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牌编剧-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予任回想自己元旦那天在干什么,在和一群狐朋狗友喝酒吹牛,还差点被狗仔队拍到。他看了一下屋子,发现了墙上挂着的遗像:“我想给伯父上柱香,还想去墓地看看。”
袁妈起身帮他点香:“你伯父还没有选好墓地,骨灰盒存放在殡仪馆,袁渊说等他好点了再去给他爸选块好墓地。”
顾予任本来是带着兴师问罪的心态过来找袁渊的,此刻半点劲都提不起,这段时间,袁渊肯定度日如年,每一天都是折磨,他最难过的时候,却无人倾诉与宣泄。顾予任心想,自己是不是做得有点过分了?虽然不算落井下石,起码也是雪上加霜了。
袁渊躺在病床上翻一本名家散文,这是他闲得无聊,央求母亲给他从家里带的。抛开电脑和手机,回到最原始的纸质读物,摩挲纸张的质感,感觉更为亲切与深刻。同屋的病友们都已经吃过午饭了,母亲还没有来,这令他有些担心,该不会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故吧。袁渊终于意识到没有手机的不便来,要赶紧去买数据线了。
他正担着心,病房门推开了,母亲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笑容,这是自父亲去后第一次见到她笑,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跟在她身后进来了,袁渊一下子愣住了,虽然对方戴着墨镜,他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手里的书掉落了下去,从被子上又滑到了地上,发出“啪”一声清响:“顾、顾……”他张了张嘴,没有叫出来,他做梦也不会想到,顾予任居然会出现在这里!
袁妈高兴地说:“儿子,小顾来看你了。”
顾予任没有摘墨镜,毕竟病房里还有不少病人和家属,他走到袁渊床边:“宁姐找你有事,电话怎么也打不通,我担心伯父不大好,就过来看看,没想到还是晚了。请节哀!”
袁渊不敢看顾予任的眼睛:“谢谢!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
顾予任隔着镜片端详着袁渊,他消瘦得非常厉害,本来就偏瘦,如今看着就只剩下一把骨架了,苍白的脸上只剩下了两只大眼睛,眼神还闪躲着,显得异常虚弱与无助。顾予任的喉头滑动了一下:“听伯母说你身体不太好,不要太伤心,反而让伯父走得不安心,也让伯母担心。”
顾予任的话说得非常客气,带着不容忽略的疏离感。袁渊只觉得喉咙里堵得难受,他微点了下头:“知道,谢谢关心。”说着忍不住咳了起来,而且越咳越厉害,几乎都喘不过气来,袁妈赶紧抽了纸巾给他。
顾予任听他拼命地咳,似乎要把自己的心都咳出来,不由得皱起眉头:“咳了多久了?”
袁妈替儿子拍着背顺气:“从回到家就有点咳,快半个月了。”
“住院也没见好一点?”顾予任问。
袁渊一边咳一边点头:“快好了。”
顾予任心说,就这样也还算快好了?但是他没有说出来:“如果这边医院不行,那就换一家。”
袁妈说:“这是我们这里最好的医院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医生说咳嗽就是这样的,需要慢慢调理。”
顾予任说:“实在不好,那就去扬州或者南京。”
袁渊终于止住咳,抬头迅速看他一眼:“我知道,不会有事的,谢谢关心。”他肯这么关心自己,就已经很好了。
顾予任说:“伯母,我想喝水,你帮我去买瓶水好吗?”
袁妈赶紧点头:“好!我这就去,你陪袁渊坐会儿。”
顾予任等袁妈走了,这才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袁渊说:“27号。”
“还回北京吗?”顾予任问。
袁渊抬起头:“我欠你一个道歉:对不起,我太自私了,考虑不够周全,完全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都是我的错,对不起,我辜负了你的信任。”
顾予任打断他:“行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再提了。”
袁渊知道他并没有原谅自己,这件事发生了,就不可能当不存在,他们两个也再回不到从前,然而他道歉也不是为了求得原谅,只是这个道歉他必须要说。顿了片刻,袁渊说:“等我出院了,就去买数据线,马上和宁姐联系,麻烦你转告她一声,实在对不起,发生了很多不可抗力的事,所以才没有及时回复她。”
“你不回北京了?”顾予任盯着他。
袁渊说:“我想留在家里陪陪我妈,至于以后去哪里,再说吧。”
顾予任点点头:“也好,伯母确实需要人陪伴,反正你在家也是一样写剧本。”
袁渊无声地勾了下嘴角,没有否认,事实上他不确定还做不做编剧,这一行让他得到过很多,但是失去的更多,包括他的希望和爱情。
第四十一章 破冰
顾予任没有做多停留,看完袁渊就离开了。袁妈拿着买回的水,看着跟自己道别的顾予任,有些傻眼:“怎么这么快就走了,不多玩几天?”
顾予任说:“不了,伯母,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得回去忙了。您好好保重身体!让我师兄好好养病。我先走了。”说完转身就走。
袁妈满脸失望地看着顾予任的背影:“你慢走。诶,这水……”顾予任已经走到楼梯口了,没听见她的声音。
袁妈回到病房,看见儿子一脸黯然地望着床尾发呆:“儿子,小顾大老远来咱家一趟,怎么说走就走了,你怎么不留他?”
袁渊垂下眼帘说:“他很忙。”
袁妈将买回来的水放在床头柜上,打开保温盒,兀自叨叨着:“能有多忙?人家联系不上你,专程从北京跑到这里来找你,只坐一会儿就走,他这么有心,你也太不上心了,你以为谁都对你这么好啊?这天底下有几个朋友能做到这点?”
袁渊突然睁大眼,看着母亲,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妈,我手机呢?”
袁妈愣了一下:“你手机不是已经没电了?你赶紧来吃饭吧。”
袁渊说:“好,我自己来。妈,你帮我去买个手机充电器,上专卖店买。回去帮我把手机充上电,晚上给我带过来。”
“哦,行。”袁妈看儿子眼中又有了光彩,稍稍放下了心,“今年不去北京了吧?在家过完年再去?”
袁渊停顿了一下,点头:“嗯,过完年再说。”
晚上袁渊终于拿到了手机,开机一看,微信上都是留言,宁秀吴的,刘一杰的,周丰明的,还有顾予任的。他犹豫了一下,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宁秀吴,刚一接通就被宁秀吴臭骂了一通:“你这臭小子,总算是冒泡了,这一消失就是半个月,真是要把人急死。我看你平时挺稳重的,怎么就做这种毛躁的事呢?”
袁渊只得跟她告饶:“对不起,宁姐,家里出了点事,回来的路上又被人偷了东西,数据线丢了,手机一直都没充电。这才忙完,刚买上数据线充上电,咳咳……”
宁秀吴说:“怎么又病了?到底出什么事了,是不是和小予吵架了?”
袁渊说:“我爸走了,刚忙完丧事。我没和他吵架,都是我的错,被骂死了,我活该。”
“原来是这样,节哀顺变!你和小予的事也怪我,要不是我教唆,怎么会闹到这个地步。小予去扬州了,是不是去找你了?”宁秀吴说。
袁渊迟疑了一下:“嗯,来了。”
“还在你那吗?你们说清楚了没有?”
“走了。这事我没处理好,我对不起他,以后再慢慢弥补吧。对了,宁姐,剧本还有什么问题?”袁渊问。
宁秀吴说:“你不是说要用笔名嘛,打算用什么笔名?还有稿酬怎么算,你要是换个笔名,就没了名气,稿费高不了,这事你想好了?”
袁渊说:“嗯,没关系,随便多少都行。”
宁秀吴又说:“其实你要是不匿名,按照你的资历,都可以要求分红了。”
“不要紧。”
“既然这样,那我就按照你的要求处理了。等小予回来,我就将剧本给他看了,看他用不用。他若是不用,我帮你另外卖了。有进展了再跟你联系。”宁秀吴说。
袁渊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个剧本没有署自己的名,顾予任会采用吗?他自己会不会演呢?“如果你们不拍,那他还能出演吗?”
宁秀吴说:“我尽量为他争取到这个角色。我说你这孩子也真是的,想他演又不叫他知道是你写的,你们两个到底打什么哑谜?”
袁渊苦笑一下,权当纪念自己说不出口的暗恋吧。
跟宁秀吴打完电话,袁渊久久地盯着顾予任的信息,直到屏幕黑掉,又重新按亮,反复几次,电话还是没拨出去,最后敲了一条信息:“师弟,谢谢你特意跑来看我,我自以为很聪明,其实特别蠢,做了很多愚蠢的事,对不起,希望我还有资格做你的师兄。不原谅我也没有关系,你永远都是我的师弟。”点下发送,袁渊似乎松了口气,总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接着回了刘一杰的电话,再看着周丰明的信息,想想还是算了,要不是他的馊主意,怎么会惹出这么大的乱子,不理了。
袁渊弄明白了一些事情,心情也不抑郁了,身体也很快好了起来,过了两天就出院了。不过顾予任的信息一直都没回,倒是周丰明不厌其烦地打电话过来,都被袁渊给掐掉了,周丰明又锲而不舍地发微信过来,问他前阵子消失去哪里了,说是不是和顾予任吵架了。袁渊觉得这个周丰明真是有点烦人,他怎么这么八卦呢,便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信息:“闭关修炼去了,忙,别吵!”
袁渊重新买了电脑,从网盘上将那些剧本重新下下来,又买了个移动硬盘将所有的稿子全都存起来,还买了个u盘,新的东西都在u盘里写,写完就备份到电脑和网盘里,三重保险,看它电脑还丢。他凭借着记忆,将丢了的那些大纲重新写了一下,经过这么多事,他的想法又有了新的改变,所以故事也有了不小的变动。
袁渊现在的生活非常健康规律,早上六点起来,上运河堤上跑一趟步,回来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吃完后工作,有灵感就写点东西,没有就看看书和电影。中饭也是母亲做的,吃完饭后母子闲聊一会,各自去午睡。睡醒后继续工作,吃完饭后,母亲要去小区的广场上跳广场舞,以前父亲还在的时候,母亲走不开身,几乎没参加过这种活动,现在被隔壁邻居们拉着去,倒也排遣了不少忧思。
袁渊也很支持母亲去跳舞,这样对身体心理都好。刚开始他跟着母亲去转悠了一下,被大妈们拉着,先是好一顿夸,然后张罗着要帮他介绍对象,吓得袁渊再也不敢去了。袁妈笑眯眯地跟大家拒绝,儿子还在服丧中,不适宜谈女朋友。这诚然是借口,现年头谁还兴这种啊,但是热情的大妈们自然也就不好勉强。
不久,袁渊注意到《传承》开始宣传了,档期定在3月10日,贺岁档刚刚结束,离五一档非常遥远,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档期,对这类电影来说,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袁渊从宁秀吴那儿得到消息,说顾予任已经看完了剧本,愿意拍,但是他不出演。袁渊有些失望:“为什么?”
宁秀吴说:“我问了。他说没有恋爱的感觉,拍不出来。我说他之前不是也拍了《遇爱》,现在说什么感觉,他不是演员嘛,演得像就行了,但他还是不肯答应,说没心情演。”
对于这个剧本,袁渊假想了很多可能,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没想到居然应验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宁秀吴说:“要不直接说是你写的得了,他肯定会演的。”
袁渊连忙否认了:“千万别,要是他知道是我写的,就更不会演了。”他们俩现在这种关系,还能指望顾予任买他的面子吗。
宁秀吴只好说:“过阵子再说吧,反正现在一切都没定,我还有时间和机会劝说他,如果最后他实在不演,我也没有办法。”
“嗯。谢谢宁姐!”袁渊也只能等消息了。
过了两天,袁渊又从宁秀吴那儿得到消息,《传承》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袁渊高兴之余又有些惆怅,如果不是自己考虑不周,他就可以和顾予任一起分享这个好消息了。他给顾予任发了一条信息:“师弟,听说电影入围柏林电影节了,恭喜。”这条信息石沉大海,依旧没得到回音。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袁渊和母亲一起在家打扫卫生。母子俩从家里的角角落落里清理出好多老旧的充满回忆的东西,一边收拾一边看,勾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袁渊翻出一箱子连环画,这都是父亲以前奖励给他的奖品,袁渊翻看了一下,忍不住跟母亲说:“妈,没想到这些小人书还在啊,都起了好多霉点子,有两本都坏了,看不清了,真可惜。”
袁妈凑过来看了一眼:“哦,是这些啊,你爸自己收藏的,后来都转赠给你了。这些霉点子应该是上回楼上老王家漏水弄的,我晒了一下,可能没晒太透,就这么霉了。”
袁渊太抬头看着房顶:“妈,咱们家重新装修一下吧,这也太旧了。”
袁妈说:“也好。不过总得等过完年吧。”
“要不咱们买套新房子吧。”袁渊问。
袁妈扭头看着儿子:“你说在咱们家这边?”
“对啊,这边房子你要装修也可以,卖了也行。”袁渊说。
“搬到新房子去住?”
“嗯。”
袁妈摇头:“不卖,也不搬,我已经在这里住习惯了,周围都是老邻居,以后你不在家,我也好有人说说话,有地方串门子。再说你爸也是要回来这里的,我们搬走了,他去哪里找我们?你帮我把房子装修好,弄得亮堂一些,你爸回来了,也看着高兴。”
袁渊知道这里有太多父母共同的记忆,她肯定不愿意搬走,便不再坚持。袁妈过了一阵扭头问儿子:“儿子,你不去北京买房了?”
袁渊愣了一下:“买吧,以后买。”
说到北京,袁渊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顾予任,马上要过年了,不知道他今年是怎么过的,可能是要去德国过年了吧,因为电影节的举办时间是2月6日…16日,正好是春节前后。会有人陪他一起过吗?过年前两天,他又给顾予任发了条信息:“师弟,马上要过年了,不知道你怎么过年。提前祝你新春快乐,万事胜意!”
这条信息发出去,依然也是没有回音,袁渊以为顾予任是不会再搭理自己了,不过他也不很失望,如果能得到回应,自然是再好不过,不回应也没关系,不是有句话说过“我爱你,跟你无关”吗,自己感到快乐就好了。
结果年三十的晚上,准确来说,年初一的早上,袁渊收到了顾予任姗姗来迟的信息:“新年快乐!同喜!”虽然只是一句很官方的简单问候,袁渊也是喜出望外了,他兴奋得在床上翻了个滚,然后迅速点动指头:“师弟,新年快乐!你在哪儿过年?”
信息过去,他也没指望顾予任会回,结果过了几分钟,那边回复了:“和一群法国朋友刚吃完奶酪饺子。”
袁渊忍不住“噗”一声笑了,他有些心花怒放:“你去法国了?我妈昨天还在念叨你,怕你吃不上饺子,还特意包了你的份,海鲜馅儿的,看样子你是用不上了,我就都帮你吃了吧。”顾予任最爱吃海鲜馅儿的饺子。
那面回了一个字:“好。”
袁渊心里有些小腹诽,真是傲娇,又说:“下次叫我妈再给你包。”
顾予任又回一个字:“好。”
袁渊见对方一个字一个蹦,估摸着对方不是在忙就是在睡觉,便不再发信息过去。光这样,他已经特别开心了,顾予任终于回应他了。
2月16日柏林电影节闭幕,也是揭晓金熊奖与银熊奖得主的时候,国内媒体全都聚焦在了这一块。因为《传承》是今年唯一一部入选主竞赛单元的华语长篇,还有望争“熊”。
袁渊没有睡觉,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看见了和导演主角们一起走红毯的顾予任,他似乎瘦了些,不过依旧帅得一塌糊涂。奖项一个个揭晓,一次次落空,又一次次揣上希望,《传承》最后获得了评委会大奖银熊奖,这是投票仅次于金熊奖的最佳影片。尘埃落定,袁渊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不管怎样,大家的辛苦努力最后还是得到了肯定。
第四十二章 师兄
得知获奖的第一时间,袁渊拿着手机,很想给顾予任打个电话道喜,但是觉得他此刻电话应该都被打爆了,便发了条信息过去:“师弟,祝贺电影获奖!”然后心满意足地去睡觉。
顾予任果然很忙,一直都没回信息。清晨,熬夜的袁渊睡得正香,却被电话给惊醒了,电话响了很久,都快挂断了,迷糊的袁渊终于摸到手机,掀开一条眼缝,看着来电显示,然后猛地睁开,赶紧接通:“喂!”
顾予任在那头说:“师兄,电影得奖了,恭喜!”
袁渊笑了起来:“同喜,同喜,祝电影大卖!”
顾予任沉默了片刻:“顺其自然吧。打扰你睡觉了,你休息吧,我挂了。”
袁渊本来还想说些什么的,听他这么一说,只好说:“拜拜!”看着被挂断的手机,这家伙,一大清早把人叫醒来,就是为了说这么一句话,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么别扭呢。不过他的嘴角依旧高高地扬起,他又叫自己师兄了!虽然被打断了睡眠,袁渊却因为这一句师兄心情大好,而且这份好心情保持了好多天。
过了元宵节,袁渊和母亲另外租了房子,找了施工队来装修家里的房子。他家房子起码有二十年没有装修过了,这次是彻底重装一次。装修房子不是个小工程,起码要一个多月,装修完了还得通风散味三个月,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他们都得在外头住。
袁渊说:“妈,等以后我在北京定下来了,你跟我去北京生活吧,留你一个人在家里我不放心。”
袁妈笑着摆手:“不去,北京我也去过了,没有家里舒服,我喜欢咱们这儿的空气,还有咱们这儿的风土人情。你要是想吃个咸鸭蛋,都没人给你寄。”
袁渊哭笑不得,母亲留下来似乎就是为了方便自己有咸鸭蛋吃似的:“现在想吃咸鸭蛋还不方便,网上哪儿都有卖的。”
“那能跟我自己去挑的一样?妈最会挑双黄蛋和多黄蛋了,你在网上就买不到双黄的。”袁妈说得一本正经。
袁渊说:“我要是去了北京,你一个人在这边,有个头痛脑热的,连个倒水的人没有。”袁渊主要是担心他爸不在了,母亲一个人在家,容易睹物思人。
“妈今年还不到六十,没到七老八十需要人照顾的年纪,身体也还好着呢,你不用担心我。你有你的生活,我陪在你身边,耽误你找女朋友,现在没几个年轻人愿意和长辈一起生活的。”袁妈说出自己真正的担忧。
袁渊搂着母亲的肩:“那我不找就行了,专门陪着妈。”
袁妈看着儿子:“这话开玩笑说说就行了,不要当真。人是群居动物,不能没有伴儿的,你爸是没福气,走得早,不能陪我到白头。但是儿子,我们都希望有个人能陪你到白头,一个人太寂寞孤单了。”
袁渊捧着母亲的手,鼻子有点发酸:“妈,这我就更不能把你一个人留下了。”
袁妈拍着儿子的手背:“妈还没到需要你陪伴的时候,妈最会照顾人了,照顾自己不在话下,你还不了解你妈吗?”
袁渊最后还是没能劝动母亲,所以他也不提离家的日子,至少等房子装修好搬回家吧。
《传承》公映之前,袁渊终于等来一个好消息,顾予任答应出演《暗恋》了,袁渊得知消息,兴奋得去运河堤上跑了一个来回。
不过还有一个不太妙的消息,《传承》首映的第二天,有一部大家期待已久因故一改再改上映日期的引进大片也要上映,这就意味着《传承》要和大片挤在同一档期,前景看着不大妙。
《传承》首映这天,高邮影院还没有拷贝资源,为了第一时间支持票房,袁渊带着母亲跑到扬州去看电影,还特意包了场。袁妈知道儿子是为了支持自己的电影票房,也没怪他浪费。偌大的影院里只有他们母子,江南水乡如诗画一般地在荧幕上展开,苍天厚地,青山绿水,黛瓦白墙,实在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真切地还原出古老中国的一个缩影。
袁渊之前早就看过剪辑版的了,现在看重新调色的电影,觉得效果更好了,演员的演技非常到位,看着就是一种享受。只是这是一部沉重而悲苦的严肃电影,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注定是没有太多受众的。虽然有银熊奖的口碑宣传,豆瓣影评也超过了8分,第一天的票房还是只有一千多万。如果没有其他大片的夹击,这部电影赚钱也还是有可能的。但第二天引进大片上映后,《传承》的票房大受影响,虽然是周末,却赶不上首日的票房,仅有九百万。
袁渊看着这个票房成绩,心往下一沉,如果继续缩水下去,电影能不能回本都是问题。幸亏《传承》口碑还不错,同期新上映的好电影不多,排片一直还算稳定,所以票房也很稳定,每天都有几百万,到下档的时候,票房已经接近一个亿,加上海外票房以及后期的网站点播和拷贝收入,投资了三千五百万的《传承》至少不会亏本了。袁渊大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