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神断-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婶进来坐。”穆清彦早就发现赵婶过来,纳罕的是,对方在外头徘徊半晌才进来。
  穆清彦将杨梅洗了一盘子端来待客。
  “哟,这可是个稀罕物,如今时节还早,这就上市了?”赵婶颇为意外,也在心里感慨,这样贵的果子都舍得吃,穆家可真是不同以往了。只这会儿她心里有事儿,哪里有心思吃果子。
  穆清彦没主动询问,两人就这么静静坐着。
  到底赵婶扛不住:“清彦啊,有个事儿婶儿问问,你大姐是不是要寻摸亲事了?”
  穆清彦有些惊讶:“赵婶听谁说的?”
  “你赵山大哥说的,说是大林子跟他提了一嘴。”
  穆清彦心里有了数,点头道:“那应该就没错了,大哥跟我说过,只忙过这段时间就办大姐的事,大姐的年岁不好耽搁。大哥还说要请赵婶帮忙呢。”
  赵婶笑的不大自然:“放心放心,婶子肯定帮忙,小婉是我看着长大的,你们家没了长辈,我充个大,替小婉掌掌眼。”
  赵婶愁啊,没多坐就走了。她要赶紧回家写信,得催着赵河赶紧回来,否则媳妇儿都没了。
  前后脚的功夫,穆婉回来了。
  “二弟,刚刚是赵婶来了?”穆婉远远儿看到一眼。
  “嗯,赵婶正好路过,进来坐了坐。”穆清彦问道:“杨梅桃子多,搁家里也吃不完,你看是不是给别家送点儿。”
  穆婉擦了手进堂屋,见两个大竹篓子放在边上,惊笑道:“这么多啊。咱家吃不了,给各家送点儿是个意思,省得白放坏了。”
  他们没亲戚,素日就拿其他十一家当亲戚走动,但彼此间也有亲疏远近。送赵家的自然是头等份儿,还给县城里赵山家准备了一份,余者都是几个桃儿搭着十来个杨梅。
  “这么多的布料,哪一日穿的完。”嘴里这么说,穆婉脸上的笑却一直没停过。葛家送的料子比他之前买的更好更贵,穆婉爱不释手:“二弟,之前的衣裳先捡着你的做,已经做了三套,一会儿你试试。这些料子留着入秋给你裁衣裳。”
  “大姐慢慢做,不急,做不完请赵婶帮忙,也别累着自己。”
  “我都知道,不用你嘱咐。”穆婉收拾好他带回来的东西,也没歇着,说找赵婶有事,匆匆出去了。
  “二哥,有人惹大姐生气了。”穆绣一贯安静,略带点儿腼腆。穆文将带回来的糕点拆了一盒给她,她就安安静静趴在桌边吃,时不时冲着人笑出两个小梨涡,别提多可爱。
  穆绣的话令他奇怪,之前穆婉是在地里,难道跟谁家起了口角?
  “二哥,是王嫂子,好像是余家又找来说大哥的亲事。”穆文穆武一起去找的穆婉,正好碰上了。
  穆清彦皱眉:“到底怎么回事?”
  穆文摇头:“不知道,我问大姐,大姐不说。”
  没多大会儿,穆婉回来了,他又问。
  穆婉皱了皱眉,口气不悦:“那余家!今儿王嫂子去地里找我,说余家愿意在彩礼上退一步,想挑个日子两家正式会个面。你说这话可不可笑?之前他家死活不肯降彩礼,谈不拢就算了,我就托了王嫂子了了这件事,各家再另寻亲事。好端端的隔了这么些天,他家没事儿人似的想旧事重提,当别人都是傻子吗?”
  穆婉也觉余家此举古怪,好在王嫂子跟她透了话。
  原来是前两天穆林去了大余村,为的是查案,一身捕快服穿着,挎着大刀,骑着快马,英姿勃发。村里的村正领着人亲自招待,好多人家瞧见穆林都在打听,特别是李良吉的案子传开,都知道破案的是穆林二弟,又说着得了好多赏钱之类的话,引得不少人家动心思,都想跟穆林结亲。
  余家自然也动心。
  很多时候优劣是对比出来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外人的哄抬下,又亲眼见了穆林被尊为上宾的一幕,余家实在舍不得错过这门亲事,这才又寻到王嫂子,请着来说和,还表示彩礼好商量。
  要说起来,余家姑娘的确不错,余家人也没太大毛病,可之前两家谈的不愉快,不但穆林放了话,穆婉心里也不舒坦。若家里有个年老的长辈,兴许这门亲还能成,可穆家只有几兄妹,只觉得心里已经梗了刺儿,凭余家姑娘再好,也不愿再结这门亲。
  因此,刚刚穆婉就是去跟赵婶说这个事儿。
  虽说先前已经跟王嫂子表了态,可到底关乎着大哥的终生,穆婉怕余家那边传出什么闲话,就跟赵婶打声招呼,往后帮忙留个心。


第37章 陈十六的请帖(倒V)
  因着铺子里没留人,晚上还要回去看铺子,穆婉早早儿就开始做饭,让他们吃完了好走。穆文穆武两个早跑去玩了,便是穆婉也没拘着他们,平日里嘴上再如何,到底心疼他们整日在饭铺子忙碌。
  穆清彦在屋子里试衣裳。
  穆婉给他选的颜色是青碧、月白、雪青,颜色好,清爽凉快,再者,这样的颜色挑肤色,倒是穆清彦本身肤色白净,又自小没干什么活儿,衣服一上身效果就出来了。穆婉细心,又给做了两双新鞋,也不知费了多少功夫。
  这时节菜园子里的菜很丰盛,手里有了余钱,穆婉也舍得买肉,毕竟家里还有个穆绣,总不能不沾荤腥。
  豆角炒肉、番茄鸡蛋、土豆炖肉,又有一盘素炒青菜,最后一个竟是炝炒银丝菜。
  银丝菜是好听的叫法,一般都叫藕带、藕心菜,采摘最好在荷叶刚刚冒头的时候,顺着藕干朝淤泥里摸,轻轻一抽,白嫩的藕带就出水了。藕带鲜嫩,做法繁多,味道美妙,古人也很喜欢这道菜,每到时节都会抽藕带。
  凤临县多水,荷塘自然也多,甚至一些田地头的水沟都会长莲藕。每年到这个时候,穆家和村人都会去弄这个,因着穆林会浮水,甚至穆文穆武也是个中好手,每年他们都不缺藕带吃,因为荷塘越大藕带越多。
  穆清彦前世也吃过这个,很喜欢,可惜那时候作为一个城里人想吃个新鲜正宗并不是那么容易。他是有钱,但远不到为个喜欢的菜可以远程空运的地步。
  “二弟尝尝,我去送果子,正好王大哥抽了藕带,听说你回来,定要我拿回来做给你吃。你往年就爱吃这个。”穆婉将盘子挪到他跟前。
  “好吃。”穆婉的手艺算不上出色,很家常,但藕带的鲜美难以掩盖。
  这样丰盛的一桌子菜,三个小的也吃的满嘴油。
  或许穆清彦做饭手艺很好,但对于弟妹来说,他们自小吃惯了穆婉做的饭,那是属于家的味道,自然格外不同。
  饭后,赵叔赶着车过来,之前说好了送他们回渡口。
  穆婉将装桃子的竹篓子腾空,从菜园子里摘了新鲜蔬菜,满满装了一篓子,让他们带去吃。如今家里就两个人,那么多菜的确也吃不完,穆清彦就没推。穆婉又找个包袱皮儿,将几套新衣裳新鞋仔细装好。
  末了又把穆文穆武叫到一边,嘱咐道:“铺子里忙,你们二哥身体不好,平时看着点儿,别让他太累。你们的新衣裳我正做着,过两天给你们送去。在铺子里别闹脾气,都听你们二哥的话。别跟人起争执,不准跟人打架,受了委屈暂且忍忍,要是有人故意欺负你们,告诉大哥,咱家也不是怕事的。”
  穆婉不放心的絮絮嘱咐,穆文穆武从小到大习惯了,加上离家多时,也不觉得厌烦,都认真的点头记下了。
  回渡口的路上,赵叔跟穆文穆武说着话。
  早先的穆清彦不大出门,也腼腆内向,一贯不怎么言语,赵叔自然清楚,所以只偶尔跟他说句话,大多还是听着穆文穆武嘻嘻哈哈。赵叔是个爽快利落性子,早年还不认老,跟着穆父学拳脚,到底比不得穆文穆武他们。
  到达渡口的时候,赵叔似想起什么事。
  “清彦啊,有个事跟你说一声,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在这儿开铺子,有人眼红,觉得你赚了不少钱,这不,就想着也过来开饭铺子。”
  “谁家?”穆清彦对此并不介意,自己做生意就不许别人做了?只要别恶意竞争使坏手段,他都无所谓。
  “牛家老大。”赵叔摇头:“为这,牛家还闹了一场,到底拗不过小辈儿。”
  牛老汉觉得自家这么做不妥当,总有种抢穆家生意的感觉,觉得会被戳脊梁骨。但儿媳妇们不这么认为,或者说,她们觉得挣钱就行,便是穆家心里不爽快也拦不着他们,难不成渡口是穆家的?
  穆清彦又问:“老大家要出来做生意,老二家同意?”
  牛家没分家呢,做生意到底比种地清闲,还能每日摸着现钱,真要藏私谁知道?这样最容易闹纷争,牛家两房又不是多和睦,牛老汉也是明眼人,肯定要提前解决隐患。
  赵叔笑道:“那能同意?连分家的话都闹出来了,也不知最后到底怎么样,这两天也没见吵。你赵婶儿说,八成是作准了主意,她见牛家两个媳妇这两天总在一起,牛家两兄弟也忙着呢。”
  穆清彦只把这事当闲话听听。
  送走了赵叔,兄弟三个烧水洗澡,之后就各自睡了。
  次日一早,铺子里又重新开始忙碌。
  穆清彦发现,今天铺子里的客人有点儿不同。好几个人看似吃着早饭,却心不在焉,目光总在他身上游离,就似在动物园观赏一样。其中有个人挺面熟,是在聚名茶楼说书的先生,于是,略微一思忖就明白了,这是李良吉的案子传开了,这些人是来看稀罕的。
  等着铺子里逐渐清闲,那说书先生站起来:“穆掌柜,可否过来坐坐?”
  闻言,其他几个看客也都聚焦过来。
  穆清彦顿时想到前世被记者追击的经历。他一般都是接私活儿,很低调隐秘,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因此他在某些记者眼中属于很有价值的挖掘对象。
  穆清彦坐了过来:“先生今日不说书?”
  身份被戳穿,这人笑笑:“今日轮休。”
  这位说书先生名叫常云生,三十来岁,一身长衫,颌下有须,形容儒雅,也是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都不屑从事说书的行当,觉得有辱斯文。这位既然做了这个,思想自然没那般迂腐,但同时也表明他断了继续科举仕途的想法。
  毕竟若有一日高中,这段说书的经历会成为污点,甚至被人攻歼。
  常云生虽有遗憾,但他也很喜欢说书,加上有丰厚的收入养家,也就不再想别的。他很擅长说江湖轶闻、侠义故事,在最初县中有案子发生,他并没太注重,但后来意外得知案子是个农家少年侦破的,顿时起了浓厚兴趣。
  李良吉案本身很有故事性,破案者又如此出人意表,简直太适合说书了。
  可惜,他衙门虽有熟人,大致过程知道,内中详情却打听不到,尤其是这案子如何侦破的,穆清彦到底是如何想法,如何下手寻查……便是参与过堂审的郝师爷也不知情。
  县令对破案没兴趣,只要案子破了,证据确凿,别的只当故事听听。对于穆清彦,县令承认他的能力,若非陈十六的存在,本是要屈尊降贵亲自邀请对方做个幕僚的。
  县令到任时带了好几个幕僚,各有擅长,平时供养着,倒是郝师爷才是他真正心腹。因此,即便再供养个穆清彦也没什么,也多少看陈十六的情面。
  郝师爷实则很好奇穆清彦如何破案,奈何他事务繁忙。
  归根到底,穆清彦再会破案也没让他们有太多重视,并非个个都是陈十六。
  常云山哪怕大他一轮有余,态度却很随和,眼里的佩服也是实实在在:“穆掌柜莫怪常某不请自来,常某是个说书的,好奇心重。常某对于李良吉案很好奇,但内中有颇多疑惑,想请穆掌柜指教一二。”
  穆清彦面色略有古怪:“你想把李良吉案说成书?”
  “正有此意。”这也是出名的大好机会,一般人都不会拒绝。
  穆清彦觉得就算他抗议估计也不能有什么效果,于是退一步:“常先生,若你真要说这个案子,还望把我的名字隐去,用化名就行。”
  “这是为何?”常云生想不透。
  “出名不全是好事。”
  常云生尽管不大理解,但还是点头:“这个好说。”
  以往说的书也牵涉到不少真实事情,有些人不变提及,也都做了化名,哪怕背景都略作更改。但不过欲盖弥彰罢了,眼明心亮的多着呢,再怎么掩盖都能给扒出来。
  常云山很细致,询问了不少疑问。
  穆清彦挑着答了,也有一些含糊过去。
  他之所以这么配合,也有用意。常云山把案子说成书讲出去,解了别人的疑惑,也省得那些好奇的人都跑来围观他本人,毕竟他开着饭铺子,能把来人都扫地出门么?
  堵不如疏,这事儿热闹一阵子就过去了。
  再者,陈十六贼心不死,他决定也给对方一个惊喜。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中午刚过,何川来了。
  他递上一张帖子:“穆公子,如今我不在衙门吃公饭了,以后都跟着陈公子。陈公子开了家神断局,定好后日开张,特地命我来给穆公子送请帖。另外,陈公子想请穆公子合伙,条件可以提。”
  穆清彦嘴角一扬:“条件随我提?那好,后日我们见面谈。”


第38章 在商言商(倒V)
  一大早天色有些阴沉,略显闷热,预兆着将有一场雨。
  看来陈十六开张没挑到好日子。
  穆清彦在渡口找了辆马车,越靠近城门行人越多。虽说天气不好,但今儿正好是赶集,附近村镇都来买卖东西,这也是陈十六选在今天开张的原因。
  请帖上写有具体的地址,正南大街,那可是凤临县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在这里开店做买卖,即便有钱都难寻商铺,更别提租金的昂贵了。陈十六倒舍得下血本,居然选在这地方。
  下车一看,新铺子就在聚名茶楼斜对面儿。
  铺子门上悬挂着牌匾,红布遮着,不少人围着瞧热闹,又跟人打听这是家什么店。店门开着,屋子深,用四扇屏风分隔了前后空间,后面瞧不出清楚,倒是前面左右两侧各摆着两副桌椅茶几,角落里有盆栽装饰,墙上悬挂着几张字画,别的就没了,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何川今儿穿着一身新衣,早早儿站在门前招呼。
  他做捕快好几年,城里大大小小认识不少人,这会儿就有人问他店名,他故意不说,却让人给看热闹的人们分发糖果。
  一抬眼,看见人群外的穆清彦,略有惊诧,忙笑着招呼:“穆公子,快请进。”
  屋内的陈十六听到声音迎出来,面上也显露出几分惊讶。倒不是为别的,今日穆清彦穿着雪青长衫,衬的眉眼越发清隽,气度别样卓然,甚至因他一贯清淡从容,还透着出点清贵之意。
  陈十六自小长在京城,清贵子弟的确见得多,可穆清彦……
  怎么瞧都不该是个农家少年啊。
  好在也不是第一天认识,陈十六早被穆清彦的能力折服,直接将人请到店内,到了屏风后落座。
  屏风后面的摆设跟前头差不多,为的是谈话更隐蔽安静罢了。
  陈十六给他介绍道:“后面才是真正谈事情的地方,那屋子我亲自看着布置的,绝对舒适安静。要不要去看看?我凭着关系弄来不少积年陈案卷宗,请了几个人誊抄了好几日。”
  一面说一面引他到了后院。
  这后院不大,有三间屋子,另有小厨房。其中一间屋子布置的像个书房,十分雅致,书架上摆满了书,大半都是新誊抄来的案件卷宗。
  “不错。你这铺子买的还是租的?”穆清彦问。
  “租的。一年二十两。”陈十六脸色略苦。他倒是想直接买下来,可他手里头没钱,当初是从家跑出来的,这会儿便是拉下脸面问家里要,家里也绝对不会给的。
  当然了,若是他张嘴,周县令肯定会借银子给他。不过陈十六心里头明白,有些事儿不能随便做。
  一年二十两,租金果真不便宜。
  陈十六锦衣玉食长大,即便为钱愁苦,可二十两银子也不被他看在眼里,平日吃用也不委屈自己,所以才会囊中羞涩。
  陈十六唤了人上茶,热情请他落座。
  “穆兄,你觉得怎么样?”
  “不错。”穆清彦点点头,转而似笑非笑的反问:“今日我是来给你贺喜的。”
  陈十六忙道:“穆兄,我有几斤几两你还不清楚?我开这家神断局,打的可是你的招牌,自从你侦破了李良吉案,如今可是声名远播。要我说,你跟神捕司那些人比也不差了。”
  穆清彦轻笑:“你想找我合伙?”
  “正是。”
  “你想怎么合伙?”穆清彦又问。
  陈十六见他没一口回绝,顿觉有戏,忙道:“穆兄你说,不管什么条件,都好商量。”
  陈十六弄个神断局,真不是图钱,所以钱财上并不在乎让利。
  “这家神断局是你的,我没兴趣参一脚,看在相识一场的份儿上,我可以给你做个招牌。你这边接的委托,若是交给我处理,我们二八开,我八,神断局拿二。神断局只是做中间牵线搭桥,提供基本情况,若是我要用你们的人,或雇佣你们打探消息,再酌情多分一两成。”
  “这个没问题。”只要是谈钱,完全不是事儿,陈十六满口答应。
  “我还没说完。”穆清彦笑道:“我不喜欢太忙,钱够用就行,所以是否接委托,要看我的意愿。”
  “这个……也行。”陈十六很怕他一年也不肯接几件,但想着没说死,到时候多费点儿功夫总能劝动的。
  穆清彦又补充道:“再者,看在你这边刚开张,今年年底之前,我可以接三件委托。不过,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别找我了。还有,作为第一单,你们得让利,我要拿全款。”
  陈十六眨眨眼,咬牙点头:“行!穆兄,都依你。”
  哪怕不在意银子,这会儿陈十六也发愁,他担心没法儿给何川等人发工钱。
  “穆兄,你是故意的?”以前没见他这么在意银子。
  穆清彦悠悠笑道:“在商言商。”
  不提些条件彰显自身的价值,又如何能掌握话语权?他这般抬高身价,不过是为了能自由的赚钱而已。
  末了,他取出一个五两的小银锭:“图个省事,这个权做贺礼。”
  “多谢穆兄,我就不推辞了。”陈十六觉得这贺礼正合心意,一点儿不觉得对方失礼。
  这也是穆清彦算准了他的性情,真见他毫无介怀,更觉此人可交。
  待得吉时,鞭炮响起,红纸纷飞。
  周县令让郝师爷送来贺仪,又有葛老爷、孙茂哲等人亲来捧场,周边商铺的掌柜也来添个喜气。除此外,衙门的捕快们都过来贺喜,穆林也来了,另有别处一些商贾,或是冲着陈十六,或是冲着何川,总之宾客络绎不绝,热闹至极。
  红布解开,牌匾上龙飞凤舞三个大字:神断局。
  何川相当于店内掌柜,统管一切,底下另有几个人,或是端茶倒水招待客人,或是负责记录委托、搜集线索、现场勘查等等。这些人都是何川出面寻来的,以往都是在街面上混饭吃,也是何川当初发展的线人,别的不敢说,个个机灵,打探消息是把好手,也懂点儿粗浅的拳脚功夫。
  草创伊始,搭这么个班子在凤临县算是能用了。
  天气不好,穆清彦本打算早点儿出城,陈十六定要留他吃饭。
  陈十六很重视今日开张,哪怕天色阴沉也没影响他的心情。
  这条街上就有一家很不错的酒楼,百味居,陈十六点了一桌子菜,赴席的除了穆清彦穆林何川,便是同一条街的几个东家掌柜,诸如聚茗茶楼的东家,米粮店的老板,银楼的掌柜……这些人生意做的大,消息灵通,亲自来贺喜就是看在县令的关系。
  二楼临街的窗子开着,一行人过来动静不小,闻寂雪在这儿吃饭,朝下看了一眼,正好看见穆清彦。
  穆清彦似有所感,一抬头,四目相对,略微惊讶后颔首一笑。
  闻寂雪的脸上也显出笑意,原本挺无趣的宴席,这会儿也添了几分滋味儿。
  他坐在二楼的雅间,桌上酒菜果品丰盛,但除他之外,雅间内只有另一个人。
  那人坐在他对面,三十四五岁,身材魁梧,脸面周正,眉眼凌厉,气息彪悍。对方盯视着他,犹如蓄势待发的猛虎,警惕戒备,也是忌惮猜疑。
  闻寂雪却是神情闲适,品着酒道:“卢县尉不必如此,我既然已跟你家少主谈妥,自然不会擅自毁约。”
  “果真如此,自是再好不过。”这人名叫卢东田,正是凤临县新到任的县尉。听到闻寂雪亲口表态,紧绷的身体才略微放松,神色和缓。
  不是他太过紧张,而是闻寂雪声名在外,他根本不敢掉以轻心。
  相邻的一间雅座内,酒菜很快上齐。
  今日陈十六是主角,既然来贺喜吃酒,不管抱什么目的,自然都带着几分真心实意,席间气氛也热闹。越热闹越喜庆的场合,越少不了酒,别说陈十六,便是穆清彦都推拒不掉的喝了三杯。
  他酒量有限,只觉面颊微微发热,便不肯再喝。
  别人跟他不熟,也不好强行再劝,于是都去灌陈十六。何川如今身份转变,好在一张嘴还是能说,这些人多少给些面子,于是帮陈十六挡了不少酒。
  席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