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殿下,撩完想跑-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先去吧”
夙丹宸见他软了口气,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嘱咐一句早些歇下,便往外走去。
他走后,兰子卿站在原地,默立良久。
第11章 风波
几日后,浔阳风波骤起。
丞相兰子卿上奏,奏言官员贪污朝廷赈灾钱粮一事。
其中所列之人,上至户部尚书莫平宵,下达楚郡太守言承运。
炀帝大怒,责令立斩。
刑场上,浩浩荡荡,足足跪了百十人。
有仰天大呼冤枉者,有涕泪横流捶胸顿足者,有面如菜色浑身发抖者。
百般景况,难以具列。
日头已正,刽子手扬起刀,咔嚓一声,百十颗人头点地。
瞬时,刑台上血流成河。
台下百姓欢呼不止。
“收了户部尚书的尸身,厚葬。”
兰子卿微闭眼眸,淡道。
“这……”
监斩官面露难色,圣上的意思是将其全部抛入荒山野地之中。
说来倒也是怪,丞相与那莫平宵素无交情,怎么今日如此厚待于他。监斩官心思一转,丞相突然出现在刑场,已是一桩怪事。
罢了,官大一级尚且压死人,何况那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都死了,自己何不做个顺水人情,说不定哪一日,丞相念着这点情分,能在圣上面前为他美言几句,要知道兰相几句话,可比圣上枕边人的话,还要管用,这刑场大大小小的官员,不都死于兰相一封奏表之上。
想到这里,监斩官浑身一哆嗦。越发的不敢得罪兰子卿,连忙应下。
兰子卿望着前方触目惊心的血迹,不由得转过眼眸,不忍再看。
“准许莫大人的家人前去祭拜。”
扔下一句轻淡的话后,兰子卿转身离去。
监斩官欠身恭送,心中的疑惑越发浓烈。
兰相对莫平宵,未免格外宽厚。须知朝堂罪臣,死后一不得入土为安,二不得家人祭拜,违者重罚。这两者,兰相却都给了恩典。
监斩官抬眸看了眼莫平宵的头颅,后者面目狰狞,似乎在申诉冤枉一般,
监斩官吓了一跳,忙收回视线。
据他所知,户部尚书莫平宵,一向恪守本分,兢兢业业。他为官或许谈不上清廉,但也绝不像是会贪赃枉法之人。
怎么突然之间,就成了以公谋私,贪污赈灾钱粮的头犯。
一个可怕的念头浮起,吓得监斩官浑身发寒。
你一个区区书令,胡乱猜想些什么,难道丞相还会冤枉他不成。
只是,兰相既送他上刑场,又为何如此宽待他。
监斩官心中一叹
兰相行事,实在古怪。
浔阳城外以西三十里处,是一片著名的坟地。
坟地中,埋过家世赫赫的显贵,埋过无依无靠的孤子,埋过富贾一方的员外,埋过穷困潦倒的书生。
生前多少风流,皆作一抔黄土。
四下空旷无人,唯见一道青黛身影,孤立于一座新坟前。
坟前,摆着一壶酒,一只杯。
“莫大人,子卿来看你了。”
兰子卿眉目间透着显而易见的愧疚。
冷风骤起,吹得坟旁的白幡呜呜作响,像人的哭泣声一般。
“莫大人可是在怨子卿。”兰子卿淡淡道,“可是怪子卿将你变作坟中一缕冤魂。”
兰子卿伏下身,拿起酒壶,倒满酒杯。
他端起酒杯,良久的望着坟墓。
几日前,太子邀他过府,头一句话便是要他除去莫平宵。
莫平宵乃是太师晁颂一脉,又掌户部尚书一职,实是晁颂的左膀右臂。
欲歼晁颂,先除莫平宵。
太子所说,言犹在耳。
兰子卿闭了闭眼,呼出一声长叹。
晁颂背叛离帝在先,投降夙煌在后,种种罪孽,太子岂能放过他。
不过要砍掉一棵已经牢牢生住根的参天大树,必得先断他的枝杈。
莫大人,只怪你自己是其中之一。
兰子卿手一斜,杯中清酒尽数撒落泥中。
“莫大人,一路走好。黄泉之上,劳您先替太师探路。”
兰子卿脸上,愧疚之意已然散去,取代的,是一片肃杀之意。
此次贪污案,牵连甚广,朝中官员被诛三十余人,地方郡县被诛六十余人。这些人死后,职位也跟着空了出来。
秋闱未至,尚无新人入朝。一时间,朝廷人才告急。
“兰卿,朕意着一人去地方,对各郡各县中大大小小的官员实施考核。若发现才干出众者,即擢升到京都。你以为如何?”
炀帝以手抚额,靠在椅中。
兰子卿行了一礼,而后淡声道:“臣以为甚好。一来可缓朝中无人之急,二来可免人才外落。”
炀帝支起身,问道:“爱卿以为,何人能当此重任。”
兰子卿尚在忖度之中,忽听得门外响起一声回禀。
“启奏陛下,三皇子已经受完罚。”
兰子卿眉眼惊抬。
炀帝冷哼一声,沉声道:“着人送他回府,再找个太医给他看看。”
“是”
兰子卿沈问之言几要脱口,又硬生生噎下。
炀帝见兰子卿欲言又止,笑道:“兰卿想问什么,只管问来。”
“臣无话可问。”
“兰卿便不想问朕何故打罚宸儿?说来,他也算是因你受罚。”
兰子卿心一悸,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淡道:“还请陛下示下。”
炀帝想起夙丹宸那副倔强的样子,只觉头疼。
“他今天不知是着了什么魔,一大早跑来,非要求朕下一道圣旨,让你做他的太傅。朕不允,他竟长跪在书房外,说什么朕不答应,他便不起身。朕本以为他跪了一会,便会自行离去。谁知到酉时,他还跪在门外。”炀帝脸一沉,怒声道:“简直就是胡闹!平日里言行无状也便罢了,太傅岂是他想让谁当,谁便能来当。朕一时气急,便打了他三十板子。”
兰子卿唇色发苦,半响说不出话来。
那一晚后,他次日再来,自己依旧以“公务繁忙,无暇见客”为由,打发了他。
之后几日,便再也不见他登门。他原以为,他终于放弃了,就像大半年那样,
只是这次坚持的久了些。
没想到,他却是信了自己那晚一番话,
以为自己不见他,是怕惹人非议。
他竟当真,请旨去了。
兰子卿痛苦的闭上眼。
他已经打算放过自己,为什么这个人却不肯放过他。
既然不肯放弃他,又为何另一只手抓着柳含烟。
那个人,到底置他于何地。
“兰卿”
无人作声
“兰卿?”
炀帝又喊了一声
兰子卿醒过神来,忙跪拜于地。
“臣御前失仪,实在该死。”
谁能想到,文人雅士居首的兰子卿,也会有御前失仪的一天。
转念一想,兰子卿自从碰上夙丹宸,天下间所有的不可能都成了可能。
炀帝吃了一惊,事实上他今日看到的惊奇事,已比过去一年还要多。
“兰卿平身,朕倒难得见你失态。”
兰子卿站起身,听得他此言,又要告罪,炀帝已先一步摆摆手,说道:“既然宸儿欲做你的学生,那往后,你便多教教他。省得他一天到晚,给朕闯祸。”
这番话,便是准了夙丹宸的请求。
自古无丞相做皇子的太傅,炀帝此话,足以表明夙丹宸在他心中的地位。
“遵旨”
疲惫忽如潮水般涌入心间,他该拿什么样的面目去见那个人,难道真要一本正经的给他授业?
又念起考核官一事,或许他也该外出走走,好好清醒清醒。
如今他心中翻来覆去,全是那人身影,如此这般,怎为太子谋划。
打定主意,兰子卿开口道:“臣自请担任考核官一职。”
炀帝又是一惊,考核官出动一小小的官员即可,何劳丞相亲往。
正要婉劝,又见兰子卿一副坚决的模样,似乎他不准许,便要和他死磕到底。
罢了,丞相劳神良久,权当是放他一个休假。
“允旨”炀帝想了想,又添上一句:“就以半月为期,爱卿可要早去早回。”
兰子卿没料到炀帝会答应的这么爽快,一肚子的据理力争统统咽了回去。
作了一揖,说道:“多谢陛下”
这句话,他第一次真心实意的说出口。
第12章 前往地方
“殿下,丞相外出办公去了。”
阿三拿着扫帚,第五次说道。
夙丹宸怔了怔,好像听进去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听清。
那日他挨了板子,被御林卫抬回府,一连躺了三天,伤势方缓一些。
又心念子卿,怎么也等不下去,忍着皮开肉绽的疼痛,不顾老管家的劝告,穿上衣服,直奔相府。
父皇已经同意你做我的太傅,你不必再忧心旁人闲言闲语。
他脸上欣喜还浓,一句话含在口中,只待见了兰子卿,高高兴兴的讲给他听。
谁知,到了相府,一盆冷水便这样淋头浇下。
丞相出去了。
出去了?去哪了?我寻他去。
丞相兼任地方考核官一职,前去地方考核官员去了。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说不准,少则十天,多则半月。
他失望的回府,却仍不死心,隔一日便要去相府看一看,说不定哪天子卿便回来了。
时至今日,得来的话,还是一样。
夙丹宸面容黯淡,作势便要往回走。
“殿下”
夙丹宸疑惑的回头。
“丞相临走前说,他会先去福昌郡。”
阿三纠结了半天,到底还是说出,他隐隐觉得那日丞相大醉和眼前这个风流皇子有关,所以打心眼里就不希望他再接近丞相,可是近来看他日日来问丞相行踪,似乎很在意丞相似的。
再者,丞相留下句话,必有丞相的用意,他实不能再瞒而不报。
夙丹宸先是一阵迷惘,继而眼中迸发出亮光。
“多谢相告”
“殿下,你别跑……我还有一句话……”
阿三的话还没说完,夙丹宸已经一溜烟跑的没影了。
他摇摇头。
这个皇子也太一根筋了,已经过了那么多日,丞相只怕早离开福昌郡了,他这样不管不顾的跑去,也不过扑一场空罢了。
阿三拿着扫帚,转身入府,庭院中一缸青莲开得正雅,如同那身青黛衣裳。
丞相会留后招吗。
夙丹宸一回府,直嚷着叫丫鬟收拾他的行装,又吩咐贴身小厮阿欢速备一辆马车。
王府中的奴才丫鬟,乍听此言,个个一头雾水,又不敢上前去问,只得按着吩咐跑进跑出。
“小主子这是做什么。”
一道苍老的声音传入夙丹宸耳朵,他头颈一缩,回过身去。
身后,站着一位古稀之年的老者,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褒在深色长袍中的身躯健朗挺拔,不似寻常枯朽老人。
他便是王府的管家,冯泊。
夙丹宸打起笑意,低低道:“冯伯,我出一趟远门。”
旁人看来或许会奇怪,堂堂一个皇子,做什么还得禀告自家的奴才?
偏偏这个奴才不是一般的奴才。
冯泊六岁时便跟着自己的外公,是司马家忠心耿耿的老仆人。再者,别说是他,就连他的母妃,都是眼前这个精瘦的老人看着长大的。
整个王府,他可以谁的话都不听不睬,却不能不听他的话。
“小主子,您的伤得那么重,怎么出得远门。”
“我的伤不碍事。”
冯泊叹了口气,问道:“小主子可是要去找兰相。”
“你知道了?”
夙丹宸一脸惊讶,难道他脸上写着字,说着他要去找子卿?
冯伯鼻息加重,呼出一声短叹。
这段时间,小主子几乎日日往相府跑,回来时总是傻乐。近段时间却不知怎么了,小主子从外面回来,一日比一日郁郁,有时天没亮就跑出去,大晚上又失魂落魄的走回来。几日前,竟是叫御
林卫给抬回来,一问,才知道小主子因为兰相惹怒了陛下。
他看不懂小主子对兰相是个什么心思,只知道小主子的一举一动,必然是和兰相有关的。
冯泊浑浊的眼角边闪过一丝无奈。
“外面天大地大,你要去哪里找兰相。”
“相府中的小厮说兰相去了福昌郡,我打算先去哪里。”
“小主子想过没有,万一兰相不在那里,又万一兰相已经走了,那你岂不是扑一场空。”
夙丹宸认真的想了想,一本正经道:“冯伯,就算他不在,这福昌郡我也是要去的。不然,我心里空落落的,怎么也放不下。”
说话间,已有丫鬟捧着收拾好的细软走出,他接过,又道:“冯泊,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冯泊知道自己是劝不住了,喊来门前整理马鞍的阿欢,沉色叮嘱道:“好生伺候殿下,若有闪失,我头一个不放过你!”
阿欢吓得成鹌鹑状,连忙指天发誓,一定会照顾好殿下。
夙丹宸本不打算带着阿欢,见此情景,估计若是不带着他,冯泊是万不能让他出门的。
话别了几句,夙丹宸坐上马车,由阿欢驾马,扬尘而去。
冯泊望着马车一点一点消失,皱巴巴的脸上满是担忧。
江南一带烟雨蒙蒙,秋风细细。
桑南郡太守躺在虎皮椅上,翘着腿,赏着下方酥人的舞姿。
一旁的侍妾,用柔弱无骨的手拨开一只蜜桔,眼波妩媚的送入太守口中。
太守顺势一带,将貌美的侍妾带入自己怀中。
“大人;讨厌。”
“哦?本大人讨厌?那这样讨不讨厌,哈哈。”
太守的手不规矩的摸着侍妾酥软的腰肢,又咬耳说了几句,惹得侍妾一半儿娇一半儿嗔。
“大人骗奴儿,大人提不上钦差的考核簿,同奴儿又有什么关系。”
“我的心肝,我何时骗过你,就是因为舍不得你,我才故意在兰相面前表现差些。”
太守搂着美妾,色咪了一张老脸,哄道。
堂下,歌舞升平,暖烟融融。
傻子才会放弃这样的神仙日子,转去京城当个小官。
京官京官,说得好听,天子脚下的日子,能逍遥到哪去?
伴君如伴虎,一个不小心,脑袋便搬了家。
太守此刻如此贬低京官,浑然忘了几日前他是如何低声下气的讨好兰子卿,甚至连贿赂的银两都已备齐,只求簿上有名。
他这种酸葡萄心里,美妾亦不说破,乖巧的偎依在这个年越不惑的老男人身边。太守见此,手上又不安分起来,
“大人,府外有人送了一样东西过来。”
衙役捧着精巧的檀木盒,穿过娉婷的舞妓,在台前立住。
太守好事被扰,甚至恼烦。
“什么东西”
“奴才不知,送的人说只有太守大人才能打开来看。”
太守心道,又是哪个人给他送宝贝来了,不过这宝贝可不能乱收,收的东西越贵重,来人求的事便越大。
“呈上来”
太守打开一看,惊的差点摔了檀木盒。
好半会儿,才缓过气。
“送盒子的人在哪?!”
衙役被他突然拨高的声音吓住,结结巴巴道:“就……在府衙门口。”话音未散,太守已像一阵风般刮出。
奇了怪,到底是什么人,能让太守大人这般惊慌。
衙役和奴儿对视一眼,脸上皆是不解之色。
桑南太守一路跑到府门外,气都还未理顺,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下官桑南太守王全安,见过三殿下。”
说罢,两手高举,恭恭敬敬的将檀木盒奉上。
“你到有眼力。”
夙丹宸接过,打开来。
里面是一只羊脂色的和田玉佩。
他捻着玉穗,将和田玉佩勾起,指腹细细摩挲上面凹凸的痕迹。
是一个‘宸’字。
每位皇子出生,都会得到刻有自己名字的和田玉佩,太子是‘玉’字,他是‘宸’字,九皇弟是‘兮’字,十皇弟则是‘栖’字,十五皇帝是‘祈’字。
他这次出来,有些地方难免要借助地方官,又怕他们认不得他,不肯帮他,故而出此下策。
好在这些没进过京的地方官,全都认得他的玉佩。
倒也省了他不少事。
太守见夙丹宸良久没有下文,忖度着他的脸色,小心翼翼道:“殿下亲莅桑南,实乃桑南之荣,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你们这些人,动不动就是恕罪,说来说去,都是一样的话。”
夙丹宸收起玉佩,交给阿欢。
太守讪着面容,干笑了两声。
他为官三十载,别的本事没有,拍马溜须的功夫倒是一绝,可谓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如今,见了这位三皇子,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仔细揣度这突然出现的天之骄子,微丰的唇紧紧抿着,并不见怒意,似乎更像是忧急?又看了一眼,他眼睑处有一圈淡淡的乌青,面容中也是透着显而易见的舟车劳顿。
这下,他更猜不透三皇子了。
他的话猜不透,他的人更是捉摸不透。
你说,好端端一个皇子,放着京城繁华不享,反而山高水远跑到他这等地方。
他这厢正暗自思忖,那厢三皇子的声音又响在空中。
“子卿可在桑南?”
子卿?
这样亲密的称呼叫太守一时未转圜过来,又见三皇子满眼期待的望着自己,心中越发的着急。
对了,我怎么忘了,子卿正是钦差大人的名讳。
也就是丞相,兰子卿。
太守忙打着秋千,恭敬道:“回禀殿下,丞相昨日刚刚离开桑南。”
夙丹宸目光顿时灰黯下来。
他又来迟一步。
一路马不停蹄追到福昌郡,得到的却是子卿已经离去的消息,心灰意冷间,却听得福昌郡太守说丞相去了荣禄郡。
满怀希望的追到荣禄郡,又被告之他已前往桑南郡。
这一次,他怕再错过子卿,更是日夜兼程从不停歇。
怎料,还是晚了一步。
“子卿可说他去哪了。”
夙丹宸脸色郁郁。
太守想起丞相临行前所言,拱手道:“丞相说,他将往昀楚。”
那时他还奇怪的紧,丞相何为特意将行踪告诉自己。
现在看来,丞相莫不是想借他的口,将行踪告诉三皇子?
夙丹宸想到自己三次错过兰子卿,咬了咬牙,说道:“王太守,本王想要两匹日行千里的快马,可否方便。”
太守一听,心中大喜。不怕你提要求,就怕你没要求。
“殿下折煞下官了,能为殿下服务,是下官的荣幸。”
说罢,高兴坏了的太守一路跑到马厩,亲自挑马去了。
“殿下万万不可,您的伤怎可骑马!”
阿欢一听自家的主子要骑行,吓得面色惨白。
殿下伤的那么重,却几乎不曾好好将养过,几日来更是日夜兼程,半刻也不曾歇息,便是铁打的人扛不住呀。如今殿下还要骑马,这马鞍那么硬,路又那么颠簸。
天啊。自己光是想想,便觉得可怕!
殿下要是有什么闪失,老管家不得扒他的皮!
阿欢此刻,恨不得太守府中的马,全都暴亡。
可惜事与愿违,太守府里的马,不仅没有暴亡,还匹匹膘肥体壮油光发亮。
夙丹宸飞身上马,屁股刚刚落座,便疼的倒吸一口冷气。
“不必多说,驾—”
说罢,扬鞭策马,狂奔而去。
阿欢不得已,只得上马跟去。
第13章 梨酒县
梨酒县,隶属昀楚郡,地处吴越腹部。
一县虽百里大小,然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安居乐业之选不亚于陶公笔下桃花源。
外人初来一两日,只觉景色宜人,心旷神怡。小住三四日,更喜县民热情好客,县令平易近人。
算来,兰子卿来此,不多不少,正好四日。
之前几郡,皆是公事公办,不曾逗留,至多两日,便改赴下一郡。
偏偏来到梨酒县,反倒心生留念,舍不得走了。
兰子卿笑了笑,缓步而行。
虽因时令,入目之处花叶将败,绿柳残存。不过阡陌小道,四格农田,总是别有一番滋味。
田陇间清风袭来,一大片青黄不接的稻穗随风而动。
远远看去,有如青海卷着黄浪,一波接着一波。
兰子卿站定贪看,只觉宁神许多。
大概他流连于此,正是因为此地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宁,能莫名安抚他被那个人扰乱的心神。
想到那个人,心中又是一紧。
沿路来,总要留下些音讯,才能放心离去。
浑然不知,这样做不过多此一举。
难道你还指望那个人离开繁花似锦的皇城,跋涉千里来寻你?
别说平日已不可能,如今那人更是有伤在身,如何来得。
兰子卿眼眸微阖,轻轻嗟叹。
枉你心算天下,怎么到了那人身上,竟连这点小事也算不明白。
再无心思赏景,转过身,往驿站走去。
田下风声已止,稻穗悄然。
四周又归于一片静寂。
穿过这样风过留声花落留音的静寂,平白忆起几分前尘。
他家境贫寒,六岁被卖入离宫,幸得离帝看中,指为太子伴读,才免了净身为奴的厄运。
当时太子,不过四岁稚子,已熟读百家,出口成诗。
他则堪堪识字,既不懂百家,又不能作诗。
每日来提心吊胆,惶恐不已,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