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绪-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附离这次是以友邦互访的由头,前来长安,虽是拒绝了在宫内暂住,但各项事务都已经由礼部安排好。
此次太医院一听闻突厥的可汗病危,都吓出了一身冷汗,马不停蹄的就往这儿跑。
要是慢了,有什么干系,掉的可不止他们一个人的脑袋,两国的友邦关系可能也就就此结束了。毕竟突厥与雍国世代交恶,战火不断,只在这附离可汗即了位后才不再打仗,这个节骨眼上要出了岔子,那还不得反目成仇么!
太医们一个个在心里拜着菩萨,一边忙去看附离的伤势。
未几,却都是浑身冷汗。
都蓝不会雍国的语言,听不懂那些太医们说的什么,但看他们脸色便是心中不祥。他叽里咕噜地说着突厥语,见他们又都摇头的样子,不禁又急又气,拔起刀就架在了领头太医的脖子上。
然而“哐当”一声,利刃应声落地。都蓝赤红着双目怒视向穆千山,急促激动地说着什么,九尺魁梧的大汉竟是说着说着眼旁有了水光。
穆千山在突厥呆了三年,虽不精通,但也听得出他说的什么——都蓝在指责这一切都是他的过错,他们的可汗本该在战场上驰骋,而如今却只能躺在那里,生死未卜。
没什么好辩驳的,事实本就如此,穆千山也这么想。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附离苍白的面容上,眸中压抑着痛苦,轻声道:“会好起来的。”
【作者有话说:这对儿会he的,大家不要担心。】
第七十一章 无力回天
太医院的御医们虽无华佗在世的资质,却也不是庸医,将伤口利落处理好后,便开了提气补身的方子,暂给附离补补元气。
都蓝并不懂雍国语言,纵然心中不愿,却不得不凡事都通由穆千山来翻译。而太医们和穆千山的交谈似乎总是在叹息,动不动就都跪倒一片,弄得都蓝心烦,他只直问穆千山这群老头儿说的什么。
虽穆千山操着并不熟练的突厥语,但他也无心笑话了,因为他听清了其中一句——最多只剩七天。
都蓝目眦欲裂,热血猛地上头,又欲抓一名太医询问,什么叫最多七天?虽然可汗的伤势看着严重了些,流的血多了些,但也不止于此。他跟着可汗打过多少仗,见过多少比这更重的伤,不都活下来了么?怎么这雍国的都是一群庸医!
都蓝是地道的突厥汉子,做得总比想的快,但有人却比他更快,赶在他想打压这群太医之前,又拦住了他的手。
“你别以为老子看着可汗的面子就不敢打你!”都蓝怒视着穆千山。
“我说过,会好起来的。”
穆千山的眼神冷得像在寒冰里淬过千年的利刃,一瞬间不由得让都蓝想起来——他本来,似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暗卫啊!
自己怎么有胆量这么说的?都蓝不禁背后渗起冷汗。
穆千山说过一次,便不会再说,他径直出去,身形如鬼魅一般,转眼便在这青天白日下没了踪影。
他并不是逃避,而是去找人——世间唯一一个可以再救得了附离的人。
将近晌午的长安城喧喧嚷嚷,东市坊交错盘杂的道路上,有一家生意极好的医馆。无论何时去,医馆前总是排着长队的,一眼望不尽头儿。之所以生意那么好,是因为这家医馆的主人实在是个怪人,他治病从不收钱,遇见家贫的病人,更是倒贴药材。与其善心同样声名远播的是,自这医馆开张,就没见过治不好的病人。
故而,虽则医馆才开了几个月,它的主人,兼大夫,就已名动京城了。
而他,正是秦衡。
秦衡自秉承师傅遗嘱,行医济世以来,便恪守医道,兢兢业业。虽口头上与赵绪玩笑说恋慕京中繁华,但实则忙着治病救人,却是一天也未曾在长安城里好好游玩一番。
今日,他仍是早早起了,在医馆里为病人诊断。
有些奇怪的是,今日馆外等候的人,声音喧闹了许多,似乎有人直接闯了进来。而不待他去问侍童,就已经见了一个浑身是血的人一阵风似地,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
“穆,穆兄?”秦衡看清来人,不禁诧异道。
他初来京都在晋王府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对穆千山也十分熟悉,此时看他一身是血的样子,忙起身,去翻药箱。
“你伤在何处?”
“不是我的血。”穆千山撂下这一句话,无闲暇与他解释,直接道:“跟我走。”
“嗳?”秦衡动作一迟,这空当,就已经被穆千山携住,再一回神,已经在天上飘着了。
“穆兄好俊俏的功夫!”秦衡看着身下川流不息的人潮,不禁赞叹道。
虽然他自己的轻功也不错,但穆千山带着自己一个大活人就能飞得那么快,也是够厉害了。
而穆千山只浅浅地应了一声,秦衡识趣,知是出了什么事儿,便不再逗趣,彼此沉默着。
不消一炷香的时间,两人已到了附离暂住的府邸。
穆千山带着秦衡一路到了附离房内,里面的太医也正忙里忙外,煎药擦伤,见穆千山带了其他大夫来,不禁心下不快。但他们都不敢表露出来,毕竟有个都蓝在旁边狠狠地盯着他们呢,估计在他眼里,自己这些御医都是庸才。
众太医给秦衡让了路,面上和善,心里却都巴不得他说自己也治不好,要不然自己这御医的面子往哪儿搁。
秦衡放下药箧,为附离诊了脉,又去查探了他的伤口,面色由淡然渐渐转为沉重。
他拔出一枚银针,深刺入附离一处伤口,拔出时却已尽成漆黑。
“这下毒之人未免太过狠辣了。”秦衡握着那枚银针,紧皱着眉,不禁这般感叹。
穆千山紧抿着唇,冷峻的轮廓愈发坚硬,“可以治吗?”
秦衡将那枚银针丢掉,又去探视伤口,良久,默然之后,叹息道:“最多七日之期,你们,好好珍重罢。”
“可…你师承天下第一神医。”
穆千山此言一驰目出,所有太医们的目光就都齐刷刷地盯向秦衡。
秦衡苦笑,“纵使家师在世,也治不好的。”
“为什么?”
“因为下毒之人,身上既有世上最毒的毒药,又带了疗效最好的金疮药。”
秦衡摇头道,他看着男人愈发苍白的脸色,虽不忍,却仍说了下去:“当毒素腐蚀全身穴脉,深入骨髓之时,皮肉也恰好愈合。如今创毒已经入骨,七天之内,他全身的骨头,便都会化为脓血。”
“没有药可以解这种毒?”
“没有。”
“也没有人可以治?”
“小生才疏学浅,无力回天。”
秦衡仍是摇头,心中和他同是一片悲哀。
他之前常见这位年轻的可汗来寻穆千山,但穆千山从无一次见他。如今,两人竟是以这种方式相见……
而他看穆千山的样子,似乎,并非对可汗无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为何这世间的痴情人总是临到绝境了,才幡然醒悟?
这亘古不变的悔恨,亘古不变的悲哀,恰如死亡,亘古不变地,隔在有情人之间,成了最绝望的一道天堑。
………………
下午时,礼部的人陆陆续续来了近半,徐昭身为礼部侍郎属于先来探问的一批。
附离自回来之后,从未转醒,京中有名的大夫、御医几乎都来了个遍儿,却都无济于事。徐昭虽资历浅,但经事却不浅,在此等了半晌之后,便立即回去禀奏皇帝了。
穆千山只是一直立在屋里的偏僻角落,阴影处遮住了神情,来来往往的人有的注意到他,有的没有,而没有人有闲心去问他和这位突厥可汗是什么关系。他们只知道,如果治不好这位远来的可汗,轻则自己的乌纱帽搬家,重则,脑袋搬家。
一个人在静默的时候都会想些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有人静思过往的遗憾,为此而悔恨,有人细细谋划自己的前程,将所有暗潮汹涌都掩藏在内心深处。
穆千山不属于任何的一种。
他不后悔跟附离去了突厥,也不悔离开了他,既不悔一直不再见他,也不悔孤身涉险,去换君殊二人的命。
静默时,任何情绪都已远去,无喜无悲,只有心头是空落落的,一想便钝钝地发痛。自以为已经放下的,原来从未舍去,只是掩在深处,不为人知,也不为己知。
光线慢慢地黯淡了,来来往往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侍女提起一盏灯过来,将屋内金盏上的蜡烛都点亮了。
柔和的黄光照亮了整个屋子,阴影处,没了人的踪影。
夜深时,穆千山回了王府。
君殊、穆归舟二人似乎是一直在等他,守在门口,一抬眼就看见两张焦急的面庞。
穆归舟看见他,没忍住,眼角泛着水光,声若蚊呐,“可汗还好吗?”
一日下来,附离的事情已是人人皆知。君、穆二人思及前因后果,也差不多推断出了缘由。这一切的开头都是因为他们疏忽了被人迷住,才弄成这样的。
像做错事的孩子,两人都垂着头,一路安静地,去厨房把热好的饭菜端进穆千山屋里,又双双默然回去。
穆千山的脸上总是看不出有什么情绪,一直是淡如镜湖,没有波澜。他的话更少了,似是累极了,只在两人要出门时,道了一句无关他们之事,不需内疚。
和赵绪说的一样。
夜里,敲过三更,晋王府里才又亮起了灯火——赵绪从宫中回来了。
自下午徐昭禀告了附离重伤之事后,皇帝便召了各部重臣下令彻查此事。到了夜间,太医院的主事御医又颤巍巍地来面圣,道他们实在是无力回天,求陛下恕罪云云。皇帝大怒,革了大半御医的职,着刑部去查,却是很轻易地就查到了施南月。
施南月似乎并不想着为他自己脱罪,在刑部的官员赶去捉拿之前,就已经服毒自尽了。皇帝知道这事时,面上铁青一片,全然没想到是自己身边正得宠的人惹出了这样的大篓子。
他已经无心去问施南月为何要去害突厥的可汗,也无心去想突厥可汗为何只身一人真的前去赴约,皇帝只能下令遍求良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附离完好无损地送回突厥。
按理说,擒贼先擒王。突厥与雍国世代仇敌,这番突厥的可汗要死了,雍国应该举国欢庆才是。而事实是,今非昔比,突厥近几年来在新可汗的带领下,国力尤为强盛,已经不是昔日只会烧杀抢掠的游牧民族了。
从汉族汲取的畜牧耕作的知识,被应用于突厥各地广阔的绿洲上。无需再从雍国的边境人民那里掠夺粮食,突厥已经有了许许多多自己的后勤粮仓。而突厥子民,无论男女,都是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其骑射及作战能力,较之雍国本就强盛。更不要说这几年,突厥两部合并之争中,双方的士兵都受了多少磨炼,有了多少的经验,如果拿雍国久不经战争的士兵来比,是完全比不得的。
故而,让皇帝忌惮的是突厥会借由此事,再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虽然没了可汗,可突厥国里不还有个才能不逊于其可汗的叶护嘛!要是他知道了自家可汗死在雍国的境内,还是被自己身边的红人害死的,两国之间安然共处真的要变成可笑的妄想了。
然而,忧虑却往往很快成为现实。夜深时分,又有快马来报,边境上,突厥已然大兵压境。虽其主将一直按兵不动,但这势头,明摆着就是给雍国压力——让他们好好照顾自己可汗。
皇帝久已不经政事,而一出竟然就是这等大事,气得连夜让人去把施南月的尸首拉来,鞭杖数百,又恨其欺君之罪,下令挫骨扬灰。
然死人已矣,生者犹存,当务之急却是如何保住附离的命。而不限于此,人家怎么样来的就得怎么样给人送回去。
赵绪冷眼看着诸事发展,与众位大臣一同跪倒在大明宫内,等着皇帝发令。
这位年迈的皇帝此时也没有方法可想,只能继续下令寻求良医,甚至开出了万两黄金以及官居一品的厚禄,就等着有人能救大雍于水火之中。
与大多数大臣不同,赵绪心中不忧突厥大兵压境之事,他猜想这是突厥那位叶护得知了消息后,故意如此行事,逼得雍人举倾国之力救治附离之故。
他只忧,附离是否真能脱险,以及……千山经历此事之后又会如何。
初见穆千山时,他还只把他做自己的忠诚的亲信,而这些年相处下来,时间却是给了他们之间如同亲人般血浓于血的情谊。虽赵绪不说,但出了什么事,想到的除了是找师兄,便是去寻穆千山了。
穆千山于他,已不是少年时代扶持他一步步坐稳晋王之位的下属,而是,像师兄一般,成为了可以依靠的—兄长。
赵绪竭力让自己去想寻医之事,但思绪却总是飘到穆千山和附离那里。他们如今又是怎样了?千山真的放下和附离的感情了么?就算是,经历了这件事,千山也永远忘不了他,这会是他一辈子的痛……
而附离的伤真的有那么重吗?无药可医?无人可救?
他虽对附离摆出冷脸,但却只是怪他对千山冷落,心中不仅把他当做曾经的合作对象,更是做为一名朋友来相待的。
作为一个心性不坏,又有能力和相貌的人,很少有人不想和附离做朋友。
思绪纷乱繁杂,赵绪也不知自己是如何应了皇帝的问话,又如何回了王府。
反正他如今已然交了监国的担子,这种事儿,由太子来担着不就好了……
第七十二章 因为我在这里
回到王府,已是更深露重了。
赵绪踌躇许久,还是没有去找穆千山。他想,自己应该给他些时间去接受这一连串的变故。
今日在宫中,听那太医院的主管说到天下第一名医的传人时,赵绪便知道,秦衡应该也是去了。但连他都治不好附离的伤,他实在也是想不出,还有何人,能解此危事。
这正是最悲哀的——总是在身边人身陷绝境时,他却无能为力。
月已渐渐西沉了,恰如人的心境。
赵绪着人去打了一盆冰水,将自己浸了片刻,清醒过来。
他还不能容许自己沉浸在悲伤中,因为还有更紧迫的事情要做——彻查施南月。
看他这般完全没有隐匿踪迹的样子,很可能就是没想过要保全自己。那么,这样的心态,也断不会费太大心思将他与东宫暗中勾结的证据毁掉。
赵绪要做的,就是要找到那些蛛丝马迹。并在东宫最懈怠,对自己最放松的时候,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
这几日京都人心惶惶的,大家伙儿都经历过战乱的那些时候,也知道如今再和突厥打起来自己又得多交多少税粮。
一日日地,街头巷角的闲言碎语不知何时从李家长王家短,变成了怎么这天底下良医那么少,这突厥可汗怎么还没治好了。
而在不眠不休近两个昼夜,又累死了四匹马后,哥舒信终于又赶到了长安城。
和上次悠哉悠哉的心情截然不同,哥舒信现在一肚子气,郁结于心,他立刻就想抓住附离问问,这一切都算怎么一回事儿?
但当他踏进屋子,看到躺在榻上的附离的第一眼,却是把气都憋回去了。
哥舒信看着他苍白的面容,只能咬紧了
牙根,压低声音道:“你那封信是什么意思?你阿史那家的天下就这么让给我了?真够意思的。”
附离此时早已转醒,只是身上如万千蚂蚁啮咬一般,又麻又痒。麻,似乎因为痛得太过,都已木然了。
他勉强笑了下,仍是平常随意的语调:“怎么,给你你还不愿意?”
“您少说这些乱七八糟的。”哥舒信气得连“您”都用上了,“哥舒一氏永远都是阿史那的臣仆,以前是,将来,也会是。”
“可我并无子嗣。”附离只这么说道。
虽然其他人都在瞒着他,但附离已从他们的表情中知道,自己估计是活不过多长时间了。这其实也不难猜想,那个人怎么会放了自己回来了,不就是知道决计治不好么?也许,他是想让自己苟延残喘,生不如死几天,好让千山内疚。
他,真的会为自己而感到内疚么?
附离心中不禁这般问。
每当这么想着的时候,甚至不觉得死亡是值得恐惧的事情。至少,在自己安安稳稳的活着的时候,不会再得到他半分眼神。
心中苦涩难明,附离忽然不想对上哥舒信那双幽绿深邃的眼睛,怕他知道自己此时所想,竟是一心求死。
而他连转身都无法自主,只能静静地望进那双似乎看透一切的眸子。
“你不会死。”哥舒信一字一顿地说道:“因为我在这里。”
他很少这样认真,但认真起来有种魔力,让人感到安心,完全信服他所说的话:“你是突厥的可汗,是天狼所认可的王,你将带领你的臣民,一同走向荣光……直到天河枯竭,你的生命才会结束,那时,你才能去见你已成神的狼父。”
这本是每代突厥可汗都会被告诫的训言,更像是一种形式。
而这种形式,在此时被哥舒信说出来,却庄严地让人生不出任何想法去反驳。
许是他的眼神太过坚定,让附离感觉之前心中所想太过狭隘。
他怅然若失:“我现在还没资格去见父亲……”
【作者有话说:依旧日更但更的会少一点最近在写新文没那么多精力希望大家谅解】
第七十三章 我不会走了
暑气越来越重了,到处翻腾的热气让人无所遁形。
这样子的时令无疑是不适合养病的,附离躺了两日,感觉自己全身都行将腐朽了。
哥舒信的那番训言只是勾起了他求生的欲望,却没有增添一分生机。各地有名的大夫来来去去,也没见一个主动请缨说能留下的。
连为他续命吊着这种事儿都没人愿意做,或说,做不了,还能有多少生机呢?
哥舒信起初火气还盛,只是恼得直骂他傻,他这般躺了几天了也没见穆千山再来过一次。而到了第四五天,已经决口不提这事儿了。
附离在第五天的时候,把王印交给了他。
哥舒信拧着眉头,冷笑:“那么快就准备后事了?”
“快么?”附离朝他一裕溪笑,面色已没有前几日那般苍白了,像是……回光返照的样子。
哥舒信看着他还能笑出的样子,别开脸去,不让他看到自己湿润了的眸子。
屋里是一股浓重的药味,哥舒信闻了这几日本来早已渐渐习惯了,而今天,那药味就像全钻进了他的舌头里一般,苦涩得令人难以言说。
“我替你收着。”哥舒信特意咬重了“替”字。
“好。”附离微微颔首,又拿了个盒子,轻声道:“帮我还给他吧。”
哥舒信瞥一眼那盒子,就知道里面装的是他以前送给穆千山的匕首。
那匕首当初被穆千山留了下来,连同所有附离送过他的东西,而哥叔信也不知那时附离怎么想的,竟是将那匕首直接扔了。
恶果自食,最后还不是附离自己在腊月寒冬里跳进波纳湖,把它给捞上来的。
换做往日,哥舒信定是讽他为何不再留作纪念了,以往他可是都最宝贝这匕首,连装它的盒子都得用最上好的寒玉雕刻。
而他今日话却少了——他看得出,附离是在强撑着和他说话。
那唇齿间,因言语泄出的几丝血迹,叫哥舒信看得清楚。
哥舒信不敢再引他说话,只严词告诫道:“好好躺下休息,这些事儿都给我管。”
全然没了往日慵懒散漫的样子,哥舒信认真起来,眉目凌厉得很,带着上位者特有的贵气。
待亲眼看见附离躺下之后,哥舒信才安心些。他走进院子里,唤了一名侍从,打算让他去晋王府还这匕首。而在那一刻却又犹豫,踯躅几番,屏退了那侍从,自己换上便装前去晋王府了。
直至夜深,附离混沌中转醒了几次,期间询问身边侍女,隔了好久,才有人禀道叶护大人刚回来了。
而确切的说,哥舒信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再确切些,只有他带来的那个人进了屋子里,而哥叔信似乎只负责把人带来,自己便走了。
附离现在的眼睛敏感了许多,不适应明亮的光线,故而只让人点了几盏聊以照明的灯盏。晦暗不明的灯火下,缓缓地走近的人黑衣、黑发、兜帽,有些模糊的轮廓被发丝挡住,令人辨不出模样。
有些人,天生就是隐在暗处的。附离想起,以前他曾不经意地说过。
附离挣着起身,潦草披了件外袍,显得仓促,而却不狼狈。
“你来了。”似乎何时,男人的声音都是游刃有余的,且自带一丝风流气。
穆千山摘下挡住大半边脸的兜帽,露出如玉石般白皙的面容。两人此时肤色倒是近了,而不同的是,穆千山是生来就白,附离是因这些天未见日光,且体弱失血导致。
穆千山的目光自一开始就落在他没有血色的唇和深深凹陷的眼窝上,眸中似有万千复杂的情感,都隐于瞳孔之下。
他总是太隐忍了些。
附离在心中叹息。
强撑着病体,附离按捺着汹涌的血气,展颜,轻声问道:“是哥舒信去找你来的么?他总是自作主张。”
穆千山颔首,看着他的目光让他无所适从,“谢谢你去救我,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