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曾经风华今眇然-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老夫人原本以为冲着自己的面子,这事二儿子应该不会提,但没想到这二子居然一点面子没给。
  “他大伯也是为了君瑜好。”白老夫人一脸严肃,弄得好像是白观游和白夫人的不是。
  “是吗?”白观游看着白老夫人,“母亲,有些事真拿出来掰扯就没意思了。这事到底怎么回事,谁能得利,我们心里都清楚,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
  白赏历见形势不对,也知道硬碰没有好处,便放缓了语气,“观游啊,都是大哥的不是,大哥也是觉得君瑜身边没个贴心的人,你们当时又不在京中,实在没个人能照顾他,才想了这么个法子。但咱们都是一家人,哪能有隔夜仇呢?”
  白老夫人也悄悄捅了捅白大夫人,让她也说点漂亮话,先把人哄住了再说。
  白大夫人会意,不情不愿地转了态度,“是啊,这不也没出什么事吗?这事就揭过吧。现在你们回来了,君瑜也好好的,再反观我们府上,那才是真的愁白了头。若薇那丫头整日以泪洗面,老太太心疼得不行。她好歹是配给大皇子的人,现在我们见大皇子一面不易,小叔,您帮个忙。见面三分情,让若薇见一见大皇子吧。”
  白老夫人也配合,呜咽道:“观游啊,现在就你能说得上话,你可千万要帮帮若薇啊。她这样被赶回了家,咱们家也是面上无光,你以后在朝堂上也没有脸面啊?”
  白观游第一次有这种“我知道你们在演戏,我看着你的演得这么入戏,都不是知道是打你们左脸好,还是右脸好”的脱离感。也实在不欲多纠缠,说道:“母亲,当时分家时我们什么都没要,您与大哥一起住,家中的财产,您的嫁妆私房以后都归大哥大嫂,这是我们分家时就说好的。”
  这些分家文书上都有记录,断然是赖不掉的。
  白观游接着说:“之所以这些年过得与未分家时差别不大,也是因为母亲在,孝顺您总是要的。但我们与大哥已经是独立的两家了。母亲,大哥也好,您也好,不是不知道我在朝中艰难,也不是不知道兮择在战场的危险,将军府的今天,是我和兮择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同样的,你们也应该知道我府上的立场。如今大哥骤然攀附大皇子,在您心里,大哥是人往高处走,为了白府。可在我看来,就是将他与我的兄弟之情生生割裂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家人两个立场,无论其主是谁,都不会再全然相信我们这样的人。所以若薇抬进了大皇子宫中才是那种待遇,你们不但没想明白,还意图让我为你们说话。如果我做了,才是失尽人心,连我的将军府恐怕都保不住了!”
  “可若薇是你亲侄女啊,你怎么能不管她?!”白大夫人尖叫道。
  白观游冷淡地看着她,“兮择还是我儿子呢,我怎么可能为了别人,不管我的儿子?”
  白大夫人被堵在那里,嘴张了几次,却说不出话来。
  白赏历慌乱又焦急地看向母亲,他现在全指望白观游,可白观游明显不管,那他们家不是完了?!
  白老夫人抖手指着白观游,“
  那你是连我这个娘也不顾了?就算你与赏历立场不同,可你们还是一家人啊,你怎么能真的不管?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逆子?!”
  白观游一脸失望,叹气道:“我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既然大哥与我不同道,选择了大皇子作为依附,那我们就已经是两家人了。这不是我选的,是大哥选的。母亲也不必吼我,大哥的选择必然是过了您的耳的。人往高处走没错,但也要看能不能爬得上去。”
  “混帐!”白老夫人摔了茶盏。
  白观游话都说到这一步了,也没什么豁不出去的,“母亲要觉得不服,尽可去御前告我。不过要告什么您想清楚些。告我不孝?已经分家,我没做出格之事,不算不孝。告我不帮侄女?皇上本想杖毙她,勉强留她一条命,您以为皇上会想听这个?还是告我结党?您没证据,无凭无据之事换不回任何结果。而且若大哥败了,对我影响不到分毫,别人也可依旧称您一声白老夫人。可我若败了,白家在京中就彻底没了依靠。别说‘白老夫人’这称位,这京中您恐怕都待不住了。”
  白老夫人吓住了,她不得不承认二子分析的都对,也是因为都对,让她油然感到一阵绝望,哭也不是,喊也不是。
  白观游摇摇头,道:“若没什么事,我就不留您和大哥了。”
  说完,他牵过白夫人的手,离开了让他气闷的客厅。这也是多年来,他面对母亲和大哥,感觉最轻松的一次。
  在白家大伯找上将军府时,三皇子也约了祁襄见面。没说什么特别的事,无非是问了与白君瑜的关系是否缓和了。祁襄早想好怎么应付他,依然也是游刃有余。
  荣洌抱怨着皇上召见荣沧的次数比他多,显然是更重视荣沧的。可见还是忌惮着他的外祖,而他现在也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主要也是朝中没有大事,他想让皇上另眼相看也没那个机会。
  祁襄喝着红枣茶,淡定道:“殿下,机会是要等的。如果能有机会争取一份军功,那才是最拿得出手的,其他皇子也不能与您相较。”
  荣沧之前是出征过,但因为粮草一事和白君瑜受伤,看似有赏赐,却并不是值得拿出来说的军功。
  荣洌一下子像是看到了希望,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我是应该在这方面打算一下。”
  祁襄淡笑不语——军功对三皇子可能是加成,也可能是催命符。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漫曼缦、紫月阁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仝筱沐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2章 
  转眼过了一个月; 京中的天气不再严寒,却还是冷的。
  祁襄与白君瑜的关系依旧保持着对外不如往夕; 对内亲昵如旧的状态。三皇子那边可能是监视了一阵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也就不再管他了。
  大皇子的身体也好多了,皇上待他如旧; 只是明显减少了与他讨论朝堂之事。无论大皇子怎么想,至少在旁人看来,大皇子这一病; 是把自己的太子之位给病没了。
  白若薇依旧没被接回宫中; 像是所有人都把她遗忘了一般。之前巴结白赏历的人也都销声匿迹了,白府也成了门可罗雀之地。
  奉北将军府一切倒是照常; 与朝中其他大人的府上没什么不同。
  这个时节也是快赶上青黄不接的时候了,各地需要朝廷救济的地方也不少,加上要给各个军营分配所需; 倒是比年前忙碌不少,不过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不需要额外操心。
  这日一早; 边关八百里加急; 折子送入宫中; 一个时辰后; 皇上召集大臣御书房议事。
  皇上一脸寒霜,严声道:“戾狼族来犯,这是上午送到的折子,你们看看。”
  李公公将折子交给下面的几位大臣。
  兵部尚书道:“皇上; 戾狼族向来以吞并周围小族为目标,从未侵犯过我大川,这回突然来袭,是为粮食还是其他?”
  皇上道:“戾狼族去年新上任的首领野心勃勃,好武擅斗,周围部族已经被他吞并得差不多了,戾狼族的实力也因此大大提升。在这个时节来犯,看似应该为的粮食,但戾狼族的那几个动作和推进的速度,明显是冲着城池来的。”
  折子传得慢,大臣们也是边看边讨论。
  “皇上,戾狼族本就是狼子野心,单看他们吞并小族的速度就可知。现在他们明显壮大起来,已经成后患。朝廷应该立刻出兵镇压,将他们一鼓作气之势打压下去,否则他们越战越勇,大川反而不好对付。”
  “臣附议。而且现在派兵前往,要花不少时间,派谁出征也需要再议。不如先让就近的军营增援,朝廷也能有个缓冲准备的时间。”
  “皇上,事关重大,的确需要细细商议。征战是大事,万万不能再出之前那样的纰漏了。”
  “这次戾狼族来势汹汹,大川必须小心应对。这还需要看户部的粮草银两是否充足,将领和军队整合也务必得安排妥当,这也需要时间讨论。”
  皇上点头,“各位爱卿说得都有理。你们回去写个章程出来,明日早朝再议。左相、右相、兵部尚书、户部一干人等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臣等告退。”
  皇上留这几个人,也是继续讨论这次的问题。
  出兵是必然的,但让人去,派多少大军,钱银所需,还是要再讨论一番。京中近来救济各地、补给军营,花销不少,能否支撑大战确实要好好算算。
  这回,一向爱发表意见的左相倒是很沉默,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过众大臣都说得激情飞扬,他不发表意见也没人特别注意,只有右相看了他两眼,也没说什么。
  戾狼族的事很快祁襄也知道了,这就是家里有将军的好处,战事方面的消息总是来得特别快。
  白君瑜依旧很小心,是晚上才到的小院。当然了,既然来了就不可能走了。
  祁襄坐在床边泡脚,师父给他弄了些草药泡足,是能暖身的,也是提前帮他调理。等天真暖起来,乍暖还寒乎冷乎热时,才不容易生病。
  “这次的战事你怎么想?想出征吗?”祁襄问他。作为武将,功勋之类的且可放到一边不提,保家卫国总是首位,如果白君瑜想
  去,他也不会阻止,男儿总该有男儿的抱负。
  白君瑜摇摇头,“以前遇上战事,抛开那些军权的顾忌,我都非常想上阵杀敌。但这次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比起上前线,我更想陪着你。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不是特别必要,我不想再把时间浪费在出征上。而且到了我们家这个地步,已经不可能再往上封了,我去与不去也争不上什么,能上战场的将军除了我还有很多,不是非我不可。所以比起那些,我更想守着你。”
  祁襄轻笑,“白将军,为爱丧志可不是武将所为。”
  “为了你,我可以什么都不要,那些志向说白了,不过是关系着地位,我只要能护住你,走到一定的位置就够了。无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白君瑜拿过布巾,蹲下来帮祁襄擦脚。
  祁襄也不跟他见外,嘴角的笑意一直没淡过,“那这回的风头不出也罢了。我之前跟三皇子提过他需要军功来巩固地位,我猜他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另外,上战场可以是军功,也可以是陷害他人最有利的地方,难保别人不会借机生事,所以在将领没有确定前,还是提起精神来应对吧。上回三皇子想害你,虽然最后没波及到三皇子,但怎么回事咱们心里都有数,难保这回他不会再出手。大皇子也要防一手,这种机会三皇子不想错过,大皇子更不想错过。”
  白君瑜点头,“我明白。如果皇上无意让我出征是最好的。就怕皇上有意,我就不好拒绝了。”
  武将拒绝出征,与懦夫没有区别,皇上必然不高兴。
  祁襄将擦干的双足置于床上,“嗯,你有你的愿意,皇上有皇上的想法,随机应变吧。”
  白君瑜将水盆端出去,回来后才又道:“最近左相上朝都不太发表意见,好像有心事似的,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祁襄将被子拉过来裹住自己,“可能是查彭良的死因查到后来,发现可问之人都不在了,也觉得不对劲儿了吧。”
  左相的查的慢这事已经被他们吐槽过无数回了,到了这个地步所有线索都断了,可以说是查无可查,左相心里自然也会掂量,是不是皇后或者三皇子灭得口。
  “主要这事还是左相不敢大张旗鼓得查,才耽误了。”
  “倒是没所谓,现在三皇子已经与左相离心,结果都是一样的,过程不重要。”祁襄说。至少在这件事上,结果远比过程重要。
  白君瑜笑说:“这中间还得感谢大皇子的默默相助。”
  “就是不能修书一封,向他表示感谢,有点遗憾。”祁襄煞有其事地说。
  “以后总有机会的。”
  “也是。”等四皇子登基,他们再感谢也不晚。
  次日早朝,毫无疑问地围绕着战事展开。大臣们议得热火朝天,有赞成出兵的,自然也有反对的。有认为戾狼族不可轻视的,自然就有觉得小题大作的。
  可在这种即将面临青黄不接的时候,大肆出兵无疑是费粮食的,前朝后宫都得缩起肚子过日子。但出兵不足,万一被攻略城池,大川之后也会非常危险。所以纵观比较,出兵都比不出兵好。
  至于人选,皇上刚一开口问谁有意出征,三皇子就站了出来,主动提出愿意出征。说戾狼族现在士气正旺,如果没有皇子出征为将士增加士气,恐怕无法压过戾狼族。大皇子身体刚有起色,不便出征,四皇子坐阵户部,军需上的事需要他出力。思来想去只有自己最合适,也愿意为国效力。
  皇上沉默了一会儿,道:“你有心是好的,但你没有征战经验,此去凶险,万一有个不妥……”
  “父皇,儿臣心意已决。儿臣知道自己没有经验,武功也不算出挑,儿臣愿意听从主将安排
  ,只为增加我方士气。”荣洌一脸诚恳。
  荣洌不争权,皇上也就不好拒绝了,只问:“那你可有好的将军人选?”
  荣洌道:“儿臣对军中之事不太了解,只知彭将军用兵老练,白小将军骁勇善战,若与儿臣一同出征,想必无虞。”
  白君瑜皱眉,没想到皇上没指名他,三皇子倒是他把他拉下水了。他对彭济没有意见,彭济比起彭良来,是个不错的,与彭济一起出征,白君瑜并不担心。只是三皇子想跟彭济一起出征,舅甥俩想有个照应很正常,但加上他就不太对了吧?
  皇上先问了彭济。
  彭济正直,又是家国大事,自然愿意。
  皇上随后又问了白君瑜,白君瑜也不能直接说不去,只道若没有更宜出征的人选,他也义不容辞。
  四皇子在户部,对于粮草供给上白君瑜完全不担心。而皇上问了他意愿,没有明确地表示不愿意让他出征,他拒绝的话也不能明说。不过细想来,三皇子要让他去,恐怕也是看准了有他在,四皇子不会在粮草上动手脚。
  之后也有几位将军出列表示愿意出征,但多是功勋过高之人,皇上也不想用。最后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就应了三皇子的要求。边关已有主将,不需要另做安排,白君瑜和彭济为副将,三皇子为监军,七日后出发前往边关。
  祁襄听到这个消息并不意外,还是那句话,他心里防着三皇子,觉得三皇子可能会做手脚。也正因如此,这次白君瑜出征,他也更不敢马虎。
  白君瑜搂着他,哄道:“别不高兴,皇上没把话说死,我也不能退缩。”
  从他跟祁襄说了这事,祁襄脸上就不见笑意,自己说话没算话他也挺懊恼,但朝中确实没有更合适的。
  祁襄笑了笑,“我怎么可能生你的气,你这是说我小心眼呢?”
  祁襄还能开玩笑,白君瑜也松了口气,“怎么会?我只是自己有些懊恼。”
  祁襄拍了拍他的手,“我没不高兴,就是在想我们要怎么防备才能保得万一。他们舅甥俩若真对付你一个,吃亏的还是你。”
  “边关主将铁河将军是父亲故交,到了边关他们想算计我也没那么容易。”白君瑜说。
  “这倒好些。皇后杀了彭良,左相又在调查,彭济不知道是否知晓此事。若知晓,三皇子这就等于给自己挖坑,太冒险。完全可以换个更保险的人与他同去,为什么偏偏是彭济?而且舅甥两人一同上战场,皇上不多想还好,但凡多想一分,加上左相的势力,都必定更忌惮一分,并不合适。”祁襄分析道。
  “也是。除非三皇子另有计划。”
  祁襄想了一阵,说:“兮择,我有个想法,需要你配合。”
  白君瑜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理由,“你说,我听着。”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歧歧 2个;巧克力、紫月阁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kathy412 10瓶;九月初晓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3章 
  白君瑜要出征; 各方面的打点自然不能马虎。祁襄不方便露面,可该给白君瑜准备的也一样不落。郤十舟也看在祁襄的面子上,给准备了不少外伤药,还有一些基础的解毒药,以防万一。
  另外; 在祁襄的建议下,白君瑜带了几个自己人。这些自己人不光是像白如这种近身伺候的; 还有通过奉北将军的关系插在军中的人。这些人只是借用了奉北将军军营的关系; 对外不会说是奉北将军军营出来的,只说是其他军营集结的兵。而这些人正是祁襄手下的那些探路兵。
  这些探路兵对于隐匿自己和打探军中消息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让他们混进军中,一方面是帮白君瑜打探消息; 以免三皇子做手脚。另一方面祁襄有重用。而且关键时刻; 说不定还能保护白君瑜。
  祁襄对白君瑜说的是这些人都是师父手下的人; 算是江湖人。并没提及父亲的事,更没提起探路兵这一队人马。只说这些人功夫不错,又擅探听; 与他通信往来也方便,还能帮着办事。
  白君瑜自是信任祁襄的; 只是把人塞进军中麻烦点,不过走父亲的关系也不难办。
  奉北将军知道这些人是祁襄用来保护白君瑜的,也是二话没说就帮着办了,说实话,这次白君瑜出征,他也很忧心。
  儿子要出征; 白夫人自然忧心。自己刚回京没多久,儿子现在又要去战场。她冬巡时也见识了军营的艰苦和将士们的辛劳,一边心疼儿子去受罪,一边又无可奈何,武将上战场,那是天经地义的。
  “母亲多帮我照看阿景一二,我不在京中,他现在又住得偏,怕有事不方便。”白君瑜只能将祁襄暂时托付给自己的母亲。
  “娘知道,你放心就是了。反正三皇子也不在京中,过些时日,我找个理由把闻景叫回祁宅继续住着,离得近些也好照应。”白夫人也不欲让儿子知道她的忧心,以免心烦再出疏漏,所以她每每都表现得很镇定,不似一般女子会哭诉自己的不舍。
  “母亲自己也保重,您放心,我一定处处小心,不让自己受伤。”母亲不表现出来,不表示他不知道。只是他们都不提,彼此更能心安,也更懂得要自己保重。
  白夫人故作轻松地笑道:“我这么大人了,还需要你操心?再说,你父亲还在京中,你不必担心。”
  “好。这次我安插了不少自己人,也是为确保无虞。母亲等我归来的好消息便是。”白君瑜觉得这次他准备得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周全。之前是没必要,现在是不得不,毕竟那舅甥俩到底什么情况还不好说。
  “知道了。”白夫人拍了拍白君瑜身上不存在的灰尘,说道:“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为了我和你父亲,你要保重。为了闻景,你更要保重,你才是能照顾他一辈子的人,知道吗?”
  “儿子明白。”
  白夫人点点头,“后天你得从咱们府上出发才行。今天晚上你去陪闻景吧。”
  “嗯。”白君瑜应道。
  就算白夫人不说,白君瑜今晚也会去的,祁襄不方便送他,只能私下送别了。
  不知再见面是多久之后的事,祁襄今晚也格外热情,一句正事没说,只用体温的贴近作为不舍和担忧的宣泄口,似乎累了、睡了,这些就都可以放一放了。
  白君瑜出征当天,祁襄立于桌前,提笔写下“平安”二字,笔锋深沉有力,似乎有破纸而出之势,不似之前风骨虽有,但力道不足。
  白君瑜也几乎是每天与祁襄通信,信是由专门几个人传送,为的就是不假他手。
  经过一段时间,白君瑜和探路兵们也摸清了军中的势力分布。
  大皇子的人果然渗在其中,为大
  皇子传递消息,至于后续有无其他目的尚不好说。三皇子的人主要是送递给皇后的信件,但并不算频繁。这些都在祁襄的意料之中,也让白君瑜按他们之前说好的去做,尽量让大皇子的人看到。
  彭济是个爽快人,作为武将心里的弯弯绕绕也少,又佩服骁勇善战之人,与白君瑜相处得很是愉快。
  白君瑜找他喝酒,他自然不会拒绝,三皇子无论心里愿不愿意,面上也都要过得去。不能在路上就一副与白君瑜不和的样子,以免动摇军心,所以面上总是要装得很好。而这在大皇子的人眼里,就是相处甚欢,甚至可能有近一步亲近的可能性。
  因为白君瑜时常这样做,大皇子的人看得多了,听得也多了,消息自然像雪花般地送到大皇子面前。这种东西就是一回两回觉得是作戏,表面工夫,但五六回,十多回下来,不信也要信了。
  而三皇子不在朝中,四皇子又为后续粮草之事忙碌,大皇子身体见好,就算皇上已无意让他继承大统,但每日去看他也没有变的。皇上为战事忧心,就想找个人聊聊,大皇子成了最好的人选。
  这在皇后看来就格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