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走出太极西殿,松了口气,又擦了擦额角的汗,正当想溜之大吉时,身后突兀地响起一个平静到有些毛骨悚然的声音:
“钟大人,方便借一步说话么?”
钟弥目瞪口呆地回头,斜倚在汉白玉石阶边的竟是一身玄色衣袍的柳文鸢。
“下午我得去一趟赵王府,萧启豫找我好多次了,总不能一直说有病。”萧启琛系着腰带,弄了半天没弄好,拎着外袍站到苏晏面前,任由他帮自己整理。
苏晏帮他系好带子,在后腰上拍了一把:“去吧,我回家跟爹娘吃顿晚饭。”
萧启琛含糊地说了一句话,苏晏皱着眉问他:“嘀咕什么?”
“你什么时候回雁门?”萧启琛道,又慌忙补充,“我不是要赶你走,只是问一下,免得日子过久了你突然离开,我又不高兴。”
苏晏起身,把薄薄的被褥撑开,平常道:“说不准,大约年前吧,我总要回去的,雁南三天一封加急信,问我伤势可有好转,只要能骑马能拉弓,应该就是好了。你不是亲手摸过?伤疤也快痊愈了。”
萧启琛推了他一掌:“谁问你这个!我还是那句话,等御医瞧过说可以才算好,在这之前你就算回去雁门,也不能轻举妄动!”
苏晏答应得好好的,此人看似没脾气,却经常阳奉阴违,很不把其他人的建议当回事。萧启琛哼了一声,眼看和萧启豫约的时间快到,只得先走为上。
赵王府又在金陵城内,萧启琛带着一个天佑——天慧回宫述职了——火急火燎地往那儿赶。抵达时他兀自放松,可见到萧启豫时,萧启琛分明感觉这人今天的状态不太对,他平时虽也是一副高傲样子,现在却尤其烦躁。
萧启琛水都来不及喝一口,便被萧启豫按住肩膀质问:“现在怎么办!父皇找萧启平入宫了,你说他是不是要罔顾祖法,还想着萧启平?!”
被他晃得一阵头晕目眩,萧启琛花了好大力气才挣开萧启豫,心中飞快地闪过一个念头:“他不知道我昨日在平哥哥那儿喝酒。”
“慌什么?”萧启琛好整以暇地捋平了方才被他揉皱的衣裳,“就算父皇想立,我朝有先例么?哪怕是前朝也没有,左右替你说话的人多,我宁愿相信父皇想立萧启明。”
萧启豫心如死灰道:“可萧启平和萧启明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父皇如果想让他监国呢?摄政王?待到萧启明年满二十便可亲政,萧启平恨我入骨……”
萧启琛暗道你还真有自知之明,面上却依旧平和:“那又怎样?”
语无伦次的人猛然停下,萧启豫奇异地望向萧启琛,听他淡然说道:“父皇都不追究的事,此时没有人证没有物证,难道他还要强加给你吗?”
他满脸的无所谓似是安慰了萧启豫,对方随之冷静下来,皱着眉道:“不是你的事,你当然没关系……”
萧启琛大度地决定不和他一般见识,毕竟难得见识到萧启豫上蹿下跳的一面,他看了半天的热闹,总要继续搅浑水:“皇兄,我听朝臣说,父皇近日在思考东宫了。”
萧启豫浑身一震,“东宫”二字是他最不可触碰的死穴。
自记事以来,萧启豫便觉得自己宛如天之骄子,后来有了萧启平,两个人明面上不曾对立,暗地里他却给对方使了不少绊子,甚至于在母妃的怂恿下对萧启平使出了阴毒手段。然而就算如此,他在后来的十几年中也从未接近过储君这个位置。
萧演太过于在乎嫡出,让萧启豫一次又一次地烦躁。
他若不是长子,早就死了心,但命运就是这么喜欢作弄人,给了八分的期待,又死死地掐着余下两分,吊着萧启豫一口气,让他十年如一日地不得安生。
萧启琛象征性地劝了他几句,好多次险些憋不住笑。离开赵王府时,萧启豫阴恻恻对他道:“依你之见,我还要等多久?”
萧启琛无辜地眨了眨眼:“不要让父皇留下遗诏,皇位自然是你的。”
彼时阳光倾洒,西斜的金乌将行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橘树的叶子还是绿色,而梧桐已经转向金黄,风一吹便蔌蔌地飘落。
萧启琛没坐车,自行往城外的方向走。
天佑挨在他旁边牵着马车,忍不住问道:“殿下那些话都是什么意思?”
“说给我自己听。”萧启琛不以为意道,“萧启豫那么笨,听不出的。对了,天慧不是说述职的时候很短要跟我们在朱雀大道会合么,他人呢?”
天佑茫然地摇了摇头,他能主动跟萧启琛说一句话已是难得。萧启琛无可奈何道:“你也是什么都好,就是太闷了,我又不吃人。”
天佑闻言,笑得眼睛弯起,像两条细长的月牙,但仍然沉默着。
他们一路无言地往城外走,忽地起了风,萧启琛“嗯”了声,转过头,一句“这什么歪风”还未出口,却见天慧和另一个人站在不远处。
傍晚人来人往的主街道仿佛转瞬间被清空了似的,萧启琛光是这样与那个人对视,便感觉到了他身上的威压——这种威压源于他自己的傲气,更带着杀意凛然,叫人一看就汗毛倒竖,本能地想要后退。
但萧启琛到底没退,他转向天慧,强行镇定道:“天慧,这是哪位大人,不介绍么?”
那人放松地将手掌从腰间两把短剑上移开,行了个礼:“暗卫柳文鸢,六殿下那次只是在窗外偷听过,恐怕还没见过我,幸会。”
“哦?柳大人?”萧启琛回以一个客气的皮笑肉不笑,“久仰大名了。”
柳文鸢生得眉清目秀,微笑像是长在脸上了一般,看上去只有二十五六,十分年轻。但萧启琛曾推算过,此人应当已过三十了。他第一次直面柳文鸢这位传说中的“影子”,情不自禁地仍旧有点紧张。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此处?天慧回宫遇到的吗?难道他知道了我的什么事?
不可能,前几次分明没有异状。
他兀自思考,柳文鸢却开口道:“殿下方便的话,我们不如去上林苑坐坐?在下有些私人问题,想要请教殿下。”
作者有话要说: 老皇帝还没那么快便当,他还要搞事情(并不简单。jpg
苏家兄弟共同技能:给媳妇儿整理衣服。
第46章 前路
黄昏时分,夕阳无限好。
上林苑的跑马场边立了箭靶,苏晏拉开长弓,引得腹部伤处阵痛,他强行将囊中剩余羽箭射完,成绩惨不忍睹。
苏晏皱着眉,解开护腰后又浑不在意地拉开外衫。伤处的疤还有缝合的痕迹,内里看不见,想必还是没痊愈的。什么“快好了”只是说来安慰萧启琛,这伤换做旁人免不了要休息一年半载,饶是苏晏年轻力壮,也无法在半年内好全。
他幽幽地吐出一口气,有些烦躁地想:“这样下去会不会积成旧伤?”
在前线呆了两年,苏晏落下一身的伤,若要这样戎马生涯继续下去,可能会跟苏致一样未老先衰——等过了四十,那些陈年旧伤便开始变本加厉地发作,阴雨天自不在话下,平日劳累过度,也会觉得乏力。
辅国大将军的头衔听上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也要付出代价。
苏晏把弓箭收了,缓步往回走。他一路盯着自己的脚尖,走到麓云馆附近时忽然听见人声,苏晏暗想莫非萧启琛回来了,脸上不自禁地露出点笑。
但他走过去后看见萧启琛,对方压根没注意到自己,面上阴云密布,眉间紧锁,而与他谈话、此时正背对苏晏的人一身黑袍,看身形十分陌生。苏晏眉梢一挑,不着痕迹地过去,安静地躲在旁侧屏息,竟做起了听墙角的事。
那人言语中带笑意,很是放松道:“……这些话句句属实,殿下,良禽择木而栖,还望殿下莫要因司空之事对我有太大成见。”
萧启琛冷道:“照你的说法,父皇已经看出司空的意图,他不久后就会告老还乡。而依照如今朝中情势,届时接手之人必然是赵王的党羽。待到他网罗了整个太极殿,还会有我的容身之处?”
那人道:“赵王的党羽会被陛下一一剪掉,殿下若要栽培自己的势力,不失为一个良机,还望殿下不要放过。”
萧启琛客气地笑了笑:“瞧您这话说的,也太不把我皇兄当回事了。我在朝中着实没您想的那么神通广大,处处仰人鼻息,如果要合作,柳大人找错人了。”
柳?苏晏蹙眉,飞速地把自己知道的朝臣们筛选一通,最终从记忆深处捞出一个名字,他不可思议地想:“……柳文鸢?!”
下一刻,便听到柳文鸢道:“我喜欢挑战不可能的事。”
萧启琛的尾音忽地上扬:“柳大人怕是另有隐情不好与我言明吧?哪有人放着安稳不要,就喜欢剑走偏锋,每次都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
柳文鸢也不矫揉做作,立刻道:“既是隐情,殿下就不要再问了。”
“也是。不过我还是忍不住想问个问题。”萧启琛得了柳文鸢的默许,单手托腮,全然是个倾身向他的姿势,“父皇这些年对你爱护信任有加,连一些机要文书都不会避着你……柳大人,慈乌反哺,衔环结草,畜牲尚且知恩图报,你却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针对我父皇……除非有利可图,我实在想不通还能为何。”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不远处偷听的苏晏心里越发疑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觉得这个咄咄逼人的萧启琛,和前一夜在他旁边撒娇的萧启琛,仿佛不是同一个人。
柳文鸢的沉默延续了很长时间,他道:
“我向来为陛下做事,此次去对大司空说的那些话亦是陛下授意。若真的为名为利,安分守己才是最佳选择。殿下,你我之间若要合作,还是给彼此留点余地——关于大将军屡次留宿上林苑,我不也没问殿下么?”
苏晏脑中霎时空白,旋即五光十色地炸开了。
难不成柳文鸢当真神通广大,他会把这件事告诉皇帝吗?那到时候,萧启琛……
他尚在混乱,突然听见萧启琛不假思索道:“同阿晏的事没什么好瞒的,我不会否认,更不会撒谎。柳大人还是请回吧。”
从他的角度望过去,柳文鸢似是点了点头,他们说话的声音渐渐小了。不多时,柳文鸢起身告辞,苏晏发现他似乎朝自己这边意味深长地投来一瞥。
柳文鸢的身形很快消失了,苏晏从藏身之处转出来,单手拎着长弓走到萧启琛面前。他还没打定主意要不要告诉萧启琛自己都看见,对方抢先道:“方才是柳文鸢,他想与我合作,但我不愿意……他说话藏一半,实在讨厌。”
苏晏就坡下驴:“我过来的时候听到了一些。”
“司空大人恐怕要被我牵连。”萧启琛漠然道,“父皇不知何时看出我对那个位置颇有野心。柳文鸢对我道,今日司空被父皇召去问了不少关于我的事,而他处处偏袒,父皇终是怀疑他,想逼司空告老离开金陵。”
苏晏:“就因为钟弥看好你?”
萧启琛摊手道:“我不知父皇为何一夜之间开始针对我……早些年,不说母妃在时他还算宠我,起先我被皇后虐待,他亦是分外心疼,准我回了承岚殿,时常问起近况……我好不容易才让钟弥站在了这边,竟这么快就被他看出来。”
萧演对萧启琛的态度一向变化多端,而萧启琛自诩藏得很好,居然逃不出自家父皇的双眼,不惜折了自己的心腹重臣也要让萧启琛私心么?
萧启琛见苏晏若有所思,补充道:“现在我才勉强摸到了头绪,柳文鸢说是因为我现在让他害怕。具体缘故尚不明白……他怕我,你不觉得很好笑么?”
世上哪有父亲怕儿子的道理?
而苏晏自己虽然是个怕儿子的主,他对苏珩的恐惧归根结底来自对方一见自己就哭,吵得头疼,若要让他不疼苏珩却也不可能。他思来想去,最后道:“难道是容华娘娘的关系么?陛下对她向来很有感情……”
萧启琛摇摇头:“他现在的态度……有点像……突然发现我非他亲生?”
这想法一经说出口,苏晏还在震惊,旁边听了整盘对话的天慧抢白道:“殿下,您多虑了,这不可能的。”
萧启琛勉强地笑了笑:“倒真希望是我多虑。如果我并非他的骨肉,那父皇态度前后的转变,对平哥哥说出‘无论如何皇位不会交给启琛’的话,就都可以解释了。”
似是顺理成章,没有什么错误,苏晏却觉得这猜测太不靠谱。
周容华当年是皇后宫中的宫婢,出身平民,通宁二年时作为皇后的陪嫁丫头进宫的。萧启琛出生在通宁十五年,这怀疑实在站不住脚。
况且周容华一介宫婢,珠胎暗结已算作大罪,难不成还敢明目张胆地谎称是龙种?
苏晏把自己的忧虑说出,萧启琛重重地叹了口气:“他要是真怀疑我,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我只是觉得这太奇怪了。”
“顺其自然吧。”苏晏道。
此事困扰了萧启琛好一阵子,而在五天后的大朝会,大司空钟弥赫然请求告老还乡。
他走得悄无声息,余下一封奏折呈到了太极殿上。萧演对此毫不意外似的,淡淡地准了,又随口赐了好些东西,似是平静地帮钟弥安度晚年。
陛下方才继位时的三位重臣,一转眼只剩了最不成器的王狄。
萧启豫喜形于色,却也聪明地没有往剑尖上撞,不曾先提接替司空一职的人选。兹事体大,并非一两个人能做决定。因为柳文鸢那一出,萧启琛没来由地对萧演产生了迟到的膈应情绪,一句话也没聒噪,把自己站成了个精致的摆件。
大司空的位置空悬,朝臣一时半会儿讨论不出结果,最后由王狄战战兢兢地建议先暂且由光禄大夫代理,待到人选定了再交接职务。
好似只能如此了,萧演长叹,突然点了另个人的名:“苏晏。”
埋在武将堆里的苏晏闻言不卑不亢地出列,示意洗耳恭听。
所有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例行问话,但苏晏康复后没上几天朝,对北境战况还不如兵部的人了解,蓦然提问兴许压根答不上来。萧启琛暗中替他捏了一把汗,越发觉得父皇近年来脾气阴晴不定难以捉摸。
岂料萧演一开口,竟是比例行问话更令人震惊的决议。
他要收回辅国大将军手上的虎符,理由为既已是战后的和平,调兵暂且不必频繁,有事再回奏便是,不如先归还虎符。
自文皇帝伊始,调兵虎符向来一分为二,皇帝手头一半,另一半为辅国大将军持有,除了高宗削权的那些年,从未有过例外。哪怕是和平年代,大将军持有的虎符只做调兵防卫之用,只是唯有两个半块虎符合二为一时,才能调动全境兵力。
萧演一开口,便是要苏晏交回剩下半块虎符,变相地夺了他的权。倘若苏晏依言交上了,他此后能调动的不过三千骁骑卫。
“奇怪,”萧启琛脑中一片空白地想,“为何来得这么快!”
群臣的目光也跟着复杂起来,唯有站在当中的苏晏面色如常。他只犹豫了须臾,似是在消化这话的深意,随后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物事,单膝跪地举过头顶。
宦官徐正德取了虎符呈上去,萧演握在手中看了半晌,道:“你不问朕原因?”
“臣有不情之请。”苏晏道,“边关尚未平定,臣身为辅国将军却擅离职守太久。此前养伤时承蒙陛下关爱,如今臣自以为伤势痊愈,望陛下恩准臣回到雁门关,为国戍卫边防。”
萧启琛猛地抬起头,顾不上旁人是否察觉,望向苏晏的方向。
他跪在殿中,后背笔直,丝毫没有为人臣子的卑微,虽未穿甲,整个人依旧是如同绷紧的弓弦一般,长衫广袖的朝服也藏不住锐气。
萧演预料到了苏晏会这么说一般,沉吟道:“既是职责以内,何来不情之请一说?伤好了随时可以启程——苏晏,你父亲若有你一半的体谅人……”
他止步于此,不再多言。
朝臣们这才回过神似的,陈有攸道:“陛下三思,收回兵权亦是大事,如今北境未平,倘若突发意外……”
而他们七嘴八舌了许久,仍抵不过一句“朕意已决”。
萧启琛幅度极轻微地摇了摇头,他抬首对上萧启豫晦涩的目光,心下一震,想要说些什么,最终被自己都咽了下去。
不可能是萧启豫捣的鬼,他还要仰仗骁骑卫。此时苏晏军权被收回,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因而定是萧演自己的决定,联想到那天柳文鸢所言……
萧启琛电光石火间想:“看来继承人已定,父皇的确在给萧启明铺路,这只是第一步,他不让我和萧启豫接近军权。”
此后,他或许会逐渐地削弱赵王党的势力,打压萧启豫,然后用尽余生全部的精力为幼子开辟出一片干干净净的山河。他果真偏执,为了一个萧启明,甚至不惜寒了朝臣们和千万战士的心。
朝堂上诸位欲言又止,谁都不敢多说半个字。
那个话都说不清的小孩子,仗着出身好,立刻轻而易举地把他和萧启豫甩在了身后。他凭什么?萧启琛的手在宽大袍袖里握紧,连自己都觉不出痛。
朝臣散时,苏晏走在最后,他不知磨蹭些什么。人前萧启琛不便多与他说话,只得保持在他身侧一丈开外的地方,关系显得疏离而客气。
苏晏朝他侧过头,萧启琛余光瞥见,以为他要跟自己说话,他正准备朝那边挪几步,忽地听苏晏道:“柳大人在那儿有一会儿了。”
萧启琛顺着他意有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真广场西侧的一座桥边,柳文鸢正站在那儿。他和柳文鸢的目光猝不及防撞在一处,随后柳文鸢幅度极小地朝另个位置抬了抬下巴。萧启琛蹙眉,领悟到他或许是想和自己说什么,隐晦地朝苏晏打了个手势。
苏晏朝他弯了弯唇角,自顾自地加快了脚步往东华门而去。四下再无其他耳目,萧启琛环顾一圈,绕了个远路,终于在台城西南的一个角落找到了柳文鸢。
没人知道他们那天谈了什么,萧启琛不出一刻钟便离开了台城,好似只是偶然遇见,随口寒暄。他在东华门外遇到苏晏,对柳文鸢绝口不提。
“你什么时候走?”萧启琛在马车上问苏晏。
对方百年一遇地显出几分脆弱,头一偏靠在了萧启琛肩上,似是承受不住突如其来的压力。他还是太年轻了,不过二十出头,猛然遭遇这种变故,在太极殿时强装镇定,但当其余的人都离开,方寸之地只余下他和萧启琛时,苏晏的崩溃立时表现出来。
苏晏道:“其实我想不通为什么,我家先祖……为这江山抛头颅洒热血,现在还未曾真的天下太平,便要飞鸟尽良弓藏了?”
萧启琛揉着他的耳垂,却说不出安慰的话,他自己也还在难过,只得与苏晏安静地靠在一起。呼吸缓缓地交叠,萧启琛埋头亲了亲苏晏的鼻尖。
车内安静得只剩两个人轻微的喘息,萧启琛沉默着,牵住苏晏的手,仔仔细细地按过他每一个指节,力度不大,好似这么做了对方的压力他也能承担一半。
他上一次有这样的感觉还是他们十五岁时重逢,但那时苏晏意气风发,红衣软甲,牵着一匹黑马迎面而来。
萧启琛想他是感同身受,但形容不出。后来他才知道这就是相依为命。
通宁三十四年初冬,苏晏离开金陵。
那天飘了第一场雪,萧启琛送他到了劳劳亭。他曾经开玩笑说这亭子的名字不吉利,东飞伯劳西飞燕的,却不想那时一语成谶——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请个假,我去毕业答辩!
另外祝童心未泯的大家明天节日快乐(′?ω?‘)
对于不时断更的说明:
我一般是白天+晚上10点以后写文,所以如果遇到下午晚上有事,更新就很悬,希望大家多多理解,毕业季事太多了,给大家鞠躬(土下座。
第47章 尺素
通宁三十六年,七月半。
“北境大捷——!辅国大将军于云门关以北五十里处大败突厥军,生擒大将阿史那,已择日押送入京,大军即将凯旋!”
这消息点燃了一路死气沉沉,传入太极殿时,噤若寒蝉的国之肱骨们立刻被打了一记强心针似的容光焕发,不约而同从面露菜色中缓过了神,齐刷刷看向龙椅上高深莫测的帝王。这无异于是对两年前收回虎符的一个挑衅——
不是要军权?那便给你,没了虎符我照样将突厥揍得落花流水!
站在下首的丞相陈有攸突然觉得,如今这位辅国大将军虽脾气比其父好了不知多少倍,骨子里果真流的还是苏家血,不服输不认怂,我行我素得很。
他战战兢兢地望向天子,萧演面上没有任何表情,看不出赞许还是尴尬,只淡淡道:“大军凯旋须得接应……我军今次折损多少?”
那传令禁军噗通跪地:“骁骑卫八百,幽州外军折损五千人。”
萧演再也维持不住平静,失声道:“什么?!”
传令禁军重复道:“北境除三千骁骑卫外,只有八千幽州外军与之同仇敌忾。大将军没有虎符,调不动其余州郡外军,只能背水一战。而突厥兵力上万,大将军没有正面迎敌,领军绕至侧翼,从突厥步兵阵外突袭,撕裂了防守线,以少胜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