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往事_羽尘-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上的疼迟早会好,心里的疼是一辈子的,若迟一天也许就不会这么疼了,偏偏是梦醉在最美的时刻,那么残酷。
  顾廷聿可以不管不顾只凭着一腔热血跟日本人拼命,大不了一死,他一个当兵的最后落得拼死敌前到也不亏,可沈熙觉剜了心的救他出来,又怎么会眼睁睁的看他去死,到头来却是要拉着他一起死,顾廷聿硬不下这副心肠。
  把一腔子的憋闷倒给了他,那他又该倒给谁,最后伤的最重的人还是他。望着他沉在水光里的眼睛,心疼,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
  “我们逃吧。”
  顾廷聿紧紧的搂着沈熙觉,赤祼的身体紧紧贴着,不留一丝缝隙。当兵这么多年,多少次枪林弹雨、多少次生死关头,顾廷聿从来没退过,更别说逃跑了,可唯有这一次他想逃,真的想逃。
  沈熙觉疲惫的合着双眼睛。如果能逃,他又怎会这么轻意便答应安了野秀一的威逼,城里多少兵、老宅外面埋伏了多少人,要是在天津他们能有些指望,可这里是奉天,他们只有两个人。
  “你答应了我的。”
  声音那么轻,每个字却都像刀一样锋利。
  人影渐渐地清晰起来,顾廷聿的神情仿佛是在参加一场葬礼,所有的景、所有的人都是灰白的。 
  冯经年和何铖锁着眉头也是气的紧,打他们下了火车满眼尽是日本旗,早就恨不得拔出枪来跟这些日本鬼子拼命。
  “咱们杀出去!我还不信了!欺负咱们没人啊!”
  果然不出沈熙觉所料,冯经年凳子还没坐热乎拍着桌子就跳了起来,拔了枪就打算出去拼命。到是何铖还算冷静,硬是把冯经年给按下来了,他瞅了瞅沈熙觉,显是看出了他的焦心和疲惫。
  沈芸妆没在厅里,到也好,不然冯经年这么一闹,反到让她难堪了。
  跟冯经年的莽撞相比何铖沉稳一些,这到多少让沈熙觉松了口气,毕竟劝服顾廷聿已经让他心力交瘁了。
  冯经年也看出顾、沈二人都颇为愁闷,想来沈熙觉这么一个面面俱到的人,如今也都能由着日本人说了算,必是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了。
  “只是早些操办了,原也是般配的人。”
  何铖不让冯经年嚷嚷是怕沈熙觉面子上挂不住,好像顾廷聿多不情愿娶三小姐似的。毕竟除了顾廷聿和沈熙觉之外,谁都只当是提早办了事儿,论理儿到也是说得通,许夫人明里暗里保的媒,也就是只差那么一撇的事儿。
  沈熙觉浅浅的笑了笑,不过是五六日的光景整个人都消瘦了,顾廷聿日日见他不说话只是不停的张罗着,有时过了点儿也没见他吃些什么,越是如此顾廷聿心里越不是滋味儿。
  “我去看看芸妆。”沈熙觉说着起身往二楼去了。
  何铖这才说起冯经年来。“老冯你也真是。不说是人家沈少爷把参谋长救出来的,就三小姐那大方利索的性儿咱们也得感激人家。一个姑娘家就这么来了奉天,为什么呀,还不是来救人的。” 
  冯经年这会儿缓了气,也知道自己刚才是失言了,本是冲着日本人撒火,可话里到是怨气冲天,反到好像是嫌弃沈家小姐似的。
  “师座可是让咱们平平安安的把参谋长和沈少爷、三小姐带回去的。”何铖知道他是没恶意的,就是自己弟兄被人害了,他心里不痛快。
  许朋韬因为顾廷聿的事特意去了趟南京,一状告到了何司令那儿,就差没去面见蒋公了。东北军一向不服管束,指着他们张将军的面子大,对陆军一百个看不上,顾廷聿摊上这事儿许朋韬也不觉得多惊讶,而且这事儿还搅了日本人在里头,就不单单是陆军和东北军的事了。
  事儿说清楚了,梁子且记下,顾廷聿在奉天抗敌的事也让南京那边儿知道了,这就是分寸到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怎么办,把人弄回来便了结了。
  来奉天之前,他千叮呤万嘱咐,让冯、何二人把顾廷聿和沈家兄妹平安带回天津,万不能出什么岔子。可到了奉天,到处的日本旗子,冯经年这才气冲了脑门,什么都忘了。
  二楼的客房里,沈熙觉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像是自己做了亏心事。
  沈芸妆笑着把他拉到沙发上坐下,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他一翻才定了心。“我真是担心死了,大哥去了山西,我也不敢告诉太太。这会儿看到你们没事了,我才算放下心了。”
  沈熙觉一听,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他原以为沈芸妆来奉天成婚是大哥和太太允了的,可现在听她的的话,这事儿却是她自己的主意。
  “大哥和太太不知道这事儿吗?”
  沈芸妆摇了摇头。沈熙觉也该想到了,老太太的脾气是知道的,三书六礼哪样儿能少,她能让自家的女孩儿家送上门儿来跟人结婚吗。
  奉天现在的局面进出都难,要不是拿了关东军司令部的条子,只怕沈芸妆他们根本出不了火车站,好容易劝服了顾廷聿,再不能有什么变故了。想到了这里,沈熙觉暂且把日后天津要面对的事先放下。
  “这婚事委屈你了,等回了天津,二哥再给你好好操办。一定要让我们三小姐嫁的风风光光。” 
  沈芸妆偎在沈熙觉肩上,从小就喜欢玩他的手,这会儿长大了还是没改了这毛病,拿手跟二哥的手比划着,嘴角含笑。
  接到电报的时候,她是吓的不轻,奉天被日本人占了的事儿天津也是传的紧,大家都是心惶惶的,可巧的连沈熙平也不在家里,沈芸妆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自己拿过主意,就这一回还是关乎二哥和顾廷聿性命的事。
  “风不风光我不在乎,我只要你们平平安安的。”
  暖心窝的话,却像刀一样扎在心里。
  夜色深沉,顾家老宅里寂静无声,只有两扇窗亮着灯,久久不灭。
  顾廷聿坐在沙发上抽着烟,一根接着一根,整个房间都笼着烟雾,灯光朦胧,心里结了一个结,怎么也打不开。
  沈熙觉靠在床上,静静地任时间流逝,头疼的厉害却怎么也睡不着,灯影像会动似的拉得老长,窗外的北风吹啸着,窗玻璃呼啦啦直响。
  隔天早上,顾廷聿和沈芸妆一起给顾家先祖上了香,各自换上了一身新衣服,签了婚书。无人道贺,无人登门,只是一起吃了个饭,便草草散了。之后,何铖就拿着他们的婚书去行政局办结婚证书了。
  不知是事定了,还是着了凉,沈熙觉的头疼越发厉害起来,沈芸妆和冯经年都在跟前,顾廷聿也不好太过关怀,只能远远的看着,可越是看不清心里越是着急,实在难受的不行了,只好下楼在花厅里坐着等信儿。
  沈芸妆给沈熙觉吃了阿司匹林,便让他睡下了。
  “可能是着凉了。”
  等沈熙觉睡着了才从二楼下来,顾廷聿坐在花厅里故作镇定,听闻他睡下了才稍稍放了心。
  “这些日子二哥一定是累坏了。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沈芸妆心疼的喃喃道,说完才觉得不该,又转而笑道,“等回去了,你们都好好养养。”
  冯经年见他们新婚燕尔,自己在这儿也不合适,便找了个借口到外边儿溜去了。
  顾廷聿和沈芸妆坐在花厅里,外头的院子里雪白了片,景色到挺好看。这婚是结了,却没有一点儿实感,且不说办的草草,就只是起因便是不纯的,更何况顾廷聿心里还藏了事,沈芸妆就在眼前,他却不敢仔细的看她一眼。
  没有波折不知情深,心一但分了就收不回来了,更何况分出去的不是一星半点儿,而是全部。
  “委屈你了。”顾廷聿哑然一句,说的诚恳,也确实发于真心。
  安静了许久的花厅,蓦地有了声音,到让沈芸妆愣了神,默了半晌方才笑了起来。“不委屈。” 
  许夫人想保这媒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原是想他有所顾虑,一来他是军人,现在驻守天津,但未必以后一直在天津,二来他是个实心的而且还腼腆的紧,便一直拖拖拉拉到了现在。
  一抹娇怯的笑容看的人心里发甜,可顾廷聿看着却更是觉得心里有愧。论家世、论人品、论样貌,她本该嫁一个一心一意对她好的,可现在却嫁了一个空壳,更心痛的是娶她的人心里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两天后,沈熙觉拿着结婚证又去了趟南满商会,安野秀一扯东拉西的啰嗦了一上午,方才把通行证交给了沈熙觉,临走的时候还说要去送行,被沈熙觉给回了。
  奉天一片雪茫茫,那插在各处墙头的日本旗子分外的扎眼,一团团红得像血一样。回到顾家已经是下午了,冯、何二人去买火车票顺便再买些日用品,沈芸妆估摸他是没吃什么,便去厨房给他煮点儿稀饭,厅里就只剩下顾廷聿和沈熙觉两个人。
  “你收好。”沈熙觉把结婚证递给了顾廷聿,对方却不接,他手伸在半空也不收,两人就这么僵着。
  沈熙觉累了,打从心里觉得累,他缓缓的把结婚证放在了顾廷聿身前的桌上,起身便想回二楼,手却被顾廷聿紧紧的握住了,沈熙觉费了好大力气才把手收了回来。
  “回到天津,太太那边我会去说,婚礼还是要重办的,三书六礼不能少,该有的礼数都照规矩办。我们家只有一个姑娘,你以后要好好待她。”
  顾廷聿苦苦一笑,抬眼望向他,“回去,我是不是就该叫你二哥了?”
  “你是我妹夫,叫一声儿你也不算吃亏。”
  话是说笑,可却笑不出来。
  沈芸妆煮的稀饭沈熙觉也还是没吃几口,两天后,四个人便起程了,火车开出了奉天,大家都松了口气。
  到了天津,许朋韬和许夫人早早的便已经在火车站等了,接了人便往沈家去,许夫人说了先得跟老太太赔不是,她再把这媒说了,老太太允了便各自操办起来,婚礼一定要大办,一来是不能委屈了沈芸妆,二来也把这晦气冲一冲。
  自从沈元钊过逝之后,老太太便也少出来走动,没事儿就在她的小院儿里转转,沈芸妆走了隔天她才知道了这事儿,生气自是不必说,只等着他们兄妹俩回来发落。
  说到婚事,老太太本也没有打算反对,就只是生气她一个女孩子家没过礼就先结了婚。老太太好面子,许夫人心里有数,一进门就很赔不是,又是劝又是顺着话责备他们小孩子草率,这么一来二往的算是把老太太安抚了。
  顾廷聿事事都答应,随了他们去办。来日方长,再想只会让大家都难受,想通了也好,演戏也好,叫一声二哥,他已经是沈家的姑爷了。

  ☆、【八】

  
  辛未年,庚子月,己酉日。
  宜 婚嫁。忌动土。
  震天的鞭炮声从城外一直响到城里,喜炮放的响天动地,满天红屑伴着雪片四散飘落。一水的军绿站了整整齐齐的两排,红地毡从城门一直铺到了沈宅的大门前,好不风光。
  门外一身戎装立在满天飞红飘雪之间,眼眸澄明英姿挺拔。门内满堂宾客盛装以待,众人的簇拥之下顾廷聿被引入了沈宅。说起来也不是没来过沈宅,只是不知为何这座大宅子看起来显得特别深,一进进,一重重。
  本该是接了新娘去自家宅子行礼,只是顾廷聿自己没宅子,也不方便在师部办婚礼,便就从偏院接了新娘到正院行礼,也就算是完了迎亲之礼了。
  进了偏院的门,沈熙平笑着迎了上来,他是急忙忙从山西赶回来的,此前他就很是想结这门亲,一来是沈芸妆对顾廷聿上了心,二来沈家在军方有了这层关系也就是多了层保障。
  顾廷聿的目光轻轻扫过院中却未见沈熙觉,沈熙平转身进暖阁去领妹妹出阁,顾廷聿浅浅笑了站在院中等着新娘出阁,身边几个卫兵和刘副官正在给沈家的下人们散红包,笑声嬉语,爆竹鸣响,然而这一切在顾廷聿听来却空洞的很。
  方才从正门进来,一路走来,顾廷聿不时的四下望去,都没见到沈熙觉。回到天津也有半月,别过之后就没有再见面,本以为此时能看他一眼,却还是没见到他的影子。
  不由的伸手摸了摸左手腕,唯有那只手表还与他有关系。
  沈芸妆一身猩红绣金的龙凤褂裙,桃花妆面羞怯含笑,本该是盖着盖头的,许夫人说是新时代了,不兴这一套了,本想给他们备一场西洋婚礼的,可老太太不喜欢那些个白哗哗的嫌素净。
  顾廷聿牵起沈芸妆的手,踏着红毡路和她一起往前院的正堂走去,刚到前院一个身影扎进了眼里,不由的手中一紧,沈芸妆不由一愣,不禁笑了起来,以为他是因为紧张,却不知他是看到了沈熙觉。
  这城里城外的鞭炮,长街地上铺的红地毡,还有沈芸妆身上的褂裙都是沈熙觉张罗了,光是为了这件儿褂裙,照理说织锦加上绣工也要花上半年的时间才能成,新做是不可能,他就北京天津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找了几个老师傅把一件现成的褂裙加了金线龙凤绣纹,赶了几个大夜方才改好了的。
  半月未见,沈熙觉还是那般清瘦模样,想来这半个月来他也是操劳了。
  行礼、跪拜,礼数一一照着做下来,顾廷聿就像一个木偶,而他的目光只时不时的扫过沈熙觉,只是对方却未曾回应他一眼。
  行完礼,便是推杯换盏的客套,灌新郎酒自然是少不了的,冯经年和何铖是男方家的也就首当其冲的给顾廷聿挡起酒来,可这两人喝高了越发的能闹,最后反到也一起起哄给顾廷聿灌酒。
  老太太比早两年老了很多,眼睛耳朵都不清明了,今天她格外的高兴,一是孙女儿嫁的风光,二是家里也真是许多年没有办过喜事了。原是想着先把两个孙儿的婚事张罗了,再到这个最小的,可她两个哥哥也不争气,沈熙平是一年里头有十个月也不着家,沈熙觉到是着家只是纱厂钢厂几处张罗,可见这守家守业的男人不容易啊。
  如今总算是三个里头,有一个有着落了,嫁的人也是一个老太太喜欢的老实孩子,老家虽是没了父母长辈,可也是仕族出身,如今也是一师的参谋长,老太太虽不太明白这参谋长到底是个什么长,但就他那一身军服看着就让人放心。
  “拿着。”
  老太太把一个小盒子塞进了顾廷聿的手里,里面是一个沁红的羊脂玉扳指,一看就知道是个极好的物件儿。
  “这个啊,是他们爷爷的阿玛留下的。一早就说了,这是给咱们家姑爷的。”老太太一边拍着顾廷聿的手背,一边欢喜的说着。“咱们家呀三辈儿了,就这么一个姑娘。虽不是嫡出的,但也是家里宝贝儿似的,你可要好好待她。”
  顾廷聿垂下双目,用尽了心力去骗所有人,包括自己,却不敢看着老人家的眼睛骗她,只是觉着眼睛热了,话也说不出口,就只是点头。
  “他会的。”
  轻浅的三个字,却比什么声音都来得清晰,抬眼望去,沈熙觉笑着在老太太耳边替他许诺。
  烈酒一杯杯的往下灌,割喉的辣,胃里热的发烫,喝到最后连眼前的人也看不清了,也不知自己是笑是哭,有人过来为他挡起了酒,却也不知那人是谁。
  热闹,大半个天津城都惊动了,许朋韬派了一个团给他压场面,顾廷聿这个新郎当的真真风光,来贺的宾客里有头有脸的一个也没落下。
  “来来来,快把他扶进来。怎么喝的这么醉。大哥和二哥呢,怎么也没拦着点儿?”
  耳畔是柔声细语,身下是高床软褥,顾廷聿整个人就脑子里乱哄哄的,怎么都静不下来,沈熙觉那句“他会的”说得轻松简单,却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二少爷也醉了。已经扶回屋了。”
  谁?谁也醉了?顾廷聿听见了,却又好像没听见。
  身上仿佛依稀还有温度,可又觉得透心的冷,心里的不舍和不甘都随着胃里的翻腾,哇的一声会吐了出来,滚烫的濡湿从眼角滑落。
  一夜昏沉,似睡非睡。
  太阳照常升起,雪停了,丝丝的凉气从一开一合的门帘外透进来,顾廷聿睁开了眼,刺目的亮光灼的头疼。
  过了晌午,他才堪堪清醒,起了身。
  “喝点儿热水。头还疼吗?”来自妻子的关怀。
  沈芸妆穿身胭脂色的长袖旗袍,原本披在肩上的长发绾成了髻,簪了只小小的珍珠发饰,婉约可人。
  妻子。顾廷聿脑中闪过这个词,常人的幸福便是这样吧,体贴入微、恬静温柔的妻子。
  “我会尽快置办个宅子,给你个家。”
  头一句竟是如此,顾廷聿自己都想不明白是怎么了,后来再回头想想,也许那个时候只是想要快点离开沈家,离开那个有沈熙觉存在的地方。
  当你看到一个人,只一眼,便像是被针扎了心一样,又有谁不想逃呢。
  一张请柬打破了沈宅看似平静的日子。
  约莫是沈芸妆成婚一个月后,顾廷聿大半日子都在师部待着,几乎不怎么回沈宅。他先是托了冯经年找宅子,可冯经年哪会这些事儿,转来转去又托到了沈熙觉那里。
  沈熙觉到也不推辞,早先就受了许夫人的托要帮顾廷聿找宅子,原是他推了不要,所以也就没太留心。现在是正经的要找了,却又难有合意的,相中的几幢要么太贵要么太旧,好容易有一两幢合适的,却又因为别的阻滞就耽搁了下来。
  正月十五刚过,一切事情都顺当了下来,各人都忙起了各人的事。
  “去不去?”
  小院的书房里,沈熙觉问着在房中踱来踱去的沈熙平。
  收到请柬的时候,两人心里都是一咯噔,谁也摸不清这请的是什么宴。
  “去。得去。”
  沈熙平打定了主意,不去怕是不行的,虽然沈家和顾廷聿结了亲,可是请宴的绝对不是一个怕事的主儿。
  沈熙觉点了点头,只要是大哥定的事儿,他都不反对。打父亲走了那天起,沈家就只有他们兄弟俩支撑,对外他不是当家,帮衬着兄长理所当然,对内他不是长子,听大哥的话顺理成章。
  转日,兄弟俩便带着请柬去汇金楼赴约了。
  汇金楼是天津城里最大的茶楼,打外面看是一座青灰石墙小楼,可里边儿却是大有文章。墙上糊的金丝盘枝绣的黑缎,地上铺的透金纹的墨云石,顶上吊的八方琉璃乌木大宫灯,台上挂的绣金腥红幡,台下摆的花梨四方桌,桌上放的暗金珐琅彩的果盘,单拿出来一样儿来都够小老百姓过上好几年富裕日子。
  平日里能进汇金楼听戏听曲儿的非富则贵,都是见过场面见过阵势的人,三亲六邻多多少少都跟帮会的人有点儿关系。
  沈家跟一个阎四海不对付,结果沈元钊就送了命,现如今沈家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沈熙平和帮会里的头头脑脑没少联系打典。
  整个天津城无非三等人,皇亲贵胄、租界洋人、平头百姓,而这三等人里头都跟帮会有扯不清的关系。
  皇亲贵胄也有做些见不得人的事儿,这就得找帮会的人搭把手。租界洋人本就外来户,想要管好租界内的事儿,光靠巡警只怕不盯事儿。至于平头百姓那就更不用说了,不是被帮会里的人压一头的,就是入了帮会压别人一头的。算起来天津城里,真能跟帮会摘清关系的只怕还真没有。
  天津城最大的帮会当属青帮,而这汇金楼便是青帮门面,也是青帮当家卢凤楼的产业。
  汇金楼今天闭门谢客,整个场子留空就招待他们兄弟俩,一进门儿台上的锣鼓已经响了,请的是京班名角儿楼玉春楼老板,唱的是鸿门宴其中的一折。
  沈熙觉头一回进这汇金楼,平时只听说这儿是烧钱打发时间的地儿,今天进来了才知道在这儿喝一口茶、听一折戏,虽花销不菲但也绝对值得,想来这汇金楼的老板必是个知道享受的主儿。
  汇金楼里格外的暖,紫铜珐琅暖炉里的火烧的格外的旺,楼外积雪寒风,楼里盆里栽的桃花竟已经出花苞了。茶倌把沈熙平和沈熙觉引到了楼中单一张的云石紫檀桌前,让他们落了座,稍一会儿上了一壶顶级的龙脑香片,便退到一边候着。
  台上楼老板从唱腔到身段儿不愧是京班的名角儿,只可惜他们兄弟俩着实没有心思听戏,光是今天汇金楼的场面已经让他们心里越发没底了。
  约是过了一刻钟,汇金楼的大门蓦地被推开,楼外雪映着阳光格外的灼眼,一队穿着灰色军服的卫兵整齐划一的走了进来,正了个军姿立在大门两侧,随后五六个穿长衫的人引着一个人走了进来,他身上穿了件貂皮领法呢大衣,手里杵着鹰头鎏金黑酸枝手杖。
  他刚进门,茶倌便跑了过去,接过他脱下的大衣转身挂了起来,卫兵退出了门外关上了汇金楼的大门,穿长衫的几个人站在门内一字排开,脸上看不出什么神情,到像是庙里的罗汉像。
  沈熙平和沈熙觉从开门那会儿便自觉的站起身,愣了神似的看着对方,台上楼老板的戏半句也没断过,到显得他们兄弟俩没见过场面了。
  “坐。”轻声一句招呼,他便落了座。
  茶倌上了一壶桂花香片,一时间楼里香气四溢。
  眼前这人,生的白净斯文,可他的身份却不那么白净,京津一带谁不知道他那真是没长眼。
  “卢爷。”沈熙平拱手打了个礼和沈熙觉一同落了座。
  卢凤楼笑着朝台上举了举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