时静了,无声叹罢一息,不再生扰,直等那画成才再度斗胆劝下去:“李大人倘在宫中,绝不愿见太子因情涉险,将这引人注目之物留于旭安殿中,故望太子三思……”
已落的墨痕逐渐泛起干涸之色,平怀瑱垂眼望着画里人,闻言可算应了半句:“你倒是愈发敢说了。”
蒋常愧退两步。
“罢了,”他这边正自惶惶不安,熟料平怀瑱蓦然转了态度,依他之意嘱咐,“待画干透,你替我好生收起,来日随信送往境南。”然而话落又觉不妥,平怀瑱稍作衡量将后话收回,改口道,“不必送往境南,替我仔细藏着罢。”
“嗻。”
蒋常松了口气,送去境南也好,要他藏着也罢,不论太子方才作何思虑,总之此画不伴太子之侧便不至招来口舌灾劫。
室外传来夏虫嘶鸣,枝叶摩挲声点滴入耳,平怀瑱隔窗远眺,长指轻叩书案沿角,面上无悲无喜,瞧不出想些什么。
蒋常耐着性子作陪,想他今夜本不当值,及入三更突然来殿走上一趟,无非是起夜时想起白日之事,担忧着太子心有郁结,这才来瞧个稳妥。
谁知一瞧还真瞧得平怀瑱满额冷汗,不甚清晰地嚅着久未闻的“瑾弈”二字。
蒋常默想,皇家自有皇家苦。
下一瞬,忽听平怀瑱开了口,亦将此事提了起来:“当朝储君不愿成婚,是否闻所未闻得荒唐?”
蒋常怕极这问,避而不答。
平怀瑱也不等,紧随其后是另一问:“倘是一国之君,后宫无人,是否更为荒谬?”
话落仍无应声。
平怀瑱于是失笑,自问自答道:“简直惊世骇俗……可谁说天下非得与那一纸婚事相干?”
不婚不娶,膝下无子,凭什么就能夺去他真龙天命。
平怀瑱誓要一赌。
夜更深了,蒋常从始至终未在太子婚娶之事上置言半字,只吊着精神与他解乏,从殿内书案后与之缓步行往凉院踏月,一点点地望着天际泛出鱼白。
几乎整宿未眠,平怀瑱本该疲乏,然经彻夜斟酌竟觉清醒非常,想他不愿成婚之事许在天明后便会经赵珂阳之口传入皇后耳中了,到时……
且行且望罢了。
平怀瑱唇边浮出些许苦笑。
晨光乍破。
身旁小太监眸下起了青影,经初晨一照显眼很多。
平怀瑱有所察觉,不再留蒋常说话,嘱人回房歇息,体贴予假半日。待人退下后,他独于院里缓步再踱了半圈,坦然等着凤仪殿传他觐见,脑里可预见皇后当是哪般震怒,而他不肯让步多多少少终会伤了母子情谊,更怕是将她气坏身子。
他实感两难,无奈候着,不料整一日过去,凤仪殿竟似毫不知情,就连那两趟晨昏定省,平怀瑱都未从皇后面上瞧出半分蛛丝马迹来。
平怀瑱至此才深信,赵珂阳是为他守口如瓶了。
这一守便是一日,一旬,一月,乃至一年。
他与李清珏之情意,不论赵珂阳出于哪般顾虑,都再未教多一人知晓。
而宫里宫外,大事小事,仍自经年不断,岁月静逝无踪。
第六十三章
京有诗云:姹紫嫣红争芳菲,碧绦婀娜竞春姿。
所陈之景,是为花街柳巷。
而京城寻花问柳处倒不媚不俗,为那一众风流才子赋得一雅名——藏玉巷。
伴着华灯初起,藏玉巷初而兴了人烟,愈至夜深月明愈有车水马龙之相,把一整座京城不眠之声色笑语囊括其里,永不知乏。
正是宏宣三十七年,春三月,桃花水绕城,煦风渡人间。
巷深处软语浸着酒香,脂粉醉了恩客满片胸襟,那面相纯纯仿佛不谙世事的仙子揣着成了精似的一颗心,娇滴滴迎向刚打楼外华贵车架而来的达官贵人,声声“相公”挂在嘴边,嗔怨着久未相见也不知念想。
这一掷千金赢得一身虚荣之地,此夜便自戌时浮华如故。
月将升,巷里一幢新楼缀亮檐角素雅明灯,烛火光透出淡紫笼盏,其上墨色与堂外门匾相映书着“筑梦”二字。
往来寻欢之人因着好奇总不觉牵马驻步瞧上几眼,疑着这格格不入的几分清净气,或自行偏头探寻,或听身侧懂行的同伴讲道:“也不知是哪家金贵的开得这么一间倌馆,这里头可都是些卖艺不卖身的主。”
闻话之人兴味可不在后半句,只听着前头两字心猿意马了起来:“竟是倌馆?可比巷里头那间好?”
“我看还是巷里头那间好,”同伴戏谑挑了眼角,凑近来低声道,“细皮嫩肉的任你拿捏,好过这能看不能吃的。”
话落俱起了粗鄙笑声,相伴行远。
筑梦楼犹有如水琴声和缓淌出,楼外万象不生烦扰,随着车去人来,二楼半扇木窗为人探手静掩。
身后外厅传来急切足音,掩窗人收回手,方一转身便被一人偎了上来,胳膊缚着后腰缓步逼退至软榻。
李清珏半敛双眼,望着近在眼前的半弯俊眉与其旁凌厉伤疤,手掌贴着平怀瑱后颈,任他将浅吻一下一下地印在唇边,久久不肯离去。
良久,那吻才挪了几寸,顺腮至眼角,亲了又亲。
李清珏吃痒合眸,轻声问:“太子亲够了?”
“不够。”平怀瑱嘴里应着,手上总是舍得松了半分力,侧身躺下将他揽在怀里。
时隔十三载,李清珏归京,如当年所诺,为太子亲手养出精锐百余,隐于筑梦之中。
世人只知藏玉巷又多出一座醉生梦死的欢馆来,却不知此梦非彼梦,楼里之人皆不寻常。
平怀瑱拥着李清珏,耳里绕着门窗难挡的欢语喧哗,十余年间诸多心疼与怜惜倾盆而出,默了许久终是忍不住附耳低叹道:“清珏受苦了。”
李清珏不答,缓缓拍着他的后背,想如今行军千里且余一步之遥,只待这一步稳稳落下,过往之苦都可如风散去。
楼下堂里琴音止,李清珏在这忽而静了一分的间隙里倾身吻了吻平怀瑱眉心,手至身前以指腹轻抚他眼角伤痕,简短应道:“不觉苦。”语罢不愿他再无由生愧,转而说起正事来,又道,“昨夜楼里来了一人。”
平怀瑱果被他引走心思,闻言料得此人身份奇殊,凝神等着后话。
李清珏手间不再动作,但将声放轻几重:“二十有几,名作周君玉,似是朝中人,我却不识,你可知晓是哪一位?”
平怀瑱自“周君玉”三字起便微微蹙了眉,颔首回道:“刑部侍郎,当职不过两载,你自是不识的。”
“刑部?”
“嗯,”平怀瑱同他想到了一处去,“此人确该多加留意,从前是武阳侯营中人,为他举荐入朝,怕是与小六同党。”
李清珏一时深思,话里想到远在璃崇的刘尹,贬谪十三载,若非太子安插暗处之人诸事作梗,缕缕阻他前程,难说如今是否已寻得翻身余地。然虽如此,刘尹却从未死心,如于千里之外引线至京城朝堂之上,半丝儿风吹草动都不见落下。
自承远王去后,武阳侯与之数年交好,所持兵力如淬火利刃直指东宫,只待时机一到凛冽来袭。
宏宣帝日渐老矣,身骨不复从前,而太子恩宠未减,可见换储之举必不可期。李清珏设身处地,试想自己若是六皇子,所行之路无疑只剩逼宫一条。
倘依皇嘱,太子必为正道,无可撼动;但倘若由人逼宫,两方兵力悬殊,难保太子胜算。
眼下攥于手心的这精锐死侍百余,可护太子近身安危,却挡不住改天换地的千军万马、狼子野心,李清珏愁绪隐生,细在心间将当今兵力一番算计,愈觉困难重重。正欲问什么,听平怀瑱先开口道:“那周君玉是孤身独来,还是与人作陪?”
“与友三两人,”李清珏知他担忧何事,予之宽慰道,“我从他友人口中知其身在朝廷,不敢掉以轻心,便令怜华亲自会他。怜华告与我道,他那几位友人皆是寻常身份,不过偏好男色才寻他作伴来此,想来并未对此处生疑,你不必太过顾虑。”
然而平怀瑱如何不顾虑,怕只怕邀者无意,来者有心,那周君玉倘成了这筑梦楼的常客,时日一久,难免捕住蛛丝马迹。更怕昨日同行不过寻常友人,他日再往便会换作最不期的朝中某位。
他轻叹一息,敛眉静望李清珏眉眼,不知如今朝中还有几人能认出他来。
那如夜墨眸化开两道柔软清光,好似沉寂帘幕割破裂口,溢出纷繁复杂的厚重情绪来,教人躲也躲不开去,只得端端承着。好在李清珏倒也从不想躲,只是被他这般凝得久了,忽而生出一问,分明像稚童般问得纯粹,偏将敬称挂到了嘴边,低声道:“太子瞧着,臣可是老了?”
平怀瑱心头一刺,不及思考便急着将他揽紧应道:“你永不会老。”
李清珏埋首在他颈间,眼角浅浅细纹似有若无。
今三十有二,人过而立,孰能不老。
只是平怀瑱所言他确是懂的,一如此人在他眼里心里,始终与初见无异,是那在凤仪殿中遥遥对他眨眼逗趣的调皮孩童。
李清珏深深吸了吸气,身前人襟上熏香残留的雅致余味尽入肺腑,脑中思绪渐渐平静下来。
“太子亦不会老。”
温言和缓入耳,平怀瑱重归怡然,俯首轻蹭他发顶,这才拾回方才未尽之话,道:“清珏,你在这筑梦楼里比在舅舅府上自在,本是好的……但此处人来人往,少不了会与朝中旧识打上照面,还当多加小心。”
“我明白,不过认得我的也该不多了。”李清珏颔首,话至此似想到了什么,抬眼意有所指道,“太子觉得,元老将军可会‘认得’我?”
“元老将军?元将年及花甲,身虽硬朗,旧事难免健忘,况且他长年驻守边疆,从来都不曾见你几回,又如何认得?”平怀瑱起初不觉李清珏深意,一本正经地答着,罢了骤然恍悟,微讶道,“清珏之意,是指……”
平怀瑱避忌未道完的两字,李清珏却不避讳,颔首道:“正是何家。元将再是健忘,也该记得当年以命相救之人。太子,当朝兵力近六成握于武阳侯流派之手,余下可用之人不过元家与平王,平王暂可表过不提,元家是绝不可再由之置身事外了。”
李清珏话里平王不是别人,正是当年那分外早熟的睿和王世子平非卿。
九年前世子沙场与元家联袂,少年一战立下奇功,令宏宣帝赞誉不绝,竟破先例、舍忌讳,以天家之姓赐他封号为“平”,此等无上殊荣一时惊了天下人。
然个中缘由倒不仅如表象所见而已。
朝中各位无不揣着十万分明白,宏宣帝之所以一纸“平”字封号平非卿,一则是为缚他兵权,以此虚名予足荣耀,便可少少释些军马于他,从而免了皇室中人手握重兵之忧;二则是为弱化元家功劳,令世人更记着平非卿乃少年英雄,而忘了元家同样亦将汗血抛洒厚土。
自当年何家一案,宏宣帝便不够信任元家,但又失不得元家,才似这般精心算计,削其实权,只以恩宠善待将其牢牢捆缚掌中,为国所用。
是故李清珏方才所言,才会道出一句“平王暂可表过不提”,因平非卿手中兵力寥寥,难当武阳侯手下军马,亦因平非卿随年岁成长脾性越渐沉稳,看似寡情淡漠,实则敬太子、尊储君,此心多年未改,不须生疑顾忌。
所以至关重要的一步,还待看元家如何作为,唯有元家与平非卿齐心,才能勉力以那不足四成的筹码与武阳侯相敌。
平怀瑱将他所言字字听进心里,思来想去,元老将军一根直筋,至今不染护储夺嫡之争,可谓以德报怨地愚忠着宏宣帝。欲令之于新帝落定前一改迂腐,为己效忠,想必非得搬出“何家”二字来了。
可平怀瑱如何舍得。
眼前的李清珏改名换姓隐忍匿身多年,今要为他袒露身份,一赌元将为人,无异于将他珍视万千之物层层剥露人前,时刻承担着被人一击粉碎之险。
“元家不可再置身事外,便由本太子亲自去请。”好一晌过去,平怀瑱作了答复,终不忍李清珏出面,语气未有商讨之意。
李清珏蹙眉:“太子若能请动,元家又岂还是元家?”
“便是请不动,也不可由你去请。”平怀瑱不肯松口。
李清珏闭眼将他拥紧,不愿再费口舌。平怀瑱所有顾虑皆与他安危有关,既如此,再争论下去又如何能得一两相满意的结果。
反正事到如今,作何打算,将行何事,也不是非要得他一个首肯。
第六十四章
室外响起两声叩门音,不轻不重,不疾不徐,是以微曲指节笃笃落在漆褐的柏木门框上。
李清珏翻身下榻,正衣襟迎出,身后平怀瑱亦自榻上坐起身来,未随他同行,只隔着一道半透纱帐将外间动静望进眼里,模糊瞧得一年约十六的白衣少年入室而来,声澈如泠泠活泉,素净唤了声“爹爹”。
平怀瑱眉梢微动,不觉偏了头,寻帘隙细探少年清俊眉眼。怜华倒已见过,想必来人该是李清珏膝下另一养子,容夕。
那长眸柔唇,虽眉鼻不同,但比之怜华,此容夕竟与少年何瑾弈甚有几分相似。平怀瑱恍惚逸神,少顷,见帘外少年似有所觉,戒备望了过来,一时间如画清雅之貌染上三分凌厉,杀气瞬生瞬灭。
平怀瑱失笑,起身过帘缓步现出身去。
待近了跟前,眼旁那道伤疤霎时间一览无余,容夕面有讶色,稍一怔愣顿时敛下满目不敬,回退半步落下单膝行礼,嘴里虽未问候出声,然所表所现已显而易见,是猜得了平怀瑱身份。
平怀瑱愈起兴味,看了看李清珏,将少年自地扶起,问:“你怎知我是何人?”
“爹爹身边无需防范之人,该是太子。”话有纰漏,未道实情。
容夕垂眸敛下无奈窘色,思及日前怜华所言,道太子面虽英隽,却为一道旧伤破了柔和之相,瞧来遗憾至极。怜华性无拘束,时常口无顾忌,但此等不敬之言他听过便罢,又岂可如实相告。
幸而平怀瑱未作深究,转身至桌旁坐下,执壶浅斟清茶几盏,想容夕来此当是有事欲寻李清珏,不扰他二人交谈。
房门已在容夕入室后悄然掩拢,然而太子此刻现身外厅,李清珏恐有疏漏,只怕被谁唐突闯了进来,行上前去将门栓扣紧,诸事稳妥才回身至桌畔携容夕一道落座,问道:“何事寻我?”
容夕自不避平怀瑱:“昨日那位周大人又来了馆里,未与友同行,独身一人去寻了怜华。”
李清珏禁不住眉心蹙起,与平怀瑱一望。
“怜华昨日可有不慎显露端倪?”
“绝不会,”容夕笃定摇头,“怜华看是漫不经心的性子,实则心细如尘,他若有意提防,便不会妄生纰漏。”
容夕所言恰是实情,可越是如此,越令李清珏迷惑不解。
他实难明白,既无所纰漏,又是何处起了异数?
这筑梦楼落京尚未足月,且不论楼中人真身如何,单是那表象艳名都断不至远扬。区区一座品茗问曲的素雅楼阁,如何会令那刑部中人接连作访两日。
“许是作乐罢了,”尚未想得通透,身旁平怀瑱倏而开口,轻描淡写松了他脑中紧绷之弦,好似满不在乎般轻磨杯沿道,“暂勿打草惊蛇,若来听曲便由他听曲,烹茶鉴画皆任他自在,不过一介刑部侍郎,在这楼里还能掀起浪来不成?”
容夕听在耳里,才知那人原是朝中刑部侍郎。
李清珏略作沉吟,觉平怀瑱言之有理,眼下周君玉不过作客于此,怎可敌不动我动,倒不妨笑面待人,假以时日,终能见他内里藏着几分心思。想着向容夕嘱道:“教怜华谨慎行事罢。”
“好。”
容夕颔首,此后别无多话,只怕扰了二人,这便起身离去。
室内忽而止了低谈人语声,平怀瑱望着已无人的那一方空座,难掩感慨:“这容夕,心性不似少年。”
“容夕惯比怜华稳重,却是思虑有余,活泼不足。”
李清珏认同太子所讲,更明白容夕不同怜华的几分成熟是经年累月积淀而来。他守着两子长成少年,见过他们欢笑打闹,亦见过他们迎雪砺剑,记得他二人尚值幼龄时便因习武而受的记记伤痛。
他早有发现怜华容夕俱是坚毅果敢之人,但怜华天性开朗,每每受伤即便不觉委屈也定要凑来跟前骗他哄上一阵,反观容夕总不愿令他知晓,只肯独自抹了伤药又执剑回到练功房里去。
是以日复一日,容夕今不过十六有余,眸底便囊有世间繁复之相,而那万象之中,少年孑立其中,无人无物足以触碰。
这般不寻常,怜华非如此,亲侄瑞宁更非如此,令李清珏心底愧而生痛,只觉是他一己私心才害得容夕不能形同同龄人,十数年无辜承着护储重任,片刻喘息不得。
李清珏愈思愈远,禁不住深陷其里,只愿有朝一日能予容夕怜华以惬意自由,天高海阔,任君畅扬……
想着,静置桌面之手忽被覆住。
平怀瑱素来知他匪浅,委婉道出他心中所求:“再不久矣,万事依你所愿。”
李清珏手指一颤,抬眼静将目光落进他眸底,良久点了点头。
月悬中天,藏玉巷人烟正盛,暖曲重重荡入巷深温柔乡,醇香美酒盈金杯,煞是醉人。
太子身份不凡,若长在此处为人察觉恐引来诸多麻烦,因而不便于此久留,踏着车马最乱之时独身离去。
巷外街角少有行人往来之处,一辆车架默默掩在无光一隅候了许久。
终把人等着的蒋常整颗心放了下去,忙不迭迎太子入车回宫,特地曲折婉转地绕了几条宁谧街道避人耳目。直到那高及两丈的朱红宫门映入眼帘,他才当真吐了胸腔里紧憋的一口气儿,摸出宫牌备在掌心里,示意守城侍卫开门放行。
平怀瑱于车内闭目养神,听着门启又阖之声始终未曾睁开眼来,片刻后听帘外传来低语道:“太子,往后……莫不如还是将李大人请到赵府去?”
平怀瑱闻之不悦,却知蒋常并非杞人忧天。堂堂太子逗留声色之所,一旦为人所觉,后果不堪设想,届时不论是他还是一整个筑梦楼,必都难得善果。
是该收敛了。
“嗯。”
单单一字霎时使得车外太监眸里一喜,不料太子这般痛快便应了他,蒋常满心欣慰,不再叨扰。
平怀瑱今巳时出宫,先往赵府寻赵珂阳议事,足大半日过后又悄然去了藏玉巷,期间未得空短寐,已觉疲乏。此刻回宫,原想早作梳洗就此歇下,不料事有巧合,他这边儿方且迈入旭安殿中,便逢凤仪殿雁彤匆匆寻来,那双眼于夜月之下隐隐泛红,声含颤意向他急切拜道:“太子!请太子……去看看皇后娘娘吧。”
平怀瑱如遭钝击,脑里轰鸣。
蒋常亦不敢怠慢,忙跟紧了步子随他返身出院。
一行三人步履愈疾,平怀瑱将两人远远落在后头,待至凤仪殿中,不等通传便闯入寝殿之内,所幸所见之景不似他猜想那般揪心。
殿中无太医,皇后静卧榻上仿佛正值好眠,伴着浓浓药香一动未动,待听着了熟悉脚步声,缓缓睁开一双早已经日月重染风霜的眸子,浅浅蕴出几抹笑来。
那双眼不比从前澄澈明亮,浊浊布了尘土,又如有朦胧晦纱阻隔其中,令她视物艰辛不已,侧眸虚望半晌欣然唤道:“太子来了。”
平怀瑱快步至榻前,掀摆侧坐其旁,执住了皇后不同从前柔亮光泽的手掌。
“母后,是儿臣来了。”
说话间愈将身姿俯低,字里行间饱含心痛,唯恐皇后瞧不清他。
当年为绝天花所用之毒,今已入脑,令皇后双眼日益模糊,寥寥数尺开外便难辨他人容貌。
今日这症状好似更重了些。
平怀瑱喉口苦涩,隐忍片刻后故作泰然般顺眉笑了起来,对这女子哄道:“母后今日瞧来气色红润,精神好了许多。”
皇后岂会不知他是有意宽慰,弯唇摇了摇头:“本宫身子如何自当心里有数,太子不必忧心,本宫还要活着见你成为一朝明君……今夜唤你来殿,不过是眼神越发不明了,只怕一觉醒来,再不能看清你模样……”
平怀瑱抿唇不应,唯恐一开口会失了态。
皇后温暖手掌自他掌心挪出,于话间轻轻抬起,一寸一寸抚遍眉眼,似要将爱子形貌深刻记忆之中。
平怀瑱合眸任她触碰,眼睑敛下一刻,室内盈盈烛光尽散,黑暗中旧事狂涌,三十三载母子情深,岁月漫长,却终是逃不过白发人迟暮之年。
面上手掌未经重活绝不算粗糙,但因年过天命而稍显松弛,磨着那眉骨向下勾勒,过鼻梁、抚唇畔,至下颌方止,好一会儿过去才恋恋不舍地收了回来。
平怀瑱重又将之执住,目如温水望着她,看她一双眼努力地想要瞧清自己,虽万分艰难,但格外餍足。
又是良久,那餍足之情里缓慢徒然生出几分遗憾来,皇后无奈叹道:“不知何日才能见你娶妻得子。”
平怀瑱手指收紧。
数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