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尽山河-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狡诈谨慎,我猜他不会把二十万大军全带进甘州城。城中兵力如何,还要等斥候的消息。”
  见他主意已定,尉迟锋又是无奈又是叹气:“你这个人,偏是这脾气最可恶,我们先前在都城中领的旨意你都忘了?此番带兵出征,是要协助河西驻军守住盘门关,可没让我们私自领兵迎敌,若是出了什么差错,你怎么担当得起?”
  卫长轩低低道:“是,我们领命前来是要助河西军死守盘门关,”他忽然拔高了声音,喝道,“可如今盘门关已失,难道我们不该把它夺回来么!”


第64章 重遇
  永安七年,五月十七。
  甘州城向东的城墙上,隐隐约约立着十来个影子。如今正当夏时,又是正午时分,阳光十分毒辣,城墙上毫无遮蔽,烤得人满头满脸都是油汗。
  奉命守在此处的燕虞军士已经热得没了耐性,更加上腹中饥饿,几乎快要站不住,为首的百夫长孛鲁率先解去了皮甲,骂骂咧咧地坐到了角落的阴影里休息。其他军士看见长官如此,也便纷纷坐下休息。
  夺下甘州城已经大半月了,昭朝的河西驻军早早退到了二百里外,燕虞这边又迟迟没有继续进攻的消息。这一队军士守在此处,整日对着城下空荡荡一片平原,早已觉得乏味,此刻不由互相抱怨了起来。
  正在他们抱怨个不停的时候,只听城楼上传来沉重的脚步声,是送饭的杂役提着硕大的食桶走了上来。这杂役跛了一条腿,走路有些拖曳,脸上却是小心地赔着笑,把食桶送到了军士们面前。
  军士们早已等得不耐烦,上前便夺过了他手中的食桶,揭开一看,面色便兀地一沉。他们燕虞人常居北地,喜食之物自然是肉和面饼之类,然而今日桶里竟是稀拉拉的米粥,自然让他们觉得大为扫兴。
  有个粗壮的军士已经饿得狠了,顾不得挑剔,舀起一碗米粥便大口喝了起来。或许是米粥滋味太过寡淡,他喝了几口,心里愈发恼火,拎过杂役,一拳就砸在他脸上,打得他嘴角登时裂开,血流不止。杂役被打得抱着头缩在墙角里,口中不住地告饶,军士却仍不解气,又连连踢他肋下。燕虞军士皆是骑兵,靴后带有马刺,不多时便把杂役踢得浑身血痕。这杂役是甘州城内俘来的百姓,在他们眼中自然是猪狗不如的东西,其余人都看热闹似的抱了手,饶有兴致地看那杂役挨打。
  百夫长孛鲁也懒得呵斥,他弯下腰,搅了搅桶里的米粥,发现粥底还算稠厚。等到手下打罢了人,便抬了抬下巴示意杂役上前为他盛粥。杂役喏喏地应了,连滚带爬来到桶边,忙不迭盛了粥奉上。孛鲁接过他递来的粥,只见他颧骨和脸颊上斑斑都是血迹,一双眼睛却闪着不同寻常的光彩,心中不由警觉,刚要开口,却听身后“扑通”一声,方才率先取粥的那粗壮军士已猛然栽倒在地,口鼻间缓缓有黑血流出。
  粥中有毒!孛鲁一惊,立刻便呼喝左右擒住杂役。杂役早就从胸口拔出一把匕首来,就近刺入一名军士的喉管,他满脸是血,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匕首:“狗杂种!杀我父母,糟蹋我妹妹,我杀了你们!”
  燕虞军士们有些诧异于这个怯懦的中原人忽然爆发出的蛮力,因孛鲁下的命令是擒住,他们也不好拔刀砍杀,只得团团把他围住,堵到了城墙上。似乎是嫌他们动作太磨蹭,孛鲁大步上前,一脚踢到杂役背上,踢得他向前一趴,半个身子都探出了城墙。孛鲁紧接着揪住他的头发,将他抵在城头用燕虞话高声喝骂起来。杂役挣扎着扭过头来,将一口带血的唾沫吐到了他的脸上,这下着实激怒了孛鲁,他拔出马刀,正要一刀砍下杂役的头,却听一道破风声响,一枚灰羽的箭矢从城下破空而来,径直射穿了他的头颅。
  孛鲁倒下后,城头一时大乱,守军们涌到城墙上向下一看,只见空荡荡的平原上骤然出现了一支军队。装束却不是先前的河西驻军,看样子都是中原人,为首的那个带着重盔,看不清面目,然而那手箭法却是让人眼熟。只见他手提着一柄乌沉沉的长弓,搭着三支羽箭,箭矢破风的鸣声近乎尖锐,须臾之间三箭就连着洞穿了三个人的脑袋。
  燕虞军士们赶忙俯下身撤下城楼,一路跑一路高喊:“快去告诉头儿,乌及苏尔来了!”
  卫长轩射完箭便收了弓,勒着马,静静立在原地。
  他身后的裴安忍不住问道:“将军,要不要后撤几百步,我们现在还在敌军射程之内。”
  卫长轩摇头:“燕虞人重血性,隔着城头来来回回射箭伤不到人又耽误工夫,他们多半不会如此,想必会开门迎战。”
  裴安一听,更是显得踌躇,他们的人马驻扎在山谷中,此番带来的不过数千轻骑,真要打起来在人数上便已吃了大亏。
  或许是察觉到他的犹豫,卫长轩低声道:“昨日潜入城中的斥候已经传来消息,城中驻扎的燕虞士卒不足万人,他们的主力大军还未进入盘门关。”
  “可是,”裴安有些忧心忡忡地道,“我们难道不该先跟凉州通个消息吗,这样私自攻城,恐怕还是僭越了吧?”
  自从上次卫长轩强闯穆王府险些被斩首之后,这名亲兵就变得谨慎起来,生怕年轻的将军一时冲动,又给自己惹了什么灾祸。
  “我已派人知会凉州拓跋公那里,但是我猜他们暂时还无法回信。”卫长轩紧紧皱了眉,顿了顿才道,“你应该也听说过,那些东胡大都护们正在勾心斗角抢夺拓跋家家主的位置,若非如此,也不会轻易失了盘门关。他们中除了尉迟将军,其余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哪里有心思管军中的事。可战局千变万化,一点也耽误不得,我可不想因为等他们的消息而白白错失良机。”
  听他这么说,裴安只得低了头:“是!”
  随着号角声响起,甘州东城门的机括缓缓打开,一队骑兵从门内飞快地跃出,骑兵们套着轻甲,高举着马刀,直冲向这边。为首的那个散着一头棕色的卷发,轮廓深邃而狂野。
  卫长轩原本已搭了弓箭对准他,待看清他的面孔后又犹豫了一下:“拓跋……”
  对方似乎察觉到他的视线,撇了撇嘴,向他一笑。
  卫长轩的唇却绷得紧紧的,羽弦一响,蓦地向他射出一箭。
  这一箭来势汹汹,拓跋虽反应极快,侧身避过,箭矢却仍擦过他的肩膀,留下一抹血痕。他的脸色瞬间也变了,挥舞着长刀冲了过来。
  卫长轩也拔出身边那把马刀,两位主将再无交谈,他们胯下的战马气势汹汹,打着响鼻撞到了一起。与此同时,两柄刀的刀刃在半空中交汇,金铁的撞击声重重响了起来。战马的冲击力加上对方刀刃上的强劲一起砍杀过来,卫长轩胳膊被震得一麻,他紧紧咬住牙齿,忍住痛楚,侧马又是一刀。他所学的陈氏刀法大开大合,正是战场上所用的杀人之刀,每一刀都用尽全身力气,像是要把敌人劈成两半。
  拓跋接了这一刀之后,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咬着牙苦笑,低声道:“你是真的要杀我。”
  卫长轩冷冷看着他:“敌国之将,战场相见,还有什么好说的。”
  拓跋低声重复道:“敌国之将……”他忽然大笑,同时猛地发力,反转刀刃削向卫长轩面门。
  卫长轩向后一仰,正要提起手中长刀格挡,却见对方只是虚晃一招,而后策马便退。他怔了怔,很快便策动缰绳追了上去。
  拓跋所退的方向并不是甘州城,而是向着城南一片野地里奔去,卫长轩毫不迟疑,紧紧跟着他向南边而去。
  两军本已刀兵交接,战到了一处,可主将突然策马离去显然让他们都有些无措。裴安更是急忙调转马头上前追赶,连声喊道:“将军!燕虞人狡诈,小心有伏兵!”那边燕虞军士们也神色茫然,似乎不知主将为何疾驰而走,两边人马都先后向城南方向追赶了去。
  其实贸然追赶敌将确实凶险,卫长轩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他心中料得前方没有伏兵。一来今日之战是他挑起在先,燕虞人被迫应战,哪会想到在此提前布下伏兵。再者,方才拓跋逃走之前,向他丢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看起来十分蹊跷。
  城南野地里是一片密林,如今正当夏时,树叶繁茂,卫长轩策马踏入,只听四周一片沙沙声响,再看不到半个人影。他骑着烈风在原地打了几个转,忽然看见前方树叶一动,立刻便冲上前去,刚要举刀,侧面却有个黑影从半空中落下,将他狠狠地从马上扑了下来。
  “啧啧,乌及苏尔,你已在我手上栽了两次了。”拓跋把他按在地上,颇有几分得意地笑了笑。
  “是么?”卫长轩冷冷看着他,以眼神示意他低头。
  拓跋垂下眼睛,只见卫长轩左手中的匕首已然出鞘,正抵在他胸口上,看样子,只要他稍稍一动,胸前就会被戳个对穿。
  面对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形,拓跋却还是笑,他连连摇头:“你们中原人不是向来懂得知恩图报么,我先前放过你一会,你就这么对救命恩人?”
  “是,你救过我一回,但你屠我城池,杀我百姓,我当然要杀你!”
  拓跋皱了皱眉:“原来你以为是我屠了甘州城,”他叹了口气,手一松,将卫长轩放了开来,而后站起身道,“实不相瞒,攻破盘门关,占下甘州城是阿史那努尔的功劳。我三日前刚到此处,阿史那努尔让我替他暂守这里,他那个老奸巨猾的东西早就撤出了盘门关外,回到他的中军大帐里去了。”
  卫长轩半信半疑地看着他:“拓跋,我已经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你根本就不是什么百夫长,而是燕虞的王子,为何会听命于阿史那努尔?”
  拓跋挑起眉毛:“哦?你已经知道了?”他颇为无奈地笑了笑,“王子又有什么用,我们燕虞不像你们中原,生在帝王家便能坐享荣华富贵。我父亲有十九个儿子,每个都要上战场征战,谁立的战功多,谁便最尊贵,不然,就连个屁也不是。这次进攻你们的河西一带,由阿史那努尔领兵出征,我只能算他麾下的一员偏将。他既然让我守城,我不得不来。”
  听他这样说,卫长轩终于明白过来,他低声道:“你既是守城之将,把我诱到这里来,又所为何事?”
  见他满脸防备,拓跋倒是毫不在意地耸了耸肩:“你不必担心,我若要对你不利,方才就动手了,引你来是有事要同你商议。”他说到这,微微一笑,“说起来,你如何知道我真实身份的,是也奚告诉你的?”
  蓦然听到也奚这个名字,卫长轩心中像被针扎了一下,他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拓跋没有察觉他神色间细微的变化,只笑着道:“我那时虽然骗你说我只是个百夫长,可有件事并没有骗你,”他顿了顿,“我是真的很讨厌阿史那努尔。”
  卫长轩有些奇怪地看着他:“为什么?他不是你们燕虞的右将军么,而且,还是你们皇族的人。”
  “不错,他是右将军,而且是我的叔叔。”拓跋嗤笑了一声,“但是那又怎么样,他可没有把我当做侄儿,他眼里只有我九弟而已。”
  听出他们燕虞皇族内似乎颇有嫌隙,卫长轩不由好奇起来,但也并不追问,只是静静听他说了下去。
  “我刚刚说过,父亲有十九个儿子,我是长子,阿妈很早就死了。我少时在你们昭国待过,回来后简直被他们当做异族看待,没有人肯把我放在眼里。”拓跋神色间隐约露出不忿之意,“到后来,我替父亲打下了柔然,父亲一时高兴,说他死后要把可汗之位给我继承。这句话虽是私下的酒后之言,可很快,牙帐里那些大长辈和兄弟们都知道了。因为这个,阿史那努尔数次陷害于我,他诡计多端,我斗不过他。虽然我还不至于被他害死,但父亲已经对我越来越疏远,如今已有大半年没有召我入金帐议事,反而更加喜欢我九弟。”
  卫长轩问道:“既然你们都是兄弟,阿史那努尔为什么独独要帮你九弟?”
  拓跋的脸色露出有些邪意的笑容:“我九弟的阿妈就是如今的大阏氏,你或许不知道,她年轻可是草原上有名的美人。听说阿史那努尔很早就恋上了她,虽然没能娶到她,可他们私底下少不了会勾勾搭搭。有这层关系在,他当然要帮助她的儿子当上可汗。”
  “原来是这样。”卫长轩点了点头,又抬起头问道,“你还没有说,今日把我引来到底要做什么?”
  “我要你帮我个忙。”拓跋看着他,压低了声音,“帮我杀了阿史那努尔。”


第65章 与谋
  卫长轩微微变色,他盯着拓跋,有些狐疑地道:“你要我杀了阿史那努尔?”
  拓跋点头,他漫不经心地笑了笑:“我知道,你应该比我更想要杀他。先前云峡关一战,他用诱敌之计杀了你们主将的侄儿,这次又夜袭盘门关,屠了你们的甘州城。这个仇,你不会不想报。”
  他说完,看卫长轩脸色铁青,知道自己多半猜中了,不由笑道:“不过,想杀阿史那努尔没有那么简单。他这人素来惜命,虽常年领兵出征,可从不肯让自己置身于险境。所以,他永远都在中军,由他的四十柘羯卫士团团守护。你想杀他,光凭一己之力,绝难做到。”他说到这,压低声音,“不如你我联手,等到你们两军对阵之前,我把他的战术布局偷偷传递给你。这样,你可以趁着交战的时候,一举拿下他的人头,如何?”
  卫长轩沉默良久,忽然道:“我为什么要相信你?你和他同是燕虞人,你说和他素有嫌隙,我又怎知是真是假。倘若你借机传递虚假军情于我,害的不止是我一个人,还有我麾下万千将士,我怎么能轻信与你?”
  拓跋皱起眉头,摸着自己的下巴道:“你因我是外族人,所以不肯信我?”他想了想,“这样吧,为示诚意,我送一份大礼给你。”
  裴安追得急,一路疾驰到城西密林外才勒住缰绳,回头一看,身后只跟来了十几余轻骑,其他人似乎都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有一名骑兵警觉地望向密林中,低声道:“裴副将,这林子里会不会有埋伏?将军进去那么久,莫非遭遇了什么不测?”
  裴安心中不安,脸上却丝毫不显露出,低声斥道:“不要胡说。”
  那骑兵犹豫着还要说话,身后已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燕虞骑兵追了过来,浩浩荡荡有上千人,潮水般将他们团团围住了。
  裴安心底隐约有些发冷,他的手心全是冷汗,惶然摸向马鞍边的重剑。与此同时身边的同袍们也纷纷拔出刀剑,准备与这帮燕虞人拼死一搏。
  燕虞骑兵们目光冰冷地看着这孤单的十几余人,为首的武士忽然举起马刀,咆哮着逼近而来。他们气势汹汹,仿佛脱笼而出的巨兽,转眼间就要把这十几人撕成碎片。正在这时,林子里传来一声高喝:“慢着!”
  这句话是中原话,燕虞人并没有听懂,可他们却不约而同停滞住了手中的动作。只见一匹高大的青色战马从林中缓缓走出,骑在马上的人手提长刀,炽烈的阳光照在刀刃上,泛着猩红血色。他马鞍前横着一个人,因是趴着,看不清脸色,只能看见鲜血不停从此人额角滴落,就这样一路走到了众人面前。
  裴安一眼看见骑在马上的卫长轩,他在极度紧张中稍稍松了口气,刚想上前接应,却见燕虞士卒们纷纷变了脸色,向卫长轩的方向一拥而上。
  卫长轩连眼皮也不抬,径直从马上跃下,一手拎起马鞍上那人,另一手横起长刀,刀刃架在了那人脖颈上。
  被他拎着的人正是先前的敌军主将,只见那主将额头鲜血淋漓,前胸还有一处刀伤,伤势显然颇为严重。裴安远远地看见那人耷拉着脑袋,眉毛眼睛都被鲜血糊住了,他连连咳嗽了几声,而后才向周围的燕虞士卒们开口说话。
  因隔着几步远,那人说的又是燕虞话,裴安听得不大真切,只隐隐听到“后撤”、“出城”几个字眼。那人显然极有身份,两千燕虞士卒一听号令,立刻便收了刀。为首的几个燕虞武士偏腿下马,走到卫长轩身边,恭恭敬敬俯下身行了礼。卫长轩将手中长刀一撤,那主将便向前倒去,很快被他的手下们搀扶着上了马。他们再不纠缠,转身便走,很快就消失在视野之中。
  这一番变故实在太过突然,裴安还未完全咂摸过来,身体却先意识而行,奔到了卫长轩身边,问道:“将军,你没事吧?”
  卫长轩摇了摇头,收了刀:“你们怎么样,可有损伤?”
  裴安忙道:“方才两军都无心交战,各自追了过来,还没有什么伤亡。”
  卫长轩点头道:“那便好,”他顿了顿,“裴安,速去集结人马,半个时辰后领兵进城。”
  裴安一愣,很快又反应过来:“原来将军方才擒住燕虞将领,是要拿他换取甘州城?”
  卫长轩点了点头。
  “可是……此番燕虞的主帅是阿史那努尔,刚刚那人应该只是他的一员偏将,他怎敢擅自交出甘州?”
  “不错,那人只是一员偏将,但他还有另个身份,”卫长轩叹了口气,“他是燕虞的大皇子。”
  裴安吃了一惊,想了想又道:“我原先在会宁戍守时曾听说过,燕虞的大皇子叫做阿史那棘连,听说他天生神勇,当年独自率军攻下柔然,将柔然王的头颅高挂战旗之上,威震草原。”他说完,又有些奇怪地看向卫长轩,问道,“将军,你是怎么擒住他的?”
  卫长轩似乎有些尴尬,他咳嗽了一声:“侥幸而已。”他显然不愿多谈,只挥了挥手,“还不快去传令。”
  永安七年,六月初十,建安。
  宣政殿内满满当当设了数百余桌案,众多儒生文士皆垂头执笔,沙沙地书写。坐在龙座上的永安帝百无聊赖地左右环顾了片刻,终是掌不住,以袖掩面轻声打了个呵欠,嘟哝道:“早知这殿前御试如此费神,朕就不该应承下来。”
  仿佛是察觉到皇帝不耐烦之意,原本在殿中逡巡的谢鏖低着头缓步走上御阶,低头轻笑道:“皇上此番亲自在殿前开科取士,实是开万古之先河,今岁赴建安的考生举子竟有数万,其中不乏才学上佳者,如今朝野内外皆是称颂皇上求贤若渴,百姓更是称皇上为大昭中兴之君。”
  永安帝一听这话,骤然来了精神,他坐直身子:“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谢鏖俯首道,“臣还听说前些时候西山山顶忽现白鹿,这白鹿自古便是祥瑞之兆,可见当今正是贤君治国之世。”
  “白鹿,果真是吉兆,”永安帝愈发振奋,“那鹿在何处啊?”
  “回禀皇上,白鹿已由西山郡守亲自护送,不日就会送到建安。”
  “好!”永安帝重新低头看了看大殿中埋头苦写的学子们,“此番殿试所取之士皆待诏弘文馆,从此后弘文馆便改作白鹿馆吧。”
  “是,臣这便下去办。”谢鏖说着,低头告退。
  大殿外,有燕雀振动翅膀从檐下飞过,檐下隐约有个修长的身影正背手而立。那人头上发冠镶着龙眼大小的南珠,南珠边缘有金龙纹样护饰,身份显然极贵,然而那眉眼却是恬淡的,一双长睫掩映下,眸色清浅如水。
  “主子。”唐安在他身边欠身行了一礼,而后把一段窄薄的纸条递到了他手中。
  杨琰接过,指尖在纸条上稍一摸索,神色便是一动:“怎么,卫长轩刚到河西便收复了盘门关?”
  “是,”唐安掩饰不住脸上的喜色,“听说是兵不血刃,卫将军此番又是大功一件。”
  杨琰却不见得十分欣喜,只偏头问道:“我的书信送到凉州没有?”
  “月前就送到了,河西驻军现在大约已到了甘州城。”唐安挠了挠头,“不过,如今甘州已被卫将军夺回,东胡大军就算去了也派不上什么用处了吧。”
  杨琰摇头:“你以为夺回甘州,收复盘门关,此战便可了结么?燕虞这甘州城失得蹊跷,他们绝不会就此干休,而大昭这边……卫长轩是铁了心要杀阿史那努尔,两边都战意正盛,只怕要紧的一战,还在后面。”他抬了抬手,“传信到河西,让他们查明收复盘门关始末,速速报我。”
  唐安赶忙应了一声,而后小心地窥视着杨琰的神色,低声道:“我还以为这一战赢得轻巧,卫将军可以尽快回京了呢。”
  杨琰的眉间微蹙,似是有无限惆怅,叹气道:“只怕他就算真的赢了此战,也还是不肯回来。”
  他话音极轻,如同耳语,正在自叹之时,身后殿门传来响动,片刻后便听谢鏖的声音响起道:“穆王殿下不在偏殿歇息,怎么却在这暑热之地站住了?”
  杨琰垂下眼睛,再转头时唇角已挂了笑意:“原来是谢大人,偏殿里气闷,这廊下借着垂柳,倒别有些清风凉意。”他顿了一顿,放轻了声音笑道,“皇上在殿中怕是也快坐不住了吧?”
  谢鏖摇了摇头,悄悄将方才殿内情形说了一遍,说完又苦笑道:“此番提议殿前取士之事,在朝中引起一片轩然大波。世族家的大人们已连番上疏斥责于我,说我这提议太过荒唐,拿朝政根基当做儿戏。如今好不容易成了事,却又惹得皇上埋怨,下官可真是应了件吃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